CN109740880A - 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0880A
CN109740880A CN201811565583.7A CN201811565583A CN109740880A CN 109740880 A CN109740880 A CN 109740880A CN 201811565583 A CN201811565583 A CN 201811565583A CN 109740880 A CN109740880 A CN 109740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way
power grid
assets
indicator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655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晴
鞠力
任雪桂
张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8115655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08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0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08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70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generation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电网的接入方式,其中,电网为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确定接入方式中的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其中,技术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技术性,经济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经济性;根据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确定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评估值;将评估值中满足目标条件的评估值所对应的接入方式确定为电网的目标接入方式。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确定电网的接入方式的效率较低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确定电网的接入方式的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直流电网的发展,也有学者提出将分布式光伏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并且研究指出此种方式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包括提高变换效率、提升电网的可控性和可靠性等。然而,由于在目前以交流配电网为主的形势下,建设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一次投资较高,而导致将光伏接入直流配电网的经济性优势不够突出。所以,对于目前缺乏系统性的评价方法,以用于选择分布式光伏的接入方式。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确定电网的接入方式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电网的接入方式,其中,所述电网为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确定所述接入方式中的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其中,所述技术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技术性,所述经济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经济性;根据所述技术指标和所述经济指标确定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评估值;将所述评估值中满足目标条件的评估值所对应的接入方式确定为所述电网的目标接入方式。
可选地,确定所述接入方式中的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包括:确定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投资指标、性能指标和利润指标,其中,所述投资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首次投入的资金,所述性能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单位资产能够产生的电网性能,所述利润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单位总资产的最大预期收益。
可选地,确定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投资指标包括:获取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每件资产的投资值和所述每件资产对应的年折旧率;根据所述投资值和所述年折旧率确定所述每件资产对应的年折旧额;根据所述每件资产对应的年折旧额确定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年折旧额,其中,所述投资指标包括所述电网的年折旧额。
可选地,确定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性能指标包括:根据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影响供电能力的资产确定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单位资产的供电能力,其中,所述单位资产的供电能力用于指示电网中影响供电能力的资产对供电能力的贡献度;根据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线损和影响线损的资产确定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单位资产的有效供电率,其中,所述单位资产的有效供电率用于指示电网中影响线损的资产对供电效率的贡献度;其中,所述性能指标包括所述单位资产的供电能力和所述单位资产的有效供电率。
可选地,确定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利润指标包括:根据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供电能力、线损和所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电价确定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最大预期收益,其中,所述最大预期收益用于指示电网中单位总资产的最大预期收益;其中,所述利润指标包括所述最大预期收益。
可选地,根据所述技术指标和所述经济指标确定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评估值包括:获取所述技术指标对应的权重值和所述经济指标对应的权重值;根据所述技术指标对应的权重值和所述经济指标对应的权重值确定所述技术指标和所述经济指标的加权和;将所述加权和确定为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所述评估值。
可选地,将所述评估值中满足目标条件的评估值所对应的接入方式确定为所述电网的目标接入方式包括以下之一:将所述评估值中数值最高的评估值所对应的接入方式确定为所述电网的目标接入方式;将所述评估值中高于目标评估值的评估值所对应的接入方式确定为所述电网的目标接入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网的接入方式,其中,所述电网为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接入方式中的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其中,所述技术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技术性,所述经济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经济性;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技术指标和所述经济指标确定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评估值;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评估值中满足目标条件的评估值所对应的接入方式确定为所述电网的目标接入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由于从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上综合考量每种电网接入方式,得到每种电网接入方式对应的评估值,再将评估值满足目标条件的接入方式确定为目标接入方式,能够将接入方式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评价用统一的指标来表达,更高效地指导分布式光伏接入。因此,可以解决确定电网的接入方式的效率较低问题,达到提高确定电网的接入方式的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可选地,上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移动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电网的接入方式,其中,电网为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步骤S204,确定接入方式中的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其中,技术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技术性,经济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经济性;
步骤S206,根据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确定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评估值;
步骤S208,将评估值中满足目标条件的评估值所对应的接入方式确定为电网的目标接入方式。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从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上综合考量每种电网接入方式,得到每种电网接入方式对应的评估值,再将评估值满足目标条件的接入方式确定为目标接入方式,能够将接入方式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评价用统一的指标来表达,更高效地指导分布式光伏接入。因此,可以解决确定电网的接入方式的效率较低问题,达到提高确定电网的接入方式的效率的效果。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S204中,确定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投资指标、性能指标和利润指标,其中,投资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首次投入的资金,性能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单位资产能够产生的电网性能,利润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单位总资产的最大预期收益。
可选地,可以但不限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投资指标:获取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每件资产的投资值和每件资产对应的年折旧率;根据投资值和年折旧率确定每件资产对应的年折旧额;根据每件资产对应的年折旧额确定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年折旧额,其中,投资指标包括电网的年折旧额。
可选地,可以但不限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性能指标:根据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影响供电能力的资产确定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单位资产的供电能力,其中,单位资产的供电能力用于指示电网中影响供电能力的资产对供电能力的贡献度;根据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线损和影响线损的资产确定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单位资产的有效供电率,其中,单位资产的有效供电率用于指示电网中影响线损的资产对供电效率的贡献度;其中,性能指标包括单位资产的供电能力和单位资产的有效供电率。
可选地,可以但不限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利润指标:根据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供电能力、线损和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电价确定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最大预期收益,其中,最大预期收益用于指示电网中单位总资产的最大预期收益;其中,利润指标包括最大预期收益。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S206中,获取技术指标对应的权重值和经济指标对应的权重值;根据技术指标对应的权重值和经济指标对应的权重值确定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的加权和;将加权和确定为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评估值。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S208中,可以但不限于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目标接入方式:
方式一,将评估值中数值最高的评估值所对应的接入方式确定为电网的目标接入方式;
方式二,将评估值中高于目标评估值的评估值所对应的接入方式确定为电网的目标接入方式。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32,用于获取电网的接入方式,其中,电网为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第一确定模块34,用于确定接入方式中的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其中,技术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技术性,经济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经济性;
第二确定模块36,用于根据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确定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评估值;
第三确定模块38,用于将评估值中满足目标条件的评估值所对应的接入方式确定为电网的目标接入方式。
通过上述装置,由于从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上综合考量每种电网接入方式,得到每种电网接入方式对应的评估值,再将评估值满足目标条件的接入方式确定为目标接入方式,能够将接入方式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评价用统一的指标来表达,更高效地指导分布式光伏接入。因此,可以解决确定电网的接入方式的效率较低问题,达到提高确定电网的接入方式的效率的效果。
可选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投资指标、性能指标和利润指标,其中,投资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首次投入的资金,性能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单位资产能够产生的电网性能,利润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单位总资产的最大预期收益。
可选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获取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每件资产的投资值和每件资产对应的年折旧率;根据投资值和年折旧率确定每件资产对应的年折旧额;根据每件资产对应的年折旧额确定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年折旧额,其中,投资指标包括电网的年折旧额。
可选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影响供电能力的资产确定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单位资产的供电能力,其中,单位资产的供电能力用于指示电网中影响供电能力的资产对供电能力的贡献度;根据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线损和影响线损的资产确定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单位资产的有效供电率,其中,单位资产的有效供电率用于指示电网中影响线损的资产对供电效率的贡献度;其中,性能指标包括单位资产的供电能力和单位资产的有效供电率。
可选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供电能力、线损和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电价确定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最大预期收益,其中,最大预期收益用于指示电网中单位总资产的最大预期收益;其中,利润指标包括最大预期收益。
可选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技术指标对应的权重值和经济指标对应的权重值;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技术指标对应的权重值和经济指标对应的权重值确定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的加权和;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将加权和确定为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评估值。
可选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以下之一: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将评估值中数值最高的评估值所对应的接入方式确定为电网的目标接入方式;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将评估值中高于目标评估值的评估值所对应的接入方式确定为电网的目标接入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下面结合本发明可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可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用于综合评价光伏发电接入交流配电网或直流配电网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可以用于指导选择光伏发电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时的接入点,以及选择光伏发电接入交流电网的接入方式。
光伏发电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技术经济评价的技术路线主要是提出三类评价指标,包括投资指标、性能指标、利润指标,其中性能指标又包括供电能力指标和线损指标。通过这三类指标,综合考量接入方案的技术性和经济性。其中,投资指标主要衡量首次投入的资金,性能指标衡量单位资金能够产生的电网性能,利润指标综合了投资指标和性能指标的结果,给出电网最终收益。光伏发电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技术经济评价,最终能够筛选出能够满足技术需求的收益最大化的方式。
本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对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结合技术评价和经济性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能够同时评价分布式光伏接入的技术性和经济性,将技术性和经济性评价用统一的指标来表达,用于更好地指导分布式光伏接入。这一评价方法同时还考虑到分布式光伏接入的特点,相比其他利用于配电网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能够节省计算时间。
光伏发电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技术经济评价的技术路线主要是提出三类评价指标,包括投资指标、性能指标、利润指标,其中性能指标又包括供电能力指标和线损指标。通过这三类指标,综合考量接入方案的技术性和经济性。其中,投资指标主要衡量首次投入的资金,性能指标衡量单位资产能够产生的电网性能,利润指标综合了投资指标和性能指标的结果,给出电网最终收益。
投资指标定义了电网的平均年投资,将初期建设投资分摊至每一年。固定资产在电网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不变,但其价值随着生产经营活动而逐渐减少或消失,其价值随着使用将逐步分摊转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由于损耗分摊而计入成本、费用的固定资产价值即为固定资产折旧。对于一台设备i的折旧表示为:
Di=Ii×ri
其中:Di为设备的年折旧额;
Ii为初步投资;
ri为设备的年折旧率,可以表示为下式:
其中:λi为设备的净残值率;
n为折旧年限。
电网中资产的折旧总值为:
其中:D为电网的年折旧额;
N为设备总数。
根据电力部门的相关规定,电网设备的固定资产折旧参数表如表1所示。
表1
设备名称 折旧年限 净残值率 年折旧率
光伏发电板 20 3 4.75
换流器 5 5 19
电缆 18 3 5.39
性能指标主要评价投资对于电网主要技术性能的影响。电网内的资产可以增加电网供电能力或减少线损。性能指标分别评价投资在这两方面的作用。
单位分类资产的供电能力:供电能力是指城市电网在任一设备均不过载的条件下,网络所能供应的最大负荷。单位资产的供电能力CP定义为:
其中:Can为电网的供电能力;
CC为影响供电能力的资产。
该指标主要体现了电网中影响供电能力的资产对供电能力的贡献度,指标的值越大,在该网络结构中单位资产对供电能力的提高就越明显。
单位分类资产的有效供电率:电能在电网传输时,经过每一个设备,都会产生一定的损耗,使得设备的负载率降低,从而对电网的经济性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减少供电能力,从而减少售电量和预期收益。线损是指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有功功率损耗ΔA%,按照下式计算:
其中:Es为供电量;
Ed为售电量。
根据线损计算的结果,单位分类资产的有效供电率定义为:
其中:CL为影响线损的资产。
该指标主要体现了电网中影响线损的资产对于供电效率的贡献度,指标的值越大,在该网络结构中单位资产对供电效率的影响。
利润指标主要衡量单位总资产的最大预期收益,也是电网技术经济评价中比较重要的指标。这一指标综合考虑了投资、供电能力和线损,指标的值越大,电网的技术经济性就越好。为了计算单位资产的最大预期收益,首先要计算电网最大预期售电量和最大预期收益。
光伏接入的最大预期收益定义为:
Emax=Can×(100%-ΔA%)×8760×p
其中:p为光伏所接入的配电网的电价。
针对分布式光伏并网,可以利用上述三类指标来评价不同的接线形式。目前在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比较普遍的接线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通过逆变器接入交流配电网;第二种是利用直流变压器接入直流配电网;第三种是通过直流变压器接入直流母线后,再经过逆变器接入交流配电网。利用以上三类指标,可以选出技术经济性最佳的接线形式。
通过上述方式,首先,利用统一的指标体现经济性和技术问题。能够通过三类指标对光伏并网进行技术经济评估。其中投资指标主要衡量初步投资,主要考虑经济性;性能指标衡量单位资产提升的性能;利润指标综合评价电网的最终利润。指标中就包含了电网的投资,同时也能够体现电网的性能,包括供电能力和线损。并且,还能够给出考虑到投资和电网性能的利润指标,为光伏接入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此外,技术经济评价方法能够适应光伏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新形势。首先,比现有的针对交流配电网的评价方法,本方法更为简单,便于计算,指标也更有针对性,排除了一些与光伏无关的内容,同时,也节省了计算时间。并且本方法考虑到了分布式光伏接入的特性,和接入直流配电网时所需的直流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获取电网的接入方式,其中,电网为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S2,确定接入方式中的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其中,技术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技术性,经济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经济性;
S3,根据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确定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评估值;
S4,将评估值中满足目标条件的评估值所对应的接入方式确定为电网的目标接入方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获取电网的接入方式,其中,电网为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S2,确定接入方式中的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其中,技术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技术性,经济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每种接入方式的电网的经济性;
S3,根据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确定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评估值;
S4,将评估值中满足目标条件的评估值所对应的接入方式确定为电网的目标接入方式。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网的接入方式,其中,所述电网为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确定所述接入方式中的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其中,所述技术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技术性,所述经济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经济性;
根据所述技术指标和所述经济指标确定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评估值;
将所述评估值中满足目标条件的评估值所对应的接入方式确定为所述电网的目标接入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接入方式中的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包括:
确定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投资指标、性能指标和利润指标,其中,所述投资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首次投入的资金,所述性能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单位资产能够产生的电网性能,所述利润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单位总资产的最大预期收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投资指标包括:
获取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每件资产的投资值和所述每件资产对应的年折旧率;
根据所述投资值和所述年折旧率确定所述每件资产对应的年折旧额;
根据所述每件资产对应的年折旧额确定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年折旧额,其中,所述投资指标包括所述电网的年折旧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性能指标包括:
根据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影响供电能力的资产确定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单位资产的供电能力,其中,所述单位资产的供电能力用于指示电网中影响供电能力的资产对供电能力的贡献度;
根据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线损和影响线损的资产确定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单位资产的有效供电率,其中,所述单位资产的有效供电率用于指示电网中影响线损的资产对供电效率的贡献度;
其中,所述性能指标包括所述单位资产的供电能力和所述单位资产的有效供电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利润指标包括:
根据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供电能力、线损和所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电价确定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最大预期收益,其中,所述最大预期收益用于指示电网中单位总资产的最大预期收益;
其中,所述利润指标包括所述最大预期收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技术指标和所述经济指标确定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评估值包括:
获取所述技术指标对应的权重值和所述经济指标对应的权重值;
根据所述技术指标对应的权重值和所述经济指标对应的权重值确定所述技术指标和所述经济指标的加权和;
将所述加权和确定为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所述评估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评估值中满足目标条件的评估值所对应的接入方式确定为所述电网的目标接入方式包括以下之一:
将所述评估值中数值最高的评估值所对应的接入方式确定为所述电网的目标接入方式;
将所述评估值中高于目标评估值的评估值所对应的接入方式确定为所述电网的目标接入方式。
8.一种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网的接入方式,其中,所述电网为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接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接入方式中的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其中,所述技术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技术性,所述经济指标用于指示采用所述每种接入方式的所述电网的经济性;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技术指标和所述经济指标确定所述每种接入方式所对应的评估值;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评估值中满足目标条件的评估值所对应的接入方式确定为所述电网的目标接入方式。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1811565583.7A 2018-12-20 2018-12-20 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97408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65583.7A CN109740880A (zh) 2018-12-20 2018-12-20 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65583.7A CN109740880A (zh) 2018-12-20 2018-12-20 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0880A true CN109740880A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60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65583.7A Pending CN109740880A (zh) 2018-12-20 2018-12-20 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4088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5276A (zh) * 2014-01-16 2014-04-2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一种电网的配网运行状态分析方法
CN103745267A (zh) * 2013-10-24 2014-04-23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影响的评价方法
CN103955777A (zh) * 2014-05-16 2014-07-30 天津大学 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方案设计与分析评估辅助系统
CN105574617A (zh) * 2015-12-18 2016-05-11 上海交通大学 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接入配电系统方案的综合优化系统
CN105762790A (zh) * 2015-12-21 2016-07-13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用于交直流配电网供电模式选择的评价指标算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5267A (zh) * 2013-10-24 2014-04-23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影响的评价方法
CN103745276A (zh) * 2014-01-16 2014-04-2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一种电网的配网运行状态分析方法
CN103955777A (zh) * 2014-05-16 2014-07-30 天津大学 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方案设计与分析评估辅助系统
CN105574617A (zh) * 2015-12-18 2016-05-11 上海交通大学 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接入配电系统方案的综合优化系统
CN105762790A (zh) * 2015-12-21 2016-07-13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用于交直流配电网供电模式选择的评价指标算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im et al. A P2P-dominant distribu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Shafiekhani et al. Strategic bidding of virtual power plant in energy markets: A bi-level multi-objective approach
Sevilla et al. Techno-economic analysis of battery storage and curtailment in a distribution grid with high PV penetration
Xu et al. Optimal capacitor placement to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s for power loss reduction in radial distribution systems
Shaloudegi et al. A novel policy for locational marginal price calculation in distribution systems based on loss reduction allocation using game theory
Milano et al. Sensitivity-based security-constrained OPF market clearing model
Haas et al. On the economics of storage for electricity: Current state and future market design prospects
Azad-Farsani et al. Stochastic LMP (Locational marginal price) calculation method in distribution systems to minimize loss and emission based on Shapley value and two-point estimate method
Nazari et al. An economy-oriented DG-based scheme for reliability improvement and loss reduction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game-theoretic sharing strategy
Nazari et al. Uniform price-based framework for enhancing power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of microgrids using Shapley-value incentive allocation method
Picciariello et al. State-of-art review on regulation for distributed generation integration in distribution systems
Raouf Mohamed et al. Distributed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 operation framework for grid power levelling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s
Vejdan et al. Analysis of multiple revenue streams for privately-owne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CN107491874A (zh) 一种用户分区电价确定方法及装置
Panda et al.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demand side management and market design for renewable energy support and integration
Azad‐Farsani et al. Stochastic locational marginal price calculation in distribution systems using game theory and point estimate method
Pinto et al. Reserve costs allocation model for energy and reserve market simulation
Verma et al. Greenfield distribution network expansion strategy with hierarchical GA and MCDEA under uncertainty
CN109740880A (zh) 电网接入方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414796B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网架规划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Nguinbe et al. A new congestion cost allocation method in a deregulated power system using weighting of contractual preferences 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users
Paterakis et al. Coordination of smart-household activities for the efficient operation of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systems
Visakh et al. Feasibility assessment of utilizing electric vehicles for energy arbitrage in smart grids considering battery degradation cost
Zeinalzadeh et al. Using natural gas reserves to mitigate intermittence of renewables in the day ahead market
Momoh et al. Optimal load shedding study of naval-ship power system using the Everett optimization techniq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