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9314A - 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39314A
CN109739314A CN201910001863.3A CN201910001863A CN109739314A CN 109739314 A CN109739314 A CN 109739314A CN 201910001863 A CN201910001863 A CN 201910001863A CN 109739314 A CN109739314 A CN 109739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fixedly connected
protection shell
input terminal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018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00186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393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39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931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包括保护外壳、控制面板、单片机和硬件安装块,保护外壳的正面与单片机的背面固定连接,单片机的正面与控制面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内腔的底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硬件安装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液压伸缩杆的顶端与连接架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硬件箱技术领域。该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对保护外壳的内部进行恰到好处的散热,保证保护外壳的内部恒温,合理利用每一丝能量,解决了现有的硬件箱在实际应用中并不能够对硬件箱足够的散热,或者就是加大输出进行过分散热,导致大量能源的浪费,不符合国家节能号召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硬件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
背景技术
电子计算机通称电脑,简称计算机,是现代的一种利用电子技术和相关原理根据一系列指令来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机器。电脑可以分为两部分: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计算机所相关的技术研究叫计算机科学,以数据为核心的研究称为信息技术,人们把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新出现一些新型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而计算机硬件是由许多不同功能模块化的部件组合而成的,并在软件的配合下完成输入、处理、储存、和输出等四个操作步骤,另外,还可根据它们的不同功能分为五类。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摄像头等);中央处理器;储存器(内存、硬盘、光盘、U盘以及储存卡等);主板(在各个部件之间进行协调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连接载体)。
计算机硬件通常存储一个固定的箱体中,硬件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样就需要进行散热处理,现有的硬件箱就是加设一个简单的散热扇并开设一定数量的散热孔,或者就是安装水冷循环系统,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并不能够对硬件箱足够的散热,或者就是加大输出进行过分散热,导致大量能源的浪费,不符合国家节能的号召。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解决了现有的硬件箱在实际应用中并不能够对硬件箱足够的散热,或者就是加大输出进行过分散热,导致大量能源的浪费,不符合国家节能号召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包括保护外壳、控制面板、单片机和硬件安装块,所述保护外壳的正面与单片机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单片机的正面与控制面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内腔的底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硬件安装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液压伸缩杆的顶端与连接架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且连接架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保护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腔底部的左侧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出管的一端依次贯穿冷却箱和保护外壳并延伸至保护外壳的内部,所述保护外壳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扩散箱,所述第一扩散箱的顶部通过连接管与水泵输出管的表面连通,所述保护外壳内腔的底部且位于液压伸缩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扩散箱,所述第一扩散箱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第二扩散箱的内部连通,且保护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扇。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通过导线分别与控制面板、风冷单元、供电单元、水冷单元、温度传感模块和液压伸缩杆实现双向连接,所述风冷单元通过导线与供电单元实现双向连接,所述供电单元通过导线与水冷单元实现双向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数据比较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比较模块的输出端与反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冷单元包括控制模块、电机、一级运行模块、二级运行模块和三级运行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一级运行模块、二级运行模块和三级运行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冷单元包括调速模块、水泵、一级流速模块、二级流速模块和三级流速模块,所述调速模块的输出端与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分别与一级流速模块、二级流速模块和三级流速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外接插头、连接模块、转接模块、断电检测模块和蓄电池,所述外接插头的输出端与连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连接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转接模块、断电检测模块和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断电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转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内腔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所述硬件安装块的顶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稳定筒,所述稳定筒内腔的底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稳定筒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腔的底部通过连接块与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套筒的外表面与限位挡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的底部且位于第二扩散箱的外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贯穿连接架并延伸至连接架的内部,所述滑杆的外表面且位于连接架的下方套设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散热扇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外表面的顶部通过连接扣与保护外壳左右两侧的顶部卡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通过保护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冷却箱内腔底部的左侧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输出管的一端依次贯穿冷却箱和保护外壳并延伸至保护外壳的内部,保护外壳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扩散箱,第一扩散箱的顶部通过连接管与水泵输出管的表面连通,保护外壳内腔的底部且位于液压伸缩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扩散箱,第一扩散箱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第二扩散箱的内部连通,保护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扇,配合单片机、保护外壳、冷却箱、水泵、第一扩散箱、第二扩散箱和散热扇的设置,对保护外壳的内部进行恰到好处的散热,保证保护外壳的内部恒温,合理利用每一丝能量,解决了现有的硬件箱在实际应用中并不能够对硬件箱足够的散热,或者就是加大输出进行过分散热,导致大量能源的浪费,不符合国家节能号召的问题。
(2)、该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通过供电单元包括外接插头、连接模块、转接模块、断电检测模块和蓄电池,外接插头的输出端与连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连接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转接模块、断电检测模块和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断电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与转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配合外接插头、连接模块、转接模块、断电检测模块和蓄电池的设置,可以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对硬件提供电力续航,降低硬件损坏和文件丢失的风险。
(3)、该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通过保护外壳内腔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硬件安装块的顶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稳定筒,稳定筒内腔的底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稳定筒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套筒,套筒内腔的底部通过连接块与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套筒的外表面与限位挡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配合限位挡板、稳定筒、第一弹簧和套筒的设置,可以保证硬件安装块在移动时的稳定性,避免硬件安装块出现倾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右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5为本发明风冷单元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6为本发明供电单元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7为本发明水冷单元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中,1—保护外壳、2—控制面板、3—单片机、4—硬件安装块、5—液压伸缩杆、6—连接架、7—蓄电池、8—冷却箱、9—水泵、10—第一扩散箱、11—第二扩散箱、12—风冷单元、13—供电单元、14—水冷单元、15—温度传感模块、16—数据比较模块、17—反馈模块、18—控制模块、19—电机、20—一级运行模块、21—二级运行模块、22—三级运行模块、23—调速模块、24—一级流速模块、25—二级流速模块、26—三级流速模块、27—外接插头、28—连接模块、29—转接模块、30—断电检测模块、31—限位挡板、32—稳定筒、33—第一弹簧、34—套筒、35—滑杆、36—第二弹簧、37—散热扇、38—滑槽、39—遮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包括保护外壳1、控制面板2、单片机3和硬件安装块4,保护外壳1底部开设有漏孔,漏孔上覆盖隔离网,可以及时发现漏水,同时防灰,保护外壳1的正面与单片机3的背面固定连接,单片机3的正面与控制面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保护外壳1内腔的底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5,液压伸缩杆5使硬件安装块4上线运动,增大散热效果,硬件安装块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6,液压伸缩杆5的顶端与连接架6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连接架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7,保护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8,冷却箱8内腔底部的左侧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水泵9,水泵9通过导线与单片机3电性连接,通过开关进行控制,水泵9输出管的一端依次贯穿冷却箱8和保护外壳1并延伸至保护外壳1的内部,保护外壳1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扩散箱10,两个第一扩散箱10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第一扩散箱10的顶部通过连接管与水泵9输出管的表面连通,保护外壳1内腔的底部且位于液压伸缩杆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扩散箱11,第一扩散箱10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第二扩散箱11的内部连通,两个第二扩散箱11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保护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扇37,散热扇37通过导线与单片机3电性连接,通过开关进行控制,配合单片机3、保护外壳1、冷却箱8、水泵9、第一扩散箱10、第二扩散箱11和散热扇37的设置,对保护外壳1的内部进行恰到好处的散热,保证保护外壳1的内部恒温,合理利用每一丝能量,解决了现有的硬件箱在实际应用中并不能够对硬件箱足够的散热,或者就是加大输出进行过分散热,导致大量能源的浪费,不符合国家节能号召的问题,单片机3通过导线分别与控制面板2、风冷单元12、供电单元13、水冷单元14、温度传感模块15和液压伸缩杆5实现双向连接,风冷单元12包括控制模块18、电机19、一级运行模块20、二级运行模块21和三级运行模块22,控制模块1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19的输入端连接,电机19的输出端分别与一级运行模块20、二级运行模块21和三级运行模块22的输入端连接,水冷单元14包括调速模块23、水泵9、一级流速模块24、二级流速模块25和三级流速模块26,调速模块23的输出端与水泵9的输入端连接,水泵9的输出端分别与一级流速模块24、二级流速模块25和三级流速模块26的输入端连接,供电单元13包括外接插头27、连接模块28、转接模块29、断电检测模块30和蓄电池7,外接插头27的输出端与连接模块28的输入端连接,连接模块28的输出端分别与转接模块29、断电检测模块30和蓄电池7的输入端连接,断电检测模块30的输出端与蓄电池7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7的输出端与转接模块29的输入端连接,配合外接插头27、连接模块28、转接模块29、断电检测模块30和蓄电池7的设置,可以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对蓄电池7进行充电,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对硬件提供电力续航,降低硬件损坏和文件丢失的风险,风冷单元12通过导线与供电单元13实现双向连接,供电单元13通过导线与水冷单元14实现双向连接,单片机3的输出端与数据比较模块16的输入端连接,数据比较模块16的输出端与反馈模块17的输入端连接,反馈模块17的输出端与单片机3的输入端连接,保护外壳1内腔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31,硬件安装块4的顶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稳定筒32,稳定筒32内腔的底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3,稳定筒3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套筒34,套筒34内腔的底部通过连接块与第一弹簧33的一端固定连接,套筒34的外表面与限位挡板3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配合限位挡板31、稳定筒32、第一弹簧33和套筒34的设置,可以保证硬件安装块4在移动时的稳定性,避免硬件安装块4出现倾斜,保护外壳1的底部且位于第二扩散箱11的外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滑杆35,滑杆35的一端贯穿连接架6并延伸至连接架6的内部,滑杆35的外表面且位于连接架6的下方套设有第二弹簧36,保护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扇37,保护外壳1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散热扇37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8,滑槽38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遮挡板39,遮挡板39对散热扇口进行格挡,防止灰尘进入,遮挡板39外表面的顶部通过连接扣与保护外壳1左右两侧的顶部卡接。
工作时,将外接插头27插入电源,将温度阶梯值输送到数据对比模块16中,在每个阶梯值对应进行不同的报警阈值,根据不同的报警阈值进行不同的调控,当温度稍高时,通过控制模块18对电机19进行控制,启动一级运行模块20使一个散热扇37运行,同时通过调控模块23启动水泵9控制一级流速模块24使水泵9控制流速,温度更高时,启动二级模式,温度再高时,启动三级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包括保护外壳(1)、控制面板(2)、单片机(3)和硬件安装块(4),所述保护外壳(1)的正面与单片机(3)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单片机(3)的正面与控制面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1)内腔的底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5),所述硬件安装块(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6),所述液压伸缩杆(5)的顶端与连接架(6)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且连接架(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7),所述保护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8),所述冷却箱(8)内腔底部的左侧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水泵(9),所述水泵(9)输出管的一端依次贯穿冷却箱(8)和保护外壳(1)并延伸至保护外壳(1)的内部,所述保护外壳(1)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扩散箱(10),所述第一扩散箱(10)的顶部通过连接管与水泵(9)输出管的表面连通,所述保护外壳(1)内腔的底部且位于液压伸缩杆(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扩散箱(11),所述第一扩散箱(10)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第二扩散箱(11)的内部连通,且保护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扇(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3)通过导线分别与控制面板(2)、风冷单元(12)、供电单元(13)、水冷单元(14)、温度传感模块(15)和液压伸缩杆(5)双向连接,所述风冷单元(12)通过导线与供电单元(13)双向连接,所述供电单元(13)通过导线与水冷单元(14)双向连接,所述单片机(3)的输出端与数据比较模块(1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比较模块(16)的输出端与反馈模块(1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馈模块(17)的输出端与单片机(3)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单元(12)包括控制模块(18)、电机(19)、一级运行模块(20)、二级运行模块(21)和三级运行模块(22),所述控制模块(1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1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19)的输出端分别与一级运行模块(20)、二级运行模块(21)和三级运行模块(22)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单元(14)包括调速模块(23)、水泵(9)、一级流速模块(24)、二级流速模块(25)和三级流速模块(26),所述调速模块(23)的输出端与水泵(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水泵(9)的输出端分别与一级流速模块(24)、二级流速模块(25)和三级流速模块(26)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13)包括外接插头(27)、连接模块(28)、转接模块(29)、断电检测模块(30)和蓄电池(7),所述外接插头(27)的输出端与连接模块(2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连接模块(28)的输出端分别与转接模块(29)、断电检测模块(30)和蓄电池(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断电检测模块(30)的输出端与蓄电池(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蓄电池(7)的输出端与转接模块(29)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1)内腔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31),所述硬件安装块(4)的顶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稳定筒(32),所述稳定筒(32)内腔的底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3),所述稳定筒(3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套筒(34),所述套筒(34)内腔的底部通过连接块与第一弹簧(33)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套筒(34)的外表面与限位挡板(3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1)的底部且位于第二扩散箱(11)的外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滑杆(35),所述滑杆(35)的一端贯穿连接架(6)并延伸至连接架(6)的内部,所述滑杆(35)的外表面且位于连接架(6)的下方套设有第二弹簧(3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扇(37),所述保护外壳(1)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散热扇(37)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8),所述滑槽(38)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遮挡板(39),所述遮挡板(39)外表面的顶部通过连接扣与保护外壳(1)左右两侧的顶部卡接。
CN201910001863.3A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 Withdrawn CN1097393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1863.3A CN109739314A (zh)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1863.3A CN109739314A (zh)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9314A true CN109739314A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63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01863.3A Withdrawn CN109739314A (zh)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393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7174A (zh) * 2021-07-09 2021-09-10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计算机内部硬件保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7174A (zh) * 2021-07-09 2021-09-10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计算机内部硬件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50331U (zh) 一种散热性架的ups不间断电源模组
CN209821768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器装置
CN109739314A (zh) 一种控制性强的计算机硬件箱
CN201926961U (zh) 一种服务器单元及服务器机柜
CN206249203U (zh) 一种减震型计算机机箱
CN209895297U (zh) 一种计算机用方便散热的机箱结构
CN214098316U (zh) 一种加固型便携式大容量双控存储服务器
CN204157210U (zh) 一种防尘箱式svg装置
CN205282942U (zh) 一种带高温报警功能的直流屏
CN208722130U (zh) 一种用于台式计算机主体的散热保护装置
CN213585186U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模块
CN204496396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
CN112817407A (zh) 一种计算机用循环水冷机箱
CN210091052U (zh) 一种计算机防尘装置
CN208754610U (zh) 通信机柜散热装置
CN208402005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网络高清视频字符叠加器
CN206658360U (zh) 一种充电柜的散热系统
CN206148199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数字电阻箱
CN218831089U (zh) 一种信息安全通讯终端设备
CN110275587A (zh) 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
CN21302418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计算机主板
CN213367634U (zh) 一种兼顾过压浪涌与欠压浪涌的连接器式emi滤波器
CN205320442U (zh) 一种散热服务器机柜
CN207706540U (zh) 一种稳定输出的板载式电子模块
CN209731750U (zh) 一种屏幕保护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