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7313A -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37313A
CN109737313A CN201910138176.6A CN201910138176A CN109737313A CN 109737313 A CN109737313 A CN 109737313A CN 201910138176 A CN201910138176 A CN 201910138176A CN 109737313 A CN109737313 A CN 109737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pressure
pump
leak source
measu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81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天春
陈波
付国红
陈新跃
王齐仁
陈震
杨追
肖跃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Puqi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al Partner)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Puqi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al Partner)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Puqi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al Partner),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nan Puqi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al Partner)
Priority to CN2019101381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373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37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731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包括:第一管路,第一管路的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用于与待测管路连通,第一管路上设置有压力控制器和第一泵,第一泵连接有第一泵控制器,第一管路连接有第一排出管路;第二管路,第二管路的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用于与待测管路连通,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压力检测器和第二泵,第二泵连接有第二泵控制器,第二管路连接有第二排出管路;定位器,定位器包括球状主体和定位部件,定位部件用于发射位置信号并包括若干个定位芯片;探测器,探测器用于在待测管路外根据探测到的位置信号确定待测管路的漏点位置。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力管道漏点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Description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内置压力管道(如自来水管道或地暖管道)属于隐蔽性工程,由于安装问题或管道质量问题,容易导致内置压力管道出现泄露的情况,内置压力管道泄露时对于管道漏点的检测定位比较麻烦。
目前,主要依靠人工观察来判断管道漏点,这种方式存在效率低下和误判率高等问题,通常无法及时解决管道泄露问题。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测漏装置,但这些测漏装置大多存在漏点探测不够准确和寻找漏点速度较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力管道漏点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包括:
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其中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用于与待测管路的其中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压力控制器和第一泵,所述第一泵还连接有第一泵控制器,所述第一管路的用于连接所述待测管路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排出管路;
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其中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待测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压力检测器和第二泵,所述第二泵连接有第二泵控制器,所述第二泵与所述压力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管路的用于连接所述待测管路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排出管路;所述第一排出管路上设置第一泄压元件,所述第二排出管路上设置第二泄压元件;所述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管路的压力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管路的压力数据控制所述第一泵和所述第二泵同时启停;
定位器,所述定位器包括球状主体和定位部件,所述球状主体能够沿待测管路的径向压缩以进入所述待测管路内部,并能在所述待测管路内的压力调节作用下移动以封堵所述待测管路的漏点,所述定位部件封装于所述球状主体内以发射位置信号,所述定位部件包括相互交叉连接的若干个定位芯片;
探测器,所述探测器用于在所述待测管路外根据探测到的位置信号确定所述待测管路的漏点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快速接头,所述第二管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快速接头。
优选地,所述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还包括出口管路,所述第一排出管路的背离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排出管路的背离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分别通过三通阀与所述出口管路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泄压元件为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泄压元件为第二阀门;所述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压力控制器、所述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一泵、所述第二泵、所述第一泵控制器、所述第二泵控制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还包括主机壳体,所述第一管路、所述压力控制器、所述第一泵、所述第一泵控制器、所述第二管路、所述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二泵和所述第二泵控制器、所述第一排出管路、第二排出管路、所述第一泄压元件和所述第二泄压元件分别收容于所述主机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主机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压力控制器的上限和下限的第一控制区域。
优选地,所述主机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泵的输出功率和所述第二泵的输出功率的第二控制区域。
优选地,各个定位芯片之间的夹角为90°。
优选地,所述球状主体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定位部件封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球状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相互盖合以形成球体,所述容纳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或所述第二主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上设置第一环形筋,所述第二主体上设置第二环形筋,所述第一环形筋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环形筋外侧壁扣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待测管路的两端;第一管路的入口端和第二管路的入口端分别用作流体(例如,水或气)的入口。进行压力管道漏点定位时,关闭所述第一泄压元件,开启所述第二泄压元件,并通过所述第一泵控制器控制第一泵启动,以使所述第一泵对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待测管路注满流体;通过所述第二泵控制器控制第二泵启动,以使所述第二泵对所述第二管路注满流体;然后关闭第一泵、第二泵与第二泄压元件;将所述定位器润滑后塞入所述待测管路,控制所述第一泵和所述第二泵启动,以使流体注入所述待测管路并推动所述定位器向所述待测管路的漏点移动。所述定位器设置有定位芯片,随着所述待测管路内的压力调节过程,所述定位器在所述待测管路内移动,当所述压力控制器和所述压力检测器的压力数据相等时,所述定位器封堵在所述待测管路的漏点位置,此时,使用所述探测器即可确定所述待测管路的漏点位置,有利于实现压力管道漏点的精准定位,并且通过泄压元件的泄压作用,有利于提高定位器的移动速度,从而实现漏点位置的快速定位。所述定位部件的各个定位芯片相互交叉连接,交叉连接的多个定位芯片有助于使信号全方位分布,以提高定位信号强度,从而有效提高位置信号探测距离;所述球状主体有利于减小定位器与待测管路100内壁的摩擦阻力,以使所述定位器在所述待测管路100内部顺畅移动,并且所述球状主体轮廓圆滑,能够避免在管道弯头处卡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压力管道漏点定位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漏点定位系统中的定位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定位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第一软管 2 第二软管
3 第三软管 4 流体容器
5 第五快速接头 10 第一管路
11 压力控制器 12 第一泵
13 第一泵控制器 14 第一排出管路
15 第一泄压元件 16 第一快速接头
17 第三快速接头 18 第三管路
19 出口管路 20 第二管路
21 压力检测器 22 第二泵
23 第二泵控制器 24 第二排出管路
25 第二泄压元件 26 第二快速接头
27 第四快速接头 28 第四管路
29 三通阀 30 定位器
31 球状主体 33 定位芯片
34 第一主体 35 第二主体
36 第一环形筋 37 第二环形筋
40 探测器 100 待测管路
110 漏点 200 漏点定位装置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
请参照图1和图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包括:
第一管路10,所述第一管路10的其中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用于与待测管路100的其中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10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压力控制器11和第一泵12,所述第一泵12还连接有第一泵控制器13,所述第一管路10的用于连接所述待测管路100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排出管路14;
第二管路20,所述第二管路20的其中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待测管路100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20上设置有压力检测器21和第二泵22,所述第二泵22连接有第二泵控制器23,所述第二泵22与所述压力控制器11连接,所述第二管路20的用于连接所述待测管路100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排出管路24;所述第一排出管路14上设置第一泄压元件15,所述第二排出管路24上设置第二泄压元件25;所述压力控制器11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管路10的压力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管路10的压力数据控制所述第一泵12和所述第二泵22同时启停;
定位器30,所述定位器30包括球状主体31和定位部件,所述球状主体31能够沿待测管路100的径向压缩以进入所述待测管路100内部,并能在所述待测管路100内的压力调节作用下移动以封堵所述待测管路100的漏点110,所述定位部件封装于所述球状主体31内以发射位置信号,所述定位部件包括相互交叉连接的若干个定位芯片33;
探测器40,所述探测器40用于在所述待测管路100外根据探测到的位置信号确定所述待测管路100的漏点110位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管路10和所述第二管路20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待测管路100的两端;第一管路10的入口端和第二管路20的入口端分别用作流体(例如,水或气)的入口。进行压力管道漏点定位时,关闭所述第一泄压元件15,开启所述第二泄压元件25,并通过所述第一泵控制器13控制第一泵12启动,以使所述第一泵12对所述第一管路10和所述待测管路100注满流体;通过所述第二泵控制器23控制第二泵22启动,以使所述第二泵22对所述第二管路20注满流体;然后关闭第一泵12、第二泵22与第二泄压元件25。将所述定位器30润滑后塞入所述待测管路100,控制所述第一泵12和所述第二泵22启动,以使流体注入所述待测管路100并推动所述定位器30向所述待测管路100的漏点110移动。所述定位器30设置有定位芯片33,随着所述待测管路100内的压力调节过程,所述定位器30在所述待测管路100内移动,当所述压力控制器11和所述压力检测器21的压力数据相等时,所述定位器30封堵在所述待测管路100的漏点110位置,此时,使用所述探测器40即可确定所述待测管路100的漏点110位置,有利于实现压力管道漏点110的精准定位,并且通过泄压元件的泄压作用,有利于提高定位器30的移动速度,从而实现漏点110位置的快速定位。所述定位部件的各个定位芯片33相互交叉连接,交叉连接的多个定位芯片33有助于使信号全方位分布,以提高定位信号强度,从而有效提高位置信号探测距离;所述球状主体31有利于减小定位器30与待测管路100内壁的摩擦阻力,以使所述定位器30在所述待测管路100内部顺畅移动,并且所述球状主体31轮廓圆滑,能够避免在管道弯头处卡滞。
所述压力控制器11通过三通阀接入所述第一管路10;所述压力控制器11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管路10的压力数据,并控制第一泵12和第二泵22的输出压力,所述第一泵控制器13用于控制第一泵12提供的压力大小,所述第二泵控制器23用于控制第二泵22提供的压力大小。使用时,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压力控制器11的上限和下限,当第一管路10内的压力达到(或超过)上限时,关闭第一泵12和第二泵22,反之,当第一管路10内的压力达到(或低于)下限时,启动第一泵12和第二泵22。根据待测管路100的漏点110尺寸大小或者管路泄压速度设置所述压力控制器11的上限和下限,具体的,当漏点110尺寸较大时,所述上限和下限设置数据较小,反之,当漏点110尺寸较小时,所述上限和下限设置数据较大。
在本实施例中,压力控制器11和压力检测器21均带压力数字显示屏,所述待测管路100为地暖管,在进行漏点110探测时,将该定位器30塞入待测管路100中,当压力管道将定位器30推到漏点110时,利用探测器40在地面探测定位器30,能够实现漏点110准确定位。当然,所述待测管路100还可以为自来水管或其他压力管道。向第一管路10、第二管路20和待测管路100中注入的可以是能调节管路内压力并实现定位器30移动的各种流体,例如,液体或气体。后文中将以注入水进行压力调节为例进行介绍。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快速接头16,所述第二管路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快速接头26。第一快速接头16和第二快速接头26提高了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与其他管路的连接速度。在第一管路10的其中一个第一快速接头16上连接第一软管1,且在第二管路20的其中一个第二快速接头26上连接第二软管2,第一软管1和第二软管2的自由端伸入盛装水(也可以为其他液体或气体)的流体容器4中以便于向各自连通的管路中注水(也可以为其他液体或气体)。在第一管路10的另一个第一快速接头16上可以依次连接第三管路18和第三快速接头17;在第二管路20的另一个第二快速接头26上可以依次连接第四管路28和第四快速接头27,通过第三快速接头17和第四快速接头27将所述待测管路100的两端与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连接。选择适宜的第三管路18长度和第四管路28长度,可以使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和待测管路100保持适宜的操作距离。
优选地,所述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还包括出口管路19,所述第一排出管路14的背离所述第一管路1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排出管路24的背离所述第二管路20的一端分别通过三通阀29与所述出口管路19连通。第一排出管路14和第二排出管路24可以共用一个泄压元件,或分别连接一个泄压元件。当两者共用一个泄压元件时,该共用的泄压元件安装在出口管路19上;当两者分别连接一个泄压元件时,所述第一排出管路14上设置第一泄压元件15,所述第二排出管路24上设置第二泄压元件25。当两者分别连接一个泄压元件时,两个泄压元件有利于分别单独控制第一管路10泄压和第二管路20泄压。出口管路19上可以设置第五快速接头5,第五快速接头5连接第三软管3,以将回流的液体导入所述流体容器4。
优选地,所述第一泄压元件15为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泄压元件25为第二阀门;所述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压力控制器11、所述压力检测器21、所述第一泵12、所述第二泵22、所述第一泵控制器13、所述第二泵控制器23、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可以为电磁阀或手动阀。当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为电磁阀时,将控制单元与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连接,以实现阀门的自动控制。
根据所述压力控制器11设置的压力上限和压力下限、压力控制器11检测到的第一管路10的压力数据以及压力检测器21检测到的第二管路20的压力数据,控制所述第一泵12和所述第二泵22同时启动或同时停止。具体的,当第一管路10内的压力达到(或超过)所述压力控制器11设置的压力上限时,关闭第一泵12和第二泵22,反之,当第一管路10内的压力达到(或低于)所述压力控制器11设置的压力下限时,启动第一泵12和第二泵22,从而通过第一泵12和第二泵22的启动和停止,使待测管路100内的定位器30保持适宜的移动速度,防止移动速度过快或过慢。
以定位器30为分界点将待测管路100分为两段,其中,定位器30至待测管路100端部之间不存在漏点110的一段为正常段,定位器30至待测管路100端部存在漏点110的一段为泄露段。优选通过第一泵控制器13和第二泵控制器23控制第一泵12和第二泵22保持相同的输出压力,以确保在漏点110的泄压作用下,泄露段的管路压力小于正常段的管路压力,从而使定位器30向压力较低的一侧移动以达到漏点110。
当管道漏点110尺寸太小时,泄露段的压降速度很慢,则定位器30移动速度也很慢,漏点110定位速度慢。为了加快漏点110定位速度,可以根据压力控制器11和压力检测器21显示的压力数据交替打开和关闭第一泄压元件15和第二泄压元件25,在泄压元件的泄压作用下,显著提升漏点110定位速度。具体的,当压力控制器11的压力数据大于压力检测器21的压力数据时,开启第二泄压元件25,并关闭第一泄压元件15;当压力控制器11的压力数据小于压力检测器21的压力数据时,开启第一泄压元件15,并关闭第二泄压元件25。
优选地,所述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还包括主机壳体,所述第一管路10、所述压力控制器11、所述第一泵12、所述第一泵控制器13、所述第二管路20、所述压力检测器21、所述第二泵22和所述第二泵控制器23、所述第一排出管路14、第二排出管路24、所述第一泄压元件15和所述第二泄压元件25分别收容于所述主机壳体内(如虚线框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壳体上设置有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所述第一窗口用于观察所述压力控制器11的压力数据,所述第二窗口用于观察所述压力检测器21的压力数据。
优选地,所述主机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压力控制器11的上限和下限的第一控制区域。所述主机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泵12的输出功率和所述第二泵22的输出功率的第二控制区域。所述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还可以设置与所述主机壳体转动连接的盖体,盖体有利于保护各个显示窗口和控制区域。
本实施例中,所述球状主体31为胶球。胶球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可压缩性能,且制作简单,球状主体31可以进一步为实心球体,实心的胶球包覆在定位芯片33外,能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
优选地,所述定位芯片33为长条形,各个定位芯片33的连接点为长条形的中点,各个定位芯片33相互粘接。定位芯片33的中部信号强且端部信号弱,将多个定位芯片33交叉连接,可以有效增强定位部件的端部信号。本实施例中,各个定位芯片33相互粘接,各个定位芯片33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以此为限,任意能实现定位芯片33之间固定连接的可用连接方式均同理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各个定位芯片33之间的夹角为90°。定位芯片3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当定位芯片33为多个时,各个定位芯片33在球状主体31内相互连接,以增强定位信号强度,提高探测距离。为了使定位部件的定位信号均衡分布,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定位芯片33之间的夹角取90°,当然,各个定位芯片33之间的夹角为任意角度均同理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件包括两个相互交叉连接的定位芯片33。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交叉连接的定位芯片33可将探测距离从20-30cm提升至80cm左右,以满足更高的漏点110检测需求。定位部件包含的定位芯片33数量不以此为限,例如,定位部件还可以包括分别交叉连接的三个定位芯片。
所述球状主体31可以为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结构能提高密封性能,更好地将定位芯片33与待测管路100100内环境(例如,水)隔离,防止定位芯片33浸泡在液体中造成的使用寿命缩短。同时,球状主体31为一体成型结构还有利于节省加工成本。进一步地,一体成型的所述球状主体31上可以开设有安装缝隙(图未示),所述定位芯片33通过所述安装缝隙安装于所述球状主体31内,所述球状主体31上还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安装缝隙的密封层。所述安装缝隙的尺寸根据需要设置,定位芯片33通过该安装缝隙能够进入球状主体31内,密封层用于封闭该安装缝隙,以将定位芯片33密封于球状主体31内。密封层的具体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密封层可以为硅橡胶或其他具有粘接性能的材料。由于球状主体31进入待测管路100100以后呈压缩状态,因此,该安装缝隙也处于挤压状态,从而保证球状主体31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优选地,所述球状主体31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定位部件封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球状主体31包括第一主体34和第二主体35,所述第一主体34和所述第二主体35相互盖合以形成球体,所述容纳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一主体34和/或所述第二主体35。容纳空间形成在球状主体31的内部,定位芯片33通过包覆在其外部的球状主体31与外部环境隔离,因此,球状主体31对定位芯片33形成密封作用。
请参阅图3至图4,球状主体31除了采用一体成型结构,还可以采用分体结构,第一主体34和第二主体35相互盖合的连接方式有利于使定位芯片33从球状主体31拆卸出来,对于不同的内径的压力管道,将定位芯片33拆卸后封装在不同尺寸的球状主体31内,即可使定位器30能够适应不同内径的压力管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34上设置第一环形筋36,所述第二主体35上设置第二环形筋37,所述第一环形筋36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环形筋37外侧壁扣合。第二环形筋37的外径稍大于第一环形筋36的内径,通过第一环形筋36扣合在第二环形筋37外围形成盖合;又如,第一主体34和第二主体35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或卡扣连接方式形成盖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34和所述第二主体35还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通过卡扣连接。优选地,所述定位器30还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一主体34和所述第二主体35的连接缝隙的粘接层(图未示)。采用粘接层封闭连接缝隙能提高球状主体31的密封性能,更好地将定位芯片33与待测管路100100内环境(例如,水或气)隔离,提高定位芯片33的使用寿命。所述粘接层可以为硅橡胶。粘接层的具体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粘接层可以为硅橡胶或其他具有粘接性能的材料。由于球状主体31进入待测管路100以后呈压缩状态,因此,该安装缝隙也处于挤压状态,从而保证球状主体31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球状主体31的直径略大于待测管路100100内径,所述球状主体31的直径可以为所述待测管路100100内径的1.05倍至1.3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球状主体31的直径为所述待测管路100100内径的1.1倍至1.2倍。
优选地,所述定位芯片33为RFID芯片。该定位芯片33优选采用RFID芯片,配合RFID探测器40可以精确地定位管道漏点110的位置,并且能耗小且可靠性高。
此外,为了避免探测器40在探测定位器30时被其他信号干扰,可以对定位芯片33进行加密以形成加密定位芯片33,因此,探测器40只能读取该加密定位芯片33。
进一步地地,所述球状主体31的直径为所述待测管路100内径的1.05倍至1.3倍。球状主体31的直径略大于待测管路100内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球状主体31的直径为所述待测管路100内径的1.1倍至1.2倍。
优选地,所述定位芯片33为RFID芯片。该定位芯片33优选采用RFID芯片,配合RFID探测器40可以精确地定位管道漏点110的位置,并且能耗小且可靠性高。
本发明还介绍一种压力管道漏点110定位方法,应用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对待测管路100的漏点110进行定位,所述压力管道漏点110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将所述第一管路10和所述第二管路20分别连接于所述待测管路100的两端;
S20,关闭所述第一泄压元件15,开启所述第二泄压元件25,并通过所述第一泵控制器13控制第一泵12启动,以使所述第一泵12对所述第一管路10和待测管路100注满流体;通过所述第二泵控制器23控制第二泵22启动,以使所述第二泵22对所述第二管路20注满流体;关闭第一泵12、第二泵22以及第二泄压元件25;
S30,将所述定位器30塞入所述待测管路100,控制所述第一泵12和所述第二泵22启动,以使流体注入所述待测管路100并推动所述定位器30向所述待测管路100的漏点110移动,当所述压力控制器11和所述压力检测器21的压力数据相等时,使用所述探测器40检测所述待测管路100的漏点110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使用漏点110定位系统对待测管路100的漏点110进行检测定位时,可以向待测管路100内充水或充气;以充水为例,检测定位的具体步骤如下:
1、在各个快速接头处接好各管道,并连接仪器电源。
2、关闭第一泄压元件15,打开第二泄压元件25,设置好压力控制器11的上下限,调节第一泵控制器13使第一泵12工作,同时调节第二泵控制器23的值为0,使第二泵22停止工作,将第一管路10和待测管路100注满水,以第三软管3无气泡为准;同时调节第二泵控制器23开启第二泵22,使第二管路20也注满水;关闭第一泵12与第二泵22,关闭第二泄压元件25。
3、开启第一泵12,打一定压力,关闭第一泵12,观察压力控制器11和压力检测器21的压降变化,确定管道存在漏点110。
4、将定位器30涂抹上润滑剂,充分润滑后,从第三快速接头17处塞入待测管路100内。定位器30中封装有定位芯片33,定位芯片33具有体积小,能耗低,可靠性高,定位精准等优点。同时打开第一泵12和第二泵22,此时定位器30在水压的作用下向前移动,自动运行一段时间,当压力控制器11与压力检测器21的值相等,则证明定位器30已自动达到漏点110处。
当存在漏孔太小的渗漏情况时,根据步骤4观看压力控制器11和压力检测器21的压力数据变化,若从第三快速接头17处放入定位器30,则放入定位器30初期,压力控制器11的值高于压力检测器21的值。由于漏孔太小,定位器30移动速度太慢,为了实现定位器30快速寻找漏点110,需要观察压力控制器11跟压力检测器21的数显值,当压力控制器11的值大于于压力检测器21的值,则证明未达到漏点110,此时,打开关闭第二泄压元件25一次,继续观察压力控制器11跟压力检测器21的值。
如此打开关闭第二泄压元件25数次,直到压力控制器11的值小于压力检测器21的值,则证明定位器30已过漏点110,此时关闭第一泵12,并打开第二泵22,让定位器30反向运行,由于反向运行此时定位器30未达到漏点110,压力控制器11的值小于压力检测器21的值,打开关闭第一泄压元件15一次,继续观察压力控制器11跟压力检测器21的值,如此打开关闭第一泄压元件15数次,直到压力控制器11的值大于压力检测器21的值,则证明定位器30又过漏点110了。然后,同时打开第一泵12和第二泵22让仪器自动运行,直到压力控制器11的值等于压力检测器21的值,则证明定位器30刚好达到漏点110。此时定位器30的位置也就是漏点110的位置。然后用探测器40寻找定位定位器30的位置,也就是定位芯片33的位置,当探测器40探测到定位器30内定位芯片33的信号后,利用精确定位算法,准确定位芯片33位置。确定完漏点110的位置,打开第一泄压元件15与第二泄压元件25将水压卸掉,推出定位器30,最后关闭两泵。将本定位装置与待测管路100断开,整个实施过程完成。
上述定位方法中的充水过程同样也可以替换成充气过程。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其中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用于与待测管路的其中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压力控制器和第一泵,所述第一泵还连接有第一泵控制器,所述第一管路的用于连接所述待测管路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排出管路;
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其中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待测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压力检测器和第二泵,所述第二泵连接有第二泵控制器,所述第二泵与所述压力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管路的用于连接所述待测管路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排出管路;所述第一排出管路上设置第一泄压元件,所述第二排出管路上设置第二泄压元件;所述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管路的压力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管路的压力数据控制所述第一泵和所述第二泵同时启停;
定位器,所述定位器包括球状主体和定位部件,所述球状主体能够沿待测管路的径向压缩以进入所述待测管路内部,并能在所述待测管路内的压力调节作用下移动以封堵所述待测管路的漏点,所述定位部件封装于所述球状主体内以发射位置信号,所述定位部件包括相互交叉连接的若干个定位芯片;
探测器,所述探测器用于在所述待测管路外根据探测到的位置信号确定所述待测管路的漏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快速接头,所述第二管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快速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还包括出口管路,所述第一排出管路的背离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排出管路的背离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分别通过三通阀与所述出口管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泄压元件为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泄压元件为第二阀门;所述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压力控制器、所述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一泵、所述第二泵、所述第一泵控制器、所述第二泵控制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还包括主机壳体,所述第一管路、所述压力控制器、所述第一泵、所述第一泵控制器、所述第二管路、所述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二泵和所述第二泵控制器、所述第一排出管路、第二排出管路、所述第一泄压元件和所述第二泄压元件分别收容于所述主机壳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压力控制器的上限和下限的第一控制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泵的输出功率和所述第二泵的输出功率的第二控制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定位芯片之间的夹角为90°。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主体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定位部件封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球状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相互盖合以形成球体,所述容纳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或所述第二主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上设置第一环形筋,所述第二主体上设置第二环形筋,所述第一环形筋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环形筋外侧壁扣合。
CN201910138176.6A 2019-02-25 2019-02-25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 Withdrawn CN1097373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8176.6A CN109737313A (zh) 2019-02-25 2019-02-25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8176.6A CN109737313A (zh) 2019-02-25 2019-02-25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7313A true CN109737313A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68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8176.6A Withdrawn CN109737313A (zh) 2019-02-25 2019-02-25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373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0441A (zh) * 2021-12-02 2022-03-0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输气干线阀室可燃气体探测器布置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0441A (zh) * 2021-12-02 2022-03-0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输气干线阀室可燃气体探测器布置方法
CN114110441B (zh) * 2021-12-02 2023-09-1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输气干线阀室可燃气体探测器布置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7362B (zh) 一种钻井液流变性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3837214A (zh) 容器组合式pVTt法气体流量检测装置
CN109799045A (zh)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09737313A (zh)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
CN106197899B (zh) 密封检测装置
CN209672074U (zh)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
CN109813505A (zh)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系统及方法
CN209688533U (zh)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
CN209672075U (zh)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
CN109162681A (zh) 用于模拟稠油油藏的长岩心驱替实验系统及方法
CN209689851U (zh)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及系统
CN209689852U (zh)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及系统
CN109751517A (zh)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
CN109654382A (zh)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
CN109654381A (zh)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
CN209311027U (zh)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器、漏点定位装置及漏点定位系统
CN209673312U (zh)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器、漏点定位装置及漏点定位系统
CN109855815A (zh)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器、漏点定位装置及漏点定位系统
CN105371541B (zh) 冷媒注入装置和冷媒注入方法
CN204062497U (zh) 一种高纯气体重量法配气装置
CN206529416U (zh) 一种乳化炸药装药系统
CN209820711U (zh)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器、漏点定位装置及漏点定位系统
CN209819235U (zh) 压力管道漏点定位装置
CN104406650B (zh) 一种用于测定浆体自由膨胀率的装置和方法
KR101795436B1 (ko) 에어컨의 배수관 누수 시험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