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0862B - 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30862B
CN109730862B CN201910082395.7A CN201910082395A CN109730862B CN 109730862 B CN109730862 B CN 109730862B CN 201910082395 A CN201910082395 A CN 201910082395A CN 109730862 B CN109730862 B CN 1097308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late
bearing
patient
bed body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823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30862A (zh
Inventor
刘凯
孙小璐
瞿亚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 kai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0823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308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30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0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30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08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包括床体、连杆和轴承,所述床体上开设有槽孔,且床体上设置有连接槽和插孔,并且插孔位于连接槽的外侧,所述床体的右端安装有挡板,且挡板的下方分别安装有插板和插杆,并且插板和插杆分别与连接槽和插孔相互连接,所述调节套环分别位于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外侧,且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均位于床体的下方,所述第二调节杆上开设有限位槽,且第二调节杆的内侧安装有横杆。该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方便充当医疗床供患者进行正常休息,同时有利于需要对患者进行转移时对患者进行搬动,避免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同时进行工作,节省了劳动力,防止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
背景技术
在医疗活动中,大多病情较重的骨折患者通常需要进行住院治疗观察或者进行手术,而在进行住院治疗观察或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到病床以及担架,第一是方便骨折患者在术前以及术后进行休息,第二是为了方便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包括进行手术以及CT检查等;
1、现有的医疗病床虽然具备位置移动调节功能,但是仅限于摆放位置调整,不能够推动病床对患者进行转移,需要多个医护人员将患者搬动至担架车上进行转移,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造成了人力浪费;
2、多个医护人员同时搬动患者的协调性差,会导致骨折患者的骨折位置发生二次错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不利于患者后期进行恢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医疗病床不能够推动病床对患者进行转移,需要多个医护人员将患者搬动至担架车上进行转移,多个医护人员同时搬动患者的协调性差,会导致骨折患者的骨折位置发生二次错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不利于患者后期进行恢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包括床体、连杆和轴承,床体上设置有插孔,床体的右端安装有挡板,且挡板的下方安装有插杆,并且插杆与插孔相互连接,所述床体上开设有槽孔,且床体上设置有连接槽,并且插孔位于连接槽的外侧,所述挡板的下方安装有插板,并且插板与连接槽相互连接,所述床体的内侧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第三夹持板,且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第三夹持板的内侧均安装有承托装置,并且第一夹持板和第三夹持板的下方均安装有联动装置,所述连杆位于联动装置的下方,且联动装置通过连杆与调节套环相互连接,所述调节套环分别位于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外侧,且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均位于床体的下方,所述轴承分别位于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外侧,且轴承上安装有支架,并且轴承通过支架与床体相互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上开设有限位槽,且第二调节杆的内侧安装有横杆。
优选的,所述挡板与床体构成可拆卸安装结构,且挡板下方的插板和插杆分别与连接槽和插孔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板包括安装槽、限位杆和支杆,且第一夹持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并且安装槽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外侧安装有支杆,限位杆通过支杆和安装槽与第一夹持板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通过支杆和安装槽与第一夹持板构成滑动结构,且限位杆在第一夹持板上等间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第三夹持板结构相同,大小相等,且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第三夹持板在床体的内侧等角度分布。
优选的,所述承托装置包括第一承托板、第二承托板、第三承托板、限位孔、握把、凹槽、插销和连接孔,且第一承托板、第二承托板和第三承托板上均开设有限位孔,并且第一承托板和第三承托板上均安装有握把,第一承托板和第三承托板的外侧预留有凹槽,凹槽的内侧安装有插销,第一承托板、第二承托板和第三承托板之间通过插销和连接孔相互连接,连接孔开设于第二承托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托板和第三承托板均与第二承托板进行铰链连接,且第一承托板、第二承托板和第三承托板上的限位孔与限位杆卡合连接,并且第一承托板、第二承托板和第三承托板均与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第三夹持板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联动装置包括安装片、横梁、套筒和连接片,且安装片上安装有横梁,并且横梁的外侧设置有套筒,套筒上固定有连接片,连接片与连杆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筒与横梁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横梁与安装片构成旋转结构,并且套筒上的连接片与连杆构成旋转结构,连杆为“工”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杆为中空结构,且第二调节杆的左端与第一调节杆的右端结构相同,并且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均与床体构成旋转结构,第二调节杆嵌套在横杆的外侧,横杆的左端为“十”字型结构,横杆通过限位槽分别与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卡合连接,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均与调节套环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
1、方便充当医疗床供患者进行正常休息,同时有利于需要对患者进行转移时对患者进行搬动,避免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同时进行工作,节省了劳动力,防止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2、承托装置在前期方便对患者进行转移,而承托装置在后期同样方便对基本康复的患者进行角度调节支撑,同时具备了医疗床和担架的功能;
3、横杆与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的配合方便通过连杆和联动装置针对承托装置的左端以及右端进行角度调节支撑,方便后期基本康复的患者倚靠在病床上进行休息或者饮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床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联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承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调节杆与横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承托装置与第一夹持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限位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4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体;2、槽孔;3、连接槽;4、插孔;5、挡板;6、插板;7、插杆;8、第一夹持板;801、安装槽;802、限位杆;803、支杆;9、第二夹持板;10、第三夹持板;11、承托装置;1101、第一承托板;1102、第二承托板;1103、第三承托板;1104、限位孔;1105、握把;1106、凹槽;1107、插销;1108、连接孔;12、联动装置;1201、安装片;1202、横梁;1203、套筒;1204、连接片;13、连杆;14、调节套环;15、第一调节杆;16、第二调节杆;17、轴承;18、支架;19、限位槽;20、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包括床体1、连杆13和轴承17,床体1上设置有插孔4,床体1的右端安装有挡板5,且挡板5的下方安装有插杆7,并且插杆7与插孔4相互连接,床体1上开设有槽孔2,且床体1上设置有连接槽3,并且插孔4位于连接槽3的外侧,挡板5的下方安装有插板6,并且插板6与连接槽3相互连接,床体1的内侧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板8、第二夹持板9和第三夹持板10,且第一夹持板8、第二夹持板9和第三夹持板10的内侧均安装有承托装置11,并且第一夹持板8和第三夹持板10的下方均安装有联动装置12,连杆13位于联动装置12的下方,且联动装置12通过连杆13与调节套环14相互连接,调节套环14分别位于第一调节杆15和第二调节杆16的外侧,且第一调节杆15和第二调节杆16均位于床体1的下方,轴承17分别位于第一调节杆15和第二调节杆16的外侧,且轴承17上安装有支架18,并且轴承17通过支架18与床体1相互连接,第二调节杆16上开设有限位槽19,且第二调节杆16的内侧安装有横杆20。
本例中的挡板5与床体1构成可拆卸安装结构,且挡板5下方的插板6和插杆7分别与连接槽3和插孔4卡合连接,方便将挡板5从床体1上进行拆卸,从而有利于将承托装置11从床体1的内侧抽出或者放置回床体1内;
第一夹持板8包括安装槽801、限位杆802和支杆803,且第一夹持板8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801,并且安装槽801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杆802,限位杆802的外侧安装有支杆803,限位杆802通过支杆803和安装槽801与第一夹持板8相互连接,方便限位杆802在安装槽801的内侧进行活动;
限位杆802通过支杆803和安装槽801与第一夹持板8构成滑动结构,且限位杆802在第一夹持板8上等间距分布,有利于限位杆802通过支杆803在安装槽801的内侧进行上下滑动调节;
第一夹持板8、第二夹持板9和第三夹持板10结构相同,大小相等,且第一夹持板8、第二夹持板9和第三夹持板10在床体1的内侧等角度分布,有利于对承托装置11进行分段固定,提高了固定的稳定性,避免承托装置11发生位移脱落;
承托装置11包括第一承托板1101、第二承托板1102、第三承托板1103、限位孔1104、握把1105、凹槽1106、插销1107和连接孔1108,且第一承托板1101、第二承托板1102和第三承托板1103上均开设有限位孔1104,并且第一承托板1101和第三承托板1103上均安装有握把1105,第一承托板1101和第三承托板1103的外侧预留有凹槽1106,凹槽1106的内侧安装有插销1107,第一承托板1101、第二承托板1102和第三承托板1103之间通过插销1107和连接孔1108相互连接,连接孔1108开设于第二承托板1102的外侧,方便第一承托板1101、第二承托板1102和第三承托板1103用做担架对病患进行承托转运,同时方便第一承托板1101和第三承托板1103进行活动调节;
第一承托板1101和第三承托板1103均与第二承托板1102进行铰链连接,且第一承托板1101、第二承托板1102和第三承托板1103上的限位孔1104与限位杆802卡合连接,并且第一承托板1101、第二承托板1102和第三承托板1103均与第一夹持板8、第二夹持板9和第三夹持板10构成滑动结构,有利于将承托装置11从第一夹持板8、第二夹持板9和第三夹持板10的内侧滑动抽出,同时方便承托装置11通过第一夹持板8、第二夹持板9和第三夹持板10进行安装;
联动装置12包括安装片1201、横梁1202、套筒1203和连接片1204,且安装片1201上安装有横梁1202,并且横梁1202的外侧设置有套筒1203,套筒1203上固定有连接片1204,连接片1204与连杆13相互连接,有利于连杆13通过联动装置12分别与第一夹持板8和第三夹持板10进行连接;
套筒1203与横梁120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横梁1202与安装片1201构成旋转结构,并且套筒1203上的连接片1204与连杆13构成旋转结构,连杆13为“工”字型结构,方便通过连杆13和联动装置12对第一夹持板8和第三夹持板10进行支撑调节时进行自适应调整,避免连接位置发生断裂;
第二调节杆16为中空结构,且第二调节杆16的左端与第一调节杆15的右端结构相同,并且第一调节杆15和第二调节杆16均与床体1构成旋转结构,第二调节杆16嵌套在横杆20的外侧,横杆20的左端为“十”字型结构,横杆20通过限位槽19分别与第一调节杆15和第二调节杆16卡合连接,第一调节杆15和第二调节杆16均与调节套环14螺纹连接,有利于医护人员通过横杆20控制第一调节杆15或者第二调节杆16进行旋转,从而方便控制调节套环14进行位移调节。
工作原理:根据图1-9所示,当病患躺在床体1上需要进行转移时,首先手持挡板5向上进行拔动,直至挡板5下方的插板6和插杆7分别与连接槽3和插孔4脱离连接,此时的挡板5便从床体1上完成了拆卸,接着分别将第一夹持板8、第二夹持板9和第三夹持板10上的限位杆802向上进行拔起,从而限位杆802通过支杆803在安装槽801的内侧向上进行滑动,直至限位杆802与限位孔1104脱离连接,接着推动插销1107在凹槽1106内进行位移滑动,直至插销1107插入第二承托板1102上的连接孔1108内,此时便可以手持第三承托板1103上的握把1105向外抽出承托装置11,从而医护人员便可以通过握把1105和承托装置11抬动患者进行转移;
根据图1-9所示,当患者完成检查或者手术之后,将承托装置11重新插回第一夹持板8、第二夹持板9和第三夹持板10的内侧,直至承托装置11上的限位孔1104重新与限位杆802进行对齐,此时向下按压限位杆802,从而限位杆802通过支杆803在安装槽801的内侧向下进行滑动,直至限位杆802重新与限位孔1104进行卡合连接,此时的承托装置11便重新安装在了第一夹持板8、第二夹持板9和第三夹持板10的内侧,接着将挡板5通过插板6和插杆7重新与连接槽3和插孔4进行对齐,接着向下按压挡板5,直至挡板5通过插板6、插杆7、连接槽3和插孔4安装在床体1上;
根据图1-9所示,当后期患者基本康复需要倚靠在床体1上进行进食时,拨动凹槽1106内的插销1107,直至插销1107与连接孔1108脱离连接,接着手持横杆20将横杆20向第二调节杆16的左侧进行推动,直至横杆20左端的“十”字型结构通过限位槽19与第一调节杆15进行卡合连接,接着旋转横杆20,此时的横杆20带动第一调节杆15进行旋转,而旋转的第一调节杆15通过螺纹推动调节套环14向左进行运动,此时的调节套环14通过连杆13和联动装置12对第一夹持板8向上进行推动,从而第一夹持板8带动第一承托板1101向上进行旋转运动,同时对第一承托板1101进行稳定支撑,而在连杆13对联动装置12进行推动的同时,连杆13通过连接片1204进行旋转,而连接片1204通过套筒1203推动横梁1202在安装片1201上进行旋转,方便进行自适应旋转调整,避免发生断裂,当病患需要躺平时,反方向旋转横杆20,从而横杆20带动第一调节杆15进行反方向旋转,进而第一调节杆15推动调节套环14向右进行移动,从而调节套环14通过连杆13带动第一夹持板8和第一承托板1101进行缓慢放平,按照上述原理,将横杆20向第二调节杆16的右侧进行抽动,直至横杆20通过“十”字型结构和限位槽19与第二调节杆16进行卡合连接,此时的横杆20便可以带动第二调节杆16进行旋转,进而方便对第三承托板1103进行角度调整以及支撑,方便对病患的腿部进行承托,这样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方便人们进行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包括床体(1)、连杆(13)和轴承(17),床体(1)上设置有插孔(4),床体(1)的右端安装有挡板(5),且挡板(5)的下方安装有插杆(7),并且插杆(7)与插孔(4)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上开设有槽孔(2),且床体(1)上设置有连接槽(3),并且插孔(4)位于连接槽(3)的外侧,所述挡板(5)的下方安装有插板(6),并且插板(6)与连接槽(3)相互连接,所述床体(1)的内侧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板(8)、第二夹持板(9)和第三夹持板(10),且第一夹持板(8)、第二夹持板(9)和第三夹持板(10)的内侧均安装有承托装置(11),并且第一夹持板(8)和第三夹持板(10)的下方均安装有联动装置(12),所述连杆(13)位于联动装置(12)的下方,且联动装置(12)通过连杆(13)与调节套环(14)相互连接,所述调节套环(14)分别位于第一调节杆(15)和第二调节杆(16)的外侧,且第一调节杆(15)和第二调节杆(16)均位于床体(1)的下方,所述轴承(17)分别位于第一调节杆(15)和第二调节杆(16)的外侧,且轴承(17)上安装有支架(18),并且轴承(17)通过支架(18)与床体(1)相互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16)上开设有限位槽(19),且第二调节杆(16)的内侧安装有横杆(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与床体(1)构成可拆卸安装结构,且挡板(5)下方的插板(6)和插杆(7)分别与连接槽(3)和插孔(4)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8)包括安装槽(801)、限位杆(802)和支杆(803),且第一夹持板(8)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801),并且安装槽(801)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杆(802),限位杆(802)的外侧安装有支杆(803),限位杆(802)通过支杆(803)和安装槽(801)与第一夹持板(8)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802)通过支杆(803)和安装槽(801)与第一夹持板(8)构成滑动结构,且限位杆(802)在第一夹持板(8)上等间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8)、第二夹持板(9)和第三夹持板(10)结构相同,大小相等,且第一夹持板(8)、第二夹持板(9)和第三夹持板(10)在床体(1)的内侧等角度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装置(11)包括第一承托板(1101)、第二承托板(1102)、第三承托板(1103)、限位孔(1104)、握把(1105)、凹槽(1106)、插销(1107)和连接孔(1108),且第一承托板(1101)、第二承托板(1102)和第三承托板(1103)上均开设有限位孔(1104),并且第一承托板(1101)和第三承托板(1103)上均安装有握把(1105),第一承托板(1101)和第三承托板(1103)的外侧预留有凹槽(1106),凹槽(1106)的内侧安装有插销(1107),第一承托板(1101)、第二承托板(1102)和第三承托板(1103)之间通过插销(1107)和连接孔(1108)相互连接,连接孔(1108)开设于第二承托板(1102)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板(1101)和第三承托板(1103)均与第二承托板(1102)进行铰链连接,且第一承托板(1101)、第二承托板(1102)和第三承托板(1103)上的限位孔(1104)与限位杆(802)卡合连接,并且第一承托板(1101)、第二承托板(1102)和第三承托板(1103)均与第一夹持板(8)、第二夹持板(9)和第三夹持板(10)构成滑动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12)包括安装片(1201)、横梁(1202)、套筒(1203)和连接片(1204),且安装片(1201)上安装有横梁(1202),并且横梁(1202)的外侧设置有套筒(1203),套筒(1203)上固定有连接片(1204),连接片(1204)与连杆(13)相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203)与横梁(120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横梁(1202)与安装片(1201)构成旋转结构,并且套筒(1203)上的连接片(1204)与连杆(13)构成旋转结构,连杆(13)为“工”字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杆(16)为中空结构,且第二调节杆(16)的左端与第一调节杆(15)的右端结构相同,并且第一调节杆(15)和第二调节杆(16)均与床体(1)构成旋转结构,第二调节杆(16)嵌套在横杆(20)的外侧,横杆(20)的左端为“十”字型结构,横杆(20)通过限位槽(19)分别与第一调节杆(15)和第二调节杆(16)卡合连接,第一调节杆(15)和第二调节杆(16)均与调节套环(14)螺纹连接。
CN201910082395.7A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308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2395.7A CN109730862B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2395.7A CN109730862B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0862A CN109730862A (zh) 2019-05-10
CN109730862B true CN109730862B (zh) 2020-08-21

Family

ID=66366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8239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30862B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308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1032B (zh) * 2019-10-21 2021-08-10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心内科诊疗架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36261A (en) * 1979-03-09 1980-12-02 American Hospital Supply Corporation Pivot top for stretcher or the like
FI100853B (fi) * 1996-02-26 1998-03-13 Kari Laaksonen Monikäyttöinen potilaspaari/pelastuspatja
CN2326217Y (zh) * 1997-12-09 1999-06-30 戍嘉志 多功能医疗护理床
KR20100038021A (ko) * 2008-10-02 2010-04-12 남준욱 침대용 사이드레일의 하강 제어장치
CN203841929U (zh) * 2014-05-12 2014-09-24 广州科莱瑞迪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转移装置
CN107625595A (zh) * 2017-09-27 2018-01-26 广州林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医疗床
CN109009760A (zh) * 2018-06-15 2018-12-18 韩忠彬 一种医疗普外科用护理床
CN108743061B (zh) * 2018-06-27 2019-12-27 董建丽 一种胸外科用护理担架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0862A (zh) 2019-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30862B (zh) 一种便于对骨折患者进行转移的医疗床
CN105726127B (zh) 一种腿部骨折自动牵引和旋转复位装置
CN202505665U (zh) 一种病床护理架
CN211535289U (zh) 一种临床护理可调式肢体支架
CN108542616A (zh) Ecmo转运支架
CN210785045U (zh) 一种急症科护理转运设备
CN211985816U (zh) 骨科辅助牵引装置
CN205054680U (zh) 一种带自动便盆进给装置的床
CN204655345U (zh) 新型内科护理床
CN113749844A (zh) 一种腿部骨折患者护理用康复治疗辅助装置
CN209301612U (zh) 一种重症临床用急救辅助装置
CN202122630U (zh) 骨折患者病床用牵引架
CN220877115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组合式病床
CN208893064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手术固定架装置
CN215080486U (zh) 一种骨科用骨科夹板安装紧固装置
CN211409315U (zh) 一种骨折复位固定夹持装置
CN203852532U (zh) 新型简易骨折床
RU123324U1 (ru) Приставка к операционному столу для скелетного вытяжения верхней конечности
CN212282009U (zh) 一种骨科换药架
CN214857160U (zh) 一种用于骨科截骨手术的剥离器
CN207575163U (zh) 一种应用于立柱式dr系统的可调式床架处理装置
CN220002212U (zh) 一种临床肢体固定装置
CN212756191U (zh) 一种具有升降结构的骨科临床用病床
CN210205250U (zh) 外科手术用双面固定夹
CN218095622U (zh) 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Kai

Inventor after: Sun Xiaolu

Inventor after: Qu Yalong

Inventor before: Qu Yalo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4

Address after: 710061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No. 277, Yanta West Road,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u Kai

Address before: 230000 Yuejin Group, Huachong Village, Yaohai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Qu Yalo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