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9802A - 向种植有耐碱作物的盐碱化土壤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向种植有耐碱作物的盐碱化土壤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9802A
CN109729802A CN201810131504.5A CN201810131504A CN109729802A CN 109729802 A CN109729802 A CN 109729802A CN 201810131504 A CN201810131504 A CN 201810131504A CN 109729802 A CN109729802 A CN 109729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kaline
salinized soil
modifying agent
resisting
day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315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牟建梅
黄任良
张国芹
李军
佘旭东
何玲莉
蒋明敏
朱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ongjia Moder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ongjia Moder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ongjia Moder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ongjia Moder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729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98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盐碱化土壤改良剂投放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向种植有耐碱作物的盐碱化土壤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其中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通过本发明投放方法被投放给田地后,田地土壤的性质可被稳定在耐碱植物适合生长的pH值范围内,从而不但能确保田地出产的作物产量高,还能进一步改善土壤特性,逆转土壤盐碱化和恢复土壤肥力的作用。

Description

向种植有耐碱作物的盐碱化土壤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盐碱化田地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向种植有耐碱作物的盐碱化土壤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很多,如咸水倒灌、不合理引水灌溉、干旱、环境污染和施肥不当等等,均可能引起土壤盐碱化。土壤盐碱化使土壤理化性质变差,有机质含量降低,营养元素流失和无法被有效利用,土壤空隙度降低,保墒能力差,土壤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土壤高盐溶液毒害作物和降低植物根系选择性吸收营养离子能力,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和导致单位亩产明显降低。
目前,改良盐碱化土壤的方法主要有建立完善灌溉措施,保持地下水深度在临界深度以下、投放石膏、硫酸等化学改良剂、咸水灌溉和种植耐碱作物,如甜菜、水稻、茄子、甘蓝、芹菜等和多施有机肥。然而,保持地下水深度在地下水位较低地区很难实现。施加化学改良剂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效的改良盐碱化土壤的方法。然而,国内很多农民的知识有限,难以准确把握化学改良剂的投放量,导致对土地地力的进一步损害。通过施加有机肥,动物粪尿,如牛粪尿、猪粪尿、鸡粪等,也是一种较好改良盐碱化土壤的方法。然而,动物粪便含有大量的可利用氮元素,直接将其施加到田地的数量过大,导致短时间内田地中可利用氮元素过多和有施肥过度的风险,尤其是对施肥过度导致的碱性盐渍化土壤更为危险。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以在能提高当前田地作物产出的情况下,能够温和、有效和稳定地改善盐碱化土壤。相应地,也需要新的盐碱化土壤改良方法,以在确保田地作物产出的情况下,逐渐改善土壤盐碱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其提供一种向盐碱化田地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其中本发明向田地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包括在盐碱化土地或田地种植耐碱作物,如甜菜、水稻、茄子、甘蓝、芹菜等,和在作物的生长周期多次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以在改善田地的肥力的同时,逐渐改善盐碱化土壤的性质,以使其适于农作物的生长,其中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为经堆肥发酵后得到的新的土壤改良剂。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其提供一种向盐碱化田地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其中本发明向田地投放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以在改良盐碱化土壤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固化植物营养元素,以将其缓释地提供给作物,以避免田地短时间内向作物提供过量植物营养元素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改善土壤特性,以逆转土壤盐碱化的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其提供一种向盐碱化田地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其中本发明向田地投放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原料包括含有丰富植物营养元素的有机肥。因此,由其制成的该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在改良盐碱化土壤和向田地提供肥力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改善田地的微生物群落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其提供一种向盐碱化田地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其中本发明向田地投放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制作原料容易获取,制作场地要求低,工艺简单和易于实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其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其中通过该方法制造得到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在改良盐碱化土壤的同时,还能够确保田地以适当速度向作物提供植物营养元素。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发明,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向种植有耐碱作物的盐碱化土壤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分别在耐碱作物栽种时间之前5天~15天、耐碱作物栽种当日、耐碱作物栽种后5天~15天、耐碱作物栽种后16天~30天、耐碱作物栽种后31天~45天向田地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至少一次,其中该盐碱化土壤改良剂通过下述步骤制得:
(A)将用于制造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原料混合物混合,其中该原料混合物包括:
35%~65%重量比的秸秆段,其中该秸秆段的长度为2cm~5cm;和
25%~55%重量比的动物粪便,其中该动物粪便的含水量为35%~55%;
至少10%重量比的发酵菌液,其中该发酵菌液每毫升含有细菌1.0×108~2.5×108个,其中该发酵菌液含有0.35×108个白地霉菌,至少0.2×108个烟曲霉菌,至少0.25×108个枯草芽孢杆菌,至少0.1×108个巨大芽孢杆菌,至少0.1×108个诺卡氏菌;
(B)堆积混合后的该原料混合物,以形成发酵堆或将混合后的该原料混合物放入发酵池;
(C)常温下发酵,并在发酵堆或发酵池中温度达到60℃~75℃时,维持发酵24小时~72小时;
(D)然后翻堆,并在自然条件下蒸发发酵堆或发酵池中水分120小时~240小时;和
(E)发酵堆或发酵池中水分降低至30%~40%重量比时,停止发酵和得到该盐碱化土壤改良剂。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的是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示例1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被单次投放至示例中的盐碱化土壤后,不同时间下该盐碱化土壤的pH值变化。
图2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示例1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被单次投放至示例中的盐碱化土壤后,不同时间下该盐碱化土壤的EC值变化。
图3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示例2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被单次投放至示例中的盐碱化土壤后,不同时间下该盐碱化土壤的pH值变化。
图4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示例2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被单次投放至示例中的盐碱化土壤后,不同时间下该盐碱化土壤的EC值变化。
图5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示例3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被单次投放至示例中的盐碱化土壤后,不同时间下该盐碱化土壤的pH值变化。
图6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示例3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被单次投放至示例中的盐碱化土壤后,不同时间下该盐碱化土壤的EC值变化。
图7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示例4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被单次投放至示例中的盐碱化土壤后,不同时间下该盐碱化土壤的pH值变化。
图8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示例4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被单次投放至示例中的盐碱化土壤后,不同时间下该盐碱化土壤的EC值变化。
图9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示例1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被重复投放至示例中的盐碱化土壤后,不同时间下该盐碱化土壤的pH值变化。
图10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示例1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被重复投放至示例中的盐碱化土壤后,不同时间下该盐碱化土壤的EC值变化。
图11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示例2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被重复投放至示例中的盐碱化土壤后,不同时间下该盐碱化土壤的pH值变化。
图12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示例2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被重复投放至示例中的盐碱化土壤后,不同时间下该盐碱化土壤的EC值变化。
图13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示例3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被重复投放至示例中的盐碱化土壤后,不同时间下该盐碱化土壤的pH值变化。
图14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示例3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被重复投放至示例中的盐碱化土壤后,不同时间下该盐碱化土壤的EC值变化。
图15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示例4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被重复投放至示例中的盐碱化土壤后,不同时间下该盐碱化土壤的pH值变化。
图16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示例4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被重复投放至示例中的盐碱化土壤后,不同时间下该盐碱化土壤的EC值变化。
图17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向种植有耐碱作物的盐碱化土壤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描述被揭露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制造和使用本发明。下述描述中提供的较佳实施例仅作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示例和修改,其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下述描述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发明范围地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可选替代、修改、等同实施和应用。
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原料混合物,其包括35%~65%重量比的秸秆段、25%~55%重量比的动物粪便、至少10%重量比的发酵菌液,其中该发酵菌液每毫升含有细菌1.0×108~2.5×108个,其中该发酵菌液含有0.35×108个白地霉菌(Geotrichum candidum),至少0.2×108个烟曲霉菌(Aspergillusfumigatus),至少0.25×108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至少0.1×108个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herium),至少0.1×108个诺卡氏菌(Nocard's bacillus)。优选地,该秸秆段的长度为2cm~5cm,该动物粪便的含水量为35%~55%。更优选地,本发明原料混合物中的秸秆段的重量比为50%~60%,该发酵菌液的重量比为15%~20%。
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用于制造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原料混合物中的动物粪便含有牛粪、猪粪、禽粪和/或羊粪等。优选地,该动物粪便含有55%~60%重量比的牛粪、40%~45%重量比的猪粪。可选地,该动物粪便含有40%~45%重量比的牛粪、40%~45%重量比的猪粪,剩余部分为鸡粪。
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发酵菌液每毫升优选含有细菌1.25×108~2.5×108个,其中该发酵菌液每毫升进一步含有酵母菌(Saccharomycetes)至少0.10×108个、白腐真菌(White-rot fungus)至少0.05×108个和子囊菌(ascomycetes)至少0.05×108个。更优选地,本发明发酵菌液每毫升含有细菌1.5×108~2.5×108个,其中该发酵菌液每毫升进一步含有链球菌(Streptococcus)至少0.05×108个、节杆菌(Arthrobacterium)至少0.05×108个,丝状真菌(Filamentous fungi)至少0.05×108个、假单胞菌(Pseudomonas)至少0.05×108个、芽孢乳杆菌(Sporolactobacillus)至少0.05×108个。最优选地,本发明发酵菌液每毫升含有细菌2.0×108~2.5×108个,其中该发酵菌液每毫升进一步含有嗜热真菌(Thermomyces)至少0.15×108个、褐色嗜热放线菌(Actinomyces thermofuscus)至少0.05×108个、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vulgaris)至少0.05×108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至少0.05×108个、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至少0.05×108个。
下述根据不同示例及其试验结果,来说明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化土壤的改良效果。
示例1
在示例1,本发明用于制造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原料混合物含有25%重量比的动物粪便,其中该动物粪便的含水量为35%;60%重量比的秸秆段,其长度的算术平均值为4cm;15%重量比的发酵菌液,其中该发酵菌液每毫升含有细菌2.0×108个,其中该发酵菌液含有0.35×108个白地霉菌,0.2×108个烟曲霉菌,0.25×108个枯草芽孢杆菌,0.1×108个巨大芽孢杆菌,0.1×108个诺卡氏菌、0.10×108个酵母菌、0.05×108个白腐真菌、0.05×108个子囊菌、0.05×108个链球菌、0.05×108个节杆菌、0.05×108个丝状真菌、0.05×108个假单胞菌、0.05×108个芽孢乳杆菌、0.15×108个嗜热真菌、0.15×108个褐色嗜热放线菌、0.15×108个小单孢菌、0.15×108个乳酸杆菌和0.15×108个梭状芽孢杆菌。在搅拌机中,将原料混合物搅拌5分钟,混匀,堆积混合后的原料混合物,以形成发酵堆,保持发酵堆温度在常温。测量发酵堆内部温度,并在发酵堆温度达到65℃时,继续发酵48小时,然后翻堆,晾干,并每隔3小时检测发酵物水分。在发酵物的水分在自然环境下蒸发至30%重量比时,停止发酵和得到发酵形成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并将其投放至田地。
如附图之图1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化土壤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且随施加量的增加,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如附图之图1所示,阴性对照组(未添加任何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田地)中的土壤的pH值在一个90天周期内始终保持最高,在施加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最大量(1.5吨/亩)的实验组,pH值始终保持最低,且在大部分时间(1-60天内),其pH值低于7.0,适合大部分作物的生长。如附图之图2所示,阴性对照组(未添加任何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田地)中的土壤的EC值在一个90天周期内,随时间的不断延长,逐渐降低。在施加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最大量(1.5吨/亩)的实验组,EC值始终保持合适范围内,且在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后,其EC值保持在0.4~1.0范围内,适合大部分作物的生长。在阴性对照组,其EC值保持大于1.2,部分时间段不利于大部分作物的生长。
如附图之图9和图10所示,在示例1中,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在耐碱作物(甘蓝)栽种时间之前5天,耐碱作物栽种当日、耐碱作物栽种后15天、耐碱作物栽种后30天、耐碱作物栽种后45天向田地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1次,阴性对照组(未添加任何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田地)的土壤的pH值在一个90天周期内始终保持最高,在施加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最大量(1.5吨/亩)的实验组,pH值始终保持最低,且在大部分时间(1-60天内),其pH值低于7.0,并保持稳定,适合大部分作物的生长。阴性对照组的土壤的EC值在一个90天周期内,随时间的不断延长,逐渐降低。在施加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最大量(1.5吨/亩)的实验组,EC值始终保持合适范围内,且在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后,其EC值保持在0.4~1.0范围内,适合大部分作物的生长。在阴性对照组,其EC值保持大于1.2,部分时间段不利于大部分作物的生长。
示例2
在示例2,本发明用于制造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原料混合物含有35%重量比的动物粪便,其中该动物粪便的含水量为50%;50%重量比的秸秆段,其长度的算术平均值为4cm;15%重量比的发酵菌液,其中该发酵菌液每毫升含有细菌1.5×108个,其中该发酵菌液含有0.35×108个白地霉菌,0.2×108个烟曲霉菌,0.25×108个枯草芽孢杆菌,0.1×108个巨大芽孢杆菌,0.1×108个诺卡氏菌、0.10×108个酵母菌、0.05×108个白腐真菌、0.05×108个子囊菌、0.05×108个链球菌、0.05×108个节杆菌、0.05×108个丝状真菌、0.05×108个假单胞菌和0.05×108个芽孢乳杆菌。在搅拌机中,将原料混合物搅拌5分钟,混匀,堆积混合后的原料混合物,以形成发酵堆,保持发酵堆温度在常温。测量发酵堆内部温度,并在发酵堆温度达到60℃时,继续发酵36小时,然后翻堆,晾干,并每隔3小时检测发酵物水分。在发酵物的水分在自然环境下蒸发至30%重量比时,停止发酵和得到发酵形成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并将其投放至田地。
如附图之图3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化土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随施加量的增加,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如附图之图3所示,阴性对照组(未添加任何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田地)中的土壤的pH值在一个90天周期内始终保持最高,在施加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最大量(1.5吨/亩)的实验组,pH值始终保持最低,且在大部分时间(1-60天内),其pH值低于7.3,适合大部分作物的生长。如附图之图4所示,阴性对照组(未添加任何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田地)中的土壤的EC值在一个90天周期内,随时间的不断延长,逐渐降低。在施加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最大量(1.5吨/亩)的实验组,EC值始终保持合适范围内,且在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后,其EC值保持在0.4~1.0范围内,适合大部分作物的生长。在阴性对照组,其EC值保持大于1.2,部分时间段不利于大部分作物的生长。
如附图之图11和图12所示,在示例2中,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在耐碱作物(甘蓝)栽种时间之前5天,耐碱作物栽种当日、耐碱作物栽种后15天、耐碱作物栽种后30天、耐碱作物栽种后45天向田地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1次,阴性对照组(未添加任何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田地)的土壤的pH值在一个90天周期内始终保持最高,在施加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最大量(1.5吨/亩)的实验组,pH值始终保持最低,且在大部分时间(1-60天内),其pH值低于7.1,并保持稳定,适合大部分作物的生长。阴性对照组的土壤的EC值在一个90天周期内,随时间的不断延长,逐渐降低。在施加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最大量(1.5吨/亩)的实验组,EC值始终保持合适范围内,且在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后,其EC值保持在0.4~1.0范围内,适合大部分作物的生长。在阴性对照组,其EC值保持大于1.2,部分时间段不利于大部分作物的生长。
示例3
在示例3,本发明用于制造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原料混合物含有45%重量比的动物粪便,其中该动物粪便的含水量为50%;45%重量比的秸秆段,其长度的算术平均值为4cm;10%重量比的发酵菌液,其中该发酵菌液每毫升含有细菌1.25×108个,其中该发酵菌液含有0.35×108个白地霉菌,0.2×108个烟曲霉菌,0.25×108个枯草芽孢杆菌,0.1×108个巨大芽孢杆菌,0.1×108个诺卡氏菌、0.10×108个酵母菌、0.05×108个白腐真菌和0.05×108个子囊菌。在搅拌机中,将原料混合物搅拌5分钟,混匀,堆积混合后的原料混合物,以形成发酵堆,保持发酵堆温度在常温。测量发酵堆内部温度,并在发酵堆温度达到60℃时,继续发酵24小时,然后翻堆,晾干,并每隔3小时检测发酵物水分。在发酵物的水分在自然环境下蒸发至40%重量比时,停止发酵和得到发酵形成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并将其投放至田地。
如附图之图5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化土壤具有改善作用,且随施加量的增加,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如附图之图5所示,阴性对照组(未添加任何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田地)中的土壤的pH值在一个90天周期内始终保持最高,在施加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最大量(1.5吨/亩)的实验组,pH值始终保持最低,且在大部分时间(1-60天内),其pH值低于7.3,适合大部分作物的生长。如附图之图6所示,阴性对照组(未添加任何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田地)中的土壤的EC值在一个90天周期内,随时间的不断延长,逐渐降低。在施加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最大量(1.5吨/亩)的实验组,EC值始终保持合适范围内,且在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后,其EC值保持在0.4~1.0范围内,适合大部分作物的生长。在阴性对照组,其EC值保持大于1.2,部分时间段不利于大部分作物的生长。
如附图之图13和图14所示,在示例3中,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在耐碱作物(甘蓝)栽种时间之前5天,耐碱作物栽种当日、耐碱作物栽种后15天、耐碱作物栽种后30天、耐碱作物栽种后45天向田地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1次,阴性对照组(未添加任何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田地)的土壤的pH值在一个90天周期内始终保持最高,在施加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最大量(1.5吨/亩)的实验组,pH值始终保持最低,且在大部分时间(1-60天内),其pH值低于7.3,并保持稳定,适合大部分作物的生长。阴性对照组的土壤的EC值在一个90天周期内,随时间的不断延长,逐渐降低。在施加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最大量(1.5吨/亩)的实验组,EC值始终保持合适范围内,且在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后,其EC值保持在0.4~1.0范围内,适合大部分作物的生长。在阴性对照组,其EC值保持大于1.2,部分时间段不利于大部分作物的生长。
示例4
在示例4,本发明用于制造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原料混合物含有55%重量比的动物粪便,其中该动物粪便的含水量为50%;35%重量比的秸秆段,其长度的算术平均值为4cm;10%重量比的发酵菌液,其中该发酵菌液每毫升含有细菌1.0×108个,其中该发酵菌液含有0.35×108个白地霉菌,0.2×108个烟曲霉菌,0.25×108个枯草芽孢杆菌,0.1×108个巨大芽孢杆菌和0.1×108个诺卡氏菌。在搅拌机中,将原料混合物搅拌5分钟,混匀,堆积混合后的原料混合物,以形成发酵堆,保持发酵堆温度在常温。测量发酵堆内部温度,并在发酵堆温度达到60℃时,继续发酵24小时,然后翻堆,晾干,并每隔3小时检测发酵物水分。在发酵物的水分在自然环境下蒸发至40%重量比时,停止发酵和得到发酵形成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并将其投放至田地。
如附图之图7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化土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随施加量的增加,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如附图之图7所示,阴性对照组(未添加任何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田地)中的土壤的pH值在一个90天周期内始终保持最高,在施加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最大量(1.5吨/亩)的实验组,pH值始终保持最低,且在大部分时间(1-60天内),其pH值低于7.3,适合大部分作物的生长。如附图之图8所示,阴性对照组(未添加任何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田地)中的土壤的EC值在一个90天周期内,随时间的不断延长,逐渐降低。在施加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最大量(1.5吨/亩)的实验组,EC值始终保持合适范围内,且在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后,其EC值保持在0.4~1.0范围内,适合大部分作物的生长。在阴性对照组,其EC值保持大于1.2,部分时间段不利于大部分作物的生长。
如附图之图15和图16所示,在示例4中,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在耐碱作物(甘蓝)栽种时间之前5天,耐碱作物栽种当日、耐碱作物栽种后15天、耐碱作物栽种后30天、耐碱作物栽种后45天向田地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1次,阴性对照组(未添加任何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田地)的土壤的pH值在一个90天周期内始终保持最高,在施加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最大量(1.5吨/亩)的实验组,pH值始终保持最低,且在大部分时间(1-60天内),其pH值低于7.1,并保持稳定,适合大部分作物的生长。阴性对照组的土壤的EC值在一个90天周期内,随时间的不断延长,逐渐降低。在施加本发明盐碱化土壤改良剂最大量(1.5吨/亩)的实验组,EC值始终保持合适范围内,且在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后,其EC值保持在0.4~1.0范围内,适合大部分作物的生长。在阴性对照组,其EC值保持大于1.2,部分时间段不利于大部分作物的生长。
如附图之图17所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用于制造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原料混合物混合,其中该原料混合物包括:
35%~65%重量比的秸秆段,其中该秸秆段的长度为2cm~5cm;和
25%~55%重量比的动物粪便,其中该动物粪便的含水量为35%~55%;
至少10%重量比的发酵菌液,其中该发酵菌液每毫升含有细菌1.0×108~2.5×108个,其中该发酵菌液含有0.35×108个白地霉菌,至少0.2×108个烟曲霉菌,至少0.25×108个枯草芽孢杆菌,至少0.1×108个巨大芽孢杆菌,至少0.1×108个诺卡氏菌;
(B)堆积混合后的该原料混合物,以形成发酵堆或将混合后的该原料混合物放入发酵池;
(C)常温下发酵,并在发酵堆或发酵池中温度达到60℃~75℃时,维持发酵24小时~72小时;
(D)然后翻堆,并在自然条件下蒸发发酵堆或发酵池中水分120小时~240小时;和
(E)发酵堆或发酵池中水分降低至30%~40%重量比时,停止发酵和得到发酵形成的盐碱化土壤改良剂。
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其中该盐碱化土壤改良剂通过下述步骤制得:
(A)将用于制造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原料混合物混合,其中该原料混合物包括:
35%~65%重量比的秸秆段,其中该秸秆段的长度为2cm~5cm;和
25%~55%重量比的动物粪便,其中该动物粪便的含水量为35%~55%;
至少10%重量比的发酵菌液,其中该发酵菌液每毫升含有细菌1.0×108~2.5×108个,其中该发酵菌液含有0.35×108个白地霉菌,至少0.2×108个烟曲霉菌,至少0.25×108个枯草芽孢杆菌,至少0.1×108个巨大芽孢杆菌,至少0.1×108个诺卡氏菌;
(B)堆积混合后的该原料混合物,以形成发酵堆或将混合后的该原料混合物放入发酵池;
(C)常温下发酵,并在发酵堆或发酵池中温度达到60℃~75℃时,维持发酵24小时~72小时;
(D)然后翻堆,并在自然条件下蒸发发酵堆或发酵池中水分120小时~240小时;和
(E)发酵堆或发酵池中水分降低至30%~40%重量比时,停止发酵和得到该盐碱化土壤改良剂。
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向种植有耐碱作物的盐碱化土壤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在耐碱作物栽种时间之前5天~15天、耐碱作物栽种当日、耐碱作物栽种后5天~15天、耐碱作物栽种后16天~30天、耐碱作物栽种后31天~45天向田地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至少一次,其中该盐碱化土壤改良剂通过下述步骤制得:
(A)将用于制造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原料混合物混合,其中该原料混合物包括:
35%~65%重量比的秸秆段,其中该秸秆段的长度为2cm~5cm;和
25%~55%重量比的动物粪便,其中该动物粪便的含水量为35%~55%;
至少10%重量比的发酵菌液,其中该发酵菌液每毫升含有细菌1.0×108~2.5×108个,其中该发酵菌液含有0.35×108个白地霉菌,至少0.2×108个烟曲霉菌,至少0.25×108个枯草芽孢杆菌,至少0.1×108个巨大芽孢杆菌,至少0.1×108个诺卡氏菌;;
(B)堆积混合后的该原料混合物,以形成发酵堆或将混合后的该原料混合物放入发酵池;
(C)常温下发酵,并在发酵堆或发酵池中温度达到60℃~75℃时,维持发酵24小时~72小时;
(D)然后翻堆,并在自然条件下蒸发发酵堆或发酵池中水分120小时~240小时;和
(E)发酵堆或发酵池中水分降低至30%~40%重量比时,停止发酵和得到该盐碱化土壤改良剂。
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明白附图中所示的和以上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示例而不是限制。
由此可以看到本发明目的可被充分有效完成。用于解释本发明功能和结构原理的该实施例已被充分说明和描述,且本发明不受基于这些实施例原理基础上的改变的限制。因此,本发明包括涵盖在附属权利要求书要求范围和精神之内的所有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向种植有耐碱作物的盐碱化土壤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分别在耐碱作物栽种时间之前5天~15天、耐碱作物栽种当日、耐碱作物栽种后5天~15天、耐碱作物栽种后16天~30天、耐碱作物栽种后31天~45天向田地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至少一次,其中该盐碱化土壤改良剂通过下述步骤制得:
(A)将用于制造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原料混合物混合,其中该原料混合物包括:
35%~65%重量比的秸秆段;和
25%~55%重量比的动物粪便,其中该动物粪便的含水量为35%~55%;
至少10%重量比的发酵菌液,其中该发酵菌液每毫升含有细菌1.0×108~2.5×108个,其中该发酵菌液含有0.35×108个白地霉菌,至少0.2×108个烟曲霉菌,至少0.25×108个枯草芽孢杆菌,至少0.1×108个巨大芽孢杆菌,至少0.1×108个诺卡氏菌;
(B)堆积混合后的该原料混合物,以形成发酵堆或将混合后的该原料混合物放入发酵池;
(C)常温下发酵,并在发酵堆或发酵池中温度达到60℃~75℃时,维持发酵24小时~72小时;
(D)然后翻堆,并在自然条件下蒸发发酵堆或发酵池中水分120小时~240小时;和
(E)发酵堆或发酵池中水分降低至30%~40%重量比时,停止发酵和得到该盐碱化土壤改良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发酵菌液每毫升含有细菌1.25×108~2.5×108个,其中该发酵菌液每毫升进一步含有酵母菌至少0.10×108个、白腐真菌至少0.05×108个和子囊菌至少0.05×108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发酵菌液每毫升含有细菌1.5×108~2.5×108个,其中该发酵菌液含有链球菌至少0.05×108个、节杆菌至少0.05×108个、丝状真菌至少0.05×108个、假单胞菌至少0.05×108个和芽孢乳杆菌至少0.05×108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发酵菌液每毫升含有细菌2.0×108~2.5×108个,其中该发酵菌液含有嗜热真菌至少0.15×108个、褐色嗜热放线菌至少0.15×108个、小单孢菌至少0.15×108个、乳酸杆菌至少0.15×108个和梭状芽孢杆菌至少0.15×108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动物粪便含有40%~45%重量比的牛粪、40%~45%重量比的猪粪,剩余部分为鸡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动物粪便含有40%~45%重量比的牛粪、40%~45%重量比的猪粪,剩余部分为鸡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在耐碱栽种时间之前5天、耐碱栽种当日、耐碱栽种后15天、耐碱栽种后30天、耐碱栽种后45天向田地投放酸化土壤改良剂一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在耐碱栽种时间之前5天、耐碱栽种当日、耐碱栽种后15天、耐碱栽种后30天、耐碱栽种后45天向田地投放酸化土壤改良剂一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秸秆段的长度为2cm~5c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秸秆段的长度为2cm~5cm。
CN201810131504.5A 2017-12-08 2018-02-09 向种植有耐碱作物的盐碱化土壤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 Pending CN1097298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907367 2017-12-08
CN201711290736 2017-12-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9802A true CN109729802A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54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31504.5A Pending CN109729802A (zh) 2017-12-08 2018-02-09 向种植有耐碱作物的盐碱化土壤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29802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3718A (zh) * 2009-08-26 2010-02-10 宋彦耕 微生物菌剂及由其发酵产生的有机肥料
CN107324931A (zh) * 2017-09-05 2017-11-07 郑长明 一种用于盐碱地的土壤改良肥料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3718A (zh) * 2009-08-26 2010-02-10 宋彦耕 微生物菌剂及由其发酵产生的有机肥料
CN107324931A (zh) * 2017-09-05 2017-11-07 郑长明 一种用于盐碱地的土壤改良肥料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南琪等: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 31 October 2004,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刁治民等: "《农业微生物工程学》", 31 December 2007, 青海人民出版社 *
李学文: "《中国袖珍百科全书 农业工业技术卷》", 30 September 2001, 长城出版社 *
王伟东等: "《微生物学》", 31 August 2015, 中国农业大学 *
郑彦平等: "《现代农业实用技术》", 31 January 2015,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0237B (zh) 一种玉米培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9473A (zh) 一种全营养水溶微生物多肽菌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4945146B (zh) 一种畜禽粪污与秸秆耦合还田方法
CN104326786A (zh) 一种果树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7078A (zh) 一种改良土壤的增肥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5175047A (zh) 一种有机-无机生物复混肥料
CN105112060A (zh)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60132A (zh) 一种以餐厨垃圾处理物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4228A (zh) 一种黄瓜专用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82634A (zh) 一种环保长效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8949A (zh) 一种兼具保水固土功能的杨树复合肥料
CN104177133A (zh) 一种利用猪粪制作活性磷有机肥的工艺
CN104081907A (zh) 一种土壤改良方法
CN105237079A (zh) 一种土壤增肥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5052707A (zh) 一种无土草毯生长基质及应用
CN104892249A (zh) 一种大棚蔬菜高效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63720B (zh) 一种土壤保水固氮微生物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13527007A (zh) 一种褐煤改性的盐碱地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34533A (zh) 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49490A (zh) 水稻好氧性灌溉方法
US2011028983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wn care
CN109729802A (zh) 向种植有耐碱作物的盐碱化土壤投放盐碱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
CN110447493A (zh) 一种提高花生产量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花生种植方法
CN109735342A (zh) 向种植有耐酸作物的酸化土壤投放酸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
CN109734532A (zh) 酸化土壤改良剂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