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9600A - 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9600A
CN109729600A CN201711025715.2A CN201711025715A CN109729600A CN 109729600 A CN109729600 A CN 109729600A CN 201711025715 A CN201711025715 A CN 201711025715A CN 109729600 A CN109729600 A CN 109729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e
resource
random access
radio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257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29600B (zh
Inventor
吴昱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257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2960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4958 priority patent/WO201908065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729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9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29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96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和基站,该方法包括:通过计算一时间内内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无线资源使用率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传输节点、同一波束和/或同一事件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根据计算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适应5G通信系统引入的新功能,进而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和基站。
背景技术
在5G通信系统中会引入各种不同的承载类型,例如:主小区组(Master CellGroup,MCG)承载、辅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承载、分离(Split bearer)承载或者复制(Duplicate)承载等等。且5G通信系统还会引入预处理的功能,以及还引入了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以及还引入了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等等。随着引入的新功能越来越多,如果还采用现有技术无线资源管理方法,会导致通信系统的性能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和基站,以解决通信系统的性能比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包括:
计算一时间段内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所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传输节点、同一波束和/或同一事件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所述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
根据计算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包括:
计算一时间段内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所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传输节点、同一波束和/或同一事件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所述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
根据计算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一时间段内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所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传输节点、同一波束和/或同一事件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所述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
管理模块,用于根据计算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计算一时间段内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所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传输节点、同一波束和/或同一事件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所述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根据计算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由于根据同一小区、BWP、频点、波束或者事件的计算结果进行无线资源管理,从而可以适应5G通信系统引入的新功能,进而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计算一时间段内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所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传输节点、同一波束和/或同一事件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所述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
其中,上述时间段可以是预先配置的,或者根据当前网络、业务或者用户终端的需求配置等等,例如:10秒、30秒、1分钟、5分钟或者10分钟等等,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步骤101可以理解为,计算一时间段内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这三者中一项或者多项。例如:计算一时间段内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或者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或者计算一时间段内无线资源使用率和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或者计算一时间段内无线资源使用率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或者计算一时间段内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等等,此处不一一列出。
而上述无线资源使用率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无线资源使用率可以理解为,无线资源使用率可以包括在上述时间段内同一小区的无线资源使用率、同一BWP的无线资源使用率、同一频点的无线资源使用率和同一波束的无线资源使用率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而上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传输节点、同一波束和/或同一事件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可以理解为,上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包括在上述时间段内同一小区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同一传输节点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同一波束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同一事件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而上述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可以理解为,上述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包括在上述时间段内同一小区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同一BWP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同一频点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和同一波束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资源使用率可以理解为被使用的无线资源在上述无线资源中所占的比例,而这里的无线资源可以是可使用的无线资源,其中,可使用的无线资源包括已经被使用的无线资源和未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上述同一小区的无线资源使用率可以是,某一个小区的无线资源使用率,进一步可以是某一小区的上行无线资源使用率或者下行无线资源使用率等等。上述同一BWP的无线资源使用率可以是,某一个BWP的无线资源使用率,进一步可以是某一BWP的上行无线资源使用率或者下行无线资源使用率等等。上述同一频点的无线资源使用率可以是某一频点的无线资源使用率,进一步可以是某频点的上行无线资源使用率或者下行无线资源使用率等等。而上述同一波束的无线资源使用率可以是某一波束的无线资源使用率,进一步可以是某波束的上行无线资源使用率或者下行无线资源使用率等等。由于计算同一BWP、频点或者波束的无线资源使用率,从而可以适应5G通信系统新引入的功能,有利于对5G通信系统的无线资源的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可以是在上述时间段内在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内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而上述同一小区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可以是,在某一小区的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
上述同一传输节点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可以是,在某一传输节点的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而上述同一波束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可以是,在某一波束的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而上述同一事件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可以是某一事件的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由于计算同一波束或者事件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从而可以适应5G通信系统新引入的功能,有利于对5G通信系统的无线资源的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可以是在一时间段内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其中,活跃用户终端可以是有缓存数据的用户终端,例如:基站在某一时间点有某用户终端的缓存数据,而该用户终端为活跃用户终端。另外,上述同一BWP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可以是在某BWP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进一步可以是某BWP的上行活跃用户终端或者下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而上述同一小区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可以是在某个小区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进一步可以是某小区的上行活跃用户终端或者下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而上述同一频点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可以是在某个频点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进一步可以是某频点的上行活跃用户终端或者下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而上述同一波束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可以是在某个波束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进一步可以是某波束的上行活跃用户终端或者下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由于计算同一BWP、频点或者波束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从而可以适应5G通信系统新引入的功能,有利于对5G通信系统的无线资源的管理。
步骤102、根据计算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
其中,步骤102可以理解为根据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这三者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其中,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负载分流、负载均衡、信道分配、接入控制和用户终端传输参数的配置等等。
且步骤102可以是在计算的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才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如果计算的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可以不进行管理。例如:某BWP的无线资源使用率超过某预设使用率门限值,则可以对该BWP的负载进行负载分流或者负载均衡,以降低系统拥塞的可能性。又例如:某同一波束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低于某预设数量门限值,则可以配置另一个波束的随机接入资源,以提高用户终端成功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概率。又例如:同一频点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的超过某预设数量门限值,则可以对该频点的负载进行负载分流或者负载均衡,以降低系统拥塞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是对无线资源管理进行举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无线资源管理的实施方式不作限定。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对5G通信系统对无线资源占用的统计,从而根据统计的结果对无线资源进行更好的管理,例如:实现更好的实现负载均衡以及无线资源的配置,以达到降低系统拥塞的可能性、提高用户终端成功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概率等效果,进而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可以应用于5G通信系统的基站,例如:gNB、5G NR NB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应用于5G通信系统,例如:还可以应用于未来的6G通信系统的基站等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计算一时间段内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所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传输节点、同一波束和/或同一事件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所述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根据计算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由于根据同一小区、BWP、频点、波束或者事件的计算结果进行无线资源管理,从而可以适应5G通信系统引入的新功能,进而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可以计算无线资源使用率,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计算一时间段内的无线资源使用率,其中,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无线资源使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资源使用率可以等于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数量除以上述无线资源的百分比,其中,上述无线资源可以是总的可使用的无线资源,该无线资源包括经被使用的无线资源和未被使用的无线资源。
可选的,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同一频点的同一服务质量等级指示(QoS Class Identifier,QCI)、同一频点的同一物理信道、同一BWP的同一QCI、同一BWP的同一物理信道、同一波束的同一QCI、同一波束的同一物理信道、同一小区的同一QCI和同一小区的同一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
具体可以是上述同一频点的资源使用率包括同一频点的同一QCI的资源使用率或者同一频点的同一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或者
上述同一BWP的无线资源使用率包括同一BWP的同一QCI的资源使用率或者同一BWP的同一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或者
上述同一波束的无线资源使用率同一波束的同一QCI的资源使用率或者同一波束的同一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或者
上述同一小区的无线资源使用率包括同一小区的同一QCI的资源使用率或者同一小区的同一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
进一步的,同一小区的无线资源使用率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某一小区的上行资源使用率、某一小区的下行资源使用率、某小区的某QCI的上行资源使用率、某小区的某QCI的下行资源使用率、某小区的某下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和某小区的某上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
进一步的,同一BWP的无线资源使用率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某BWP的上行资源使用率、某BWP的下行资源使用率、某BWP的某QCI的上行资源使用率、某BWP的某QCI的下行资源使用率、某BWP的某下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和某BWP的某上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
进一步的,同一频点的无线资源使用率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某频点的上行资源使用率、某频点的下行资源使用率、某频点的某QCI的上行资源使用率、某频点的某QCI的下行资源使用率、某频点的某下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和某频点的某上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
进一步的,同一波束的无线资源使用率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某波束的上行资源使用率、某波束的下行资源使用率、某波束的某QCI的上行资源使用率、某波束的某QCI的下行资源使用率、某波束的某下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和某波束的某上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
其中,在计算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可以以物理资源块(Physcial ResourceBlock,PRB)或者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为单位进行计算。
即无线资源使用率可以等于已被使用的PRB数量除以总的可使用的PRB数量的百分比,或者无线资源使用率可以等于已被使用的RB数量除以总的可使用的RB数量的百分比。
进一步的,对于以RE为单位进行计算,则所述无线资源包括全部的RE资源;
或者所述无线资源包括除目标RE资源之外的资源,其中,所述目标RE资源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用于参考信号的RE资源、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RE资源、用于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RE资源、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RE资源、用于探测参考信号SRS的RE资源和用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RE资源。
其中,在计算时,以某频率范围和时间范围的PRB作为1个计算单位,如频率范围12个子载波和时间范围1ms作为1个PRB,频率范围12个子载波和时间范围0.5ms作为0.5个PRB。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上述目标RE不计入计算,这样可以减少计算量,且在减少计算量时,同样可以保证无线资源管理的性能,因为在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时可以不考虑上述目标RE的使用情况。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下行物理信道的类型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Broadcast Channel,PBCH)和物理多播信道(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PMCH)。
而上行物理信道的类型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ignal,SRS)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
具体的,若计算某小区的上行无线资源使用率,则上述无线资源为该小区所有可用的上行资源;若计算某小区的下行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小区所有可用的下行资源;若计算某小区的某QCI的上行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小区所有可用的上行资源;若计算某小区的某QCI的下行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小区所有可用的下行资源;若计算某小区的某下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小区所有可用的下行资源或所有可用的某下行物理信道的资源;若计算某小区的某上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小区所有可用的上行资源或所有可用的某上行物理信道的资源;若计算某频点的上行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频点所有可用的上行资源;若计算某频点的下行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频点所有可用的下行资源;若计算某频点的某QCI的上行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频点所有可用的上行资源;若计算某频点的某QCI的下行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频点所有可用的下行资源;若计算某频点的某下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频点所有可用的下行资源或所有可用的某下行物理信道的资源;若计算某频点的某上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频点所有可用的上行资源或所有可用的某上行物理信道的资源;若计算某BWP的上行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BWP所有可用的上行资源;若计算某BWP的下行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BWP所有可用的下行资源;若计算某BWP的某QCI的上行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BWP所有可用的上行资源;若计算某BWP的某QCI的下行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BWP所有可用的下行资源;若计算某BWP的某下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BWP所有可用的下行资源或所有可用的某下行物理信道的资源;若计算某BWP的某上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BWP所有可用的上行资源或所有可用的某上行物理信道的资源;若计算某波束的上行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波束所有可用的上行资源;若计算某波束的下行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波束所有可用的下行资源;若计算某波束的某QCI的上行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波束所有可用的上行资源;若计算某波束的某QCI的下行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波束所有可用的下行资源;若计算某波束的某下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波束所有可用的下行资源或所有可用的某下行物理信道的资源;若计算某波束的某上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上述无线资源为该波束所有可用的上行资源或所有可用的某上行物理信道的资源。
另外,若计算某小区的上行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小区使用的上行资源;若计算某小区的下行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小区使用的下行资源;若计算某小区的某QCI的上行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小区的某QCI业务使用的上行资源;若计算某小区的某QCI的下行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小区的某QCI业务使用的下行资源;若计算某小区的某下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小区使用的某下行物理信道的资源;若计算某小区的某上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小区使用的某上行物理信道的资源;若计算某频点的上行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频点使用的上行资源;若计算某频点的下行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频点使用的下行资源;若计算某频点的某QCI的上行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频点的某QCI业务使用的上行资源;若计算某频点的某QCI的下行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频点的某QCI业务使用的下行资源;若计算某频点的某下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频点使用的某下行物理信道的资源;若计算某频点的某上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频点使用的某上行物理信道的资源;若计算某BWP的上行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BWP使用的上行资源;若计算某BWP的下行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BWP使用的下行资源;若计算某BWP的某QCI的上行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BWP的某QCI业务使用的上行资源;若计算某BWP的某QCI的下行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BWP的某QCI业务使用的下行资源;若计算某BWP的某下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BWP使用的某下行物理信道的资源;若计算某BWP的某上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BWP使用的某上行物理信道的资源;若计算某波束的上行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波束使用的上行资源;若计算某波束的下行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波束使用的下行资源;若计算某波束的某QCI的上行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波束的某QCI业务使用的上行资源;若计算某波束的某QCI的下行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波束的某QCI业务使用的下行资源;若计算某波束的某下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波束使用的某下行物理信道的资源;若计算某波束的某上行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上述已被使用的无线资源为该波束使用的某上行物理信道的资源。
其中,步骤201可以是计算一时间段(或者称作时间区间)内上述无线资源的无线资源使用率,例如: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无线资源使用率:
其中,该公式的含义可以如表1表示:
表1: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按照各个服务质量等级指示(QoS Class Identifier,QCI)分别计算各QCI的无线资源使用率,例如: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某一QCI的无线资源使用率:
其中,该公式的含义可以如表2表示:
表2: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实现无线资源使用率按QCI进行计算,从而提高无线资源使用率计算的精确度。
步骤202、根据计算的无线资源使用率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
其中,上述无线资源进行管理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负载分流、负载均衡、信道分配、接入控制和用户终端传输参数的配置等等。
且步骤202可以是在计算的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才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如果计算的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可以不进行管理。例如:无线资源使用率超过一预设使用率门限值,则可以对该无线资源的负载进行负载分流或者负载均衡,或者对该无线资源进行重配等等,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可以实现计算无线资源的无线资源使用率,并根据计算的无线资源使用率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可以计算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且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包括:在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内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计算一时间段内在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内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其中,所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传输节点、同一波束和/或同一事件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
其中,上述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可以是预先配置的,且配置在上述时间段内的随机接入资源。
可选的,上述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包括:按种类和/或来源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
其中,按种类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专属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公共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和公共配置的不同分组的随机接入资源;
所述按来源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同一小区的随机接入资源、同一传输节点的随机接入资源、同一波束的随机接入资源和同一事件的随机接入资源。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在按种类和/或来源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来计算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从而提高计算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精确度,适应5G通信系统,且使用计算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进行无线资源管理,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事件可以包括:系统信息请求事件、波束恢复事件、初始接入事件、上行授权申请事件或者数据发送事件。
这样可以更进一步提供提高计算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精确度,从而实现更加好的无线资源管理,以进一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步骤302、根据计算的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
其中,上述无线资源进行管理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负载分流、负载均衡、信道分配、接入控制和用户终端传输参数的配置等等。
且步骤302可以是在计算的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才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如果计算的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可以不进行管理。例如:某同一波束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低于某预设数量门限值,则可以配置另一个波束的随机接入资源或者对该波束的负载进行负载分流或者负载均衡,以提高用户终端成功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概率。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可以实现计算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并根据计算的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请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可以计算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计算所述时间段内所有取样点上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总数量,并将所述总数量除以所述时间内存包括的取样点个数之商作为所述时间段内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其中,所述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时间段包括至少一个取样点。
其中,上述同一BWP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某BWP的下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某BWP的上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某BWP的下行某QCI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和某BWP的上行某QCI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
而上述同一小区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某小区的下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某小区的上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某小区的下行某QCI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和某小区的上行某QCI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
而上述同一频点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某频点的下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某频点的上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某频点的下行某QCI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和某频点的上行某QCI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
而上述同一波束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某波束的下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某波束的上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某波束的下行某QCI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和某波束的上行某QCI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
其中,本实施例中,每个取样点可以是一个特定的时间周期,且所有取样点的时间周期可以是相同的。且时间周期的计时单元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绝对时间(如秒或毫秒)、符号数(如OFDM symbol)、时隙数(如slot)、子帧数(如sub frame)和无线帧数(如SFN)。
由于考虑到活跃用户终端的总数量无法整除时域资源包括的取样点个数的情况,步骤401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时间段内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
其中,该公式的含义可以如表3表示:
表3:
M(T,qci,p) 在时间范围T内活跃UE的数量
N(i,qci) 某取样点i的有缓存数据的UE数量
i 在时间范围T内的某取样点i,取样周期为p
p 取样周期p
I(T,p) 在时间范围T内总的取样点数量
T 测量执行的时间区间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时间范围T(上述时域资源)内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通过上述计算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例如:还可以是采用向上取整等等方式计算出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
另外,本实施例中,活跃用户终端可以在取样点有缓存数据的用户终端。优选的,缓存数据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业务数据适配协议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 ServiceData Unit,SDAP SDU)、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协议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AdaptationProtocol Packet Data Unit,SDAP PDU)、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 Service Data Unit,PDCP SDU)、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acket Data Unit,PDCP PDU)、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Radio Link Control Service Data Unit,RLC SDU)、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Radio Link Control Packet Data Unit,RLC PDU)、媒体接入控制服务数据单元(Media Access Control Service Data Unit,MAC SDU)和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edia Access Control Packet Data Unit,MAC PDU)。
由于可以将取样点有上述缓存数据定义为活跃用户终端,从而可以适应5G通信系统引入的新功能,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步骤402、根据计算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
其中,上述无线资源进行管理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负载分流、负载均衡、信道分配、接入控制和用户终端传输参数的配置等等。
且步骤402可以是在计算的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才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如果计算的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可以不进行管理。例如:某BWP的无线资源使用率超过某预设使用率门限值,则可以对该BWP的负载进行负载分流或者负载均衡,以降低系统拥塞的可能性。又例如:某同一波束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低于某预设数量门限值,则可以配置另一个波束的随机接入资源,以提高用户终端成功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概率。又例如:同一频点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的超过某预设数量门限值,则可以对该频点的负载进行负载分流或者负载均衡,以降低系统拥塞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可以实现计算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并根据计算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请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基站500包括:
计算模块501,用于计算一时间段内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所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传输节点、同一波束和/或同一事件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所述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
管理模块502,用于根据计算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
可选的,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同一频点的同一QCI、同一频点的同一物理信道、同一BWP的同一QCI、同一BWP的同一物理信道、同一波束的同一QCI、同一波束的物理信道、同一小区的同一QCI和同一小区的同一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
可选的,计算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以PRB或者RE为单位进行计算。
可选的,对于以RE为单位进行计算,则所述无线资源包括全部的RE资源;
或者所述无线资源包括除目标RE资源之外的资源,其中,所述目标RE资源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用于参考信号的RE资源、PDCCH的RE资源、用于PBCH的RE资源、用于PUCCH的RE资源、用于SRS的RE资源和用于PRACH的RE资源。
可选的,所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包括:在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内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包括:按种类和/或来源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
可选的,所述按种类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专属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公共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和公共配置的不同分组的随机接入资源;
所述按来源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同一小区的随机接入资源、同一传输节点的随机接入资源、同一波束的随机接入资源和同一事件的随机接入资源。
可选的,所述事件包括:系统信息请求事件、波束恢复事件、初始接入事件、上行授权申请事件或者数据发送事件。
可选的,所述时间段包括至少一个取样点;
所述计算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包括:
计算所述时间段内所有取样点上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总数量,并将所述总数量除以所述时间段包括的取样点个数之商作为所述时间段内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活跃用户终端包括在取样点有缓存数据的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缓存数据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SDAP SDU、SDAP PDU、PDCP SDU、PDCP PDU、RLC SDU、RLC PDU、MAC SDU和MAC PDU。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能够实现图1至图4的方法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且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该基站600包括:处理器601、收发机602、存储器603和总线接口,其中:
处理器601,用于计算一时间段内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所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传输节点、同一波束和/或同一事件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所述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
根据计算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
可选的,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同一频点的同一QCI、同一频点的同一物理信道、同一BWP的同一QCI、同一BWP的同一物理信道、同一波束的同一QCI、同一波束的物理信道、同一小区的同一QCI和同一小区的同一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
可选的,计算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以PRB或者RE为单位进行计算。
可选的,对于以RE为单位进行计算,则所述无线资源包括全部的RE资源;
或者所述无线资源包括除目标RE资源之外的资源,其中,所述目标RE资源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用于参考信号的RE资源、用于DCCH的RE资源、用于PBCH的RE资源、用于PUCCH的RE资源、用于SRS的RE资源和用于PRACH的RE资源。
可选的,所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包括:在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内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包括:按种类和/或来源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
可选的,所述按种类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专属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公共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和公共配置的不同分组的随机接入资源;
所述按来源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同一小区的随机接入资源、同一传输节点的随机接入资源、同一波束的随机接入资源和同一事件的随机接入资源。
可选的,所述事件包括:系统信息请求事件、波束恢复事件、初始接入事件、上行授权申请事件或者数据发送事件。
可选的,所述时间段包括至少一个取样点;
所述计算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包括:
计算所述时间段内所有取样点上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总数量,并将所述总数量除以所述时间段包括的取样点个数之商作为所述时间段内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活跃用户终端包括在取样点有缓存数据的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缓存数据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SDAP SDU、SDAP PDU、PDCP SDU、PDCP PDU、RLC SDU、RLC PDU、MAC SDU和MAC PDU。
上述基站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其中,收发机602,用于在处理器6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所述收发机602包括至少两个天线端口。
在图6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6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6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6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6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6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603可以存储处理器6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3,存储在存储器603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6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601执行时实现上述配置CSI-RS的时域位置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22)

1.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一时间段内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包括同一小区、同一带宽部分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所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传输节点、同一波束和/或同一事件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所述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
根据计算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同一频点的同一服务质量等级指示QCI、同一频点的同一物理信道、同一BWP的同一QCI、同一BWP的同一物理信道、同一波束的同一QCI、同一波束的同一物理信道、同一小区的同一QCI和同一小区的同一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以物理资源块PRB或者资源单元RE为单位进行计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以RE为单位进行计算,则所述无线资源包括全部的RE资源;
或者所述无线资源包括除目标RE资源之外的资源,其中,所述目标RE资源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用于参考信号的RE资源、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RE资源、用于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RE资源、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RE资源、用于探测参考信号SRS的RE资源和用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RE资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包括:在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内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包括:按种类和/或来源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种类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专属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公共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和公共配置的不同分组的随机接入资源;
所述按来源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同一小区的随机接入资源、同一传输节点的随机接入资源、同一波束的随机接入资源和同一事件的随机接入资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包括:系统信息请求事件、波束恢复事件、初始接入事件、上行授权申请事件或者数据发送事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段包括至少一个取样点;
所述计算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包括:
计算所述时间段内所有取样点上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总数量,并将所述总数量除以所述时间段包括的取样点个数之商作为所述时间段内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跃用户终端包括在取样点有缓存数据的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缓存数据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业务数据适配协议服务数据单元SDAP SDU、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协议数据单元SDAPPDU、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PDCP SDU、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PDU、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RLC SDU、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媒体接入控制服务数据单元MAC SDU和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
1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一时间段内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所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传输节点、同一波束和/或同一事件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所述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包括同一小区、同一BWP、同一频点和/或同一波束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
管理模块,用于根据计算的无线资源使用率、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和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对无线资源进行管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同一频点的同一服务质量等级指示QCI、同一频点的同一物理信道、同一BWP的同一QCI、同一BWP的同一物理信道、同一波束的同一QCI、同一波束的同一物理信道、同一小区的同一QCI和同一小区的同一物理信道的资源使用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无线资源使用率以PRB或者RE为单位进行计算。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对于以RE为单位进行计算,则所述无线资源包括全部的RE资源;
或者所述无线资源包括除目标RE资源之外的资源,其中,所述目标RE资源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用于参考信号的RE资源、PDCCH的RE资源、用于PBCH的RE资源、用于PUCCH的RE资源、用于SRS的RE资源和用于PRACH的RE资源。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包括:在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内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数量。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包括:按种类和/或来源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种类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专属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公共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和公共配置的不同分组的随机接入资源;
所述按来源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同一小区的随机接入资源、同一传输节点的随机接入资源、同一波束的随机接入资源和同一事件的随机接入资源。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包括:系统信息请求事件、波束恢复事件、初始接入事件、上行授权申请事件或者数据发送事件。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段包括至少一个取样点;
所述计算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包括:
计算所述时间段内所有取样点上的活跃用户终端的总数量,并将所述总数量除以所述时间段包括的取样点个数之商作为所述时间段内活跃用户终端的数量。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跃用户终端包括在取样点有缓存数据的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缓存数据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
SDAP SDU、SDAP PDU、PDCP SDU、PDCP PDU、RLC SDU、RLC PDU、MAC SDU和MAC PDU。
2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1711025715.2A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和基站 Active CN1097296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5715.2A CN109729600B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和基站
PCT/CN2018/104958 WO2019080655A1 (zh) 2017-10-27 2018-09-11 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和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5715.2A CN109729600B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9600A true CN109729600A (zh) 2019-05-07
CN109729600B CN109729600B (zh) 2021-06-08

Family

ID=66247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25715.2A Active CN109729600B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29600B (zh)
WO (1) WO201908065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1526A1 (zh) * 2020-09-22 2022-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7475A (zh) * 2008-03-24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负载信息的交换方法和基站设备
CN102055714A (zh) * 2006-02-06 2011-05-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多载波系统中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
CN102843770A (zh) * 2006-10-25 2012-12-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随机接入过程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60270A (zh) * 2008-09-24 2013-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
US20140198742A1 (en) * 2013-01-16 2014-07-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RACH Signals with Different Bandwidths
WO2015139268A1 (en) * 2014-03-20 2015-09-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Resource-utilization controlling method and wireless device
WO2015165080A1 (zh) * 2014-04-30 2015-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随机接入功率控制参数的装置及方法
CN105848300A (zh) * 2007-10-02 2016-08-1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分配公共信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186542A1 (en) * 2015-05-20 2016-11-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nd user terminal, network node, computer progra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CN106304267A (zh) * 2015-06-03 2017-01-04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虚拟小区选择方法
WO2017148535A1 (en) * 2016-03-04 2017-09-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frequency load balanc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847B (zh) * 2011-07-29 2023-11-2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多无线电接入技术无线系统中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3220717B (zh) * 2012-01-20 2017-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714A (zh) * 2006-02-06 2011-05-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多载波系统中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
CN102843770A (zh) * 2006-10-25 2012-12-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随机接入过程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48300A (zh) * 2007-10-02 2016-08-1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分配公共信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47475A (zh) * 2008-03-24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负载信息的交换方法和基站设备
CN103260270A (zh) * 2008-09-24 2013-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
US20140198742A1 (en) * 2013-01-16 2014-07-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RACH Signals with Different Bandwidths
WO2015139268A1 (en) * 2014-03-20 2015-09-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Resource-utilization controlling method and wireless device
WO2015165080A1 (zh) * 2014-04-30 2015-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随机接入功率控制参数的装置及方法
WO2016186542A1 (en) * 2015-05-20 2016-11-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nd user terminal, network node, computer progra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CN106304267A (zh) * 2015-06-03 2017-01-04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虚拟小区选择方法
WO2017148535A1 (en) * 2016-03-04 2017-09-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frequency load balancing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AZUAKI: "New Radio (NR) Access Technology", 《3GPP TSG RAN MEETING #76》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1526A1 (zh) * 2020-09-22 2022-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9600B (zh) 2021-06-08
WO2019080655A1 (zh) 2019-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9460B (zh) 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获取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10062351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其终端设备
CN105981461A (zh) 终端装置、集成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565708A (zh)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04780016B (zh) 一种数据资源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2023028406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a node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2040541B (zh) 频率调整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EP39023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odes
CN110267343A (zh) 一种寻呼管理方法、网络数据分析功能及网络侧设备
CN106357372A (zh) 避免反馈消息资源冲突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5991274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20606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a node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3466150A1 (en) Management of 5g split bearer flow control
CN110933765B (zh) 竞争窗大小cws调节方法和设备
CN109219052A (zh) 一种资源信息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US11533139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data transmission o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09729600A (zh) 一种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和基站
CN110311763A (zh) 一种ofdm基带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US2023020856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s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4380646B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4685915B (zh) 一种phr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WO2024020878A1 (en) Configurable granularity for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of transmission latency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43292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odes
US2022034608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s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220361229A1 (en) Relaxing timeline constraints on harq feedback multiplexing on pusch and related proced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