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8209A -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28209A CN109728209A CN201711035395.9A CN201711035395A CN109728209A CN 109728209 A CN109728209 A CN 109728209A CN 201711035395 A CN201711035395 A CN 201711035395A CN 109728209 A CN109728209 A CN 1097282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mina tecti
- terminal board
- cap assembly
- electrode
- sink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具有电极引出孔和连接孔;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板,端子板位于顶盖板的一侧且覆盖电极引出孔;固定件,包括连接部、延伸部和限位部,连接部至少部分地包围端子板的外周面,以将端子板固定于连接部,延伸部连接在连接部和限位部之间,延伸部伸入连接孔,限位部抵靠于顶盖板的远离端子板的一侧,以将固定件固定于顶盖板。由此,能够减少顶盖组件对二次电池内部空间的占用,从而提高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还能够减少二次电池的壳体内部产生大量的气体而使顶盖板发生形变引发二次电池漏气漏液的概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在国内乃至世界都在广泛推广,但是要完全替代燃油汽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例如,汽车的行驶里程少,电池包成本高,电池包的可靠性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目前,动力电池普遍采用的是方形硬壳结构,动力电池外壳包括壳体和顶盖组件,动力电池外壳提供一个密闭的空间容纳电极组件及电解液,电极组件的电能通过顶盖组件的极柱从密闭空间内引出到密闭空间外。
现有的顶盖组件中,一种固定极柱的方式为:顶盖板开设通孔,极柱分为基体部和延伸部,并且基体部的横截面积大于通孔的孔径。装配时,基体部位于顶盖板的下方(即壳体内部),待延伸部穿过通孔后利用卡簧或者采用铆接方式固定延伸部,通过此方式将极柱固定于顶盖板。由于按照上述的固定方式,顶盖组件采用的机械结构件较多,从而增加了二次电池的成本,并降低了顶盖组件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基体部位于壳体内部,因此会使壳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从而降低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用端子板位于顶盖板的一侧并且设置固定件和连接件,固定件通过连接件固定于顶盖板,端子板的外周面至少部分地被固定件包围,以将端子板固定于固定件。
然而,目前采用的连接件是由倒扣和倒扣孔组成,即在顶盖板上开设倒扣孔(倒扣孔是盲孔,由于制造工艺所限,从顶盖板的上表面至下表面方向,倒扣孔的直径基本是逐渐增大的),通过一体注塑的方式形成与倒扣孔形状匹配的倒扣,倒扣与固定件连接。采用这种结构的连接件时,连接件与顶盖板的结合力较弱。尤其是,当二次电池的壳体内部产生大量气体时顶盖板发生形变形成拱形时(由于顶盖板的宽度方向两侧边缘焊接于壳体,宽度方向两侧边缘的变形小,而宽度方向的中间区域变形大,因此顶盖板会形成拱形),倒扣孔的直径会随着顶盖板的变形而增大,而倒扣的直径是保持不变的,因此此时连接件容易从顶盖板中脱出,使得无法压紧设置在端子板和顶盖板之间的密封件,进而引发二次电池漏气漏液。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能够减少顶盖组件对二次电池内部空间的占用,从而提高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还能够提高固定件和顶盖板的结合力从而减少二次电池漏气漏液的概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具有电极引出孔和连接孔;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板,端子板位于顶盖板的一侧且覆盖电极引出孔;和固定件,包括连接部、延伸部和限位部,连接部至少部分地包围端子板的外周面,以将端子板固定于连接部,延伸部连接在连接部和限位部之间,延伸部伸入连接孔,限位部抵靠于顶盖板的远离端子板的一侧,以将固定件固定于顶盖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顶盖板还包括第一下沉部,第一下沉部设置在顶盖板的远离端子板一侧且围绕连接孔的周界,限位部容纳于第一下沉部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顶盖组件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位于限位部的远离连接部的一侧且密封第一下沉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顶盖板还包括第二下沉部,第二下沉部设置在顶盖板的远离端子板一侧且围绕第一下沉部的周界,连接板容纳于第二下沉部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固定件包括至少两个彼此连接的延伸部和限位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板为环形,连接板围绕电极引出孔且密封第一下沉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顶盖板还包括环形的第三下沉部,第三下沉部设置在顶盖板的远离端子板的一侧且环绕于电极引出孔,连接板容纳于第三下沉部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板的远离端子板一侧的表面不超出顶盖板的远离端子板一侧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顶盖组件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围绕电极引出孔且设置在端子板和顶盖板之间,以密封电极引出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密封件的面向顶盖板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环形的槽体,顶盖板的面向密封件一侧的表面设置有与槽体相适配的环形的凸边,凸边插置于槽体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容纳在壳体中,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在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板;和上述的顶盖组件,覆盖壳体的开口,以将电极组件封闭在壳体中。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将固定件分为三部分,即连接部、延伸部和限位部,通过连接部至少部分地包围端子板以将端子板固定于连接部,而延伸部连接于连接部和限位部之间。顶盖板上设置有相应的连接孔,以在固定件与顶盖板连接时,使固定件能够通过其延伸部伸入该连接孔中,并通过限位部抵靠于顶盖板的远离端子板的一侧,从而将固定件固定于顶盖板。由此,当二次电池壳体内部产生气体而使顶盖板发生形变而向远离二次电池壳体的方向拱起时,固定件能够通过延伸部和限位部与顶盖板卡接配合,以保证固定件和顶盖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使密封件能够始终压紧在端子板和顶盖板之间,从而保证二次电池的气密性,提升二次电池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顶盖组件沿纵向剖切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顶盖组件中的A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至图3的顶盖组件中的固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顶盖组件中的顶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顶盖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顶盖板沿A-A剖切线剖切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顶盖板中的B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1至图3的顶盖组件中的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顶盖组件;
10-顶盖板;11-电极引出孔;12-连接孔;121-第一下沉部;13-凸边; 14-注液孔;15-防爆阀组件;16-第三下沉部;17-倒扣孔;
20-端子组件;21-端子板;22-固定件;221-通孔;222-容纳空间; 223-连接部;224-延伸部;225-限位部;23-密封件;231-槽体;24-连接板;241-通孔;
30-端子组件;32-固定件;33-密封件;
40-下部绝缘件;41-倒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顶盖组件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用于连接在二次电池的壳体开口处,将电极组件和电解液密封于壳体中,并实现电极组件与壳体外部的导电部件的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的顶盖组件中,顶盖板设置有连接孔,而固定件通过相应连接结构经由该连接孔与顶盖板卡接配合,从而牢固地连接于顶盖板。由此,能够在保证二次电池壳体的密封效果的同时,减少对电池壳体内部空间的占用。因此能够提高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保证二次电池的使用可靠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盖组件进行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盖组件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顶盖组件100沿纵向剖切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并未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结构图,二次电池大体包括:顶盖组件100、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部的电极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壳体可由金属材料制成,诸如铝、铝合金或者镀镍钢。壳体被形成为矩形的盒状,并具有开口,以通过开口连通其内部的容纳空间。
电极组件可通过将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隔板一同堆叠或者卷绕而形成,其中,隔板是介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绝缘体。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以第一极片为正极片,第二极片为负极片进行说明。同样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极片还可以为负极片,而第二极片为正极片。另外,正极片活性物质被涂覆在正极片的涂覆区上,而负极片活性物质被涂覆到负极片的涂覆区上。由第一极片的涂覆区延伸出的未涂覆部分则作为第一极耳;由第二极片的涂覆区延伸出的未涂覆部分则作为第二极耳(图中未示出)。
顶盖组件100用于密封壳体,通过顶盖组件100连接于壳体的开口能够将电极组件密封于壳体内。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顶盖组件100大体包括顶盖板10、端子组件20、端子组件30以及下部绝缘件40。
顶盖板10被构成为薄板状,并具有与壳体的开口相匹配的尺寸和形状,以便能够连接在壳体的开口处。顶盖板1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顶盖板10可以选择与壳体材料相同的金属材料。在本实施例中,顶盖板 10上大体设置有电极引出孔11、连接孔12、凸边13、注液孔14以及防爆阀组件15、第三下沉部16以及倒扣孔17。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顶盖板10上设置有两个电极引出孔11,用于将壳体内部的电极组件中的电能引出至顶盖板10的外部。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端子组件20大体包括第一电极端子、固定件22和密封件23;同样地,端子组件30大体包括第二电极端子、固定件32和密封件33。
注液孔14按照预定尺寸形成在顶盖板10上,以便在顶盖板10盖合到壳体的开口处并与壳体密封连接后,能够通过注液孔14向壳体的容纳空间中注入电解液。防爆阀组件15可以采用现有结构(例如设置防爆片的方式),防爆阀组件15设置于顶盖板10的大致中间位置,当由于过度充电、过度放电或电池过热而产生气体使二次电池的内部压力过大时,防爆阀组件15中的防爆片可以被破坏,使得形成在二次电池内部的气体可以通过防爆阀组件15的通孔排放到外部,由此能够防止二次电池爆炸。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保持顶盖板10与壳体内部的电极组件以及接线板之间的绝缘状态,下部绝缘件40通常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且大体呈板状,其贴附于顶盖板10的朝向壳体内部一侧的表面,以使顶盖板10与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极组件以及接线板保持绝缘。下部绝缘件40包括两个通孔和围绕通孔设置的第一绝缘件,两个通孔分别与顶盖板10上设置的两个电极引出孔11相对,而第一绝缘件分别围绕设置于通孔的周缘。
另外,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顶盖板10的背离端子板2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倒扣孔17,且倒扣孔17的孔径沿端子板21至顶盖板10的方向递减,也就是说倒扣孔17的孔径沿孔的底部朝向开口方向呈渐缩趋势。对应地,下部绝缘件40的面向顶盖板10一侧表面设置有能够与该倒扣孔形状相适应的倒扣41。由此,即可通过下部绝缘件40上设置的倒扣41和顶盖板10上设置的倒扣孔17彼此嵌卡配合,将下部绝缘件40固定于顶盖板10。
图3是图2的顶盖组件100中的A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 是图1至图3的顶盖组件100中的固定件2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下面仅以端子组件20的结构以及其在顶盖板10上的安装形式为例进行示例性地说明。并且,示例性地,在以下的描述中以端子组件20 为正极的端子组件,而端子组件30为负极的端子组件的方式进行说明。
端子组件20中的第一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板21,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端子板21为圆形(当然也可以为方形)的薄片或板状结构,并且端子板21通过固定件22固定在顶盖板10的背离二次电池的壳体内部的一侧。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件22为塑胶件,示例性地,可以由耐高温绝缘塑胶材料制成,例如固定件22可以采用聚苯硫醚PPS、全氟烷氧基树脂PEA或聚丙烯PP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以便固定件22在能够与第一电极端子紧密贴合的同时还能够保证与顶盖板10之间的紧固力。
第一电极端子和固定件22彼此连接后,端子板21覆盖于电极引出孔 11且端子板21的外周面凸出于电极引出孔11的内壁(即如图3中所示,端子板21的横截面尺寸大于电极引出孔11的横截面尺寸),而且优选使端子板21的远离顶盖板10的表面凸出于固定件22远离顶盖板10的表面,以便于后续连接操作。同时,由于固定件22的靠近顶盖板10的一侧具有通孔221,则端子板21能够通过该通孔221露出于壳体内部,进而实现与位于壳体内部的电极组件电连接。
为了防止壳体内部的电解液从电极引出孔11处漏出,密封件23设置在第一电极端子与顶盖板10之间,并且密封件23围绕电极引出孔11。具体地,示例性地,密封件23为环状并且分别与端子板21和顶盖板10紧密接触。
另外,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密封件23的朝向顶盖板10的表面设置有环形的槽体231,而顶盖板10的面向密封件23一侧围绕电极引出孔 11设置有环形的凸边13,顶盖板10的凸边13能够嵌合在槽体231中。在固定件22的紧固力作用下端子板21能够朝向顶盖板10的方向压紧固定件 22,从而位于凸边13和端子板21之间的密封件23会被压紧,也就是说,密封件23通过设置槽体231在端子板21和顶盖板10之间形成一道密封线,以使密封件23能够通过凸边13与端子板21紧密贴合。由此能够提高端子板21和顶盖板10之间的密封性,避免端子板21和顶盖板10之间密封不严而发生漏气漏液的问题,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二次电池的使用可靠性。
在二次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当壳体内部气压增大时,顶盖板10受到气体的作用力后会大致沿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向上鼓起形成拱形。而本发明实施例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100中,固定件22与顶盖板10采用卡接的方式配合连接,能够使固定件22与顶盖板10始终保持良好的连接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固定件22的主体为回转体结构,并且沿靠近二次电池内部的方向(即按照图1至图3的顶盖组件100从上至下的方向)固定件22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包括:连接部223、延伸部224和限位部225。连接部223呈环状,即连接部223具有位于大致中间区域的通孔221,连接部223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与端子板21的形状相适应的容纳空间222,即容纳空间222为沿周向形成于通孔221的内壁面的环形接收槽。因此端子板21能够容纳在该容纳空间222中,也就是说连接部223以包围端子板21的外周面的方式与端子板21彼此固定,端子板21即可通过卡嵌配合的方式稳固固定于固定件22。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连接部 223还可以部分地包围端子板21的外周面,则同样能够实现对端子板21 的固定作用。
延伸部224设置在固定件22的面向顶盖板10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延伸部224可以为柱形结构,延伸部224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部223的面向顶盖板10的表面,另一端朝向顶盖板的方向延伸以连接限位部225。固定件22具有四个以两两相对的形式布置的延伸部224,对应地固定件22包括四个分别与延伸部224连接的限位部225。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225为沿连接部223的周向延伸形成的弧形块,也就是说,每一个限位部225为弧形的块状结构,当然,延伸部224可以连接在限位部225的大致中间区域,也可以连接在限位部225的偏离中间区域的任意位置,只要是能够保证限位部225通过延伸部224连接在连接部223 上以后,限位部225的外周面能够凸出于延伸部224即可。另外,延伸部 224和限位部225与连接部223之间可以采用分体式或者一体式的结构构成。
图5是图1的顶盖组件100中的顶盖板1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顶盖板10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的顶盖板10沿A-A剖切线剖切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顶盖板10的B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如图5至图8所示,顶盖板10对应上述实施例中固定件 22的延伸部224和限位部225设置有连接孔12,以便实现与固定件22的卡接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连接孔12贯穿顶盖板10的厚度设置,并且连接孔12的形状为与限位部225相对应的沿连接部223的周向延伸形成的弧形孔。示例性地,顶盖板10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固定件22的延伸部 224和限位部225设置有四个连接孔12,四个连接孔12围绕在电极引出孔 11的外周并以两两相对的形式均匀地布置。
另外,在顶盖板10的远离端子板21一侧围绕连接孔12设置有第一下沉部121,其中,连接孔12的孔径与延伸部224的直径相匹配,而第一下沉部121的尺寸则与限位部225的尺寸相匹配。由此,在将延伸部224穿过连接孔12后,限位部225则能够容纳于第一下沉部121中,使限位部 225与连接孔12彼此通过卡接方式配合连接,即通过固定件22上设置的限位部225和第一下沉部121的端面彼此抵靠配合,将固定件22稳固地固定于顶盖板10。
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沿顶盖组件100的厚度方向,即纵向剖切后,连接孔12与第一下沉部121共同构成的截面形状为倒“T”形,对应的延伸部224和限位部225共同构成的截面形状也为倒“T”形,因此固定件22与顶盖板10之间能够始终形成稳定连接。另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需要将固定件22安装于顶盖板10时,可以通过一体注塑的方式在顶盖板10上直接形成固定件22;或者,当延伸部224与限位部225与连接部223采用分体结构时,也可以将连接部223放置于顶盖板10的指定位置,而将彼此连接的延伸部224和限位部225从顶盖板10的背离连接部 223一侧经由连接孔12穿入,并将延伸部224连接至连接部223,从而实现固定件22与顶盖板10的连接。
当然,在其他的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相应的第一下沉部 121,则此时将延伸部224穿过连接孔12后,限位部225也可以直接抵靠于顶盖板10的远离端子板21一侧的表面,这样同样能够通过延伸部224 和限位部225经由顶盖板10上设置的直孔形的连接孔12实现固定件22固定于顶盖板10的目的。
由于固定件22与顶盖板10采用上述的卡接方式彼此连接,能够使固定件22与顶盖板10之间形成稳固的连接状态,以在二次电池的壳体内部产生气体而致使顶盖板10发生形变时,限位部225能够始终抵靠在第一下沉部121的端面处,从而使固定件22与顶盖板10能够始终保持稳定的连接状态。避免固定件22与顶盖板10之间出现较大的间隙,甚至脱离与顶盖板10的连接后无法压紧处于端子板21与顶盖板10之间的密封件 23,造成二次电池漏气漏液的问题。同时,通过简单的卡接形式,可以在提升顶盖组件100结构稳定性的同时,简化其结构,进而提高顶盖组件 100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通过设置第一下沉部121,将限位部225容纳于第一下沉部121中,不会占用壳体内部的空间,因此在能够保证二次电池的气密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能量密度。
另外,对于延伸部224和限位部225的设置数量,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连接部223上设置两个或者更多个彼此连接的延伸部224和限位部225,当设置两个彼此连接的延伸部 224和限位部225时,优选将两个延伸部224和对应的限位部225设置在连接部223的相对两端,并沿顶盖板10的宽度方向,在电极引出孔11的相对两侧设置相应的连接孔12。由于顶盖板10在壳体内的气体作用力下发生形变时,会沿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向上鼓起,所以当固定件22与顶盖板10连接后,延伸部224和限位部225在固定件22的沿顶盖板10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与顶盖板10的连接孔12彼此配合卡接,则是在固定件22与顶盖板10容易发生分离的位置为固定件22和顶盖板10提供有效的连接力。因此,能够在保证顶盖组件100结构简单的同时使固定件22与顶盖板10保持良好的连接状态,避免固定件22与顶盖板10之间出现过大间隙,使得密封件23能够始终压紧在端子板21和顶盖板10之间。
当然,当固定件22上设置多个彼此连接的延伸部224和限位部225 时,多个彼此连接的延伸部224和限位部225则可以沿连接部223的周向均匀布置,由此便可以通过多个彼此连接的延伸部224和限位部225进一步增加固定件22与顶盖板10之间的连接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二次电池的气密性。
另外,对于延伸部224和限位部225的沿顶盖板10厚度方向的设置尺寸,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进行具体限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延伸部 224和限位部225可以参照顶盖板10的厚度进行设置,即,当顶盖板10 上的连接孔12为直孔时,则延伸部224的长度与顶盖板10的厚度相等;而当顶盖板10的连接孔12与第一下沉部121共同构成台阶形孔时,则延伸部224的长度和限位部225的长度需要彼此配合,保证延伸部224穿过连接孔12后,限位部225能够抵靠在第一下沉部121的端面处即可。
当然,在上述实施例中,限位部225为弧形的块体,通过弧形的块体实现与顶盖板10的卡接连接,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限位部225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限位部225还可以被构成为圆形、方形、椭圆形等的块状或板状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对应限位部225的结构,顶盖板10上的第一下沉部121可以相应地替换为圆形下沉部、方形下沉部或者椭圆下沉部等,当然只要是能够通过限位部225与顶盖板10彼此配合实现限位功能即可。同理,延伸部224和连接孔12也可以同时替换为其他的形状,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此外,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端子板21和固定件22彼此接合的紧固力,端子板21和固定件22中的一者可以设置凹部,而端子板 21和固定件22中的另一者设置与凹部相适配的凸部,以通过凹部和凸部彼此卡接配合限制第一电极端子和固定件22彼此发生相对转动。示例性地,可以在端子板21处设置凹部,而在固定件22中设置与端子板21的凹部相适应的凸部。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端子板21和固定件22采用一体注塑的方式,所以对于端子板21上设置的凹部的具体形状可以不进行限制,凹部可以是规则或者是不规则的切口。另外,本发明实施例对于凹部沿端子板21 径向的设置深度也不进行限定,只要是设置凹部能够与固定件22设置的凸部彼此配合,并且设置凹部不影响端子板21实现基本的功能即可。
另外,为了便于与容纳空间222配合,端子板21的远离顶盖板10一侧的表面沿周向设置有环状的下沉部。由此,固定件22能够包裹至端子板21的远离顶盖板10一侧的表面,从而使得固定件22与端子板21更稳固地接合,同时,在端子板21和固定件22彼此接合固定于顶盖板10上后,不会增加顶盖组件100的整体厚度,从而能够节省二次电池沿高度方向占用的空间,以提高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
图9是图1至图3中的顶盖组件100中的连接板2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见图3和图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为了保证二次电池的气密性,顶盖组件100还包括连接板24,连接板24位于限位部225 的远离连接部223的一侧,以通过连接板24密封第一下沉部121,进而密封住连接孔12的靠近二次电池壳体内部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连接板24为呈环形,并且具有位于大致中心位置的通孔241。对应地,顶盖板10围绕电极引出孔11在远离端子板 21的一侧表面还设置有第三下沉部16(如图6所示),第三下沉部16为围绕电极引出孔11外周设置的环形槽体,连接孔12和第一下沉部121皆位于第三下沉部16的区域中。当固定件22与顶盖板10配合连接后,可将连接板24安置于第三下沉部16中并将连接板24焊接于顶盖板10,连接板24的通孔241则与电极引出孔11相对,并且连接板24能够同时覆盖所有的第一下沉部121,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个二次电池的气密性。另外,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板24的远离端子板21一侧的表面不超出于顶盖板10的远离端子板21一侧的表面,由此能够避免顶盖组件100 的结构占用壳体内部的空间,从而提升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
当然,对于连接板24的设置形式,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连接板24还可以采用单独密封多个第一下沉部121中的每个第一下沉部121的方式布置在顶盖板10的远离端子板21的一侧。具体地,可以在顶盖板10的远离端子板21的一侧表面围绕每一个第一下沉部121的周界设置第二下沉部,也就是说第二下沉部的形状与第一下沉部的形状相适应。此时则连接板24被替换为对应每个第二下沉部单独配置的板体。当然连接板24与第二下沉部的形状并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通过连接板24覆盖第一下沉部121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壳体、电极组件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顶盖组件。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容纳在壳体中,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述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板;顶盖组件覆盖壳体的开口,以将电极组件封闭在壳体中。由于二次电池与上述实施例中的顶盖组件具有相同的优点,故不再加以赘述。
本发明可以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精神和本质特征。因此,当前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描述定义,并且,落入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全部改变从而都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中。并且,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
Claims (11)
1.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板,具有电极引出孔和连接孔;
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板,所述端子板位于所述顶盖板的一侧且覆盖所述电极引出孔;和
固定件,包括连接部、延伸部和限位部,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端子板的外周面,以将所述端子板固定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延伸部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限位部之间,并且所述延伸部伸入所述连接孔,所述限位部抵靠于所述顶盖板的远离所述端子板的一侧,以将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顶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还包括第一下沉部,所述第一下沉部设置在所述顶盖板的远离所述端子板一侧且围绕所述连接孔的周界,所述限位部容纳于所述第一下沉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限位部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且密封所述第一下沉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还包括第二下沉部,所述第二下沉部设置在所述顶盖板的远离所述端子板一侧且围绕所述第一下沉部的周界,所述连接板容纳于所述第二下沉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至少两个彼此连接的所述延伸部和所述限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环形,所述连接板围绕所述电极引出孔且密封所述第一下沉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还包括环形的第三下沉部,所述第三下沉部设置在所述顶盖板的远离所述端子板的一侧且环绕于所述电极引出孔,所述连接板容纳于所述第三下沉部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远离所述端子板一侧的表面不超出所述顶盖板的远离所述端子板一侧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围绕所述电极引出孔且设置在所述端子板和所述顶盖板之间,以密封所述电极引出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面向所述顶盖板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环形的槽体,所述顶盖板的面向所述密封件一侧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槽体相适配的环形的凸边,所述凸边插置于所述槽体中。
1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开口;
电极组件,容纳在所述壳体中,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的隔板;和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组件,覆盖所述壳体的开口,以将所述电极组件封闭在所述壳体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35395.9A CN109728209B (zh) | 2017-10-30 | 2017-10-30 |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35395.9A CN109728209B (zh) | 2017-10-30 | 2017-10-30 |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28209A true CN109728209A (zh) | 2019-05-07 |
CN109728209B CN109728209B (zh) | 2020-07-24 |
Family
ID=66291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035395.9A Active CN109728209B (zh) | 2017-10-30 | 2017-10-30 |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728209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61640A (zh) * | 2015-08-26 | 2015-12-16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盖板组件及包含该盖板组件的电池 |
CN205657096U (zh) * | 2016-05-16 | 2016-10-19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顶盖 |
US20170018757A1 (en) * | 2015-07-15 | 2017-01-19 | Samsung Sdi Co., Ltd. | Secondary battery |
CN206401377U (zh) * | 2016-12-28 | 2017-08-11 | 靖江市东达铝业有限公司 |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板组件 |
-
2017
- 2017-10-30 CN CN201711035395.9A patent/CN1097282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018757A1 (en) * | 2015-07-15 | 2017-01-19 | Samsung Sdi Co., Ltd. | Secondary battery |
CN105161640A (zh) * | 2015-08-26 | 2015-12-16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盖板组件及包含该盖板组件的电池 |
CN205657096U (zh) * | 2016-05-16 | 2016-10-19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顶盖 |
CN206401377U (zh) * | 2016-12-28 | 2017-08-11 | 靖江市东达铝业有限公司 |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板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28209B (zh) | 2020-07-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976401B (zh) |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和二次电池 | |
CN108767143B (zh) |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和二次电池 | |
CN109659453A (zh) |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 |
CN109659454A (zh) |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 |
CN108428824B (zh) | 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 |
CN207233790U (zh) |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 |
CN108428921A (zh) | 二次电池 | |
US10665827B2 (en) | Cap assembly for a second battery and second battery | |
CN207233791U (zh) |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 |
CN208478389U (zh) |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和二次电池 | |
CN109428017A (zh) | 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 |
JP2019153580A (ja) | 電池用電池缶 | |
US9153804B2 (en) | Secondary battery | |
CN109728208A (zh) |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 |
JP4590911B2 (ja) | 電池 | |
CN113013526A (zh) | 电池盖板、电池以及电池的制备方法 | |
CN109728209A (zh) |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 |
CN107834123B (zh) | 一种安全高能的usb可充电电池 | |
CN218648044U (zh) | 二次电池的盖板组件、二次电池及电子装置 | |
KR101568309B1 (ko) | 터미널 구조가 개선된 전기에너지 저장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터미널 구조 | |
US9190637B2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 |
CN209344150U (zh) | 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 |
KR20180102821A (ko) | 이차전지 및 그 이차전지의 제조 방법 | |
CN117254126A (zh) | 圆柱电池及制造方法、电源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