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3030A - 一种保护岸线的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岸线的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3030A
CN109723030A CN201910073213.XA CN201910073213A CN109723030A CN 109723030 A CN109723030 A CN 109723030A CN 201910073213 A CN201910073213 A CN 201910073213A CN 109723030 A CN109723030 A CN 1097230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ront
breakwater
sediment trapping
dike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732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23030B (zh
Inventor
欧阳武
庄剑
何兴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ue K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ue K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ue K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ue K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7321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230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23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3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23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3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护岸线的设施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岸线;拦沙堤,其与所述岸线连接;防波堤,其远离所述岸线设置;所述防波堤包括长堤段和与所述长堤段连接的短堤段;其中,所述岸线、所述拦沙堤和所述防波堤之间形成一个保护区域;所述长堤段的一端与所述拦沙堤形成进水口,使得海洋的海水经所述进水口排入至所述保护区域中;所述短堤段的一端与所述岸线形成出水口,使得所述保护区域内的海水经所述出水口排出至海洋中。本发明能够对岸线进行保护,增加岸线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岸线的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岸线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护岸线的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岸线,是指陆地和水体接触的分界线,是潮涨潮退的变动位置。然而,由于水流对河床进行冲刷,河床泥沙在水流作用下向下游移动,导致河床降低或岸线后退,从而使可直接利用的岸线变得越来越少。因此,对于有限的岸线资源来说,加强岸线的保护与利用管理,实现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岸线格局,是目前对自然岸线开发利用的整体趋势所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岸线的设施,该保护岸线的设施能够对岸线进行保护,增加岸线的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护岸线的设施,其包括:
岸线;
拦沙堤,其与所述岸线连接;
防波堤,其远离所述岸线设置;所述防波堤包括长堤段和与所述长堤段连接的短堤段;
其中,所述岸线、所述拦沙堤和所述防波堤之间形成一个保护区域;所述长堤段的一端与所述拦沙堤形成进水口,使得海洋的海水经所述进水口排入至所述保护区域中;所述短堤段的一端与所述岸线形成出水口,使得所述保护区域内的海水经所述出水口排出至海洋中。
进一步,所述长堤段垂直于常浪向波浪设置;
所述短堤段垂直于与所述短堤段所对应的岸线设置。
进一步,所述拦沙堤与所述岸线的连接点为拦沙点;
所述长堤段的一端与所述拦沙点处于同一直线上,以使常浪向波浪不与所述拦沙堤接触。
进一步,所述拦沙堤垂直于与所述拦沙堤所对应的岸线设置。
进一步,所述拦沙堤包括:拦沙堤上部件和拦沙堤基床;
所述拦沙堤基床设置在所述拦沙堤上部件的下方,且所述拦沙堤基床的高度等于岸线所在处的最高潮面高度;
所述拦沙堤基床的两侧还设有防护机构。
进一步,所述防波堤包括:防波堤上部件和防波堤基床;
所述防波堤基床设置在所述防波堤上部件的下方,且所述防波堤基床的高度等于岸线所在处的最高潮面高度;
所述防波堤基床的两侧还设有防护机构。
进一步,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栅栏板和扭王字块护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保护岸线的设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测定岸线所在地的水文潮水方向;
步骤S2:确定保护区域的范围,并根据岸线和水文潮水方向确定拦沙堤和防波堤的位置;
步骤S3:开挖拦沙堤基槽和防波堤基槽,并往拦沙堤基槽和防波堤基槽内进行抛石回填至岸线所在地的理论最高潮面,以形成拦沙堤基床和防波堤基床;
步骤S4:拦沙堤基床的两侧分别放置栅栏板和扭王字块护波;
步骤S5:对拦沙堤基床和防波堤基床的顶面进行整平施工,并在拦沙堤基床的顶面上建造拦沙堤上部件,在防波堤基床的顶面上建造防波堤上部件。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步骤S1所述的测定岸线所在地的水文潮水方向的方法具体为:
步骤S1.1:根据岸线所在地的波浪观测资料,对波浪特征进行统计,得到波形特征、波向、波高、波高特征和周期特征;
步骤S1.2:根据波形特征、波向、波高、波高特征和周期特征,进行工程前后的波浪场的变化和分析。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步骤S2所述的确定保护区域的范围,并根据岸线和水文潮水方向确定拦沙堤和防波堤的位置的方法具体为:
步骤S2.1:根据岸线所在地的波浪特征,以常浪向波浪的方向为参照方向,确定防波堤的长堤段的位置,其中,所述长堤段的方向垂直于常浪向波浪的方向;
步骤S2.2:根据岸线所在地的波浪特征和岸线的走向,确定防波堤的短堤段的位置,其中,所述短堤段的方向垂直于与所述短堤段所对应的岸线;
步骤S2.3:根据岸线所在地的波浪特征、岸线的走向和防波堤的位置,确定拦沙堤的位置,其中,所述拦沙堤与所述岸线的连接点与所述长堤段的一端处于同一直线上,以使常浪向波浪不与所述拦沙堤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保护岸线的设施,其通过所述防波堤、拦沙堤和岸线之间形成一个保护区域,防波堤对海洋中的常浪向波浪进行防御,防止常浪向波浪直接冲刷岸线而导致岸线后退。所述拦沙堤位于保护区域的进水口处,用于对进入所述保护区域内的海沙进行拦截,减少进水口处的含沙量,避免岸线因海沙堆积而导致保护区域的面积减少。除此之外,本发明还能够利用该保护区域进行养殖和船只停泊,通过设置保护区域,让原本风浪较大的无法利用的岸线变成可利用的岸线,增加岸线的利用率。其中,所述防波堤还能防止漂沙和冰凌的入侵,保证保护区域内的水域平稳,为船只或养殖设施提供平稳、安全的停泊或作业条件,从而更进一步地防止保护区域内的船只或养殖设施受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保护岸线的设施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保护岸线的设施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保护岸线的设施的拦沙堤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保护岸线的设施的防波堤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岸线
200拦沙堤 210拦沙堤基床 220拦沙堤上部件
300防波堤 310长堤段 320短堤段
330防波堤基床 340防波堤上部件
400防护机构
500拦沙堤基槽 510防波堤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护岸线的设施,其包括:
岸线100;
拦沙堤200,其与所述岸线100连接;
防波堤300,其远离所述岸线100设置,用于防御常浪向波浪入侵;所述防波堤包括长堤段310和与所述长堤段310连接的短堤段320;
其中,所述岸线100、所述拦沙堤200和所述防波堤300之间形成一个保护区域;所述长堤段310的一端与所述拦沙堤200形成进水口,使得海洋的海水经所述进水口排入至所述保护区域中;所述短堤段320的一端与所述岸线100形成出水口,使得所述保护区域内的海水经所述出水口排出至海洋中。
具体地,所述防波堤、拦沙堤和岸线之间形成一个保护区域,防波堤对海洋中的常浪向波浪进行防御,防止常浪向波浪直接冲刷岸线而导致岸线后退。所述拦沙堤位于保护区域的进水口处,用于对进入所述保护区域内的海沙进行拦截,减少进水口处的含沙量,避免岸线因海沙堆积而导致保护区域的面积减少。除此之外,本发明还能够利用该保护区域进行养殖和船只停泊,通过设置保护区域,让原本风浪较大的无法利用的岸线变成可利用的岸线,增加岸线的利用率。其中,所述防波堤还能防止漂沙和冰凌的入侵,保证保护区域内的水域平稳,为船只或养殖设施提供平稳、安全的停泊或作业条件,从而更进一步地防止保护区域内的船只或养殖设施受损。
如图1所示,进一步,所述长堤段310垂直于常浪向波浪设置,使所述长堤段能够对常浪向波浪的冲击进行防御;
所述短堤段320垂直于与所述短堤段320所对应的岸线100设置,防止常浪向波浪对短堤段进行冲击的同时,能够使短堤段与岸线之间形成出水口,方便保护区域内的船只驶离所述保护区域,避免船只共用同一个出入口而发生碰撞。
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所述拦沙堤的使用寿命和增加岸线的使用率,进一步,所述拦沙堤200与所述岸线100的连接点为拦沙点;所述长堤段310的一端与所述拦沙点处于同一直线上,以使常浪向波浪不与所述拦沙堤200接触,从而充分地防止常浪向波浪直接冲刷到岸线和拦沙堤主体结构上。
需要说明的是,当长堤段的一端不与所述拦沙堤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即拦沙堤设置在所述防波堤的保护范围外时,常浪向波浪直接冲刷到岸线和拦沙堤主体结构上,对岸线进行冲击的同时还会降低拦沙堤的使用寿命。所述拦沙堤设置在所述防波堤的保护范围内过多时,虽然能够充分保护拦沙堤,但是却缩短了可利用岸线的长度,降低岸线的使用率。
进一步,所述拦沙堤200垂直于与所述拦沙堤200所对应的岸线100设置。
如图3所示,进一步,所述拦沙堤200包括:拦沙堤上部件220和拦沙堤基床210;所述拦沙堤基床210设置在所述拦沙堤上部件220的下方,且所述拦沙堤基床210的高度等于岸线100所在处的最高潮面高度;所述拦沙堤基床210的两侧还设有防护机构400,从而防止海水对拦沙堤基床的直接冲击和确保拦沙堤上部件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进一步,所述防波堤300包括:防波堤上部件340和防波堤基床330;所述防波堤基床330设置在所述防波堤上部件340的下方,且所述防波堤基床330的高度等于岸线100所在处的最高潮面高度;所述防波堤基床330的两侧还设有防护机构400,从而防止海水对防波堤基床的直接冲击和确保防波堤上部件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防护机构500包括栅栏板和扭王字块护坡,通过栅栏板和扭王字块的组合使用,能够更好地削弱波浪的冲击力,保护拦沙堤和防波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保护岸线的设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测定岸线100所在地的水文潮水方向;
步骤S2:确定保护区域的范围,并根据岸线100和水文潮水方向确定拦沙堤200和防波堤300的位置;
步骤S3:开挖拦沙堤基槽500和防波堤基槽510,并往拦沙堤基槽500和防波堤基槽510内进行抛石回填至岸线所在地的理论最高潮面,以形成拦沙堤基床210和防波堤基床330;
步骤S4:拦沙堤基床210的两侧分别放置栅栏板和扭王字块护波;
步骤S5:对拦沙堤基床210和防波堤基床330的顶面进行整平施工,并在拦沙堤基床210的顶面上建造拦沙堤上部件220,在防波堤基床330的顶面上建造防波堤上部件340。
具体地,通过抛石回填处理,所述拦沙堤基床和防波堤基床均位于岸线所在地的理论最高潮面,方便于后续的拦沙堤上部件和防波堤上部件的施工,因为防波堤上部件和拦沙堤上部件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施工方式为干法施工,通过在达到最高潮面的拦沙堤基床和防波堤基床上进行施工,能够降低施工难度。而且,除了部分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外,岸线所在地的海水一般难以达到最高潮面以上,从而防止海水长期直接冲刷防波堤上部件和拦沙堤上部件。除此之外,海水难以达到最高潮面以上,还能防止防波堤上部件和拦沙堤上部件长期浸泡在海水中,避免因防波堤上部件和拦沙堤上部件的自身重力不够而影响防波堤上部件和拦沙堤上部件的稳定性,还能防止海水腐蚀钢筋而导致寿命降低。
进一步,步骤S1所述的测定岸线所在地的水文潮水方向的方法具体为:
步骤S1.1:根据岸线所在地的波浪观测资料,对波浪特征进行统计,得到波形特征、波向、波高、波高特征和周期特征;
步骤S1.2:根据波形特征、波向、波高、波高特征和周期特征,进行工程前后的波浪场的变化和分析。
进一步,所述步骤S2所述的确定保护区域的范围,并根据岸线和水文潮水方向确定拦沙堤200和防波堤300的位置的方法具体为:
步骤S2.1:根据岸线所在地的波浪特征,以常浪向波浪的方向为参照方向,确定防波堤300的长堤段310的位置,其中,所述长堤段310的方向垂直于常浪向波浪的方向;
步骤S2.2:根据岸线所在地的波浪特征和岸线的走向,确定防波堤300的短堤段320的位置,其中,所述短堤段320的方向垂直于与所述短堤段320所对应的岸线;
步骤S2.3:根据岸线所在地的波浪特征、岸线100的走向和防波堤300的位置,确定拦沙堤200的位置,其中,所述拦沙堤200与所述岸线100的连接点与所述长堤段310的一端处于同一直线上,以使常浪向波浪不与所述拦沙堤200接触。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10)

1.一种保护岸线的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
岸线;
拦沙堤,其与所述岸线连接;
防波堤,其远离所述岸线设置;所述防波堤包括长堤段和与所述长堤段连接的短堤段;
其中,所述岸线、所述拦沙堤和所述防波堤之间形成一个保护区域;所述长堤段的一端与所述拦沙堤形成进水口,使得海洋的海水经所述进水口排入至所述保护区域中;所述短堤段的一端与所述岸线形成出水口,使得所述保护区域内的海水经所述出水口排出至海洋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岸线的设施,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堤段垂直于常浪向波浪设置;
所述短堤段垂直于与所述短堤段所对应的岸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岸线的设施,其特征在于:
所述拦沙堤与所述岸线的连接点为拦沙点;
所述长堤段的一端与所述拦沙点处于同一直线上,以使常浪向波浪不与所述拦沙堤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岸线的设施,其特征在于:
所述拦沙堤垂直于与所述拦沙堤所对应的岸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岸线的设施,其特征在于:
所述拦沙堤包括:拦沙堤上部件和拦沙堤基床;
所述拦沙堤基床设置在所述拦沙堤上部件的下方,且所述拦沙堤基床的高度等于岸线所在处的最高潮面高度;
所述拦沙堤基床的两侧还设有防护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岸线的设施,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波堤包括:防波堤上部件和防波堤基床;
所述防波堤基床设置在所述防波堤上部件的下方,且所述防波堤基床的高度等于岸线所在处的最高潮面高度;
所述防波堤基床的两侧还设有防护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保护岸线的设施,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栅栏板和扭王字块护坡。
8.一种保护岸线的设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测定岸线所在地的水文潮水方向;
步骤S2:确定保护区域的范围,并根据岸线和水文潮水方向确定拦沙堤和防波堤的位置;
步骤S3:开挖拦沙堤基槽和防波堤基槽,并往拦沙堤基槽和防波堤基槽内进行抛石回填至岸线所在地的理论最高潮面,以形成拦沙堤基床和防波堤基床;
步骤S4:拦沙堤基床的两侧分别放置栅栏板和扭王字块护波;
步骤S5:对拦沙堤基床和防波堤基床的顶面进行整平施工,并在拦沙堤基床的顶面上建造拦沙堤上部件,在防波堤基床的顶面上建造防波堤上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护岸线的设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的测定岸线所在地的水文潮水方向的方法具体为:
步骤S1.1:根据岸线所在地的波浪观测资料,对波浪特征进行统计,得到波形特征、波向、波高、波高特征和周期特征;
步骤S1.2:根据波形特征、波向、波高、波高特征和周期特征,进行工程前后的波浪场的变化和分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岸线的设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所述的确定保护区域的范围,并根据岸线和水文潮水方向确定拦沙堤和防波堤的位置的方法具体为:
步骤S2.1:根据岸线所在地的波浪特征,以常浪向波浪的方向为参照方向,确定防波堤的长堤段的位置,其中,所述长堤段的方向垂直于常浪向波浪的方向;
步骤S2.2:根据岸线所在地的波浪特征和岸线的走向,确定防波堤的短堤段的位置,其中,所述短堤段的方向垂直于与所述短堤段所对应的岸线;
步骤S2.3:根据岸线所在地的波浪特征、岸线的走向和防波堤的位置,确定拦沙堤的位置,其中,所述拦沙堤与所述岸线的连接点与所述长堤段的一端处于同一直线上,以使常浪向波浪不与所述拦沙堤接触。
CN201910073213.XA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保护岸线的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09723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3213.XA CN109723030B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保护岸线的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3213.XA CN109723030B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保护岸线的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3030A true CN109723030A (zh) 2019-05-07
CN109723030B CN109723030B (zh) 2024-05-14

Family

ID=66301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3213.XA Active CN109723030B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保护岸线的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230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87743A (zh) * 2023-10-16 2024-02-23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仿弧形海岸结构的岸滩防护堤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2831A (zh) * 2010-03-26 2010-08-25 河海大学 确定扭王字块护面窄肩台防波堤胸墙规则波浪力的方法
CN202626936U (zh) * 2012-05-16 2012-12-26 大连中交理工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半分离式反l型胸墙及其构造的海港防波堤
KR20150091576A (ko) * 2014-02-03 2015-08-12 주식회사 알지오이엔씨 일방향 해수 순환기능을 갖는 방파제
CN205557442U (zh) * 2016-04-14 2016-09-07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防浪墙
CN106192881A (zh) * 2016-07-27 2016-12-07 陈小方 一种可防淤泥堆积的防波堤
CN209798653U (zh) * 2019-01-25 2019-12-17 广州粤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岸线的设施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2831A (zh) * 2010-03-26 2010-08-25 河海大学 确定扭王字块护面窄肩台防波堤胸墙规则波浪力的方法
CN202626936U (zh) * 2012-05-16 2012-12-26 大连中交理工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半分离式反l型胸墙及其构造的海港防波堤
KR20150091576A (ko) * 2014-02-03 2015-08-12 주식회사 알지오이엔씨 일방향 해수 순환기능을 갖는 방파제
CN205557442U (zh) * 2016-04-14 2016-09-07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防浪墙
CN106192881A (zh) * 2016-07-27 2016-12-07 陈小方 一种可防淤泥堆积的防波堤
CN209798653U (zh) * 2019-01-25 2019-12-17 广州粤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岸线的设施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军等: ""海南清水湾游艇码头防波堤平面布置"", 《水运工程》, no. 9, pages 87 - 92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87743A (zh) * 2023-10-16 2024-02-23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仿弧形海岸结构的岸滩防护堤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3030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akahashi et al. Typical failures of composite breakwaters in Japan
CN108867343B (zh) 一种桥墩或丁坝头部局部冲刷的散粒体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1463593A (zh) 基于泥石流软基消能的横向齿槛基础埋深设计方法及应用
CN203782664U (zh) 一种砂性土地基水闸的防冲结构
CN108755618A (zh) 一种中小型水库溢洪道挑流消能防冲方法
CN109610487A (zh) 一种拉森钢板桩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CN108797631A (zh) 一种导管架多筒负压桶测风塔基础冲刷防护方法
CN109723030A (zh) 一种保护岸线的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KR100639128B1 (ko) 방파제 기초의 세굴방지대
Mason THE CHOICE OF HYDRAULIC ENERGY DISSIPATOR FOR DAM OUTLET WORKS BASED ON A SURVEY OF PROTOTYPE USAGE.
CN209798653U (zh) 一种保护岸线的设施
CN210561974U (zh) 一种多功能海堤体系
Pagliara et al. Plunge pool scour in prototype and laboratory
CN105256764B (zh) 波式生态河岸结构
Su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a new type of aerator in spillway with low Froude number and mild slope flow
CN106930242A (zh) 桩基溢流坝与铅丝石笼护坦
CN106120640A (zh) 一种防治山区河流桥梁基础冲刷的施工方法
van Rijn Local scour near structures
CN209353304U (zh) 一种消能结构
CN209353303U (zh) 一种消能防冲加固的具体结构
Chen 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ecological embankment on a building subjected to tsunami bores
Seino et al. Essential aspects of beach erosion-Lessons from devastation of Ichinomiya coast, Japan
Doke et al. Design of energy dissipator for Khadakwasla Dam to control the velocity of flow
CN205576834U (zh) 防冲水利堤坝
CN1076233A (zh) 江河改道,河床清淤并砂土利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