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6800A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16800A CN109716800A CN201880003239.0A CN201880003239A CN109716800A CN 109716800 A CN109716800 A CN 109716800A CN 201880003239 A CN201880003239 A CN 201880003239A CN 109716800 A CN109716800 A CN 1097168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ymbol
- available transmission
- configuration factor
- carrier
- transmission resourc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4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41000854291 Dianthus carthusianorum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39 pla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当将待传输数据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上进行资源映射时,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及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至少一个目标子载波、IFFT点数及置零长度;在频域上将待传输数据映射至各目标子载波上;根据各目标子载波及IFFT点数,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时域符号;将时域符号的前置零长度的信息置为0,得到输出符号;发射输出符号。该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保护间隔的功能,提升解码性能和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车联网通信(V2x,Vehicle to Everything)是指将车辆与一切事物相连接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V2x包括车车互联通信(V2V,Vehicle to Vehicle)、车人互联通信(V2P,Vehicle to Pedestrian)及车路互联通信(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基于蜂窝网络的车联网通信(C-V2x,cellular based V2x)是基于3G/4G/5G等蜂窝网通信技术演进形成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通常包括两种通信接口:一种是车、人、路之间的短距离直接通信接口(PC5);另一种是蜂窝通信接口(Uu),可实现长距离和更大范围的可靠通信。在V2X的PC5接口上的通信标准是以设备到设备(D2D,Device to Device)为基础,采用的是广播式的通信方式,即由单车向多车广播发送信息。
相关技术中,在LTE V2X通信技术中,固定子载波间隔为15KHz,调度以子帧为单位,子帧长度为1ms,在一个子帧中有14符号;当数据在进行速率匹配时,按照14个符号的承载来计算可承载比特数,但是在逻辑信道向物理信道映射时,考虑到对基站上下行数据的干扰,引入了保护间隔(GP,Guard period),即在每一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上实际并不发送任何数据,导致接收设备至少无法获取一个符号的有用信息,降低解码性能,影响业务质量和系统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发送设备,方法包括:
当将待传输数据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上进行资源映射时,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及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至少一个目标子载波、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在频域上将所述待传输数据映射至各所述目标子载波上;
根据各所述目标子载波及所述IFFT点数,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时域符号;
将所述时域符号的前所述置零长度的信息置为0,得到输出符号;
发射所述输出符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通过当待传输数据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上进行资源映射时,在频域上使用基于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所确定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进行资源映射,将调制得到的时域符号的前置零长度的信息置为0;当接收设备接收到发送设备的输出符号时,对输出符号中前置零长度的信息不做处理和统计,而是对输出符号中除前置零长度之外的其它信息进行解调和处理之后得到待传输数据,从而实现保护间隔的功能,由于每一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上携带有信息,能够避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由于不在最后一个符号上发送数据而导致接收设备至少缺失一个符号的有用信息的问题,提升解码性能,如此,能够提高业务质量和系统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及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至少一个目标子载波、IFFT点数及置零长度,包括:
采用公式T1=T2*2n,计算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T1;其中,T2为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n为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根据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在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的频域上确定各所述目标子载波;
根据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IFFT点数N2,采用公式N1=N2/2n,计算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IFFT点数N1;
采用公式L0=1-1/2n,计算所述置零长度L0。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频段高于6GHz时,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等于1;或者,
当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频段不超过6GHz时,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的取值包括1、2或3。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令,解析所述第一控制信令获取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或者,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所在簇内的簇头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令,解析所述第二控制信令获取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或者,
根据所述发送设备的处理能力,确定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三控制信令;其中,所述第三控制信令中包括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接收设备,方法包括:
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确定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当接收到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输出符号时,根据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所述FFT点数及所述输出符号中除前所述置零长度之外的其它信息,确定待传输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三控制信令,解析所述第三控制信令获取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或者,
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第四控制信令,解析所述第四控制信令获取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或者,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所在簇内的簇头设备发送的第五控制信令,解析所述第五控制信令获取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确定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点数及置零长度,包括:
采用公式T1=T2*2n,计算所述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T1;其中,T2为所述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n为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根据所述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FFT点数N4,采用公式N3=N4/2n,计算所述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FFT点数N3;
采用公式L0=1-1/2n,计算所述置零长度L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将待传输数据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上进行资源映射时,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及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至少一个目标子载波、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映射模块,用于在频域上将所述待传输数据映射至各所述目标子载波上;
调制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目标子载波及所述IFFT点数,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时域符号;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时域符号的前所述置零长度的信息置为0,得到输出符号;
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所述输出符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采用公式T1=T2*2n,计算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T1;其中,T2为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n为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在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的频域上确定各所述目标子载波;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IFFT点数N2,采用公式N1=N2/2n,计算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IFFT点数N1;
第三计算子模块,用于采用公式L0=1-1/2n,计算所述置零长度L0。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频段高于6GHz时,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等于1;或者,当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频段不超过6GHz时,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的取值包括1、2或3。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令,解析所述第一控制信令获取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或,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所在簇内的簇头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令,解析所述第二控制信令获取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或,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送设备的处理能力,确定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三控制信令;其中,所述第三控制信令中包括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确定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输出符号时,根据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所述FFT点数及所述输出符号中除前所述置零长度之外的其它信息,确定待传输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三控制信令,解析所述第三控制信令获取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或,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第四控制信令,解析所述第四控制信令获取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或,
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所在簇内的簇头设备发送的第五控制信令,解析所述第五控制信令获取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采用公式T1=T2*2n,计算所述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T1;其中,T2为所述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n为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根据所述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FFT点数N4,采用公式N3=N4/2n,计算所述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FFT点数N3;采用公式L0=1-1/2n,计算所述置零长度L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当将待传输数据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上进行资源映射时,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及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至少一个目标子载波、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在频域上将所述待传输数据映射至各所述目标子载波上;
根据各所述目标子载波及所述IFFT点数,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时域符号;
将所述时域符号的前所述置零长度的信息置为0,得到输出符号;
发射所述输出符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确定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当接收到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输出符号时,根据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所述FFT点数及所述输出符号中除前所述置零长度之外的其它信息,确定待传输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个符号上频域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个符号上频域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个符号上频域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9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9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9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2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2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2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发送设备,方法包括:当将待传输数据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上进行资源映射时,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及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至少一个目标子载波、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点数及置零长度;在频域上将待传输数据映射至各目标子载波上;根据各目标子载波及IFFT点数,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时域符号;将时域符号的前置零长度的信息置为0,得到输出符号;发射输出符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通过当待传输数据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上进行资源映射时,在频域上使用基于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所确定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进行资源映射,将调制得到的时域符号的前置零长度的信息置为0;当接收设备接收到发送设备的输出符号时,对输出符号中前置零长度的信息不做处理和统计,而是对输出符号中除前置零长度之外的其它信息进行解调和处理之后得到待传输数据,从而实现保护间隔的功能,由于每一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上携带有信息,能够避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由于不在最后一个符号上发送数据而导致接收设备至少缺失一个符号的有用信息的问题,提升解码性能,提高业务质量和系统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基于4G/5G的C-V2x通信网络中;本发明中涉及的发送设备、接收设备例如可以包括:车载设备、路边设备或用户手持设备等设备;用户手持设备例如可以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或智能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本发明中涉及的网络接入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基站、或中继站等为终端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通信设备。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各具体实施例。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数据传输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发送设备。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01-105:
在步骤101中,当将待传输数据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上进行资源映射时,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及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至少一个目标子载波、I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示例的,待传输数据可以包括用户数据或导频信号。可用传输资源是指分配给发送设备的时域、频域、空域、及码域的实际物理传输资源;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可以是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个符号,也可是一个时隙上的第一个符号。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可以是由网络接入设备在资源分配时指定的子载波间隔。
示例的,发送设备预先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方式或组合:
方式1、网络接入设备根据覆盖半径,确定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网络接入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第一控制信令,第一控制信令中包括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发送设备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令,解析第一控制信令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可选的,在第一控制信令使用预设比特位表征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方式2、发送设备所在簇内的簇头设备根据传输距离确定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簇头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第二控制信令,第二控制信令中包括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发送设备接收发送设备所在簇内的簇头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令,解析第二控制信令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可选的,在第二控制信令使用预设比特位表征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示例的,若发送设备处于一个簇内,则可以由簇内的簇头设备根据传输距离确定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并通过第二控制信令通知发送设备。例如,一个簇可以为多个设备组成的一个网络,簇头设备可以为在多个设备中选定的集中控制设备。
方式3、发送设备根据发送设备的处理能力,确定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可选的,发送设备确定载波间隔配置因子之后,可以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三控制信令;其中,第三控制信令中包括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可选的,在第三控制信令使用预设比特位表征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在步骤102中,在频域上将待传输数据映射至各目标子载波上。
在步骤103中,根据各目标子载波及IFFT点数,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时域符号。
例如,根据各目标子载波及IFFT点数,对待传输数据进行OFDM调制得到时域符号。
在步骤104中,将时域符号的前置零长度的信息置为0,得到输出符号。
示例的,在调制得到时域符号后,将时域符号的第一个符号的前置零长度的比特位置为0,对其他符号不做置0处理。
在步骤105中,发射输出符号。
示例的,接收设备接收到发送设备的输出符号时,对输出符号中前置零长度的信息不做处理和统计,而是对输出符号中除前置零长度之外的其它信息进行解调和处理之后得到待传输数据。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当待传输数据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上进行资源映射时,在频域上使用基于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所确定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进行资源映射,将调制得到的时域符号的前置零长度的信息置为0;当接收设备接收到发送设备的输出符号时,对输出符号中前置零长度的信息不做处理和统计,而是对输出符号中除前置零长度之外的其它信息进行解调和处理之后得到待传输数据,从而实现保护间隔的功能,由于每一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上携带有信息,能够避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由于不在最后一个符号上发送数据而导致接收设备至少缺失一个符号的有用信息的问题,提升解码性能,如此,能够提高业务质量和系统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及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至少一个目标子载波、IFFT点数及置零长度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
在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及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T2之后,采用公式T1=T2*2n,计算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T1;其中,T2为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n为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根据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的频域上确定各目标子载波;
根据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IFFT点数N2,采用公式N1=N2/2n,计算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IFFT点数N1;
采用公式L0=1-1/2n,计算置零长度L0。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T1=T2*2n中的数值2可以在协议中设定。具体的,包括数值2在内的计算公式T1=T2*2n可以内置于终端或网络接入设备的处理器的执行代码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目前的频谱规划,当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频段高于6GHz时,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等于1;或者,当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频段不超过6GHz时,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的取值可以包括1、2或3。
按照目前的频谱规划,在载波频段高于6GHz时,可供系统调度的子载波间隔为60khz、120khz,所以只存在2倍关系,对应n为1。在载波频段低于6GHz时,可供系统调度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30khz、60khz、及120khz,所以只存在2倍、4倍、8倍这三种关系,对应n为1、2或3。
示例的,当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的取值可以包括1、2或3时,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可以使用2比特位表征,例如,00表示载波间隔配置因子为1,01表示载波间隔配置因子为2,11表示载波间隔配置因子为3。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数据传输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接收设备。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201-202:
在步骤201中,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确定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示例的,接收设备预先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方式或组合:
方式a、发送设备根据发送设备的处理能力确定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三控制信令,其中,第三控制信令中包括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三控制信令,解析第三控制信令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方式b、网络接入设备根据覆盖半径,确定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网络接入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第四控制信令,第四控制信令中包括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接收设备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第四控制信令,解析第四控制信令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方式c、发送设备所在簇内的簇头设备根据传输距离确定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五控制信令,第五控制信令中包括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所在簇内的簇头设备发送的第五控制信令,解析第五控制信令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在步骤202中,当接收到发送设备发送的输出符号时,根据载波间隔配置因子、FFT点数及输出符号中除前置零长度之外的其它信息,确定待传输数据。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预先获取发送设备对应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当接收设备接收到发送设备的输出符号时,对输出符号中前置零长度的信息不做处理和统计,而是对输出符号中除前置零长度之外的其它信息进行解调和处理之后得到待传输数据,从而实现保护间隔的功能,由于每一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上携带有信息,能够避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由于不在最后一个符号上发送数据而导致接收设备至少缺失一个符号的有用信息的问题,提升解码性能,如此,能够提高业务质量和系统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确定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FFT点数及置零长度,可以包括:
采用公式T1=T2*2n,计算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T1;其中,T2为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n为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根据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FFT点数N4,采用公式N3=N4/2n,计算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FFT点数N3;
采用公式L0=1-1/2n,计算置零长度L0。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由基于4G/5G的C-V2x通信网络中的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配合实施,如图3所示,在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涉及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301-307:
在步骤301中,发送设备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在步骤302中,发送设备当将待传输数据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上进行资源映射时,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及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至少一个目标子载波、I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在步骤303中,发送设备在频域上将待传输数据映射至各目标子载波上。
在步骤304中,发送设备根据各目标子载波及IFFT点数,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时域符号。
在步骤305中,发送设备将时域符号的前置零长度的信息置为0,得到输出符号。
在步骤306中,发送设备发射输出符号。
在步骤307中,接收设备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确定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在步骤308中,接收设备当接收到发送设备发送的输出符号时,根据载波间隔配置因子、FFT点数及输出符号中除前置零长度之外的其它信息,确定待传输数据。
示例的,接收设备对输出符号的第一个符号中前置零长度的信息不做统计,对输出符号的第一个符号中除前置零长度之外的其它信息、以及输出符号的其他符号进行模拟信号接收和/或AGC操作和处理,得到待传输数据,其中:针对输出符号的第一个符号的FFT点数为第二个符号的FFT点数的1/2n倍,第二个符号的FFT点数,是由网络接入设备在资源分配时指定的FFT点数。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当待传输数据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上进行资源映射时,在频域上使用基于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所确定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进行资源映射,将调制得到的时域符号的前置零长度的信息置为0;当接收设备接收到发送设备的输出符号时,对输出符号中前置零长度的信息不做处理和统计,而是对输出符号中除前置零长度之外的其它信息进行解调和处理之后得到待传输数据,从而实现保护间隔的功能,由于每一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上携带有信息,能够避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由于不在最后一个符号上发送数据而导致接收设备至少缺失一个符号的有用信息的问题,提升解码性能,如此,能够提高业务质量和系统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物理层处理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每个传输块添加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为了保证信道的错误检测,对于MAC层发送下来的数据块都需要添加CRC校验码;
步骤2)码块分段和码块添加CRC校验信息:为保证码块不大于阈值,例如6144bit,需要对传输块进行分段,为了接收设备可以提前中止错误译码,还包括将每个码块添加CRC校验信息;
步骤3)信道编码:把k个比特的序列映射到m个比特的序列,其中,编码前的比特称为原始比特或信源比特,编码后的比特称为码字或码字比特;一般m大于等于k,并称k/m为编码的码率;
步骤4)速率匹配:判断实际传输的物理资源和编码后的比特是否匹配:当实际传输的物理资源大于编码后的比特数目,则需要对编码后的比特按照一定的规则做一定的重复;若实际传输的物理资源小于编码后的比特数目,则要打掉一部分编码后的比特,从而达到传输能力和传输数据的匹配;速率匹配过程举例如下:假设现在分配给发送设备(用户)的物理承载为2个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每个RB上有12子载波,14个符号,调制方式为正交相移键控(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单端口天线发射,则当前可用的物理承载为2*12*14*2=672,而待传输数据经过编码后的比特为70比特,则需要对70比特按照一定的规则重复后达到672比特。
步骤5)码块级联;
步骤6)信道交织:为了避免信道选择性衰落对信息的影响,对传输数据进行交织处理;
步骤7)逻辑信道向物理信道映射:当将待传输数据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上进行资源映射时,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及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至少一个目标子载波、IFFT点数及置零长度;在频域上将待传输数据映射至各目标子载波上;目标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子载波间隔;可用传输资源是指分配给发送设备的时域、频域、空域、及码域的实际物理传输资源。可以根据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频段确定载波间隔配置因子n的取值。图4至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个符号上频域资源映射示意图,假设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频段不超过6GHz,图4至图6分别示出了三种不同的频域资源映射方式;参见图4,载波间隔配置因子n等于1,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L=0)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Δf2是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L=1)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Δf1的21倍,即2倍。参见图5,载波间隔配置因子n等于2,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L=0)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Δf3是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L=1)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Δf1的22倍,即4倍。参见图6,载波间隔配置因子n等于3,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L=0)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Δf4是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L=1)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Δf1的23倍,即8倍。
步骤8)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调制,增加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根据各目标子载波及IFFT点数,对待传输数据进行OFDM调制得到时域符号,在进行时域变化时,第一个符号采用的IFFT点数是第二个符号的1/2n倍;将时域符号的前(1-1/2n)的信息置为0,得到输出符号。
步骤9)并串变化:完成并串变换并按照时间的顺序,发射输出符号。
接收设备预先获知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的映射方式,接收设备对输出符号中前(1-1/2n)的长度的信息不做统计,仅对输出符号中第一个符号的除前(1-1/2n)之外的其它信息进行模拟信号接收和/或AGC操作和处理,对后续接收到的输出符号中的其它符号进行模拟信号接收,且针对输出符号对应的第一个符号的FFT点数为第二个符号的1/2n倍,从而实现保护间隔的功能,由于每一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上携带有信息,能够避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由于不在最后一个符号上发送数据而导致接收设备至少缺失一个符号的有用信息的问题,提升解码性能和系统性能。
下述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其中,装置实施例没有详细说明的部分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发送设备。参照图7,该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701、映射模块702、调制模块703、处理模块704及发射模块705;其中:
第一确定模块701被配置为当将待传输数据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上进行资源映射时,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及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至少一个目标子载波、I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映射模块702被配置为在频域上将待传输数据映射至各目标子载波上;
调制模块703被配置为根据各目标子载波及IFFT点数,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时域符号;
处理模块704被配置为将时域符号的前置零长度的信息置为0,得到输出符号;
发射模块705被配置为发射输出符号。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当待传输数据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上进行资源映射时,在频域上使用基于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所确定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进行资源映射,将调制得到的时域符号的前置零长度的信息置为0;当接收设备接收到发送设备的输出符号时,对输出符号中前置零长度的信息不做处理和统计,而是对输出符号中除前置零长度之外的其它信息进行解调和处理之后得到待传输数据,从而实现保护间隔的功能,由于每一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上携带有信息,能够避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由于不在最后一个符号上发送数据而导致接收设备至少缺失一个符号的有用信息的问题,提升解码性能,如此,能够提高业务质量和系统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图7示出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把第一确定模块701配置成包括:第一计算子模块801、确定子模块802、第二计算子模块803及第三计算子模块804,其中:
第一计算子模块801被配置为采用公式T1=T2*2n,计算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T1;其中,T2为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n为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确定子模块802被配置为根据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的频域上确定各目标子载波;
第二计算子模块803被配置为根据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IFFT点数N2,采用公式N1=N2/2n,计算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IFFT点数N1;
第三计算子模块804被配置为采用公式L0=1-1/2n,计算置零长度L0。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频段高于6GHz时,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等于1;或者,当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频段不超过6GHz时,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的取值包括1、2或3。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a所示,图7示出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901,被配置为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令,解析第一控制信令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b所示,图7示出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接收模块902,被配置为接收发送设备所在簇内的簇头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令,解析第二控制信令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c所示,图7示出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确定模块903,被配置为根据发送设备的处理能力,确定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图7示出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
发送模块1001,被配置为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三控制信令;其中,第三控制信令中包括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接收设备。参照图11,该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三确定模块1101及第四确定模块1102;其中:
第三确定模块1101被配置为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确定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第四确定模块1102被配置为当接收到发送设备发送的输出符号时,根据载波间隔配置因子、FFT点数及输出符号中除前置零长度之外的其它信息,确定待传输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a所示,图11示出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接收模块1201,被配置为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三控制信令,解析第三控制信令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b所示,图11示出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第四接收模块1202,被配置为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第四控制信令,解析第四控制信令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c所示,图11示出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五接收模块1203,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收设备所在簇内的簇头设备发送的第五控制信令,解析第五控制信令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确定模块1101,采用公式T1=T2*2n,计算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T1;其中,T2为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n为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根据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FFT点数N4,采用公式N3=N4/2n,计算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FFT点数N3;采用公式L0=1-1/2n,计算置零长度L0。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1300的框图,应用于发送设备;数据传输装置1300包括:
处理器1301;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1302;
其中,处理器1301被配置为:
当将待传输数据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上进行资源映射时,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及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至少一个目标子载波、I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在频域上将待传输数据映射至各目标子载波上;
根据各目标子载波及IFFT点数,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时域符号;
将时域符号的前置零长度的信息置为0,得到输出符号;
发射输出符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1301还可被配置为:
采用公式T1=T2*2n,计算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T1;其中,T2为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n为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根据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的频域上确定各目标子载波;
根据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IFFT点数N2,采用公式N1=N2/2n,计算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IFFT点数N1;
采用公式L0=1-1/2n,计算置零长度L0。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频段高于6GHz时,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等于1;或者,当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频段不超过6GHz时,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的取值包括1、2或3。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1301还可被配置为:
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令,解析第一控制信令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或者,
接收发送设备所在簇内的簇头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令,解析第二控制信令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或者,
根据发送设备的处理能力,确定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1301还可被配置为:
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三控制信令;其中,第三控制信令中包括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1400的框图,应用于接收设备;数据传输装置1400包括:
处理器1401;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1402;
其中,处理器1401被配置为:
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确定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当接收到发送设备发送的输出符号时,根据载波间隔配置因子、FFT点数及输出符号中除前置零长度之外的其它信息,确定待传输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1401还可被配置为:
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三控制信令,解析第三控制信令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或者,
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第四控制信令,解析第四控制信令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或者,
接收上述接收设备所在簇内的簇头设备发送的第五控制信令,解析第五控制信令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1401还可被配置为:
采用公式T1=T2*2n,计算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T1;其中,T2为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n为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根据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FFT点数N4,采用公式N3=N4/2n,计算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FFT点数N3;
采用公式L0=1-1/2n,计算置零长度L0。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数据传输装置1500适用于发送设备;数据传输装置15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502,存储器1504,电源组件1506,多媒体组件1508,音频组件15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1512,传感器组件1514,以及通信组件1516。
处理组件1502通常控制数据传输装置15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5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5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5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5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5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508和处理组件15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5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数据传输装置15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数据传输装置15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5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506为数据传输装置15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5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数据传输装置15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508包括在数据传输装置15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5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数据传输装置15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5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5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数据传输装置15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504或经由通信组件15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5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512为处理组件15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5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数据传输装置15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514可以检测到数据传输装置15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数据传输装置15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514还可以检测数据传输装置1500或数据传输装置15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数据传输装置15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数据传输装置15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数据传输装置15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5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5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5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516被配置为便于数据传输装置15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数据传输装置15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3G、4G、5G或它们的组合、或对讲网络。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5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5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装置15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组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504,上述指令可由数据传输装置1500的处理器15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例如,数据传输装置16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数据传输装置1600包括处理组件160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603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160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6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60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
数据传输装置16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606被配置为执行数据传输装置16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605被配置为将数据传输装置16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1608。数据传输装置16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603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数据传输装置1500或数据传输装置1600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数据传输装置1500或数据传输装置1600能够执行如下方法,方法包括:
当将待传输数据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上进行资源映射时,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及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至少一个目标子载波、I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在频域上将待传输数据映射至各目标子载波上;
根据各目标子载波及IFFT点数,对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时域符号;
将时域符号的前置零长度的信息置为0,得到输出符号;
发射输出符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及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至少一个目标子载波、IFFT点数及置零长度,包括:
采用公式T1=T2*2n,计算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T1;其中,T2为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n为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根据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的频域上确定各目标子载波;
根据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IFFT点数N2,采用公式N1=N2/2n,计算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IFFT点数N1;
采用公式L0=1-1/2n,计算置零长度L0。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频段高于6GHz时,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等于1;或者,
当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频段不超过6GHz时,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的取值包括1、2或3。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令,解析第一控制信令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或者,
接收发送设备所在簇内的簇头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令,解析第二控制信令获取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或者,
根据发送设备的处理能力,确定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三控制信令;其中,第三控制信令中包括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设备,包括:
当将待传输数据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上进行资源映射时,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及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至少一个目标子载波、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在频域上将所述待传输数据映射至各所述目标子载波上;
根据各所述目标子载波及所述IFFT点数,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时域符号;
将所述时域符号的前所述置零长度的信息置为0,得到输出符号;
发射所述输出符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及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至少一个目标子载波、IFFT点数及置零长度,包括:
采用公式T1=T2*2n,计算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T1;其中,T2为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n为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根据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在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的频域上确定各所述目标子载波;
根据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IFFT点数N2,采用公式N1=N2/2n,计算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IFFT点数N1;
采用公式L0=1-1/2n,计算所述置零长度L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频段高于6GHz时,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等于1;或者,
当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频段不超过6GHz时,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的取值包括1、2或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令,解析所述第一控制信令获取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或者,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所在簇内的簇头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令,解析所述第二控制信令获取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或者,
根据所述发送设备的处理能力,确定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三控制信令;其中,所述第三控制信令中包括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设备,包括:
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确定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当接收到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输出符号时,根据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所述FFT点数及所述输出符号中除前所述置零长度之外的其它信息,确定待传输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三控制信令,解析所述第三控制信令获取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或者,
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第四控制信令,解析所述第四控制信令获取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或者,
接收所述接收设备所在簇内的簇头设备发送的第五控制信令,解析所述第五控制信令获取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确定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点数及置零长度,包括:
采用公式T1=T2*2n,计算所述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T1;其中,T2为所述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n为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根据所述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FFT点数N4,采用公式N3=N4/2n,计算所述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FFT点数N3;
采用公式L0=1-1/2n,计算所述置零长度L0。
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将待传输数据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上进行资源映射时,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及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至少一个目标子载波、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映射模块,用于在频域上将所述待传输数据映射至各所述目标子载波上;
调制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目标子载波及所述IFFT点数,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时域符号;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时域符号的前所述置零长度的信息置为0,得到输出符号;
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所述输出符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采用公式T1=T2*2n,计算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T1;其中,T2为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n为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在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的频域上确定各所述目标子载波;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IFFT点数N2,采用公式N1=N2/2n,计算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IFFT点数N1;
第三计算子模块,用于采用公式L0=1-1/2n,计算所述置零长度L0。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频段高于6GHz时,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等于1;或者,当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载波频段不超过6GHz时,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的取值包括1、2或3。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令,解析所述第一控制信令获取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或,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所在簇内的簇头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令,解析所述第二控制信令获取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或,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送设备的处理能力,确定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三控制信令;其中,所述第三控制信令中包括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14.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确定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输出符号时,根据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所述FFT点数及所述输出符号中除前所述置零长度之外的其它信息,确定待传输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三控制信令,解析所述第三控制信令获取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或,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第四控制信令,解析所述第四控制信令获取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或,
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所在簇内的簇头设备发送的第五控制信令,解析所述第五控制信令获取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采用公式T1=T2*2n,计算所述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T1;其中,T2为所述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n为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根据所述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FFT点数N4,采用公式N3=N4/2n,计算所述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FFT点数N3;采用公式L0=1-1/2n,计算所述置零长度L0。
1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当将待传输数据在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上进行资源映射时,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及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二个符号使用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至少一个目标子载波、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在频域上将所述待传输数据映射至各所述目标子载波上;
根据各所述目标子载波及所述IFFT点数,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时域符号;
将所述时域符号的前所述置零长度的信息置为0,得到输出符号;
发射所述输出符号。
1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根据预先获取的载波间隔配置因子确定发送设备的可用传输资源的第一个符号使用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点数及置零长度;
当接收到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输出符号时,根据所述载波间隔配置因子、所述FFT点数及所述输出符号中除前所述置零长度之外的其它信息,确定待传输数据。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8/122362 WO2020124486A1 (zh) | 2018-12-20 | 2018-12-20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16800A true CN109716800A (zh) | 2019-05-03 |
CN109716800B CN109716800B (zh) | 2021-10-26 |
Family
ID=66261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03239.0A Active CN109716800B (zh) | 2018-12-20 | 2018-12-20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052899A1 (zh) |
EP (1) | EP3893533A4 (zh) |
CN (1) | CN109716800B (zh) |
WO (1) | WO2020124486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74317A (zh) * | 2019-07-30 | 2019-12-1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65608A (zh) * | 2014-06-03 | 2014-09-24 |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
CN107113136A (zh) * | 2014-10-31 | 2017-08-2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dci标志和dci格式大小指示符的两阶段pdcch |
CN109314929A (zh) * | 2017-02-06 | 2019-02-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载波唤醒无线帧的波形编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973325B2 (en) * | 2013-09-27 | 2018-05-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generating fractional guard periods |
CN106688214B (zh) * | 2015-07-27 | 2019-10-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US10356800B2 (en) * | 2016-05-09 | 2019-07-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calable numerology with symbol boundary alignment for uniform and non-uniform symbol d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US10536314B2 (en) * | 2016-06-03 | 2020-01-14 |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Wireless Technology | OFDMA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for performing OFDM base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80026823A1 (en) * | 2016-07-22 | 2018-01-25 | Rajendra Kumar | High capacity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CN107733604B (zh) * | 2016-08-12 | 2023-06-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889238B (zh) * | 2016-09-30 | 2021-04-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EP3520344A1 (en) * | 2016-09-30 | 2019-08-07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for adapting the length of null cyclic prefix for a frequency-domain null cyclic prefix single 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917278B2 (en) * | 2017-04-28 | 2021-02-09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Frequency-domain transmitters and receivers which adapt to different subcarrier spacing configurations |
-
2018
- 2018-12-20 EP EP18943586.0A patent/EP3893533A4/en active Pending
- 2018-12-20 US US17/416,416 patent/US20220052899A1/en active Pending
- 2018-12-20 CN CN201880003239.0A patent/CN109716800B/zh active Active
- 2018-12-20 WO PCT/CN2018/122362 patent/WO2020124486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65608A (zh) * | 2014-06-03 | 2014-09-24 |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
CN107113136A (zh) * | 2014-10-31 | 2017-08-2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dci标志和dci格式大小指示符的两阶段pdcch |
CN109314929A (zh) * | 2017-02-06 | 2019-02-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载波唤醒无线帧的波形编码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74317A (zh) * | 2019-07-30 | 2019-12-1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
WO2021016858A1 (zh) * | 2019-07-30 | 2021-02-0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
CN110574317B (zh) * | 2019-07-30 | 2022-05-2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
US12108383B2 (en) | 2019-07-30 | 2024-10-01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after transforming frequency domain to a time domain using resource mapping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16800B (zh) | 2021-10-26 |
EP3893533A4 (en) | 2022-07-20 |
WO2020124486A1 (zh) | 2020-06-25 |
US20220052899A1 (en) | 2022-02-17 |
EP3893533A1 (en) | 2021-10-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91981B (zh) |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
JP7242831B2 (ja) | 参照信号の送受信方法、装置、車載機器および端末 | |
CN111344994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 | |
CN109196888B (zh) | 参数集获取方法及装置 | |
CN110214427B (zh) | 反馈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介质 | |
CN111919415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
CN110495203B (zh) | 共存干扰上报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4846886A (zh) | 确定传输方向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6688203B (zh) | 确定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装置及基站、用户设备 | |
CN112514316B (zh) | 联合调度多个传输块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716800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1466127A (zh) | 增强上行覆盖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2823485A (zh) | 上行控制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11937224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3366775B (zh) | 信道状态信息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9792321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4080771B (zh) | Pucch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312311B (zh) | 信道配置方法及装置 | |
CN114846885A (zh) | 确定传输方向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080852A (zh) | 能力信息的上报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271002A (zh) |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5989702A (zh) |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EP384638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guard period | |
CN110546914A (zh) | 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964981A (zh) | 激活波束的确定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