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3559B - 一种蓝相液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蓝相液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3559B
CN109713559B CN201910103655.4A CN201910103655A CN109713559B CN 109713559 B CN109713559 B CN 109713559B CN 201910103655 A CN201910103655 A CN 201910103655A CN 109713559 B CN109713559 B CN 1097135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blue phase
phase liquid
crystal film
la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36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13559A (zh
Inventor
王京霞
刘捷
江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91010365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135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13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35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135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35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ser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相液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蓝相液晶膜的组分包括:30wt%的可聚合的液晶单体C6M、59.5wt%的液晶分子HTG135200‑100、2.9~3.7wt%的手性掺杂剂、5wt%的交联剂、0.2~2wt%的光引发剂和0.5~2wt%的小分子染料。由于蓝相态受到可聚合的液晶单体C6M的影响,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蓝相液晶膜为固态,其形态比较稳定,使得蓝相可以保持在非常宽温度范围。进一步使得泵浦光造成的热效应对液晶激光器的温度影响不足以影响蓝相液晶的相态,使得该蓝相液晶膜作为激光器使用时,激光器的波长稳定性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蓝相液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染料激光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蓝相液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现有的蓝相液晶激光器普遍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通常蓝相温域较窄,一般其使用温度为0.5-2℃,当外部环境温度改变时,液晶相态发生改变,会从蓝相态变为胆甾相或各向同性相,导致使用温度受到限制。
(2)现有的蓝相激光器为液态,蓝相态的带隙所产生的选择性反射,其中心波长随温度变化而变化,BPI态时,随温度的升高而蓝移,BPII态时,随温度的升高带隙红移,所以当激光器受到外部激励时升温,导致激光器的激射波长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波长稳定性差。
(3)由于现有的蓝相液晶为液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造成蓝相液晶周期性电介质结构不稳定,导致阈值高、Q值低等缺陷。
(4)由于现有的蓝相液晶激光器都安装在液晶盒中,导致激光器的尺寸受到液晶盒尺寸的限制,柔性差,使得激光器的使用灵活性受到很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蓝相液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蓝相液晶膜的组分包括可聚合的液晶单体C6M、不可聚合的液晶混合物HTG135200-100交联剂以及小分子染料等组分,这些组分聚合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柔软性的薄膜,一方面,组分中含有小分子染料,能够实现双波长激射,另一方面,该薄膜具有一定强度和柔软度能够脱离液晶盒做到自支撑,而且该薄膜可以被切割成任一尺寸,方便使用。另外,由于所形成的蓝相液晶膜为固态,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液态的蓝相液晶,存在较低阈值和高Q值的优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蓝相液晶膜,组分包括:30wt%的可聚合的液晶单体C6M、59.5wt%的不参与聚合的液晶分子HTG135200-100、2.9~3.7wt%的手性掺杂剂、5wt%的交联剂、0.2~2wt%的光引发剂和0.5~2wt%的小分子染料。
进一步地,蓝相液晶膜的厚度为10-500μm。
进一步地,引发剂为紫外光引发剂。
进一步地,手性掺杂剂为R5011、S5011、CB15、S1011、S811或R811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光引发剂为I-651、I-819或I-754;和/或所述小分子染料为香豆素6、罗丹明B或DCM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简称为TMPTA)。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蓝相液晶膜的用途,作为激光器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蓝相液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30wt%的可聚合的液晶单体C6M、59.5wt%的不参与聚合的液晶分子HTG135200-100、2.9~3.7wt%的手性掺杂剂、5wt%的交联剂、0.2~2wt%的光引发剂和0.5~2wt%的小分子染料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加热到液晶清亮点后,灌入厚度为10~500μm的液晶盒中;将所述液晶盒的温度降温,使所述混合物达到蓝相液晶态,控制降温的速度在0.001~0.5℃/min之内;采用波长为250~400nm的紫外光对所述液晶盒照射10~200s,所述液晶盒内即为蓝相液晶膜。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的蓝相液晶膜的用途,作为激光器使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相液晶膜作为激光器使用,可以实现双波长带边激光激射,可通过泵浦功率调节单波长到双波长的转换。
(2)由于蓝相态受到可聚合的液晶单体C6M的影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相液晶膜为固态,其结构比较稳定,使得蓝相相态可以保持在非常宽温度范围,可以是0℃~100℃。进一步使得泵浦光造成的热效应对液晶激光器的温度影响不足以影响蓝相液晶的相态,使得该蓝相液晶膜作为激光器使用时,激光器的波长稳定性大大提高。
(3)由于蓝相态受到可聚合的液晶单体C6M的影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相液晶膜为固态,其形态比较稳定,可以减弱在膜的厚度方向由于泵浦源产生的热梯度的影响,从而减弱热梯度导致的蓝相液晶膜在厚度方向晶格尺寸分布的不均匀,使激光器的阈值下降,Q值较高。
(4)本发明实施方式得到的蓝相液晶膜,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柔性,使得该蓝相液晶膜可以裁剪成多种形状,并得到更小的尺度,便于利用,并且上述蓝相液晶膜可以在弯曲的情况下工作,对以后激光显示、激光传感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蓝相液晶膜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蓝相液晶膜聚合前的POM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蓝相液晶膜聚合后的POM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蓝相液晶膜的正面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蓝相液晶膜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蓝相液晶膜的激光发射光谱从单波长激射到多波长激射的模式转化过程示意图;
图5(a)为对实施例2得到的蓝相液晶膜泵浦得到的光谱图;
图5(b)为对实施例3得到的蓝相液晶膜泵浦得到的光谱图;
图5(c)为对实施例4得到的蓝相液晶膜泵浦得到的光谱图;
图5(d)为对实施例5得到的蓝相液晶膜泵浦得到的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本部分对本发明实验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的描述。虽然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所使用的许多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但是本发明仍然在此作尽可能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在上下文中,如果未特别说明,本发明所用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
第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蓝相液晶膜,其组分包括:30wt%的参与聚合的液晶单体C6M、59.5wt%的不参与聚合的液晶分子HTG135200-100、2.9~3.7wt%的手性掺杂剂、5wt%的交联剂、0.2~2wt%的光引发剂和0.5~2wt%的小分子染料。
优选的,蓝相液晶膜的厚度为10-500μm。当该蓝相液晶膜的厚度低于10μm时,会导致蓝相液晶膜中周期结构的周期数较少,不足以提供足够高的反射率和带边态密度,不足以使高阈值带边达到阈值从而发射双波长激光;当蓝相液晶膜的厚度高于500μm时,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温度难以均匀,造成厚度梯度上蓝相液晶晶格参数随温度的梯度而梯度变化,降低蓝相液晶的带隙质量。
结合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蓝相液晶膜中的引发剂为紫外光引发剂,紫外光引发剂可以是I-651、I-184或I-250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发明中,紫外光引发剂主要采用I-651。当引发剂含量低于0.2wt%时,可能不会引发聚合反应,无法产生蓝相液晶膜。当引发剂含量超过2wt%时,则会使蓝相的色块减小,造成膜质量的下降。
结合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手性掺杂剂为R5011、S5011、CB15、S1011、S811或R811中的一种。本发明中,手性掺杂剂的作用主要是使不参与聚合的液晶混合物HTG135200-100和参与聚合的液晶单体C6M产生双螺旋扭曲结构,形成蓝相液晶态,如果不加手性掺杂剂,则整个体系为向列相液晶,不会形成蓝相液晶。并且,手性掺杂剂的含量决定带隙的位置,含量太多和太少都会对蓝相液晶带隙位置造成影响。
结合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光引发剂为I-651、I-819或I-754。光引发剂的作用主要是引发聚合反应,其超过2wt%则会使蓝相的色块减小,造成膜质量的下降。含量少于0.2wt%,聚合时间延长甚至不聚合。
结合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本发明中,小分子染料可以是分子量小的染料,例如香豆素6、罗丹明B或DCM中的一种。小分子染料作为激光增益介质,在泵浦光作用下,实现粒子数反转,并在谐振腔的作用下,出射激光。
需要说明的是,当小分子染料为香豆素6时,应调节手性掺杂及的量,使蓝相液晶带隙在500-550nm之间,其发射的激光波长范围为500~550nm,可采用波长为390-450nm、脉宽为100-300fs、重复频率为1KHz光源对其泵浦可经过透镜聚焦到本发明的蓝相液晶膜的上表面、中间、或下表面。当小分子染料为罗丹明B或DCM,应调节手性掺杂及的量,使蓝相液晶带隙在550-650nm之间其发射激光波长均为550~650nm,可采用波长为510-550nm、脉宽为100-300fs、重复频率为1KHz光源对其泵浦,可经过透镜聚焦到本发明的蓝相液晶膜的上表面、中间、或下表面。
结合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CAS No.:15625-89-5 2,2-Bis[(acryloyloxy)methyl]butyl acrylate,简称为TMPTA)。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蓝相液晶膜可以作为激光器使用。一方面,蓝相液晶膜作为激光器使用,可以实现双波长带边激光激射,可通过泵浦功率调节单波长到双波长的转换。另一方面,由于蓝相态受到可聚合的液晶单体C6M的影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相液晶膜为固态,其形态比较稳定,使得蓝相可以保持在非常宽温度范围。进一步使得泵浦光造成的热效应对液晶激光器的温度影响不足以影响蓝相液晶的相态,使得该蓝相液晶膜作为激光器使用时,激光器的波长稳定性大大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蓝相液晶膜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步骤S104。
步骤S101,将30wt%的可聚合的液晶单体C6M、59.5wt%的不参与聚合的液晶分子HTG135200-100、2.9~3.7wt%的手性掺杂剂、5wt%的交联剂、0.2~2wt%的光引发剂和0.5~2wt%的小分子染料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步骤S102,将所述混合物加热到液晶清亮点后,灌入厚度为10~500μm的液晶盒中。
其中,本发明中大部分液晶的液晶清亮点温度一般在80℃以上。
步骤S103,将所述液晶盒的温度降温,使所述混合物达到蓝相液晶态,控制降温的速度在0.001~0.5℃/min之内。
降温速度低于0.001℃/min时,制备该蓝相液晶膜的时间太久,效率太低,降温速度超过0.5℃/min时,会造成蓝相液晶色块较小,带隙差,不足以作为谐振腔产生激光。
步骤S104,采用波长为250~400nm的紫外光对所述液晶盒照射10~200s,所述液晶盒内即为蓝相液晶聚合物膜。
需要说明的是,光引发剂包括紫外光引发剂和可见光引发剂,不同的引发剂在不同的波长范围内可以引发。当制作蓝相液晶膜采用的是可见光引发剂时,则采用400-700nm的可见光引发。当制作蓝相液晶膜采用的是紫外光引发剂时,则采用240-400nm的紫外光进行光照引发。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制备的蓝相液晶膜可作为激光器使用。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制备的蓝相液晶膜存在以下的优点:
(1)制得的蓝相液晶膜作为激光器使用,可以实现双波长带边激光激射。
(2)由于蓝相态受到可聚合的液晶单体C6M的影响,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制得的蓝相液晶膜为固态,其形态比较稳定,使得蓝相可以保持在非常宽温度范围。进一步使得泵浦光造成的热效应对液晶激光器的温度影响不足以影响蓝相液晶的相态,使得该蓝相液晶膜作为激光器使用时,激光器的波长稳定性大大提高。
(3)由于蓝相态受到可聚合的液晶单体C6M的影响,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制得的蓝相液晶膜为固态,其形态比较稳定,可以减弱在膜的厚度方向由于泵浦产生的热梯度,从而减弱热梯度导致的蓝相液晶膜在厚度方向晶格尺寸分布的不均匀,使激光器的阈值下降,Q值提高。
(4)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制得的蓝相液晶膜,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柔性,使得该蓝相液晶膜可以裁剪成多种形状,并得到更小的尺度,便于利用,并且上述蓝相液晶膜可以在弯曲的情况下工作,对以后激光显示、激光传感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下述以多个具体实例说明应用本发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蓝相液晶膜的具体过程,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和测试结果。
实施例1
将59.5wt%的液晶分子HTG135200-100和30wt%的可聚合的液晶单体C6M相混合后,再将0.5wt%的光引发剂I-651、5wt%的TMPTA、3.3wt%的R5011和0.5wt%小分子染料放入容器中均匀混合得到液晶混合物。其中,小分子染料选用香豆素6。
将上述液晶混合物加热到其液晶清亮点或加热至其液晶清亮点以上,本实施例1中加热到90℃,灌入液晶盒中,液晶盒间隔厚度为50μm。
将该液晶盒降温至蓝相液晶态(BPI态),控制降温的速度在0.5℃/min
用波长为385nm的紫外光,照射80s。
将液晶盒拆开,将蓝相液晶聚合物膜取出,即得到蓝相液晶聚合物激光器。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蓝相液晶膜聚合前的POM图。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蓝相液晶膜聚合后的POM图。
通过对实施例1得到的蓝相液晶膜进行偏光显微镜表征得到POM图,在图2(a)和图2(b)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制得的蓝相液晶膜在聚合前是蓝相液晶态,聚合后,蓝相液晶态得以很好的保持,高质量的带隙得到保持。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蓝相液晶膜的正面示意图。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蓝相液晶膜的侧面示意图。
如图3(a)和图3(b)所示,说明实施例1制得的蓝相液晶膜为自支撑薄膜,其一端位于两个玻璃片之间,另一端伸展在空气中,可以得出,该蓝相液晶膜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蓝相液晶膜的激光发射光谱从单波长激射到多波长激射的模式转化过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1中,在不同功率下对实施例1得到的蓝相液晶膜用400nm、200fs激光泵浦,重复频率为1KHz。左侧的光谱图为泵浦功率在1.7~3.58nJ/脉冲时,蓝相液晶膜表现为单波长激射。当继续增大泵浦功率时,能够实现双波长激射,其中,高能带边激光波长为516.2nm。低能带边激光波长为530.67nm。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相液晶膜可以通过泵浦功率的改变,实现单波长激射或双波激射之间的切换,方便使用。
在本实施例1中,还计算了采用该蓝相液晶膜作为激光器使用时,其Q值,通过Q=λlasing/Δλ计算,λlasing为激光峰中心位置,Δλ为激光峰的半峰宽,516.2nm激光峰的Q值为2868,530.4nm的激光峰Q值为4824,可见将其作为激光器使用,具有较高的Q值。
以下从原理角度来解释上述组分构成的蓝相液晶膜为什么会产生双波长的激光。首先是,蓝相液晶体系稳定,蓝相液晶态受到染料的影响小,带隙质量高,带边态密度高,阈值低;其次是,香豆素6染料分子和液晶分子的π-π相互作用比较强,香豆素6在C6M和HTG135200-100液晶混合物中溶解性较好,使染料掺杂的浓度提高,激光阈值进一步降低,样品不容易受到泵浦源作用的热效应破坏,在一定的泵浦光功率范围下,高能带边和低能带边激光都能达到激射阈值,实现双波长激射;最后是,在宏观上,染料分子在蓝相液晶聚合物膜中无序排列,使高能带边和低能带边阈值相似,在一定泵浦光功率范围内,可以实现双波长激光激射。
实施例2
将59.5wt%液晶分子HTG135200-100和30wt%的可聚合的液晶单体C6M相混合后,再将0.5wt%的光引发剂I-651、5wt%的TMPTA、3.7wt%的S5011和1.5wt%的小分子染料放入容器中均匀混合得到液晶混合物。其中,小分子染料选用香豆素6。
将上述液晶混合物加热到其液晶清亮点或加热至其液晶清亮点以上,本实施例2中加热到100℃,灌入液晶盒中,液晶盒间隔厚度为10μm。
将该液晶盒降温至蓝相液晶态(BPI态),控制降温的速度在0.01℃/min左右;并用365nm的紫外光,照射200s。
将液晶盒拆开,将蓝相液晶聚合物膜取出,即得到蓝相液晶聚合物激光器。
图5(a)为对实施例2得到的蓝相液晶膜泵浦得到的光谱图。
如图5(a)所示,在不同功率下,用波长为400nm、脉宽为200fs,重复频率为1KHz的激光对实施例2得到的蓝相液晶膜泵浦。
所示的光谱图为泵浦功率在15.4~40.1nJ/脉冲时,随着功率增大,蓝相液晶膜从单波长激射逐渐变成双波长激射,其波长的强度逐步增强。其中,高能带边激光的波长为511.8nm,低能带边激光的波长为526.5nm。
在本实施例2中,还计算了采用该蓝相液晶膜作为激光器使用时,其Q值,通过Q=λlasing/Δλ计算,λlasing为激光峰中心位置,Δλ为激光峰的半峰宽,511.8nm激光峰的Q值为4265,526.5nm的激光峰Q值为2925(Q值的计算过程),可见将其作为激光器使用,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提高Q值。
实施例3
将59.5wt%液晶分子HTG135200-100和30wt%的可聚合的液晶单体C6M相混合后,再将2wt%的光引发剂I-784、5wt%的交联剂TMPTA、3.3wt%的手性掺杂剂R5011和1.5wt%的小分子染料放入容器中均匀混合得到液晶混合物。其中,小分子染料选用香豆素6。
将上述液晶混合物加热到其液晶清亮点或加热至其液晶清亮点以上,本实施例3中加热到80℃,灌入液晶盒中,液晶盒间隔厚度为200μm。
将该液晶盒降温至蓝相液晶态(BPI态),控制降温的速度在0.1℃/min;并用532nm的可见光,照射120s。
将液晶盒拆开,将蓝相液晶聚合物膜取出,即得到蓝相液晶聚合物激光器。
图5(b)为对实施例3得到的蓝相液晶膜泵浦得到的光谱图。
如图5(b)所示,将实施例3得到的蓝相液晶膜,用400nm,200fs的激光泵浦,重复频率为1KHz。发现能够产生双波长激光,高能带边激光的波长为521.2nm,低能带边激光的波长为538.3.4nm。
在本实施例3中,还计算了采用该蓝相液晶膜作为激光器使用时,其Q值,通过Q=λlasing/Δλ计算,λlasing为激光峰中心位置,Δλ为激光峰的半峰宽,521.2nm激光峰的Q值为3448,538.3nm的激光峰Q值为1794(Q值的计算过程),可见将其作为激光器使用,具有较高的Q值。
实施例4
将59.5wt%液晶分子HTG135200-100和55wt%的可聚合的液晶单体C6M相混合后,在将1wt%的光引发剂I-784、5wt%的交联剂、3.1wt%R5011和1.5wt%的小分子染料放入容器中均匀混合得到液晶混合物。其中,小分子染料选用香豆素6。
将上述液晶混合物加热到其液晶清亮点或加热至其液晶清亮点以上,本实施例4中加热到80℃,灌入液晶盒中,液晶盒间隔厚度为500μm。
将该液晶盒降温至蓝相液晶态(BPI态),控制降温的速度在0.05℃/min;并用532nm的紫外光,照射200s。
将液晶盒拆开,将蓝相液晶聚合物膜取出,即得到蓝相液晶聚合物激光器。
图5(c)为对实施例4得到的蓝相液晶膜泵浦得到的光谱图。
如图5(c)所示,将实施例4得到的蓝相液晶膜,用400nm 200fs,重复频率为1KHz的激光泵浦,实现双波长激射。其中高能带边激光的波长为523.7nm,低能带边激光的波长为538.5nm。
在本实施例4中,还计算了采用该蓝相液晶膜作为激光器使用时,其Q值,通过Q=λlasing/Δλ计算,λlasing为激光峰中心位置,Δλ为激光峰的半峰宽,523.7nm激光峰的Q值为2494,538.5nm的激光峰Q值为2564(Q值的计算过程),可见将其作为激光器使用,具有较高的Q值。
实施例5
将59.5wt%液晶分子HTG135200-100和30wt%的可聚合的液晶单体C6M相混合后,再将0.5wt%的光引发剂I-651,5wt%的交联剂TMPTA、2.9wt%的手性掺杂剂R5011和2.5wt%的小分子染料放入容器中均匀混合得到液晶混合物。其中,小分子染料选用香豆素6。
将上述液晶混合物加热到其液晶清亮点或加热至其液晶清亮点以上,本实施例5中加热到90℃后,灌入液晶盒中,液晶盒间隔厚度为50μm。
将该液晶盒降温至蓝相液晶态(BPI态),控制降温的速度在0.01℃/min之内;并用385nm的紫外光,照射200s。
将液晶盒拆开,将蓝相液晶聚合物膜取出,即得到蓝相液晶聚合物激光器。
图5(d)为对实施例5得到的蓝相液晶膜泵浦得到的光谱图。
如图5(d),将实施例5得到的蓝相液晶膜放入激光谐振腔内,在400nm200fs的激光泵浦下,重复频率为1KHz,实现双波长激射。其中,高能带边激光的波长为533.4nm,低能带边激光的波长为548.7.3nm。
在本实施例5中,还计算了采用该蓝相液晶膜作为激光器使用时,其Q值,通过Q=λlasing/Δλ计算,λlasing为激光峰中心位置,Δλ为激光峰的半峰宽,533.4nm激光峰的Q值为1839,548.7nm的激光峰Q值为1828(Q值的计算过程),可见将其作为激光器使用,具有较高的Q值。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相液晶膜作为激光器使用,可以实现双波长带边激光激射,可通过泵浦功率调节单波长到双波长的转换。
(2)由于蓝相态受到可聚合的液晶单体C6M的影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相液晶膜为固态,其形态比较稳定,使得蓝相可以保持在非常宽温度范围。进一步使得泵浦光造成的热效应对液晶激光器的温度影响不足以影响蓝相液晶的相态,使得该蓝相液晶膜作为激光器使用时,激光器的波长稳定性大大提高。
(3)由于蓝相态受到可聚合的液晶单体C6M的影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相液晶膜为固态,其形态比较稳定,可以减弱在膜的厚度方向由于泵浦产生的热梯度,从而减弱热梯度导致的蓝相液晶膜在厚度方向晶格尺寸分布的不均匀,使激光器的阈值下降,Q值提高。
(4)本发明实施方式得到的蓝相液晶膜,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柔性,使得该蓝相液晶膜可以裁剪成多种形状,并得到更小的尺度,便于利用,并且上述蓝相液晶膜可以在弯曲的情况下工作,对以后激光显示、激光传感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10)

1.一种蓝相液晶膜,其特征在于,组分包括:30wt%的液晶单体C6M、59.5wt%的液晶分子HTG135200-100、2.9~3.7wt%的手性掺杂剂、5wt%的交联剂、0.2~2wt%的光引发剂和0.5~2wt%的小分子染料;所述小分子染料为香豆素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相液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相液晶膜的厚度为10~5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相液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紫外光引发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相液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掺杂剂为R5011、S5011、CB15、S1011、S811或R811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相液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I-651、I-819或I-75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相液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蓝相液晶膜的用途,其特征在于,作为激光器使用。
8.一种蓝相液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30wt%的液晶单体C6M、59.5wt%的液晶分子HTG135200-100、2.9~3.7wt%的手性掺杂剂、5wt%的交联剂、0.2~2wt%的光引发剂和0.5~2wt%的小分子染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加热到液晶清亮点后,灌入厚度为10~500μm的液晶盒中;
将所述液晶盒的温度降温,使所述混合物达到蓝相液晶态,控制降温的速度在0.001~0.5℃/min之内;
采用波长为250~400nm的紫外光对所述液晶盒照射10~200s,所述液晶盒内即为蓝相液晶膜。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蓝相液晶膜。
10.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蓝相液晶膜的用途,其特征在于,作为激光器使用。
CN201910103655.4A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蓝相液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ctive CN1097135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3655.4A CN109713559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蓝相液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3655.4A CN109713559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蓝相液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3559A CN109713559A (zh) 2019-05-03
CN109713559B true CN109713559B (zh) 2020-06-12

Family

ID=66264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3655.4A Active CN109713559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蓝相液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1355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7583C (zh) * 2002-08-29 2008-02-06 巴斯福股份公司 用于固态染料激光的激光增益介质
CN101148591B (zh) * 2007-10-16 2011-05-04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反射带宽可控的液晶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KR101602518B1 (ko) * 2008-08-18 2016-03-10 메르크 파텐트 게엠베하 디스코틱 및 칼라미틱 기를 포함하는 메소젠 화합물
CN101566755B (zh) * 2009-05-27 2011-08-24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聚合物稳定液晶材料制备光增亮膜的方法
EP2371930B1 (en) * 2010-03-31 2014-08-06 Sony Corporation A blue phase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TWI435929B (zh) * 2011-10-05 2014-05-01 Au Optronics Corp 藍相液晶組成物以及藍相液晶面板
US9976081B2 (en) * 2013-04-28 2018-05-22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ymer-stabilized dual frequency blue phase liquid crystals
KR102354999B1 (ko) * 2015-03-10 2022-01-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배향막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5810441B (zh) * 2016-03-09 2018-09-25 江汉大学 对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WO2017181108A1 (en) * 2016-04-14 2017-10-19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Templated synthesis of shape-controlled polymeric nanofibers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 in liquid crysta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3559A (zh) 2019-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ostela et al. Solid-state dye laser based on Coumarin 540A-doped polymeric matrices
Garcia‐Moreno et al. Materials for a Reliable Solid‐State Dye Laser at the Red Spectral Edge
Lin et al. Supercontinuum generation in a microstructured optical fiber by picosecond self Q‐switched mode‐locked Nd: GdVO4 laser
Dominguez et al. Multi-photon excited coherent random laser emission in ZnO powders
Costela et al. Laser performance of pyrromethene 567 dye in solid matrices of methyl methacrylate with different comonomers
US7443900B2 (en) Laser gain medium for solid state dye lasers
Costela et al. Laser performance of pyrromethene 567 dye in solid polymeric matrices with different cross-linking degrees
Giffin et al. Solid state dye lasers based on 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and methyl methacrylate co-polymers
CN109713559B (zh) 一种蓝相液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stela et al. Efficient and highly photostable solid-state dye lasers based on modified dipyrromethene. BF 2 complexes incorporated into solid matrices of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Costela et al. Studies on laser action from polymeric matrices doped with coumarin 503
GB2504003A (en) Continuous wave directional emission liquid crystal structures and devices
He et al. Random lasing in a dye doped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polymer solution
Rahn et al. Lasers based on dye-doped sol-gel composite glasses
JP2007049196A (ja) レーザー発振の制御方法
Tou et al. Optimization of a Rhodamine 6G-doped PMMA thin-slab laser
Wang et al. Dependence of lasing threshold power on excitation wavelength in dye-doped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s
Chen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a passively Q-switched Nd3+: NaY (WO4) 2 laser with Cr4+: YAG saturable absorber
Gaumé et al. Mechanical, thermal and laser properties of Yb:(Sr1− xCax) 3Y (BO3) 3 (Yb: CaBOYS) for 1 μm laser applications
JP2005101464A (ja) レーザー発振の制御装置
Rahn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dye-doped ormosil lasers
Liu et al. A review of ns-pulsed Raman lasers based on diamond crystal
Costela et al. Solid-state dye lasers
JP6090954B2 (ja) コロイド結晶ゲルからなるレーザ発振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Zhao et al. Crystal growth,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and laser performance of Nd: Lu 0.33 Y 0.36 Gd 0.3 VO 4 cryst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