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2733B - 核电站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核电站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2733B
CN109712733B CN201811478785.8A CN201811478785A CN109712733B CN 109712733 B CN109712733 B CN 109712733B CN 201811478785 A CN201811478785 A CN 201811478785A CN 109712733 B CN109712733 B CN 1097127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sriv
gate
msrcv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787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12733A (zh
Inventor
周叶翔
任立永
梁玲
王巧燕
杨震
彭华清
邓天
刘光明
田亚杰
张学刚
江辉
汪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Shenzhen China Guangdong Nuclea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Shenzhen China Guangdong Nuclea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Shenzhen China Guangdong Nuclea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4787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1273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9498 priority patent/WO2020113505A1/zh
Priority to EP18942034.2A priority patent/EP3904640B1/en
Publication of CN109712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2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12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27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D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0Control of 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01Computer implemented control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D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0Control of 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4Safety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Safety Devices In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包括:三个独立控制列,每个MSRIV均分别与三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一控制子列连接,每个MSRCV均与一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且不同的MSRCV与不同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在满足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三重冗余配置的同时,还满足三个独立控制列的设计原则,简化了控制系统的控制列数量,降低了控制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控制功能更加集中化设计。而且任何一独立列控制列失效,至多导致蒸汽大气排放系统中一个排放回路的打开功能丧失,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隔离功能仍然不受影响,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核电站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核电站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蒸汽大气排放系统是将核电站一回路中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排进大气、排出反应堆热量的安全相关系统,与核电站安全运行密切相关,其安全级功能的控制是是否重要的。
现在的蒸汽大气排放系统一般配置了三个排放回路,每个一个排放回路与一个一回路中的蒸汽发生器连通,其中,每个排放回路串联配置一个安全级自励式隔离阀,一个安全级电动调节阀实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功能。现有的针对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控制系统,例如:EPR堆型,是采用了四个独立控制列,每个控制列中可以同时处理主蒸汽排放隔离阀(Main Steam ReliefIsolation Valve,简称“MSRIV”)和主蒸汽排放控制阀(Main Steam Relief ControlValve,简称“MSRCV”)的控制功能,且MSRCV的控制功能分配在两个数字化控制系统(Digital Control System,简称“DCS”)平台中实现。上述针对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控制系统的设计结构复杂,难以满足核电站更新换代的设计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所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包括:三重冗余配置设计的排放回路,每个排放回路均与核电站一回路中的一个相应地蒸汽发生器连通,且每个排放回路均包括:串联连接的MSRIV和MSRCV,所述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包括:与蒸汽大气排放系统连接的三个独立控制列,每个独立控制列包括:用于控制MSRIV的第一控制子列和用于控制MSRCV的第二控制子列,
每个MSRIV均分别与三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一控制子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至少两个第一控制子列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时,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每个MSRCV均与一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且不同的MSRCV与不同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相应的第二控制子列独立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时,执行相应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中,每个所述MSRIV包括:两组并联连接的先导阀串联组,每组先导阀串联组均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先导阀,
MSRIV中每个先导阀均与一个第一控制子列连接,且每组先导阀串联组中的两个先导阀分别与两个不同的第一控制子列连接,
每个MSRIV的同组先导阀所连接的第一控制子列均不相同,所述同组先导阀为MSRIV中两组先导阀串联组中连接到同一个第一控制子列的两个先导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中,每个MSRIV的同组先导阀所连接的第一控制子列为每个MSRIV对应的先导阀公共控制列,每个MSRIV所连接的先导阀公共控制列,与同一排放回路中MSRIV所连接的第二控制子列处于同一独立控制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中,所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包括:MSRIV开启时根据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MSRIV关闭且无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时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手动控制功能、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二控制子列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MSRIV开启时,采用PID算法(即Proportion IntegralDifferential),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MSRIV开启时,采用PID算法,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手动设置的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或者,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手动设置的开度进行自动调节MSRCV开度;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MSRIV关闭且无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时,采用折线函数算法,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MSRCV开度;
逻辑驱动电路,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按照预设控制逻辑控制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中任一项投入使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中,所述逻辑驱动电路包括:输出端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一与门、输出端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二与门、输出端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三与门、以及非门,
用于调用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一逻辑控制信号,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连接,且还通过非门分别与第二与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用于关闭第二控制子列的第二逻辑控制信号,通过非门分别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第二与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用于表示相应的MSRIV已开启的第三逻辑控制信号,分别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第二与门的输入端连接,且还通过非门与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中,所述逻辑驱动电路还包括:或门,
多个用于调用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一逻辑控制信号均与或门的输入端连接,或门的输出端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连接,且或门的输出端还通过非门分别与第二与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方法,所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包括:三重冗余配置设计的排放回路,每个排放回路均与核电站一回路中的一个相应地蒸汽发生器连通,且每个排放回路均包括:串联连接的MSRIV和MSRCV,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与蒸汽大气排放系统连接的三个独立控制列,每个独立控制列包括:用于控制MSRIV的第一控制子列和用于控制MSRCV的第二控制子列,每个MSRIV均分别与三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一控制子列连接,每个MSRCV均与一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且不同的MSRCV与不同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
在接收到至少两个第一控制子列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时,通过MSRIV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在接收到第二控制子列独立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时,通过MSRCV执行相应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方法中,每个所述MSRIV包括:两组并联连接的先导阀串联组,每组先导阀串联组均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先导阀,
MSRIV中每个先导阀均与一个第一控制子列连接,且每组先导阀串联组中的两个先导阀分别与两个不同的第一控制子列连接,
每个MSRIV的同组先导阀所连接的第一控制子列均不相同,所述同组先导阀为MSRIV中两组先导阀串联组中连接到同一个第一控制子列的两个先导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方法中,每个MSRIV的同组先导阀所连接的第一控制子列为每个MSRIV对应的先导阀公共控制列,每个MSRIV所连接的先导阀公共控制列,与同一排放回路中MSRIV所连接的第二控制子列处于同一独立控制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方法中,所述在接收到至少两个第一控制子列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时,通过MSRIV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包括:
当MSRIV中同组先导阀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且MSRIV的其他先导阀中至少一个先导阀也同时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MSRIV执行第一控制信号相应的控制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方法中,所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包括:MSRIV开启时根据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MSRIV关闭且无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时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手动控制功能、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二控制子列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MSRIV开启时,采用PID算法,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MSRIV开启时,采用PID算法,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手动设置的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或者,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手动设置的开度进行自动调节MSRCV开度;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MSRIV关闭且无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时,采用折线函数算法,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MSRCV开度;
逻辑驱动电路,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按照预设控制逻辑控制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中任一项投入使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方法中,所述逻辑驱动电路包括:输出端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一与门、输出端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二与门、输出端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三与门、以及非门,
用于调用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一逻辑控制信号,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连接,且还通过非门分别与第二与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用于关闭第二控制子列的第二逻辑控制信号,通过非门分别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第二与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用于表示相应的MSRIV已开启的第三逻辑控制信号,分别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第二与门的输入端连接,且还通过非门与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方法中,所述逻辑驱动电路还包括:或门,
多个用于调用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一逻辑控制信号均与或门的输入端连接,或门的输出端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连接,且或门的输出端还通过非门分别与第二与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设计成与蒸汽大气排放系统连接的三个独立控制列,每个独立控制列包括:用于控制MSRIV的第一控制子列和用于控制MSRCV的第二控制子列。每个MSRIV均分别与三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一控制子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至少两个第一控制子列发送的相同控制信号时,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每个MSRCV均与一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且不同的MSRCV与不同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用于在相应的第二控制子列独立控制下,实现相应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这样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相较于现有的控制系统设计,在满足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三重冗余配置的同时,还满足了三个独立控制列的设计原则,进一步简化了控制系统的控制列数量,降低了控制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控制功能更加集中化设计。此外,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中任何一独立列控制列功能失效,至多导致蒸汽大气排放系统中一个排放回路的打开功能丧失,其他两个排放回路的安全功能仍能可靠运行,且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隔离功能仍然不受影响,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高;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中仅一个独立列控制列的安全功能被误触发,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任何排放回路均不会出现误开启或误隔离功能,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MSRCV中控制模块投入使用的逻辑控制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适用于对核电站一回路中的蒸汽大气排放系统进行安全级功能控制,参见图1,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可以包括:三重冗余配置设计的排放回路(即存在三个相互独立的排放回路),每个排放回路均与核电站一回路中的一个相应地蒸汽发生器连通,且每个排放回路均包括:串联连接的MSRIV(例如图1中的MSRIV-1、MSRIV-2、MSRIV-3)和MSRCV(例如图1中的MSRCV-1、MSRCV-2、MSRCV-3)。
参见图1,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包括:与蒸汽大气排放系统连接的三个独立控制列,每个独立控制列包括:用于控制MSRIV的第一控制子列(例如图1中的DCS A列-D,DCS B列-D,DCS C列-D)和用于控制MSRCV的第二控制子列(例如图1中的DCS A列-C,DCS B列-C,DCS C列-C)。
每个MSRIV均分别与三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一控制子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至少两个第一控制子列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例如开启信号或关闭信号)时,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例如开启操作或关闭操作);
每个MSRCV均与一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且不同的MSRCV与不同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即每个MSRCV与一个第二控制子列一一对应连接,每个第二控制子列只控制一个MSRCV),用于在接收到相应的第二控制子列独立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时,执行相应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可以包括:MSRIV开启时根据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MSRIV关闭且无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时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手动控制功能、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相较于现有的控制系统设计,在满足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三重冗余配置的同时,还满足了三个独立控制列的设计原则,进一步简化了控制系统的控制列数量,降低了控制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控制功能更加集中化设计。具体来说,在针对蒸汽大气排放系统中三重冗余配置设计的排放回路,每个排放回路均包括串联连接的MSRIV和MSRCV,一方面,采用了每个MSRIV均分别与三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一控制子列(例如图1中的DCS A列-D,DCS B列-D,DCS C列-D)连接,用于在接收到至少两个第一控制子列发送的相同控制信号时,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这样MSRIV不会因任一个控制列被误触发而导致误启动或误关闭,进而避免了蒸汽大气排放系统中任一个排放回路被误操作,保障了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一方面,还采用了每个MSRCV均与一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二控制子列(例如图1中的DCS A列-C,DCS B列-C,DCS C列-C)连接,且不同的MSRCV与不同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用于在相应的第二控制子列独立控制下,实现相应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包括:MSRIV开启时根据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MSRIV关闭且无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时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手动控制功能、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MSRCV在实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的同时,还被集中设计在一个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中,使得针对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更加集中化、简约化,有利于适应核电站的更新换代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主要包括如下功能:
1),主蒸汽发生器超压保护功能(即SF01):
MSRIV打开,MSRCV根据主蒸汽发生器的压力自动调节其开度,使得主蒸汽发生器的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中压快速冷却功能(即SF02):
MSRIV打开,MSRCV根据主蒸汽发生器的压力自动调节其开度,使一回路以一定速率快速降温并维持在中压快速冷却完成状态。
3),整定值调高功能(即SF03):
MSRIV打开;MSRCV备用,并MSRCV可以根据主蒸汽发生器的压力自动调节其开度。
4),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即SF04):
MSRIV关闭;MSRCV也关闭(即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
5),手动控制功能(即SF05):
MSRIV手动调节;MSRCV也可以手动调节。
6),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备用功能(SF06):
MSRIV关闭且无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MSRCV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其开度。
从上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的描述可以知道,SF01-SF03功能均可以归属于根据核电站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SF04属于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SF05属于手动控制功能;SF06属于MSRIV关闭且无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时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
具体地,参见图1,每个MSRIV可以包括:两组并联连接的先导阀串联组,每组先导阀串联组均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先导阀,例如图1中,MSRIV-1包括:先导阀EL1-A、先导阀EL2-A、先导阀EL3-B、先导阀EL4-C;MSRIV-2包括:先导阀EL1-B、先导阀EL2-B、先导阀EL3-A、先导阀EL4-C;MSRIV-3包括:先导阀EL1-C、先导阀EL2-C、先导阀EL3-A、先导阀EL4-B,这些先导阀的串并联关系如图1所示。
MSRIV中每个先导阀均与一个第一控制子列连接,且每组先导阀串联组中的两个先导阀分别与两个不同的第一控制子列连接,每个MSRIV的同组先导阀所连接的第一控制子列均不相同,同组先导阀为MSRIV中两组先导阀串联组中连接到同一个第一控制子列的两个先导阀(例如图1中:MSRIV-1中的先导阀EL1-A和先导阀EL2-A,MSRIV-2中的先导阀EL1-B和先导阀EL2-B,MSRIV-3中的先导阀EL1-C和先导阀EL2-C)。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先导阀串联组中,串联的两个先导阀分别由两个不同的控制列控制(具体是由第一控制子列控制);又由于每个MSRIV必与三个不同的第一控制子列连接,每个MSRIV的4个先导阀中必然有2个采用同一个第一控制子列控制。每个MSRIV的同组先导阀所连接的第一控制子列均不相同,三个MSRIV的同组先导阀所连接的第一控制子列不相同,例如图1中,MSRIV-1的先导阀EL1-A和先导阀EL2-A共用第一控制子列DCS A列-D,MSRIV-2的先导阀EL1-B和先导阀EL2-B共用第一控制子列DCS B列-D,MSRIV-3的先导阀EL1-C和先导阀EL2-C共用第一控制子列DCS C列-D。上述第一控制子列与MSRIV的4个先导阀之间的连接设计,可以有效保障需要接收到至少两个第一控制子列发送的相同控制信号时,才会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进而避免了MSRIV因任一个控制列被误触发而导致误启动或误关闭的情况。
进一步地,每个MSRIV的同组先导阀所连接的第一控制子列为每个MSRIV对应的先导阀公共控制列(例如图1中:MSRIV-1对应的先导阀公共控制列为第一控制子列DCS A列-D,MSRIV-2对应的先导阀公共控制列为第一控制子列DCS B列-D,MSRIV-3对应的先导阀公共控制列为第一控制子列DCS C列-D),每个MSRIV所连接的先导阀公共控制列,与同一排放回路中MSRIV所连接的第二控制子列处于同一独立控制列。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MSRIV-1的同组先导阀所连接的第一控制子列为DCS A列-D,而与MSRIV-1串联的MSRCV-1所连接的第二控制子列为DCS A列-C,第一控制子列DCSA列-D与第二控制子列DCS A列-C属于同一控制列,其他的情况类似,这里不重复。这样将它们设置于同一个独立控制列,有助于简化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进一步地,当MSRIV中同组先导阀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且MSRIV的其他先导阀中至少一个先导阀也同时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MSRIV执行第一控制信号相应的控制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对一个MSRIV进行控制操作时,一般会选择其对应的先导阀公共控制列、以及其他的两个第一控制子列中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子列,均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来控制该MSRIV执行第一控制信号相应的控制操作。如图1所示,对于MSRIV-1,如果第一控制子列为DCS A列-D和第一控制子列为DCSB列-D同时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或者,第一控制子列为DCS A列-D和第一控制子列为DCS C列-D同时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或者,第一控制子列为DCSA列-D、第一控制子列为DCS B列-D、以及第一控制子列为DCS C列-D同时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此时,MSRIV-1才会执行第一控制信号相应的控制操作。
具体地,参见图2,第二控制子列可以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MSRIV开启时,采用PID算法,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MSRIV开启时,采用PID算法,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手动设置的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或者,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手动设置的开度进行自动调节MSRCV开度;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MSRIV关闭且无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时,采用折线函数算法,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MSRCV开度;
逻辑驱动电路,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按照预设控制逻辑控制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中任一项投入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在过程控制中,按偏差的比例(Proportion)、积分(Integral)和微分(Differential)进行控制的PID算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自动控算法。它具有原理简单,易于实现,适用面广,控制参数相互独立,参数的选定比较简单等优点。折线函数是指由多根直的线段连接而成的函数。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前文所述SF01-SF06这些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每个MSRCV在其对应的第二控制子列中,配置有三个独立的控制模块(如图2中的第一控制模块M-1,第二控制模块M-2,第三控制模块M-3),任何工况下,有且仅有一个控制模块投用,其中,第一控制模块M-1,用于实现SF01~SF03功能中MSRCV根据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开度功能;第二控制模块M-2,用于实现SF05中MSRCV的手动调节功能;第三控制模块M-3,用于实现SF06中MSRCV的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在实际应用中,M-1可以由独立控制器实现,M-2与M-3可在同一控制器中实现。
进一步地,参见图2,逻辑驱动电路可以包括:非门、输出端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一与门、输出端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二与门、输出端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三与门,
用于调用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一逻辑控制信号,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连接,且还通过非门分别与第二与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用于关闭第二控制子列的第二逻辑控制信号(例如SF04),通过非门分别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第二与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用于表示相应的MSRIV已开启的第三逻辑控制信号,分别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第二与门的输入端连接,且还通过非门与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参见图2,第一逻辑控制信号可能存在多个,例如SF01-SF03,它们均需要调用第一控制模块。因此,逻辑驱动电路还可以包括:或门,
多个用于调用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一逻辑控制信号均与或门的输入端连接,或门的输出端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连接,且或门的输出端还通过非门分别与第二与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MSRCV的三个控制模块的投用条件一致,图2给出每个控制模块投用算法要求:
SF01-SF03功能投用时,如果MSRIVi已打开(i为1、2、3),则MSRCVi的M-1控制模块投用,M-1控制模块采用PID算法,使MSRCV开度根据蒸汽发生器的压力定值自动调节其开度;
SF01-SF04功能不需投用时,如果MSRIVi已打开,则MSRCVi的M-2控制模块投用,M-2控制模块采用PID算法,可手动设定蒸汽发生器压力定值,使使MSRCV开度根据蒸汽发生器的压力定值自动调节其开度,也可以直接调节阀门开度;
SF04功能不需投用时(即无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如果MSRIVi未打开,则MSRCVi的M-3控制模块投用,M-3控制模块采用折线函数算法,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MSRCV开度,即使阀门开度根据核电厂堆芯功率自动调整到备用开度;
SF04功能投用时,所有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全部闭锁,MSRCVi直接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设计成与蒸汽大气排放系统连接的三个独立控制列,每个独立控制列包括:用于控制MSRIV的第一控制子列和用于控制MSRCV的第二控制子列。每个MSRIV均分别与三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一控制子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至少两个第一控制子列发送的相同控制信号时,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每个MSRCV均与一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且不同的MSRCV与不同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用于在相应的第二控制子列独立控制下,实现相应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这样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相较于现有的控制系统设计,在满足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三重冗余配置的同时,还满足了三个独立控制列的设计原则,进一步简化了控制系统的控制列数量,降低了控制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控制功能更加集中化设计。此外,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中任何一独立列控制列功能失效,至多导致蒸汽大气排放系统中一个排放回路的打开功能丧失,其他两个排放回路的安全功能仍能可靠运行,且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隔离功能仍然不受影响,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高;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中仅一个独立列控制列的安全功能被误触发,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任何排放回路均不会出现误开启或误隔离功能,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高。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方法,采用了实施例一所述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可以包括:三重冗余配置设计的排放回路,每个排放回路均与核电站一回路中的一个相应地蒸汽发生器连通,且每个排放回路均包括:串联连接的MSRIV和MSRCV。
参加图3,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1,建立与蒸汽大气排放系统连接的三个独立控制列,其中,每个独立控制列包括:用于控制MSRIV的第一控制子列和用于控制MSRCV的第二控制子列,每个MSRIV均分别与三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一控制子列连接,每个MSRCV均与一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且不同的MSRCV与不同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相较于现有的控制系统设计,在满足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三重冗余配置的同时,还满足了三个独立控制列的设计原则,进一步简化了控制系统的控制列数量,降低了控制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控制功能更加集中化设计。具体来说,在针对蒸汽大气排放系统中三重冗余配置设计的排放回路,每个排放回路均包括串联连接的MSRIV和MSRCV,一方面,采用了每个MSRIV均分别与三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一控制子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至少两个第一控制子列发送的相同控制信号时,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这样MSRIV不会因任一个控制列被误触发而导致误启动或误关闭,进而避免了蒸汽大气排放系统中任一个排放回路被误操作,保障了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一方面,还采用了每个MSRCV均与一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且不同的MSRCV与不同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用于在相应的第二控制子列独立控制下,实现相应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包括:MSRIV开启时根据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MSRIV关闭且无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时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手动控制功能、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MSRCV在实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的同时,还被集中设计在一个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中,使得针对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更加集中化、简约化,有利于适应核电站的更新换代设计。
步骤S12,在接收到至少两个第一控制子列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时,通过MSRIV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步骤S13,在接收到第二控制子列独立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时,通过MSRCV执行相应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该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包括:MSRIV开启时根据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MSRIV关闭且无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时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手动控制功能、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主要包括如下功能:
1),主蒸汽发生器超压保护功能(即SF01):
MSRIV打开,MSRCV根据主蒸汽发生器的压力自动调节其开度,使得主蒸汽发生器的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中压快速冷却功能(即SF02):
MSRIV打开,MSRCV根据主蒸汽发生器的压力自动调节其开度,使一回路以一定速率快速降温并维持在中压快速冷却完成状态。
3),整定值调高功能(即SF03):
MSRIV打开;MSRCV备用,并MSRCV可以根据主蒸汽发生器的压力自动调节其开度。
4),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即SF04):
MSRIV关闭;MSRCV也关闭(即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
5),手动控制功能(即SF05):
MSRIV手动调节;MSRCV也可以手动调节。
6),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备用功能(SF06):
MSRIV关闭且无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MSRCV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其开度。
从上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的描述可以知道,SF01-SF03功能均可以归属于根据核电站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SF04属于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SF05属于手动控制功能;SF06属于MSRIV关闭且无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时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
具体地,每个MSRIV可以包括:两组并联连接的先导阀串联组,每组先导阀串联组均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先导阀,MSRIV中每个先导阀均与一个第一控制子列连接,且每组先导阀串联组中的两个先导阀分别与两个不同的第一控制子列连接,每个MSRIV的同组先导阀所连接的第一控制子列均不相同,同组先导阀为MSRIV中两组先导阀串联组中连接到同一个第一控制子列的两个先导阀。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先导阀串联组中,串联的两个先导阀分别由两个不同的控制列控制(具体是由第一控制子列控制);又由于每个MSRIV必与三个不同的第一控制子列连接,每个MSRIV的4个先导阀中必然有2个采用同一个第一控制子列控制。每个MSRIV的同组先导阀所连接的第一控制子列均不相同,三个MSRIV的同组先导阀所连接的第一控制子列不相同。上述第一控制子列与MSRIV的4个先导阀之间的连接设计,可以有效保障需要接收到至少两个第一控制子列发送的相同控制信号时,才会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进而避免了MSRIV因任一个控制列被误触发而导致误启动或误关闭的情况。
进一步地,每个MSRIV的同组先导阀所连接的第一控制子列为每个MSRIV对应的先导阀公共控制列,每个MSRIV所连接的先导阀公共控制列,与同一排放回路中MSRIV所连接的第二控制子列处于同一独立控制列。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2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当MSRIV中同组先导阀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且MSRIV的其他先导阀中至少一个先导阀也同时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MSRIV执行第一控制信号相应的控制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对一个MSRIV进行控制操作时,一般会选择其对应的先导阀公共控制列、以及其他的两个第一控制子列中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子列,均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来控制该MSRIV执行第一控制信号相应的控制操作。
具体地,第二控制子列可以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MSRIV开启时,采用PID算法,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MSRIV开启时,采用PID算法,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手动设置的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或者,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手动设置的开度进行自动调节MSRCV开度;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MSRIV关闭且无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时,采用折线函数算法,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MSRCV开度;
逻辑驱动电路,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按照预设控制逻辑控制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中任一项投入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前文所述SF01-SF06这些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每个MSRCV在其对应的第二控制子列中,配置有三个独立的控制模块,任何工况下,有且仅有一个控制模块投用,其中,第一控制模块M-1,用于实现SF01~SF03功能中MSRCV根据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开度功能;第二控制模块M-2,用于实现SF05中MSRCV的手动调节功能;第三控制模块M-3,用于实现SF06中MSRCV的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在实际应用中,M-1可以由独立控制器实现,M-2与M-3可在同一控制器中实现。
进一步地,逻辑驱动电路可以包括:非门、输出端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一与门、输出端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二与门、输出端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三与门,
用于调用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一逻辑控制信号,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连接,且还通过非门分别与第二与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用于关闭第二控制子列的第二逻辑控制信号(例如SF04),通过非门分别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第二与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用于表示相应的MSRIV已开启的第三逻辑控制信号,分别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第二与门的输入端连接,且还通过非门与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逻辑控制信号可能存在多个,例如SF01-SF03,它们均需要调用第一控制模块。因此,逻辑驱动电路还可以包括:或门,
多个用于调用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一逻辑控制信号均与或门的输入端连接,或门的输出端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连接,且或门的输出端还通过非门分别与第二与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MSRCV的三个控制模块的投用条件一致,每个控制模块投用算法要求如下:
SF01-SF03功能投用时,如果MSRIVi已打开(i为1、2、3),则MSRCVi的M-1控制模块投用,M-1控制模块采用PID算法,使MSRCV开度根据蒸汽发生器的压力定值自动调节其开度;
SF01-SF04功能不需投用时,如果MSRIVi已打开,则MSRCVi的M-2控制模块投用,M-2控制模块采用PID算法,可手动设定蒸汽发生器压力定值,使使MSRCV开度根据蒸汽发生器的压力定值自动调节其开度,也可以直接调节阀门开度;
SF04功能不需投用时,如果MSRIVi未打开,则MSRCVi的M-3控制模块投用,M-3控制模块采用折线函数算法,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MSRCV开度,即使阀门开度根据核电厂堆芯功率自动调整到备用开度;
SF04功能投用时(即无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所有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全部闭锁,MSRCVi直接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设计成与蒸汽大气排放系统连接的三个独立控制列,每个独立控制列包括:用于控制MSRIV的第一控制子列和用于控制MSRCV的第二控制子列。每个MSRIV均分别与三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一控制子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至少两个第一控制子列发送的相同控制信号时,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每个MSRCV均与一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且不同的MSRCV与不同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用于在相应的第二控制子列独立控制下,实现相应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这样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方法相较于现有的控制系统设计,在满足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三重冗余配置的同时,还满足了三个独立控制列的设计原则,进一步简化了控制系统的控制列数量,降低了控制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控制功能更加集中化设计。此外,安全级功能控制方法中任何一独立列控制列功能失效,至多导致蒸汽大气排放系统中一个排放回路的打开功能丧失,其他两个排放回路的安全功能仍能可靠运行,且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隔离功能仍然不受影响,安全级功能控制方法的可靠性高;安全级功能控制方法中仅一个独立列控制列的安全功能被误触发,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任何排放回路均不会出现误开启或误隔离功能,安全级功能控制方法的可靠性高。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核电站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所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包括:三重冗余配置设计的排放回路,每个排放回路均与核电站一回路中的一个相应地蒸汽发生器连通,且每个排放回路均包括:串联连接的MSRIV和MSRCV,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包括:与蒸汽大气排放系统连接的三个独立控制列,每个独立控制列包括:用于控制MSRIV的第一控制子列和用于控制MSRCV的第二控制子列,
每个MSRIV均分别与三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一控制子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至少两个第一控制子列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时,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每个MSRCV均与一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且不同的MSRCV与不同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相应的第二控制子列独立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时,执行相应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MSRIV包括:两组并联连接的先导阀串联组,每组先导阀串联组均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先导阀,
MSRIV中每个先导阀均与一个第一控制子列连接,且每组先导阀串联组中的两个先导阀分别与两个不同的第一控制子列连接,
每个MSRIV的同组先导阀所连接的第一控制子列均不相同,所述同组先导阀为MSRIV中两组先导阀串联组中连接到同一个第一控制子列的两个先导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MSRIV的同组先导阀所连接的第一控制子列为每个MSRIV对应的先导阀公共控制列,每个MSRIV所连接的先导阀公共控制列,与同一排放回路中MSRCV所连接的第二控制子列处于同一独立控制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MSRIV中同组先导阀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且MSRIV的其他先导阀中至少一个先导阀也同时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MSRIV执行第一控制信号相应的控制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包括:MSRIV开启时根据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MSRIV关闭且无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时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手动控制功能、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子列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MSRIV开启时,采用PID算法,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MSRIV开启时,采用PID算法,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手动设置的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或者,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手动设置的开度进行自动调节MSRCV开度;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MSRIV关闭且无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时,采用折线函数算法,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MSRCV开度;
逻辑驱动电路,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按照预设控制逻辑控制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中任一项投入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驱动电路包括:输出端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一与门、输出端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二与门、输出端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三与门、以及非门,
用于调用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一逻辑控制信号,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连接,且还通过非门分别与第二与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用于关闭第二控制子列的第二逻辑控制信号,通过非门分别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第二与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用于表示相应的MSRIV已开启的第三逻辑控制信号,分别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第二与门的输入端连接,且还通过非门与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驱动电路还包括:或门,
多个用于调用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一逻辑控制信号均与或门的输入端连接,或门的输出端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连接,且或门的输出端还通过非门分别与第二与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9.一种核电站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方法,所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包括:三重冗余配置设计的排放回路,每个排放回路均与核电站一回路中的一个相应地蒸汽发生器连通,且每个排放回路均包括:串联连接的MSRIV和MSRCV,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与蒸汽大气排放系统连接的三个独立控制列,每个独立控制列包括:用于控制MSRIV的第一控制子列和用于控制MSRCV的第二控制子列,每个MSRIV均分别与三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一控制子列连接,每个MSRCV均与一个独立控制列中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且不同的MSRCV与不同的第二控制子列连接;
在接收到至少两个第一控制子列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时,通过MSRIV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在接收到第二控制子列独立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时,通过MSRCV执行相应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MSRIV包括:两组并联连接的先导阀串联组,每组先导阀串联组均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先导阀,
MSRIV中每个先导阀均与一个第一控制子列连接,且每组先导阀串联组中的两个先导阀分别与两个不同的第一控制子列连接,
每个MSRIV的同组先导阀所连接的第一控制子列均不相同,所述同组先导阀为MSRIV中两组先导阀串联组中连接到同一个第一控制子列的两个先导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MSRIV的同组先导阀所连接的第一控制子列为每个MSRIV对应的先导阀公共控制列,每个MSRIV所连接的先导阀公共控制列,与同一排放回路中MSRCV所连接的第二控制子列处于同一独立控制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至少两个第一控制子列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时,通过MSRIV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包括:
当MSRIV中同组先导阀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且MSRIV的其他先导阀中至少一个先导阀也同时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MSRIV执行第一控制信号相应的控制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大气排放系统安全功能包括:MSRIV开启时根据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MSRIV关闭且无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时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MSRCV开度功能、手动控制功能、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子列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MSRIV开启时,采用PID算法,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MSRIV开启时,采用PID算法,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手动设置的蒸汽发生器压力值自动调节MSRCV开度,或者,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手动设置的开度进行自动调节MSRCV开度;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MSRIV关闭且无蒸汽大气排放系统隔离功能时,采用折线函数算法,控制相应的MSRCV根据核电站堆芯功率自动调节MSRCV开度;
逻辑驱动电路,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按照预设控制逻辑控制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中任一项投入使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驱动电路包括:输出端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一与门、输出端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二与门、输出端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三与门、以及非门,
用于调用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一逻辑控制信号,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连接,且还通过非门分别与第二与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用于关闭第二控制子列的第二逻辑控制信号,通过非门分别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第二与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用于表示相应的MSRIV已开启的第三逻辑控制信号,分别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第二与门的输入端连接,且还通过非门与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驱动电路还包括:或门,
多个用于调用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一逻辑控制信号均与或门的输入端连接,或门的输出端与第一与门的输入端连接,且或门的输出端还通过非门分别与第二与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门的输入端连接。
CN201811478785.8A 2018-12-05 2018-12-05 核电站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97127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8785.8A CN109712733B (zh) 2018-12-05 2018-12-05 核电站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PCT/CN2018/119498 WO2020113505A1 (zh) 2018-12-05 2018-12-06 核电站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EP18942034.2A EP3904640B1 (en) 2018-12-05 2018-12-06 Safety-level functional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eam atmospheric emissions system of nuclear power pla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8785.8A CN109712733B (zh) 2018-12-05 2018-12-05 核电站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2733A CN109712733A (zh) 2019-05-03
CN109712733B true CN109712733B (zh) 2020-11-06

Family

ID=66255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78785.8A Active CN109712733B (zh) 2018-12-05 2018-12-05 核电站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904640B1 (zh)
CN (1) CN109712733B (zh)
WO (1) WO2020113505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4394A (en) * 1974-04-22 1975-07-15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HTGR power plant hot reheat steam pressure control system
JPH0636057B2 (ja) * 1985-01-16 1994-05-11 ウエスチングハウス エレクトリック コ−ポレ−ション 原子力発電プラント
WO1995016879A1 (en) * 1993-12-15 1995-06-22 Vy^´Skumny^´ Ústav Jadrovy^´Ch Elektrární A.S. Steam generator relief valve control
CN202855323U (zh) * 2012-09-11 2013-04-03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过滤收集系统及蒸汽大气排放系统
CN105298556A (zh) * 2015-10-22 2016-02-03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大气排放阀调节控制方法
CN107068214A (zh) * 2017-05-09 2017-08-18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核电厂蒸汽大气排放装置与二回路压力释放方法
CN206961524U (zh) * 2017-05-09 2018-02-02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核电厂蒸汽大气排放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78107A (ja) * 1995-12-22 1997-07-11 Toshiba Corp 原子力発電所の所内用蒸気発生装置
US7742555B1 (en) * 2007-07-13 2010-06-22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mpany Llc Enhanced steam dump (bypass) control system
JP2010085282A (ja) * 2008-09-30 2010-04-15 Toshiba Corp 加圧水型原子力プラント
CN203366759U (zh) * 2013-05-30 2013-12-25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厂的大气排放系统
CN203858871U (zh) * 2013-05-30 2014-10-01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厂大气排放系统的控制装置
US20150194226A1 (en) * 2014-01-06 2015-07-09 Babcock & Wilcox Mpower, Inc. Reactor containment pressure suppress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4394A (en) * 1974-04-22 1975-07-15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HTGR power plant hot reheat steam pressure control system
JPH0636057B2 (ja) * 1985-01-16 1994-05-11 ウエスチングハウス エレクトリック コ−ポレ−ション 原子力発電プラント
WO1995016879A1 (en) * 1993-12-15 1995-06-22 Vy^´Skumny^´ Ústav Jadrovy^´Ch Elektrární A.S. Steam generator relief valve control
CN202855323U (zh) * 2012-09-11 2013-04-03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过滤收集系统及蒸汽大气排放系统
CN105298556A (zh) * 2015-10-22 2016-02-03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大气排放阀调节控制方法
CN107068214A (zh) * 2017-05-09 2017-08-18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核电厂蒸汽大气排放装置与二回路压力释放方法
CN206961524U (zh) * 2017-05-09 2018-02-02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核电厂蒸汽大气排放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PR核电机组蒸汽排放流量试验方案探究;包泳珂;《科学与财富》;20171230(第30期);122-12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2733A (zh) 2019-05-03
EP3904640A4 (en) 2022-12-07
EP3904640A1 (en) 2021-11-03
EP3904640B1 (en) 2024-02-28
WO2020113505A1 (zh) 2020-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5432B (zh) 受电弓升弓控制系统及方法
EP2573636A2 (en) Multi-channel control switchover logic
US9768696B2 (en)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inverter side frequency control method
US10558190B2 (en) Multi-mode-control apparatus for inner pressure of vacuum chamber and multi-mode-control method for inner pressure of vacuum chamber
EP2534543B1 (en) Control of safety critical operations
CN109712733B (zh) 核电站蒸汽大气排放系统的安全级功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974841A (zh) 一种应用于安全计算机的输出控制系统
CN107885140B (zh) 一种分级整星自主应急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8733021B (zh) Dcs系统双ap故障风险分散的方法
WO2024082956A1 (zh) 制氢控制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EP3734832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generator
CN110380453B (zh)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agc全厂分厂自动切换和控制方法
CN111181190A (zh) 一种直流换流阀阀控系统及其切换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845436B (zh) 压水堆核电厂主控制室不可居留时的远程停堆站操控方法
CN116111715A (zh) 一种大容量海上换流站应急电源接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571218A (zh) 一种核电站的优先级选择系统
CN112421598B (zh) 一种直流能量动态调节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US11085713B2 (en) Heat exchanger
CN108880513B (zh) 一种设备优先级控制系统
US20160094170A1 (en) Protection system for a power converter connected to a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CN108762170B (zh) 核电站安全级模拟量设备接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769648B (zh) 一种卫星电源控制单机的指令切换控制电路系统
CN111384721B (zh) 一种常规直流输电极控制冗余切换系统及方法
US20240039467A1 (en) Solar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N208621937U (zh) 核电站安全级模拟量设备接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