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0432A - 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0432A
CN109710432A CN201811640771.1A CN201811640771A CN109710432A CN 109710432 A CN109710432 A CN 109710432A CN 201811640771 A CN201811640771 A CN 201811640771A CN 109710432 A CN109710432 A CN 109710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node
communication node
bus
data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407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10432B (zh
Inventor
万洪涛
陈炎荣
张惠洁
段文杰
雷雄国
强胜轩
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p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 Spe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 Speech Ltd filed Critical AI Spe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4077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104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10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0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10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04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在通信总线上配置多个通信节点,多个通信节点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及第二通信节点,第一通信节点或第二通信节点向通信总线发送在本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应答数据包。通信总线根据订阅请求,将接收到的数据包配置给第一通信节点或第二通信节点实现多节点通信。本申请通过在通信总线上配置多类型程序节点,通过通信总线上的“订阅”机制,实现多类型程序节点的通信。在不增加系统负荷的同时,提高了协作效率。并且不需要对原程序开发系统进行大规模改进或配置即可实现多程序环境的开发功能。

Description

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应用程度开发中的多语言程序应用,尤其涉及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通常会在手机上安装多个APP程序。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的缩写)一般指手机软件或应用软件,现在主要指的都是ios,mac,android等系统下的应用软件或第三方软件。可以在上述列出的应用市场下载进行获取。但随着手机APP程序的发展及应用者在需求上的不停提升。在通过原系统开发的过程中,APP程序的复杂程度日益增加,使APP程序的运行速度及数据处理量也随之上升,但用户体验却未明显提升。针对上述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将APP程序进行图像或多方协作开发的方式给予解决。但以上的解决方法同时会带来系统开发速度降低以及程序运行速度长的情况。目前的Android APP中,绝大部分产品都是单纯使用Android(Java)语言开发的,部分产品通过JNI技术嵌套使用C或者C++语言开发。极少见到嵌套使用Lua语言开发的产品。而纯Java语言开发或者嵌套使用C或者C++开发一款Android APP,相对于脚本语言而言,存在以下主要几个缺点:运行速度较脚本语言慢。占用系统资源较大。代码量巨大,开发和维护成本高。而Lua语言作为一种轻量级的脚本语言,有如下几个优点:首先轻量级:Lua语言用标准C语言编写并以源代码形式开放,编译后仅仅一百余K,可以很方便的嵌入别的程序里。其次,可扩展:Lua提供了非常易于使用的扩展接口和机制:由宿主语言(通常是C或C++)提供这些功能,Lua可以使用它们,就像是本来就内置的功能一样。并且,其它特性:同时支持面向过程(procedure-oriented)编程和函数式编程(functional programming);自动内存管理;闭包(closure)等。基于以上对比分析,如果在Android APP的开发过程中适量引入Lua语言,不仅能够减小代码量,提供开发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更能提高App运行速度,减少对系统资源的占用。如果在Android APP的开发过程中引入Lua语言,首要问题就是解决Android和Lua之间的通信问题。而市面上的Android产品中由于较少使用到Lua语言,所以没有可以参考和借鉴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及系统,用于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S101,在通信总线上配置所述多个通信节点,所述多个通信节点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及第二通信节点;
步骤S102,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通信总线发送在本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应答数据包;
步骤S103,所述通信总线根据所述订阅请求,将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配置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实现多节点通信。
在本发明的多节点通信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2中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总线上发送在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发送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总线上发送在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发送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
在本发明的多节点通信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3中包括:
所述通信总线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匹配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将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节点;
所述通信总线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匹配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节点。
在本发明的多节点通信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数据或程序为Android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数据或程序为Lua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
在本发明的多节点通信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为Android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为Lua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
在本发明的多节点通信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总线类型为BUS总线。
同时,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系统,包括:配置单元、发送单元及应答单元;
所述配置单元,配置为在通信总线上配置所述多个通信节点,所述多个通信节点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及第二通信节点;
所述发送单元,配置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通信总线发送在本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应答数据包;
所述应答单元,配置为所述通信总线根据所述订阅请求,将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配置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实现多节点通信。
在本发明的多节点通信系统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配置为: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总线上发送在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发送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总线上发送在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发送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
在本发明的多节点通信系统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答单元还配置为:所述通信总线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匹配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将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所述通信总线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匹配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节点。
在本发明的多节点通信系统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为Android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为Lua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通过在通信总线上配置多类型程序节点,通过通信总线上的“订阅”机制,实现多类型程序节点的通信。在不增加系统负荷的同时,提高了协作效率。并且不需要对原程序开发系统进行大规模改进或配置即可实现多程序环境的开发功能。本专利就是要解决在Android产品中使用Lua语言时,如何实现Android和Lua之间的通信。而总线型架构是其中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总线型架构存在以下优点:首先,可采用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各节点功能单一,逻辑清晰,运行在独立的线程或进程,甚至运行在不同的设备上,彼此间通过bus通信。同时,编程语言无关:各功能模块采用统一的通信协议,以通信的方式完成方法调用和事件通知,无需函数调用,不同开发语言按协议实现bus client即可。同时,可实现系统的松耦合:每个功能节点都有明确定义的抽象的通信协议接口,各节点按抽象接口自已实现或替换,无需改动其它代码,无需重新编译。并且在系统扩展时更为方便,如增加节点,删除节点的操作。再者测试方便:可以针对单一节点进行测试。减少检测时给系统或其他节点带来的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所应用的总线型架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所应用中节点示例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的流程图。请参考图1,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方法包括:
步骤S101,进行节点配置。
在本步骤中,在通信总线上配置多个通信节点,多个通信节点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及第二通信节点。其中,第一通信节点的数据或程序为Android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第二通信节点的数据或程序为Lua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上述通信总线可优选为通信总线类型为BUS总线。
步骤S102,发送订阅或应答信息。
在本步骤中,第一通信节点或第二通信节点向通信总线发送在本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应答数据包。在本步骤中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向总线上发送在第二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发送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第二通信节点向总线上发送在第一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发送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
步骤S103,实现通信。
在本步骤中,通信总线根据订阅请求,将接收到的数据包配置给第一通信节点或第二通信节点实现多节点通信。在步骤中还包括:通信总线根据第一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匹配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将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通信总线根据第二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匹配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将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发送至第二通信节点。
上述步骤S102及步骤S103中的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为Android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为Lua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系统,包括:配置单元101、发送单元201及应答单元301。
配置单元101,配置为在通信总线上配置多个通信节点,多个通信节点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及第二通信节点。
发送单元201,配置为第一通信节点或第二通信节点向通信总线发送在本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应答数据包。
应答单元301,配置为通信总线根据订阅请求,将接收到的数据包配置给第一通信节点或第二通信节点实现多节点通信。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201还配置为:
第一通信节点向总线上发送在第二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发送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第二通信节点向总线上发送在第一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发送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应答单元301还配置为:通信总线根据第一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匹配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将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通信总线根据第二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匹配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将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发送至第二通信节点。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为Android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为Lua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
如图3、4所示,本发明中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的具体实现原理为:
(1)BUS总线,分为BusServer和BusClient。
①BusServer:是Bus通信的Server端,是总线的服务,以独立的线程或进程的方式存在。负责通信的路由。即接收、处理和转发BusClient的Socket数据通信。
②BusClient:是Bus通信的Client端,通过socket与BusServer进行数据的通信。
(2)Node:功能节点。可以是Android节点,也可以是Lua节点或者其他节点。所有的节点都挂载在BUS总线上,并且都必须实现BusClient的相关接口。
(3)各节点之前的通信都通过BUS总线进行转发。
(4)节点与节点之间的通信采用消息订阅的模式进行数据传递。消息订阅有两种方式:
①topic方式:该方式主要是通过异步的方式传递数据,不会阻塞主线程。但使用之前,必须向BUS总线订阅。只有订阅过该消息的节点,总线才会将该消息转发给相应的节点。但是总线只负责转发,不保证接收方一定能够收到。发送方也不会关心接收方是否能够收到。
②rpc方式:该方式用于直接操作接口,是一种同步的数据传递方式,调用方调用后会阻塞线程,一般用于操作性指令。并保证该消息接收方一定能够收到。
举例说明:以播放器节点为例:
(1)该节点订阅了player.state和player.info两个topic消息。分别表示播放器的状态和播放器其他信息。其他节点如果想获取当前播放器的状态或播放器信息,也必须订阅这两个topic消息。Player节点会实时将自己的状态和信息publish到总线上。
(2)该节点同时有两个rpc接口。/player/start主要是控制播放器的播放,/player/stop主要是停止播放器的播放。其他节点如果需要控制播放器,直接调用这两个rpc接口即可。
如图5所示,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主要实现步骤为:
步骤1、BUS总线首先初始化,并作为一个服务提供支持。
步骤2、Android节点和Lua节点初始化完成后,都挂载到Bus总线上。
步骤3、Android节点和Lua节点各自订阅自己需要的消息。
步骤4、当Android节点和Lua节点需要通信时,分别将数据封装好后,publish到BUS总线上。步骤5、BUS总线收到节点publish的消息后,将消息转发给订阅该消息的节点。
步骤6、Android节点和Lua节点分别处理自己订阅的消息。即可完成Android和Lua之间的数据通信。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语音信号处理和使用方法;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步骤S101,在通信总线上配置所述多个通信节点,所述多个通信节点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及第二通信节点;
步骤S102,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通信总线发送在本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应答数据包;
步骤S103,所述通信总线根据所述订阅请求,将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配置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实现多节点通信。
在本发明的多节点通信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2中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总线上发送在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发送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总线上发送在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发送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
在本发明的多节点通信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3中包括:
所述通信总线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匹配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将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节点;
所述通信总线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匹配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节点。
在本发明的多节点通信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数据或程序为Android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数据或程序为Lua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
在本发明的多节点通信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为Android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为Lua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
在本发明的多节点通信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总线类型为BUS总线。
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指令存储在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语音信号处理方法。
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语音信号处理装置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语音信号处理装置。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项语音信号处理方法。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10以及存储器720,图6中以一个处理器710为例。语音信号处理方法的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730和输出装置740。处理器710、存储器720、输入装置730和输出装置74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6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存储器720为上述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7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20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输入装置730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信息投放装置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7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电子设备可以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平台中,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步骤S101,在通信总线上配置所述多个通信节点,所述多个通信节点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及第二通信节点;
步骤S102,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通信总线发送在本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应答数据包;
步骤S103,所述通信总线根据所述订阅请求,将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配置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实现多节点通信。
基于所述步骤S102中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总线上发送在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发送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总线上发送在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发送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
在本发明的多节点通信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3中包括:
所述通信总线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匹配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将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节点;
所述通信总线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匹配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节点。
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数据或程序为Android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数据或程序为Lua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
在本发明的多节点通信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为Android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为Lua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
上述所述通信总线类型为BUS总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例如iPhone)、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和UMPC设备等,例如iPad。
(3)便携式娱乐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显示和播放多媒体内容。该类设备包括:音频、视频播放器(例如iPod),掌上游戏机,电子书,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携式车载导航设备。
(4)服务器: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服务器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5)其他具有数据交互功能的电子装置。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在通信总线上配置所述多个通信节点,所述多个通信节点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及第二通信节点;
步骤S102,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通信总线发送在本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应答数据包;
步骤S103,所述通信总线根据所述订阅请求,将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配置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实现多节点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节点通信方法,所述步骤S102中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总线上发送在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发送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总线上发送在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发送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节点通信方法,所述步骤S103中包括:
所述通信总线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匹配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将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节点;
所述通信总线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匹配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节点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数据或程序为Android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数据或程序为Lua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节点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为Android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为Lua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节点通信方法,其中,所述通信总线类型为BUS总线。
7.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系统,包括:配置单元、发送单元及应答单元;
所述配置单元,配置为在通信总线上配置所述多个通信节点,所述多个通信节点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及第二通信节点;
所述发送单元,配置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通信总线发送在本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应答数据包;
所述应答单元,配置为所述通信总线根据所述订阅请求,将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配置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实现多节点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节点通信系统,所述发送单元还配置为: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总线上发送在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发送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总线上发送在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及发送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节点通信系统,所述应答单元还配置为:所述通信总线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匹配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将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所述通信总线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订阅请求匹配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将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多节点通信系统,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为Android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答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为Lua语言开发所获取的数据或程序。
CN201811640771.1A 2018-12-29 2018-12-29 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97104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0771.1A CN109710432B (zh) 2018-12-29 2018-12-29 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0771.1A CN109710432B (zh) 2018-12-29 2018-12-29 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0432A true CN109710432A (zh) 2019-05-03
CN109710432B CN109710432B (zh) 2020-11-20

Family

ID=66260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40771.1A Active CN109710432B (zh) 2018-12-29 2018-12-29 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1043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2735A (zh) * 2008-03-31 2009-10-07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订阅模式的可插拔消息总线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02427419A (zh) * 2011-08-09 2012-04-25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总线支持多态功能的方法
CN104618142A (zh) * 2014-12-30 2015-05-1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订阅方法、处理节点设备和总线设备
CN105335221A (zh) * 2015-10-09 2016-02-1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基于可重构的分布式软件总线
CN105577773A (zh) * 2015-12-17 2016-05-11 清华大学 基于分布式节点及虚拟总线模型的智能车数据平台架构
CN106452841A (zh) * 2016-09-13 2017-02-2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在机器人操作系统中使用传输服务质量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2735A (zh) * 2008-03-31 2009-10-07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订阅模式的可插拔消息总线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02427419A (zh) * 2011-08-09 2012-04-25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总线支持多态功能的方法
CN104618142A (zh) * 2014-12-30 2015-05-1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订阅方法、处理节点设备和总线设备
CN105335221A (zh) * 2015-10-09 2016-02-1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基于可重构的分布式软件总线
CN105577773A (zh) * 2015-12-17 2016-05-11 清华大学 基于分布式节点及虚拟总线模型的智能车数据平台架构
CN106452841A (zh) * 2016-09-13 2017-02-2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在机器人操作系统中使用传输服务质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0432B (zh) 2020-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44817B2 (en) Remote debugging in a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01902473B (zh) 基于网格gis的数据同步更新实现方法
US10313282B1 (en) Flexible middleware messaging system
US1060912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communication data
CN102427465B (zh) 语音服务代理方法及装置、通过代理集成语音应用的系统
CN108055304B (zh) 远程数据的同步方法、装置、服务器、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885426A (zh) 设备的控制方法、客户端、服务器、中间设备和被控设备
EP3122008A1 (en) Cloud desktop pushing method and system, pushing end and receiving end
WO2019201340A1 (zh) 处理器核心调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493028A (zh) 一种集群部署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07141498A1 (en) User interfac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10621124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nabling SR-IOV functions in endpoint device
EP3091712B1 (en) Smart device for realizing multiple-device collaboration and working method for multiple-device collaboration
US10652185B2 (en)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sending apparatus
CN110457078A (zh) 智能服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612825B (zh) 物联网消息中间件服务器集群扩展方法及系统
CN101138215A (zh) 在与操作系统无关的环境中的异步网络堆栈操作
CN106933646B (zh) 一种创建虚拟机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81778B (zh) 内容分发网络的服务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42456A (zh) 一种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10432A (zh) 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多节点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9977053A (zh) 一种基于网络的共享io接口设计方法和系统
CN111477229B (zh) 语音识别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100934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exchange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CN112968812A (zh) 一种网络性能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123 building 14, Tengfei Innovation Park, 388 Xinping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p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23 building 14, Tengfei Innovation Park, 388 Xinping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I SPEECH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