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7231A - 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及安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及安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7231A
CN109707231A CN201810731906.9A CN201810731906A CN109707231A CN 109707231 A CN109707231 A CN 109707231A CN 201810731906 A CN201810731906 A CN 201810731906A CN 109707231 A CN109707231 A CN 109707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state
electronic
electronic lock
communic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319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致远
陈垠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YUE ELECTRONIC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YUE ELECTRONIC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YUE ELECTRONIC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YUE ELECTRONIC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3190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72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7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72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其包含:一电子锁,其装设于一门体上,并包含一电子识别模块以及一第一通讯模块,该电子锁透过该电子识别模块侦测一识别特征,并据以决定是否准许进入一上锁状态以及一解锁状态其中之一;一门磁感应器,其装设于该门体上,并包含一第二通讯模块,用于侦测该门体是在一关闭状态或者一开启状态;以及一行动装置,其包含一行动通讯模块以及一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透过该行动通讯模块、该第一通讯模块以及该第二通讯模块,并经由一通讯链路与该电子锁以及该门磁传感器间建立无线通讯,接收该上锁状态、该解锁状态、该关闭状态、以及该开启状态,并据以联合判断一状态事件是否被触发。

Description

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及安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与安控方法,尤其指透过行动装置应用程序绑定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而形成的联合安控系统与安控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居家、办公场所等室内空间的安全防护,锁具当属最基本、不可或缺、也最重要的第一道防护措施,被动担当着保护生命安全、与物质财产的重要任务,传统锁具包含以下几项部件:锁体、内外把手、与内外把手连动的小锁舌、锁芯、与锁芯连动的大锁舌、钥匙等,钥匙与锁芯是相互配对的组合,唯有将正确钥匙确实插入所对应的锁芯,才能转动大锁舌而进行解锁、或者上锁。
但近年随着电子技术的演进,逐渐将各种电子技术应用到锁具上,因而发展出电子式锁具(electronic lock),又称为智慧锁(smart lock),其特点为在锁具中加入电子识别模块,唯有电子识别模块侦测到正确的识别特征后,才准许锁芯进入解锁状态、或者上锁状态,接着启动锁芯内的驱动马达作动,驱动锁舌而解锁或者上锁、或者准许使用者拉动锁芯之把手,带动锁舌而解锁或者上锁,目前应用在电子锁上的热门识别技术有:感应卡识别技术、密码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虹膜识别技术、以及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其中感应卡又分为无线射频识别(RFID)卡、磁卡、IC卡等。
电子锁具相对传统锁具的强大优势在于,结合电子技术所带来的无比便利性、相对容易管理,尤其对于密码输入型、生物特征识别型的电子锁具来说,使用者出门不用携带任何钥匙、感应卡,完全不会遇到没带/忘记带钥匙、门卡、或识别组件等的困扰,可说十分便利,且电子锁具可以轻易的与使用者手机连结、或与其它安防装置共同联合运作,因此电子锁具开始在各种场所受到广泛的使用。
附图1揭示安设在门扇上的习用电子锁具之结构示意图;以装设在门扇上且常见的指纹密码两用电子锁为例,习用电子锁10装配在门扇20上后,从门扇20的正面21可以看到的外露结构包含有:把手11、密码输入键盘12、门卡感应区13、以及锁舌14等组件,当电子锁10透过密码输入键盘12收到正确密码、或者门卡感应区13侦测到正确的指纹特征后、或者电子锁收到手机传来的正确密码后,就会立即准许锁芯进入解锁状态、或者上锁状态,授权现场使用者转动把手11将锁舌驱动到解锁位置、或者上锁位置,因而对门扇20完成解锁、或上锁,并将状态变动回报使用者手机应用程序(App)或安控中心。
但是习用电子锁,当电子识别模块侦测到正确识别特征,并准许锁芯解锁或者上锁后,至于接下来门扇是否有确实的被打开、或者关闭,其实这部分习用电子锁是无法判定的,也就是习用电子锁对于开锁或上锁的定义,只是针对锁芯的部分,至于门扇到底有没有被对应的打开、或者关闭,习用电子锁缺少对应的侦测机制,习用技术只是将电子锁之状态直接假设为门扇之状态,以致使用者从手机App上接收到的所谓开锁/开启状态、或者上锁/关闭状态等,有可能不是门扇的真实状态。
故在实际使用习用电子锁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矛盾情境,例如:如果电子锁被解锁后可能使用者并没有推开门扇,但使用者本身、或者远程安控中心可能会因为电子锁已解锁,而误认门扇已经打开,接着可能造成使用者被反锁,给使用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利,但危险的是,如果门扇是处在打开状态下,但这时电子锁却被上锁,此时远程安控中心会误以为监控中的门扇是安全关闭的,但其实门扇是开启的,这些矛盾情境后续都会在各种层面上引起更多错误,例如:造成安防漏洞、引起轻重不等的安全问题、造成使用者对产品的不信赖、在系统内部造成错误纪录、引发系统错误、造成系统判断错误等等。
职是之故,有需要为前述习用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问题提出解决之道,鉴于习用技术的缺点与问题,申请人经过悉心试验与研究,并一本锲而不舍之精神,终构思出本案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与安控方法,能够克服上述缺点,以下为本发明之简要说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其包括有:一电子锁,其装设于一门体上,并包含一电子识别模块以及一第一通讯模块,该电子锁透过该电子识别模块侦测一识别特征,并据以决定是否准许进入一上锁状态以及一解锁状态其中之一;一门磁感应器,其装设于该门体上,并包含一第二通讯模块,用于侦测该门体是在一关闭状态或者一开启状态;以及一行动装置,其包含一行动通讯模块以及一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透过该行动通讯模块、该第一通讯模块以及该第二通讯模块,并经由一通讯链路与该电子锁以及该门磁传感器间建立无线通讯,接收该上锁状态、该解锁状态、该关闭状态、以及该开启状态,并据以联合判断一状态事件是否被触发。
较佳的,该电子锁还包含:该第一通讯模块,其用于与该行动通讯模块之间建立该通讯链路,以在该电子锁以及行动装置之间建立无线通讯;一机械锁芯,其包含一把手以及一锁舌,当该机械锁芯经准许进入该上锁状态时,该机械锁芯接受来自该把手之旋转而驱动该锁舌移动到一上锁位置,而对该门体上锁,当该机械锁芯经准许进入该解锁状态时,该机械锁芯接受来自该把手之旋转而驱动该锁舌移动到一解锁位置,而对该门体解锁;一电子处理单元,其系与该第一通讯模块、以及该电子识别模块电连接,并接收该识别特征,以决定是否准许该机械锁芯进入该上锁状态以及该解锁状态其中之一,并透过该第一通讯模块向该应用程序回报;以及一电池模块,其与该电子处理单元、该第一通讯模块、以及该电子识别模块电连接,并对该电子处理单元、该第一通讯模块、以及该电子识别模块提供电力。
较佳的,该电子锁还包含:该第一通讯模块,其用于与该行动通讯模块之间建立该通讯链路,以在该电子锁以及行动装置之间建立无线通讯;一电机锁芯,其包含一驱动马达以及一锁舌,当该电机锁芯经准许进入该上锁状态时,该电机锁芯驱动该锁舌移动到一上锁位置,而对该门体上锁,当该电机锁芯经准许进入该解锁状态时,该电机锁芯驱动该锁舌移动到一解锁位置,而对该门体解锁;一电子处理单元,其系与该第一通讯模块、该电子识别模块、以及该驱动马达电连接,并接收该识别特征,以决定是否准许该电机锁芯进入该上锁状态以及该解锁状态其中之一,并透过该第一通讯模块向该应用程序回报;以及一电池模块,其与该电子处理单元、该第一通讯模块、该电子识别模块、以及该驱动马达电连接,并对该电子处理单元、该第一通讯模块、该电子识别模块、以及该驱动马达提供电力。
较佳的,该门磁传感器还包含:一磁性部件,其包含一永磁铁,且装配在该门体上并随着该门体之转动而移动;以及一感应部件,其装配在该门体所属之一门框上,并包含感应该永磁铁之移动之一磁感组件、一电池模块、以及该第二通讯模块,其中该磁性部件之装配位置系与感应部件相对应,俾利该磁感组件侦测该永磁铁之一接近移动或者一远离移动,并据以分别确认该门体是在该关闭状态或者该开启状态,并透过该第二通讯模块向该应用程序回报。
较佳的,该应用程序还包含:一电子锁选定接口,其以下拉选单方式显示出复数已配对电子锁,供该使用者从中选定一个要操作绑定之一待绑电子锁;一设备编辑接口,其包含一绑定选项按键供该使用者选择,以为该待绑电子锁设定与另一装置之绑定;以及一门磁感应器绑定接口,其以清单方式显示出复数已配对门磁感应器,供该使用者从中选定一个要操作绑定之一待绑门磁感应器,并将该待绑门磁感应器绑定至该待绑电子锁。
较佳的,该状态事件系为一第一事件、一第二事件、一第三事件、以及一第四事件其中之一,其中该第一事件系指该电子锁上锁且该门体确实关闭之状态,该第二事件系指该电子锁解锁且该门体确实开启之状态,该第三事件系指该电子锁解锁但该门体未确实开启之状态,该第四事件系指该电子锁上锁但该门体开启之状态。
较佳的,当该应用程序侦测到该状态事件之触发后,依照预先设定执行以下作动其中之一:向该行动装置之操作系统发出一推播讯息;发出一E-mail到指定电子信箱;以及发出一则简讯到指定行动装置号码。
本发明提出一种联合安控方法,其包含提供复数已配对电子锁以及复数已配对门磁感应器;透过一应用程序从该等已配对电子锁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一待绑电子锁,该待绑电子锁经设定可进入一上锁状态以及一解锁状态其中之一;透过一应用程序从该等已配对门磁感应器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一待绑门磁感应器,该待绑门磁感应器经感应可侦测一关闭状态以及一开启状态其中之一;以及透过一通讯链路向该应用程序传送该上锁状态、该解锁状态、该关闭状态以及该开启状态,供该应用程序据以联合判断一状态事件是否被触发。
附图说明
图1揭示安设在门扇上的习用电子锁具之结构示意图;
图2系揭示本发明联合安控系统之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系揭示本发明电子锁内部各项工作单元之模块示意图;
图4系揭示本发明门磁感应器内部各项工作单元之模块示意图;
图5系揭示本发明联合安控系统之实际使用情境示意图;
图6(a)系揭示本发明之应用程序之门锁选定接口;
图6(b)系揭示本发明之应用程序之设备编辑接口;
图6(c)系揭示本发明之应用程序之门磁感应器绑定界面;
图7(a)系揭示本系统所定义之事件A,其代表电子锁上锁且门体确实关闭之状况;
图7(b)系揭示本系统所定义之事件B,其代表电子锁解锁且门体确实开启之状况;
图7(c)图系揭示本系统所定义之事件C,其代表电子锁解锁但门体未被开启之状况;
图7(d)图系揭示本系统所定义之事件D,其代表电子锁上锁但门体开启之状况;
图8揭示本发明绑定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之联合安控方法之执行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 习用电子锁
11 把手
12 密码输入键盘
13 门卡感应区
14 锁舌
20 门扇
21 正面
100 联合安控系统
150 通讯链路
200 行动装置
210 应用程序
220 门锁选定界面
230 设备编辑接口
231 绑定按键
240 绑定界面
241 清单
300 电子锁
310 第一通讯模块
320 电池模块
330 电子识别模块
340 电子处理单元
350 锁芯
360 锁舌
400 门磁感应器
410 磁性部件
411 永磁铁
421 第二通讯模块
422 电池模块
423 磁感组件
424 电子处理单元
420 感应部件
510 门框
511 金属锁扣板
512 开口
520 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可由以下的实施例说明而得到充分了解,使得熟习本技艺之人士可以据以完成之,然本发明之实施并非可由下列实施案例而被限制其实施型态;本发明之图式并不包含对大小、尺寸与比例尺的限定,本发明实际实施时其大小、尺寸与比例尺并非可经由本发明之图式而被限制。
本文中用语“较佳”是非排他性的,应理解成“较佳为但不限于”的开放式用语,不具有限制性含义,不排除其它特征或步骤;任何说明书或请求项中所描述或者记载的任何步骤可按任何顺序执行,而不限于请求项中所述的顺序;本发明的范围应仅由所附请求项及其均等方案确定,不应由实施方式示例的实施例确定;本文中用语“包含”及其变化出现在说明书和请求项中时,是一个开放式的用语,不具有限制性含义,并不排除其它特征或步骤。
图2系揭示本发明联合安控系统之系统架构示意图;本发明联合安控系统100,系将电子锁300与门磁感应器400,系透过安装在行动装置200上的应用程序210而绑定在一起,组成一个联合安控系统100,能够消除习用技术中将电子锁300状态视为门体状态时所产生的各种矛盾情境、与安防漏洞。
本发明联合安控系统100包含行动装置200、电子锁300以及门磁感应器400,在行动装置200、电子锁300以及门磁感应器400等三项硬件装置上,皆内建有无线通讯模块,使得电子锁300以及门磁感应器400,能够经由适当的通讯链路(communications link)150,而与行动装置200之间建立有线或者无线(wireless)之通讯连结,并进行讯号或数据之交换。
组成上述通讯链路150之成分包含各种通讯技术、各种网络、以及彼此间之组合,所指各种通讯技术系为,例如:无线通讯技术、Wi-Fi无线通讯技术、蓝芽通讯技术、Sub-1G通讯技术、ZigBee通讯技术、有线通讯技术、固网通讯技术、电信通讯技术、以及其组合,其中电信通讯技术系为,例如:4G LTE技术、4G技术、5G技术、以及其组合,所指各种网络系为,例如:无线网络、因特网、计算机网络、有线网络、固定网络、电信网络、以及其组合。
举例来说,电子锁300、或者门磁感应器400,较佳先无线连结到附近的无线接入点(AP)、路由器(router)、集线器(hub)、或者中央网关器(gateway),如果行动装置200与电子锁300以及门磁感应器400皆位于同一个无线网域内,这时行动装置200与电子锁300以及门磁感应器400之间即可建立无线连结,并相互交换讯号与数据,反之将进一步再透过电信网络、或者因特网,而使行动装置200与电子锁300以及门磁感应器400之间建立无线连结,并相互交换讯号与数据。
图3系揭示本发明电子锁内部各项工作单元之模块示意图;本发明的电子锁300包含第一通讯模块310、电池模块320、电子识别模块330、电子处理单元340、锁芯350、锁舌360等;电子锁300使用第一通讯模块310,经由通讯链路150与行动装置200间建立无线连结,电池模块320将对各个电子组件,包含电子识别模块330、电子处理单元340、第一通讯模块310等提供电力。
电子锁300较佳是装配在门体520上接近中心点附近之位置,主要使把手的位置可以适合大人与小孩,并且又保持开门力矩平均能施加在门体520上,电子锁300上的锁舌360,其位置会对准确对应于门框上金属锁扣板511的开口512,锁舌360受锁芯驱动后会移入或者移出开口512,而分别移动到上锁位置或者解锁位置,藉此对门体520上锁或者解锁。
电子识别模块330用于感应包含:门卡、密码、或者指纹等的识别特征,并交由电子处理单元340判断是否为正确的识别特征,或者电子锁300可以使用第一通讯模块310,经由通讯链路150接收由行动装置200传送的实时密码,再交由电子处理单元340判断是否为正确的识别特征,当电子处理单元340判断电子锁300确实接收到正确的识别特征时,例如:正确的密码输入、感测到正确的指纹、感应到正确的门卡、收到从行动装置传来正确的密码等,电子处理单元340将准许锁芯350进入解锁状态(代码1)、或者上锁状态(代码0),并分别以代码记录为1与0,并透过通讯链路150回报给行动装置200。
电子锁300常用的锁芯350有机械锁芯、电子锁芯、以及电机锁芯等三大类,当锁芯获准进入解锁状态(代码1)、或者获准进入上锁状态(代码0)后,对于机械锁芯须要使用者介入拉动把手,才能驱动锁舌360移动,电子锁芯则大致是以旋钮取代把手,须要使用者介入转动旋钮,才能驱动锁舌360移动,电机锁芯则内建有驱动马达,无须使用者介入即可直接以马达驱动锁舌360移动,电子锁芯与机械锁芯保留大部分传统锁芯的构造,电机锁芯则只须要机壳、驱动马达与锁舌360即可,并以电池模块320供电;当锁舌360受到锁芯350的驱动而移动时,锁舌360会移动到对应于上锁状态(代码0)的上锁位置、或者移动到对应于解锁状态(代码1)的解锁位置。
图4系揭示本发明门磁感应器内部各项工作单元之模块示意图;本发明门磁感应器400是一组能侦测门体是在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的感应器,其包含两个彼此分离的部件,其一为磁性部件410、另一为感应部件420,磁性部件410内包含一颗永磁铁411,感应部件420内包含第二通讯模块421、电池模块422、侦测磁性部件410的磁感组件423、以及电子处理单元424;门磁感应器400使用第二通讯模块421,经由通讯链路150与行动装置200间建立无线连结,电池模块422将对各个电子组件,包含第二通讯模块421、磁感组件423、以及电子处理单元424等提供电力。
门磁感应器400是利用感应部件420之磁感组件423,侦测磁性部件410之永磁铁411是否产生位移、或者位置变动,在本实施例磁感组件423可为磁簧开关(reed switch)、磁簧管、磁控开关等,以磁簧开关为例,磁簧开关依照工作原理有常开式(normallyopened)、常闭式(normally closed)、双开式等类型,当磁性部件410接近感应部件420到小于某个门坎距离后,驱使磁感组件423成为断路状态、或者导通状态,反之当磁性部件410远离感应部件420到大于某个门坎距离后,会使磁感组件423成为相反的导通状态、或者断路状态,感应部件420根据磁性部件410之位置改变,可产生代表两种不同状态的指示讯号,感应部件420内的磁感组件423基本上是在两种状态之间切换,而产生二元输出(binaryoutput)。
实际使用时,由于感应部件420体积通常比较大,一般建议安装在固定的门框510上,磁性部件410之体积相对较小,建议安装在转动的门体520上,但以相反方式安装亦可,只要使磁性部件410之装设位置能准确对应到感应部件420上磁感组件423,并确定感应部件420之磁感组件423能正确感测到磁性部件410的位置改变。
在本实施例,当门体520在关闭的情况下,磁性部件410非常接近感应部件420,或者当门体520是在开启的情况下,磁性部件410远离感应部件420,在这两种情况下,感应部件420侦测到并发送出对应的代表讯号给电子处理单元430,电子处理单元340将磁性部件410远离感应部件420的情况记录为门体520是在开启状态(代码1),反之电子处理单元340将记录门体520是在关闭状态(代码0),并分别以代码记录为1与0,并透过通讯链路150回报给行动装置200。
图5系揭示本发明联合安控系统之实际使用情境示意图;本发明之电子锁300以及门磁感应器400所包含的磁性部件410与感应部件420,系依照前述方式装配在门体520或门框510上,并与行动装置200上应用程序210之间透过通讯链路150建立无线通讯,而电子锁300与门磁感应器400,则透过行动装置200上安装的应用程序210「绑定」在一起,首先电子锁300与门磁感应器400要先跟应用程序210间完成配对(paring)。
图6(a)、图6(b)以及图6(c)系揭示本发明联合安控系统所包含之应用程序其所提供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绑定功能之一系列操作接口示意图;图6(a)系揭示本发明之应用程序之门锁选定接口;图6(b)系揭示本发明之应用程序之设备编辑接口;图6(c)系揭示本发明之应用程序之门磁感应器绑定界面。
如图6(a)所示,应用程序210先显示一个门锁选定接口220,供使用者从多个门锁当中,选定一个要进行绑定操作的电子锁,使用者透过门锁选定接口220选定小门的门锁,之后应用程序210进入选定门锁的设备编辑界面230如图6(b)所示,设备编辑接口230中显示出一个MAG绑定按键231,使用者点选MAG绑定按键231,应用程序210进入MAG绑定界面240如图6(c)所示。
MAG绑定接口240会将所有已经与应用程序210有效配对的复数个门磁感应器,以MAG清单241全部显示出来,在本实施例,共有6门磁感应器已经与行动装置200有效配对,使用者直接在MAG清单241上点选要与小门门锁绑定的门磁感应器,在本实施例,使用者选择代号020的门磁感应器与小门门锁绑定,应用程序210只允许与一个门磁感应器绑定,当使用者在MAG绑定接口240显示的MAG清单241上,点选要绑定的门磁感应器之代号020后,代号020的选项会从MAG绑定接口240显示的MAG清单241上消失,直到解除绑定、或者直到代号020之门磁感应器送回低电量、或被拆除之讯号为止,代号020的选项才会重新出现在MAG清单上,藉此避免使用者重复绑定。
当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之间透过应用程序210绑定完成后,系统就会开始根据两者的状态回报,执行联合判断的逻辑,以上所述之应用程序可以合并在电子锁的控制程序中,成为电子锁的控制程序之一部分,或者单独配置为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
在习用技术中,当电子锁300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四种状况:(1)电子锁上锁且门体确实关闭、(2)电子锁解锁且门体确实开启,在这两种状况下,因为门体520的作动与电子锁300一致,电子锁300向应用程序210所回报之上锁状态(代码0)、或者解锁状态(代码1),会与门体的真实状态一致,这时使用者可以信赖应用程序210所回报的结果,并毫无困难的确认门体是确实关闭、或者开启;但在电子锁300使用过程中,也会遇到(3)电子锁解锁但门体未被开启、(4)电子锁上锁但门体开启,在这两种状况下,使用者从应用程序210所收到的状态回报,与门体的真实状态完全不同、甚至相互矛盾,但糟糕的是使用者根本无从发觉,状况(3)可能导致使用者被反锁,状况(4)造成安全漏洞,后续可能引发轻重不等的结果,状况(3)与状况(4)都会为使用者带来轻重不等的问题,造成使用者对系统与产品的不信赖,且状况(3)与状况(4)也会在系统内部造成错误纪录,后续引发一连串系统错误、判断错误等等问题。
因此本发明提出利用应用程序210来将两件本为彼此独立的产品,即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绑定在一起,系统在整合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两者的状态回报后,作出联合判断,让使用者能够具体掌握上述的4种状况,尤其让使用者能够明确掌握与知悉可能引起问题的状况(3)与状况(4)。
图7(a)系揭示本系统所定义之事件A,其代表电子锁上锁且门体确实关闭之状况;图7(b)系揭示本系统所定义之事件B,其代表电子锁解锁且门体确实开启之状况;图7(c)系揭示本系统所定义之事件C,其代表电子锁解锁但门体未被开启之状况;图7(d)系揭示本系统所定义之事件D,其代表电子锁上锁但门体开启之状况。
因此本系统联合电子锁300与门磁感应器400的状态回报,令电子锁上锁状态以代码0指示、电子所解锁状态以代码0指示、门磁感应器关闭状态以代码0指示、门磁感应器开启状态以代码1指示,兹以二维矩阵表示如表1,并透过代码二维矩阵定义以下事件:事件A(0,0)(第一事件):电子锁上锁且门体确实关闭、事件B(1,1)(第二事件):电子锁解锁且门体确实开启、事件C(1,0)(第三事件):电子锁解锁但门体未被开启、事件D(0,1)(第四事件):电子锁上锁但门体开启,而事件A、事件B、事件C、事件D之实际状况示意图,则分别如图7(a)、图7(b)、图7(c)、图7(d)所示。
表1 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之状态回报代码二维矩阵事件表
在正常情况下,系统会先收到电子锁的状态回报,然后接着再收到门磁感应器的状态回报,当系统收到电子锁的状态回报后,系统较佳会设定有5秒的时间等待门磁感应器的状态回报,当收到门磁感应器之状态回报,联合判断并确认事件结果后,就会依照使用者预先设定的因应方式,执行发出推播讯息、发送简讯、或者Email通知使用者有新的事件发生。
事件A与事件B是一切正常的情境,当事件A与事件B触发时,系统对门体的状态记录会分别变动成关闭状态即关门生效、以及开启状态即开门生效,同时会发出推播讯息、或者Email通知使用者门体状态之改变;当事件C触发时,较佳的系统对门体的状态记录仍维持在关闭状态、或者开门未生效,但会发推播讯息、或者Email提醒使用者事件C的发生,避免使用者忘记电子锁已经被解锁,无意间又将电子锁上锁,造成被反锁或者生活上的不便利,同时提醒使用者调整电子锁之设定,或者使用者可以将系统设定为遇到事件C,就强制电子锁回到上锁状态,并将电子锁状态代码改正为0。
事件D还包含两种不同态样,第一态样是先收到电子锁代码变动至0之状态回报,但5秒后门磁感应器的状态仍然停留在代码1,并未变动至代码0,这时系统会发出提示讯息、或者提示Email警示使用者,第二态样则是先收到门磁感应器代码变动至1之状态回报,但这时电子锁代码没有在5秒内从0变动至1,这有两种可能情况,其一为确实遭到入侵,其二为使用者以钥匙开锁,因为某些电子锁无法侦测以钥匙开锁的情况,这些电子锁在使用者以钥匙手动开锁的情况下,电子锁不会向系统更新代码,仍保持在代码0,系统也不会将录得(recorded)之电子锁代码从1变动至0。
因此当系统监测到事件D触发时,这时系统可以选择发出警报讯息、或者警报Email通知使用者、或者直接执行对应的保全设定,例如:透过警民联机系统直接向警察局送出报案警报,但在设定事件D的后续因应程序时,要注意排除使用者以钥匙开锁的情况,因某些电子锁无法侦测到以钥匙开锁的情况,使用者以钥匙开锁的动作,同样会触发事件D。
本发明可以独立作为一个安控系统、或者监控系统,但也可以是一个大的安全监控系统中的子系统(sub-system)、或者视为一个大的安全监控系统中的次系统。
图8揭示本发明绑定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之联合安控方法之执行流程图;步骤810:提供多个已配对电子锁以及多个已配对门磁感应器;步骤820:透过应用程序从该等已配对电子锁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待绑电子锁,该待绑电子锁经设定可进入上锁状态或者解锁状态;步骤830:透过应用程序从该等已配对门磁感应器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待绑门磁感应器,该待绑门磁感应器经感应可侦测关闭状态或者开启状态;以及步骤840:透过通讯链路向该应用程序传送该上锁状态、该解锁状态、该关闭状态以及该开启状态,供该应用程序据以联合判断状态事件是否被触发。
本发明以上各实施例彼此之间可以任意组合或者替换,从而衍生更多之实施态样,但皆不脱本发明所欲保护之范围,兹进一步提供更多本发明实施例如次:
实施例1:一种联合安控系统,其包含:一电子锁,其装设于一门体上,并包含一电子识别模块以及一第一通讯模块,该电子锁透过该电子识别模块侦测一识别特征,并据以决定是否准许进入一上锁状态以及一解锁状态其中之一;一门磁感应器,其装设于该门体上,并包含一第二通讯模块,用于侦测该门体是在一关闭状态或者一开启状态;以及一行动装置,其包含一行动通讯模块以及一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透过该行动通讯模块、该第一通讯模块以及该第二通讯模块,并经由一通讯链路与该电子锁以及该门磁传感器间建立无线通讯,接收该上锁状态、该解锁状态、该关闭状态、以及该开启状态,并据以联合判断一状态事件是否被触发。
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述之联合安控系统,其中该电子锁还包含:该第一通讯模块,其用于与该行动通讯模块之间建立该通讯链路,以在该电子锁以及行动装置之间建立无线通讯;一机械锁芯,其包含一把手以及一锁舌,当该机械锁芯经准许进入该上锁状态时,该机械锁芯接受来自该把手之旋转而驱动该锁舌移动到一上锁位置,而对该门体上锁,当该机械锁芯经准许进入该解锁状态时,该机械锁芯接受来自该把手之旋转而驱动该锁舌移动到一解锁位置,而对该门体解锁;一电子处理单元,其系与该第一通讯模块、以及该电子识别模块电连接,并接收该识别特征,以决定是否准许该机械锁芯进入该上锁状态以及该解锁状态其中之一,并透过该第一通讯模块向该应用程序回报;以及一电池模块,其与该电子处理单元、该第一通讯模块、以及该电子识别模块电连接,并对该电子处理单元、该第一通讯模块、以及该电子识别模块提供电力。
实施例3:如实施例1所述之联合安控系统,其中该电子锁还包含:该第一通讯模块,其用于与该行动通讯模块之间建立该通讯链路,以在该电子锁以及行动装置之间建立无线通讯;一电机锁芯,其包含一驱动马达以及一锁舌,当该电机锁芯经准许进入该上锁状态时,该电机锁芯驱动该锁舌移动到一上锁位置,而对该门体上锁,当该电机锁芯经准许进入该解锁状态时,该电机锁芯驱动该锁舌移动到一解锁位置,而对该门体解锁;一电子处理单元,其系与该第一通讯模块、该电子识别模块、以及该驱动马达电连接,并接收该识别特征,以决定是否准许该电机锁芯进入该上锁状态以及该解锁状态其中之一,并透过该第一通讯模块向该应用程序回报;以及一电池模块,其与该电子处理单元、该第一通讯模块、该电子识别模块、以及该驱动马达电连接,并对该电子处理单元、该第一通讯模块、该电子识别模块、以及该驱动马达提供电力。
实施例4:如实施例1所述之联合安控系统,其中该门磁传感器还包含:一磁性部件,其包含一永磁铁,且装配在该门体上并随着该门体之转动而移动;以及一感应部件,其装配在该门体所属之一门框上,并包含感应该永磁铁之移动之一磁感组件、一电池模块、以及该第二通讯模块,其中该磁性部件之装配位置系与感应部件相对应,俾利该磁感组件侦测该永磁铁之一接近移动或者一远离移动,并据以分别确认该门体是在该关闭状态或者该开启状态,并透过该第二通讯模块向该应用程序回报。
实施例5:如实施例4所述之联合安控系统,其中该磁感组件系为一磁簧开关、一磁簧管、以及一磁控开关其中之一。
实施例6:如实施例1所述之联合安控系统,其中该通讯链路包含一Wi-Fi无线通讯网路、蓝芽通讯网路、一Sub-1G通讯网路、一ZigBee通讯网路、一有线通讯网路、一固网通讯网路、一电信通讯网路、一4G LTE电信网络、一4G电信网络、一5G电信网络、一无线网络、一因特网、一计算机网络、一有线网络、一固定网络、一电信网络、以及其组合其中之一。
实施例7:如实施例1所述之联合安控系统,其中该应用程序还包含:一电子锁选定接口,其以下拉选单方式显示出复数已配对电子锁,供该使用者从中选定一个要操作绑定之一待绑电子锁;一设备编辑接口,其包含一绑定选项按键供该使用者选择,以为该待绑电子锁设定与另一装置之绑定;以及一门磁感应器绑定接口,其以清单方式显示出复数已配对门磁感应器,供该使用者从中选定一个要操作绑定之一待绑门磁感应器,并将该待绑门磁感应器绑定至该待绑电子锁。
实施例8:如实施例1所述之联合安控系统,其中该状态事件系为一第一事件、一第二事件、一第三事件、以及一第四事件其中之一,其中该第一事件系指该电子锁上锁且该门体确实关闭之状态,该第二事件系指该电子锁解锁且该门体确实开启之状态,该第三事件系指该电子锁解锁但该门体未确实开启之状态,该第四事件系指该电子锁上锁但该门体开启之状态。
实施例9:如实施例1所述之联合安控系统,其中当该应用程序侦测到该状态事件之触发后,依照预先设定执行以下作动其中之一:向该行动装置之操作系统发出一推播讯息;发出一E-mail到指定电子信箱;以及发出一则简讯到指定行动装置号码。
实施例10:如实施例1所述之联合安控系统,其中该电子识别模块为一指纹识别模块、一虹膜识别模块、一感应卡感应模块、一密码识别模块、以及一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其中之一。
实施例11:如实施例1所述之联合安控系统,其中该行动装置系为一智能型手机、以及一平板装置其中之一。
实施例12:一种联合安控方法,其包含:提供复数已配对电子锁以及复数已配对门磁感应器;透过一应用程序从该等已配对电子锁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一待绑电子锁,该待绑电子锁经设定可进入一上锁状态以及一解锁状态其中之一;透过一应用程序从该等已配对门磁感应器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一待绑门磁感应器,该待绑门磁感应器经感应可侦测一关闭状态以及一开启状态其中之一;以及透过一通讯链路向该应用程序传送该上锁状态、该解锁状态、该关闭状态以及该开启状态,供该应用程序据以联合判断一状态事件是否被触发。
本发明各实施例彼此之间可以任意组合或者替换,从而衍生更多之实施态样,但皆不脱本发明所欲保护之范围,本发明保护范围之界定,悉以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记载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其包含:
一电子锁,其装设于一门体上,并包含一电子识别模块以及一第一通讯模块,该电子锁透过该电子识别模块侦测一识别特征,并据以决定是否准许进入一上锁状态以及一解锁状态其中之一;
一门磁感应器,其装设于该门体上,并包含一第二通讯模块,用于侦测该门体是在一关闭状态或者一开启状态;
以及一行动装置,其包含一行动通讯模块以及一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透过该行动通讯模块、该第一通讯模块以及该第二通讯模块,并经由一通讯链路与该电子锁以及该门磁感应器间建立无线通讯,接收该上锁状态、该解锁状态、该关闭状态、以及该开启状态,并据以联合判断一状态事件是否被触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其中该电子锁还包含:
该第一通讯模块,其用于与该行动通讯模块之间建立该通讯链路,以在该电子锁以及行动装置之间建立无线通讯;
一机械锁芯,其包含一把手以及一锁舌,当该机械锁芯经准许进入该上锁状态时,该机械锁芯接受来自该把手之旋转而驱动该锁舌移动到一上锁位置,而对该门体上锁,当该机械锁芯经准许进入该解锁状态时,该机械锁芯接受来自该把手之旋转而驱动该锁舌移动到一解锁位置,而对该门体解锁;
一电子处理单元,其系与该第一通讯模块、以及该电子识别模块电连接,并接收该识别特征,以决定是否准许该机械锁芯进入该上锁状态以及该解锁状态其中之一,并透过该第一通讯模块向该应用程序回报;
以及一电池模块,其与该电子处理单元、该第一通讯模块、以及该电子识别模块电连接,并对该电子处理单元、该第一通讯模块、以及该电子识别模块提供电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其中该电子锁还包含:
该第一通讯模块,其用于与该行动通讯模块之间建立该通讯链路,以在该电子锁以及行动装置之间建立无线通讯;
一电机锁芯,其包含一驱动马达以及一锁舌,当该电机锁芯经准许进入该上锁状态时,该电机锁芯驱动该锁舌移动到一上锁位置,而对该门体上锁,当该电机锁芯经准许进入该解锁状态时,该电机锁芯驱动该锁舌移动到一解锁位置,而对该门体解锁;
一电子处理单元,其系与该第一通讯模块、该电子识别模块、以及该驱动马达电连接,并接收该识别特征,以决定是否准许该电机锁芯进入该上锁状态以及该解锁状态其中之一,并透过该第一通讯模块向该应用程序回报;以及
一电池模块,其与该电子处理单元、该第一通讯模块、该电子识别模块、以及该驱动马达电连接,并对该电子处理单元、该第一通讯模块、该电子识别模块、以及该驱动马达提供电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其中该门磁感应器还包含:
一磁性部件,其包含一永磁铁,且装配在该门体上并随着该门体之转动而移动;
以及一感应部件,其装配在该门体所属之一门框上,并包含感应该永磁铁之移动之一磁感组件、一电池模块、以及该第二通讯模块;
其中该磁性部件之装配位置系与感应部件相对应,俾利该磁感组件侦测该永磁铁之一接近移动或者一远离移动,并据以分别确认该门体是在该关闭状态或者该开启状态,并透过该第二通讯模块向该应用程序回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其中该磁感组件系为一磁簧开关、一磁簧管、以及一磁控开关其中之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其中该通讯链路包含一Wi-Fi无线通讯网路、蓝芽通讯网路、一Sub-1G通讯网路、一ZigBee通讯网路、一有线通讯网路、一固网通讯网路、一电信通讯网路、一4G LTE电信网络、一4G电信网络、一5G电信网络、一无线网络、一因特网、一计算机网络、一有线网络、一固定网络、一电信网络、以及其组合其中之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其中该应用程序还包含:
一电子锁选定接口,其以下拉选单方式显示出复数已配对电子锁,供该使用者从中选定一个要操作绑定之一待绑电子锁;
一设备编辑接口,其包含一绑定选项按键供该使用者选择,以为该待绑电子锁设定与另一装置之绑定;
以及一门磁感应器绑定接口,其以清单方式显示出复数已配对门磁感应器,供该使用者从中选定一个要操作绑定之一待绑门磁感应器,并将该待绑门磁感应器绑定至该待绑电子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其中该状态事件系为一第一事件、一第二事件、一第三事件、以及一第四事件其中之一,其中该第一事件系指该电子锁上锁且该门体确实关闭之状态,该第二事件系指该电子锁解锁且该门体确实开启之状态,该第三事件系指该电子锁解锁但该门体未确实开启之状态,该第四事件系指该电子锁上锁但该门体开启之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其中当该应用程序侦测到该状态事件之触发后,依照预先设定执行以下作动其中之一:
向该行动装置之操作系统发出一推播讯息;
发出一E-mail到指定电子信箱;
以及发出一则简讯到指定行动装置号码。
10.一种联合安控方法,其包含:
提供复数已配对电子锁以及复数已配对门磁感应器;
透过一应用程序从该等已配对电子锁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一待绑电子锁,该待绑电子锁经设定可进入一上锁状态以及一解锁状态其中之一;
透过一应用程序从该等已配对门磁感应器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一待绑门磁感应器,该待绑门磁感应器经感应可侦测一关闭状态以及一开启状态其中之一;
以及透过一通讯链路向该应用程序传送该上锁状态、该解锁状态、该关闭状态以及该开启状态,供该应用程序据以联合判断一状态事件是否被触发。
CN201810731906.9A 2018-07-05 2018-07-05 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及安控方法 Pending CN1097072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1906.9A CN109707231A (zh) 2018-07-05 2018-07-05 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及安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1906.9A CN109707231A (zh) 2018-07-05 2018-07-05 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及安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7231A true CN109707231A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53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31906.9A Pending CN109707231A (zh) 2018-07-05 2018-07-05 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及安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723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0241A (zh) * 2020-11-13 2021-02-12 宁波瑞奥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锁具系统和开闭锁方法
CN113012323A (zh) * 2021-03-19 2021-06-22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售货机门锁控制方法、智能售货机和系统
CN113445845A (zh) * 2021-07-29 2021-09-28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一实业有限公司 气动机车门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0010852U1 (de) * 2010-07-30 2011-11-15 Burg-Wächter Kg Verschlusseinrichtung
CN103174337A (zh) * 2013-03-05 2013-06-26 鲁亚诗 Ble设备控制的ble隐形智能锁系统
CN203285178U (zh) * 2013-03-05 2013-11-13 鲁亚诗 一种由ble设备控制的ble隐形智能锁系统
CN103559747A (zh) * 2013-10-25 2014-02-05 江苏科大汇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移动终端的无钥匙开门方法
US20160040460A1 (en) * 2013-04-04 2016-02-11 Nec Corporation Locking/unlocking detection device
CN205918240U (zh) * 2016-04-18 2017-02-01 立晟金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门锁状态感应及提醒装置
CN206039676U (zh) * 2016-03-30 2017-03-22 上海欧意机电五金有限公司 智能化门禁系统
US9822553B1 (en) * 2016-11-23 2017-11-21 Gate Labs Inc. Door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TWM552948U (zh) * 2017-09-04 2017-12-11 Vision Automobile Electronics Industrial Co Ltd 感測模組
CN107675954A (zh) * 2017-10-31 2018-02-09 阜阳万瑞斯电子锁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重监控门锁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0010852U1 (de) * 2010-07-30 2011-11-15 Burg-Wächter Kg Verschlusseinrichtung
CN103174337A (zh) * 2013-03-05 2013-06-26 鲁亚诗 Ble设备控制的ble隐形智能锁系统
CN203285178U (zh) * 2013-03-05 2013-11-13 鲁亚诗 一种由ble设备控制的ble隐形智能锁系统
US20160040460A1 (en) * 2013-04-04 2016-02-11 Nec Corporation Locking/unlocking detection device
CN103559747A (zh) * 2013-10-25 2014-02-05 江苏科大汇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移动终端的无钥匙开门方法
CN206039676U (zh) * 2016-03-30 2017-03-22 上海欧意机电五金有限公司 智能化门禁系统
CN205918240U (zh) * 2016-04-18 2017-02-01 立晟金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门锁状态感应及提醒装置
US9822553B1 (en) * 2016-11-23 2017-11-21 Gate Labs Inc. Door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TWM552948U (zh) * 2017-09-04 2017-12-11 Vision Automobile Electronics Industrial Co Ltd 感測模組
CN107675954A (zh) * 2017-10-31 2018-02-09 阜阳万瑞斯电子锁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重监控门锁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0241A (zh) * 2020-11-13 2021-02-12 宁波瑞奥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锁具系统和开闭锁方法
CN113012323A (zh) * 2021-03-19 2021-06-22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售货机门锁控制方法、智能售货机和系统
CN113445845A (zh) * 2021-07-29 2021-09-28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一实业有限公司 气动机车门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8144B2 (en) Access control system having automatic status update
US20070290789A1 (en) Intelligent Interactive Lock and Locking System
CN109707231A (zh) 电子锁与门磁感应器联合安控系统及安控方法
DE102007062643B4 (de) Elektronisches Schlüsselsystem und Verfahren
CN104574584B (zh) 一种银行金库门的管控系统及管控方法
EP3058553B1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schliesssystems, schliesssystem und rohrtresor
EP2235886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access to an access point
CN104790766A (zh) 一种智能门锁系统及其锁状态和开锁合法性识别方法
CN206039676U (zh) 智能化门禁系统
CN106504372A (zh) 用于提高监控系统中可靠性的方法和设备
CN106327627A (zh) 一种锁具管理方法、门禁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7845167A (zh) 一种智能电子锁的工作日志存储方法、系统及智能电子锁
CN109410386A (zh) 开锁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08346203A (zh) 一种智能门锁、解锁方法和锁止方法
CN104240339A (zh) 一种门锁防盗系统及防盗方法
CN106355699A (zh) 一种智能门锁控制系统
CN110374413A (zh) 一种无线智能门锁系统
WO2006118444A1 (en) Lock Assembly
AU2016376483B2 (en) Access system with substitute/alternative function
CN205582175U (zh) 智能监控防盗系统
EP3570255A1 (en) Lock assembly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
JP4117520B2 (ja) 電子錠制御システム
EP3027827B1 (de) Elektromagnetisch sperrbarer fenstergriff
EP2704366B1 (de) Sichere Authentifizierung eines Sensors oder Aktors eines Hausautomatisierungssystems
CN206584428U (zh) 用手机和掌纹控制的电子锁具、锁具设备和保险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