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9428A - 一种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9428A
CN109699428A CN201910169766.5A CN201910169766A CN109699428A CN 109699428 A CN109699428 A CN 109699428A CN 201910169766 A CN201910169766 A CN 201910169766A CN 109699428 A CN109699428 A CN 109699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garcane
hilly
mechanization
mountainous land
sug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697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跃彬
邓军
郭家文
李如丹
杨绍林
刀静梅
樊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1016976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9942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99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942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1130 priority patent/WO202017723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55Sugar ca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5/00Fertilisers from distillery wastes, molasses, vinasses, sugar plant or similar wastes or residues, e.g. from waste originating from industrial processing of raw material of agricultural origin or derived produc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7/00Fertilisers from waste water, sewage sludge, sea slime, ooze or similar ma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0Fertilizers of biological origin, e.g. guano or fertiliz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整地、品种选择、开沟和收获。本发明实现了丘陵山地甘蔗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轻简化生产,降低了甘蔗生产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利用率,促进了丘陵山地甘蔗轻简机械化生产和增加蔗农种蔗收益。

Description

一种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种植方法,尤其是一种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属于种植领域。
技术背景
甘蔗机械化的全面推广涉及到因素较多,云南省山地蔗区的地形复杂、土地分散,地块大小不一等特点决定着云南省全面实现甘蔗机械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受土地资源、技术和装备、组织和管理因素的影响,我国甘蔗机械化在经济上尚未能充分体现出系统的收益目标,在技术上也还未达到农机农艺融合的理想产量要求,因此,整体推进缓慢。甘蔗生产管理的主要环节包括耕整地、开沟、种植、中耕除草、施肥培土、植保、灌溉、收获、装载运输、宿根破垄、蔗叶粉碎还田等。
纵观我国现阶段甘蔗机械化的主要环节,耕整地机械装备及技术已成熟,应用普及程度最高;种植机械近年来发展较快,拖拉机悬挂式联合种植机作为主流产品逐渐为蔗区接受并加快推广应用;中耕管理(包括宿根管理)机以手扶式机型为主,品牌繁多,但多为适应1.1~1.2 m的种植行距。
甘蔗收获机械正处于国外引进机型与国内自主研制齐头并进的阶段,引进机型技术成熟,但因土地资源条件、体制机制的障碍,推广应用缓慢;近两年来,我国小型甘蔗收割机发展较快。甘蔗机械化的功能与目的可以体现在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人工耗费、提高劳动效率和实现系统收益4个方面,同时也反映出机械化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不同特征和要求。总体上看,我国甘蔗机械化在耕、种、管、收等主要环节都还未实现这4方面的协调与有机结合,甘蔗全程机械化还处于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
为了改变我国甘蔗全程机械化的困境。近年来,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在甘蔗生产上相继研发出了2CZD-1型段种式甘蔗种植机,4GZQ-180型和4GZQ-260型切段式甘蔗联合收获机,在广西贵港、崇左扶绥县等蔗区进行较大规模的田间收获作业。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的甘蔗机械化专家也十分重视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通过对桂中南、滇西南、粤西等对不同生态区域、不同生产条件、不同模式的机械化关键技术对比分析研究,提出了“湛江地区甘蔗机械化耕种农艺流程及机具配套实施方案”、“广西双高基地东亚模式方案”和“云南山地小型机械化模式方案”。
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在我国丘陵山地蔗区没有形成规模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主要是原因是丘陵山地蔗园立地条件较差,地块较小、坡地较大难以适宜全程机械化技术。2008年以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积极开展了丘陵山地甘蔗轻简机械化的农艺技术研究,取得了相应的技术成果。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种植成本的上涨,丘陵山地甘蔗轻简机械化农艺技术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因此,在我国丘陵山地蔗区,特别是云南的低纬高原蔗区,需要结合丘陵山地蔗区的立地条件,对有条件的丘陵山地蔗区进行蔗园改造,形成适合甘蔗机械化轻简作业的地块,再按照丘陵山地蔗园轻简机械化的农艺技术要求,实施环山蔗园改造和采用五个统一农艺技术操作,实现丘陵山地甘蔗轻简机械化的标准化农艺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丘陵山地甘蔗轻简机械化的现有农艺技术中存在的甘蔗行距窄、种植浅和蔗地坡度大、地块小、不适宜机械化操作等问题,为丘陵山地甘蔗实现农艺技术改革和机械化生产管理,提供一种丘陵山地甘蔗轻简机械化的农艺技术。本发明技术是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在丘陵山地甘蔗生产全过程中,改变传统的丘陵山地生产管理模式,将改造丘陵山地蔗园和改变甘蔗农艺技术相结合,实施甘蔗生产机械化管理,改变丘陵山地甘蔗种植环境,减少甘蔗生产用工,实现甘蔗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轻简化的管理,提高产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目标:
一种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整地
根据丘陵山地的地形地貌,对不适宜机械化作业的蔗园进行改造同时进行土壤培肥,将原先的坡地改成缓坡地、小坡地,其中把10-13度的蔗区降为10度以下的缓坡地;把13-25度的大坡地蔗区降为13度以下的小坡地;
步骤(2)、品种选择
选择高产高糖、宿根性强、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甘蔗品种,在同一片蔗区应选择同一成熟期的甘蔗品种进行统一机械化种植;在同一片蔗区应同一时期进行机械化种植,种植时间为10月至次年3月之间;
步骤(3)、开沟
机械化种植时,沿等高线方向进行机械化开沟,机械化开沟时,根据甘蔗收割机的适宜收割行距统一种植行距为1.25 m左右,施用甘蔗复合肥60-80 kg,加尿素20 kg;
步骤(4)、收获
甘蔗进入成熟期时,按照甘蔗早、中、晚熟的先后顺序进行机械化收获,甘蔗收获时,需入土深收,入土深度为5-8 cm。
进一步地,步骤(1)中,环山进行丘陵山地蔗园改造时,对改造形成的缓坡地、小坡地蔗园地块两边同时配套相关的机耕路,地块长度200-300 m段需配套相应的机耕路,机耕路面宽在3-4 m之间。
进一步地,步骤(1)中,土壤培肥具体为:在丘陵山地蔗园改造后,充分利用蔗糖企业的废弃物生产有机肥,进行有机肥还田培肥蔗园土壤,滤泥有机肥还田量为500-1000kg/亩,蔗渣有机肥还田量为120-200 kg/亩。
进一步地,步骤(2)中,高产高糖、宿根性强、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甘蔗品种包括云蔗0551、柳城03182、柳城05136和新台糖22号。
进一步地,所述的同一片蔗区是蔗园改造后的种植面积在300亩以上;改造后的缓坡地、小坡地的地块长度应在200 m以上、地块宽度应在6 m以上。
进一步地,步骤(2)中,废弃物是指滤泥有机肥或者蔗渣有机肥,滤泥有机肥是指制糖企业滤泥经发酵晾干后的滤泥,其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40%,水分≤30%,pH:5.5~8.0;蔗渣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40%,水分≤30%,pH:5.5~8.0,有效活菌数≥0.2亿/g。
进一步地,所述的蔗糖品种中,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为4:4:2。
进一步地,所述的甘蔗复合肥为配方复合肥,其中,氮:磷:钾=26:12:6,所述尿素的有效氮含量为46%。
进一步地,步骤(4)中,早熟品种应在11月至次年1月进行收获,中熟品种应在次年1-2月进行收获,晚熟品种应在次年3月进行收获。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的甘蔗机械化收获是指甘蔗收割机配套相应的田间转运车、运输车辆,且甘蔗收割机的宽度应低于2.2 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改善蔗园生产条件,实现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将原先不适合全程机械化作业特别是收获机械化的丘陵山地蔗园进行改造,因地制宜地发展全程机械化,能有效地降低丘陵山地的坡度,使改造后的蔗园具备实施甘蔗全程机械化的条件,为开展甘蔗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与现有的坝区全程机械化和山地半机械化技术相比,本发明可突破丘陵山地无全程机械化的难点,推动丘陵山地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同时,本发明结合丘陵山地的不同坡度,因地制宜地实现蔗园改造,可有效地保护蔗区原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甘蔗生产与蔗区环境和谐发展。
(2)培肥丘陵山地土壤,减少甘蔗化肥用量
本发明综合利用制糖企业生产的有机肥,开展改造后蔗园的培肥,提升蔗园土壤肥力,促进蔗糖企业废弃物循环作用和减少化肥施用量。与不改造的蔗园相比,本发明可有效地减少甘蔗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与传统的施复合肥100-120kg/亩+尿素20kg/亩相比,本发明按最大施肥量甘蔗配方复合肥80kg/亩+尿素20kg/亩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可减少复合肥用量20%-33.3%,提高肥料利用率12.3%-18.6%,达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同时,本发明施用的有机肥,有机肥的原料主要来自制糖企业的滤泥、蔗渣、烟囱灰等副产物,促进了产业链的延伸,实现了变废为宝和绿色发展,生态又环保。
(3)统一甘蔗农艺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注重丘陵山地甘蔗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的目的。本发明结合环山蔗园改造和统一熟期品种、统一种植时间、统一蔗沟朝向、统一种植行距、统一进行收获,实行甘蔗农艺标准化,为丘陵山地甘蔗轻简机械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一片蔗区采用统一熟期品种按照同一时期进行种植,有利于甘蔗同一时期进入工艺成熟期,便于采用机械化统一收获,提高生产效率。同一片蔗区采用统一蔗沟朝向和深种,有利于机械化开沟种植和减少中耕培土用工1-2个,实现甘蔗生产规模化、轻简化管理。同一片蔗区按照统一的行距进行机械化种植和同一时期进行收获,有利于提高机械化的使用效率;入土深收有利于促进宿根甘蔗低位芽的萌发,提高宿根甘蔗发株率8.2%-26.9%,延长宿根年限3-4年。
(4)实现甘蔗轻简机械化,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丘陵山地蔗区采用甘蔗轻简机械化的农艺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甘蔗生产效益,降低了甘蔗生产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工,降低了甘蔗人工成本,实现了甘蔗生产节本增效。在机械化种植、收获等关键环节,与传统人工种植、人工砍收相比,本发明采用机械化种植可节约种植成本80-120元/亩,采用机械化收获可节约收获成本40-80元/亩,同时还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增产宿根甘蔗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整地:
根据600亩连片的丘陵山地的地形地貌,将原先13度的坡地改成8度的缓坡地。然后,对改造后的蔗园采用施滤泥有机肥1000kg/亩进行培肥处理。在改造后地块配套田间机耕路3条,机耕路面宽3.5 m,便于拖拉机、整地机具、种植机、收割机等中小型机械化作业。
土壤培肥具体为:在丘陵山地蔗园改造后,充分利用蔗糖企业的废弃物生产有机肥,进行有机肥还田培肥蔗园土壤。
本实施例的废弃物是指滤泥有机肥,滤泥有机肥是指制糖企业滤泥经发酵晾干后的滤泥,其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为45%,水分为25%,pH:6.5。
步骤(2)、品种选择
在蔗园改造和培肥后,选择早熟高产高糖、宿根性强、抗旱性强、适宜机械化的甘蔗品种云蔗0551,11月份,在600亩连片的丘陵山地蔗区采用2CZ-2A型悬挂式甘蔗种植机进行统一的机械化种植,蔗糖品种中,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为4:4:2。
步骤(3)、开沟
机械化种植时,采用2CZ-2A型悬挂式甘蔗种植机沿等高线方向进行机械化开沟,机械化开沟时,根据甘蔗收割机的适宜收割行距统一种植行距为1.25 m,开沟深度为40 cm,种植深度15 cm,施用甘蔗复合肥80 kg/亩,加尿素20 kg/亩。甘蔗种植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下种、施肥等工序。
所述甘蔗复合肥为配方复合肥的有效养分含量为44%,氮:磷:钾=26:12:6;所述尿素的有效氮含量为46%。
步骤(4)、收获
结合制糖企业开榨的时间,在11月份进行机械化收获,选择洛阳辰汉4GQ-130型切段式小型甘蔗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甘蔗收获时,入土5 cm深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整地:
根据320亩连片的丘陵山地的地形地貌,将原先20度的大坡地蔗区降为12度的小坡地。然后,对改造后的蔗园采用施滤泥有机肥800kg/亩进行培肥处理。在改造后地块两边配套田间机耕路2条,机耕路面宽3 m,便于拖拉机、整地机具、种植机、收割机等小型机械化作业。
土壤培肥具体为:在丘陵山地蔗园改造后,充分利用蔗糖企业的废弃物生产有机肥,进行有机肥还田培肥蔗园土壤。
本实施例的废弃物是指滤泥有机肥,滤泥有机肥是指制糖企业滤泥经发酵晾干后的滤泥,其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为40%,水分为30%,pH:6.5。
步骤(2)、品种选择
在蔗园改造和培肥后,选择早熟高产高糖、宿根性强、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甘蔗品种云蔗03182,12月份,在320亩连片的丘陵山地蔗区采用2CZ-2B型半悬挂式甘蔗种植机进行统一的机械化种植。
步骤(3)、开沟
机械化种植时,采用2CZ-2B型半悬挂式甘蔗种植机沿等高线方向进行机械化开沟,机械化开沟时,根据甘蔗收割机的适宜收割行距统一种植行距为1.25 m,开沟深度为35cm,种植深度13cm,施用甘蔗复合肥75kg/亩,加尿素20 kg/亩。甘蔗种植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下种、施肥等工序。机械种植后,进行全膜覆盖。
所述甘蔗复合肥为配方复合肥的有效养分含量为44%,氮:磷:钾=26:12:6,所述尿素的有效氮含量为46%。
步骤(4)、收获
结合制糖企业开榨的时间,在12月份进行机械化收获,选择日本松元15EW型甘蔗收割机进行收获进行收获,甘蔗收获时,入土7 cm深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整地:
根据1000亩连片的丘陵山地的地形地貌,将原先11度的坡度蔗区降为6度的缓坡地。然后,对改造后的蔗园采用施蔗渣有机肥200kg/亩进行培肥处理。在改造后地块两边、中间配套田间机耕路5条,机耕路面宽4 m,便于拖拉机、整地机具、种植机、收割机等中小型机械化作业。
土壤培肥具体为:在丘陵山地蔗园改造后,充分利用蔗糖企业的废弃物生产有机肥,进行有机肥还田培肥蔗园土壤。
本实施例的废弃物是指蔗渣有机肥,蔗渣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45%,水分30%,pH:7,有效活菌数0.2亿/g。
步骤(2)、品种选择
在蔗园改造和培肥后,选择晚熟高产高糖、适应性强的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1月份,在1000亩连片的丘陵山地蔗区采用2CZ-2B型半悬挂式甘蔗种植机进行统一的机械化种植。
步骤(3)、开沟
机械化种植时,采用2CZ-2B型半悬挂式甘蔗种植机沿等高线方向进行机械化开沟,机械化开沟时,根据甘蔗收割机的适宜收割行距统一种植行距为1.25 m,开沟深度为30cm,种植深度10cm,施用甘蔗复合肥60kg/亩,加尿素20 kg/亩。甘蔗种植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下种、施肥等工序。
所述甘蔗复合肥为配方复合肥的有效养分含量为44%,氮:磷:钾=26:12:6,所述尿素的有效氮含量为46%。
步骤(4)、收获
结合制糖企业开榨的时间,在3月份进行机械化收获,选择洛阳辰汉4GQ-130型切段式小型甘蔗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甘蔗收获时,入土6 cm深收。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整地:
根据1200亩连片的丘陵山地的地形地貌,将原先12度的坡度蔗区降为6度的缓坡地。然后,对改造后的蔗园采用施滤泥有机肥900kg/亩进行培肥处理。在改造后地块两边、中间配套田间机耕路5条,机耕路面宽3.5 m,便于拖拉机、整地机具、种植机、收割机等中小型机械化作业。
土壤培肥具体为:在丘陵山地蔗园改造后,充分利用蔗糖企业的废弃物生产有机肥,进行有机肥还田培肥蔗园土壤。
本实施例的废弃物是指滤泥有机肥,滤泥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40%,水分30%,pH:7。
步骤(2)、品种选择
在蔗园改造和培肥后,选择早熟高产高糖甘蔗品种粤糖93159,1月份,在1200亩连片的丘陵山地蔗区采用2CZ-2A型悬挂式甘蔗种植机进行统一的机械化种植。
步骤(3)、开沟
机械化种植时,采用2CZ-2A型悬挂式甘蔗种植机沿等高线方向进行机械化开沟,机械化开沟时,根据甘蔗收割机的适宜收割行距统一种植行距为1.25 m,开沟深度为30cm,种植深度15 cm,施用甘蔗复合肥80 kg/亩,加尿素20 kg/亩。甘蔗种植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下种、施肥等工序。
所述甘蔗复合肥为配方复合肥的有效养分含量为44%,氮:磷:钾=26:12:6,所述尿素的有效氮含量为46%。
步骤(4)、收获
结合制糖企业开榨的时间,在2月份进行机械化收获,选择洛阳辰汉4GQ-130型切段式小型甘蔗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甘蔗收获时,入土7 cm深收。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整地:
根据600亩连片的丘陵山地的地形地貌,将原先12度的蔗区降为6度的缓坡地,然后,对改造后的蔗园采用施滤泥有机肥900kg/亩进行培肥处理。在改造后地块两边、中间共配套田间机耕路3条,机耕路面宽3.5 m,便于拖拉机、整地机具、种植机、收割机等中小型机械化作业。
土壤培肥具体为:在丘陵山地蔗园改造后,充分利用蔗糖企业的废弃物生产有机肥,进行有机肥还田培肥蔗园土壤。
本实施例的废弃物是指滤泥有机肥,滤泥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45%,水分28%,pH:7.5。
步骤(2)、品种选择
在蔗园改造后,选择早熟高产高糖、抗旱性强、宿根性强的甘蔗品种柳城05136,1月份,在600亩连片的丘陵山地蔗区采用2CZ-2B型半悬挂式甘蔗种植机进行统一的机械化种植。
步骤(3)、开沟
机械化种植时,采用2CZ-2B型半悬挂式甘蔗种植机沿等高线方向进行机械化开沟,机械化开沟时,根据甘蔗收割机的适宜收割行距统一种植行距为1.25 m,开沟深度为40cm,种植深度15 cm,施用甘蔗复合肥80 kg/亩。甘蔗种植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下种、施肥等工序,然后进行全膜覆盖栽培。
所述甘蔗复合肥为配方复合肥的有效养分含量为44%,氮:磷:钾=26:12:6,所述尿素的有效氮含量为46%。
步骤(4)、收获
结合制糖企业开榨的时间,在1月份进行机械化收获,选择洛阳辰汉4GQ-130型切段式小型甘蔗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甘蔗收获时,入土6 cm深收。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整地
根据600亩连片的丘陵山地的地形地貌,将原先10度的蔗区降为0度的台地。然后,对改造后的蔗园采用施滤泥有机肥600kg/亩进行培肥处理。在改造后地块两边、中间共配套田间机耕路3条,机耕路面宽3 m,便于拖拉机、整地机具、种植机、收割机等中小型机械化。
土壤培肥具体为:在丘陵山地蔗园改造后,充分利用蔗糖企业的废弃物生产有机肥,进行有机肥还田培肥蔗园土壤。
本实施例的废弃物是指滤泥有机肥,滤泥有机肥是指制糖企业滤泥经发酵晾干后的滤泥,其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为45%,水分为30%,pH:6。
步骤(2)、品种选择
在蔗园改造和培肥后,选择中熟高产高糖、抗旱性强、宿根性强的甘蔗品种03182,2月份,在600亩连片的丘陵山地蔗区采用2CZ-2A型悬挂式甘蔗种植机进行统一的机械化种植。
步骤(3)、开沟
机械化种植时,采用2CZ-2A型悬挂式甘蔗种植机沿等高线方向进行机械化开沟,机械化开沟时,根据甘蔗收割机的适宜收割行距统一种植行距为1.25 m,开沟深度为35cm,种植深度12cm,施用甘蔗复合肥60kg/亩,加尿素20 kg/亩,然后进行全膜覆盖栽培,地膜上覆土约3 cm。甘蔗种植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下种、施肥等工序。
所述甘蔗复合肥为配方复合肥的有效养分含量为44%,氮:磷:钾=26:12:6,所述尿素的有效氮含量为46%。
步骤(4)、收获
结合制糖企业开榨的时间,在3月份进行机械化收获,选择洛阳辰汉4GQ-130型切段式小型甘蔗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甘蔗收获时,入土8 cm深收。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整地
根据360亩连片的丘陵山地的地形地貌,将原先23度的大坡地蔗区降为10度的小坡地。在改造后地块两边配套2条田间机耕路,机耕路面宽3 m,便于拖拉机、整地机具、种植机、收割机等小型机械化作业。
步骤(2)、品种选择
在蔗园改造后,选择早熟高产高糖、宿根性强的甘蔗品种云蔗0551,12月份,在360亩连片的丘陵山地蔗区采用2CZ-2A型悬挂式甘蔗种植机进行统一的机械化种植。
步骤(3)、开沟
机械化种植时,采用2CZ-2A型悬挂式甘蔗种植机沿等高线方向进行机械化开沟,机械化开沟时,根据甘蔗收割机的适宜收割行距统一种植行距为1.25 m,开沟深度为30cm,种植深度10cm,施用甘蔗复合肥80 kg/亩,蔗渣有机肥200 kg/亩,然后进行全膜覆盖栽培,地膜上覆土约3cm。甘蔗种植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下种、施肥等工序。
所述甘蔗复合肥为配方复合肥的有效养分含量为44%,氮:磷:钾=26:12:6,所述尿素的有效氮含量为46%。
土壤培肥具体为:充分利用蔗糖企业的废弃物生产有机肥,在甘蔗种植时进行有机肥还田培肥蔗园土壤。
本实施例的废弃物是指滤泥有机肥,滤泥有机肥是指制糖企业滤泥经发酵晾干后的滤泥,其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为45%,水分为28%,pH:5.5,有效活菌数0.22亿/g。
步骤(4)、收获
结合制糖企业开榨的时间,在1月份进行机械化收获,选择日本松元15EW型甘蔗收割机进行收获,甘蔗收获时,入土5 cm深收。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整地
根据500亩连片的丘陵山地的地形地貌,将原先13度的蔗区降为6度的缓坡地。然后,对改造后的蔗园采用施滤泥有机肥1000 kg/亩进行培肥处理。在改造后地块两边、中间共配套田间机耕路3条,机耕路面宽在3 m之间,便于拖拉机、整地机具、种植机、收割机等中小型机械化作业。
土壤培肥具体为:在丘陵山地蔗园改造后,充分利用蔗糖企业的废弃物生产有机肥,进行有机肥还田培肥蔗园土壤。
本实施例的废弃物是指滤泥有机肥,滤泥有机肥是指制糖企业滤泥经发酵晾干后的滤泥,其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为40%,水分为25%,pH:6.5。
步骤(2)、品种选择
在蔗园改造和培肥后,选择晚熟高产高糖、抗旱性强、宿根性强的甘蔗品种粤糖86368,2月份,在500亩连片的丘陵山地蔗区采用2CZ-2B型半悬挂式甘蔗种植机进行统一的机械化种植。
步骤(3)、开沟
机械化种植时,采用2CZ-2B型半悬挂式甘蔗种植机沿等高线方向进行机械化开沟,机械化开沟时,根据甘蔗收割机的适宜收割行距统一种植行距为1.25 m,开沟深度为35cm,种植深度12cm,施用甘蔗复合肥70kg/亩,尿素20kg/亩。甘蔗种植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下种、施肥等工序。
所述甘蔗复合肥为配方复合肥的有效养分含量为44%,氮:磷:钾=26:12:6,所述尿素的有效氮含量为46%。
步骤(4)、收获
结合制糖企业开榨的时间,在1月份进行机械化收获,选择洛阳辰汉4GQ-130型切段式小型甘蔗联合收割机入土5 cm进行收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整地
根据丘陵山地的地形地貌,对不适宜机械化作业的蔗园进行改造同时进行土壤培肥,将原先的坡地改成缓坡地、小坡地,其中把10-13度的蔗区降为10度以下的缓坡地;把13-25度的大坡地蔗区降为13度以下的小坡地;
步骤(2)、品种选择
选择高产高糖、宿根性强、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甘蔗品种,在同一片蔗区应选择同一成熟期的甘蔗品种进行统一机械化种植;在同一片蔗区应同一时期进行机械化种植,种植时间为10月至次年3月之间;
步骤(3)、开沟
机械化种植时,沿等高线方向进行机械化开沟,机械化开沟时,根据甘蔗收割机的适宜收割行距统一种植行距为1.25 m左右,施用甘蔗复合肥60-80 kg,加尿素20 kg;
步骤(4)、收获
甘蔗进入成熟期时,按照甘蔗早、中、晚熟的先后顺序进行机械化收获,甘蔗收获时,需入土深收,入土深度为5-8 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环山进行丘陵山地蔗园改造时,对改造形成的缓坡地、小坡地蔗园地块两边同时配套相关的机耕路,地块长度200-300 m段需配套相应的机耕路,机耕路面宽在3-4 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土壤培肥具体为:在丘陵山地蔗园改造后,充分利用蔗糖企业的废弃物生产有机肥,进行有机肥还田培肥蔗园土壤,滤泥有机肥还田量为500-1000 kg/亩,蔗渣有机肥还田量为120-200kg/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高产高糖、宿根性强、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甘蔗品种包括云蔗0551、柳城03182、柳城05136和新台糖22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一片蔗区是蔗园改造后的种植面积在300亩以上;改造后的缓坡地、小坡地的地块长度应在200 m以上、地块宽度应在6 m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废弃物是指滤泥有机肥或者蔗渣有机肥,滤泥有机肥是指制糖企业滤泥经发酵晾干后的滤泥,其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40%,水分≤30%,pH:5.5~8.0;蔗渣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40%,水分≤30%,pH:5.5~8.0,有效活菌数≥0.2亿/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蔗糖品种中,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为4:4: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蔗复合肥为配方复合肥,其中,氮:磷:钾=26:12:6,所述尿素的有效氮含量为4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早熟品种应在11月至次年1月进行收获,中熟品种应在次年1-2月进行收获,晚熟品种应在次年3月进行收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甘蔗机械化收获是指甘蔗收割机配套相应的田间转运车、运输车辆,且甘蔗收割机的宽度应低于2.2 m。
CN201910169766.5A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 Pending CN1096994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9766.5A CN109699428A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
PCT/CN2019/091130 WO2020177233A1 (zh) 2019-03-07 2019-06-13 一种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9766.5A CN109699428A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9428A true CN109699428A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66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69766.5A Pending CN109699428A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99428A (zh)
WO (1) WO202017723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2336A (zh) * 2019-12-01 2020-01-17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一种提高红壤区果蔗磷肥利用效率的方法
WO2020177233A1 (zh) * 2019-03-07 2020-09-1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
CN114009299A (zh) * 2021-12-15 2022-02-08 云南英茂糖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甘蔗单产的山地规模化集成种植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0027A (zh) * 2020-11-10 2021-03-09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一种蔗叶全覆盖还田快速腐解的甘蔗轻简栽培管理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4948A (zh) * 2015-09-28 2015-11-25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腐殖酸含量高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0710A (zh) * 2016-04-06 2016-08-1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糖料甘蔗绿色可持续高产种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90766A (ko) * 2003-04-18 2004-10-27 안상곤 불가사리 비료를 사용하여 쌀의 칼슘함량을 높이는 벼의재배방법
CN105393783A (zh) * 2015-12-03 2016-03-16 大禹节水(天津)有限公司 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CN106613069A (zh) * 2016-09-20 2017-05-1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
CN109699428A (zh) * 2019-03-07 2019-05-03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4948A (zh) * 2015-09-28 2015-11-25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腐殖酸含量高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0710A (zh) * 2016-04-06 2016-08-1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糖料甘蔗绿色可持续高产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云南省再生经济产业开发研究会: "《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研究》", 31 December 2015,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 "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 《农机网HTTP://INFO.NONGJI.HC360.COM/2011/07/081546172398-2.SHTML》 *
张伦德等: "《茶树、中药材及其他经济作物施肥技术》", 30 November 2008,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覃建才: "一种高效节本绿色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介绍", 《农业质量与监督》 *
陈学珍等: "《新农村科学种植概要》", 31 March 2010, 金盾出版社 *
高欣欣等: "机械化收获对宿根蔗衰退的影响及改进技术研究进展", 《亚热带农业研究》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77233A1 (zh) * 2019-03-07 2020-09-1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
CN110692336A (zh) * 2019-12-01 2020-01-17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一种提高红壤区果蔗磷肥利用效率的方法
CN110692336B (zh) * 2019-12-01 2022-03-08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一种提高红壤区果蔗磷肥利用效率的方法
CN114009299A (zh) * 2021-12-15 2022-02-08 云南英茂糖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甘蔗单产的山地规模化集成种植方法
CN114009299B (zh) * 2021-12-15 2022-09-20 云南英茂糖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甘蔗单产的山地规模化集成种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77233A1 (zh) 2020-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u et al. Responses of soil properties, root growth and crop yield to tillage and crop residue management in a wheat–maize cropping system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CN102498890B (zh) 一种柠檬果园的少免耕覆盖栽培方法
Wang et al. Subsoil tillage promotes root and shoot growth of rapeseed in paddy fields and dryland in Yangtze River Basin soils
Valadabadi et al.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and pattern on physiological growth indices in maize (Zea mays L.) under nitrogenous fertilizer application
CN109699428A (zh) 一种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方法
CN106105468B (zh) 一种秸秆直接还田培肥土壤的方法
Yang et al. Improving nitroge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ies of hybrid rice through methodical nitrogen–water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CN105075652A (zh) 红壤丘岗区新垦油茶幼林林地快速培肥的方法
Chamshama et al. Growth and yield of maize alley cropped with Leucaena leucocephala and Faidherbia albida in Morogoro, Tanzania
CN107382397A (zh) 一种寒区作物秸秆深翻还田快速腐解的方法
CN102160495B (zh) 一种农田非点源污染物原位消解方法
CN111408618B (zh) 一种利用龙葵与玉米间作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
Akinnifesi et al. Early growth and survival of three miombo woodland indigenous fruit tree species under fertilizer, manure and dry-season irrigation in southern Malawi
CN109757173A (zh) 一种机插水稻的两次施肥方法
Kumar et al. Foliar nutritive fluids affect generative potential of apples: Multilocation DOP indexing and PCA studies under dry temperate agro-climatic conditions of north-west Himalaya
Mondal et al. Effect of integrated nutrient management on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of hybrid rice
CN108830442A (zh) 一种基于土壤分析的葡萄种植管理系统
CN112715305B (zh) 一种仿野生黄芩的种植方法
Ghaley Uptake and utilization of 5-split nitrogen topdressing in an improved and a traditional rice cultivar in the Bhutan Highlands
CN106613104A (zh) 一种甘蔗深铲蔸栽培方法
CN102598946A (zh) 一种玉米启动肥和追肥两次局部调控施肥方法
Sujatha et al. Effect of planting methods, geometry and intercrops on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of pigeonpea in pigeonpea based cropping systems
Sopheap et al. Nutrient balances for cassava cultivation in Kampong Cham province in Northeast Cambodia
Prasad et al. Milestones in wheat (Triticum spp.) agronomy research in India: An overview
Phiwngam et al. Effects of soil moisture conservation practice, irrigation and fertilization on Jatropha curca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