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9049A - 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9049A
CN109699049A CN201711001900.8A CN201711001900A CN109699049A CN 109699049 A CN109699049 A CN 109699049A CN 201711001900 A CN201711001900 A CN 201711001900A CN 109699049 A CN109699049 A CN 1096990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bility information
protocol stack
user face
face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019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99049B (zh
Inventor
鲜柯
王亮
陈迎
栗婵媛
丁长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 Tech Ltd
TD Tech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D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TD 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0190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990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99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9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99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9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1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6Transport layer protocols, e.g. TCP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over wirel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8Trunked mobile radio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应用于核心网设备,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时,分别获取基站的第一能力信息、第一终端的第二能力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第三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第三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根据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和第三能力信息确定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分别向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本发明能够使得基站和终端采用相同的用户面协议栈传输数据,以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

Description

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宽带集群通信(Boardband Trunking Communication,Btrunc)是由宽带集群产业联盟组织制定的基于TD-LTE的“LTE数字传输+集群语音通信”专网宽带集群系统标准,该协议主要针对组播业务语音、组播业务视频以及多媒体组播业务业务调度等宽带集群业务功能进行规范,有灵活带宽、高频谱效率、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特征,能够满足专业用户对组播业务语音、宽带数据以及应急指挥调度等需求。
现有技术中,在Btrunc协议中定义了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和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这两类用户面协议栈,在实际的业务建立过程中,基站和终端可以选择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输,也可以选择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输。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若基站和终端采用了不同的协议栈,则会导致用户面数据无法正常传输,造成数据传输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和装置,使得基站和终端采用相同的用户面协议栈传输数据,以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应用于核心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时,分别获取基站的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能力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第三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所述第三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确定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分别向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在本方案中,由于核心网设备可以根据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能够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确定出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并将该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通知给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这样,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将会采用相同的用户面协议栈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输,从而可以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确定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判断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都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
若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都支持所述第一用户面协议栈,则将所述第一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中,至少有一个不支持所述第一用户面协议栈,则判断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都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
若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都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则将所述第二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在本方案中,核心网设备在判断出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都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时,会将第一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作为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在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至少有一个不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时,将判断是否都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若都支持,则将第二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作为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由于第一用户面协议栈具有数据量小的特点,因此,优先选择第一用户面协议栈为目标用户面协议栈,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
可选地,所述分别获取基站的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能力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第三能力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能力信息、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三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为所述基站在建立小区时发送的,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在入网时发送的,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二终端在入网时发送的。
可选地,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分别包括有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中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中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中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中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
或者,
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分别包括有第三字段,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中的第三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中的第三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的第三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
可选地,所述分别向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包括:
通过S1口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通过非接入层NAS信令向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时,分别获取基站的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能力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第三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所述第三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确定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向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判断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都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
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子模块判断出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都支持所述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时,将所述第一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可选地,所述判断子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中,至少有一个不支持所述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时,判断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都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
所述确定子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子模块判断出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都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时,将所述第二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分别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能力信息、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三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为所述基站在建立小区时发送的,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在入网时发送的,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二终端在入网时发送的。
可选地,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分别包括有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中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中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中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中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
或者,
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分别包括有第三字段,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中的第三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中的第三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的第三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S1口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通过非接入层NAS信令向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核心网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时,分别获取基站的第一能力信息、第一终端的第二能力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第三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基站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第三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并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和第三能力信息确定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然后分别向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由于核心网设备可以根据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能够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确定出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并将该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通知给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这样,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将会采用相同的用户面协议栈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输,从而可以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第一能力信息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能力信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确定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核心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可以应用于无线接入网络中,其中,无线接入网可以采用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Mobile 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 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网络中包括核心网设备、基站(eNB)、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其中,核心网设备可以与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进行数据通信,基站提供到终端的用户面和控制面协议,eNB通过S1接口与核心网设备连接,例如可以与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或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连接,其中,S1接口支持多对多的MME/SGW和eNB连接关系。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主要以组播业务和单播业务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发明提供的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也可以用于其他进行数据传输的场景中,对于其他场景中,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与组播业务和单播业务场景中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在组播业务中,第一终端可以为主讲终端,即为发起群组建立请求的终端,第二终端可以为监听终端,在单播业务中,第一终端可以为主叫终端,即为发起单播业务建立请求的终端,第二终端可以为被叫终端。
在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在实际的业务建立过程中,由于基站和终端可以选择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输,也可以选择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输,若基站和终端采用了不同的用户面协议栈,则会导致用户面数据无法正常传输,造成数据传输异常。
本发明实施例考虑到这些情况,提出一种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时,分别获取基站的第一能力信息、第一终端的第二能力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第三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基站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第三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并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和第三能力信息确定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然后分别向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由于核心网设备可以根据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能够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确定出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并将该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通知给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这样,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将会采用相同的用户面协议栈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输,从而可以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2为本发明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图1所示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时,分别获取基站的第一能力信息、第一终端的第二能力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第三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基站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第三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其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的举例为: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对于终端的具体形式,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组播业务中,第一终端可以为主讲终端,即为发起群组建立请求的终端,第二终端可以为监听终端,第二终端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需要建立组播业务时,第一终端会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后,将获取基站的第一能力信息、第一终端的第二能力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第三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基站所能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即基站是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还是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还是同时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和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所能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即第一终端是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还是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还是同时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和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第三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所能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即第二终端是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还是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还是同时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和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
在单播业务中,第一终端可以为主叫终端,即为发起单播业务建立请求的终端,第二终端可以为被叫终端,第二终端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需要建立单播业务时,第一终端会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后,将获取基站的第一能力信息、第一终端的第二能力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第三能力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核心网设备在分别获取基站的第一能力信息、第一终端的第二能力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第三能力信息之前,将分别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能力信息、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能力信息、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三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为基站在建立小区时发送的,第二能力信息为第一终端在入网时发送的,第三能力信息为第二终端在入网时发送的。
具体地,基站在建立小区时通过S1口将第一能力信息上报给核心网设备,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在入网或切换到目标小区时,通过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信令会分别将第二能力信息和第三能力信息上报给核心网设备,其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包括网络中所有新入网的终端。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和第三能力信息之后,会将这些信息存储在本地。当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即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时,将会直接从本地获取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和第三能力信息。
可选地,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在向核心网设备上报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和第三能力信息时,可以通过如下的两种方式进行:
第一种: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和第三能力信息中分别包括有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其中,第一能力信息中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基站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第二能力信息中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第三能力信息中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第二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第一能力信息中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基站是否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第二能力信息中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是否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第三能力信息中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二终端是否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
下面以第一能力信息为例进行说明,第二能力信息和第三能力信息与第一能力信息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3为第一能力信息的一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第一能力信息中包括第一字段M和第二字段N,其中,M用于指示基站是否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例如:若M为0,表示该基站不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若为M为1,表示该基站能够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当然,也可以是M为0时,表示该基站能够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M为1时,表示该基站不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N用于指示基站是否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例如:若N为0,表示该基站不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若为N为1,表示该基站能够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当然,也可以是N为0时,表示该基站能够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N为1时,表示该基站不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另外,R为预留比特,通常可以设置为"0",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1。
第二种: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和第三能力信息中分别包括有第三字段,其中,第一能力信息中的第三字段用于指示基站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第二能力信息中的第三字段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第三能力信息中的第三字段用于指示第二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
下面仍然以第一能力信息为例进行说明,第二能力信息和第三能力信息与第一能力信息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4为第一能力信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第一能力信息中包括第三字段L,其中,L用于指示基站是否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例如:若L为0,表示该基站不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若为L为1,表示该基站能够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当然,也可以是L为0时,表示该基站能够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L为1时,表示该基站不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另外,R为预留比特,通常可以设置为"0",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1。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在第二种上报方式中,通常默认基站是能够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的。
可选地,对于第一终端来说,也可以在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时,将对应的第二能力信息携带在该业务建立请求消息中发送给核心网设备,此时,核心网设备将可以只从本地获取基站的第一能力信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第三能力信息。
步骤202:核心网设备根据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和第三能力信息确定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和第三能力信息之后,将需要根据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各自能够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决策出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图5为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的确定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方法包括:
步骤2021、根据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和第三能力信息,判断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是否都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
具体地,核心网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和第三能力信息,获知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各自所能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如是否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和/或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
核心网设备判断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是否都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具体可以为判断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是否都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若都支持,则执行步骤2022,否则,执行步骤2023。
步骤2022、若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都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则将第一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确定为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具体地,当核心网设备判断出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都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即都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则可以将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作为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步骤2023、若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至少有一个不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则判断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是否都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
具体地,若基站不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或第一终端不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或至少有一个第二终端不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或者这些设备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时,核心网设备将会判断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是否都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具体地,可以为判断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是否都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若都支持,则执行步骤2024,否则,核心网设备此次确定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失败,此时,核心网设备将会向第一终端发送通知消息,以通知第一终端组播业务或单播业务建立失败。
步骤2024、若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都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则将第二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确定为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具体地,当核心网设备判断出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都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即都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则可以将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作为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核心网设备在判断出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都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时,会将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作为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在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至少有一个不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时,将判断是否都支持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若都支持,则将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作为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由于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具有数据量小的特点,因此,优先选择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为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核心网设备在决策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时,可以是全网级决策,也可以是小区级决策。具体地,若核心网设备通过全网级决策时,核心网设备将判断全网内的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所能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若核心网设备通过小区级决策时,核心网设备将判断全网每个小区内的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所能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并将根据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和第三能力信息确定出的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作为该小区内进行组播业务或单播业务时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通过小区级决策时,核心网设备需要针对每个小区确定一个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全网级进行决策,也可以通过小区级进行决策,由此可以使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的确定方式更加灵活。
步骤203:核心网设备分别向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在确定出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之后,将分别向基站、第一终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确定出的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核心网设备将通过S1口向基站发送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通过NAS信令向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具体地,若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为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则核心网设备将通过S1口发送消息通知对应基站小区采用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进行数据传输,基站小区将按照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建立组播业务上下文或建立单播业务上下文。若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为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则核心网设备将发送消息通知对应基站小区采用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基站小区将按照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建立组播业务上下文或建立单播业务上下文。
另外,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NAS信令将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发送给接收该组播业务或单播业务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例如: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Group Call Config消息将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发送给接收组播业务的第二终端,通过CALL ACCEPT消息将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发送给接收组播业务的第一终端。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CALLPROCEEDING消息将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发送给接收和发送单播业务的第一终端,通过CALL REQUEST消息将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发送给接收单播业务的第二终端。
具体地,若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为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则核心网设备发送消息通知接收该组播业务或单播业务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采用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接收该组播业务或单播业务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将按照用户面协议栈类型1建立组播业务上下文或建立单播业务上下文。若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为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则核心网设备发送消息通知接收该组播业务或单播业务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采用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接收该组播业务或单播业务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将按照用户面协议栈类型2建立组播业务上下文或建立单播业务上下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时,分别获取基站的第一能力信息、第一终端的第二能力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第三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基站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第三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并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和第三能力信息确定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然后分别向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由于核心网设备可以根据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能够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确定出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并将该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通知给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这样,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将会采用相同的用户面协议栈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输,从而可以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
图6为本发明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的信令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基站在建立小区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能力信息。
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基站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步骤602、第一终端在入网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能力信息。
其中,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步骤603、第二终端在入网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三能力信息。
其中,第三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步骤604、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时,根据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和第三能力信息确定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步骤605、核心网设备分别向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其中,各步骤中的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时,分别获取基站的第一能力信息、第一终端的第二能力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第三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基站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第三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并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和第三能力信息确定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然后分别向基站、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由于核心网设备可以根据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能够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确定出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并将该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通知给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这样,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将会采用相同的用户面协议栈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输,从而可以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
图7为本发明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位于核心网设备,参见图7,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1、确定模块12和发送模块13,其中:
获取模块11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时,分别获取基站的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能力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第三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所述第三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确定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确定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发送模块13用于分别向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上述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对应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位于核心网设备,在图7所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确定模块12包括:判断子模块121和确定子模块122。
判断子模块12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判断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都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
确定子模块122用于在所述判断子模块判断出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都支持所述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时,将所述第一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可选地,所述判断子模块121还用于在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中,至少有一个不支持所述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时,判断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都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
所述确定子模块122还用于在所述判断子模块判断出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都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时,将所述第二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上述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对应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图9为本发明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位于核心网设备,在图7所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14。
接收模块14用于分别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能力信息、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三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为所述基站在建立小区时发送的,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在入网时发送的,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二终端在入网时发送的。
上述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对应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分别包括有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中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中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中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中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
或者,
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分别包括有第三字段,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中的第三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中的第三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的第三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13具体用于:
通过S1口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通过非接入层NAS信令向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上述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对应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核心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该核心网设备包括:存储器21和处理器22,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核心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时,分别获取基站的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能力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第三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所述第三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确定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分别向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确定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判断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都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
若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都支持所述第一用户面协议栈,则将所述第一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中,至少有一个不支持所述第一用户面协议栈,则判断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都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
若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都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则将所述第二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获取基站的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能力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第三能力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能力信息、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三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为所述基站在建立小区时发送的,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在入网时发送的,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二终端在入网时发送的。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分别包括有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中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中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中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中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
或者,
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分别包括有第三字段,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中的第三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中的第三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的第三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
6.一种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时,分别获取基站的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能力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第三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所述第三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支持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确定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向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判断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都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
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子模块判断出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都支持所述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时,将所述第一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子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中,至少有一个不支持所述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时,判断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是否都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
所述确定子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子模块判断出所述基站、所述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都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时,将所述第二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面协议栈的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分别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能力信息、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三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为所述基站在建立小区时发送的,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在入网时发送的,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二终端在入网时发送的。
10.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分别包括有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中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中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中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中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第二用户面协议栈;
或者,
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和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分别包括有第三字段,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中的第三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中的第三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所述第三能力信息中的第三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支持第一用户面协议栈。
CN201711001900.8A 2017-10-24 2017-10-24 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6990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1900.8A CN109699049B (zh) 2017-10-24 2017-10-24 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1900.8A CN109699049B (zh) 2017-10-24 2017-10-24 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9049A true CN109699049A (zh) 2019-04-30
CN109699049B CN109699049B (zh) 2022-03-08

Family

ID=66227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01900.8A Active CN109699049B (zh) 2017-10-24 2017-10-24 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99049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858A (zh) * 2006-01-25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两层节点演进网络结构
CN101064921A (zh) * 2006-04-30 2007-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与网络侧实现加密协商的方法
CN101222690A (zh) * 2008-02-01 2008-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编码切换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414959A (zh) * 2007-10-16 2009-04-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同步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1426252A (zh) * 2007-11-02 2009-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切换的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327477A (zh) * 2012-03-23 2013-09-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面数据的传递方法、bss、移动交换中心和核心网
CN103609147A (zh) * 2012-10-25 2014-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集群通信系统、集群服务器、接入网络以及集群通信方法
CN103973401A (zh) * 2013-02-05 2014-08-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用户面数据信息的上报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040987A (zh) * 2012-12-27 2014-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面数据传输方法、移动管理网元、演进型基站及系统
EP2830337A1 (en) * 2012-05-07 2015-01-28 ZTE Corporation Broadband digital trunking servic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trunking scheduling management centre
CN105246099A (zh) * 2015-10-27 2016-01-13 合肥浩瀚深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Lte系统内部非切换场景下s1-mme接口和s11接口信令流程的关联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858A (zh) * 2006-01-25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两层节点演进网络结构
CN101064921A (zh) * 2006-04-30 2007-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与网络侧实现加密协商的方法
CN101414959A (zh) * 2007-10-16 2009-04-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同步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1426252A (zh) * 2007-11-02 2009-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切换的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222690A (zh) * 2008-02-01 2008-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编码切换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327477A (zh) * 2012-03-23 2013-09-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面数据的传递方法、bss、移动交换中心和核心网
EP2830337A1 (en) * 2012-05-07 2015-01-28 ZTE Corporation Broadband digital trunking servic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trunking scheduling management centre
US20150087298A1 (en) * 2012-05-07 2015-03-26 Zte Corporation Broadband Digital Trunking Servic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Trunking Scheduling Management Centre
CN103609147A (zh) * 2012-10-25 2014-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集群通信系统、集群服务器、接入网络以及集群通信方法
CN104040987A (zh) * 2012-12-27 2014-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面数据传输方法、移动管理网元、演进型基站及系统
CN103973401A (zh) * 2013-02-05 2014-08-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用户面数据信息的上报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246099A (zh) * 2015-10-27 2016-01-13 合肥浩瀚深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Lte系统内部非切换场景下s1-mme接口和s11接口信令流程的关联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TECHNIQUE GROUP: ""R2_2008"", 《3GPP TSG_RAN\WG2_RL2》 *
3GPP TECHNIQUE GROUP: ""TDoc_List_Meeting_RAN3#60"", 《3GPP TSG_RAN\WG3_IU》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9049B (zh) 202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60121B (zh)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基站及系统
WO2017118199A1 (zh)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15397037A (zh) 建立双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EP3282755A1 (en) Relay node switch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1925151A (zh) 接入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360157B (zh) 一种无线通信终端、方法及系统
CN110225600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3781182A (zh) 业务建立方法及核心网设备
CN109548095A (zh) 切换服务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07220A (zh) D2d业务的切换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4247499A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5578382A (zh) 资源的获取、配置方法及装置,资源池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JP6022244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及び制御方法
CN107333221A (zh) 一种用于控制终端通信的方法与设备
CN102469552B (zh) 一种终端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CN103037540B (zh) 群组资源释放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005904B (zh) 一种用户设备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1291283B (zh) Sae中选择pdn sae gw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7018555A (zh) 网络接入方法、网络接入控制方法、用户终端及基站
CN102573103A (zh) 一种无线网络控制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5992303A (zh) 一种多模ue的接入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用户设备
US929424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common control channe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20210378051A1 (en) Radio Barri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CN109699049A (zh) 用户面协议栈类型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4780577B (zh) 一种数据资源在小区间进行切换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