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7280A - 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7280A
CN109697280A CN201811613513.4A CN201811613513A CN109697280A CN 109697280 A CN109697280 A CN 109697280A CN 201811613513 A CN201811613513 A CN 201811613513A CN 109697280 A CN109697280 A CN 109697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ing
rule
static
atomic
libr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135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立新
王琰洁
崔粉霞
刘歆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China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China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China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8116135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972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97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72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2Use of codes for handling textual entities
    • G06F40/126Character en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Executing Special Progra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原子规则库自定义编排编码规则,基于编码规则解析器对编排编码规则进行解析,基于解析结果自动批量生成编码,将自动生成的编码存储于静态资源数组。本发明能够提高提供编码的效率,以及满足在大并发情况下对编码生成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企业的业务流程逐渐转向更加高效的信息化业务办理,而在各类业务的信息化应用处理中,编码代表了对业务对象的唯一描述,是准确有效传递业务信息的重要标识。信息系统对自动编码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希望可以方便的生成与自身业务息息相关的编码,如文件编码、项目编码、产品编码、订单编码等,这就要求业务应用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保证生成编码时满足高效性、唯一性等条件。
现有编码规则种类繁多,但具体的编码规范往往根据某企业自身应用系统进行设计,当该应用系统中其他业务、或其他企业的同领域的业务、或是不同领域的应用系统需要其他编码规则时,就需要重新设计。这些有针对性的编码规则不具备灵活性也不具备普适性,不具备普适性的问题。
当重要业务在面对大并发时,经常是每秒产生成百上千个编号请求,对于编码生成方式的有并发需求。而有些编码方式是当客户端请求一个编码,服务端就生成一个编码供使用,由于编码必须具备唯一性的特点,当编码需要流水号时,编码生成时获取编号当前最大值时就必须考虑“互斥锁”问题,当在大并发情况下,这种处理方式会导致编码生成效率低的问题,严重的如系统崩溃、机器宕机。
因此,如何提高提供编码的效率,以及满足在大并发情况下对编码生成的需求,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方法,能够提高提供编码的效率,以及满足在大并发情况下对编码生成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方法,包括:
基于原子规则库自定义编排编码规则;
基于编码规则解析器对所述编排编码规则进行解析;
基于解析结果自动批量生成编码;
将自动生成的所述编码存储于静态资源数组。
优选地,所述原子规则库根据业务应用中常用编码规则建立。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扩展所述原子规则库中的规则。
优选地,所述编排编码规则静态配置于可扩展标记语言文件中,或静态存储于数据库中,或使用动态编排编码规则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调用。
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系统,包括:
自定义模块,用于基于原子规则库自定义编排编码规则;
解析模块,用于基于编码规则解析器对所述编排编码规则进行解析;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解析结果自动批量生成编码;
存储模块,用于将自动生成的所述编码存储于静态资源数组。
优选地,所述原子规则库根据业务应用中常用编码规则建立。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扩展模块,用于扩展所述原子规则库中的规则。
优选地,所述编排编码规则静态配置于可扩展标记语言文件中,或静态存储于数据库中,或使用动态编排编码规则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调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方法,当需要在大并发的情况下生成编码时,首先基于原子规则库自定义编排编码规则,然后基于编码规则解析器对编排编码规则进行解析,基于解析结果自动批量生成N个编码,将自动生成的N个编码存储于静态资源数组。本发明能够提高提供编码的效率,以及满足在大并发情况下对编码生成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基于原子规则库自定义编排编码规则;
原子规则库,是含有业务编码规则中的各种基础编码类型的基础编码规则库。当需要自动生成编码时,首先基于提供了丰富编码类型的原子规则库,用户可以灵活的根据需要拼装所需的编码规则。例如,“规则A*规则B*规则C”中规则A、规则B、规则C是指原子规则库中的某一基础类型的编码规则,“*”代表目标编码由不同规则拼接起来。每个拼接字段中采用何种基础类型、填充字符、位数等完全由业务和用户决定,如有编码需求是将“字符编码”拼接“时间(年月日时分秒)”拼接“随机数”的编码规则。
具体的,自定义的编码规则的可以静态配置于XML(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文件中或静态存储于数据库中,也可以使用动态编排编码规则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支持根据业务需要构造动态编码规则。这种自定义编排编码规则的方式打破了固有的编码规则和段位局限性。
S102、基于编码规则解析器对编排编码规则进行解析;
在批量构造编码时,对于原子规则库中不同的编码类型有对应类型的编码规则解析器,是不同编码类型的编码生成引擎。对于多段位的编码规则,编码规则解析器将逐一段位进行解析并按照需求生成编码。本发明中的编码规则解析器可以对静态编码规则进行解析,也支持对动态编码规则进行解析。
S103、基于解析结果自动批量生成编码;
在批量构造编码时,将编码规则解析器根据编码规则自动生成的各段位编码进行自动拼装,并进行编码输出,满足应用中业务编码所需。
S104、将自动生成的编码存储于静态资源数组。
初始化静态资源数组用于存储批量自动生成的编码,使用静态变量标识记录静态资源数组中可用的编码数,在高并发情况下,先通过该静态变量判断静态资源数组中是否有可用的编码。若静态资源数组中有可用编码,则直接从静态数组中快速取出编码;若静态资源数组中无可用编码,则先生成编码。
在高并发情况下,从静态数组中直接读取编码,而数组的长度决定了可以支持的并发量需求,当数组长度为N时,可以快速满足约N个并发量的编码生成需求(如当数组长度为500时,可以快速满足约500并发量的编码生成需求)。另外,为了满足系统中对已使用编码的运维,本发明在从静态资源数组中取出编码后,将该编码进行持久化处理,同时解决了当静态资源数组中编码值被取尽时,最大编码的获取问题。
本发明使用了程序锁机制确保生成编码的唯一性,在已持久化的编码中获取已使用的最大编码,在此之后批量生成N个序列号编码存储于静态资源数组中。虽然本流程中使用程序锁机制,但是编码是通过静态资源数组对外提供的,在本发明中大大降低了程序锁的使用频率。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基于原子规则库中丰富的规则类型,开发人员可以根据业务所需自由的拼装所需编码规则,对应于原子规则库的规则类型有提供相应规则的编码规则解析器,用于解析编码规则并最终生成业务所需编码。业务编码规则的拼装完全取决业务所需并不局限于业务类型,具有很高的适用性和灵活性。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大并发需求下,生成编码时频繁的加锁解锁容易导致线程阻塞,更严重的将导致系统崩溃的问题,在本发明中,基于静态资源数组,采用线性非阻塞方式,一次生成N个编码(其中N的设置取决于业务系统的并发需求,如可以是500、1000等),有效的降低了线程阻塞的现象,能够支持大并发编码需求。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扩展原子规则库中的规则;
原子规则库,是含有业务编码规则中的各种基础编码类型的基础编码规则库。综合各类应用对业务编码所需而抽象归纳出业务编码中所需的编码类型,如字符、流水号、日期、随机数、十六进制数、动态字符等,其中动态字符是指随着不同业务需要而在编码中动态变化的字符。原子规则库中支持的规则类型决定了本发明可以支持的业务编码类型范围,原子规则库的产生是从不同领域的业务应用需求中持续积累归纳而来。
为了更加充分的满足实际需求,还可以对原子规则库中的规则进行扩展。
S202、基于原子规则库自定义编排编码规则;
当需要自动生成编码时,首先基于提供了丰富编码类型的原子规则库,用户可以灵活的根据需要拼装所需的编码规则。例如,“规则A*规则B*规则C”中规则A、规则B、规则C是指原子规则库中的某一基础类型的编码规则,“*”代表目标编码由不同规则拼接起来。每个拼接字段中采用何种基础类型、填充字符、位数等完全由业务和用户决定,如有编码需求是将“字符编码”拼接“时间(年月日时分秒)”拼接“随机数”的编码规则。
具体的,自定义的编码规则的可以静态配置于XML(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文件中或静态存储于数据库中,也可以使用动态编排编码规则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支持根据业务需要构造动态编码规则。这种自定义编排编码规则的方式打破了固有的编码规则和段位局限性。
S203、基于编码规则解析器对编排编码规则进行解析;
在批量构造编码时,对于原子规则库中不同的编码类型有对应类型的编码规则解析器,是不同编码类型的编码生成引擎。对于多段位的编码规则,编码规则解析器将逐一段位进行解析并按照需求生成编码。本发明中的编码规则解析器可以对静态编码规则进行解析,也支持对动态编码规则进行解析。
S204、基于解析结果自动批量生成编码;
在批量构造编码时,将编码规则解析器根据编码规则自动生成的各段位编码进行自动拼装,并进行编码输出,满足应用中业务编码所需。
S205、将自动生成的编码存储于静态资源数组。
初始化静态资源数组用于存储批量自动生成的编码,使用静态变量标识记录静态资源数组中可用的编码数,在高并发情况下,先通过该静态变量判断静态资源数组中是否有可用的编码。若静态资源数组中有可用编码,则直接从静态数组中快速取出编码;若静态资源数组中无可用编码,则先生成编码
在并发情况下,从静态数组中直接读取编码,而数组的长度决定了可以支持的并发量需求,当数组长度为N时,可以快速满足约N个并发量的编码生成需求(如当数组长度为500时,可以快速满足约500并发量的编码生成需求)。另外,为了满足系统中对已使用编码的运维,本发明在从静态资源数组中取出编码后,将该编码进行持久化处理,同时解决了当静态资源数组中编码值被取尽时,最大编码的获取问题。
本发明使用了程序锁机制确保生成编码的唯一性,在已持久化的编码中获取已使用的最大编码,在此之后批量生成N个序列号编码存储于静态资源数组中。虽然本流程中使用程序锁机制,但是编码是通过静态资源数组对外提供的,在本发明中大大降低了程序锁的使用频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满足各种类型的业务编码需求,各业务系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编排编码规则。本发明不局限于特定的业务系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有业务编码自动生成需要的应用系统都可以考虑使用本发明。本发明中编码规则能灵活设置,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要方便自由的编排业务编码规则。可以直接配置于XML文件中,也可以在程序中动态使用。对于有编码维护需要的应用,本发明生成的编码可以统一在数据库中进行管理,便于追踪分析。对编码生成有流水号需求的业务应用,本发明采用的基于静态资源数组的线程非阻塞方式,可以极大的提高提供编码的效率,高效的满足大并发需求。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可以包括:
自定义模块301,用于基于原子规则库自定义编排编码规则;
原子规则库,是含有业务编码规则中的各种基础编码类型的基础编码规则库。当需要自动生成编码时,首先基于提供了丰富编码类型的原子规则库,用户可以灵活的根据需要拼装所需的编码规则。例如,“规则A*规则B*规则C”中规则A、规则B、规则C是指原子规则库中的某一基础类型的编码规则,“*”代表目标编码由不同规则拼接起来。每个拼接字段中采用何种基础类型、填充字符、位数等完全由业务和用户决定,如有编码需求是将“字符编码”拼接“时间(年月日时分秒)”拼接“随机数”的编码规则。
具体的,自定义的编码规则的可以静态配置于XML(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文件中或静态存储于数据库中,也可以使用动态编排编码规则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支持根据业务需要构造动态编码规则。这种自定义编排编码规则的方式打破了固有的编码规则和段位局限性。
解析模块302,用于基于编码规则解析器对编排编码规则进行解析;
在批量构造模块批量构造编码时,对于原子规则库中不同的编码类型有对应类型的编码规则解析器,是不同编码类型的编码生成引擎。对于多段位的编码规则,编码规则解析器将逐一段位进行解析并按照需求生成编码。本发明中的编码规则解析器可以对静态编码规则进行解析,也支持对动态编码规则进行解析。
生成模块303,用于基于解析结果自动批量生成编码;
在批量构造模块批量构造编码时,将编码规则解析器根据编码规则自动生成的各段位编码进行自动拼装,并进行编码输出,满足应用中业务编码所需。
存储模块304,用于将自动生成的编码存储于静态资源数组。
初始化静态资源数组用于存储批量自动生成的编码,使用静态变量标识记录静态资源数组中可用的编码数,在高并发情况下,先通过该静态变量判断静态资源数组中是否有可用的编码。若静态资源数组中有可用编码,则直接从静态数组中快速取出编码;若静态资源数组中无可用编码,则先生成编码。
在高并发情况下,从静态数组中直接读取编码,而数组的长度决定了可以支持的并发量需求,当数组长度为N时,可以快速满足约N个并发量的编码生成需求(如当数组长度为500时,可以快速满足约500并发量的编码生成需求)。另外,为了满足系统中对已使用编码的运维,本发明在从静态资源数组中取出编码后,将该编码进行持久化处理,同时解决了当静态资源数组中编码值被取尽时,最大编码的获取问题。
本发明使用了程序锁机制确保生成编码的唯一性,在已持久化的编码中获取已使用的最大编码,在此之后批量生成N个序列号编码存储于静态资源数组中。虽然本流程中使用程序锁机制,但是编码是通过静态资源数组对外提供的,在本发明中大大降低了程序锁的使用频率。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基于原子规则库中丰富的规则类型,开发人员可以根据业务所需自由的拼装所需编码规则,对应于原子规则库的规则类型有提供相应规则的编码规则解析器,用于解析编码规则并最终生成业务所需编码。业务编码规则的拼装完全取决业务所需并不局限于业务类型,具有很高的适用性和灵活性。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大并发需求下,生成编码时频繁的加锁解锁容易导致线程阻塞,更严重的将导致系统崩溃的问题,在本发明中,基于静态资源数组,采用线性非阻塞方式,一次生成N个编码(其中N的设置取决于业务系统的并发需求,如可以是500、1000等),有效的降低了线程阻塞的现象,能够支持大并发编码需求。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可以包括:
扩展模块401,用于扩展原子规则库中的规则;
原子规则库,是含有业务编码规则中的各种基础编码类型的基础编码规则库。综合各类应用对业务编码所需而抽象归纳出业务编码中所需的编码类型,如字符、流水号、日期、随机数、十六进制数、动态字符等,其中动态字符是指随着不同业务需要而在编码中动态变化的字符。原子规则库中支持的规则类型决定了本发明可以支持的业务编码类型范围,原子规则库的产生是从不同领域的业务应用需求中持续积累归纳而来。
为了更加充分的满足实际需求,还可以对原子规则库中的规则进行扩展。
自定义模块402,用于基于原子规则库自定义编排编码规则;
当需要自动生成编码时,首先基于提供了丰富编码类型的原子规则库,用户可以灵活的根据需要拼装所需的编码规则。例如,“规则A*规则B*规则C”中规则A、规则B、规则C是指原子规则库中的某一基础类型的编码规则,“*”代表目标编码由不同规则拼接起来。每个拼接字段中采用何种基础类型、填充字符、位数等完全由业务和用户决定,如有编码需求是将“字符编码”拼接“时间(年月日时分秒)”拼接“随机数”的编码规则。
具体的,自定义的编码规则的可以静态配置于XML(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文件中或静态存储于数据库中,也可以使用动态编排编码规则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支持根据业务需要构造动态编码规则。这种自定义编排编码规则的方式打破了固有的编码规则和段位局限性。
解析模块403,用于基于编码规则解析器对编排编码规则进行解析;
在批量构造模块批量构造编码时,对于原子规则库中不同的编码类型有对应类型的编码规则解析器,是不同编码类型的编码生成引擎。对于多段位的编码规则,编码规则解析器将逐一段位进行解析并按照需求生成编码。本发明中的编码规则解析器可以对静态编码规则进行解析,也支持对动态编码规则进行解析。
生成模块404,用于基于解析结果自动批量生成编码;
在批量构造模块批量构造编码时,将编码规则解析器根据编码规则自动生成的各段位编码进行自动拼装,并进行编码输出,满足应用中业务编码所需。
存储模块405,用于将自动生成的编码存储于静态资源数组。
初始化静态资源数组用于存储批量自动生成的编码,使用静态变量标识记录静态资源数组中可用的编码数,在高并发情况下,先通过该静态变量判断静态资源数组中是否有可用的编码。若静态资源数组中有可用编码,则直接从静态数组中快速取出编码;若静态资源数组中无可用编码,则先生成编码。在高并发情况下,从静态数组中直接读取编码,而数组的长度决定了可以支持的并发量需求,当数组长度为N时,可以快速满足约N个并发量的编码生成需求(如当数组长度为500时,可以快速满足约500并发量的编码生成需求)。另外,为了满足系统中对已使用编码的运维,本发明在从静态资源数组中取出编码后,将该编码进行持久化处理,同时解决了当静态资源数组中编码值被取尽时,最大编码的获取问题。
本发明使用了程序锁机制确保生成编码的唯一性,在已持久化的编码中获取已使用的最大编码,在此之后批量生成N个序列号编码存储于静态资源数组中。虽然本流程中使用程序锁机制,但是编码是通过静态资源数组对外提供的,在本发明中大大降低了程序锁的使用频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满足各种类型的业务编码需求,各业务系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编排编码规则。本发明不局限于特定的业务系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有业务编码自动生成需要的应用系统都可以考虑使用本发明。本发明中编码规则能灵活设置,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要方便自由的编排业务编码规则。可以直接配置于XML文件中,也可以在程序中动态使用。对于有编码维护需要的应用,本发明生成的编码可以统一在数据库中进行管理,便于追踪分析。对编码生成有流水号需求的业务应用,本发明采用的基于静态资源数组的线程非阻塞方式,可以极大的提高提供编码的效率,高效的满足大并发需求。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原子规则库自定义编排编码规则;
基于编码规则解析器对所述编排编码规则进行解析;
基于解析结果自动批量生成编码;
将自动生成的所述编码存储于静态资源数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子规则库根据业务应用中常用编码规则建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扩展所述原子规则库中的规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排编码规则静态配置于可扩展标记语言文件中,或静态存储于数据库中,或使用动态编排编码规则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调用。
5.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定义模块,用于基于原子规则库自定义编排编码规则;
解析模块,用于基于编码规则解析器对所述编排编码规则进行解析;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解析结果自动批量生成编码;
存储模块,用于将自动生成的所述编码存储于静态资源数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子规则库根据业务应用中常用编码规则建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扩展模块,用于扩展所述原子规则库中的规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排编码规则静态配置于可扩展标记语言文件中,或静态存储于数据库中,或使用动态编排编码规则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调用。
CN201811613513.4A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96972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3513.4A CN109697280A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3513.4A CN109697280A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7280A true CN109697280A (zh) 2019-04-30

Family

ID=66232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3513.4A Pending CN109697280A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9728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9083A (zh) * 2020-10-16 2021-01-08 深圳无域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表达式的可配置id生成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5226A (zh) * 2007-10-30 2008-03-19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业务编码的方法及系统
CN103106082A (zh) * 2013-03-06 2013-05-15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可扩展规则知识驱动的图示化柔性编码系统
US20150371159A1 (en) * 2014-06-18 2015-12-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enerating Business Rule Model
CN107947897A (zh) * 2017-10-27 2018-04-20 深圳市创梦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传输的信息编码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5226A (zh) * 2007-10-30 2008-03-19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业务编码的方法及系统
CN103106082A (zh) * 2013-03-06 2013-05-15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可扩展规则知识驱动的图示化柔性编码系统
US20150371159A1 (en) * 2014-06-18 2015-12-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enerating Business Rule Model
CN107947897A (zh) * 2017-10-27 2018-04-20 深圳市创梦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传输的信息编码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9083A (zh) * 2020-10-16 2021-01-08 深圳无域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表达式的可配置id生成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8242B (zh) 一种面向区块链全局智能合约业务数据解析方法
CN108536761B (zh) 报表数据查询方法及服务器
CN103020268B (zh) 关系型数据库序列号应用方法和系统
WO2016183546A1 (en) Computer data system current row position query language construct
US20050246685A1 (en) Object oriented ADN and method of converting a non-object oriented computer language to an object oriented computer language
WO2000007120A1 (en) Object to relational database mapping infrastructure in a customer care and billing system
CN102819609B (zh) 一种持久化数据模型建模方法
CN103782295A (zh) 分布式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查询说明计划
CN111221815B (zh) 一种基于脚本的web服务分页数据采集系统
CN106502589B (zh) 基于云计算实现缓存的加载或持久化的系统及方法
CN108388613B (zh) 一种缓存数据的更新方法
CN116663050A (zh) 一种基于数据库的智能合约数据快速查询方法
CN109697280A (zh) 一种大并发自动编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1782675B (zh) 生成数据库脚本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63149A (zh) 一种面向软件定义卫星的可复用代码库构建方法与装置
CN102521304A (zh) 基于哈希的聚簇表存储方法
US6748388B1 (en) Method and mechanism for storing and managing self-descriptive heterogeneous data
CN101604338A (zh) 一种实现用户自定义的信息查询方法和装置
CN111240772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0527131C (zh) 一种ims数据库互动式访问方法和工具
CN104636327A (zh) 一种基于增量计算的分布式流式数据系统
US2012023970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nd managing business objects
Tankov et al. Kotless: A serverless framework for kotlin
CN103176782A (zh) 数据库访问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44092A (zh) 一种区块链的动态新增多类型数据库数据操作上链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