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88214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88214A
CN109688214A CN201811582779.7A CN201811582779A CN109688214A CN 109688214 A CN109688214 A CN 109688214A CN 201811582779 A CN201811582779 A CN 201811582779A CN 109688214 A CN109688214 A CN 109688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end
message
data
address information
data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827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88214B (zh
Inventor
林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t Drea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t Drea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t Drea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t Drea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8277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882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88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8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88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82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23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a hash applied to IP addresses or co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7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for supporting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H04L67/1078Resource delivery mechanisms
    • H04L67/108Resource delivery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resources being split in blocks or frag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传输的数据包,以及数据包对应的目的数据节点的虚拟地址信息和真实地址信息;将携带数据包以及虚拟地址信息的数据报文发送至网络设备,以使网络设备根据虚拟地址信息查询端口列表,获取虚拟地址信息对应的各个端口,并对数据报文进行多份复制,分别通过各个端口发送出去,直至到达目的数据节点;在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时,确定数据包传输完成,获取下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传输,从而能够通过对待传输的数据包的一次传输,实现各个目的数据节点都能接收到数据包,且各个目的数据节点并行进行确认,确认时间短,提高了数据写入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分布式文件系统,常用的有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Swift,Ceph等。在HDFS中,对文件的数据写入过程为,客户端调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创建文件,并获取分布式文件系统返回的文件输出节点;采用文件输出节点获取客户端写入的数据,生成多个数据包,并将多个数据包依次发送给文件对应的各个数据节点进行存储。然而,上述方案中,需要依次将数据包发送给各个数据节点,流量占用大,且数据包的写入和确认时间被拉长,导致数据写入时间长,写入效率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写入时间长,写入效率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数据传输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待传输的数据包,以及所述数据包对应的目的数据节点的虚拟地址信息和真实地址信息;
将携带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虚拟地址信息的数据报文发送至网络设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虚拟地址信息查询端口列表,获取所述虚拟地址信息对应的各个端口,并对所述数据报文进行多份复制,分别通过所述各个端口发送出去,直至到达所述目的数据节点;
判断是否获取到所有所述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
若获取到所有所述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则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完成,获取下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待传输的数据包,包括:
获取待写入的数据,以及对应的待写入文件节点;
对所述数据进行拆分,生成至少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
获取所述待写入文件节点对应的数据节点,将所述待写入文件节点对应的数据节点确定为所述目的数据节点;
获取所述目的数据节点的虚拟地址信息和真实地址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待传输的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获取数据写入请求;
根据所述数据写入请求,创建文件节点以及对应的数据节点;
为所述文件节点对应的数据节点分配相同的虚拟地址信息,以使所述数据节点通过网络设备返回应答报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应答报文时,将所述应答报文发送出去,并获取接收所述应答报文时的端口,根据所述虚拟地址信息和所述端口生成端口列表;
向所述数据节点发送携带所述虚拟地址信息的请求连接报文;
在获取到所述文件节点对应的各个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时,确定连接建立成功,启动数据传输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若未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则重新发送所述数据报文,并计算重发次数;
若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且所述重发次数满足预设次数阈值,则停止重发,获取下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重发次数不满足预设次数阈值,则获取未返回确认报文的第一目的数据节点;
向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发送通知报文,以使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根据所述通知报文发起断开连接动作,以断开连接,并返回回收报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回收报文删除所述端口列表中的相应端口;
根据所述回收报文,确定与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已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回收报文,确定与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已断开之后,还包括:
创建新数据节点;
为所述新数据节点分配所述虚拟地址信息,以使所述新数据节点通过网络设备返回应答报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应答报文,更新端口列表;
向所述新数据节点发送携带所述虚拟地址信息的请求连接报文;
在获取到所述新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时,确定连接建立成功。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回收报文,确定与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已断开之后,还包括:
在获取到待传输的数据包时,将携带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的真实地址信息的数据报文发送至网络设备,以通过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数据是否已写完,以及所述待写入文件节点是否发生变更;
若所述数据已写完,或者所述待写入文件节点发生变更,则向所有目的数据节点发送通知报文,以使所有目的数据节点根据所述通知报文发起断开连接动作,以断开连接,并返回回收报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回收报文删除所述端口列表中与所述虚拟地址信息对应的所有端口;
在接收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的回收报文后,确定与所有目的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已断开。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获取待传输的数据包,以及数据包对应的目的数据节点的虚拟地址信息和真实地址信息;将携带数据包以及虚拟地址信息的数据报文发送至网络设备,以使网络设备根据虚拟地址信息查询端口列表,获取虚拟地址信息对应的各个端口,并对数据报文进行多份复制,分别通过各个端口发送出去,直至到达目的数据节点;在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时,确定数据包传输完成,获取下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传输,从而能够通过对待传输的数据包的一次传输,实现各个目的数据节点都能接收到数据包,流量占用小,且各个目的数据节点并行进行确认,使得数据写入和确认时间很短,提高了数据写入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传输的数据包,以及所述数据包对应的目的数据节点的虚拟地址信息和真实地址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携带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虚拟地址信息的数据报文发送至网络设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虚拟地址信息查询端口列表,获取所述虚拟地址信息对应的各个端口,并对所述数据报文进行多份复制,分别通过所述各个端口发送出去,直至到达所述目的数据节点;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获取到所有所述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
确定模块,用于在获取到所有所述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时,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完成,获取下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待写入的数据,以及对应的待写入文件节点;
对所述数据进行拆分,生成至少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
获取所述待写入文件节点对应的数据节点,将所述待写入文件节点对应的数据节点确定为所述目的数据节点;
获取所述目的数据节点的虚拟地址信息和真实地址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一创建模块和第一分配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数据写入请求;
所述第一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写入请求,创建文件节点以及对应的数据节点;
所述第一分配模块,用于为所述文件节点对应的数据节点分配相同的虚拟地址信息,以使所述数据节点通过网络设备返回应答报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应答报文时,将所述应答报文发送出去,并获取接收所述应答报文时的端口,根据所述虚拟地址信息和所述端口生成端口列表;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数据节点发送携带所述虚拟地址信息的请求连接报文;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获取到所述文件节点对应的各个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时,确定连接建立成功,启动数据传输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未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时,重新发送所述数据报文,并计算重发次数;
在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且所述重发次数满足预设次数阈值时,停止重发,获取下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一处理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重发次数不满足预设次数阈值时,获取未返回确认报文的第一目的数据节点;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发送通知报文,以使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根据所述通知报文发起断开连接动作,以断开连接,并返回回收报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回收报文删除所述端口列表中的相应端口;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回收报文,确定与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已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二创建模块和第二分配模块;
所述第二创建模块,用于创建新数据节点;
所述第二分配模块,用于为所述新数据节点分配所述虚拟地址信息,以使所述新数据节点通过网络设备返回应答报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应答报文,更新端口列表;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新数据节点发送携带所述虚拟地址信息的请求连接报文;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获取到所述新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时,确定连接建立成功。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获取到待传输的数据包时,将携带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的真实地址信息的数据报文发送至网络设备,以通过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
所述判读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数据是否已写完,以及所述待写入文件节点是否发生变更;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数据已写完,或者所述待写入文件节点发生变更,则向所有目的数据节点发送通知报文,以使所有目的数据节点根据所述通知报文发起断开连接动作,以断开连接,并返回回收报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回收报文删除所述端口列表中与所述虚拟地址信息对应的所有端口;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的回收报文后,确定与所有目的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已断开。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通过获取待传输的数据包,以及数据包对应的目的数据节点的虚拟地址信息和真实地址信息;将携带数据包以及虚拟地址信息的数据报文发送至网络设备,以使网络设备根据虚拟地址信息查询端口列表,获取虚拟地址信息对应的各个端口,并对数据报文进行多份复制,分别通过各个端口发送出去,直至到达目的数据节点;在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时,确定数据包传输完成,获取下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传输,从而能够通过对待传输的数据包的一次传输,实现各个目的数据节点都能接收到数据包,流量占用小,且各个目的数据节点并行进行确认,使得数据写入和确认时间很短,提高了数据写入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待传输的数据包,以及数据包对应的目的数据节点的虚拟地址信息和真实地址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装置具体可以为硬件设备,例如终端设备、后台服务器等,或者硬件设备上安装的软件等。其中,软件例如可以为客户端、或者分布式文件系统等。本实施例中,以执行主体为分布式文件系统对应的客户端为例进行说明。用户可以通过该客户端实现对分布式文件系统中文件的创建、更新、删除等操作。其中,虚拟地址信息可以包括:虚拟IP地址和虚拟MAC地址(Media AccessControl Address)。
本实施例中,客户端获取待传输的数据包的过程具体可以为,获取待写入的数据,以及对应的待写入文件节点;对数据进行拆分,生成至少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获取待写入文件节点对应的数据节点,将待写入文件节点对应的数据节点确定为目的数据节点;获取目的数据节点的虚拟地址信息和真实地址信息。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101之前,所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数据写入请求;获取数据写入请求;根据数据写入请求,创建文件节点以及对应的数据节点;为文件节点对应的数据节点分配相同的虚拟地址信息,以使数据节点通过网络设备返回应答报文,以使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应答报文时,将应答报文发送出去,并获取接收应答报文时的端口,根据虚拟地址信息和端口生成端口列表;向数据节点发送携带虚拟地址信息的请求连接报文;在获取到文件节点对应的各个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时,确定连接建立成功,启动数据传输操作。其中,虚拟地址信息可以包括:虚拟IP地址和虚拟MAC地址。对应的,端口列表中可以包括:虚拟地址信息和端口的对应关系,或者,虚拟MAC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其中,建立连接具体指的是建立传输控制协议连接(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
本实施例中,客户端获取数据写入请求的过程例如可以为,用户新建文件,此时客户端可以将用户的该操作确定为数据写入请求,根据该请求创建新文件以及确定新文件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存储位置。其中,将新文件或者新文件的标识例如名称等确定为文件节点(name node);至少一个存储位置可以为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的数据节点(datanode)。本实施例中,客户端在获取到数据写入请求后,可以新建一个文件输出节点,由文件输出节点来执行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例如可以为交换机等。当数据节点向客户端返回应答报文时,是通过一系列的网络设备将应答报文转发到客户端。针对一系列网络设备中的每个网络设备,在将应答报文转发出去后,可以获取接收应答报文的端口,并将应答报文中的虚拟地址信息和端口添加自身对应的端口列表中。其中,应答报文例如可以为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报文。
本实施例中,客户端向数据节点发送携带虚拟地址信息的请求连接报文后,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请求连接报文后,可以根据请求连接报文中的虚拟地址信息查询端口列表,获取虚拟地址信息对应的各个端口,并对请求连接报文进行多份复制,分别通过各个端口将请求连接报文发送出去,直至到达数据节点。
本实施例中,客户端在获取到文件节点对应的各个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后,可以将确认报文中的真实地址信息与各个目的数据节点的真实地址信息进行比对,若都对应,则确定接收到所有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
S102、将携带数据包以及虚拟地址信息的数据报文发送至网络设备,以使网络设备根据虚拟地址信息查询端口列表,获取虚拟地址信息对应的各个端口,并对数据报文进行多份复制,分别通过各个端口发送出去,直至到达目的数据节点。
其中,网络设备对应的端口列表中包括有:各个虚拟地址信息以及对应的端口。
S103、判断是否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
本实施例中,目的数据节点在接收到数据报文后,可以向客户端返回确认报文。具体的,客户端执行步骤103的过程具体可以为,客户端判断在发送数据报文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
S104、若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则确定数据包传输完成,获取下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若未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则重新发送数据报文,并计算重发次数;若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且重发次数满足预设次数阈值,则停止重发,获取下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传输。其中,重发次数满足预设次数阈值,指的是重发次数小于等于预设次数阈值。
本实施例中,目的数据节点在重新接收到数据报文后,可以重新向客户端返回确认报文。其中,为了确保目的数据节点及时返回确认报文,可以将数据节点上的延迟确认功能进行关闭,从而缩短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确认报文的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获取待传输的数据包,以及数据包对应的目的数据节点的虚拟地址信息和真实地址信息;将携带数据包以及虚拟地址信息的数据报文发送至网络设备,以使网络设备根据虚拟地址信息查询端口列表,获取虚拟地址信息对应的各个端口,并对数据报文进行多份复制,分别通过各个端口发送出去,直至到达目的数据节点;在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时,确定数据包传输完成,获取下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传输,从而能够通过对待传输的数据包的一次传输,实现各个目的数据节点都能接收到数据包,流量占用小,且各个目的数据节点并行进行确认,使得数据写入和确认时间很短,提高了数据写入效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5、获取数据报文的重发次数,若重发次数不满足预设次数阈值,则获取未返回确认报文的第一目的数据节点。其中,重发次数不满足预设次数阈值,指的是重发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
本实施例中,若数据报文的重发次数不满足预设次数阈值,则确定一个或者多个目的数据节点存在故障,难以接收到数据报文或者难以返回确认报文,则需要删除该目的数据节点与客户端之间的连接关系。
S106、向第一目的数据节点发送通知报文,以使第一目的数据节点根据通知报文发起断开连接动作,以断开连接,并返回回收报文,以使网络设备根据回收报文删除端口列表中的相应端口。
本实施例中,回收报文中携带虚拟地址信息和预设操作码,其中,预设操作码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和客户端该报文为回收报文。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回收报文后,获取接收回收报文的端口,删除端口列表中虚拟地址信息对应的该端口,即删除端口列表中虚拟地址信息与该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网络设备在再次接收到携带虚拟地址信息的数据报文时,不会将数据报文从该端口转发出去,进而第一目的数据节点就不会再接收到携带虚拟地址信息的数据报文。
S107、根据回收报文,确定与第一目的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已断开。
本实施例中,客户端在接收到回收报文后,删除待写入的文件节点对应的第一目的数据节点,且在判断是否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时,不再对第一目的数据节点进行判断。
本实施例中,客户端在断开与第一目的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后,还可以新建文件节点与新数据节点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新建与新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向新数据节点发送数据报文。
本实施例中,客户端在断开与第一目的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后,还可以采用点对点的方式向第一目的数据节点传输数据包。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数据是否已写完,以及待写入文件节点是否发生变更;若数据已写完,或者待写入文件节点发生变更,则向所有目的数据节点发送通知报文,以使所有目的数据节点根据通知报文发起断开连接动作,以断开连接,并返回回收报文,以使网络设备根据回收报文删除所述端口列表中与虚拟地址信息对应的所有端口;在接收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的回收报文后,确定与所有目的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已断开。
本实施例中,在数据报文的重发次数满足预设次数阈值时,可以获取未返回确认报文的第一目的数据节点,断开与第一目的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避免后续传输数据包时,重复对第一目的数据节点进行判断,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另外,在数据已写完或者待写入文件节点发生变更时,及时删除与各个目的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以便与新的数据节点建立连接关系。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获取模块31、发送模块32、判断模块33和确定模块34。
其中,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待传输的数据包,以及所述数据包对应的目的数据节点的虚拟地址信息和真实地址信息;
发送模块32,用于将携带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虚拟地址信息的数据报文发送至网络设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虚拟地址信息查询端口列表,获取所述虚拟地址信息对应的各个端口,并对所述数据报文进行多份复制,分别通过所述各个端口发送出去,直至到达目的数据节点;
判断模块33,用于判断是否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
确定模块34,用于在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时,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完成,获取下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具体可以为硬件设备,例如终端设备、后台服务器等,或者硬件设备上安装的软件等。其中,软件例如可以为客户端、或者分布式文件系统等。本实施例中,以执行主体为分布式文件系统对应的客户端为例进行说明。用户可以通过该客户端实现对分布式文件系统中文件的创建、更新、删除等操作。其中,虚拟地址信息可以包括:虚拟IP地址和虚拟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
本实施例中,获取模块31具体可以用于,获取待写入的数据,以及对应的待写入文件节点;对数据进行拆分,生成至少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获取待写入文件节点对应的数据节点,将待写入文件节点对应的数据节点确定为目的数据节点;获取目的数据节点的虚拟地址信息和真实地址信息。
进一步的,结合参考图4,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创建模块35和第一分配模块36;
所述获取模块31,还用于获取数据写入请求;
所述第一创建模块35,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写入请求,创建文件节点以及对应的数据节点;
所述第一分配模块36,用于为所述文件节点对应的数据节点分配相同的虚拟地址信息,以使所述数据节点通过网络设备返回应答报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应答报文时,将所述应答报文发送出去,并获取接收所述应答报文时的端口,根据所述虚拟地址信息和所述端口生成端口列表;
所述发送模块32,还用于向所述数据节点发送携带所述虚拟地址信息的请求连接报文;
所述确定模块34,还用于在获取到所述文件节点对应的各个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时,确定连接建立成功,启动数据传输操作。
其中,虚拟地址信息可以包括:虚拟IP地址和虚拟MAC地址。对应的,端口列表中可以包括:虚拟地址信息和端口的对应关系,或者,虚拟MAC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中,获取模块31获取数据写入请求的过程例如可以为,用户新建文件,此时客户端可以将用户的该操作确定为数据写入请求,根据该请求创建新文件以及确定新文件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存储位置。其中,将新文件或者新文件的标识例如名称等确定为文件节点(name node);至少一个存储位置可以为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的数据节点(data node)。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例如可以为交换机等。当数据节点向客户端返回应答报文时,是通过一系列的网络设备将应答报文转发到客户端。针对一系列网络设备中的每个网络设备,在将应答报文转发出去后,可以获取接收应答报文的端口,并将应答报文中的虚拟地址信息和端口添加自身对应的端口列表中。其中,应答报文例如可以为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报文。
本实施例中,客户端向数据节点发送携带虚拟地址信息的请求连接报文后,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请求连接报文后,可以根据请求连接报文中的虚拟地址信息查询端口列表,获取虚拟地址信息对应的各个端口,并对请求连接报文进行多份复制,分别通过各个端口将请求连接报文发送出去,直至到达数据节点。
本实施例中,客户端在获取到文件节点对应的各个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后,可以将确认报文中的真实地址信息与各个目的数据节点的真实地址信息进行比对,若都对应,则确定接收到所有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发送模块32,还用于在未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时,重新发送所述数据报文,并计算重发次数;在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且所述重发次数满足预设次数阈值时,停止重发,获取下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本实施例中,目的数据节点在重新接收到数据报文后,可以重新向客户端返回确认报文。其中,为了确保目的数据节点及时返回确认报文,可以将数据节点上的延迟确认功能进行关闭,从而缩短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确认报文的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通过获取待传输的数据包,以及数据包对应的目的数据节点的虚拟地址信息和真实地址信息;将携带数据包以及虚拟地址信息的数据报文发送至网络设备,以使网络设备根据虚拟地址信息查询端口列表,获取虚拟地址信息对应的各个端口,并对数据报文进行多份复制,分别通过各个端口发送出去,直至到达目的数据节点;在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时,确定数据包传输完成,获取下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传输,从而能够通过对待传输的数据包的一次传输,实现各个目的数据节点都能接收到数据包,流量占用小,且各个目的数据节点并行进行确认,使得数据写入和确认时间很短,提高了数据写入效率。
结合参考图5,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处理模块37。
其中,所述获取模块31,还用于在所述重发次数不满足预设次数阈值时,获取未返回确认报文的第一目的数据节点;
所述发送模块32,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发送通知报文,以使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根据所述通知报文发起断开连接动作,以断开连接,并返回回收报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回收报文删除所述端口列表中的相应端口;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37,还用于根据所述回收报文,确定与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已断开。
本实施例中,若数据报文的重发次数不满足预设次数阈值,则确定一个或者多个目的数据节点存在故障,难以接收到数据报文或者难以返回确认报文,则需要删除该目的数据节点与客户端之间的连接关系。
本实施例中,回收报文中携带虚拟地址信息和预设操作码,其中,预设操作码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和客户端该报文为回收报文。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回收报文后,获取接收回收报文的端口,删除端口列表中虚拟地址信息对应的该端口,即删除端口列表中虚拟地址信息与该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网络设备在再次接收到携带虚拟地址信息的数据报文时,不会将数据报文从该端口转发出去,进而第一目的数据节点就不会再接收到携带虚拟地址信息的数据报文。
本实施例中,客户端在接收到回收报文后,删除待写入的文件节点对应的第一目的数据节点,且在判断是否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时,不再对第一目的数据节点进行判断。
进一步的,结合参考图6,在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创建模块38和第二分配模块39;
其中,所述第二创建模块38,用于创建新数据节点;
所述第二分配模块39,用于为所述新数据节点分配所述虚拟地址信息,以使所述新数据节点通过网络设备返回应答报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应答报文,更新端口列表;
所述发送模块32,还用于向所述新数据节点发送携带所述虚拟地址信息的请求连接报文;
所述确定模块34,还用于在获取到所述新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时,确定连接建立成功。
进一步的,在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发送模块32,还用于在获取到待传输的数据包时,将携带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的真实地址信息的数据报文发送至网络设备,以通过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
进一步的,结合参考图7,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处理模块40。
其中,所述判断模块33,还用于判断所述数据是否已写完,以及所述待写入文件节点是否发生变更;
所述发送模块32,还用于在所述数据已写完,或者所述待写入文件节点发生变更,则向所有目的数据节点发送通知报文,以使所有目的数据节点根据通知报文发起断开连接动作,以断开连接,并返回回收报文,以使网络设备根据回收报文删除所述端口列表中与虚拟地址信息对应的所有端口;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40,用于在接收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的回收报文后,确定与所有目的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已断开。
本实施例中,在数据报文的重发次数满足预设次数阈值时,可以获取未返回确认报文的第一目的数据节点,断开与第一目的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避免后续传输数据包时,重复对第一目的数据节点进行判断,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另外,在数据已写完或者待写入文件节点发生变更时,及时删除与各个目的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以便与新的数据节点建立连接关系。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存储器1001、处理器1002及存储在存储器1001上并可在处理器10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0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进一步地,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通信接口1003,用于存储器1001和处理器1002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1001,用于存放可在处理器10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存储器1001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处理器1002,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如果存储器1001、处理器1002和通信接口1003独立实现,则通信接口1003、存储器1001和处理器1002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简称为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在具体实现上,如果存储器1001、处理器1002及通信接口1003,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则存储器1001、处理器1002及通信接口1003可以通过内部接口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1002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传输的数据包,以及所述数据包对应的目的数据节点的虚拟地址信息和真实地址信息;
将携带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虚拟地址信息的数据报文发送至网络设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虚拟地址信息查询端口列表,获取所述虚拟地址信息对应的各个端口,并对所述数据报文进行多份复制,分别通过所述各个端口发送出去,直至到达所述目的数据节点;
判断是否获取到所有所述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
若获取到所有所述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则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完成,获取下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传输的数据包,包括:
获取待写入的数据,以及对应的待写入文件节点;
对所述数据进行拆分,生成至少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
获取所述待写入文件节点对应的数据节点,将所述待写入文件节点对应的数据节点确定为所述目的数据节点;
获取所述目的数据节点的虚拟地址信息和真实地址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传输的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获取数据写入请求;
根据所述数据写入请求,创建文件节点以及对应的数据节点;
为所述文件节点对应的数据节点分配相同的虚拟地址信息,以使所述数据节点通过网络设备返回应答报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应答报文时,将所述应答报文发送出去,并获取接收所述应答报文时的端口,根据所述虚拟地址信息和所述端口生成端口列表;
向所述数据节点发送携带所述虚拟地址信息的请求连接报文;
在获取到所述文件节点对应的各个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时,确定连接建立成功,启动数据传输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未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则重新发送所述数据报文,并计算重发次数;
若获取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且所述重发次数满足预设次数阈值,则停止重发,获取下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重发次数不满足预设次数阈值,则获取未返回确认报文的第一目的数据节点;
向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发送通知报文,以使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根据所述通知报文发起断开连接动作,以断开连接,并返回回收报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回收报文删除所述端口列表中的相应端口;
根据所述回收报文,确定与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已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回收报文,确定与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已断开之后,还包括:
创建新数据节点;
为所述新数据节点分配所述虚拟地址信息,以使所述新数据节点通过网络设备返回应答报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应答报文,更新端口列表;
向所述新数据节点发送携带所述虚拟地址信息的请求连接报文;
在获取到所述新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时,确定连接建立成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回收报文,确定与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已断开之后,还包括:
在获取到待传输的数据包时,将携带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的真实地址信息的数据报文发送至网络设备,以通过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的数据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所述数据是否已写完,以及所述待写入文件节点是否发生变更;
若所述数据已写完,或者所述待写入文件节点发生变更,则向所有目的数据节点发送通知报文,以使所有目的数据节点根据所述通知报文发起断开连接动作,以断开连接,并返回回收报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回收报文删除所述端口列表中与所述虚拟地址信息对应的所有端口;
在接收到所有目的数据节点的回收报文后,确定与所有目的数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已断开。
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传输的数据包,以及所述数据包对应的目的数据节点的虚拟地址信息和真实地址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携带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虚拟地址信息的数据报文发送至网络设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虚拟地址信息查询端口列表,获取所述虚拟地址信息对应的各个端口,并对所述数据报文进行多份复制,分别通过所述各个端口发送出去,直至到达所述目的数据节点;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获取到所有所述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携带真实地址信息的确认报文;
确定模块,用于在获取到所有所述目的数据节点返回的确认报文时,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完成,获取下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10.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1811582779.7A 2018-12-24 2018-12-24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6882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2779.7A CN109688214B (zh) 2018-12-24 2018-12-24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2779.7A CN109688214B (zh) 2018-12-24 2018-12-24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88214A true CN109688214A (zh) 2019-04-26
CN109688214B CN109688214B (zh) 2021-11-23

Family

ID=66189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82779.7A Active CN109688214B (zh) 2018-12-24 2018-12-24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8821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5603A (zh) * 2019-12-09 2020-04-10 广州信天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多对多传输方法及异构数据传输层
CN111526606A (zh) * 2020-04-23 2020-08-11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智能家居设备、存储介质
CN112436918A (zh) * 2020-10-13 2021-03-02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一种网络命令可靠应答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54045A (zh) * 2021-02-07 2021-06-11 游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节点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727291A (zh) * 2020-05-26 2021-11-30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设备的交互方法、装置、服务器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14301779A (zh) * 2021-12-15 2022-04-08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镜像文件配置方法、装置,ap设备及网络系统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1219B1 (en) * 2000-04-20 2004-06-15 Aztech Partners, Inc. Multicast packet duplication at random node or at egress port with frame synchronization
CN101127696A (zh) * 2006-08-15 2008-0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二层网络中的数据转发方法和网络及节点设备
EP2017711A2 (en) * 2007-07-18 2009-01-21 Hitachi,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virtual ports on storage systems
CN101651626A (zh) * 2009-09-23 2010-02-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转发的方法及设备
CN101770345A (zh) * 2008-12-31 2010-07-07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建立逻辑地址空间的方法、访问存储装置的方法及存储架构
CN102065508A (zh) * 2010-12-14 2011-05-18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桥接转发设备及方法
CN102625162A (zh) * 2012-03-06 2012-08-0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3095754A (zh) * 2011-10-31 2013-05-08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文件系统及其使用的备份位置决策方法
US20140122671A1 (en) * 2011-06-29 2014-05-01 Bull Sas Method for Assigning Logical Addresses to the Connection Ports of Devices of a Server Cluster, and Corresponding Computer Program and Server Cluster
US20140143368A1 (en) * 2009-11-13 2014-05-22 Anderson Richard S Distributed 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Computing Architecture
US9098211B1 (en) * 2007-06-29 2015-08-04 Em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non-disruptive data migration between a full storage array and one or more virtual arrays
US20150333994A1 (en) * 2013-09-26 2015-11-19 Wi-Lan Labs, Inc. File block placement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CN106843775A (zh) * 2017-03-06 2017-06-1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写入方法及系统
US20170220563A1 (en) * 2013-09-26 2017-08-0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ethod, computing device, and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for placement of file blocks within a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CN107070972A (zh) * 2016-12-30 2017-08-18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文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667505A (zh) * 2015-06-05 2018-02-06 思科技术公司 用于监控和管理数据中心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1219B1 (en) * 2000-04-20 2004-06-15 Aztech Partners, Inc. Multicast packet duplication at random node or at egress port with frame synchronization
CN101127696A (zh) * 2006-08-15 2008-0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二层网络中的数据转发方法和网络及节点设备
US9098211B1 (en) * 2007-06-29 2015-08-04 Em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non-disruptive data migration between a full storage array and one or more virtual arrays
EP2017711A2 (en) * 2007-07-18 2009-01-21 Hitachi,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virtual ports on storage systems
CN101770345A (zh) * 2008-12-31 2010-07-07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建立逻辑地址空间的方法、访问存储装置的方法及存储架构
CN101651626A (zh) * 2009-09-23 2010-02-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转发的方法及设备
US20140143368A1 (en) * 2009-11-13 2014-05-22 Anderson Richard S Distributed 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Computing Architecture
CN102065508A (zh) * 2010-12-14 2011-05-18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桥接转发设备及方法
US20140122671A1 (en) * 2011-06-29 2014-05-01 Bull Sas Method for Assigning Logical Addresses to the Connection Ports of Devices of a Server Cluster, and Corresponding Computer Program and Server Cluster
EP2727319A1 (fr) * 2011-06-29 2014-05-07 Bull SAS Procédé d'affectation d'adresses logiques aux ports de connexion d'équipements d'une grappe de serveurs, programme d'ordinateur et grappe de serveurs correspondants
CN103095754A (zh) * 2011-10-31 2013-05-08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文件系统及其使用的备份位置决策方法
CN102625162A (zh) * 2012-03-06 2012-08-0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US20150333994A1 (en) * 2013-09-26 2015-11-19 Wi-Lan Labs, Inc. File block placement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US20170220563A1 (en) * 2013-09-26 2017-08-0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ethod, computing device, and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for placement of file blocks within a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CN107667505A (zh) * 2015-06-05 2018-02-06 思科技术公司 用于监控和管理数据中心的系统
CN107070972A (zh) * 2016-12-30 2017-08-18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文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843775A (zh) * 2017-03-06 2017-06-1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写入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NG ZHAO等: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support for virtual machines in grid computing"", 《PROCEEDINGS. 13TH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GH PERFORMANCE DISTRIBUTED COMPUTING》 *
仇科凯 王纯: ""一种基于HDFS面向Http协议的数据备份模块的设计"", 《电信网技术》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5603A (zh) * 2019-12-09 2020-04-10 广州信天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多对多传输方法及异构数据传输层
CN111526606A (zh) * 2020-04-23 2020-08-11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智能家居设备、存储介质
CN113727291A (zh) * 2020-05-26 2021-11-30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设备的交互方法、装置、服务器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12436918A (zh) * 2020-10-13 2021-03-02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一种网络命令可靠应答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54045A (zh) * 2021-02-07 2021-06-11 游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节点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954045B (zh) * 2021-02-07 2022-04-26 游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节点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301779A (zh) * 2021-12-15 2022-04-08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镜像文件配置方法、装置,ap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14301779B (zh) * 2021-12-15 2024-03-1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镜像文件配置方法、装置,ap设备及网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88214B (zh)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88214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TW396695B (en) A method and an arrangement relating to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that includes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3145131B1 (en) Data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service node and delivery node
CN106375142B (zh) 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0502354C (zh) 一种基于vlan的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和以太网桥设备
CN101098304A (zh) 路由器和地址标识信息管理服务器
CN107404436A (zh) 用于虚拟可扩展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505152A (zh) 路由过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547346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JP7046983B2 (ja) パケット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06161227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9379764A (zh)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9547350A (zh) 一种路由学习方法及网关设备
CN110392123A (zh) 检测出口ip地址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259365A (zh) 组播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4579809B (zh) 一种堆叠分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4506405B (zh) 跨域访问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13224A (zh) 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5939282A (zh) 分组大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DE60012492T2 (de) Verfahren zur leitweglenkung von daten
CN109600267A (zh) 一种网络链路的物理端口切换方法与装置
CN104780106B (zh) 多实例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9995678A (zh)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707485A (zh) 一种范围型ip报文策略匹配电路及方法
CN108512671A (zh) 一种外层组播ip地址分配方法以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