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83818A -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83818A CN109683818A CN201811545410.9A CN201811545410A CN109683818A CN 109683818 A CN109683818 A CN 109683818A CN 201811545410 A CN201811545410 A CN 201811545410A CN 109683818 A CN109683818 A CN 1096838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rage
- data
- storage component
- component
-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108010028984 3-isopropylmalate dehydr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4—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19—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in relation to data integrity, e.g. data losses, bit erro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5—Replication mechanism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断电操作的第一指令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中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其中,所述第一存储部件中至少存有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获取与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相匹配的第二存储部件;其中,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位于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存储部件挂载在所述第一设备上,使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作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备用存储部件;保存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边缘计算中的边缘节点或者数据中心业务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断电维护或者搬迁的情况,如果发生此类情况,通常的做法就是按照规定时间对硬件进行关机断电操作,等待维护操作或搬迁完毕后,再重新加电恢复系统,这样的做法对于数据中心业务服务器这种集中式管理方式来说容易实现,但对于边缘节点这种分散式管理方式,当边缘节点需要维护时,如果维护人员到现场操作处理,存在时效性较差,成本较高等缺点。这种做法但忽略了在断电之前对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的保存,其中包括上下文信息、内存数据等,这些运行状态数据的缺失,会影响到业务系统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导致第一设备无法恢复到断电之前的状态。
目前对于运行状态数据的保存方法有,通过Linux内核提供的电源管理模块STR(SUSPEND TO RAM)以及STD(SUSPEND TO DISK)可以实现对第一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的保存。然而,STR这种方法虽然可以保存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但是一旦断电,运行状态数据会全部丢失;STD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把服务器的运行状态数据保存在DISK的SWAP分区中,但如果SWAP分区太小或者没有创建SWAP分区,便无法将运行状态数据完整保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在断电时完整保存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断电操作的第一指令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中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其中,所述第一存储部件中至少存有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获取与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相匹配的第二存储部件;其中,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位于第二设备;
将所述第二存储部件挂载在所述第一设备上,使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作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备用存储部件;
保存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
上述方案中,所述保存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包括:控制所述第一设备的带外管理控制器将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透传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设备的带外管理控制器将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透传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包括:建立所述第一设备的处理器与所述带外管理控制器之间的传输通道;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传输通道将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透传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
上述方案中,所述建立所述第一设备的处理器与所述带外管理控制器之间的传输通道,包括:在所述处理器中预留第一地址空间,在所述带外管理控制器中预留第二地址空间;建立所述第一地址空间与所述第二地址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作为第一映射关系;基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建立所述传输通道。
上述方案中,所述保存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包括:将所述第二存储部件转化为交换分区;保存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所述交换分区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第二种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存储部件的第二指令;其中,所述第二指令包含所述第一设备中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所述第一存储部件中至少存有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
基于所述第二指令,向所述第一设备提供与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相匹配的第二存储部件,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建立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与所述第一设备的关联关系;基于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与所述第一设备的关联关系,保存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断电操作的第一指令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中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其中,所述第一存储部件中至少存有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获取与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相匹配的第二存储部件;其中,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位于第二设备;
将所述第二存储部件挂载在所述第一设备上,使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作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备用存储部件;
保存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第二存储器;其中,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存储部件的第二指令;其中,所述第二指令包含所述第一设备中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所述第一存储部件中至少存有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
基于所述第二指令,向所述第一设备提供与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相匹配的第二存储部件,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设备在进行断电操作之前会接收到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执行断电操作的第一指令,从而触发第一设备获取外部设备提供的第二存储部件,通过第二存储部件来完整保存第一存储部件中的数据。如此,能够在第一设备断电时完整保存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解决断电时运行状态数据丢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存储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存储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存储方法的第三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存储系统的第一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存储系统的第二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如图1所示,数据存储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01:接收到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执行断电操作的第一指令时,获取第一设备中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其中,第一存储部件中至少存有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
步骤102:基于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获取与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相匹配的第二存储部件;其中,第二存储部件位于第二设备;
步骤103:将第二存储部件挂载在第一设备上,使第二存储部件作为第一设备的备用存储部件;
步骤104:保存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第二存储部件中。
这里,步骤101至步骤104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设备的处理器,第一设备可以为服务器或边缘节点等。
实际应用中,第一设备在需要断电时,比如:搬迁或断电维护,由用户通过第一设备的输入单元输入第一指令,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指令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存储方法。
实际应用中,第一存储部件是指第一设备中至少一个用于数据存储的存储器,比如,存储器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设备中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DD,Hard Disk Drive)或固态硬盘(SSD,Solid-State Drive)等;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进一步地,在接收到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执行断电操作的第一指令后,获取第一设备中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存储容量为第一存储部件的最大存储容量,或者第一存储部件的实际占用容量。这里,最大存储容量是指第一存储部件能够存储的最大数据量,实际占用容量是指第一存储部件当前存储的实际数据量。若第一存储部件包括多个存储器,则存储容量为多个存储器的最大存储容量的总和,或者每一个存储器中实际占用量的总和。
第一存储部件中至少存有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这里,运行状态数据可以包括上下文信息、内存数据等。
实际应用中,步骤102具体包括:基于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获取存储容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的第二存储部件。也就是说,第二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只有大于或等于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才能够完整存储第一存储部件中的全部数据。
实际应用中,第二存储部件为具有存储功能的外界设备的存储部件,比如,第一设备为服务器或边缘节点时,外界设备可以为其他服务器、其他边缘节点或者用于专门提供存储服务的存储集群。
进一步地,在获取到外部设备提供的第二存储设备之后,通过远程挂载服务将第二存储部件挂载在第一设备上。
实际应用中,挂载第二存储部件后,可以直接将第一存储部件中的全部数据保存到第二存储部件中;或者,将第二存储部件转化为交换分区;保存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交换分区中。
这里,在采用STD方法将服务器的运行状态数据保存在DISK的SWAP分区中时,若SWAP分区太小或者没有创建SAWP分区,则无法将运行状态数据完整保存,因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这种方法,可以扩展SWAP分区,保证SWAP分区由足够的空间来完整保存运行状态数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设备在进行断电操作之前会接收到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执行断电操作的第一指令,从而触发第一设备获取外部设备提供的第二存储部件,通过第二存储部件来完整保存第一存储部件中的数据。如此,能够在第一设备断电时完整保存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解决断电时运行状态数据丢失的问题。
实施例二
为了能更加体现本发明的目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举例说明,如图2所示,数据存储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到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执行断电操作的第一指令时,获取第一设备中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其中,第一存储部件中至少存有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
步骤202:基于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获取与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相匹配的第二存储部件;其中,第二存储部件位于第二设备;
步骤203:将第二存储部件挂载在第一设备上,使第二存储部件作为第一设备的备用存储部件;
步骤204:控制第一设备的带外管理控制器将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透传至第二存储部件中。
这里,步骤201至步骤204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设备的处理器,第一设备可以为服务器或边缘节点等。
实际应用中,第一设备在需要断电时,比如:搬迁或断电维护,由用户通过第一设备的输入单元输入第一指令,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指令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存储方法。
进一步地,在接收到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执行断电操作的第一指令后,获取第一设备中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存储容量为第一存储部件的最大存储容量,或者第一存储部件的实际占用容量。这里,最大存储容量是指第一存储部件能够存储的最大数据量,实际占用容量是指第一存储部件当前存储的实际数据量。若第一存储部件包括多个存储器,则存储容量为多个存储器的最大存储容量的总和,或者每一个存储器中实际占用量的总和。
第一存储部件中至少存有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这里,运行状态数据可以包括上下文信息、内存数据等。
实际应用中,步骤202具体包括:基于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获取存储容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的第二存储部件。也就是说,第二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只有大于或等于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才能够完整存储第一存储部件中的全部数据。
实际应用中,第二存储部件为具有存储功能的外界设备的存储部件,比如,第一设备为服务器或边缘节点时,外界设备可以为其他服务器、其他边缘节点或者用于专门提供存储服务的存储集群。
进一步地,在获取到外部设备提供的第二存储设备之后,通过远程挂载服务将第二存储部件挂载在第一设备上。
实际应用中,挂载第二存储部件后,可以直接将第一存储部件中的全部数据保存到第二存储部件中;或者,将第二存储部件转化为交换分区;保存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交换分区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04具体可以包括:建立第一设备的处理器与带外管理控制器之间的传输通道;处理器通过传输通道将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透传至第二存储部件中。
进一步地,建立第一设备的处理器与带外管理控制器之间的传输通道,包括:在处理器中预留第一地址空间,在带外管理控制器中预留第二地址空间;建立第一地址空间与第二地址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作为第一映射关系;基于第一映射关系建立传输通道。
也就是说,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处理器通过带外管理控制器将第一存储部件中的数据保存至第二存储部件,因此需要在处理器和带外管理控制器各预留一段地址空间,用于进行数据传输。这里,带外管理控制器用于实现服务器、业务节点等设备的带外管理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从第二存储部件中恢复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
具体的,建立第一存储部件中的数据及其存储地址的映射关系作为第二映射关系;基于第二映射关系,从第二存储部件中将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恢复至对应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第二存储部件中恢复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包括:检测第一设备的硬件状态;若第一设备不存在硬件故障时,恢复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第一设备中;若第一设备存在硬件故障时,选择第三设备作为恢复目标,恢复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第三设备。第一设备为边缘节点时第三设备为其他边缘节点,第一设备为服务器时第三设备为其他服务器。
也就是说,在从第二存储部件中恢复数据时,需要先检测第一设备的硬件状态,如果硬件设备故障,则执行恢复操作;如果硬件设备故障,会影响数据的恢复,即使数据能够恢复到断电之前的原始位置,第一设备无法恢复至断电之前的运行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设备在进行断电操作之前会接收到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执行断电操作的第一指令,从而触发第一设备获取外部设备提供的第二存储部件,通过第二存储部件来完整保存第一存储部件中的数据。如此,能够在第一设备断电时完整保存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解决断电时运行状态数据丢失的问题。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第二种数据存储方法,如图3所示,数据存储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301: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存储部件的第二指令;其中,第二指令包含第一设备中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第一存储部件中至少存有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
步骤302:基于第二指令,向第一设备提供与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相匹配的第二存储部件,以使第一设备将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保存至第二存储部件中。
这里,步骤301至步骤302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二设备的处理器,第一设备为服务器或边缘节点时,第二设备可以为其他服务器、其他边缘节点或者用于专门提供存储服务的存储集群。
实际应用中,第一设备在需要断电时,第一设备评估自身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并将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信息携带在第二指令中,发送第二指令给第二存储设备。第二存储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指令后,基于第二指令中包含
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为第一设备提供第二存储部件。
这里,第一存储部件是指第一设备中至少一个用于数据存储的存储器,比如,存储器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设备中的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OM,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等;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第二存储部件是指第二设备中至少一个用于数据存储的存储器,比如,存储器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设备中的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OM,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等;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实际应用中,存储容量为第一存储部件的最大存储容量,或者第一存储部件的实际占用容量。这里,最大存储容量是指第一存储部件能够存储的最大数据量,实际占用容量是指第一存储部件当前存储的实际数据量。若第一存储部件包括多个存储器,则存储容量为多个存储器的最大存储容量的总和,或者每一个存储器中实际占用量的总和。
实际应用中,步骤302具体包括:基于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获取存储容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的第二存储部件。也就是说,第二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只有大于或等于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才能够完整存储第一存储部件中的全部数据。
实际应用中,向第一设备提供与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相匹配的第二存储部件,具体可以包括:将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存储部件的标识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使第一设备确定第二设备提供的第二存储部件。
实际应用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建立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与第一设备的关联关系;基于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与第一设备的关联关系,保存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第二存储部件中。
也就是说,第二设备在存储第一设备的数据时,还需建立第一存储部件数据与第一设备的关联关系,并且保存关联关系,目的是为了准确定位第一设备对应的数据,便于日后恢复时能准确获取第一设备对应的数据。
实际应用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与第一设备的关联关系,发送第二存储部件的数据至第一设备。
这里,利用第二设备保存的数据与第一设备的关联关系,确定第一设备对应的数据,发送第一设备对应的数据至第一设备,用于第一设备完成数据恢复,即恢复至断电之前的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请求远端存储服务时,基于第一设备的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向第一设备提供满足存储需求的第二存储部件,能够在第一设备在断电时保存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解决第一设备断电时运行状态数据丢失的问题。
实施例四
为了能更加体现本发明的目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举例说明。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存储系统的第一组成结构示意图,其中数据存储系统包括:第一设备41和远端存储服务设备42。其中,
第一设备41主要包括:BMC和操作系统,这里,BMC实现第一设备中带外管理控制器的功能,操作系统实现第一设备中处理器的功能。
第一设备41的操作系统中的驱动程序driver1与BMC中的驱动程序driver2建立操作系统与BMC的通信连接后,操作系统通过BMC将第一存储部件中的运行状态数据发送给远端存储服务设备42,或者从远端存储服务设备42中恢复运行状态数据,运行状态数据至少包括上下文信息和内存数据。BMC通过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nternet Small ComputerSystem Interface,ISCSI)或者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与远端存储服务设备42建立连接。图4中,实线箭头指示数据保存方向,虚线箭头指示数据恢复方向。
远端存储服务设备42可以为边缘节点、服务器或者用于专门提供存储服务的存储集群。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存储系统的第二组成结构示意图,其中数据存储系统包括:第一设备51和第二设备52,并具体给出了第一设备51和第二设备52的组成结构。
本方法主要针对第一设备51的带外管理控制器进行功能模块扩展,实现对第一设备51的运行状态数据的远程存储,第一设备51主要包括:BMC和操作系统,这里,BMC实现第一设备中带外管理控制器的功能,操作系统实现第一设备中处理器的功能,具体由以下模块组成:
1.内存容量评估模块:IPMI识别第一设备中第一存储部件的内存容量。示例性的,当第一存储部件为物理内存插槽,分别计算各个物理内存插槽上面所插的内存容量,从而计算出物理内存插槽的最大容量,向第二设备申请大于该存储容量的第二存储部件;另外一种方式,该模块还可以通过调用操作系统指令来查看第一设备当前具体内存使用容量。
2.远程访问挂载模块:在IPMI端扩展存储访问操作指令,如Mount,Recovery,DumpMemoryData,Read,Write等指令;通过第一设备的管理网口LAN以及IPMI的远程管理与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最后可实现将第二设备提供的第二存储部件挂载到第一设备的带外管理控制器(比如,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BMC)中;DumpMemoryData指令在进行内存数据dump时,会将内存插槽No.,内存地址以及数据的对应关系进行记录。具体格式为:Memory_socket_No.-Memory_addr-data。
3.BMC外部设备管理模块:通过对BMC的固件进行功能扩展,主要负责对第一设备以外的物理硬件或者逻辑硬件进行控制与管理;
4.透传模块:识别第二设备提供的第二存储部件,同时将第二存储部件透传给处理器;
5.远程管理驱动模块,该模块具有识别第二存储部件的功能,同时还可将第二存储部件转换为SWAP格式,将第一存储部件中的全部数据保存在转换后的第二存储部件中;另外,在内存数据量大于原始SWAP分区容量情况下,该模块具有卸载原始SWAP分区的功能;
6.本地容量评估模块:用于评估本地SWAP分区容量是否可以满足运行状态数据的保存;如果可以满足,则直接保存在本地(前提是内存现在还未占用SWAP空间),如果不满足,则通过第二设备提供的第二存储部件保存;
7.故障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数据恢复之前对待恢复的边缘节点或者业务服务器硬件如磁盘、内存等硬件进行检测,如状态正常,则进行数据恢复,如状态不正常,则提前进行告警或者重新选择其他设备作为恢复目标。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还给出了第一设备的如下实现方法:
1.边缘节点的自动发现的实现机制,针对边缘计算场景,每个边缘节点可以通过服务注册与发现的方式完成对远程存储服务的发现与使用。服务发现是在同一个分布式集群中的进程或服务,要如何才能找到对方并建立连接。本质上来说,服务发现就是想要了解整个网络或者集群中是否有进程在监听udp或tcp端口,并且通过名字就可以查找和连接。这样,需要进行维护的边缘节点就可以通过事先在共享配置和服务发现的分布式存储系统中注册某个服务名字的目录,并且在该目录下存储可用的服务节点的IP。这样,在使用该服务的过程中,只要从服务目录下查找可用的服务节点去使用即可。最终,每个边缘节点都可以通过服务发现完成对远程存储服务的使用。
2.透传实现的实现方法
1)操作系统在初始化时,在操作系统中为与BMC进行数据传输预留第一地址空间,第一地址空间专门用于透传第二存储部件进行数据输入输出时使用;
2)BMC在初始化时,也会预留第二地址空间,用于与操作系统中的第一地址空间映射,建立第一映射关系;
3)步骤1)与步骤2)完成地址空间的映射后,实现上层操作系统对于第二存储部件的读写操作。
4)中断控制,主要是为了通知BMC有数据要进行读写;
5)以上四个步骤为操作系统driver实现的主要功能,使物理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对于需要透传的第二存储部件可以识别,并且可以进行相应的读写操作;同时需要对BMC的相关固件进行功能扩展,以便于对远程磁盘的挂载、读、写操作进行支持。
映射实现方法
6)需要在操作系统的驱动程序中提供mmap方法,并在实现中调用下面的函数帮助应用程序完成第二级映射——把I/O memory映射到的物理内存映射到自己的进程虚拟地址空间:
int remap_pfn_range(struct vm_area_struct*vma,\
unsigned long addr,unsigned long pfn,\
unsigned long size,pgprot_t prot)
7)其中vma参数表示进程虚拟地址空间的一个段,是映射的目的地址,addr参数是这个段的首地址(虚拟地址)。参数pfn是page frame number,用来索引待映射的物理内存的页。这段物理页其实就是上面把I/O memory从设备局部内存地址空间映射出来得到的物理页。size表示映射区域的大小,prot是一些内存保护标志。
这样,用户空间程序mmap完与设备相关的设备文件,就可以在I/O memory上进行读写操作了。
通信方法
在IPMI段添加驱动;
ipmi_remote_dev.ko:provides a userland IOCTL interface for the IPMIdriver,每一个打开的文件都会对应到一个消息处理句柄。定义了/dev/rd0对应的ioctl/open/release/fasync/poll/llseek的操作,给应用层程序提供了fs接口。其中ioctl的操作类型包括:
IPMICTL_SEND_COMMAND,IPMICTL_SEND_COMMAND,IPMICTL_RECE IVE_MSG和IPMICTL_RECEIVE_MSG_TRUNC。应用程序就是通过打开/dev/rd0并调用各种IOCTL来实现和BMC的通信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到的第二设备主要负责对外(比如第一设备)提供远程存储服务功能,如图5所示,第二设备52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
1.存储服务模块:负责向待维护的第一设备提供存储服务,可以通过ISCSI)或SAN创建并提供存储服务;还可以通过网络文件系统(Network File System,NFS)向需要维护的第一设备提供远程磁盘挂载服务。待维护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将第一设备的磁盘挂载到本地进行读写操作。
2.数据保存模块:负责对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进行保存与归档,可以按照实际的业务、集群、单服务器、时间粒度等进行数据保存,灵活的需求分类保存;如按照IPMI_IP的统一标识对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命名,并建立运行状态数据与第一设备的映射关系即第二映射关系,以便于数据恢复;比如:IPMI-IP_MemoryData或者IPMI-IP_ContextInfo;IPMI-IP是指第一设备,MemoryData是指内存数据,ContextInfo是指上下文;
3.数据调度模块:负责对待维护的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进行恢复调度,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来对运行状态数据进行恢复;
4.容量编排模块:该模块主要负责接收第一设备内存容量评估模块得到的第一存储部件的内容容量,提供匹配的第二存储部件给第一设备。
如图5所示,基于上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存储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1.第一设备内存容量评估模块识别第一设备中第一存储部件的内存容量;第二设备容量编排模块;
2.第二设备的容量编排模块根据收到的第一存储部件的内存容量,确定匹配的第二存储部件,通过存储服务模块向第一设提供第二存储部件,第一设备的远程访问挂载模块将第二存储部件挂载到第一设备的带外管理控制器。如,提供相应容量的存储磁盘供第一设备通过网络进行挂载,挂载方式可以通过ISCSI协议或其他协议如NFS完成;
3.第一设备上面的远程访问挂载模块对第二存储部件进行连接、挂载操作,同时向BMC外部设备管理模块发送挂载连接指令;边缘节点可以自动扫描以及发现其他边缘节点的存储设备,进行挂载。
4.BMC外部设备管理模块收到磁盘挂载连接指令后,对本次连接所涉及的第二存储部件进行识别,同时,将其统一命名为/dev/sdx;
5.当透传模块识别到/dev/sdx后,立即启动透传功能,将/dev/sdx传给操作系统;
6.操作系统上的远程管理驱动模块扫描到/dev/sdx后,将其转化为SWAP分区;
7.操作系统在触发STD时,就可以识别到这个具有足够容量的SWAP分区并进行读写了,将运行状态数据通过第一设备的LAN口和第二设备的Ethernet口保存至第二存储部件中,从而完成运行状态数据的完整保存。
第一设备数据恢复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数据恢复之前,设备故障检测模块会对第一设备进行状态检查,通过对IPMI指令扩展,对磁盘、内存进行状态检查,如磁盘以及内存状态都正常,才可以进行数据恢复,否则,直接告警。
8.数据调度模块,基于需要恢复的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和第二映射关系,在数据保存模块中查找相应的数据;
9.数据调度模块经过存储服务模块向第二设备提供数据;
这里,第一设备在数据恢复时,需要将恢复磁盘设置为SWAP分区所对应的设备名称,如dev/sdx,这样,在系统恢复时,就会自动从SWAP分区加载数据,从而完成第一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的恢复。
实施例五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如图6所示,该第一设备60包括:第一处理器601和第一存储器602,其中,
第一处理器601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602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断电操作的第一指令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中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其中,所述第一存储部件中至少存有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获取与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相匹配的第二存储部件;其中,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位于第二设备;
将所述第二存储部件挂载在所述第一设备上,使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作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备用存储部件;
保存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601具体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602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控制所述第一设备的带外管理控制器将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透传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601具体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602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建立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处理器与所述带外管理控制器之间的传输通道;所述第一处理器通过所述传输通道将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透传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601具体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602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处理器中预留第一地址空间,在所述带外管理控制器中预留第二地址空间;建立所述第一地址空间与所述第二地址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作为第一映射关系;基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建立所述传输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601具体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602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将所述第二存储部件转化为交换分区;保存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所述交换分区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601还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602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从第二存储部件中恢复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601还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602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建立第一存储部件中的数据及其存储地址的映射关系作为第二映射关系;基于第二映射关系,从第二存储部件中将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恢复至对应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601具体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602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检测第一设备的硬件状态;若第一设备不存在硬件故障时,恢复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第一设备中;若第一设备存在硬件故障时,选择第三设备作为恢复目标,恢复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第三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601还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602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建立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与第一设备的关联关系;基于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与第一设备的关联关系,保存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第二存储部件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601还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602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基于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与第一设备的关联关系,发送第二存储部件的数据至第一设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设备在进行断电操作之前会接收到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执行断电操作的第一指令,从而触发第一设备获取外部设备提供的第二存储部件,通过第二存储部件来完整保存第一存储部件中的数据。如此,能够在第一设备断电时完整保存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解决断电时运行状态数据丢失的问题。
实施例六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二设备。如图7所示,该第二设备70包括:第二处理器701和第二存储器702,其中,
第二处理器701用于执行第二存储器702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存储部件的第二指令;其中,所述第二指令包含所述第一设备中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所述第一存储部件中至少存有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
基于所述第二指令,向所述第一设备提供与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相匹配的第二存储部件,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701还用于执行第二存储器702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建立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与所述第一设备的关联关系;基于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与所述第一设备的关联关系,保存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701还用于执行第二存储器702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基于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与第一设备的关联关系,发送第二存储部件的数据至第一设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设备在进行断电操作之前会接收到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执行断电操作的第一指令,从而触发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提供的第二存储部件,通过第二存储部件来完整保存第一存储部件中的数据。如此,能够在第一设备断电时完整保存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解决断电时运行状态数据丢失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DD,HardDisk Drive)或固态硬盘(SSD,Solid-State Drive);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
上述处理器可以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可编程逻辑装置(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地,对于不同的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器功能的电子器件还可以为其它,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第一设备的第一处理器执行,以完成前述第一种数据存储方法步骤;或包括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第二设备的第二处理器执行,以完成前述第二种数据存储方法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断电操作的第一指令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中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其中,所述第一存储部件中至少存有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获取与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相匹配的第二存储部件;其中,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位于第二设备;
将所述第二存储部件挂载在所述第一设备上,使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作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备用存储部件;
保存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设备的带外管理控制器将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透传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设备的带外管理控制器将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透传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包括:
建立所述第一设备的处理器与所述带外管理控制器之间的传输通道;
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传输通道将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透传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第一设备的处理器与所述带外管理控制器之间的传输通道,包括:
在所述处理器中预留第一地址空间,在所述带外管理控制器中预留第二地址空间;
建立所述第一地址空间与所述第二地址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作为第一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建立所述传输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包括:
将所述第二存储部件转化为交换分区;
保存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所述交换分区中。
6.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存储部件的第二指令;其中,所述第二指令包含所述第一设备中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所述第一存储部件中至少存有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
基于所述第二指令,向所述第一设备提供与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相匹配的第二存储部件,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
建立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与所述第一设备的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与所述第一设备的关联关系,保存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
8.一种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断电操作的第一指令时,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中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其中,所述第一存储部件中至少存有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获取与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相匹配的第二存储部件;其中,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位于第二设备;
将所述第二存储部件挂载在所述第一设备上,使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作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备用存储部件;
保存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
9.一种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第二存储器;其中,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存储部件的第二指令;其中,所述第二指令包含所述第一设备中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所述第一存储部件中至少存有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
基于所述第二指令,向所述第一设备提供与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相匹配的第二存储部件,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存储部件的全部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件中。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45410.9A CN109683818B (zh) | 2018-12-17 | 2018-12-17 |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45410.9A CN109683818B (zh) | 2018-12-17 | 2018-12-17 |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83818A true CN109683818A (zh) | 2019-04-26 |
CN109683818B CN109683818B (zh) | 2022-09-23 |
Family
ID=66187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45410.9A Active CN109683818B (zh) | 2018-12-17 | 2018-12-17 |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683818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98843A (zh) * | 2019-12-19 | 2020-05-26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应用处理器片上总线控制的文件系统写加速方法 |
CN112040447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2114962A (zh) * | 2020-09-04 | 2020-12-22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内存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13076225A (zh) * | 2021-03-30 | 2021-07-06 | 山东英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外接存储介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38562A (zh) * | 2006-03-15 | 2007-09-1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存储装置关键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和方法 |
US7321811B1 (en) * | 2006-09-14 | 2008-01-22 | Rawls-Meehan Martin B | Methods and systems of adjustable bed position control |
CN101577698A (zh) * | 2008-05-09 | 2009-1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带外智能管理服务器系统及监控服务器和处理命令方法 |
CN102014153A (zh) * | 2010-10-19 | 2011-04-13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及其数据存储方法 |
CN102404158A (zh) * | 2011-12-27 | 2012-04-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故障处理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
CN103607299A (zh) * | 2013-11-08 | 2014-02-26 | 安徽康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管理系统 |
JP2014102700A (ja) * | 2012-11-20 | 2014-06-05 | Fujitsu Ltd | 通信制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CN104580475A (zh) * | 2015-01-13 | 2015-04-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远程控制方法、终端设备、管理服务器及远程控制系统 |
CN105573803A (zh) * | 2015-12-22 | 2016-05-11 | 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机部署的方法 |
CN105718217A (zh) * | 2016-01-18 | 2016-06-29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精简配置存储池数据一致性维护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294019A (zh) * | 2016-08-11 | 2017-01-04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操作系统镜像保存和恢复方法及装置 |
CN108804886A (zh) * | 2018-04-03 | 2018-11-13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带外管理系统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
CN108804038A (zh) * | 2018-05-29 | 2018-11-13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日志数据迁移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08958971A (zh) * | 2018-06-14 | 2018-12-0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息的备份方法、装置及设备 |
-
2018
- 2018-12-17 CN CN201811545410.9A patent/CN10968381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38562A (zh) * | 2006-03-15 | 2007-09-1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存储装置关键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和方法 |
US7321811B1 (en) * | 2006-09-14 | 2008-01-22 | Rawls-Meehan Martin B | Methods and systems of adjustable bed position control |
CN101577698A (zh) * | 2008-05-09 | 2009-1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带外智能管理服务器系统及监控服务器和处理命令方法 |
CN102014153A (zh) * | 2010-10-19 | 2011-04-13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及其数据存储方法 |
CN102404158A (zh) * | 2011-12-27 | 2012-04-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故障处理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
JP2014102700A (ja) * | 2012-11-20 | 2014-06-05 | Fujitsu Ltd | 通信制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CN103607299A (zh) * | 2013-11-08 | 2014-02-26 | 安徽康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管理系统 |
CN104580475A (zh) * | 2015-01-13 | 2015-04-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远程控制方法、终端设备、管理服务器及远程控制系统 |
CN105573803A (zh) * | 2015-12-22 | 2016-05-11 | 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机部署的方法 |
CN105718217A (zh) * | 2016-01-18 | 2016-06-29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精简配置存储池数据一致性维护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294019A (zh) * | 2016-08-11 | 2017-01-04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操作系统镜像保存和恢复方法及装置 |
CN108804886A (zh) * | 2018-04-03 | 2018-11-13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带外管理系统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
CN108804038A (zh) * | 2018-05-29 | 2018-11-13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日志数据迁移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08958971A (zh) * | 2018-06-14 | 2018-12-0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息的备份方法、装置及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RAFAEL SÁNCHEZ.ETC: "Using transparent WDM metro rings to provide an out-of-band control network for OpenFlow in M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PARENT OPTICAL NETWORKS》 * |
李明等: "基于IPMI的数据中心带外管理设计与实现", 《软件导刊》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40447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1198843A (zh) * | 2019-12-19 | 2020-05-26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应用处理器片上总线控制的文件系统写加速方法 |
CN111198843B (zh) * | 2019-12-19 | 2023-03-28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应用处理器片上总线控制的文件系统写加速方法 |
CN112114962A (zh) * | 2020-09-04 | 2020-12-22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内存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13076225A (zh) * | 2021-03-30 | 2021-07-06 | 山东英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外接存储介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83818B (zh) | 2022-09-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83818B (zh) |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EP3839749B1 (en) | Data storage method, device and server | |
JP4937902B2 (ja) | オペレ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環境でのプロセス状態情報の管理 | |
CN110071880B (zh) | 报文转发方法、转发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CN111917846A (zh) | 一种Kafka集群切换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TWI613548B (zh) | 遠端平台管理之計算裝置實施方法、保存用於遠端平台管理的電腦可執行指令之非暫時性媒體、以及遠端管理式計算裝置 | |
US11706080B2 (en) | Providing dynamic serviceability for software-defined data centers | |
US20100269027A1 (en) | User level message broadcast mechanism in 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 |
US10817378B2 (en) | Managing boot failures in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 |
CN111988230B (zh) | 虚拟机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 |
US11184435B2 (en) |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cluster file system | |
US20200249845A1 (en) | Operation Data Accessing Device And Access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2738295B (zh) | Ip地址异常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和存储介质 | |
US7499987B2 (en) | Deterministically electing an active node | |
CN103747115B (zh) | 基于虚拟网卡的虚拟机ip地址发现方法 | |
EP3474501B1 (en) | Network device stacking | |
CN116126457A (zh) | 容器迁移方法和服务器集群 | |
US20130007512A1 (en) | Managing storage providers in a clustered appliance environment | |
CN114911421B (zh) | 基于csi插件的数据存储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7547449B (zh) | 镜像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0442094B (zh) | 一种分布式系统仲裁方法及装置 | |
CN109460189B (zh) | 一种存储系统的初始化方法及装置 | |
JP2001034510A (ja) | クラッシュダンプ管理装置及びクラッシュダンプ管理方法 | |
CN106330542B (zh) | 异地备份交换机的访问方法、控制装置、系统及设备 | |
CN116820430B (zh) | 异步读写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