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72176A - 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72176A
CN109672176A CN201910019204.2A CN201910019204A CN109672176A CN 109672176 A CN109672176 A CN 109672176A CN 201910019204 A CN201910019204 A CN 201910019204A CN 109672176 A CN109672176 A CN 109672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control
controllable burden
regulation
burden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192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艳茹
杨卫红
吴志力
王旭阳
谷毅
王丹
兰宇
王云飞
姜世公
冷正龙
张林垚
黄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9100192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721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72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721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involving trading of energy or energy transmission righ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8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in-phase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和系统,其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用户侧具备参与调控能力的终端用电设备的功率特性,确定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响应调控目标的能力;2)根据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调节能力,从负荷聚合商角度,确定控制目标分配原则;3)根据上级增减负荷的调节目标、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响应调控目标的能力以及确定的控制目标分配原则,建立负荷控制成本模型并求解,得到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控制目标并分配给各个受控用户。本发明设计了以负荷聚合商为受益方的节点负荷控制成本模型,并应用于优化函数,进行节点负荷精准化响应分解目标求解,可以广泛应用于配电网的运行优化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的运行优化领域,具体涉及温控负荷经济调度、直接负荷控制技术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面向负荷聚合商的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配电网运行方式日趋复杂,传统的配电系统运行和控制理论已不再完全适用,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ND)将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是主动配电网的重要特征,但由于可再生能源自身具有较强的随机性、波动性与间歇性,大规模接入后会对电能质量、电力供需平衡及配网的安全性带来较大挑战。现阶段一般通过设置储能环节来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但成本相对较高、使用寿命受限。
近年来,电力系统用户负荷日趋多样化,具有良好互动特性的可控(中断型、平移型、调节型)柔性负荷占比稳步增加,例如多类型温控负荷,如电热泵(heat pump,HP)、电热水器、楼宇中央空调(central air conditioning,CAC)等,以及具备双向互动特性的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等。采用合理有效的负荷控制或需求响应策略,可使其为电网提供诸如调压、调频及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等多类型辅助服务。
然而,以往研究大多以控制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导致需求响应中不同参与主体对于目标分配的响应速度和效率不合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和系统,以负荷聚合商(load aggregator,LA)为受益方建立节点负荷控制成本模型,并应用于优化函数,进行节点负荷精准化响应分解目标求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需求侧具备参与调控能力的终端用电设备的功率特性,确定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响应调控目标的能力;
根据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调节能力,从负荷聚合商角度,确定控制目标分配原则;
根据上级增减负荷的调节目标、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响应调控目标的能力以及确定的控制目标分配原则,建立负荷控制成本模型并求解,得到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控制目标。
所述确定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响应调控目标的能力采用以下计算公式确定:
其中,表示t时刻,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需要承担的调控功率目标值,; 分别表示t时刻,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的功率上、下限;φi,up、φi,down是一个预先指定的保证始终为正值的固定数值。
所述根据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调节能力,从负荷聚合商角度,确定控制目标分配原则包括:
根据各个参与需求响应的负荷的运行状态,确定各负荷承担负荷削减任务和负荷提升任务的比重:
如果负荷高位运行,则其承担负荷削减任务,直至达到其最大可调节量;
如果负荷低位运行,则其承担负荷提升任务,直至达到其最大可调节量。
所述建立的负荷控制成本模型为:
其中,Mi表示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的控制成本单价;Pi t-1表示t-1时刻,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的功率消耗值;表示t时刻能够参与目标分配的总目标;Mi·φi,down、Mi·φi,up表示用户愿意参与调控时,电力公司给予用户的基准补偿成本。
进一步包括,将所述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控制目标分配给各个受控用户。
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系统,其包括:
调控目标能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需求侧具备参与调控能力的终端用电设备的功率特性,确定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响应调控目标的能力;
分配原则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调节能力,从负荷聚合商角度,确定控制目标分配原则;
控制目标分配模块,用于根据上级增减负荷的调节目标、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响应调控目标的能力以及确定的控制目标分配原则,建立负荷控制成本模型并求解,得到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控制目标并分配给各个受控用户。
所述调控目标能力确定模块采用下式确定:
其中,表示t时刻,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需要承担的调控功率目标值,; 分别表示t时刻,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的功率上、下限;φi,up、φi,down是一个预先指定的保证始终为正值的固定数值。
所述分配原则确定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个参与需求响应的负荷的运行状态,确定各负荷承担负荷削减任务和负荷提升任务的比例:
第一分配单元,用于如果负荷高位运行,则其承担负荷削减任务,直至达到其最大可调节量;
第二分配单元,用于如果负荷低位运行,则其承担负荷提升任务,直至达到其最大可调节量。
所述负荷控制成本模型为:
其中,Mi表示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的控制成本单价;Pi t-1表示t-1时刻,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的功率消耗值;表示t时刻能够参与目标分配的总目标;Mi·φi,down、Mi·φi,up表示用户愿意参与调控时,电力公司给予用户的基准补偿成本。
进一步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控制目标分配给各个受控用户。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充分考虑了用户侧具备参与调控能力的终端用电设备,为各类型需求侧可控负荷资源提出了一种统一的调控目标分配方法,实现较为简单、灵活。2、本发明以负荷聚合商我受益方构建了节点负荷控制成本模型并应用于优化函数,进行节点负荷精准化响应分解目标求解,为负荷聚合商或其他电力市场中参与需求响应的第三方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分配调控目标的理论依据,增加了负荷聚合商等参与需求响应的可行性。因此,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配电网的运行优化领域。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为本发明优化函数I控制成本示意图;
图2为采用不同分配方法控制成本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需求侧具备参与调控能力的终端用电设备的功率特性,确定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响应调控目标的能力。
为了判断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响应调控目标的能力以及最大限度利用负荷群的调节能力,本发明定义参数如下:
其中,表示t时刻,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需要承担的调控功率目标值,为优化函数中的自变量;分别表示t时刻,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的功率上、下限;φi,up、φi,down是一个预先指定的较小的固定数值,保证始终为正值。
2)根据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调节能力,从负荷聚合商角度,确定控制目标分配原则。
从负荷聚合商角度,其完成一次需求响应控制的成本函数模型建立如下(优化函数I):假设在t时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为完成上级增减负荷的调节目标,负荷聚合商应根据一定的规则和辖区内各负荷的调节能力将控制目标分配给各个受控用户。各个参与需求响应的负荷由于具有不同的运行状态,其响应负荷提升、负荷削减的能力也不同。如果负荷高位运行,则其应承担更多的负荷削减任务;类似地,如果负荷低位运行,则其更适于响应负荷提升的调控指令。负荷聚合商期望最大程度调用可控资源,在目标分配过程中允许用户承担其最大可调节量。
3)根据上级增减负荷的调节目标、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响应调控目标的能力以及确定的控制目标分配原则,建立负荷控制成本模型并求解,得到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控制目标并分配给各个受控用户。
优化函数的目的是在保证所分配的响应目标满足电网侧目标及响应负荷上下边界约束前提下,选择一种控制目标分配方案,使总控制成本最小。
由式(1)可知:参数值越小,对应的需求侧可控负荷群越适合承担更多的响应目标。基于上述分析,建立负荷成本控制模型如下:
其中,Mi表示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的控制成本单价;Pi t-1表示t-1时刻,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的功率消耗值;表示t时刻可以参与目标分配的总目标。Mi·φi,down、Mi·φi,up表示用户愿意参与调控时,电力公司应给予用户的基准补偿成本。
如图1(a)和图1(b)所示,反映了随着响应目标距上下边界相对位置的改变,相应控制成本的变化。可以看出:控制成本随响应目标的变化而呈现线性变化趋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系统,该系统包括:调控目标能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需求侧具备参与调控能力的终端用电设备的功率特性,确定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响应调控目标的能力;分配原则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调节能力,从负荷聚合商角度,确定控制目标分配原则;控制目标分配模块,用于根据上级增减负荷的调节目标、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响应调控目标的能力以及确定的控制目标分配原则,建立负荷控制成本模型并求解,得到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控制目标。
进一步的,调控目标能力确定模块采用下式确定:
其中,表示t时刻,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需要承担的调控功率目标值; 分别表示t时刻,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的功率上、下限;φi,up、φi,down是一个预先指定的保证始终为正值的固定数值。
进一步的,分配原则确定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个参与需求响应的负荷的运行状态,确定各负荷承担负荷削减任务和负荷提升任务的比例:
第一分配单元,用于如果负荷高位运行,则其应承担负荷削减任务,直至达到其最大可调节量;
第二分配单元,用于如果负荷低位运行,则其承担负荷提升任务,直至达到其最大可调节量。
进一步的,建立的负荷控制成本模型为:
其中,Mi表示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的控制成本单价;Pi t-1表示t-1时刻,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的功率消耗值;表示t时刻能够参与目标分配的总目标;Mi·φi,down、Mi·φi,up表示用户愿意参与调控时,电力公司给予用户的基准补偿成本。
进一步的,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将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控制目标分配给各个受控用户。
实施例一
为详细说明发明内容,本发明利用相关算例来做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中参与调控的HP、EV、CAC的参数如下表1-3所示。
表1 HP仿真参数表
表2 EV仿真参数表
名称 数值 名称 数值
能量状态死区 0.025 能量状态上/下限 ±0.0125
充电功率 5kW 充电效率 0.95
控制周期 1min 电池容量 (5.00~20.00)kWh
控制成本 0.978元/kWh 受控时段 0:00-24:00
表3 CAC仿真参数表
名称 数值 名称 数值
平均能效比 4.98 平均额定功率 40kW
低耗系数 0.1 控制成本 17.706元/kWh
温度死区 5℃ 室内温度初始值 24℃
控制周期 5min 受控时段 8:00-18:00
档位数目区间 [3,10] 档位数目标准差 2.07
本实施例采用两种方法对响应目标进行分配,分别是:1)不采用优化函数,按三种需求侧可控负荷群的最大可调量所占比例分配(方法1);2)采用优化函数I(方法2)分配;在两种分配方法下,对控制成本进行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采用方法1时控制成本较大,采用方法2时控制成本较小。这是因为:方法2是以控制成本最小为原则,控制成本小于方法1。方法2可允许用户响应其最大调节量的方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制作工艺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10)

1.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需求侧具备参与调控能力的终端用电设备的功率特性,确定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响应调控目标的能力;
根据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调节能力,从负荷聚合商角度,确定控制目标分配原则;
根据上级增减负荷的调节目标、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响应调控目标的能力以及确定的控制目标分配原则,建立负荷控制成本模型并求解,得到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控制目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响应调控目标的能力采用以下计算公式确定:
其中,表示t时刻,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需要承担的调控功率目标值;分别表示t时刻,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的功率上、下限;φi,up、φi,down是一个预先指定的保证始终为正值的固定数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调节能力,从负荷聚合商角度,确定控制目标分配原则包括:
根据各个参与需求响应的负荷的运行状态,确定各负荷承担负荷削减任务和负荷提升任务的比例:
如果负荷高位运行,则向所述负荷分配负荷削减任务,直至达到所述负荷的最大可调节量;
如果负荷低位运行,则向所述负荷分配负荷提升任务,直至达到所述负荷的最大可调节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的负荷控制成本模型为:
其中,Mi表示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的控制成本单价;Pi t-1表示t-1时刻,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的功率消耗值;表示t时刻能够参与目标分配的总目标;Mi·φi,down、Mi·φi,up表示用户愿意参与调控时,电力公司给予用户的基准补偿成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控制目标分配给各个受控用户。
6.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调控目标能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需求侧具备参与调控能力的终端用电设备的功率特性,确定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响应调控目标的能力;
分配原则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调节能力,从负荷聚合商角度,确定控制目标分配原则;
控制目标分配模块,用于根据上级增减负荷的调节目标、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响应调控目标的能力以及确定的控制目标分配原则,建立负荷控制成本模型并求解,得到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控制目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目标能力确定模块采用下式确定:
其中,表示t时刻,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需要承担的调控功率目标值;分别表示t时刻,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的功率上、下限;φi,up、φi,down是一个预先指定的保证始终为正值的固定数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原则确定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个参与需求响应的负荷的运行状态,确定各负荷承担负荷削减任务和负荷提升任务的比例:
第一分配单元,用于如果负荷高位运行,则向所述负荷分配负荷削减任务,直至达到所述负荷的最大可调节量;
第二分配单元,用于如果负荷低位运行,则向所述负荷分配负荷提升任务,直至达到所述负荷的最大可调节量。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控制成本模型为:
其中,Mi表示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的控制成本单价;Pi t-1表示t-1时刻,第i类需求侧可控负荷群的功率消耗值;表示t时刻能够参与目标分配的总目标;Mi·φi,down、Mi·φi,up表示用户愿意参与调控时,电力公司给予用户的基准补偿成本。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不同需求侧可控负荷群内各负荷的控制目标分配给各个受控用户。
CN201910019204.2A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096721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9204.2A CN109672176A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9204.2A CN109672176A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72176A true CN109672176A (zh) 2019-04-23

Family

ID=66149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19204.2A Pending CN109672176A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7217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2492A (zh) * 2020-01-16 2020-06-05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Service的资源聚合商调控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13300375A (zh) * 2021-05-20 2021-08-24 燕山大学 一种考虑用户参与意愿差异的温控负荷需求响应控制方法
CN116123700A (zh) * 2023-02-10 2023-05-16 广州汇电云联数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电网需求侧响应的柔性负荷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388205A (zh) * 2023-06-06 2023-07-0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智慧能源单元的负荷设备功率调控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9354A (zh) * 2016-09-09 2017-03-0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负荷聚合商模式下的用户需求响应参与方法
CN106953340A (zh) * 2017-04-01 2017-07-14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多类温控负荷加权状态队列控制的配网联络线功率波动平抑方法
CN107906675A (zh) * 2017-10-11 2018-04-13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用户需求的中央空调集群优化控制方法
CN109063925A (zh) * 2018-08-16 2018-12-21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计及负荷聚合商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9354A (zh) * 2016-09-09 2017-03-0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负荷聚合商模式下的用户需求响应参与方法
CN106953340A (zh) * 2017-04-01 2017-07-14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多类温控负荷加权状态队列控制的配网联络线功率波动平抑方法
CN107906675A (zh) * 2017-10-11 2018-04-13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用户需求的中央空调集群优化控制方法
CN109063925A (zh) * 2018-08-16 2018-12-21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计及负荷聚合商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开欣 等: "基于配网潮流追踪的可再生能源有功调度与节点集群需求响应策略研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程林: "基于负荷聚合商业务的空调服务运作模式及控制策略", 《电力系统自动化》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2492A (zh) * 2020-01-16 2020-06-05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Service的资源聚合商调控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11242492B (zh) * 2020-01-16 2022-07-01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Service的资源聚合商调控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13300375A (zh) * 2021-05-20 2021-08-24 燕山大学 一种考虑用户参与意愿差异的温控负荷需求响应控制方法
CN113300375B (zh) * 2021-05-20 2022-08-19 燕山大学 一种考虑用户参与意愿差异的温控负荷需求响应控制方法
CN116123700A (zh) * 2023-02-10 2023-05-16 广州汇电云联数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电网需求侧响应的柔性负荷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123700B (zh) * 2023-02-10 2023-08-29 广州汇电云联数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电网需求侧响应的柔性负荷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388205A (zh) * 2023-06-06 2023-07-0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智慧能源单元的负荷设备功率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16388205B (zh) * 2023-06-06 2023-08-1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智慧能源单元的负荷设备功率调控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2176A (zh) 一种温控负荷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和系统
CN109799851B (zh) 一种基于负荷簇温度调控的用户侧负荷响应方法
WO2022127652A1 (zh) 一种空调聚合控制方法、系统和调控装置
Wang et al. Optimal coordination control strategy of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tie-line smoothing services in integrated community energy systems
CN110729726B (zh) 一种智慧社区能量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08022029B (zh) 一种电网分层分区供需平衡调控方法及调控装置
Wang et al. Load curve smoothing strategy based on unified state model of different demand side resources
CN114048976A (zh) 一种考虑多重响应潜力影响因素的变频空调负荷调控方法
Hurtado et al. Comfort-constrained demand flexibility management for building aggregations using a decentralized approach
CN114825371B (zh) 基于调节前后节点电压约束的聚合温控负荷多层调控方法
CN108336768A (zh) 一种风电场有功功率优化控制方法
Abou Daher et al. Improve the HVAC contribution in wind power smoothing
Huang et al. Smooth scheduling for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in the smart grid
CN115238992B (zh) 一种电力系统源荷储的协调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218617B (zh) 一种柔性负荷参与有功超前调度的一致性控制方法
CN115967083A (zh) 一种虚拟电厂的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958513B (zh) 一种基于hvac系统的区域电网功率动态平衡的方法
Li et al. A day-ahead peer to peer energy sharing strategy among energy hubs considering flexibility of energy storage and loads
CN111404177B (zh) 一种多虚拟同步机微电网的自适应二次调频方法
CN113852093A (zh) 一种储能装置与多晶硅负荷聚合调频方法及系统
Sato et al. Power system stabilization by direct load control based on strategy-proofness and individual rationality
Tomin et al. A Demand-Response Approach for HVAC Systems Using Internet of Energy Concept
CN116979586B (zh) 考虑集群划分的共享储能电站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8808699A (zh) 一种适用于双向储能设备的双象限频率特性分析方法
Wang et al. Two-Level Scheduling Model for Air-Conditioning Load Aggregators Considering User Conditioning Behavi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