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58092A -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58092A
CN109658092A CN201910139182.3A CN201910139182A CN109658092A CN 109658092 A CN109658092 A CN 109658092A CN 201910139182 A CN201910139182 A CN 201910139182A CN 109658092 A CN109658092 A CN 109658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yment
wearable device
intelligent wearable
elastic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91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58092B (zh
Inventor
廖泽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391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580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58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8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58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80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8RFID or NFC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及系统,包括:在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支付时,获取待支付命令信息;根据所述待支付命令信息进一步的获取智能穿戴设备与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将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与所述支付距离阈值进行比对;当所述支付距离信息不大于设定的支付距离阈值时,再次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根据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触发支付操作。通过拉伸腕带产生的弹力信息判断确认是否为真实支付交易,这种技术方案在现有技术中尚未公开过,因此这种技术方案避免了误操作的产生,使其交易支付更加真实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支付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呈现小巧化、多功能化、可穿戴化。在日常生活中,手机、手表、钱包几乎是人们日常携带必不可少的物品,但是,经常会有一些人由于粗心大意忘记或者遗漏这些随身携带的物品给生活带来不便。另外,从某种程度上说穿戴设备已成为人们身份的一种象征,但昂贵的价钱的背后却是单一的使用功能,通过穿戴设备人们只能得到时间、日期这样的基本信息,一些穿戴设备还可以得到温度、海拔等信息;在现有技术中,将手机通讯功能与穿戴设备相结合,通过蓝牙与Android手机连接,可以将来电、短信、社交网络等信息显示在穿戴设备内嵌的屏幕中,并通过震动提醒用户,无需从口袋掏出手机即可快速浏览信息,而这些功能对于当今的人们多功能智能化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
随之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迁移,智能穿戴设备近年来发展的非常迅速。同时移动支付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市场上也炙手可热。目前,市场上更多用的还是二维码支付,这只是个折中方案,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线下支付,而是将线下支付导入到线上来。在国内,NFC支付诞生已近十年,但其发展速度却始终缓慢。究其原因,这一问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在手表中增加NFC支付功能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打通硬件厂商、银联、银行以及商家之间的产业链。同时,NFC的普及需要有大量的硬件设备为前提,而当前各个硬件厂商的配套软件系统都是相对封闭的嵌入式系统,对外开放性差,导致硬件普及难。
目前,带有NFC支付的手表越来越多,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不需要用户有特定的操作,靠近收款设备就可以完成支付,方便快捷,但是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可能在用户不知道情况下被人盗刷。
基于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及系统,通过拉伸腕带产生的弹力信息判断确认是否为真实支付交易,这种技术方案在现有技术中尚未公开过,因此这种技术方案避免了误操作的产生,使其交易支付更加真实可靠。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包括:在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支付时,获取待支付命令信息;根据所述待支付命令信息进一步的获取智能穿戴设备与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将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与所述支付距离阈值进行比对;当所述支付距离信息不大于设定的支付距离阈值时,再次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根据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触发支付操作。
在本发明中,通过拉伸腕带产生的弹力信息判断确认是否为真实支付交易,这种技术方案在现有技术中尚未公开过,因此这种技术方案避免了误操作的产生,使其交易支付更加真实可靠。
进一步优选的,根据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触发支付具体包括: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第一弹力值;将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第一弹力值与预设第一弹力阈值进行比对;当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第一弹力值不小于预设第一弹力阈值时,触发支付命令;当接收到所述支付命令在进行支付时,发送语音提醒信息,提醒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携带者拉伸所述智能穿戴的腕带,并生成腕带第二弹力值;当接收到的所述智能穿戴的腕带第二弹力值达到预设第二弹力阈值时,完成支付。
在本发明中,在交易支付过程中设置了2次弹力值的判断,这样使交易更加安全可靠,避免了财务的丢失,也避免了误操作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当所述支付距离信息不大于设定的支付距离阈值时,在设定支付时间内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当在所述设定支付时间内未收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时,则本次支付失败。
本发明中,不仅仅支付距离进行验证,还需要进一步的在限定时间内获取支付距离的时间,确保了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快速的交易。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在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支付之前,判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是否佩戴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携带者腕部;当已佩戴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携带者的腕部时,实时获取所述待支付命令信息。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当获取到所述待支付命令信息时,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当前的支付金额,或日消费累计金额;当获取的所述当前的支付金额,或所述日消费累计金额超过设定消费金额时,向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权限管理端发送支付请示信息;当接收到所述权限管理端反馈的支付请示信息为“授权信息”时,获取所述支付距离信息;当接收到所述权限管理端反馈的支付请示信息为“结束交易”时,则结束本次支付操作。
在本发明中,支付交易设定不同的条件,根据不同条件实现对应的操作结果,从应用层面讲无疑是增加本发明交易的安全性可靠性;从技术角度讲技术逻辑性更加严谨,完整。
进一步优选的,向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权限管理端发送支付请示信息后还包括:进一步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携带者的生理特征信息;将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携带者的生理特征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存储的预设生理特征信息是否一致;当一致时,所述权限管理端反馈的支付请示信息为“授权信息”;否则,所述权限管理端反馈的支付请示信息为“结束交易”。
在本发明中,根据面部特征信息的比对识别,进一步的控制交易条件,这样保证了购买必须是本人,避免了不法人员的篡改行为,保证交易账户的安全性。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系统,可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包括:支付命令获取模块,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获取待支付命令信息;支付距离获取模块,当接收到所述支付命令获取模块的所述待支付命令后,获取智能穿戴设备与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支付距离比对模块,将通过所述支付距离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与所述支付距离阈值进行比对;弹力值获取模块,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支付触发模块,根据所述弹力值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触发支付操作。
在本发明中,通过拉伸腕带产生的弹力信息判断确认是否为真实支付交易,这种技术方案在现有技术中尚未公开过,因此这种技术方案避免了误操作的产生,使其交易支付更加真实可靠。
进一步优选的,包括:所述弹力值获取模块包括第一弹力获取子模块和第一弹力对比子模块;第二弹力获取子模块和第二弹力对比子模块;所述第一弹力获取子模块,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第一弹力值;所述第一弹力对比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弹力获取子模块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第一弹力值与预设第一弹力阈值进行比对;语音提醒模块,用于发送语音提醒信息,提醒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携带者拉伸所述智能穿戴的腕带,并生成腕带第二弹力值;第二弹力获取子模块,获取所述智能穿戴的腕带第二弹力值;第二弹力对比子模块,用于将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的腕带第二弹力值与预设第二弹力阈值进行比对;所述支付触发模块,当接收到的所述智能穿戴的腕带第二弹力值达到预设第二弹力阈值时,用于完成支付。
在本发明中,在交易支付过程中设置了2次弹力值的判断,这样使交易更加安全可靠,避免了财务的丢失,也避免了误操作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优选的,包括:所述支付触发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支付距离信息不大于设定的支付距离阈值时,在设定支付时间内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当在所述设定支付时间内未收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时,则本次支付失败。
本发明中,不仅仅支付距离进行验证,还需要进一步的在限定时间内获取支付距离的时间,确保了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快速的交易。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支付金额获取模块,当获取到所述待支付命令信息时,用于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当前的支付金额,或日消费累计金额;支付金额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获取的所述当前的支付金额,或所述日消费累计金额是否超过设定消费金额;授权申请发送模块,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权限管理端发送支付请示信息;授权反馈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权限管理端反馈的支付请示信息。
在本发明中,通过权限管理端以及监护人的客户端对智能手环的消费额度进行限制;通过单次消费金额进行限制;避免了通过智能手环在支付交易过程中难免误操作,或者其他人有意而为之,他人通过拾取到的智能手环进行恶意的消费等事件发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及系统,至少包括以下一种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判断多条件的限定以及对比识别用户是否有真实的支付行为,决定是否完成支付,从而达到保护用户支付设备防止被盗刷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及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
图6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步骤S100在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支付时,获取待支付命令信息;
步骤S200根据所述待支付命令信息进一步的获取智能穿戴设备与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
步骤S300将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与所述支付距离阈值进行比对;
步骤S400当所述支付距离信息不大于设定的支付距离阈值时,再次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
步骤S500根据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触发支付操作。
具体的,智能穿戴设备一般是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以及佩戴在脖子上相关终端;在本申请中是将其佩戴在用户的腕部;再进行交易操作过程中,在本发明中包括有智能穿戴设备、支付设备、以及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传输实现交易操作;在本实施例中以智能手环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当后台服务器接收到待支付命令时,后台服务器将发送获取支付距离的命令给智能手环,智能手环中设置有NFC模块,可以实现对智能手环与支付设备之间的距离的获取,智能手环将获取到的支付距离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将实时获取的当前支付距离与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保存的支付距离阈值进行比对,假如实际的距离为2-15cm时,正好满足支付距离阈值,没有超过设置的阈值,则后台服务器发送获取命令信息给智能手环,进一步获取腕带产生的弹力值,在本发明中设定如果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通过拉伸本申请中的智能手环的腕带,通过腕带的拉伸产生弹性形变,从而获取弹力值,根据产生的弹力值的大小,触发支付功能,实现本申请的支付交易,根据商品交易的价格进行付款操作。
在本发明中,通过拉伸腕带产生的弹力信息判断确认是否为真实支付交易,这种技术方案在现有技术中尚未公开过,因此这种技术方案避免了误操作的产生,使其交易支付更加真实可靠。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实施例;根据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触发支付具体包括:
步骤S100在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支付时,获取待支付命令信息;
步骤S200根据所述待支付命令信息进一步的获取智能穿戴设备与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
步骤S300将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与所述支付距离阈值进行比对;
当所述支付距离信息不大于设定的支付距离阈值时;
步骤S410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第一弹力值;
步骤S420将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第一弹力值与预设第一弹力阈值进行比对;
步骤S430当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第一弹力值不小于预设第一弹力阈值时,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携带者拉伸所述智能穿戴的腕带的信息,并生成腕带第二弹力值;
步骤S500当接收到的所述智能穿戴的腕带第二弹力值达到预设第二弹力阈值时,完成支付。
具体的,本实施例是在上一实施例过程增加了相关的技术特征,从而提供了一个新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种弹力值的测试;通过交易终端或者智能手环发送命令信息给服务器,意为将要进行支付交易;后台收到该命令后判断智能手环以及交易设备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发送命令获取智能穿戴设备到支付设备的支付距离,当支付距离为5cm时,满足交易条件设定的支付距离的设定阈值时,为了避免是误操作,这时,后台服务器进一步的下发命令获取腕带才做的交易第一弹力值,进行判断以后,当接收到第一弹力值后,确认用户是进行继续的交易,则输入交易金额,或者下发交易码,进行输入,后台服务器进一步的进行条件的判断验证,如果判断验证成功后,在进行确认支付时,触发支付再次拉动智能手环的腕带,产生第二弹力值,当智能手环接收到第二弹力值后,发送给后台服务器,进行扣款,则交易支付完成。
在本发明中,在交易支付过程中设置了2次弹力值的判断,这样使交易更加安全可靠,避免了财务的丢失,也避免了误操作的现象发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100在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支付时,获取待支付命令信息;
步骤S200根据所述待支付命令信息进一步的获取智能穿戴设备与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
步骤S300将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与所述支付距离阈值进行比对;
当所述支付距离信息不大于设定的支付距离阈值时;
步骤S310当所述支付距离信息不大于设定的支付距离阈值时,在设定支付时间内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
步骤S500当在所述设定支付时间内未收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时,则本次支付失败。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还包括:支付交易操作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交易成功,完成交易;另一种是交易失败,结束本次交易;同时为了使其交易更加安全,还要进一步在限定的时间内获取支付距离,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内尚未收到支付距离,则本次交易失败。
本发明中,不仅仅支付距离进行验证,还需要进一步的在限定时间内获取支付距离的时间,确保了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快速的交易。
优选的,还包括:在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支付之前,判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是否佩戴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携带者腕部;当已佩戴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携带者的腕部时,实时获取所述待支付命令信息。
在智能穿戴设置中设置有弹性模组计算模块,弹性模组计算模块会根据弹簧系数建立弹力与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可根据弹力感应装置测出的弹力计算出表带拉伸长度。弹性模组计算模块可由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通过判断该回路是否闭合判断手表是否佩戴。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010当获取到所述待支付命令信息时,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当前的支付金额,或日消费累计金额;
步骤S020获取的所述当前的支付金额,或所述日消费累计金额是否超过设定消费金额;
步骤S030当超过设定消费金额时,向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权限管理端发送支付请示信息;
当接收到所述权限管理端反馈的支付请示信息为“授权信息”时,
步骤S100获取待支付命令信息;
步骤S200根据所述待支付命令信息进一步的获取智能穿戴设备与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
步骤S300将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与所述支付距离阈值进行比对;
当所述支付距离信息不大于设定的支付距离阈值时;
步骤S410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第一弹力值;
步骤S420将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第一弹力值与预设第一弹力阈值进行比对;
步骤S430当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第一弹力值不小于预设第一弹力阈值时,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携带者拉伸所述智能穿戴的腕带的信息,并生成腕带第二弹力值;
步骤S500当接收到所述权限管理端反馈的支付请示信息为“结束交易”时,则结束本次支付操作。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增加了佩戴智能终端佩戴者的监护终端,即为智能穿戴设备的权限管理端;通过智能手环在支付交易过程中难免误操作,或者其他人有意而为之,他人通过拾取到的智能手环进行恶意的消费等;或者当儿童携带时无限制购买一些产品;这样势必会造成财务的浪费,或者购买一些不适用的相关产品;因此需要通过权限管理端以及监护人的客户端对智能手环的消费额度进行限制;一方面是通过单次消费金额进行限制;另一方根据消费次数,或者累计消费金额进行限制购买行为;当不符合任一设定的条件时,都进权限管理的反馈;监护人根据每个携带者的年龄信息,购买的金额,以前当前状态,例如监护人和佩戴的儿童在一起时,或者监护人了解儿童购买的哪些产品等等不同的消费环境下,适当的调整其消费权限;如果监护人在进行消费判断的情况下,属于正常消费,那么下发授权信息,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获取支付距离后,执行购买的支付相关操作。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向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权限管理端发送支付请示信息后还包括:
步骤S040进一步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携带者的生理特征信息;
步骤S050将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携带者的生理特征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存储的预设生理特征信息是否一致;
当一致时,所述权限管理端反馈的支付请示信息为“授权信息”;否则,所述权限管理端反馈的支付请示信息为“结束交易”。
具体的,为了增加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安全严谨性,进一步的增加其相应的其技术特征;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获取面部特诊信息的技术方案;当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的权限管理端以及服务器的认证,该金额相对比较多,为了确保能够正常进行支付交易,进一步的获取该交易者的面部特征信息,判断是该佩戴者本人,将该获取的面部特诊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存储的智能穿戴设备携带者预设的面部特征信息进行比对识别,判断是否是本人交易,如果是确认无误,进一步获取支付距离后,执行购买的支付相关操作,否者本次交易结束。
在本发明中,根据面部特征信息的比对识别,进一步的控制交易条件,这样保证了购买必须是本人,避免了不法人员的篡改行为,保证交易账户的安全性。
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可执行本发明中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的各实施例,包括:支付命令获取模块100,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获取待支付命令信息;支付距离获取模块200,当接收到所述支付命令获取模块的所述待支付命令后,获取智能穿戴设备与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支付距离比对模块300,将通过所述支付距离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与所述支付距离阈值进行比对;弹力值获取模块400,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支付触发模块500,根据所述弹力值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触发支付操作。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智能穿戴设备一般是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以及佩戴在脖子上相关终端;在本申请中是将其佩戴在用户的腕部;再进行交易操作过程中,在本发明中包括有智能穿戴设备、支付设备、以及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传输实现交易操作;在本实施例中以智能手环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当后台服务器接收到待支付命令时,后台服务器将发送获取支付距离的命令给智能手环,智能手环中设置有NFC模块,可以实现对智能手环与支付设备之间的距离的获取,同时实现感应支付;智能手环将获取到的支付距离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将实时获取的当前支付距离与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保存的支付距离阈值进行比对,假如实际的距离为2-15cm时,正好满足支付距离阈值,没有超过设置的阈值,则后台服务器发送获取命令信息给智能手环,进一步获取腕带产生的弹力值,在本发明中设定如果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通过拉伸本申请中的智能手环的腕带,通过腕带的拉伸产生弹性形变,从而获取弹力值,根据产生的弹力值的大小,触发支付功能,实现本申请的支付交易,根据商品交易的价格进行付款操作。
在本发明中,通过拉伸腕带产生的弹力信息判断确认是否为真实支付交易,这种技术方案在现有技术中尚未公开过,因此这种技术方案避免了误操作的产生,使其交易支付更加真实可靠。
如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所述弹力值获取模块包括第一弹力获取子模块410和第一弹力对比子模块420;第二弹力获取子模块430和第二弹力对比子模块440;所述第一弹力获取子模块,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第一弹力值;所述第一弹力对比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弹力获取子模块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第一弹力值与预设第一弹力阈值进行比对;语音提醒模块,用于发送语音提醒信息,提醒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携带者拉伸所述智能穿戴的腕带,并生成腕带第二弹力值;第二弹力获取子模块,获取所述智能穿戴的腕带第二弹力值;第二弹力对比子模块,用于将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的腕带第二弹力值与预设第二弹力阈值进行比对;所述支付触发模块,当接收到的所述智能穿戴的腕带第二弹力值达到预设第二弹力阈值时,用于完成支付。
具体的,本实施例是在上一实施例过程增加了相关的技术特征,从而提供了一个新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种弹力值的测试;通过交易终端或者智能手环发送命令信息给服务器,意为将要进行支付交易;后台收到该命令后判断智能手环以及交易设备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发送命令获取智能穿戴设备到支付设备的支付距离,当支付距离为5cm时,满足交易条件设定的支付距离的设定阈值时,为了避免是误操作,这时,后台服务器进一步的下发命令获取腕带才做的交易第一弹力值,进行判断以后,当接收到第一弹力值后,确认用户是进行继续的交易,则输入交易金额,或者下发交易码,进行输入,后台服务器进一步的进行条件的判断验证,如果判断验证成功后,在进行确认支付时,触发支付再次拉动智能手环的腕带,产生第二弹力值,当智能手环接收到第二弹力值后,发送给后台服务器,进行扣款,则交易支付完成。
在本发明中,在交易支付过程中设置了2次弹力值的判断,这样使交易更加安全可靠,避免了财务的丢失,也避免了误操作的现象发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所述支付触发模块500还用于当所述支付距离信息不大于设定的支付距离阈值时,在设定支付时间内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
当在所述设定支付时间内未收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时,则本次支付失败。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还包括:支付交易操作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交易成功,完成交易;另一种是交易失败,结束本次交易;同时为了使其交易更加安全,还要进一步在限定的时间内获取支付距离,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内尚未收到支付距离,则本次交易失败。
本发明中,不仅仅支付距离进行验证,还需要进一步的在限定时间内获取支付距离的时间,确保了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快速的交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支付金额获取模块010,当获取到所述待支付命令信息时,用于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当前的支付金额,或日消费累计金额;支付金额判断模块020,用于判断获取的所述当前的支付金额,或所述日消费累计金额是否超过设定消费金额;授权申请发送模块030,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权限管理端发送支付请示信息;授权反馈接收模块040,用于接收所述权限管理端反馈的支付请示信息;反馈的信息包括“授权信息”和“交易结束”两种,当获取到“授权信息”时,进一步控制支付命令获取模块100,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获取待支付命令信息;支付距离获取模块200,当接收到所述支付命令获取模块的所述待支付命令后,获取智能穿戴设备与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支付距离比对模块300,将通过所述支付距离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与所述支付距离阈值进行比对;弹力值获取模块400,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否则如果“交易结束”时,通过支付触发模块500停止本次交易.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增加了佩戴智能终端佩戴者的监护终端,即为智能穿戴设备的权限管理端;通过智能手环在支付交易过程中难免误操作,或者其他人有意而为之,他人通过拾取到的智能手环进行恶意的消费等;或者当儿童携带时无限制购买一些产品;这样势必会造成财务的浪费,或者购买一些不适用的相关产品;因此需要通过权限管理端以及监护人的客户端对智能手环的消费额度进行限制;一方面是通过单次消费金额进行限制;另一方根据消费次数,或者累计消费金额进行限制购买行为;当不符合任一设定的条件时,都进权限管理的反馈;监护人根据每个携带者的年龄信息,购买的金额,以前当前状态,例如监护人和佩戴的儿童在一起时,或者监护人了解儿童购买的哪些产品等等不同的消费环境下,适当的调整其消费权限;如果监护人在进行消费判断的情况下,属于正常消费,那么下发授权信息,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获取支付距离后,执行购买的支付相关操作。
在本申请中,为了增加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安全严谨性,进一步的增加其相应的其技术特征;通过智能终端的上设置的视频头像,获取面部特诊信息的技术方案;当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的权限管理端以及服务器的认证,该金额相对比较多,为了确保能够正常进行支付交易,进一步的获取该交易者的面部特征信息,判断是该佩戴者本人,将该获取的面部特诊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存储的智能穿戴设备携带者预设的面部特征信息进行比对识别,判断是否是本人交易,如果是确认无误,进一步获取支付距离后,执行购买的支付相关操作,否者本次交易结束。
在本发明中,根据面部特征信息的比对识别,进一步的控制交易条件,这样保证了购买必须是本人,避免了不法人员的篡改行为,保证交易账户的安全性。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支付时,获取待支付命令信息;
根据所述待支付命令信息进一步的获取智能穿戴设备与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
将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与所述支付距离阈值进行比对;
当所述支付距离信息不大于设定的支付距离阈值时,再次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
根据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触发支付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触发支付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第一弹力值;
将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第一弹力值与预设第一弹力阈值进行比对;
当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第一弹力值不小于预设第一弹力阈值时,触发支付命令;
当接收到所述支付命令在进行支付时,发送语音提醒信息,提醒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携带者拉伸所述智能穿戴的腕带,并生成腕带第二弹力值;
当接收到的所述智能穿戴的腕带第二弹力值达到预设第二弹力阈值时,完成支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支付距离信息不大于设定的支付距离阈值时,在设定支付时间内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
当在所述设定支付时间内未收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时,则本次支付失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支付之前,判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是否佩戴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携带者腕部;当已佩戴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携带者的腕部时,实时获取所述待支付命令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获取到所述待支付命令信息时,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当前的支付金额,或日消费累计金额;
当获取的所述当前的支付金额,或所述日消费累计金额超过设定消费金额时,向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权限管理端发送支付请示信息;
当接收到所述权限管理端反馈的支付请示信息为“授权信息”时,获取所述支付距离信息;
当接收到所述权限管理端反馈的支付请示信息为“结束交易”时,则结束本次支付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权限管理端发送支付请示信息后还包括:
进一步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携带者的生理特征信息;
将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携带者的生理特征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存储的预设生理特征信息是否一致;
当一致时,所述权限管理端反馈的支付请示信息为“授权信息”;否则,所述权限管理端反馈的支付请示信息为“结束交易”。
7.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可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包括:
支付命令获取模块,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获取待支付命令信息;
支付距离获取模块,当接收到所述支付命令获取模块的所述待支付命令后,获取智能穿戴设备与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
支付距离比对模块,将通过所述支付距离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支付设备之间支付距离信息与所述支付距离阈值进行比对;
弹力值获取模块,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
支付触发模块,根据所述弹力值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触发支付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弹力值获取模块包括第一弹力获取子模块和第一弹力对比子模块;第二弹力获取子模块和第二弹力对比子模块;
所述第一弹力获取子模块,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第一弹力值;
所述第一弹力对比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弹力获取子模块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第一弹力值与预设第一弹力阈值进行比对;
语音提醒模块,用于发送语音提醒信息,提醒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携带者拉伸所述智能穿戴的腕带,并生成腕带第二弹力值;
第二弹力获取子模块,获取所述智能穿戴的腕带第二弹力值;
第二弹力对比子模块,用于将获取的所述智能穿戴的腕带第二弹力值与预设第二弹力阈值进行比对;
所述支付触发模块,当接收到的所述智能穿戴的腕带第二弹力值达到预设第二弹力阈值时,用于完成支付。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支付触发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支付距离信息不大于设定的支付距离阈值时,在设定支付时间内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
当在所述设定支付时间内未收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腕带弹力值时,则本次支付失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付金额获取模块,当获取到所述待支付命令信息时,用于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当前的支付金额,或日消费累计金额;
支付金额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获取的所述当前的支付金额,或所述日消费累计金额是否超过设定消费金额;
授权申请发送模块,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权限管理端发送支付请示信息;
授权反馈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权限管理端反馈的支付请示信息。
CN201910139182.3A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96580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9182.3A CN109658092B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9182.3A CN109658092B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8092A true CN109658092A (zh) 2019-04-19
CN109658092B CN109658092B (zh) 2023-10-20

Family

ID=66123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9182.3A Active CN109658092B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5809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3021A (zh) * 2021-08-16 2021-11-12 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可支付金额上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358761A (zh) * 2022-03-16 2022-04-15 深圳市微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穿戴的安全离线支付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8156A (zh) * 2013-05-24 2013-08-28 徐州医学院 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腕带式手势识别装置
CN106297190A (zh) * 2016-10-31 2017-01-04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
WO2017049492A1 (zh) * 2015-09-23 2017-03-30 深圳还是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醒方法以及智能手环
CN106933303A (zh) * 2017-02-22 2017-07-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手表的表带状态警示方法及智能手表
CN206333472U (zh) * 2016-12-28 2017-07-18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支付功能的表带和手表
CN107510448A (zh) * 2017-08-14 2017-12-26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腕带佩戴位置提示方法及腕带
CN108268140A (zh) * 2018-02-08 2018-07-10 青岛真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腕部运动的方法和可穿戴设备
CN108335100A (zh) * 2018-02-28 2018-07-27 深圳分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手表的传感器振动检测快捷支付的使用方法、系统
CN208283897U (zh) * 2018-02-08 2018-12-25 青岛真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腕部运动的可穿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8156A (zh) * 2013-05-24 2013-08-28 徐州医学院 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腕带式手势识别装置
WO2017049492A1 (zh) * 2015-09-23 2017-03-30 深圳还是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醒方法以及智能手环
CN106297190A (zh) * 2016-10-31 2017-01-04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
CN206333472U (zh) * 2016-12-28 2017-07-18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支付功能的表带和手表
CN106933303A (zh) * 2017-02-22 2017-07-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手表的表带状态警示方法及智能手表
CN107510448A (zh) * 2017-08-14 2017-12-26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腕带佩戴位置提示方法及腕带
CN108268140A (zh) * 2018-02-08 2018-07-10 青岛真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腕部运动的方法和可穿戴设备
CN208283897U (zh) * 2018-02-08 2018-12-25 青岛真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腕部运动的可穿戴设备
CN108335100A (zh) * 2018-02-28 2018-07-27 深圳分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手表的传感器振动检测快捷支付的使用方法、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3021A (zh) * 2021-08-16 2021-11-12 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可支付金额上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358761A (zh) * 2022-03-16 2022-04-15 深圳市微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穿戴的安全离线支付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8092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4784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real time mutable credit card information and for providing sleep mode functionality
US8235288B2 (en) Method for use in association with identification token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identification token
JP5112700B2 (ja) 電子取引での個人を識別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CN104182871A (zh) 一种移动支付系统及智能手环
CN105308607A (zh) 受信任的装置
US20030046228A1 (en) User-wearable functional jewelry with biometrics and smartcard to remotely sign and/or authenticate to e-services
KR20170033809A (ko) 무선 디지털 월렛을 구현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7652573B2 (en) Object presence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CN203812271U (zh) 一种移动支付系统及智能手环
CN104331796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04796894U (zh) 智能手环
CN109658092A (zh)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4272315A (zh) Id认证
WO2014006547A2 (en) Payment card, related reading device and bracelet comprising the payment card
CN107463823A (zh) 移动终端及应用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40180870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authorizing performance of a medical task by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CN104883686A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安全认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可穿戴设备
CN109214812A (zh) 支付方法、支付装置、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6026008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open and close the access for the authorization of charging a checking account, savings account, money market account, credit account, investment account and/or a reward points account through a mobile or web app.
CN104537535B (zh) 智能卡、智能卡工作方法及智能卡监控系统
CN111507704B (zh) 一种基于nfc的支付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932422A (zh) 一种人脸解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483722A (zh) 移动终端及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86700A (zh) 一种基于儿童电话手表静脉识别的支付方法及系统
CN204759505U (zh) 一种移动融合支付装置及移动支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