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57654A - 一种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57654A
CN109657654A CN201910076361.7A CN201910076361A CN109657654A CN 109657654 A CN109657654 A CN 109657654A CN 201910076361 A CN201910076361 A CN 201910076361A CN 109657654 A CN109657654 A CN 109657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image processing
image
luminous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763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杰
陈帅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Soft 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Soft 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Soft 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Soft 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7636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576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57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765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06V40/166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using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光环境调节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信息传递模块、控制器模块、自动匹配识别模块、外储存设备模块和内储存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光环境调节模块设有光感调节器,且其与图像处理模块呈无线连接,确保该系统在逆光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周围光线环境对逆光图片进行清晰处理,自动匹配识别模块与资源库呈无线连接,且其具有双搜索分析引擎,降低后续图片数据分析的复杂度和延迟,且方便提高匹配效率,外储存设备模块与内储存模块构成系统的存储部分,且二者数据互通,实现快速寻找信息,以及实现逆光人脸处理照片可以单独分区储存,方便查找与备份。

Description

一种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识别系统,具体为一种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属于现代人脸识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系统以人脸识别技术为核心,是一项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是当今国际科技领域攻关的高精尖技术,它广泛采用区域特征分析算法,融合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生物统计学原理于一体,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从视频中提取人像特征点,利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中,大部分无法区分纸质人脸图像或显示屏幕人脸图像和真人人脸图像,导致人脸识别出现漏洞,因此设计出一个能准确识别出真人人脸图像的人脸识别系统十分必要。
传统人脸识别系统中,在光感处理方面存在局限,整体系统任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无法根据光线强弱进行有效的技术处理,尤其在逆光情况下,人脸会出现模糊不清状态,其二、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所需储存的信息量较大,会造成反应缓慢的现象,其三、由于信息库容量巨大,在进行图像数据对比分析时,对不清晰图片资源匹配过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与外置摄像头进行连接,用于接收所监测到的图像数据;
光环境调节模块,对图像采集模块传输的图片的光环境进行处理;
图像处理模块,对从光环境调节模块所得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
信息传递模块,接入图像处理模块对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和图像信息,并传递给控制器模块;
控制器模块,对系统中的各部分进行控制与转换;
自动匹配识别模块,将采集的信息与输入数据进行比对;
显示模块,对一段时间内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并比对,显示出最佳画面;
外储存设备模块,根据图像处理模块所得到的分析结果进行相对应的外部备份处理;
内储存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通过内置储存卡进行系统内部备份;
其中,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光环境调节模块的输入端进行连接,所述光环境调节模块的输出端与图像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进行连接,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传递模块的输入端进行连接,且所述图像处理模块上设有外储存与内储存双接口,所述信息传递模块的输入端与图像处理模块进行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信息传递模块的输出端,所述自动匹配识别模块与各模块均有信号连接关系,且均为无线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进行连接,所述外储存设备模块与内储存模块二者均连接在图像处理模块上,且互不干扰。
优选的,为了确保该系统在逆光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周围光线环境对逆光图片进行清晰处理,所述光环境调节模块设有光感调节器,且其与图像处理模块呈无线连接。
优选的,为了降低后续图片数据分析的复杂度和延迟,且方便提高匹配效率,所述自动匹配识别模块与资源库呈无线连接,且其具有双搜索分析引擎。
优选的,为了实现快速寻找信息,以及实现逆光人脸处理照片可以单独分区储存,方便查找与备份,所述外储存设备模块与内储存模块构成系统的存储部分,且二者数据互通。
一种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其使用方法由以下几个步骤构成:
步骤A,首先外端摄像头对外界人脸进行画面采集,并传送给图像采集模块;
步骤B,图像采集模块将采集的图像传输给光环境调节模块,进行光感方面的处理;
步骤C,图像处理模块接收光环境调节模块处理的图片,并进行处理,通过信息传递模块传输给控制器模块;
步骤D,图像处理模块处理的图片可以由外储存设备模块与内储存模块进行信息储存;
步骤E,处理的图像传输给自动匹配识别模块与资源库的资源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显示模块显示处理结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设计合理,光环境调节模块设有光感调节器,且其与图像处理模块呈无线连接,确保该系统在逆光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周围光线环境对逆光图片进行清晰处理,自动匹配识别模块与资源库呈无线连接,且其具有双搜索分析引擎,降低后续图片数据分析的复杂度和延迟,且方便提高匹配效率,外储存设备模块与内储存模块构成系统的存储部分,且二者数据互通,实现快速寻找信息,以及实现逆光人脸处理照片可以单独分区储存,方便查找与备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与外置摄像头进行连接,用于接收所监测到的图像数据;
光环境调节模块,对图像采集模块传输的图片的光环境进行处理;
图像处理模块,对从光环境调节模块所得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
信息传递模块,接入图像处理模块对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和图像信息,并传递给控制器模块;
控制器模块,对系统中的各部分进行控制与转换;
自动匹配识别模块,将采集的信息与输入数据进行比对;
显示模块,对一段时间内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并比对,显示出最佳画面;
外储存设备模块,根据图像处理模块所得到的分析结果进行相对应的外部备份处理;
内储存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通过内置储存卡进行系统内部备份。
其中,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光环境调节模块的输入端进行连接,所述光环境调节模块的输出端与图像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进行连接,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传递模块的输入端进行连接,且所述图像处理模块上设有外储存与内储存双接口,所述信息传递模块的输入端与图像处理模块进行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信息传递模块的输出端,所述自动匹配识别模块与各模块均有信号连接关系,且均为无线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进行连接,所述外储存设备模块与内储存模块二者均连接在图像处理模块上,且互不干扰。
所述光环境调节模块设有光感调节器,且其与图像处理模块呈无线连接,确保该系统在逆光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周围光线环境对逆光图片进行清晰处理,所述自动匹配识别模块与资源库呈无线连接,且其具有双搜索分析引擎,降低后续图片数据分析的复杂度和延迟,且方便提高匹配效率,所述外储存设备模块与内储存模块构成系统的存储部分,且二者数据互通,实现快速寻找信息,以及实现逆光人脸处理照片可以单独分区储存,方便查找与备份。
一种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的使用方法,其使用方法由以下几个步骤构成:
步骤A,首先外端摄像头对外界人脸进行画面采集,并传送给图像采集模块;
步骤B,图像采集模块将采集的图像传输给光环境调节模块,进行光感方面的处理;
步骤C,图像处理模块接收光环境调节模块处理的图片,并进行处理,通过信息传递模块传输给控制器模块;
步骤D,图像处理模块处理的图片可以由外储存设备模块与内储存模块进行信息储存;
步骤E,处理的图像传输给自动匹配识别模块与资源库的资源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显示模块显示处理结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与外置摄像头进行连接,用于接收所监测到的图像数据;
光环境调节模块,对图像采集模块传输的图片的光环境进行处理;
图像处理模块,对从光环境调节模块所得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
信息传递模块,接入图像处理模块对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和图像信息,并传递给控制器模块;
控制器模块,对系统中的各部分进行控制与转换;
自动匹配识别模块,将采集的信息与输入数据进行比对;
显示模块,对一段时间内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并比对,显示出最佳画面;
外储存设备模块,根据图像处理模块所得到的分析结果进行相对应的外部备份处理;
内储存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通过内置储存卡进行系统内部备份;
其中,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光环境调节模块的输入端进行连接,所述光环境调节模块的输出端与图像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进行连接,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传递模块的输入端进行连接,且所述图像处理模块上设有外储存与内储存双接口,所述信息传递模块的输入端与图像处理模块进行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信息传递模块的输出端,所述自动匹配识别模块与各模块均有信号连接关系,且均为无线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进行连接,所述外储存设备模块与内储存模块二者均连接在图像处理模块上,且互不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环境调节模块设有光感调节器,且其与图像处理模块呈无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匹配识别模块与资源库呈无线连接,且其具有双搜索分析引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储存设备模块与内储存模块构成系统的存储部分,且二者数据互通。
5.一种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由以下几个步骤构成:
步骤A,首先外端摄像头对外界人脸进行画面采集,并传送给图像采集模块;
步骤B,图像采集模块将采集的图像传输给光环境调节模块,进行光感方面的处理;
步骤C,图像处理模块接收光环境调节模块处理的图片,并进行处理,通过信息传递模块传输给控制器模块;
步骤D,图像处理模块处理的图片可以由外储存设备模块与内储存模块进行信息储存;
步骤E,处理的图像传输给自动匹配识别模块与资源库的资源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显示模块显示处理结果。
CN201910076361.7A 2019-01-26 2019-01-26 一种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 Withdrawn CN1096576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6361.7A CN109657654A (zh) 2019-01-26 2019-01-26 一种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6361.7A CN109657654A (zh) 2019-01-26 2019-01-26 一种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7654A true CN109657654A (zh) 2019-04-19

Family

ID=66121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6361.7A Withdrawn CN109657654A (zh) 2019-01-26 2019-01-26 一种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5765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38903B2 (e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ystem for sign language translation
WO2020088433A1 (zh) 多人姿态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385463B1 (ko) 얼굴 특징 추출 모델 학습 방법, 얼굴 특징 추출 방법, 장치, 디바이스 및 저장 매체
WO2021249053A1 (zh) 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0521264B2 (en) Data processing architecture for improved data flow
CN112733802B (zh) 图像的遮挡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03187A1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处理器、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598168B (zh) 图像分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1310026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涉黄涉恐监测方法
WO2021063056A1 (zh) 人脸属性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13395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ject recognition based on human visual pathway
CN108388889B (zh) 用于分析人脸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22319A (zh) 基于多核cpu的rtsp协议多视频流并行预处理方法
CN111226226A (zh) 基于运动的对象检测方法及其对象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190509A (zh)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03108A (zh) 一种图像识别方法和装置
WO2021101097A1 (en) Multi-task fusion neural network architecture
WO2022227765A1 (zh) 生成图像修复模型的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1104917A (zh) 基于人脸的活体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Yu et al. Cloud-edge collaborative depression detection using negative emotion recognition and cross-scale facial feature analysis
Qi et al. 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ace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BILSTM and attention mechanism
US2019020569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of getting information
CN109657654A (zh) 一种抗逆光人脸识别系统
CN110879988A (zh) 一种信息合规检测的方法、客户端、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3029559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