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56345B - 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56345B
CN109656345B CN201811576281.XA CN201811576281A CN109656345B CN 109656345 B CN109656345 B CN 109656345B CN 201811576281 A CN201811576281 A CN 201811576281A CN 109656345 B CN109656345 B CN 1096563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storage battery
mobile energy
load equipmen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762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56345A (zh
Inventor
徐志华
蔡德
杨庆春
何兴汇
黄业辉
姚伟宏
蒙吉乐
黄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ISHENGZ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ISHENGZ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ISHENGZ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ISHENGZ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762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563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56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6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56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6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涉及电池管理系统领域;解决用户往往不知道移动储能电池能对当前的负载设备所冲电次数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户单元,由使用移动储能电池的用户控制;其中所述用户单元中设有扫描装置,所述用户单元中设有不同标识信息的负载设备所对应的充电次数的负载设备充电次数数据库,所述用户单元中还设有显示模块;负载标识单元,设于负载设备的表面且预设有该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本发明的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使得用户得知移动储能电池对当前的负载设备能够支持的冲电次数,便于用户合理安排移动储能电池的使用场合。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管理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英语: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缩写BMS)是对移动储能电池进行管理的系统,通常具有量测移动储能电池电压的功能,防止或避免移动储能电池过放电、过充电、过温度…等异常状况出现。
移动储能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功率大、易携带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户外办公、医疗救护、消防救援、野外休闲、应急通信、环境监测等领域。但移动储能电池使用过程中,用户往往不知道移动储能电池能对当前的负载设备所冲电的次数,进而对移动储能电池的使用量尤其是户外的使用量有所影响,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使得用户得知移动储能电池对当前的负载设备能够支持的冲电次数,便于用户合理安排移动储能电池的使用场合。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包括:
用户单元,由使用移动储能电池的用户控制;其中所述用户单元中设有扫描装置,所述用户单元中设有不同标识信息的负载设备所对应的充电次数的负载设备充电次数数据库,所述用户单元中还设有显示模块;
负载标识单元,设于负载设备的表面且预设有该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
一旦扫描装置对设于负载设备表面上的负载标识单元扫描成功,则用户单元与负载标识单元建立连接且获取当前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用户单元以当前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为查询对象于负载设备充电次数数据库中调取与之匹配的当前负载设备的充电次数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旦扫描装置对设于负载设备表面上的负载标识单元扫描成功,则用户单元与负载标识单元建立连接且获取当前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用户单元以当前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为查询对象于负载设备充电次数数据库中调取与之匹配的当前负载设备的充电次数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进而使得用户得知移动储能电池对当前的负载设备能够支持的冲电次数,便于用户合理安排移动储能电池的使用场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负载设备的额定功率参数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负载设备的额定功率参数信息的获取,便于根据负载设备的额定功率合理推算出移动储能电池对当前的负载设备能够支持的冲电次数。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
移动储能电池标识单元,设于移动储能电池的表面且预设有该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
一旦扫描装置对设于移动储能电池表面上的移动储能电池标识单元扫描成功,则所述用户单元获取当前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并根据当前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调整负载设备充电次数数据库中的不同标识信息的负载设备所对应的充电次数;
其中,扫描装置对设于移动储能电池表面上的移动储能电池标识单元未扫描成功,则扫描装置对设于负载设备表面上的负载标识单元无法扫描成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考虑到不同的移动储能电池对当前的负载设备能够支持的冲电次数不同,因此用户单元先对移动储能电池进行识别并根据当前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调整负载设备充电次数数据库中的不同标识信息的负载设备所对应的充电次数。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用户单元中还设有用于指示用户操作步骤信息的操作提醒模块;
一旦用户打开用户单元中的扫描装置,则操作提醒模块进行用户操作步骤信息的自动播放并于单位时间内播放结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提醒模块的设置,提醒用户操作步骤,节省时间;一旦用户打开用户单元中的扫描装置操作提醒模块进行用户操作步骤信息的自动播放并于单位时间内播放结束,更加智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包括:移动储能电池的容量参数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能电池容量的不同则对当前的负载设备支持的冲电次数也不同,因此对移动储能电池的容量参数信息的识别进而调整对负载设备所支持的充电次数。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中还加载有该移动储能电池的重量参数信息和工作环境参数信息和应用领域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储能电池的重量参数信息和工作环境参数信息和应用领域信息的加载,便于用户进一步了解移动储能电池,进而更加合理的使用移动储能电池,将移动储能电池的使用最大化。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储能电池的工作环境参数信息包括移动储能电池的工作环境湿度信息、工作环境温度信息、工作环境气压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对移动储能电池的工作环境湿度信息、工作环境温度信息、工作环境气压信息的了解,便于进而更加合理的使用移动储能电池,提高移动储能电池的耐用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
总控终端,无线耦接于所述用户单元以调整负载设备充电次数数据库中的负载设备充电次数和/或无线耦接于所述负载标识单元以调整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无线耦接于所述移动储能电池标识单元以调整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总控终端的设置,便于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管理人员调整系统中负载设备充电次数数据库中的负载设备充电次数和/或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得用户得知移动储能电池对当前的负载设备能够支持的冲电次数,便于用户合理安排移动储能电池的使用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流程图一;
图2为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流程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2,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用户单元,由使用移动储能电池的用户控制;其中用户单元中设有扫描装置,用户单元中设有不同标识信息的负载设备所对应的充电次数的负载设备充电次数数据库,用户单元中还设有显示模块;负载标识单元,设于负载设备的表面且预设有该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用户单元可为智能手机、移动电脑等。
一旦扫描装置对设于负载设备表面上的负载标识单元扫描成功,则用户单元与负载标识单元建立连接且获取当前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用户单元以当前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为查询对象于负载设备充电次数数据库中调取与之匹配的当前负载设备的充电次数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进而使得用户得知移动储能电池对当前的负载设备能够支持的冲电次数,便于用户合理安排移动储能电池的使用场合。
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负载设备的额定功率参数信息,也即负载设备的额定功率参数。对负载设备的额定功率参数信息的获取,便于根据负载设备的额定功率合理推算出移动储能电池对当前的负载设备能够支持的冲电次数。比如,手机的额定功率参数为1440mAH、灯泡的额定功率参数为40W、笔记本电脑的额定功率参数为40W、烟尘分析仪的额定功率参数为300W、颗粒采集器的额定功率参数为90W等等。
由于不同的移动储能电池自身容量不同,因此对负载设备能够支持的冲电次数也不同。比如,有容量为26AH的移动储能电池、容量为42AH的移动储能电池、容量为54AH的移动储能电池等等。
故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设于移动储能电池的表面且预设有该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的移动储能电池标识单元,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包括移动储能电池的容量参数信息,也即移动储能电池的容量参数。
一旦扫描装置对设于移动储能电池表面上的移动储能电池标识单元扫描成功,则用户单元获取当前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并根据当前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调整负载设备充电次数数据库中的不同标识信息的负载设备所对应的充电次数;其中,扫描装置对设于移动储能电池表面上的移动储能电池标识单元未扫描成功,则扫描装置对设于负载设备表面上的负载标识单元无法扫描成功。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储能电池标识单元为设于移动储能电池表面上的移动储能电池二维码标签,一旦扫描装置对设于移动储能电池表面上的移动储能电池二维码标签扫描成功,则用户单元获取当前移动储能电池的容量参数信息并根据当前移动储能电池的容量参数信息调整负载设备充电次数数据库中的不同标识信息的负载设备所对应的充电次数。
负载标识单元为设于负载设备表面上的负载设备二维码标签。一旦扫描装置对设于负载设备表面上的负载设备二维码标签扫描成功,则用户单元与获取当前负载设备的额定功率参数信息,用户单元以当前负载设备的额定功率参数信息为查询对象于负载设备充电次数数据库中调取与之匹配的当前负载设备的充电次数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用户单元中还设有用于提醒用户操作步骤信息的操作提醒模块;一旦用户打开用户单元中的扫描装置,则操作提醒模块进行用户操作步骤信息的自动播放并于单位时间内播放结束。操作提醒模块中内置有若干项用户指示用户操作的用户操作步骤。
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中还加载有该移动储能电池的重量参数信息和工作环境参数信息和应用领域信息,移动储能电池的重量参数信息和工作环境参数信息和应用领域信息的加载,便于用户进一步了解移动储能电池,进而更加合理的使用移动储能电池,将移动储能电池的使用最大化。移动储能电池的工作环境参数信息包括移动储能电池的工作环境湿度信息、工作环境温度信息、工作环境气压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储能电池的工作温度:-20℃~65℃;移动储能电池的工作湿度:0%RH~90%RH;移动储能电池的工作气压:11.6KPa~100KPa。移动储能电池的应用领域为医疗救援、应急通信、环境监测、消防救援、军队野营拉练、户外办公、家用停电应急以及无电的山区;电信网络安装维护优化;军队信息化连队;地理测绘工作队;旷工石油勘探队;建筑设计勘测;水利水务检测;广告媒体户外拍摄;林业农业野生资源考察等等。
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无线耦接于用户单元以调整负载设备充电次数数据库中的负载设备充电次数和/或无线耦接于负载标识单元以调整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无线耦接于移动储能电池标识单元以调整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的总控终端。
总控终端的设置,便于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管理人员调整系统中负载设备充电次数数据库中的负载设备充电次数和/或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单元,由使用移动储能电池的用户控制;其中所述用户单元中设有扫描装置,所述用户单元中设有不同标识信息的负载设备所对应的充电次数的负载设备充电次数数据库,所述用户单元中还设有显示模块;
负载标识单元,设于负载设备的表面且预设有该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负载设备的额定功率参数信息,负载设备包括手机、灯泡、笔记本电脑、烟尘分析仪或颗粒采集器;
一旦扫描装置对设于负载设备表面上的负载标识单元扫描成功,则用户单元与负载标识单元建立连接且获取当前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用户单元以当前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为查询对象于负载设备充电次数数据库中调取与之匹配的当前负载设备的充电次数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还包括:
移动储能电池标识单元,设于移动储能电池的表面且预设有该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包括:移动储能电池的容量参数信息;
一旦扫描装置对设于移动储能电池表面上的移动储能电池标识单元扫描成功,则所述用户单元获取当前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并根据当前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调整负载设备充电次数数据库中的不同标识信息的负载设备所对应的充电次数;
其中,扫描装置对设于移动储能电池表面上的移动储能电池标识单元未扫描成功,则扫描装置对设于负载设备表面上的负载标识单元无法扫描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用户单元中还设有用于指示用户操作步骤信息的操作提醒模块;
一旦用户打开用户单元中的扫描装置,则操作提醒模块进行用户操作步骤信息的自动播放并于单位时间内播放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中还加载有该移动储能电池的重量参数信息和工作环境参数信息和应用领域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储能电池的工作环境参数信息包括移动储能电池的工作环境湿度信息、工作环境温度信息、工作环境气压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总控终端,无线耦接于所述用户单元以调整负载设备充电次数数据库中的负载设备充电次数和/或无线耦接于所述负载标识单元以调整负载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无线耦接于所述移动储能电池标识单元以调整移动储能电池的标识信息。
CN201811576281.XA 2018-12-22 2018-12-22 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Active CN109656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6281.XA CN109656345B (zh) 2018-12-22 2018-12-22 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6281.XA CN109656345B (zh) 2018-12-22 2018-12-22 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6345A CN109656345A (zh) 2019-04-19
CN109656345B true CN109656345B (zh) 2020-02-14

Family

ID=66115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76281.XA Active CN109656345B (zh) 2018-12-22 2018-12-22 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563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2413B (zh) * 2021-12-21 2022-03-11 深圳市聚能优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能储能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6598A (zh) * 2013-06-27 2013-10-09 上海网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及其扩展功能应用方法
CN103473521A (zh) * 2013-09-02 2013-1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的资产信息获取方法和系统
CN106169781A (zh) * 2015-05-20 2016-11-30 十熊企业(中国)有限公司 充电管理装置、充电装置以及充电管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71568B2 (en) * 2004-02-11 2007-09-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Battery charger for portable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6598A (zh) * 2013-06-27 2013-10-09 上海网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及其扩展功能应用方法
CN103473521A (zh) * 2013-09-02 2013-1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的资产信息获取方法和系统
CN106169781A (zh) * 2015-05-20 2016-11-30 十熊企业(中国)有限公司 充电管理装置、充电装置以及充电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6345A (zh) 2019-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74546B1 (en)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based on battery leakage state
RU2597885C2 (ru)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и изменение приложений для вычислитель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 в зависимости от местоположения
CN110568838B (zh) 一种车辆静态电流获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5474874B2 (ja) 情報ステーション、及びそ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20180267109A1 (en) Distributed cloud based battery monitoring system
KR102126766B1 (ko) 보조 배터리 대여 시스템
CN107148786A (zh) 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CN109656345B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CN107567071B (zh) 一种用于查询无线热点的方法与设备
US20100207585A1 (en) Reserving power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6647467B (zh) 一种电力数据信息云端综合监控系统
CN110148293A (zh) 抄表异常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JP6822624B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200091724A1 (en) Modular connectivity and energy system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boards and associ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8805512A (zh) 一种考勤信息记录方法及其设备、系统
WO2022255406A1 (ja) 蓄電装置の管理システム
CN115348537A (zh) 业务服务器的定位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850950A (zh) 一种电网安全微信服务器及系统
CN108769587A (zh) 一种机房设备安全监控系统
CN110601306B (zh) 一种移动电源租赁设备的充电方法和移动电源
CN112801837B (zh) 设备聚类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657404A (zh) 一种冷库状态的管理方法、服务器
CN113743755A (zh) 多功能电表的数据监管方法、电表、系统及存储介质
Kim et al. Development of unmanned remote smart rescue platform applyi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N109451771A (zh) 一种电池控制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 Zhihua

Inventor after: Cai De

Inventor after: Yang Qingchun

Inventor after: He Xinghui

Inventor after: Huang Yehui

Inventor after: Yao Weihong

Inventor after: Meng Jile

Inventor after: Huang Long

Inventor before: Xu Zhihua

Inventor before: Cai De

Inventor before: Yang Qingchun

Inventor before: He Xinghui

Inventor before: Huang Yehui

Inventor before: Yao Weihong

Inventor before: Meng Jile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