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53400A - 建筑物及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 - Google Patents

建筑物及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53400A
CN109653400A CN201910098658.3A CN201910098658A CN109653400A CN 109653400 A CN109653400 A CN 109653400A CN 201910098658 A CN201910098658 A CN 201910098658A CN 109653400 A CN109653400 A CN 109653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building
dimensional code
moulding
s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86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0986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534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53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34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0801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 E04F13/0803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with load-supporting elongated furring elements between wall and cover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维码技术在建筑设计与建造上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建筑物及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所述建筑物包括造型构造,所述造型构造包括若干造型子构造,由若干所述造型子构造所排列形成的图形,能被二维码识别设备识别。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物融合了二维码记录信息的功能和建筑物自身的使用及美学功能,实现了建筑物的互联网属性,能携带信息;第二方面,由于所述建筑造型构造展现的图形为可以被二维码识别设备识别的二维码,因此记载于二维码中的信息可以被所述建筑造型传播;又由于二维码主要是通过手机等二维码识别设备识别,将引起人们对该建筑进行扫码的兴趣,并在网络传播,从而极大提高所述建筑知名度及其二维码信息的传播量。

Description

建筑物及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维码技术在建筑设计与建造上的应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物及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二维码技术一般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成黑白相间或深浅相间的图案,以记录数据信息,如常见的QR Code、PDF417等编码方式,并且以电子图片或纸质印刷形式展现,来提供扫码获取信息的功能。二维码本身除了记录信息以外,没有其它的功能。
现有的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一般是考虑建筑使用功能和美学两个方面,如提供使用空间、遮风避雨等传统使用功能,以及传达给人的舒适、优美等主观感受。现有的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如果要传达更多的信息,就要增加文字、LOGO、广告画等附加的装饰,而往往这些附加的装饰,却破坏了建筑纯粹的造型美学,或者有些建筑业主虽然希望建筑带有广告信息,却又希望建筑含蓄,看不到赤裸裸的广告画。
另外,现有的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缺乏互联网属性,与全民普及的信息技术相比显得比较古老,需要一种新的思路让实体的建筑与虚拟信息之间产生关联,让建筑跟上互联网时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及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所述建筑物融合二维码记录信息的功能和建筑物自身的使用及美学功能,实现建筑物的互联网属性,能携带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将二维码作为建筑物造型构造的应用方法。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筑物,包括造型构造,所述造型构造包括若干造型子构造,由若干所述造型子构造所排列形成的图形,能被二维码识别设备识别。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包括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建筑物,还包括二维码识别设备;其中,所述二维码识别设备用于识别由若干所述造型子构造所排列形成的图形。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包括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建筑物,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二维码识别设备所发送的请求,所述请求中包含有所述二维码识别设备所识别到的信息,所述信息为由若干所述造型子构造所排列形成的图形中蕴含的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物融合了二维码记录信息的功能和建筑物自身的使用及美学功能,实现了建筑物的互联网属性,能携带信息。
2、由于所述建筑造型构造展现的图形为可以被二维码识别设备识别的二维码,因此记载于二维码中的信息可以被所述建筑造型传播;又由于二维码主要是通过手机等二维码识别设备识别,将引起人们对该建筑进行扫码的兴趣,并在网络传播,从而极大提高所述建筑知名度及其二维码信息的传播量。
3、相比LED广告屏幕,将建筑造型构造设计成二维码形式,且传播信息所消耗的电能更少,甚至可以不消耗电能,减小维护费用。
4、相比巨幅广告海报,建筑造型构造展现的二维码中的信息可以设置为网页链接,通过对网页中的内容进行更新,可以实现信息的动态变化,因此可以比巨幅海报传播更多信息。
5、将二维码隐含在建筑形体中,使建筑外观更纯粹更巧妙,特别适合需要古朴、素雅、乡野、极简等氛围的建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附图。
图1示出了某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物的整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某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物的剖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某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物的剖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某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物的剖面示意图;
图5示出了某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物的剖面示意图;
图6示出了某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物的剖面示意图;
图7示出了某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物的剖面示意图;
图8示出了某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物的剖面示意图;
图9示出了某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物的剖面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某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物的剖面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某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物的剖面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某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物的剖面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某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物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造型子构造;111-浅色子构造;112-深色子构造;113-发光子构造;114-不发光子构造;115-发强光子构造;116-发弱光子构造;117-透光子构造;118-不透光子构造;119-强透光子构造;120-弱透光子构造;20-栅格状框架;30-墙体;41-透光板;42-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提供了一种将二维码作为建筑物造型构造的应用方法。其中,所述造型构造具体可以指围护模块或装饰模块。围护模块可以是墙体、门、窗、天花板等;装饰模块可以是围护结构表面的贴砖、贴板或贴面等。
作为示例,可以用现有的二维码生成程序生成二维码图形,然后根据需要对二维码图形适当修饰美化,亦可不作修饰美化,再用矢量图软件转换或绘制成矢量图格式的二维码,导入建筑设计软件。通过建筑设计软件把二维码进行建筑构件化设计。
参照图1,还提供了一种建筑物,所述建筑物包括造型构造,所述造型构造包括若干造型子构造10,由若干所述造型子构造10所排列形成的图形,能被二维码识别设备识别。
一方面,所述建筑物融合了二维码记录信息的功能和建筑物自身的使用及美学功能,实现了建筑物的互联网属性,能携带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所述建筑造型构造展现的图形为可以被二维码识别设备识别的二维码,因此记载于二维码中的信息可以被所述建筑造型传播;又由于二维码主要是通过手机等二维码识别设备识别,将引起人们对该建筑进行扫码的兴趣,并在网络传播,从而极大提高所述建筑知名度及其二维码信息的传播量。再一方面,相比LED广告屏幕,将建筑造型构造设计成二维码形式,且传播信息所消耗的电能更少,甚至可以不消耗电能,减小维护费用。再一方面,相比巨幅广告海报,建筑造型构造展现的二维码中的信息可以设置为网页链接,通过对网页中的内容进行更新,可以实现信息的动态变化,因此可以比巨幅海报传播更多信息。再一方面,将二维码隐含在建筑形体中,使建筑外观更纯粹更巧妙,特别适合需要古朴、素雅、乡野、极简等氛围的建筑。
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物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的一种结合,按此方式设计并建造的建筑,人们可以用手机等便携二维码识别设备识别建筑造型所携带的二维码信息,如建设项目信息、广告、网址链接等,从而使建筑造型也能成为网络入口。实际应用中比传统的二维码平面印刷广告更具有特色和让人产生扫码的冲动,也使传统建筑的使用功能增加了全新的信息接入与传播功能。
图1中,所示造型子构造10分为黑白两色,但不局限于此,若干造型子构造10的颜色还可以有其他选择。例如,若干造型子构造10可以为彩色,且若干造型子构造10分为两种,其中一种为浅彩色造型子构造,另一种为深彩色造型子构造。应当理解的,本发明对造型子构造的具体颜色不做限定。
图1中,所示若干造型子构造10排列成正方形,但不局限于此,若干造型子构造10的排列形状还可以有其他选择。例如,若干造型子构造还可以排列成长方形、圆形或异形等。应当理解的,本发明对若干造型子构造10的排列形状不做限定。
具体的,若干造型子构造10中的一部分为浅色子构造111,另一部分为深色子构造112。应当理解的,浅色子构造111和深色子构造112共同形成二维码图形,其中浅色子构造111为浅色部,深色子构造112为深色部,所述二维码图形能被二维码识别设备识别到,从而实现信息传播。
作为示例,如图2所示,所述浅色子构造111和深色子构造112均为面板结构或块体结构,所述浅色子构造111和深色子构造112均固定于墙体30表面。其中,所述浅色子构造111和深色子构造112可选用任何材料的面板结构或块体结构,如装饰面砖、装饰木板、金属板材或装饰石块等,本发明实施例对面板结构和块体结构的材料不做限定。各面板结构或块体结构之间可利用砂浆等胶凝材料粘接固定。
作为示例,如图3所示,所述浅色子构造111和深色子构造112均为砌块结构,所述浅色子构造111和深色子构造112相互垒砌形成墙体。其中,所述浅色子构造111和深色子构造112可选用任何材料的砌块结构,如实心砖块、空心砖块、木块或石块等,本发明实施例对砌块的材料不做限定。各砌块结构之间可利用砂浆等胶凝材料粘接固定。
作为示例,如图4所示,所述浅色子构造111和深色子构造112均为块体结构,所述浅色子构造111和深色子构造112均固定于栅格状框架20的栅格内,所述栅格状框架20固定于墙体30表面。通过栅格状框架20固定浅色子构造111和深色子构造112,便于随时更换或拆卸子构造,便于变换子构造排列方式进而改变所携带的二维码信息。例如,浅色子构造111和深色子构造112可利用螺栓等紧固件固定于栅格内,或者也可以通过胶凝材料固定于栅格内。所述栅格状框架20可以与墙体30的预埋钢筋焊接,从而被固定在墙体30表面,也可以与玻璃幕墙的钢骨架螺栓连接或焊接,从而被固定在墙体30表面。所述墙体30,可以是实体墙,也可以是玻璃幕墙。并且,当没有墙体30时,所述栅格状框架20也可以固定于楼地面及天棚。
作为示例,如图5所示,浅色子构造111为面板结构或块体结构,所述浅色子构造111固定于深色墙体30表面,浅色子构造111之间露出的深色墙体30表面作为所述深色子构造112。例如,其中浅色子构造111可选用任何材料的面板结构或块体结构,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深色墙体30可以是混凝土墙体或砌块墙体或深色玻璃幕墙,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例如,其中浅色子构造111可通过砂浆等胶凝材料粘接固定在深色墙体30表面;又例如浅色子构造111可通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在深色墙体30表面;应当理解的,本发明对浅色子构造111如何固定在深色墙体30表面不做限定。
应当理解的,图5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浅色子构造111替换为深色子构造,将深色墙体30替换为浅色墙体,从而达到近乎相同的效果。即深色子构造为面板结构或块体结构,所述深色子构造固定于浅色墙体表面,深色子构造之间露出的浅色墙体表面作为所述浅色子构造。
具体的,若干造型子构造10中的一部分可在夜间呈现为亮部,相对的,若干造型子构造10中的另一部分可在夜间呈现为暗部。此种情况下,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美观度;另一方面,建筑物上呈现的二维码可以在夜间被人眼视觉观察到、能被二维码识别设备识别到,可以延长信息传播的有效时间。
作为示例,如图6所示,所述若干造型子构造10中的一部分为发光子构造113,另一部分为不发光子构造114。发光子构造113发光后和不发光子构造114共同形成二维码图形,其中发光子构造113为亮部,不发光子构造114为暗部。
其中,不发光子构造114可以选用任何类型的建筑材料,例如大理石板、花岗岩石板、面砖等镶面类材料,例如水刷石、干粘石、刹斧石等石渣类材料,例如聚合物水泥砂浆、水泥浆等砂浆类材料,例如水泥色浆、乳胶漆等色浆材料,例如还可以是砌块墙体或混凝土墙体的不加修饰的外表面。应当理解的,本发明实施例对不发光子构造114的材料不做限定。
其中,所述发光子构造113可以选用任何发光的材料,例如LED幕,或者灯模组。如图6所示,所述灯模组可包括透光板41和灯42,灯42安装在透光板41内侧。应当理解的,本发明实施例对发光子构造113的材料不做限定。
其中,所述发光子构造113在不发光时,优选配置为呈现出浅色外观,例如将上述灯模组的透光板41设计为白色半透光板;不发光子构造114优选配置为呈现出深色外观。在此情况下,白天,未发光的发光子构造113和不发光子构造114仍然能共同形成二维码图形,其中未发光的发光子构造113为浅色部,不发光子构造114为深色部,二维码识别设备能识别出两者共同呈现的二维码图形;并且在夜间,发光子构造113发光后,发光子构造113为亮部,不发光子构造114为暗部,二维码识别设备也能识别到二维码图形。且白天的二维码图形的信息与夜间的二维码图形的信息相同。
但不局限于此,所述发光子构造113在不发光时,也可配置为呈现出深色外观,例如将上述灯模组的透光板41设计为深蓝色半透光板,或者选用LED幕作为发光子构造;不发光子构造114配置为呈现出浅色外观。在此情况下,白天,未发光的发光子构造113和不发光子构造114仍然能共同形成二维码图形,其中未发光的发光子构造113为深色部,不发光子构造114为浅色部,二维码识别设备能识别出两者共同呈现的二维码图形;而在夜间,发光子构造113发光后,变为亮部,不发光子构造114不能发光,变为暗部,此时二维码识别设备对拾取的信息取反码或对图像反相,即可获得与白天识别信息相同的信息。
参照图7,为了尽量避免发光子构造113在夜间发光时,将其周围的不发光子构造114照亮,可以如图7所示,所述发光子构造113相比不发光子构造114更加向建筑物内凹陷。在此情况下,发光子构造113不易照亮不发光子构造114的外表面,使二维码图形的亮部和暗部更分明,更利于二维码识别设备识别。
作为示例,如图8所示,所述若干造型子构造中的一部分为发强光子构造115,另一部分为发弱光子构造116。夜间,发强光子构造115发光后和发弱光子构造116共同形成二维码图形,其中发强光子构造115为亮部,发弱光子构造116为暗部。
其中,所述发强光子构造115和发弱光子构造116可以选用任何发光的材料,例如LED幕,或者灯模组。例如,当发强光子构造115和发弱光子构造116均选用LED幕时,可通过控制电流,或选用不同类型的LED幕等方式来决定不同子构造的亮度。又例如,发强光子构造115和发弱光子构造116均选用灯模组,通过设置透光板41内灯42的数量或功率来决定不同子构造的亮度。再例如,发强光子构造115和发弱光子构造116可分别选用LED幕和灯模组,也可以分别选用灯模组和LED幕。
参照图9,为了尽量避免发强光子构造115在夜间发光时,将其周围的发弱光子构造116照亮,可以如图9所示,所述发强光子构造115相比发弱光子构造116更加向建筑物内凹陷。在此情况下,发强光子构造115不易照亮发弱光子构造116的外表面,使二维码图形的亮部和暗部更分明,更利于二维码识别设备识别。
作为示例,如图10所示,所述若干造型子构造10中的一部分为透光子构造117,另一部分为不透光子构造118。夜间,透光子构造117透出室内灯光后和不透光子构造118共同形成二维码图形,其中透光子构造117为亮部,不透光子构造118为暗部。
其中,不透光子构造118可以选用任何类型的建筑材料,例如大理石板、花岗岩石板、面砖等镶面类材料,例如水刷石、干粘石、刹斧石等石渣类材料,例如聚合物水泥砂浆、水泥浆等砂浆类材料,例如水泥色浆、乳胶漆等色浆材料,例如还可以是砌块墙体或混凝土墙体的不加修饰的外表面。应当理解的,本发明实施例对不透光子构造118的材料不做限定。
其中,所述透光子构造117可选用任何具有透光或半透光性能的材料,如玻璃、毛玻璃、透明塑料板、涂覆有彩色图层的透明塑料板等等。
其中,所述透光子构造117优选配置为呈现出浅色外观,例如选用涂覆有浅色图层的透明塑料板作为所述透光子构造117;不透光子构造118优选配置为呈现出深色外观。在此情况下,白天,透光子构造117和不透光子构造118仍然能共同形成二维码图形,其中透光子构造117为浅色部,不透光子构造118为深色部,二维码识别设备能识别出两者共同呈现的二维码图形;并且在夜间,透光子构造117透出室内灯光后,透光子构造117为亮部,不透光子构造118为暗部,二维码识别设备也能识别到二维码图形。且白天的二维码图形的信息与夜间的二维码图形的信息相同。
但不局限于此,所述透光子构造117也可配置为呈现出深色外观,例如选用深蓝色玻璃作为所述透光子构造117;不透光子构造118配置为呈现出浅色外观。在此情况下,白天,透光子构造117和不透光子构造118仍然能共同形成二维码图形,其中透光子构造117为深色部,不透光子构造118为浅色部,二维码识别设备能识别出两者共同呈现的二维码图形;而在夜间,透光子构造117透光后,变为亮部,不透光子构造118不能透光,变为暗部,此时二维码识别设备对拾取的信息取反码或对图像反相,即可获得与白天识别信息相同的信息。
参照图11,为了尽量避免透光子构造117在夜间透光时,将其周围的不透光子构造118照亮,可以如图11所示,所述透光子构造117相比不透光子构造118更加向建筑物内凹陷。在此情况下,透光子构造117不易照亮不透光子构造118的外表面,使二维码图形的亮部和暗部更分明,更利于二维码识别设备识别。
作为示例,如图12所示,所述若干造型子构造中的一部分为强透光子构造119,另一部分为弱透光子构造120。夜间,强透光子构造119发光后和弱透光子构造120共同形成二维码图形,其中强透光子构造119为亮部,弱透光子构造120为暗部。
其中,所述强透光子构造119和弱透光子构造120可选用任何具有透光或半透光性能的材料。例如,如图12所示,强透光子构造119和弱透光子构造120均选用灯模组,其中强透光子构造119的透光板41的透光性高,弱透光子构造120的透光板41的透光性低。又例如,强透光子构造119和弱透光子构造120均选用透光板,用于透过建筑物的室内灯光,其中强透光子构造119的透光板的透光性高,弱透光子构造120的透光板的透光性低。
参照图13,为了尽量避免强透光子构造119在夜间发光时,将其周围的弱透光子构造120照亮,可以如图13所示,所述强透光子构造119相比弱透光子构造120更加向建筑物内凹陷。在此情况下,强透光子构造119不易照亮弱透光子构造120的外表面,使二维码图形的亮部和暗部更分明,更利于二维码识别设备识别。
此外,还提供了一种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所述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物,所述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还包括二维码识别设备。其中,所述二维码识别设备用于识别由若干所述造型子构造所排列形成的图形。作为示例,所述二维码识别设备可以是手机或二维码扫描器等,应当理解的,本发明对二维码识别设备的类型不做限定。作为示例,当所述建筑物的施工方在完成施工后,可以采用所述二维码识别设备对所述建筑物呈现出的二维码图形进行扫描检验,以验证施工质量。作为示例,当所述建筑物在由施工方交付至业主时,或者业主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查时,业主也会利用所述二维码识别设备对所述建筑物呈现出的二维码图形进行扫描检验。应当理解的,上述几种行为中,均应用到本发明提供的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还可以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二维码识别设备所发送的请求,所述请求中包含有所述二维码识别设备所识别到的信息,所述信息为由若干所述造型子构造所排列形成的图形中蕴含的信息。作为示例,由若干所述造型子构造所排列形成的图形中蕴含的信息可以是文字、图像信息,也可以是所述服务器的域名信息或所述服务器的IP地址,二维码识别设备获取到服务器的域名信息或IP地址后,可以和服务器建立通讯。此后,服务器可以向二维码识别设备发送广告文件或网页信息等。
此外,还提供了一种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所述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建筑物,所述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还包括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二维码识别设备所发送的请求,所述请求中包含有所述二维码识别设备所识别到的信息,所述信息为由若干所述造型子构造所排列形成的图形中蕴含的信息。作为示例,由若干所述造型子构造所排列形成的图形中蕴含的信息可以是文字、图像信息,也可以是所述服务器的域名信息或所述服务器的IP地址,二维码识别设备获取到服务器的域名信息或IP地址后,可以和服务器建立通讯。此后,服务器可以向二维码识别设备发送广告文件或网页信息等。作为示例,当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在使用期间,行人持有的二维码扫描设备在扫描所述建筑物呈现的二维码后,可以与所述服务器建立通讯,所述服务器可将相应信息发送至行人持有的二维码扫描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包括但不限于经过美化处理的二维码,以及各种不同材料,凡是利用此原理设计或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地面铺装、景观造型,以及上述内容的效果图,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二维码作为建筑物造型构造的应用。
2.一种建筑物,包括造型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构造包括若干造型子构造,由若干所述造型子构造所排列形成的图形,能被二维码识别设备识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构造为所述建筑物的围护模块或装饰模块,所述造型子构造为所述建筑物的围护子模块或装饰子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造型子构造中的一部分为浅色子构造,另一部分为深色子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浅色子构造和深色子构造均为面板结构或块体结构,所述浅色子构造和深色子构造均固定于墙体表面或天花板表面;
或者,所述浅色子构造和深色子构造均为砌块结构,所述浅色子构造和深色子构造相互垒砌形成墙体;
或者,所述浅色子构造和深色子构造均为块体结构,所述浅色子构造和深色子构造均固定于栅格状框架的栅格内,所述栅格状框架固定于墙体表面或天花板表面;
或者,所述浅色子构造为面板结构或块体结构,所述浅色子构造固定于深色墙体表面,所述浅色子构造之间露出的深色墙体表面作为所述深色子构造;或者,所述深色子构造为面板结构或块体结构,所述深色子构造固定于浅色墙体表面,所述深色子构造之间露出的浅色墙体表面作为所述浅色子构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造型子构造中的一部分为发光子构造,另一部分为不发光子构造;或者所述若干造型子构造中的一部分为发强光子构造,另一部分为发弱光子构造;
或者,所述若干造型子构造中的一部分为透光子构造,另一部分为不透光子构造;或者所述若干造型子构造中的一部分为强透光子构造,另一部分为弱透光子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若干造型子构造中的一部分为发光子构造,另一部分为不发光子构造时,所述发光子构造相比不发光子构造更加向建筑物内凹陷;
当所述若干造型子构造中的一部分为发强光子构造,另一部分为发弱光子构造时,所述发强光子构造相比发弱光子构造更加向建筑物内凹陷;
当所述若干造型子构造中的一部分为透光子构造,另一部分为不透光子构造时,所述透光子构造相比不透光子构造更加向建筑物内凹陷;
当所述若干造型子构造中的一部分为强透光子构造,另一部分为弱透光子构造时,所述强透光子构造相比弱透光子构造更加向建筑物内凹陷。
8.一种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至7任一所述的建筑物,还包括二维码识别设备;其中,所述二维码识别设备用于识别由若干所述造型子构造所排列形成的图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二维码识别设备所发送的请求,所述请求中包含有所述二维码识别设备所识别到的信息,所述信息为由若干所述造型子构造所排列形成的图形中蕴含的信息。
10.一种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至7任一所述的建筑物,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二维码识别设备所发送的请求,所述请求中包含有所述二维码识别设备所识别到的信息,所述信息为由若干所述造型子构造所排列形成的图形中蕴含的信息。
CN201910098658.3A 2019-01-31 2019-01-31 建筑物及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 Pending CN1096534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8658.3A CN109653400A (zh) 2019-01-31 2019-01-31 建筑物及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8658.3A CN109653400A (zh) 2019-01-31 2019-01-31 建筑物及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3400A true CN109653400A (zh) 2019-04-19

Family

ID=66122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98658.3A Pending CN109653400A (zh) 2019-01-31 2019-01-31 建筑物及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534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9156A (zh) * 2019-08-15 2019-11-12 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物二维码幕墙施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8502A (zh) * 2015-03-16 2015-07-15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适用于建筑装饰构件的数字化监控方法
CN104778488A (zh) * 2014-11-28 2015-07-15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基于bim的钢结构建筑定位贴片
CN105469699A (zh) * 2015-12-29 2016-04-06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一种防伪二维码标识及其敷设方法
CN210263477U (zh) * 2019-01-31 2020-04-07 陈志敏 建筑物及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8488A (zh) * 2014-11-28 2015-07-15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基于bim的钢结构建筑定位贴片
CN104778502A (zh) * 2015-03-16 2015-07-15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适用于建筑装饰构件的数字化监控方法
CN105469699A (zh) * 2015-12-29 2016-04-06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一种防伪二维码标识及其敷设方法
CN210263477U (zh) * 2019-01-31 2020-04-07 陈志敏 建筑物及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9156A (zh) * 2019-08-15 2019-11-12 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物二维码幕墙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53400A (zh) 建筑物及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
Alqalami Dynamic transparency in design: the revival of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 design elements of Iraqi buildings
CN210263477U (zh) 建筑物及二维码建筑造型构造系统
Dabbagh The Effects of Color and Light on the Beautification of Urban Space and the Subjective Perception of Citizens
Bizley Architecture in detail II
Brzezicki Redundant Transparency: The Building's Light-Permeable Disguise
Roberta et al. The lighting refurbishment of places of worship: The case study of the Church of “Santa Maria di Piedigrotta”
Abdou et al. Th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al impacts of using media façades in commercial buildings in Egypt
Crosbie Curtain walls: recent developments by cesar pelli & associates
Zyczkowska Uniqueness or Uniformity-Studies of Media Architecture
Roginska-Niesluchowska Use of daylight and aesthetic image of glass facades in contemporary buildings
Polomová et al. Night Image of Tensile Facades
Polsani Allegories of the Present: Contemporary Art for the Indian Context
CN104234342B (zh) 一种建筑方法及玻璃复合板
Abdou et 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um et al. Culturally Inspired Patterns for Photovoltaics
CN2578448Y (zh) 自然物玻璃板材
Samir Fahmy Mohamed Application of Transparent Concrete in the interior design of smart houses
Schindler et al. Meeting report of the Study Group on Environmental Colour Desig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lour Association.
CN207612371U (zh) 一种基于仿古建筑外立面的裸眼3d投影系统
Robert et al. CULTURALLY INSPIRED PATTERNS FOR PHOTOVOLTAICS
Zennaro et al. Colour and light in the requalification, regeneration and valorisatio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Kersalé The Fisherman of Light
Beim et al. The Ecology of Urban Tectonics: studied in everyday building culture of Hans Christian Hansen
CN2422341Y (zh) 卵石拼画图案地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