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46701B - 一种利用辐照射线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辐照射线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46701B
CN109646701B CN201811623814.5A CN201811623814A CN109646701B CN 109646701 B CN109646701 B CN 109646701B CN 201811623814 A CN201811623814 A CN 201811623814A CN 109646701 B CN109646701 B CN 109646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id waste
irradiation
infectious
dose
stand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238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46701A (zh
Inventor
曹晨雷
苏春
左都文
朱南康
张恒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gn Dasheng Electron Accelera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gn Dasheng Electron Accelera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gn Dasheng Electron Accelera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gn Dasheng Electron Accelera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238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46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46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6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46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6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11/00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fus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辐照射线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方法,根据所在地区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数据建立密度数据模型,至少选取三种不同密度且材质均匀的模拟材料进行剂量分布试验。将模拟材料与剂量计分别放置在传输装置中进行辐照处理。分析模拟材料中辐照剂量分布数据,建立吸收剂量最小值与监控位置剂量换算关系式。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以及剂量计置于传输装置上进行辐照处理。其后根据监控位置剂量通过换算关系式计算出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接收的吸收量最小值并与灭菌要求的接收最低辐照剂量进行比对,若达标则取出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若不达标则重复照射,以此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射线灭菌工艺规范化,降低运行成本,也保证了灭菌效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辐照射线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辐照加工技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X射线或γ射线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是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基本传播危险的危险废弃物。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具有包括以下几类:
1、被病人血液、体液或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我国现有的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处理,大多采用回转窑焚烧,高温蒸汽消毒、化学药剂(如环氧乙烷)消毒、微波消毒后焚烧或填埋的处置方法。现有的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回转窑焚烧,高温蒸汽消毒、化学药剂消毒、微波消毒等消毒灭菌方法,普遍存在消毒灭菌后残留毒性问题;环氧乙烷化学消毒还存在化学品对人有一定毒性,易燃,易爆,存在安全隐患;微波灭菌主要依靠微波对水份的加热效应,由于存在金属物体的干扰,造成消毒效果不稳定,甚至设备损坏问题;回转窑焚烧,虽然可直接焚烧,减量化处置,但昂贵的处理、设备维护费用以及产生烟气的处理或二次污染等问题突出。
X射线或γ射线是一种具有强穿透能力的射线,可利用X射线或γ射线的高穿透性的特性,来对医疗器械、药品、食品、调味品、化妆品等完成消毒灭菌。但是,利用X射线或γ射线在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处理上国内外尚空白,亟需进行技术创新。以X射线或γ射线对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进行辐照消毒灭菌,由于X射线或γ射线的穿透力强(单一方向辐照,等效密度为1g/cm3时,穿透≥19cm),不仅消毒灭菌更彻底,并且在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不拆包装的密封状态下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完全避免人员感染的风险。
针对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所存在的问题,亟需对X射线或γ射线在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处理上提出一种新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辐照射线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方法,具体可采用X射线或γ射线,相较于现有的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所存在的缺陷,进一步解决了穿透力差、灭菌结果不明确、辐射加工日常监控与放行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辐照射线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方法,所述辐照射线采用X射线或γ射线,包括步骤如下:
S1、根据所在地区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调研数据,建立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密度数据模型;
S2、选取材质均匀、且密度处于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密度数据模型中的模拟材料进行剂量分布试验;
S3、将模拟材料放置于传输装置上,并且在模拟材料的监控位置上放置剂量计,进行辐照处理;
S4、辐照结束后,分析模拟材料中辐照剂量分布数据,建立吸收剂量最小值Dmin与监控位置剂量Dmon换算关系式;
S5、建立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加工参数,将待处理的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放置于传输装置上,并且在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监控位置放置剂量计,按建立的加工参数进行辐照灭菌处理;
S6、辐照结束后,根据剂量计显示的监控位置剂量Dmon并通过步骤S4中的换算关系式计算出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实际所接收的吸收量最小值Dmin,与灭菌要求的接收最低辐照剂量进行比对,若达标,则进行步骤S7,若不达标,则进行步骤S5;
S7、取出完成辐照灭菌操作的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对拟采用辐射加工技术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地区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研,调研对象为该地区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儿童医院、专科医院全年产生的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采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密度,建立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密度数据模型。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根据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密度数据模型中的密度范围的分布,至少选择三个不同密度,制成材质均匀的模拟材料进行剂量分布试验。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3和步骤S5中,监控位置是指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模拟材料批量辐照灭菌加工时相对固定放置剂量计的位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当采用X射线进行辐照处理时,将模拟材料按照剂量分布试验要求分装至传输装置的辐照托盘内,且至少分装三个辐照托盘;当采用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时,将模拟材料按照剂量分布试验要求分装至传输装置的辐照吊箱内,且至少分装三个辐照吊箱。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当采用X射线进行辐照处理后,根据剂量计显示的监控位置剂量Dmon并通过步骤S4中的换算关系式得出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单次辐照实际所接收的吸收量最小值Damin;当采用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后,根据剂量计显示的监控位置剂量Dmon并通过步骤S4中的换算关系式得出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单次辐照实际所接收的吸收量最小值Dbmin,并记录单次辐照时间t。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设定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灭菌要求的接收最低辐照剂量为D,若Damin≥D或Dbmin≥D时,则达标,进行步骤S7,若Damin<D或Dbmin<D时,则不达标,重复n次步骤S5直至辐照剂量达标。
作为优选的,当采用X射线进行辐照处理时,所述n=(D-Damin)/Damin,其中n为步骤S5的循环次数;当采用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时,所述n=(D-Dbmin)/Dbmin,其中n为步骤S5的循环次数,T=(n+1)*t,T为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在辐照装置γ射线场内的停留总时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X射线或γ射线对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完成消毒灭菌操作,相较于现有的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X射线或γ射线穿透性更好,灭菌可靠性更佳。且本发明提供的处理方法,可以最大限度满足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剂量的要求,该方法进一步规范化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射线灭菌工艺,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也保证了灭菌的效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辐照射线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X射线或γ射线是一种具有强穿透能力的射线,可利用X射线或γ射线的高穿透性的特性,来对医疗器械、药品、食品、调味品、化妆品等完成消毒灭菌。但是,利用X射线或γ射线在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处理上国内外尚空白,亟需进行技术创新。以X射线或γ射线对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进行辐照消毒灭菌,由于X射线或γ射线的穿透力强(单一方向辐照,等效密度为1g/cm3时,穿透≥19cm),不仅消毒灭菌更彻底,并且在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不拆包装的密封状态下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完全避免人员感染的风险。
针对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在对X射线或γ射线在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处理上提出一种新的处理方法。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一种利用辐照射线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方法,所述辐照射线采用X射线或γ射线,包括步骤如下:
S1、根据所在地区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调研数据,建立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密度数据模型。即对拟采用辐射加工技术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地区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研,调研对象覆盖该地区所有的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儿童医院、专科医院等全年产生的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每家医院的调研应涵盖不同季节,一个季节内应涵盖工作日与节假日等,单一医院单一季节调查的样本量应满足统计学要求。然后根据采集到的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密度,建立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密度数据模型。
S2、选取材质均匀、且密度处于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密度数据模型中的模拟材料进行剂量分布试验。根据X射线、γ射线辐照装置的辐照方以及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密度数据模型中的密度范围,至少选择三个不同密度,制成材质均匀的模拟材料进行剂量分布试验。
S3、将模拟材料放置于传输装置上,并且在模拟材料的监控位置上放置剂量计,进行辐照处理。监控位置是指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模拟材料批量加工时相对固定放置剂量计的位置。在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上,一般选择放置于传输装置上的物品的起始位和结束位作为监控位置。在该监控位置上,仅放置剂量计,用于接收辐照装置产生的辐照剂量。
当采用X射线进行辐照处理时,将模拟材料按照前期运行鉴定要求分装至传输装置的辐照托盘内,且至少分装三个辐照托盘。设置X射线辐照加工装置的加工参数如束流强度、扫描宽度,传输运行速度等,进行辐照处理。
当采用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时,将模拟材料按照剂量分布试验要求分装至传输装置的辐照吊箱内,且至少分装三个辐照吊箱。设置γ射线辐照加工装置的加工参数如产生γ射线的钴源装置的装源量、辐照物品的停留时间以及围绕钴源装置旋转的速度等,进行辐照处理。
S4、辐照结束后,分析模拟材料中辐照剂量分布数据,建立吸收剂量最小值Dmin与监控位置剂量Dmon换算关系式。
步骤S3中所述的加工参数以及模拟材料的密度均可影响到模拟材料所接收的辐照剂量,多者结合即可计算得出该密度的模拟材料在该次辐照处理中实际接收的吸收剂量最小值Dmin。模拟材料实际所接收到的吸收剂量最小值Dmin与监控位置剂量Dmon建立换算关系式,从而通过该换算关系式,仅需采集剂量计显示的监控位置剂量Dmon,即可得出被照物实际所接收的吸收剂量最小值。
S5、建立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加工参数,将待处理的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放置于传输装置上,并且在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监控位置放置剂量计,按建立的加工参数进行辐照灭菌处理。
S6、辐照结束后,根据剂量计显示的监控位置剂量Dmon并通过步骤S4中的换算关系式计算出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所接收的吸收量最小值Dmin,并与灭菌要求的接收最低辐照剂量进行比对,若达标,则进行步骤S7,若不达标,则进行步骤S5。
具体的,设定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灭菌要求的接收最低辐照剂量为D。
当采用X射线进行辐照处理后,根据剂量计显示的监控位置剂量Dmon并通过步骤S4中的换算关系式得出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单次辐照实际所接收的吸收量最小值Damin。若Damin≥D时,则达标,进行步骤S7,若Damin<D,则不达标,重复n次步骤S5直至辐照剂量达标。其中n=(D-Damin)/Damin,继而通过一次辐照处理,即可得知是否辐照达标或可得知还需重复灭菌照射的次数。
当采用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后,根据剂量计显示的监控位置剂量Dmon并通过步骤S4中的换算关系式得出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单次辐照实际所接收的吸收量最小值Dbmin,并记录单次辐照时间t。若Dbmin≥D时,则达标,进行步骤S7,若Dbmin<D时,则不达标,重复n次步骤S5直至辐照剂量达标。其中n=(D-Dbmin)/Dbmin,继而通过一次辐照处理,即可得知是否辐照达标或可得知还需重复灭菌照射的次数。再进一步,T=(n+1)*t,T为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在辐照装置γ射线场内的停留总时间。由此即可得知该类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需要在辐照装置γ射线场内的停留总时间,才能达到辐照灭菌标准。
S7、取出完成辐照灭菌操作的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完成灭菌操作。
由于被照射物品的特殊性,实际生产中用于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X射线或γ射线装置均为专用装置,用于处理一般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接收最低辐照剂量D应不低于25kGy,处理含有病毒的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接收最低辐照剂量D应不低于36kGy,以12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为例,产生γ射线的钴源装置的设计装源量应在100居里左右,实际装源量应在70万居里左右。
本发明采用X射线或γ射线对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完成消毒灭菌操作,相比较于现有的一般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处理操作,本发明的X射线或γ射线穿透性更好,灭菌可靠性更佳。且本发明提供的处理方法,在完成第一次灭菌照射后,即可得知是否辐照灭菌达标或还需进行灭菌照射的次数,避免了每次照射结束均需要对其进行测量获知其是否达标。该方法进一步规范化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射线灭菌工艺,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也保证了灭菌的效果的可靠性。
以上所公开的实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利用辐照射线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辐照射线采用X射线或γ射线,包括步骤如下:
S1、根据所在地区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调研数据,建立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密度数据模型;
S2、选取材质均匀、且密度处于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密度数据模型中的模拟材料进行剂量分布试验;
S3、将模拟材料放置于传输装置上,并且在模拟材料的监控位置上放置剂量计,进行辐照处理;
S4、辐照结束后,分析模拟材料中辐照剂量分布数据,建立吸收剂量最小值Dmin与监控位置剂量Dmon换算关系式;
S5、建立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加工参数,将待处理的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放置于传输装置上,并且在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监控位置放置剂量计,按建立的加工参数进行辐照灭菌处理;
S6、设定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灭菌要求的接收最低辐照剂量为D,辐照结束后,根据剂量计显示的监控位置剂量Dmon并通过步骤S4中的换算关系式计算出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实际所接收的吸收量最小值Dmin,与灭菌要求的接收最低辐照剂量D进行比对,若达标,则进行步骤S7,若不达标,则进行步骤S5;
具体的,当采用X射线进行辐照处理后,根据剂量计显示的监控位置剂量Dmon并通过步骤S4中的换算关系式得出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单次辐照实际所接收的吸收量最小值Damin,若Damin≥D,则达标,进行步骤S7,若Damin<D,则不达标,重复n次步骤S5直至辐照剂量达标,所述n=(D-Damin)/Damin,其中n为步骤S5的循环次数;
当采用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后,根据剂量计显示的监控位置剂量Dmon并通过步骤S4中的换算关系式得出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单次辐照实际所接收的吸收量最小值Dbmin,并记录单次辐照时间t,若Dbmin≥D,则达标,进行步骤S7,若Dbmin<D,重复n次步骤S5直至辐照剂量达标,其中n=(D-Dbmin)/Dbmin,T=(n+1)*t,T为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在辐照装置γ射线场内的停留总时间;
S7、取出完成辐照灭菌操作的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辐照射线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对拟采用辐射加工技术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地区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研,调研对象为该地区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儿童医院、专科医院全年产生的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采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密度,建立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密度数据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辐照射线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根据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密度数据模型中的密度范围的分布,至少选择三个不同密度,制成材质均匀的模拟材料进行剂量分布试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辐照射线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和步骤S5中,监控位置是指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模拟材料批量辐照灭菌加工时相对固定放置剂量计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辐照射线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当采用X射线进行辐照处理时,将模拟材料按照剂量分布试验要求分装至传输装置的辐照托盘内,且至少分装三个辐照托盘;当采用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时,将模拟材料按照剂量分布试验要求分装至传输装置的辐照吊箱内,且至少分装三个辐照吊箱。
CN201811623814.5A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利用辐照射线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方法 Active CN109646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3814.5A CN109646701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利用辐照射线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3814.5A CN109646701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利用辐照射线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46701A CN109646701A (zh) 2019-04-19
CN109646701B true CN109646701B (zh) 2020-11-24

Family

ID=66118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23814.5A Active CN109646701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利用辐照射线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467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1329B (zh) * 2022-11-10 2024-04-12 湖南湘华华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封闭式负压冲洗吸引装置的辐照灭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3499A (en) * 1997-11-03 1999-01-26 Steris Corporation Light weight vented package for liquids
CN102519986B (zh) * 2011-12-13 2013-09-04 江苏达胜加速器制造有限公司 适用于电子束辐射加工运行鉴定的方法
CN102726828B (zh) * 2012-06-27 2013-05-01 广州华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学模型指导的烟草及其制品的辐照控制方法
CN102727924B (zh) * 2012-07-16 2014-08-27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一种利用辐照技术处理医疗废物的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46701A (zh) 2019-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thur et al. Need of biomedical waste management system in hospitals-An emerging issue-a review
EP0287549A1 (de) Vorrichtung zum Erhitzen von Gegenständen und Organismen
CN109646701B (zh) 一种利用辐照射线处理感染性医疗固体废物的方法
Gotzmann et al. Low-energy electron-beam treatment as alternative for on-site sterilization of highly functionalized medical products–a feasibility study
Salkin Conventional and alternative technolo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waste
Janagi et al. Scenario of management of medical waste in US and UK: a review
Border et al. Microwaves in the laboratory: effective decontamination
CN110214191A (zh) 包括两次连续污染的灭菌过程的验证方法
Selcan Turker et al.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terilization methods on polypropylene syringes
CN103549974A (zh) 双能x线骨密度仪防护铅箱
CN203564265U (zh) 双能x线骨密度仪防护铅箱
Ozsahin et al. Evaluation and simulation of dental instrument sterilization techniques with fuzzy PROMETHEE
Ülkütaş et al. Designing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medical instrument sterilization system us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Gupta et al. A smart handling of bio-medical waste and its segregation with intelligant machine learning model
Pandey et al.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of Dental Operatory
Karipidou et al.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terilization processes for sensitive medical nano-devices
CN220899224U (zh) 一种医学检验用废品处理设备
Sharma et al. Biomedical Waste and its Management
Sindhu et al. Biomedical Waste Disposal and Treatment
Khadka Challenges of COVID-19 Related Biomedical Waste Management
Chaturvedi DIFFERENT MEDIA STERILIZED AT DIFFERENT HOLDING TIMES AND TEMPERATURES
Das et al. A Study of Bio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 Rules, 2016 and Its Implication
Sharma et al. Effect of Biohazard Waste on Human Health
Curtis et al. A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 strategy
Souza et al. Cytotoxicity of PVC tubes sterilized in ethylene oxide after gamma radiation expos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