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44450B - 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44450B
CN109644450B CN201780050872.0A CN201780050872A CN109644450B CN 109644450 B CN109644450 B CN 109644450B CN 201780050872 A CN201780050872 A CN 201780050872A CN 109644450 B CN109644450 B CN 1096444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resource
information
time
pdc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08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44450A (zh
Inventor
张莉莉
李国荣
庄宏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644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4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44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44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通过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和/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和/或第二配置信息进行数据传输,该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二接入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该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该方法中一个周期内包括的资源单位的数量不受限制,包括的资源单位的种类可以更多,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资源单位对应的分布方式也更多,即配置模式或结构也更为多样,从而使得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更为灵活,能够满足动态变化的业务需求。

Description

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系统中上下行业务不对称性的增加,以及上下行业务比例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的特性,现有的采用固定的成对的频谱方法以及采用固定的上下行时隙配比方法已经不能够有效支撑业务动态不对称特性。灵活双工充分考虑了业务总量增长和不对称特性,能够根据上下行业务的分布自适应地分配上下行资源,有效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以满足未来网络需求。
灵活频带技术将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FDD)系统中部分频段配置为灵活频段。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网络中上下行业务的分布,将灵活频段分配给上行传输或下行传输,使得上下行频谱资源和上下行业务需求相匹配,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例如,当网络中下行业务量高于上行业务量时,网络可将原用于上行传输的频段配置为用于下行传输的频段。在一种灵活双工技术中,可以在该频段上采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简称TDD)进行上下行业务传输。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中,TDD的上下行配置中共有7种不同的子帧配置模式,每种配置模式用于描述一个周期内包括的10个子帧中,对于每个子帧,其传输方向是上行或者下行,或者该子帧为特殊子帧。在当前移动通信网络中,基站根据长期统计的业务需求等因素,从上述7种配置模式中选择其中一种,以静态或半静态配置的方式通知给终端设备或其它基站,以使得终端设备根据该配置模式中规定的上、下行传输方向与该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使得其它基站可以根据该配置模式进行干扰处理、调度控制或其它配置操作。
随着通信系统的演进,小区半径越来越小,且连接到每个基站的终端设备的数量较少,小区的业务波动较大,需要更加灵活地配置资源的传输方向,以进行信息传输,从而适应更加动态的业务变化。而现有技术只能从上述有限的几种配置模式中选择一种来配置资源的传输方向,从而不能满足动态变化的业务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和装置,使得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更为灵活,能够满足动态变化的业务需求。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携带在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所述第一类PDCCH用于携带时频资源或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携带在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所述第一类PDCCH用于携带时频资源或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类PDCCH的激活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类PDCCH的激活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还接收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和/或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PDCCH中包括第一DCI,所述第一DCI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位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和/或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PDCCH中包括第一DCI,所述第一DCI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位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和/或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DCI包括至少一个信息块,每个信息块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位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和/或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高层配置信令,所述高层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每个信息块的起始资源位置的参数,根据所述每个信息块的起始资源位置从所述第一类PDCCH中读取所述每个信息块。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和/或接收第二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第一发送资源和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第二发送资源正交。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携带在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所述第一类PDCCH用于携带时频资源或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携带在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所述第一类PDCCH用于携带时频资源或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协商,确定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使用第一发送资源以及确定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第二发送资源,其中,所述第一发送资源和所述第二发送资源正交。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进行数据传输。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携带在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所述第一类PDCCH用于携带时频资源或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携带在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所述第一类PDCCH用于携带时频资源或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类PDCCH的激活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类PDCCH的激活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PDCCH中包括第一DCI,所述第一DCI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位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和/或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PDCCH中包括第一DCI,所述第一DCI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位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和/或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DCI包括至少一个信息块,每个信息块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位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和/或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高层配置信令,所述高层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每个信息块的起始资源位置的参数,根据所述每个信息块的起始资源位置从所述第一类PDCCH中读取所述每个信息块。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和/或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和/或接收第二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第一发送资源和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第二发送资源正交。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第一接入网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协商,确定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使用第一发送资源以及确定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第二发送资源,其中,所述第一发送资源和所述第二发送资源正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携带在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所述第一类PDCCH用于携带时频资源或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携带在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所述第一类PDCCH用于携带时频资源或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收发器用于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执行如下所述方法:
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进行数据传输。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携带在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所述第一类PDCCH用于携带时频资源或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携带在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所述第一类PDCCH用于携带时频资源或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类PDCCH的激活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类PDCCH的激活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PDCCH中包括第一DCI,所述第一DCI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位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和/或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DCI包括至少一个信息块,每个信息块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位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和/或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高层配置信令,所述高层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每个信息块的起始资源位置的参数,根据所述每个信息块的起始资源位置从所述第一类PDCCH中读取所述每个信息块。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和/或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和/或接收第二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第一发送资源和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第二发送资源正交。
本申请第六方米方面提供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收发器用于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执行如下所述方法: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携带在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所述第一类PDCCH用于携带时频资源或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携带在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所述第一类PDCCH用于携带时频资源或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协商,确定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使用第一发送资源以及确定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第二发送资源,其中,所述第一发送资源和所述第二发送资源正交。
在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PDCCH包含在以下任意一种子帧中:第一类上行子帧、第二类上行子帧、第一类下行子帧和第二类下行子帧;
所述第一类上行子帧包括:PDCCH、保护间隔、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
所述第二类上行子帧包括:PUCCH和PUSCH;
所述第一类下行子帧包括:PDCCH、PDSCH、保护间隔和PUCCH;
所述第二类下行子帧包括:PDCCH和PDSCH。
在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PDCCH所在的时域资源为第二类PDCCH之后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一类PDCCH所在的时域资源为传输所述第二类PDCCH的资源中的部分资源,其中,所述第二类PDCCH用于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调度信息。
在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PDCCH的发送功率大于第二类PDCCH的发送功率,所述第二类PDCCH用于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调度信息。
在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通过高层信令携带,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通过高层信令携带。
在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携带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竞争解决消息中。
在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携带在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竞争解决消息中。
在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竞争解决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
在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竞争解决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
在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携带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中。
在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携带在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中。
在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
在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
在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效时间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生效起始时刻和生效持续时间。
在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生效时间信息只包括所述生效持续时间时,所述生效起始时刻与所述生效时间信息的通知时间的关系被预先规定或预先配置。
在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频域单位包括频带、子带或物理资源块PRB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时域单位包括超帧、帧、时隙、子帧、微子帧、微时隙、OFDM符号或少于一个OFDM符号的时间单位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空间域单位包括波束或天线端口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微子帧小于所述子帧的长度,所述微时隙小于所述时隙的长度。
在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通过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加扰,第二配置信息通过第二RNTI加扰。
在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不同。
在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使用的第一发送资源,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使用的第二发送资源由操作运行管理中心OAM配置。
本申请提供的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通过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和/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和/或第二配置信息进行数据传输,该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二接入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该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该方法中一个周期内包括的资源单位的数量不受限制,包括的资源单位的种类可以更多,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资源单位对应的分布方式也更多,即配置模式或结构也更为多样,从而使得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更为灵活,能够满足动态变化的业务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第一类时隙和第二类时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引入第一类PDCCH和没有引入第一类PDCCH的第一类子帧的对比示意图;
图5为第一DCI的一种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提供的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实施例三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四提供的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五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六提供的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已有的2G、3G、4G通信系统,以及未来演进网络,如5G通信系统。再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3GPP相关的蜂窝系统等,以及其他此类通信系统。尤其地,可以应用于5G超密集组网(Ultra Dense Network,UDN)系统中。需要说明的是,5G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D2M、宏微通信、增强型移动互联网(Enhance Mobile Broadband,eMBB)、超高可靠性与超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以及海量物联网通信(Massive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MTC)等场景。这些场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基站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场景,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场景,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场景等。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应用于(5th-Generation,简称5G)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或基站与基站之间的通信,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等场景中。
图1为本申请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中包括两个小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且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相邻,第一小区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一小区中包括多个终端设备,第二小区的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二小区中也包括多个终端设备。
需要明确的是,本申请中提到的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或其他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系统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简称eNB)、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者中继站,也可以是5G系统中的基站(如gNB或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RP))等,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以及可穿戴设备或车载设备等。在此不作限定。
基站可以包括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uilding Baseband Unit,BBU)和远端射频模块(Remote Radio Unit,RRU),RRU和天馈系统(即天线)连接,BBU和RRU可以根据需要拆开使用。应注意,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基站还可以采用其他通用硬件架构。
本申请中提到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UE单元、UE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UE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终端等。
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和/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
该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该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该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二接入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该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
该终端设备可以是第一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第二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设备。本实施例中,传输方向为下行或上行,下行是指接入网设备至终端设备的传输方向,上行是指终端设备至接入网设备的传输方向。上述提到的资源单位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资源单位的传输方向为下行还是上行,当资源单位包括时域单位时,时域单位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时域单位的传输方向是下行还是上行,同样,频域单位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频域单位的传输方向是下行还是上行,空间域单位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空间域单位的传输方向是下行还是上行。
本实施例中,频域单位包括频带、子带或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简称PRB)中的至少一种。时域单位包括超帧、帧、时隙、子帧、微子帧、微时隙、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或少于一个OFDM符号的时间单位中的至少一种。空间域单位包括波束(beam)或天线端口中至少一种。
其中,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对应频域上12个连续的载波(在15K载波间隔的情况下是180K),时域上一个时隙(半个子帧,0.5ms)的资源。PRB共有12行7列,每一列表示一个OFDM符号,每一行代表一个子载波。
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频率上对应一个子载波,时域上对应一个OFDM符号。
子带:由若干个子载波组成。
频带:整个载波频带。
时隙:7个OFDM符号对应一个时隙,时隙长度为0.5ms。
子帧:一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子帧长度为1ms。
无线帧:一个无线帧包括10个子帧。
超帧:一个超帧包括51个复帧,一个复帧包括26个子帧。
微子帧:也称为迷你(mini)子帧,微子帧小于子帧的长度,微子帧包括比子帧更少的OFDM符号。
微时隙:也称为迷你时隙,微时隙小于时隙的长度,微时隙包括比时隙更少的OFDM符号。
时隙包括第一类时隙和第二类时隙,第二类时隙与LTE系统中的时隙的定义相同,第二类时隙包括第二类上行时隙和第二类下行时隙。第二类上行时隙包括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USCH)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UCCH);第二类下行时隙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DSCH)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简称PDCCH)。第一类时隙为新型时隙,又称为自包含时隙、新radio时隙、双向时隙或混合时隙。第一类时隙包括第一类下行时隙和第一类上行时隙。图3为第一类时隙和第二类时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类上行时隙包括PDCCH、PUSCH以及PUCCH。第一类下行时隙包括PDCCH、PDSCH以及PUCCH。在第一类上行时隙中,PDCCH占据一个子帧的前几个OFDM符号(如前两个或前三个OFDM符号),PUCCH占据一个子帧的最后几个OFDM符号(如最后两个或最后三个OFDM符号),PUSCH占据PDCCH与PUCCH之间的OFDM符号,PDCCH与PUSCH之间有转换间隔或保护间隔(Guard Period,简称GP)。在第一类下行时隙中,PDCCH占据一个子帧的前几个OFDM符号(如前两个或前三个OFDM符号),PUCCH占据一个子帧的最后几个OFDM符号(如最后两个或最后三个OFDM符号),PDSCH占据PDCCH与PUCCH之间的OFDM符号,PDSCH与PUCCH之间有转换间隔或GP。其中,PDCCH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息,PUCCH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PUSCH用于传输上行数据,PDSCH用于传输下行数据。
子帧包括第一类子帧和第二类子帧,第二类子帧为LTE系统中的子帧,第二类子帧包括第二类型上行子帧和第二类下行子帧,第二类上行子帧包括:PUCCH和PUSCH,第二类下行子帧包括:PDCCH和PDSCH。第一类子帧为新型子帧,又称自包含子帧,新radio子帧,双向子帧或混合子帧。第一类子帧包括第一类下行子帧和第一类上行子帧。第一类上行子帧和第一类上行时隙的结构相同,第一类下行子帧和第一类下行时隙的结构相同,参照图3所示,第一类上行子帧包括PDCCH、GP、PUSCH和PUCCH。第一类下行子帧包括:PDCCH、PDSCH、GP和PUCCH。第一类上行子帧也可以称之为上行主宰的子帧或上行中心的子帧,第一类下行子帧也可以称之为下行主宰的子帧或下行中心的子帧。在第一类上行子帧中,PDCCH占据一个子帧的前几个OFDM符号(如前两个或前三个OFDM符号),PUCCH占据一个子帧的最后几个OFDM符号(如最后两个或最后三个OFDM符号),PUSCH占据PDCCH与PUCCH之间的OFDM符号,PDCCH与PUSCH之间有保护间隔。在第一类下行子帧中,PDCCH占据一个子帧的前几个OFDM符号(如前两个或前三个OFDM符号),PUCCH占据一个子帧的最后几个OFDM符号(如最后两个或最后三个OFDM符号),PDSCH占据PDCCH与PUSCH之间的OFDM符号,PDSCH与PUCCH之间有保护间隔。
由于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配置的资源单位不再局限于子帧,而是可以将时频空间资源单元划分为更小的资源单位(例如,时隙、微子帧、微时隙、OFDM符号或少于一个OFDM符号的时间单位)或更大的资源单位(例如,超帧),从而使得时频空间资源划分更为灵活。进一步,由于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在空间域上可变,即不同的空间域单位上,如不同的天线端口或波束上,可以配置不同的传输方向。当基于这些形式多样、大小不同的资源单位进行上、下行传输方向的配置时,可以使得时频空间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更为灵活。并且,一个周期内包括的资源单位的数量不受限制,包括的资源单位的种类可以更多,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资源单位对应的分布方式也更多,即配置模式或结构也更为多样,从而使得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更为灵活,能够满足动态变化的业务需求。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处于连接态,也可以处于空闲态。对于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该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均可以携带在第一类PDCCH中,该第一类PDCCH用于携带时频资源或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本实施例中,第一类PDCCH可以包含在以下任意一种子帧中:第一类上行子帧、第二类上行子帧、第一类下行子帧和第二类下行子帧,第一类上行子帧、第二类上行子帧、第一类下行子帧和第二类下行子帧的结构参照上述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该第一类PDCCH在第一类上行子帧、第二类上行子帧、第一类下行子帧和第二类下行子帧中占用的时频资源的具体位置本实施例并不限制。例如,该第一类PDCCH所在的时域资源可以为第二类PDCCH之后的OFDM符号,第二类PDCCH用于携带终端设备的调度信息,即第二类PDCCH为LTE系统中的PDCCH。在LTE系统中,第二类PDCCH占据一个子帧中前三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因此,第一类PDCCH所在的时域资源可以为第三个OFDM符号之后的任意一个或几个OFDM符号,第一类PDCCH所在的时域资源可以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OFDM符号,例如,第一类PDCCH所在的时域资源为第四个OFDM或第五个OFDM符号。该第一类PDCCH所在的时域资源也可以为传输第二类PDCCH的资源中的部分资源,例如,该第一类PDCCH所在的时域资源占用子帧的前三个OFDM符号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OFDM符号,该第一类PDCCH所在的时域资源占用的OFDM符号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配置的,也可以终端设备自己预留的。
图4为引入第一类PDCCH和没有引入第一类PDCCH的第一类子帧的对比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行中第N+1个子帧为没有引入第一类PDCCH的第一类上行子帧,第三行中第N+1个子帧为引入第一类PDCCH的第一类上行子帧,对比第一行和第三行中第N+1个子帧,可知在第一类上行子帧的PDCCH和保护间隔之间增加了第一类PDCCH,相应的,PUSCH占用的时域资源减少,第一类上行子帧的PDCCH为第二类PDCCH。第二行中第N+1个子帧为没有引入第一类PDCCH的第一类下行子帧,第四行中第N+1个子帧为引入第一类PDCCH的第一类下行子帧,对比第二行和第四行中第N+1个子帧,可知在第一类下行子帧的PDCCH和PDSCH之间增加了第一类PDCCH,其中,第一类下行子帧的PDCCH为第二类PDCCH。
本实施例中,第一类PDCCH也称为组PDCCH(group PDCCH)、公共PDCCH(commonPDCCH)或组公共PDCCH(group commom PDCCH)。其中,组可以对应时域资源、频域资源或空间域资源中的至少一个,当组对应时域资源时,组可以表示一个时间段,即第一类PDCCH包含的是一个时间段内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该时间段可以是连续的时间段,也可以是不连续的时间段,该时间段内可以包括多个频域单位。当组对应频域资源时,组可以表示载波、频段或子带中的至少一项,即第一类PDCCH包含的是一个或多个载波、子带或频段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该载波可以为载波频段。当组对应空间域资源时,组可以表示波束或天线端口中的至少一项,即第一类PDCCH包含的是一个或多个波束或天线端口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类PDCCH中包括第一DCI,该第一DCI为本申请新定义的DCI,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DCI包括至少一个信息块(block),每个信息块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位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该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该第一DCI也称为组DCI(group DCI)、公共DCI(common DCI)或组公共DCI(groupcommon DCI)。组可以对应时域资源、频域资源或空间域资源中的至少一项,当组对应时域资源时,第一DCI的每个信息块中可以包括一个时间段内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该时间段可以是连续的时间段,也可以是不连续的时间段,该时间段内可以包括多个时域单位。当组对应频域资源时,第一DCI的每个信息块中包括一个或多个载波、子带或频段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当组对应空间域资源时,每个信息块中包括一个、多个波束和/或一个、多个天线端口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图5为第一DCI的一种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第一DCI包括三个信息块,第一个信息块包括子带1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第二个信息块包括子带2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第三个信息块包括子带3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可选的,每个信息块也可以包括预先划分的多个频域单位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例如,该第一DCI包括三个信息块,第一个信息块包括载波1到载波5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第二个信息块包括载波6到载波10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依次类推。当组对应空间域资源时,第一DCI的每个信息块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波束或天线端口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例如,该第一DCI包括三个信息块,第一个信息块包括波束1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第二个信息块包括波束2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第三个信息块包括波束3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可选的,每个信息块也可以包括预先划分的多个空间域单位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例如,该第一DCI包括三个信息块,第一个信息块包括波束1到波束5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第二个信息块包括波束6到波束10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依次类推。此外,组还可以对应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和空间域资源中的任意两个资源或三个资源的组合用。例如,当组对应空间域和频域资源时,第一DCI的每个信息块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传输波束上的一个或多个载波、子带或频段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每个信息块中还包括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生效时间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该生效时间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生效起始时刻和生效持续时间,根据生效起始时刻和生效持续时间可以唯一确定一段生效时间,生效持续时间也可以称之为时间窗。当该生效时间信息中只包括生效持续时间时,配置信息的生效起始时刻可以是默认的值,例如,生效起始时刻为生效时间信息的通知时间,生效时间信息的通知时间即接收到第一DCI的时间。或者,生效起始时刻与生效时间信息的通知时间的关系由终端设备预先规定或由接入网设备预先配置,则终端设备根据生效起始时刻与通知时间的关系确定生效起始时刻,例如,生效起始时刻与通知时间的关系为生效起始时刻为通知时间延迟2ms,则终端设备将通知时间加上2ms得到生效起始时刻。
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可以通过索引在第一DCI中指示。相应的,生效时间的索引与配置信息的索引的对应关系可以被预先规定或预先配置为一个索引表格。该索引表格可以在系统信息中广播或通过操作运行管理(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简称OAM)中心预先配置。该索引表格中可以采用索引1(index 1)表示默认生效时间对应的配置信息的索引,采用索引2(index 2)表示有效生效时间的索引与配置信息的索引的关系,该有效生效时间不是默认生效时间。不同的配置信息通过配置信息索引区别。表一为默认生效时间和配置信息的索引的对应关系。
表一
Figure GPA0000263164720000141
如表一所示,默认生效时间通过三个比特位指示,三个比特位共可以指示8个默认生效时间,每个默认生效时间对应一种或多种配置信息。例如,当每个默认生效时间对应一种配置信息时,001表示的默认生效时间对应配置信息的索引为1,010表示的默认生效时间对应的配置信息的索引为2,100表示的默认生效时间对应的配置信息的索引为3。如果第一配置信息和/或第二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为默认生效时间,则第一配置信息和/或第二配置信息使用的默认生效时间会在第一DCI中通过相应的比特位指示,用于指示默认生效时间的比特位可以由接入网设备预配置。
表二为有效生效时间的索引与配置信息的索引的关系。
表二
Figure GPA0000263164720000151
如表二所示,有效生效时间的索引例如为1、2、3,每个有效生效时间对应多种配置信息,例如,有效生效时间索引1表示的有效生效时间对应的配置信息的索引为1、2、3,有效有效生效时间索引2表示的有效生效时间对应的配置信息的索引为4、5、6,有效有效生效时间索引3表示的有效生效时间对应的配置信息的索引为7、8、9。
相应的,在第一DCI中有一系列比特位对应于索引1的配置信息,有一系列比特对应于索引2与索引1的配置信息组合。例如,第一DCI的每个信息块中占用3个比特位表示索引1的配置信息,占用5个比特位表示索引2与索引1的配置信息组合。具体的,可以通过比特位激活或去激活,来显示哪个配置信息被应用以及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还可以通过显式的方式指示配置信息的索引,或者,配置信息的索引和生效时间的索引,例如,通过高层信令(如RRC消息)携带配置信息的索引和生效时间的索引,或通过MAC层信令/物理层信令携带配置信息的索引和生效时间的索引。此外,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还可以通过显式的方式指示配置信息,或者,配置信息和生效时间,例如,通过高层信令(如RRC消息)携带配置信息和生效时间,或通过MAC层信令/物理层信令携带配置信息和生效时间。
当第一DCI中包括多个信息块时,终端设备需要获知每个信息块的起始资源位置,才能正确读取信息块中的内容。可选的,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高层配置信令,该高层配置信令中包括每个信息块的起始资源位置的参数,终端设备根据每个信息块的起始资源位置的参数获得每个信息块的起始资源位置,然后根据每个信息块的起始资源位置从第一类型PDCCH中读取每个信息块的内容。
如果终端设备有x个(x大于等于1)配置信息,m个信息块,每个信息块可以定义下面的域:时间长度指示域和配置指示域。其中,一个时间长度指示可以用0或y(y大于等于1)比特表示,其中,0意味着应用默认或缺省的生效时间,默认或缺省的生效时间可以是1个时域单位。配置指示域可以包括多个配置号,例如,配置指示域为:配置号1、配置号2、……、配置号n。这n个配置指示域对应于一组预定义、预通知或预广播的配置信息。
同样,如果终端设备有x个配置信息,m个信息块,每个信息块可以定义下面的域:载波指示域和配置指示域。其中,载波指示域可以指示一个载波或多个载波。配置指示域可以包括多个配置号,例如,配置指示域为:配置号1、配置号2、……、配置号n。这n个配置指示域对应于一组预定义、预通知或预广播的配置信息。该载波指示域中的载波也可以替换为频段或子带。
同样,如果终端设备有x个配置信息,m个信息块,每个信息块可以定义下面的域:波束指示域和配置指示域。其中,波束指示域可以指示一个波束或多个波束。配置指示域可以包括多个配置号,例如,配置指示域为:配置号1、配置号2、……、配置号n。这n个配置指示域对应于一组预定义、预通知或预广播的配置信息。波束指示域中的波束也可以替换为天线端口。
上述只是示例,实际中,每个信息块可以包含任何时域资源、频域资源或空间域资源上的一个资源或多个资源组合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一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携带,同样,第二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通过高层信令携带。可选的,高层信令配置被第一DCI中对应的比特位激活。例如,通过高层信令预先获知有五个可选的生效时间信息及其对应的索引,则在第一DCI中设置相应的比特位来表示哪个生效时间信息对应的索引被激活。
可选的,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类PDCCH之前,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类PDCCH的激活指示信息,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类PDCCH之前,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类PDCCH的激活指示信息。该第一类PDCCH的激活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将使用第一类PDCCH。
可选的,第一类PDCCH的发送功率大于第二类PDCCH发送功率,这是因为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类PDCCH不仅要使本小区内的终端设备能够接收到,也需要相邻小区的终端设备能够接收到,而第二类PDCCH通常只要本小区的终端设备能够接收到,因此,第一类PDCCH比第二类PDCCH需要更大的发送功率。终端设备在解调第一类PDCCH时,需要根据第一类PDCCH与公共参考信号(Common Reference Signal,简称CRS)的功率比值进行解调。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类PDCCH对CRS的第一功率比值的第一确定参数,和/或,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类PDCCH对CRS的第二功率比值的第二确定参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确定参数确定第一功率比值,根据第一功率比值解调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类PDCCH,终端设备根据第二确定参数确定第二功率比值,根据第二功率比值解调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类PDCCH。第一确定参数和第二确定参数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信令,比如广播信令,来进行指示或预先通知。第一确定参数和第二确定参数也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进行指示或预先通知。
可选的,配置信息的生效持续时间小于X2接口交换时间,其中,X2接口是e-NB之间的互连接口,支持数据和信令的直接传输。例如,X2接口时延是10ms-20ms。则配置信息的生效持续时间小于10ms。
上述提到的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的方法适用于连接态终端设备。空闲态终端设备无法接收到第一类PDCCH,空闲态终端设备只有接入网络,接收到第一个第一类PDCCH,才能获取到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因此,对空闲态终端设备需要有一些增强方式,以便让空闲态终端设备能够尽快获得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是在随机接入过程中携带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随机接入过程包括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对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来说,终端设备随机选择一个前导序列(在LTE系统中每个小区有64个可用的前导序列)向网络侧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如果同一时刻多个终端设备使用同一个前导序列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就会发生冲突,有可能导致接入失败。而无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设备使用基站分配的前导序列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不会存在冲突,故接入成功率较高。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主要包括4个步骤:(1)终端设备随机选择一个前导序列(preamble),在(Random Access Channel,简称RACH)上发送。(2)基站检测到终端设备发送前导序列后,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简称RAR)。(3)终端设备在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后,根据其指示在分配的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消息。(4)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消息,并向终端设备发送冲突解决消息。
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主要包括3个步骤;(1)基站使用专用信令指派专用前导序列;(2)终端设备在RACH上发送基站分配的前导序列;(3)基站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前导序列后,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
对于空闲态且进行下行接收的终端设备,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竞争解决消息中,第二配置信息携带在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竞争解决消息中。其中,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可以是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三条消息,也可以是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二条消息,竞争解决消息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第四条消息。
对于空闲态且进行上行发送的终端设备,第一配置信息携带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paging)中,第二配置信息携带在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中。在LTE系统中,如果网络侧要向空闲态的终端设备发送数据,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简称MME)需要向终端设备注册的跟踪区(Tracking Area,简称TA)内所有eNB发送寻呼消息,然后eNB通过空口(Uu口)发送寻呼消息,小区内空闲态的终端设备会接收到寻呼消息。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寻呼消息中携带第一配置信息或第二配置信息,使得空闲态终端设备能够及时的获取到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竞争解决消息中还包括第一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竞争解决消息中还包括第二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中还包括第一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中还包括第二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
可选的,该生效时间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生效起始时刻和生效持续时间。生效起始时刻和生效持续时间可以唯一确定一个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当生效时间信息只包括生效持续时间时,生效起始时刻与生效时间信息的通知时间的关系被预先规定或预先配置。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通过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yIdentity,简称RNTI)加扰,第二配置信息通过第二RNTI加扰。相应的,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时,使用第一RNTI进行解扰,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二配置信息时,使用第二RNTI进行解扰。
为了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正确接收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使用的第一发送资源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的第二发送资源正交。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和/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之前,接收第一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和/或,接收第二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且第一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第一发送资源和第二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第二发送资源正交。则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在第一发送资源上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根据第二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在第二发送资源上接收第二配置信息。为了保证第一发送资源和第二发送资源互不干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需要在时域、频域或码域中的至少一种资源上进行相互协调,使得第一发送资源和第二发送资源互不干扰,从而保证彼此对对方的第一类PDCCH的接收和解调不受干扰。所述相互协调可以是基于接入网设备间的接口进行信令协调或者通过OAM进行协调。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在时域单位上的传输方向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在至少一个时域单位上传输方向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用于进行检测或解码的所有信息都需要小区间相互通知或预先配置给接入网设备,并由接入网设备通知给终端设备,或者直接配置给终端设备。用于进行检测或解码的信息包括第一类PDCCH所在的资源信息,用于解绕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的RNTI信息,第一DCI的格式信息。
步骤S102、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和/或第二配置信息进行数据传输。
如果终端设备属于第一接入网设备覆盖的小区,则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在指示的资源单位上进行数据传输,如果终端设备属于第二接入网设备覆盖的小区,则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配置信息在指示的资源单位上进行数据传输。该资源单位包括时域单位、频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一个或多个。
如果终端设备属于第一接入网设备覆盖的小区,则第二接入网设备覆盖的小区为终端设备的邻区,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可能在时域单位、频域单位和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项上存在交叉时隙干扰,本实施例中,由于终端设备能够接收到第二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因此,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消除或缓解交叉时隙干扰。
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和/或第二配置信息生成可能的功率控制参数、信道测量以及抗干扰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抗干扰方式包括过载指示(OverloadIndicator,简称OI)或高干扰指示(High Interference Indicator,简称HII)。具体的,当终端设备属于第一接入网设备覆盖的小区时,终端设备获取到第一配置信息,即获取到了服务小区的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如果终端设备进一步获取到第二配置信息,则可以得到邻区的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终端设备可以推导出在哪个或哪些资源单位(包括时域单位、频域单位和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项中)上存在不同链路方向之间的干扰,即交叉链路干扰;在哪个或哪些资源单位(包括时域单位、频域单位和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项中)上存在相同链路方向之间的干扰。针对这种不同的干扰,终端设备会应用特定的干扰控制方式,例如,对相同链路方向和不同链路方向,应用不同的功率控制参数;对相同链路方向和不同链路方向,区分不同的OI/HII干扰汇报;对相同链路方向和不同链路方向,应用不同的信道测量。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和/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二接入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该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和/或第二配置信息进行数据传输。该方法中一个周期内包括的资源单位的数量不受限制,包括的资源单位的种类可以更多,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资源单位对应的分布方式也更多,即配置模式或结构也更为多样,从而使得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更为灵活,能够满足动态变化的业务需求。
图6为实施例二提供的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该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该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S202、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
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该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在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不同。
本实施例中,频域单位包括频带、子带或PRB中的至少一种。时域单位包括超帧、帧、时隙、子帧、微子帧、微时隙、OFDM符号或少于一个OFDM符号的时间单位中的至少一种。空间域单位包括波束或天线端口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之前,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之前,第一接入网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协商,确定发送第一配置信息使用第一发送资源以及确定发送第二配置信息的第二发送资源,其中,第一发送资源和第二发送资源正交。然后,第一接入网设备在第一发送资源上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二接入网设备在第二发送资源上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可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使用的第一发送资源,以及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使用的第二发送资源由OAM配置。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分别携带在第一类PDCCH中,该第一类PDCCH用于携带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本实施例中,第一型PDCCH可以包含在以下任意一种子帧中:第一类上行子帧、第二类上行子帧、第一类下行子帧和第二类下行子帧。
该第一类PDCCH所在的时域资源可以为第二类PDCCH之后的OFDM符号,该第一类PDCCH所在的时域资源也可以为传输第二类PDCCH的资源中的部分资源。本实施例中,第一类PDCCH也称为group PDCCH、common PDCCH或group commom PDCCH。其中,组(group)可以对应时域资源、频域资源或空间域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组的具体含义参照实施例一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类型PDCCH中包括第一DCI,该第一DCI为本申请新定义的DCI,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DCI包括至少一个信息块,每个信息块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该第一DCI也称为group DCI、common DCI或group common DCI。组可以对应时域资源、频域资源或空间域资源中的至少一项,组的具体含义参照实施例一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每个信息块中还包括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生效时间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该生效时间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生效起始时刻和生效持续时间,根据生效起始时刻和生效持续时间可以唯一确定一段生效时间。
上述步骤201或202为可选,即实施例可以为只包含202步骤或只包含201步骤。
本申请中第一类PDCCH的激活指示信息也可以称之为第一类PDCCH的存在指示信息或是否配置第一类PDCCH的指示信息。
上述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可以被扩展为任何5G系统中的资源配置,例如新的无线电系统中的资源配置,不只受限于灵活双工系统。时频空间资源配置可以应用在任何5G系统中。时频空间资源配置可以应用在任何5G高频系统中。高频系统可以为毫米波系统。
图7为实施例三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
传输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11,还用于: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携带在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所述第一类PDCCH用于携带时频资源或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携带在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所述第一类PDCCH用于携带时频资源或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类PDCCH包含在以下任意一种子帧中:第一类上行子帧、第二类上行子帧、第一类下行子帧和第二类下行子帧;
所述第一类上行子帧包括:PDCCH、保护间隔、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
所述第二类上行子帧包括:PUCCH和PUSCH;
所述第一类下行子帧包括:PDCCH、PDSCH、保护间隔和PUCCH;
所述第二类下行子帧包括:PDCCH和PDSCH。
可选的,所述第一类PDCCH所在的时域资源为第二类PDCCH之后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或者,所述第一类PDCCH所在的时域资源为传输所述第二类PDCCH的资源中的部分资源,其中,所述第二类PDCCH用于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调度信息。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11,还用于: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类PDCCH的激活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1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类PDCCH的激活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类PDCCH的发送功率大于第二类PDCCH的发送功率,所述第二类PDCCH用于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调度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类PDCCH中包括第一DCI,所述第一DCI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位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和/或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DCI包括至少一个信息块,每个信息块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位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和/或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11,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高层配置信令,所述高层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每个信息块的起始资源位置的参数,根据所述每个信息块的起始资源位置从所述第一类PDCCH中读取所述每个信息块。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1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和/或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通过高层信令携带,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通过高层信令携带。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携带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竞争解决消息中。
可选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携带在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竞争解决消息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竞争解决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竞争解决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携带在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中。
可选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携带在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
可选的,所述生效时间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生效起始时刻和生效持续时间。
可选的,当所述生效时间信息只包括所述生效持续时间时,所述生效起始时刻与所述生效时间信息的通知时间的关系被预先规定或预先配置。
可选的,所述频域单位包括频带、子带或物理资源块PRB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时域单位包括超帧、帧、时隙、子帧、微子帧、微时隙、OFDM符号或少于一个OFDM符号的时间单位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空间域单位包括波束或天线端口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微子帧小于所述子帧的长度,所述微时隙小于所述时隙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通过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加扰,第二配置信息通过第二RNTI加扰。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11,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和/或接收第二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第一发送资源和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第二发送资源正交。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不同。
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图8为实施例四提供的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接入网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21,用于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
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协商,确定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使用第一发送资源以及确定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第二发送资源,其中,所述第一发送资源和所述第二发送资源正交。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使用的第一发送资源,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使用的第二发送资源由操作运行管理中心OAM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携带在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所述第一类PDCCH用于携带时频资源或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携带在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所述第一类PDCCH用于携带时频资源或时频空间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通过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加扰,所述第二配置信息通过第二RNTI加扰。
本实施例的接入网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图9为实施例五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31、存储器32和收发器33,所述存储器32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收发器33用于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处理器3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32中存储的指令,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图10为实施例六提供的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接入网设备包括处理器41、存储器42和收发器43,所述存储器42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收发器43用于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处理器4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42中存储的指令,以使所述接入网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本申请中接入网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使用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本申请所述的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6)

1.一种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高层配置信令;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其中,所述第一类PDCCH包括第一DCI,所述第一DCI包括至少一个信息块,所述至少一个信息块中的每个信息块对应至少一个资源单位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高层配置信令中包括所述每个信息块的起始资源位置的参数;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每个信息块的起始资源位置的参数获取所述每个信息块;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每个信息块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类PDCCH的激活指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接收所述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和所述配置信息的生效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通过高层信令携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单位包括频带、子带或物理资源块PRB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时域单位包括超帧、帧、时隙、子帧、微子帧、微时隙、OFDM符号或少于一个OFDM符号的时间单位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空间域单位包括波束或天线端口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微子帧小于所述子帧的长度,所述微时隙小于所述时隙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CI通过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加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PDCCH为组公共PDCCH。
9.一种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高层配置信令;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类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其中,所述第一类PDCCH包括第一DCI,所述第一DCI包括至少一个信息块,所述至少一个信息块中的每个信息块对应至少一个资源单位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在至少一个资源单位上的传输方向的配置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包括频域单位、时域单位或空间域单位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高层配置信令中包括所述每个信息块的起始资源位置的参数;
所述每个信息块的起始资源位置的参数用于获取所述每个信息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CI通过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加扰。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第一类PDCCH的激活指示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单位包括频带、子带或物理资源块PRB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时域单位包括超帧、帧、时隙、子帧、微子帧、微时隙、OFDM符号或少于一个OFDM符号的时间单位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空间域单位包括波束或天线端口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微子帧小于所述子帧的长度,所述微时隙小于所述时隙的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配置信息的发送资源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PDCCH为组公共PDCCH。
1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以及
与所述存储器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置方法。
1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以及
与所述存储器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执行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置方法。
CN201780050872.0A 2017-04-21 2017-05-05 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6444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67471 2017-04-21
CN2017102674712 2017-04-21
PCT/CN2017/083328 WO2018192015A1 (zh) 2017-04-21 2017-05-05 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44450A CN109644450A (zh) 2019-04-16
CN109644450B true CN109644450B (zh) 2020-12-08

Family

ID=63855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0872.0A Active CN109644450B (zh) 2017-04-21 2017-05-05 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1129155B2 (zh)
EP (1) EP3614759B1 (zh)
JP (2) JP6891296B2 (zh)
KR (2) KR102469974B1 (zh)
CN (1) CN109644450B (zh)
AU (2) AU2017410632B2 (zh)
CA (1) CA3060399C (zh)
ES (1) ES2913261T3 (zh)
NZ (1) NZ759178A (zh)
RU (1) RU2730967C1 (zh)
WO (1) WO201819201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4598A1 (zh) * 2021-07-13 2023-01-19 上海推络通信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1120B (zh) * 2017-05-05 2023-05-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RU2767179C2 (ru) * 2017-11-10 2022-03-16 Сони Корпорейшн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и программа
EP3902351B1 (en) * 2019-02-11 2023-05-1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1056385A1 (zh) * 2019-09-27 2021-04-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950212B2 (en) * 2019-12-12 2024-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advance signaling for multi-transmit receive point operation
CN114095979A (zh) * 2020-08-24 2022-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以及相关设备
CN112235820B (zh) * 2020-12-17 2021-03-1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帧结构的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146507A1 (en) * 2020-12-30 2022-07-07 Arris Enterprises Llc System to dynamically detect and enhance classifiers for low latency traffic
CN116209072A (zh) * 2021-11-30 2023-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846885A (zh) * 2022-03-29 2022-08-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确定传输方向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46886A (zh) * 2022-03-29 2022-08-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确定传输方向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97148A1 (en) * 2022-04-12 2023-10-19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direction
CN117596672A (zh) * 2022-08-08 2024-02-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5203A (zh) * 2013-04-03 2014-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下行资源配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341891A (zh) * 2015-07-10 2017-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客户端设备及服务端设备
WO2017173660A1 (zh) * 2016-04-08 2017-10-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传输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3627B (zh) 2011-12-08 2014-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3169074A1 (en) * 2012-05-10 2013-11-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ram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 td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858446B1 (en) 2012-06-28 2023-02-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for downlink data
CA3067371C (en) * 2012-09-26 2023-01-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for dynamic tdd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BR112015009898B1 (pt) 2012-11-02 2022-1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e informações,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stação base e mídia de armazenament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US10051609B2 (en) 2013-03-05 2018-08-1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6388584B2 (ja) * 2013-07-05 2018-09-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通信方法
US9923690B2 (en) * 2013-08-06 2018-03-2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ynamic signaling of the downlink and uplink subframe allocation for a TD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110363B2 (en) * 2015-01-29 2018-10-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latency in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US10104658B2 (en) * 2015-06-12 2018-10-16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y of control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141848B (zh) 2015-08-31 2022-05-3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基站以及系统
CN106507486B (zh) * 2015-09-08 202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6559130B (zh) 2015-09-30 2019-06-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682232B (zh) 2016-01-08 2018-03-1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资源配置装置和基站
EP3595375B1 (en) * 2017-03-16 2021-06-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transmission direc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5203A (zh) * 2013-04-03 2014-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下行资源配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341891A (zh) * 2015-07-10 2017-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客户端设备及服务端设备
WO2017173660A1 (zh) * 2016-04-08 2017-10-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传输资源的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scussion on duplexing flexibility and cross-link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schemes;ZTE, ZTE Microelectronics;《R1-1701616》;20170206;第1-3节 *
Overview of Duplexing an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ZTE, ZTE Microelectronics;《R1-1704433》;20170325;第1-3节 *
Transmission direction identification via OTA signaling;Fujitsu;《R1-1704483》;20170322;第1-3节 *
ZTE, ZTE Microelectronics.Discussion on duplexing flexibility and cross-link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schemes.《R1-1701616》.2017,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4598A1 (zh) * 2021-07-13 2023-01-19 上海推络通信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1215138A1 (en) 2021-09-02
US20200137730A1 (en) 2020-04-30
NZ759178A (en) 2022-09-30
KR20210132249A (ko) 2021-11-03
JP6891296B2 (ja) 2021-06-18
CA3060399A1 (en) 2018-10-25
EP3614759B1 (en) 2022-04-13
RU2730967C1 (ru) 2020-08-26
KR102321890B1 (ko) 2021-11-03
KR102469974B1 (ko) 2022-11-22
KR20190140983A (ko) 2019-12-20
JP7167250B2 (ja) 2022-11-08
WO2018192015A1 (zh) 2018-10-25
ES2913261T3 (es) 2022-06-01
EP3614759A1 (en) 2020-02-26
AU2017410632B2 (en) 2021-06-03
JP2020518178A (ja) 2020-06-18
CN109644450A (zh) 2019-04-16
CA3060399C (en) 2022-07-26
JP2021153303A (ja) 2021-09-30
AU2017410632A1 (en) 2019-11-28
EP3614759A4 (en) 2020-04-29
US11129155B2 (en) 2021-09-21
AU2021215138B2 (en) 2022-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4450B (zh) 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US1138872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 exchange
CN109309961B (zh) 一种配置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8737039B (zh) 随机接入及响应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1480386A (zh) 针对新无线电频谱共享(nr-ss)的基于子带的随机接入和调度请求
CN110234164B (zh) 一种确定控制信道位置方法设备和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40516A (zh) 用于在免授权频带中发送上行链路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26473A (zh) 新无线电非授权频谱中随机接入信道的对话前监听和信道接入优先级等级
EP3657897B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ch procedure betwee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therefor
TW202008829A (zh) 資源配置的方法和終端設備
CN114340014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TW202008828A (zh) 資源配置的方法和終端設備
CN107770733B (zh) 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9025406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EP408093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87645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EP3921968B1 (en) Lte-m carrier placement with guard band in nr band
US11937114B2 (en) Selective measurement reporting for a user equipment
WO2024011632A1 (zh)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461277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2023517436A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一時識別子に関連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6686364A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6686381A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