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44054A - 无线通信的evm要求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的evm要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44054A
CN109644054A CN201680088701.2A CN201680088701A CN109644054A CN 109644054 A CN109644054 A CN 109644054A CN 201680088701 A CN201680088701 A CN 201680088701A CN 109644054 A CN109644054 A CN 109644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quirement
radio node
test device
transmission
transm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87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44054B (zh
Inventor
托马斯·查普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9644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4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44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4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6Weighted combining using weights depending on external parameters, e.g.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predetermined weights or beam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0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tter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B17/104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tter or components thereof of other parameters, e.g. DC offset, delay or propagation ti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0Polarisation diversity; Directional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测试无线电节点(100)是否符合发射机干扰质量要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从无线电节点(100)起的多个方向上从无线电节点(100)接收传输,并且确定接收到的传输是否符合要求,该要求至少涉及多个方向上的发射机干扰质量。本公开还涉及相关的方法和设备。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的EVM要求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具体涉及针对进行发射的无线电节点的要求和相关测试。
背景技术
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波束成形的使用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天线元件数量的逐渐增加,它还变得更加灵活。为了保证可接受的传输质量,需要对无线电节点进行测试以符合特定要求,例如可以在电信标准中定义特定要求。然而,一些要求可能并不合适,因为它们可能过度限制了波束成形系统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波束成形允许各种各样的传输,这些传输可能受到发射机干扰所引起的不同影响。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要求的方法,以及测试是否符合该要求,不会过度限制在发射时允许的波束成形的模式或类型。
因此,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无线电节点是否符合发射机干扰质量要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从无线电节点起的多个方向上从无线电节点接收传输,并且确定接收到的传输是否符合该要求,该要求至少涉及多个方向上的发射机干扰质量。
所述方法可以由测试装置执行,例如,如本文所述的测试装置。通过对多个方向进行测试(确定接收到的传输是否符合要求),保留了满足要求的波束成形的类型的多种可能性,例如允许运营商针对不同类型的波束成形提供广泛的可能性,同时确保可接受的传输状况。通过利用传感器(接收天线)和/或通过布置/重新布置无线电节点和/或传感器以覆盖多个方向(例如,通过旋转其中一个或多个),可以在从节点起的多个方向上进行传输。
还描述了一种用于测试无线电节点是否符合发射机干扰质量要求的测试装置。测试装置适于和/或包括接收模块,接收模块用于在从无线电节点起的多个方向上从无线电节点接收传输。测试装置还适于和/或包括确定模块,确定模块确定接收到的传输是否符合该要求,该要求至少涉及多个方向上的发射机干扰质量。测试装置可以适于旋转无线电节点,和/或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接收天线),传感器可以是可移动的和/或可旋转的。
该要求一般涉及经波束成形的传输,特别是利用有源天线系统(AAS)的波束成形。具体地,这种经波束成形的传输可以利用多个天线元件和/或有源天线系统(AAS)。可以认为测试装置和/或无线电节点包括天线元件和/或AAS。一般地,无线电节点可以连接到或能够连接到多个天线元件和/或天线阵列,多个天线元件和/或天线阵列可以是AAS。可以认为所述方法包括控制无线电节点进行经波束成形的传输,和/或所述测试装置适于和/或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无线电节点进行经波束成形的传输。控制可以包括指示和/或操作无线电节点以提供经波束成形的传输,例如经由适当的接口。可以控制经波束成形的传输以指向特定的方向和/或角度,特别是指向多个方向和/或涉及特定传输功率(例如,根据传输方向或角度决定)。
一般地,接收可以包括测量接收到的传输,和/或可以包括将接收到的和/或经测量的接收到的传输与目标进行比较。例如,目标可以表示期望和/或预期的传输,如目标传输简档(profile)。比较可以基于和/或考虑传输路径(例如,空中通信)上的传输偏差,具体是在无线电节点或相关联的天线元件或天线阵列和测试装置的接收机之间的传输偏差。可以使用AAS来发射传输。一般地,在不同角度上的接收可以在时间上连续地执行,例如,基于旋转无线电节点和/或传感器。
可以认为,相对于固定坐标系或方向(例如,基本方向和/或与全局坐标相关)、和/或相对于无线电节点的轴、和/或水平地、和/或根据方位角和/或垂直地定义该要求的多个方向。例如,该要求的多个方向可以与主瓣上的方向无关。
该要求的多个方向可以表示方向的范围和/或包括方向的范围,例如间隔。方向一般可以涉及二维角方向或角度(例如,在截面中,水平或垂直或方位角的方向)和/或三维角方向或角度(例如,立体角或空间角,相应地立体角或空间角的范围)。方向或角度的范围或间隔可以是连续的,和/或多个方向可以涉及多个范围或间隔,例如,径向布置到共同的中点。可以通过方向集来指示和/或表示多个方向。可以认为,多个方向覆盖二维中的小于360度或180度或120度或90度的范围,和/或立体角中的小于4π或2π或π或π/2的范围。一般可以认为,该要求规定了在方向集或多个方向上的与发射机干扰质量相关联的量,相应地是量分布,例如,最大量或最大量分布。如果接收到的传输至少在角度集或多个角度上符合规定的量或量分布(例如,未超过最大量),则可以确定来自无线电节点的传输符合要求。
在一些变型中,该要求涉及空中通信OTA要求。这些要求可以涉及从天线阵列传播的传输,例如,通过周围空中传播。该要求可以涉及一定距离(OTA距离),可以规定该距离。可以认为,接收包括接收通过空中和/或通过规定距离传播的传输。然而,在一些变型中,可以认为在与天线阵列或无线电节点的直接连接中执行接收和/或在距天线阵列或无线电节点不同距离处执行接收。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可以包括对接收到的传输进行变换和/或映射和/或对OTA和/或规定距离进行相应的测量。
一般地,该要求可以与经波束成形的传输的模式或波束形式无关。波束成形的模式可以涉及将用于波束成形的天线元件的数量、或者用于信令的波束或波瓣的类型。例如,不同形式的波束可以在空间角度、方向和/或数量和/或瓣(例如,主瓣和/或旁瓣)的延伸等上不同。具体地,该要求可以与波束方向和/或波束的主瓣的方向无关。在该上下文中,可以定义该要求,使得多个方向与波束的传输方向和/或瓣(特别是主瓣(或旁瓣))的方向无关。
还可以考虑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无线电节点,已对所述无线电节点执行了本文所述的方法中的任一项。属于已执行所述方法中的任一项的测试装置所表示的组的无线电节点可以被认为是已对其执行了所述方法的无线电节点。已对其执行了方法可以表示已测试所述无线电节点是否符合要求。
此外,可以考虑包括指令的程序产品。指令适于使控制电路执行和/或控制本文描述的方法中的任一项,具体地,如果所述指令被控制电路执行,使控制电路执行和/或控制本文描述的方法中的任一项。
还提出了存储如本文所述的程序产品和/或包括指令的存储介质。指令可适于使控制电路执行和/或控制本文描述的方法中的任一项,具体地,如果所述指令被控制电路执行,使控制电路执行和/或控制本文描述的方法中的任一项。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的存储器、缓冲器、高速缓存、光盘、磁存储器、闪存等中的至少一个。
一般地,测试装置可以包括适于接收和/或容纳无线电节点(可以是要进行测试的节点)的腔室。测试装置可以包括用于从无线电节点接收传输的一个或多个接收机,和/或适于控制测试装置和/或无线电节点(相应地,来自无线电节点的传输)的控制电路。可以认为测试装置包括和/或连接到或能够连接到适当的电源。
发射机干扰质量(TDQ)可以与发射机(例如,无线电节点和/或相关联的天线阵列和/或无线电电路)的传输质量相关。TDQ可以基于各个发射机的特性,和/或表示发射机的自失真和/或自干扰。具体地,传输质量可以表示(实际)传输与受控或目标传输(相应地,实际传输简档(例如,角度和空间)与受控或目标传输轮廓)的偏差。具体地,这种偏差(导致信号中的干扰)可能是发射机固有特性造成的,例如,由于非线性行为和/或不太完美的组件(例如,无线电电路(特别是放大器))和/或忽视和/或未考虑传播效应(例如,在空中传播)而造成的。例如,可以通过误差矢量幅度(或测量)EVM要求来表示发射机干扰质量要求。一般地,EVM是表示发射机干扰质量的非常适当的方式(特别是对于波束成形),然而,也可以使用其他参数,例如,归一化为各向同性或角度限制的传输功率的参数化、或者相对允许的误差参数化。EVM可以表示星座传输点中的误差。为了确定TDQ,可以考虑传播效应,例如,在受控测试装置中和/或基于测量和/或传播模型来考虑。
一般地,无线电节点可以是适于经波束成形的传输的任何节点,特别是网络节点,可以是基站(例如,e节点B或等同物)或中继站或子节点(例如,微型、毫微微、微微或其他节点),或者在一些情况下是终端或用户设备或MTC(机器类型通信)设备。无线电节点可以包括控制电路和/或无线电电路,和/或包括和/或连接或能够连接到天线电路。具体地,天线电路可以包括天线阵列,天线阵列可以表示AAS或者是AAS的一部分。波束成形可以是有源波束成形,例如利用AAS的波束成形。
附图说明
提供附图以阐明本文描述的方法和概念,而不意在限制它们的范围。
附图包括:
图1示出了AAS架构的示例;
图2示出了均匀线性阵列的示例;
图3示出了从均匀线性阵列转向的不同波束的示例;
图4示出了由单个发射机和无源天线组成的非AAS基站的表示;
图5示出了每个天线元件具有一个发射机的AAS BS的表示;
图6示出了AAS BS输出的空间划分的表示,示出了波束成形的有用信号和不相关的失真的空间图案;
图7示出了与图6相关联的EVM的空间变型的说明;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测试无线电节点是否符合TDQ要求的方法;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相关联的测试装置;以及
图10示出了示例性无线电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它被示例性地称为(无线电)基站。除非特别声明,否则任何对这类的引用都可以通过对无线电节点的引用来代替。
有源天线系统(AAS)是LTE演进的重要部分,也是5G必不可少的部分。AAS是通常用于描述发射节点(发射机)的通用术语,例如无线电基站,无线电基站包含大量可用于MIMO和波束成形的分立的发射机(例如,包括天线元件),并且集成有源发射机组件和辐射元件。AAS实现方式具有多个优点。一个优点是集成设计减少了损耗因子并且可以降低整体功耗。第二,可以降低成形因子(即,大小和/或重量)。与此相关的是,存在一些可能的方法来简化站点。对于LTE,AAS基站可以提供波束成形功能,例如小区划分、可变下倾角和用户特定波束成形(例如,将波束单独对准特定用户/用户设备)。在3GPP中,已经规定了多种空中接口增强,包括可能多达16个CSI-RS端口和CSO-RS波束成形以促进AAS基站的利用。
设想NX和5G可以在比当前更高的频带中工作。例如,针对日本的第一系统讨论了4GHz的可能性,而WRC15可以分配高达6GHz的频谱。未来,进一步设想ITU和/或区域监管机构可以分配10-100GHz范围内的毫米波频谱。
更高频率下的传播损耗比当前频带中的传播损耗高的多。此外,设想将在更高的带宽内进行传输。由于基站和设备二者的发射功率受到物理限制和诸如EMF(最大允许的电磁场强度)的考虑的限制,因此单纯通过增加发射功率,可能无法补偿增加的穿透损耗并且在更宽的带宽内提供足够的SINR。为了实现高数据率所需的链路预算,波束成形将是必需的。因此,预期集成有源阵列将成为5G时代中实际采用的主流基站建设。
为了实现波束成形,如图1中所示,AAS基站将具有多个逻辑组件。基站包括天线阵列(表示天线电路)以及包括无线电分发网络的无线电电路、收发机单元阵列和基带处理装置。基带处理可用于执行用户特定TX和RX波束成形。尽管作为基站的一个逻辑部分,但是基站处理可以不与其他组件物理在相同位置。收发机单元阵列包含有源电路,有源电路在发射和接收中执行诸如信号调整、放大和滤波的动作。
可以存在不同数量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并且发射机和接收机可以被实现为单个模块或者分离地实现。无线电分发网络(RDN)在收发机单元阵列和发射天线元件之间分发TX信号,在接收天线元件和收发机单元阵列之间分发RX信号。RDN可以包括信号的划分和组合。天线阵列包括一组辐射元件(即,单个天线)。辐射元件可以是仅TX、仅RX或者RX和TX二者(后者可以被称为收发机元件)。
通过向从不同天线元件发出的信号应用振幅和相位变型来执行波束成形。可以在图1的架构中的任何阶段应用振幅和相位变型。通常,对于非常动态和/或用户特定的波束成形,在基带中设置振幅和相位权重。
在图2中示出一种非常常见类型的阵列,被称为均匀线性阵列。描绘的阵列包括以均匀间隔d沿一个维度布置的天线元件集。描绘的均匀线性阵列可以以相对于天线平面的不同角度发射波束,如图3中所描绘的。一种引导波束的简单方法是应用所谓的线性相位级数进行如下计算:
其中n=1..N
其中:
n是天线的索引;
zn是第n个天线在坐标系中沿z轴的位置;
wn是在N个天线中的每一天线处应用的相位权重;
λ是波长;
θc是波束转向方向。
更复杂类型的阵列包括2D线性阵列、在单个平面中具有非均匀天线间隔的阵列和共形阵列,天线元件在共形阵列中布置在三个维度上。
术语波束转向是指改变波束的方向,具体是指通过这种技术改变波束的主瓣。应注意,在波束成形中,通常产生包括主瓣的辐射的角度分布,一个或多个或多或少明显的旁瓣可以与该主瓣相关联。
可以通过预编码控制和/或表示波束成形,在预编码中分配预编码权重以形成相关联的波束。3GPP规范包括用于生成预编码权重的多种方法。一种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基于码本的预编码,在基于码本的预编码中由波束成形权重集组成标准化的码本。每个码本条目包含可以生成波束的权重集。根据来自终端或UE的反馈(例如,就信道状态信息CSI过程而言)选择码本条目中的一个。传输模式4、5、6、9和10使用基于码本的预编码。
备选地,TM 7、8和9包括与承载数据的符号一起进行预编码的UE特定解调参考信号。这使基站能够在不需要任何码本的情况下选择预编码权重。用于选择权重的示例手段是TDD中基于互易性的预编码,其中基于上行链路测量的TDD信道的知识被用于导出下行链路预编码权重。
AAS阵列通常可以使用如上所描述的方法以在不同时间沿不同方向引导波束。当调度一用户时,朝向特定用户或一组用户引导波束。通过使用波束成形引导能量,可以增加所调度的用户的接收信号功率,同时减少朝向其他用户的干扰。
由于天线元件和无线电电路不完美,传输中将引入干扰或失真。由于这种干扰对于每个发射机来说通常是独特的,因此它们将对波束成形的信号单独产生影响。
EVM是对发射机(例如,阵列的单独的天线元件)中产生的自失真或自干扰的测量,并且作为TDQ的一个示例。自干扰可以由发射机中的多个过程产生,包括削波和信号调整算法、相位噪声、PA非线性和滤波非线性等。
由于自干扰将影响系统中可实现的最大数据率,因此可以将对EVM性能的最小要求(即,有用信号功率与自干扰功率的最大允许比例)设置为对无线电节点(例如,基站)的TDQ要求。
在传统(即,非AAS)基站中,发射机产生的信号被提供给无源天线,如图4中所示。信号的所有分量都受天线的空间辐射图案的影响。因此,由于有用信号和失真二者都受波束成形的影响,所以有用信号的功率与有用信号中失真的功率的比例在空间中的所有方向上保持相同。
EVM是对有用信号和失真的相对功率的测量,因此,如果在空间中的所有方向上保持有用信号与失真的比例,则EVM在空间中的所有方向上将相同。
在AAS无线电节点或基站中,通过多个不同的发射机创建发射信号,如图5中所示。
发射机各自利用发射机特定振幅和/或相位权重发射有用信号。这使得来自发射机的组合空间图案被波束成形。然而,发射机中的至少一些自干扰的源可以产生不相关的失真信号。如果不同且不相关的失真信号是从不同发射机发出的,则失真将不会经过波束成形。
以这种方式,有用信号(目标简档)和失真或干扰(实际)简档的空间图案可以不同。图6示出了有用信号和失真信号的空间划分的示例,其中对有用信号进行了波束成形但未对失真信号进行波束成形。
如果在不同方向上有用信号和失真的相对水平变化,则EVM将在空间中变化。图7示出了由图6中所示的有用信号和失真图案引起的EVM的空间变化。
一般地,波束的中心方向(主瓣)上的空间EVM可以比波束的旁瓣方向上的空间EVM更好(更低)。因此,为了确保针对系统可能调度的所有UE实现可接受的EVM,对于不总是执行用户特定波束成形的系统,还应在旁瓣中满足EVM要求。
一般地,可以执行波束成形的基站将旨在将波束的中心转向所调度的用户,使得用户的RX功率被最大化。考虑波束成形的这种可能方案,将OTA EVM要求设置为总是在波束的中心满足EVM,而不考虑波束转向的位置将是有用的。
然而,可能存在一些情况,其中基站可能未将波束的主瓣的中心转向用户。这种情况的一个示例可以是当基站正在服务传统UE时,该传统UE不具有支持这种用户特定波束成形的信令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发射覆盖小区的全部或一部分的波束。然后,所调度的用户可能不从波束的中心方向进行接收,而是从旁瓣方向进行接收。
然而,对旁瓣中的EVM设置的要求将比不执行用户特定波束成形的系统所需的要求更严格。
一种解决方案可以是针对声明仅执行用户特定波束成形的系统仅在主瓣中设置EVM要求,而针对至少在一些时间不执行用户特定波束成形的系统设置适用于其他方向的EVM要求。然而,创建两种类型的要求将是不方便的。此外,难以识别除了主波束中心之外的EVM应适用于的通用方向集。
一般建议定义TDQ方向集或优选地,EVM方向集。EVM方向集可以指期望EVM要求满足OTA的方向集。
不需要声明TDQ/EVM要求是在转向波束的中心还是在TDQ/EVM方向集的一些其他方向上得到满足。这允许不同的实现方式,由无线电节点的供应商来决定是使用用户特定波束成形还是一些其他波束成形方法,以在EVM方向集内的特定方向上到达特定用户。
一般可以认为(TDQ要求的,相应地EVM方向集的)多个方向捕获和/或包括和/或限定可以或必须满足EVM要求(例如,EVM的最大值)的方向范围,该方向范围可以包括主瓣的中心不能转向到的方向/多个方向,而是,UE在辐射图案中不同于主瓣的一些点(例如,旁瓣)处接收所发射的信号。
可以使用极坐标图表示TDQ/EVM方向集。此外,可能不需要对EVM方向集内的每个方向进行测试,而是对方向的子集进行测试。
不同的TDQ/EVM方向集可以与基站的不同频带、RAT或操作模式相关联。一般地,TDQ要求和/或多个方向(可以视为要求的一部分和/或与要求相关联)可以基于传输频率(或频率范围)和/或操作模式(例如,TDD/FDD和/或传输模式)。由于采用多个方向上的解决方案,本文描述的方法涉及多于一个的要求,即使以数字表示时仅将一个量(例如,多于一个方向的最大TDQ/EVM)规定为要求。
所提出的方法提供了用于满足不同类型的无线电节点或基站的TDQ/EVM要求的统一方法,例如,利用不同的波束转向和调度策略的无线电节点或基站。这提供了最大的灵活性,同时确保对要求进行了良好的描述,例如用于标准化。
这些方法不会对仅提供用户特定波束成形的系统提出过于严格的要求,同时还能够兼容不进行用户特定波束成形的系统。
可以针对基站的特定RAT(无线电接入技术,例如,LTE、LTEE或NR)和/或操作模式声明或定义TDQ/EVM方向集。可以认为方向集包括介于两个(正交)轴上的+90度和-90度之间的所有方向或者其子集。
为了确保无线电节点满足这些要求,可能必须对无线电节点(或者其系列或类的代表)进行测试,例如,通过执行测试是否符合TDQ要求的方法。这种测试可以导致对用于波束成形的波束成形参数(例如,振幅、相位等)的限制,特别是在特定方向上(该方向不必是要求的多个方向,但是可能导致向这些方向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传输)。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测试无线电节点是否符合TDQ要求的方法。方法包括动作MT10,在从无线电节点起的多个方向上从无线电节点接收传输。方法还包括动作MT12,确定接收到的传输是否符合要求,该要求至少涉及多个方向上的发射机干扰质量。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相关联的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动作MT10的接收模块DT10和用于执行动作MT12的确定模块DT12。
图10示出了示例性无线电节点100。无线电节点100包括控制电路120,控制电路120可以包括连接到存储器的控制器。无线电节点的任何模块(例如,接收模块和/或发射模块和/或控制或处理模块)可以在控制电路120中实现和/或可由控制电路120执行。控制电路连接到无线电节点100的控制无线电电路122,控制无线电电路122提供接收机和发射机和/或收发机的功能。天线电路124可以连接到或能够连接到无线电电路122以提供信号接收或发射和/或放大。可能已对无线电节点100执行了本文所述的测试方法。天线电路可以连接到和/或包括天线阵列。
应注意,测试装置可以包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一般可适于执行和/或控制如本文所述的测试方法。可以认为测试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相应地是一个或多个接收机,以接收来自无线电节点的传输,这些接收机可以布置或容纳在测试装置的接收腔室中。这种腔室可以是无线电隔离的。传感器和/或接收机可以代表无线电电路。
关于多个方向的要求可以限定对这些方向的要求和/或在多个方向的(至少)每个方向上应符合的要求。要求可以限定要符合的表示TDQ的量(或范围),例如,最大值或最小值(特别是最大EVM)。符合要求可以指满足要求的量和/或条件,例如,未超过最大量,或者传输处于规定的量范围内。
每个节点(例如,无线电节点)或终端或测试装置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路和/或控制电路和/或天线电路,其可以布置为利用和/或实现一种或多于一种无线电接入技术。无线电节点或终端或测试装置的无线电电路通常可适于无线电波的传输和/或接收,且具体地可以包括可以连接到或能够连接到天线电路和/或控制电路的相应的发射机和/或接收机和/或收发机。测试装置、节点或终端的控制电路可以包括控制器和/或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布置为可以被控制器访问以进行读和/或写访问。控制器可以被布置为控制通信和/或无线电电路和/或提供附加服务。测试装置或节点或终端的电路(特别是控制电路,例如控制器)可以被编程以提供本文描述的功能。相应的程序代码可以存储在相关联的存储器和/或存储介质中和/或被硬连线和/或提供为固件和/或软件和/或在硬件中。控制器通常可以包括处理器和/或微处理器和/或微控制器和/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和/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器件。更具体地,可以认为,控制电路包括或可以连接或能够连接到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可以适于可被控制器和/或控制电路访问以进行读取和/或写入。例如,无线电接入技术一般可以包括蓝牙和/或Wifi和/或WIMAX和/或cdma2000和/或GERAN和/或UTRAN和/或特别是E-Utran和/或LTE和/或LTE-E或NR。
传输可以包括无线电传输,具体是无线和/或经由空中接口的传输。可以在单个方向或多个方向上进行传输。可以认为传输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同的传输事件。不同的传输事件可以在时间上分离(相应地,使用不同的天线元件)。
类似于网络节点或基站的无线电节点可以是适于服务一个或多个终端或用户设备的无线和/或蜂窝网络的任何类型的基站。可以认为基站是无线通信网络的节点或网络节点。网络节点或基站可以适于提供和/或定义和/或服务于网络的一个或多个小区,和/或为网络的一个或多个节点或终端分配用于通信的频率和/或时间资源。一般地,适于提供这种功能的任何节点可以被视为基站。可以认为基站或更一般地网络节点(特别是无线电网络节点)包括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电电路和/或控制电路。可以设想,基站或网络节点适于一个或多个RAT(特别是LTE/E-UTRA和/或LTEE或NR)。例如,无线电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收机设备和/或发射机设备和/或收发机设备。控制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于一个)控制器,控制器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和/或微控制器和/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和/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器件。可以认为,控制电路包括或可以连接或能够连接到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可以适于可被控制器和/或控制电路访问以进行读取和/或写入。基站可以被布置为无线通信网络的节点(特别是配置为用于和/或使能和/或促进和/或参与蜂窝通信,例如作为直接涉及的设备或者作为辅助和/或协调节点)。通常,基站可以被布置为与核心网络通信和/或向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提供服务和/或控制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和/或在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与核心网络和/或另一基站之间中继和/或传输通信和/或数据和/或具有接近服务的能力。例如,根据LTE标准,可以将eNodeB(eNB)设想为基站的示例。基站通常可以具有接近服务能力和/或提供相应的服务。可以认为,基站被配置为演进分组核心(EPC)或者连接或可连接到演进分组核心(EPC)和/或提供相应功能和/或与相应功能连接。基站的功能和/或多个不同功能可以分布在一个或多个不同的设备和/或物理位置和/或节点上。基站可以被视为无线通信网络的节点。一般地,基站可以被视为配置为协调节点和/或具体地为无线通信网络的两个节点或终端(特别是两个用户设备)之间的蜂窝通信分配资源。
天线阵列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可以是可单独控制的和/或可控制以用于波束成形。天线阵列具体可以包括128个或更多个、256个或更多个、或者512个或更多个天线元件。天线阵列和/或网络节点和/或相关联的电路可以适用于大规模MIMO。
缩略语 解释
AA 天线阵列
AAS 有源天线系统
AE 天线元件
CSI 信道状态信息
EIRP 等效全向辐射功率
EMF 电磁场
EVM 误差矢量测量
Ghz 千兆赫兹
LTE 长期演进
LTEE LTE演进
MIMO 多输入多输出
NR 下一代无线电,演进的3GPP 5G标准
OTA 空中
RAT 无线电接入技术
RDN 无线电分发网络
RS 参考符号
RX 接收
RXU 接收机单元
SINR 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TDD 时分双工
TX 发射
TXRUA 发射机和接收机单元阵列
TXU 发射机单元
WRC 世界无线电大会
无线通信网络通常可以是为电信提供无线电接入的任何网络。它可以包括无线电接入网络(RAN),例如,根据UMTS、LTE或相关标准,可以是下一代无线电标准或一般为4G或5G标准。例如,网络节点一般可以是RAN的任何无线电网络节点。例如,网络节点可以是基站、e节点B、宏节点、微节点、中继节点等。终端可以是为利用无线通信网络的电信提供可能的端点的任何设备。终端可以适于与网络通信或经由网络通信,具体是网络的网络节点。终端可以实现为用户设备(UE)或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可以认为终端是移动的,但是可以设想固定类型的终端。具体地,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例如适于MTC的传感器装置或机器。
在本描述中,为了解释而非限制的目的,阐述了特定的细节(例如特定的网络功能、过程和信令步骤)以便提供对本文所呈现的技术的透彻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是,本概念和方面可以在背离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和变型中实践。
例如,在长期演进(LTE)或高级LTE(LTE-A)或下一代无线电移动或无线通信技术的上下文中部分地描述了概念和变型;然而,这并不排除结合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附加或备选移动通信技术使用本概念和方面。尽管将相对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某些技术规范(TS)部分地描述以下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本概念和方面还可以结合不同的性能管理(PM)规范来实现。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本文解释的服务、功能和步骤可以结合编程微处理器使用软件功能来实现或使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通用计算机来实现。还将意识到:尽管在方法和设备的上下文中阐述了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但是本文呈现的概念和方面还可以体现在程序产品中以及包括控制电路(例如计算机处理器和耦合到处理器的存储器)的系统中,其中存储器编码有执行本文公开的服务、功能和步骤的一个或多个程序或程序产品。
相信从前面的描述将完全理解本文呈现的方面的优点和变型,并且将明显的是,在不背离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和方面的范围或不牺牲其所有有利效果的情况下,可以对其示例性方面的形式、结构和布置进行各种改变。因为本文提出的方面可以以很多方式改变,将认识到,任何保护范围应由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来限定,而不受到说明书限制。

Claims (15)

1.一种用于测试无线电节点(100)是否符合发射机干扰质量要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从无线电节点(100)起的多个方向上从无线电节点(100)接收传输,并且确定接收到的传输是否符合所述要求,所述要求至少涉及所述多个方向上的发射机干扰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要求涉及经波束成形的传输。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基本方向和/或相对于所述无线电节点的轴和/或水平地和/或根据方位角来定义所述要求的所述多个方向。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要求的所述多个方向表示方向的范围和/或包括方向的范围。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要求涉及空中通信OTA要求。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要求与经波束成形的传输的模式或波束形式无关。
7.一种用于测试无线电节点是否符合发射机干扰质量要求的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适于在从无线电节点(100)起的多个方向上从无线电节点(100)接收传输,并且确定接收到的传输是否符合所述要求,所述要求至少涉及所述多个方向上的发射机干扰质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装置,其中,所述要求涉及经波束成形的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7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装置,其中,相对于基本方向和/或相对于所述无线电节点的轴和/或水平地和/或根据方位角来定义所述要求的所述多个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装置,其中,所述要求的所述多个方向表示方向的范围和/或包括方向的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装置,其中,所述要求涉及空中通信OTA要求。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装置,其中,所述要求与经波束成形的传输的波束形式无关。
1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无线电节点(100),已对所述无线电节点(100)执行了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包括指令的程序产品,所述指令适于使控制电路执行和/或控制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存储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程序产品和/或包括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指令适于使控制电路执行和/或控制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680088701.2A 2016-08-22 2016-08-22 无线通信的evm要求 Active CN1096440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6/069818 WO2018036608A1 (en) 2016-08-22 2016-08-22 Evm requirement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44054A true CN109644054A (zh) 2019-04-16
CN109644054B CN109644054B (zh) 2022-04-05

Family

ID=56802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8701.2A Active CN109644054B (zh) 2016-08-22 2016-08-22 无线通信的evm要求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92815B2 (zh)
EP (1) EP3501120A1 (zh)
CN (1) CN109644054B (zh)
WO (1) WO20180366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6521A (zh) * 2016-05-10 2021-12-03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共置和接收器假设
US10601539B2 (en) * 2018-02-02 2020-03-24 J3 Technology LLC Multiple jamming signal transmit antennas with spatial diversity
US10932144B2 (en) 2018-06-25 2021-02-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isturbance detection for transport links
WO2020043309A1 (en) 2018-08-31 2020-03-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ntenna radome heating for point to point radio links
CA3110892A1 (en) 2018-08-31 2020-03-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mproved precipitation monitoring using point to point radio links
EP3868026B1 (en) * 2018-10-19 2022-03-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dentifying disturbance events at point to point radio links
US11088744B1 (en) * 2020-02-07 2021-08-10 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5G digital beamforming testi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07554A1 (en) * 2004-10-01 2015-07-23 Cisco Technology, Inc. Multiple antenna processing on transmit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CN105393468A (zh) * 2013-08-29 2016-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节点
US20160233970A1 (en) * 2015-02-09 2016-08-11 Spirent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s of testing adaptive antenna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80682A1 (en) * 2014-01-17 2016-12-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quirement Levels in Advanced Antenna System
US9893819B1 (en) * 2017-01-26 2018-02-13 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 Determining far field error vector magnitude (EVM) of a device under test over the air (OTA)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07554A1 (en) * 2004-10-01 2015-07-23 Cisco Technology, Inc. Multiple antenna processing on transmit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CN105393468A (zh) * 2013-08-29 2016-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节点
US20160233970A1 (en) * 2015-02-09 2016-08-11 Spirent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s of testing adaptive antenna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Considerations for an OTA EVM requirement", 《3GPP TSG-RAN WG4 #78BIS R4-162088》 *
ERICSSON: "OTA EVM", 《3GPP TSG-RAN WG4 #79 R4-164161》 *
HUAWEI: "Discussion on EVM in the main lobe", 《3GPP TSG-RAN WG4 MEETING #80 R4-16643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01120A1 (en) 2019-06-26
US20190173560A1 (en) 2019-06-06
CN109644054B (zh) 2022-04-05
US10892815B2 (en) 2021-01-12
WO2018036608A1 (en) 2018-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4054A (zh) 无线通信的evm要求
US1094445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full-duplex schem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beam-forming scheme
US11870503B2 (en) Apparatus,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asurement setup and methods for testing an apparatus
Koppenborg et al. 3D beamforming trials with an active antenna array
US1102531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medium
EP3652870B1 (en) Frequency-selective beam management
KR20150095864A (ko)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송신 전력 제어의 장치,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528066B2 (en) Non-orthogonal multiple-access and multi-finger beamforming
JP6861225B2 (ja) 適切なインプリシット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動作に関して無線周波数(rf)データパケット信号送受信機を試験するための方法
KR20220106768A (ko) 안테나 방사 패턴의 간섭 인식 적응
EP3221978A1 (en) Masked beamforming
WO201607861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JP741492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動作する装置
US11101859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ing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252964B1 (en) Adjusting an antenna configuration of a terminal device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894240B1 (ko) 안테나 빔포밍을 위한 가중치 결정 방법 및 빔포밍을 위한 가중치 결정 장치
WO2022141425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y circle selection and detection in coaxial multi-circle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oam)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616539B2 (en) Beam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ssive MIMO system
US20220407584A1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uplink beam management
US20210337397A1 (en) Beam sel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Tuovinen et al. Providing 10 Gbit/s in downlink to a mobile terminal with practical array design beamforming aspects by using orthogonal MIMO beams
Lee et al. Beamforming for rotated 3D multipanel array structures for 5G NR MIMO transmission
US20230261706A1 (en) Selection of beamforming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for a multi-panel active antenna system (aas)
WO2022237752A1 (zh) 终端天线面板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EP4329213A1 (en) Apparatus, method, program products for maximizing desired multi-transmission point signal to inter-layer-group-interference via ue beam contr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