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40301A - 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40301A
CN109640301A CN201811306449.5A CN201811306449A CN109640301A CN 109640301 A CN109640301 A CN 109640301A CN 201811306449 A CN201811306449 A CN 201811306449A CN 109640301 A CN109640301 A CN 109640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terminal
brand
model
ou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064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俐伶
黎展
陈开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r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r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r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r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0644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403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40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03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S1,监听终端发出的Probe Request帧;步骤S2,从该帧提取源MAC地址,并根据该源MAC地址获得该终端的OUI;步骤S3,根据监听到的终端的该帧中的信息元素生成该终端的Wi‑Fi指纹;步骤S4,根据步骤S2获得的终端的OUI于预先建立的Wi‑Fi指纹库中查找OUI对应的Wi‑Fi指纹;步骤S5,将步骤S4生成的终端的Wi‑Fi指纹与于所述Wi‑Fi指纹库中查找到的指纹中的指纹进行匹配;步骤S6,若匹配成功,则根据所述Wi‑Fi指纹库得到终端的具体品牌型号,若匹配失败,则返回匹配失败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终端匹配及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几乎都会随身携带手机终端,手机终端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人们的第二身份象征。不同品牌的不同型号的手机终端对与用户群体的定位不同,因此可以根据手机终端的品牌对周围人群的身份进行粗略定位,如根据极光大数据2018年的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使用华为手机的多为男士,爱看电影,旅游和听音乐73.3%的用户年龄在25至44岁,72.6%的用户已婚,41.3%的用户拥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得到用户定位可以大大提高市场竞争力,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
而每个大型手机厂商下都划分了很多系列,如华为的荣耀系列、P系列和Mate系列等,不同程度地对应低端机、中端机和高端机。如果不仅能够知道手机的品牌还能知道手机所属该品牌的具体型号,那么将大大提高用户定位的准确度,提升用户画像的质量。
但是目前识别手机终端的技术主要建立在通过手机终端的IMEI(International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号匹配TAC(Type Allocation Code,类型分配码)来判断手机的品牌及型号上。
该方法需要获取手机终端的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号,IMEI号的前8位(早期是6位)是TAC号,可以用来区分手机品牌型号。如iPhone 6s的TAC为35325807。通过匹配手机IMEI号的TAC即可判断手机的品牌及型号。因此该方法需要人工建立不同品牌下的手机TAC的信息数据库,因此判断的准确性以及有效性完全依赖于维护的TAC数据库的完整性。然而,此方法仅对运营商有效,因为手机的IMEI号是开放给运营商的。
针对以上的TAC数据库是人工建立的情况,另一种改进方法是通过采集终端上网过程中产生的流量并加以分析的方法。主要采集的是包含User-Agent字段的HTTP信令数据。通过解析User-Agent字段得到对应的终端类型。将其与对应的IMEI信息相关联,再根据IMEI信息截取TAC号,便可形成TAC与终端类型的对应记录关系并更新以TAC号为索引的终端类型信息库。但是并不是所有的User-Agent字段都会包含终端信息的相关数据,也并不是所有的上网操作都会发出HTTP信令数据。
IMEI中匹配TAC方法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必须获取手机终端的IMEI号以及上网流量。对于普通第三方而非运营商来说,是没有办法直接截取手机终端的流量和IMEI号的。并且随着终端对用户隐私的重视和保护,以及HTTPS的流行,HTTP信令数据不再是明文传输,即使获取流量也无法通过User-Agent字段获取到终端的相关信息。
因此,本发明拟提出一种不需要手机IMEI号,也不需要获取用户上网流量就能对手机的品牌及型号进行划分的方法,从实施的简易性、有效性、实时性以及可行性上都远远超越现有的IMEI中TAC匹配的方式,从而为第三方带来可行的,更加精准的用户定位,为更有效的营销方式提供有力的依据,从而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及系统,以实现不需要手机IMEI号,也不需要获取用户上网流量就能对手机的品牌及型号进行识别的目的
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监听终端发出的Probe Request帧F(i);
步骤S2,提取所监听到的Probe Request帧F(i)中的源MAC地址A(i),并根据该源MAC地址A(i)获得该终端的OUI O(i);
步骤S3,根据监听到的该终端的Probe Request帧中的信息元素生成该终端的Wi-Fi指纹finger(i);
步骤S4,根据步骤S2获得的该终端的OUI O(i)于预先建立的Wi-Fi指纹库中查找OUI O(i)对应的Wi-Fi指纹Finger(i);
步骤S5,将步骤S4生成的该终端的Wi-Fi指纹finger(i)与于所述Wi-Fi指纹库中查找到的指纹Finger(i)中的指纹进行匹配;
步骤S6,若匹配成功,则根据所述Wi-Fi指纹库得到该终端的具体品牌型号,若匹配失败,则未能匹配到对应的品牌型号,返回匹配失败结果。
优选地,于步骤S1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并初始化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
优选地,于步骤S6中,于匹配成功时,还包括更新所述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将该终端的MAC地址A(i)和品牌型号加入所述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中的步骤。
优选地,于步骤S3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获得的该终端的源MAC地址A(i)查找所述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
若该MAC地址A(i)已存在于该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中,则获得该终端对应的品牌型号结果,并返回步骤S1进行下一个终端的监听;
若该MAC地址A(i)不存在于该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中,则进入步骤S3。
优选地,于步骤S1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通过收集各终端的OUI和Wi-Fi指纹,构建所述Wi-Fi指纹库。
优选地,步骤S0进一步包括:
步骤S001,收集品牌集B中各终端的OUI,建立终端品牌与OUI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S002,对品牌集B中的每个品牌的不同型号的终端采集Wi-Fi指纹;
步骤S003,配合形成以品牌型号为索引的终端的所述Wi-Fi指纹库。
优选地,步骤S002进一步包括:
采集终端在与接入点产生关联前,也就是开启无线网络功能并未接入无线局域网时,所发出的probe request帧;
提取probe request帧中的信息元素部分,形成元素标识符和元素字段的键值对集合作为该型号终端的Wi-Fi指纹。
优选地,于步骤S003中,将采集到的Wi-Fi指纹集和对应的终端型号建立对应关系。
优选地,于所述WiFi指纹库中,一个终端能有1种或多种不同的信息元素的组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系统,包括:
数据监听单元,用于监听终端发出的Probe Request帧F(i);
数据解析单元,提取所监听到的Probe Request帧F(i)中的源MAC地址A(i),并根据该源MAC地址A(i)获得该终端的OUI O(i);
指纹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监听到的该终端的Probe Request帧中的信息元素生成该终端的Wi-Fi指纹finger(i);
指纹查找单元,用于根据数据解析单元202获得的该终端的OUI O(i)于预先建立的Wi-Fi指纹库中查找OUI O(i)对应的Wi-Fi指纹Finger(i);
指纹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指纹生成单元生成的该终端的Wi-Fi指纹finger(i)与所述指纹查找单元于Wi-Fi指纹库中查找到的指纹Finger(i)中的指纹进行匹配;
匹配结果处理单元,于所述指纹匹配单元匹配成功时根据所述Wi-Fi指纹库得到该终端的具体品牌型号,于所述指纹匹配单元匹配失败时,则表示未能匹配到对应的品牌型号,返回匹配失败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及系统通过采用数据链路层中的Probe Request帧中的信息元素结合OUI的方式,即能够实现一种不需要手机IMEI号,也不需要获取用户上网流量就能对手机的品牌及型号进行划分的技术,从实施的简易性,有效性,实时性,可行性上都远远超越现有的IMEI中TAC匹配的方式,从而为第三方带来可行的,更加精准的用户定位,为更有效的营销方式提供有力的依据,从而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之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之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并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Wi-Fi指纹,具体指的是手机在与接入点产生关联前发出的probe request帧中所包含的信息元素。信息元素是管理帧的可变长组件,通常包含一个元素标识符字段、一个长度字段以及一个长度不定的字段。如Supported Rates信息元素,表示工作站支持的速率,有些速率是强制性的,有些速率是选择性的;Supported Channel信息元素记载所支持的子频段;因此不同型号的手机所支持的速率、子频段可能是不相同的。因此可以借用proberequest帧中的信息元素对同一品牌下手机的型号进行识别。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SSID信息元素是网管人员为服务集制定的标识符,即常见的网络名称。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将关联过的网络的名称缓存下来,并在SSID元素中使用。因此SSID信息元素是一个十分个性化的元素,与手机用户曾经的历史活动有关,与手机品牌型号并无关系。因此手机的Wi-Fi指纹不包括SSID信息元素。
另外,每个终端都拥有唯一的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也成为局域网地址)。MAC地址由48位比特组成。其中前24位是OUI(Organizationally uniqueidentifier,组织唯一标识符),可以确定手机的NIC的制造组织,也就是终端手机的品牌。如“28-E0-2C”便是是苹果OUI中的一个,当一个终端的MAC地址的前24位时,便可以确定该终端的品牌是苹果。
因此,本发明拟结合终端的OUI和Wi-Fi指纹,以识别出终端的品牌型号。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监听终端发出的Probe Request帧F(i);
步骤S2,提取所监听到的Probe Request帧F(i)中的源MAC地址A(i),并根据该源MAC地址A(i)获得该终端的OUI O(i),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根据该源MAC地址A(i)的前24位获得该终端的OUI O(i);
步骤S3,根据监听到的该终端的Probe Request帧中的信息元素生成该终端的Wi-Fi指纹finger(i);
步骤S4,根据步骤S2获得的该终端的OUI O(i)于预先建立的Wi-Fi指纹库中查找OUI O(i)对应的Wi-Fi指纹Finger(i);
步骤S5,将步骤S3生成的该终端的Wi-Fi指纹finger(i)与于Wi-Fi指纹库中查找到的指纹Finger(i)中的指纹进行匹配;
步骤S6,若匹配成功,则根据Wi-Fi指纹库得到该终端的具体品牌型号,若匹配失败,则未能匹配到对应的品牌型号,返回匹配失败结果,即表示该终端为OUI对应品牌下未知型号的终端。
较佳地,于步骤S1之前,还包括建立并初始化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的步骤,相应地,于步骤S6中,与匹配成功时,还包括更新所述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即将该终端的MAC地址A(i)和品牌型号加入所述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中的步骤。
较佳地,于步骤S4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根据获得的该终端的源MAC地址A(i)查找预先建立的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若该MAC地址A(i)已存在于该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中,则获得该终端对应的品牌型号结果,并返回步骤S1进行下一个终端的监听;若该MAC地址A(i)不存在于该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中,则进入步骤S3。也就是说,每次在品牌型号识别过程中,可以先利用MAC地址于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进行品牌识别,在MAC地址识别不成功的时候再利用WiFi指纹进行匹配。
较佳地,于步骤S1之前,本发明之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并初始化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中,建立有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这样。
较佳地,于步骤S1之前,本发明之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通过收集各终端的OUI和Wi-Fi指纹,构建Wi-Fi指纹库信息。
具体地,步骤S0进一步包括:
步骤S001,收集品牌集B中各终端的OUI,建立终端品牌与OUI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S002,对品牌集B中的每个品牌的不同型号的终端采集Wi-Fi指纹,具体地,步骤S002进一步包括:
采集终端在与接入点产生关联前,也就是开启无线网络功能并未接入无线局域网时,所发出的probe request帧;
提取probe request帧中的信息元素部分,形成元素标识符和元素字段的键值对集合(提取的信息元素中不包括SSID信息元素)作为该型号终端的Wi-Fi指纹;
步骤S003,配合形成以品牌型号为索引的终端的Wi-Fi指纹信息库,具体地,将采集到的Wi-Fi指纹集和对应的终端型号建立对应关系;一个终端可能有多种不同的信息元素的组合,因此Wi-Fi指纹中可能有多个在步骤S002中所述的元素标识符和元素字段的键值对集合。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系统的系统架构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系统,包括:
数据监听单元201,用于监听终端发出的Probe Request帧F(i);
数据解析单元202,提取所监听到的Probe Request帧F(i)中的源MAC地址A(i),并根据该源MAC地址A(i)获得该终端的OUI O(i),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根据该源MAC地址A(i)的前24位获得该终端的OUI O(i);
指纹生成单元203,用于根据监听到的该终端的Probe Request帧中的信息元素生成该终端的Wi-Fi指纹finger(i)
指纹查找单元204,用于根据数据解析单元202获得的该终端的OUI O(i)于预先建立的Wi-Fi指纹库中查找OUI O(i)对应的Wi-Fi指纹Finger(i);
指纹匹配单元205,用于将指纹生成单元203生成的该终端的Wi-Fi指纹finger(i)与指纹查找单元204于Wi-Fi指纹库中查找到的指纹Finger(i)中的指纹进行匹配;
匹配结果处理单元206,于指纹匹配单元205匹配成功时根据所述Wi-Fi指纹库得到该终端的具体品牌型号,于指纹匹配单元205匹配失败时,则表示未能匹配到对应的品牌型号,返回匹配失败结果,即表示该终端为OUI对应品牌下未知型号的终端。
较佳地,本发明之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系统还包括:
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建立及初始化模块,用于建立并初始化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的步骤,所述匹配结果处理单元于指纹匹配单元205匹配成功时,还会更新所述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即将该终端的MAC地址A(i)和品牌型号加入所述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中。
较佳地,本发明之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系统还包括:
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匹配单元,用于于指纹生成单元203生成WiFi指纹以进行后续WiFi指纹匹配之前,根据获得的该终端的源MAC地址A(i)查找预先建立的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若该MAC地址A(i)已存在于该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中,则获得该终端对应的品牌型号结果,并返回数据监听单元201进行下一个终端的监听;若该MAC地址A(i)不存在于该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中,则启动指纹生成单元203生成WiFi指纹以进行指纹匹配。也就是说,每次在品牌型号识别过程中,可以先利用MAC地址于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进行品牌识别,在MAC地址识别不成功的时候再利用WiFi指纹进行匹配。
较佳地,本发明之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系统,还包括:
Wi-Fi指纹库构建单元,用于通过收集各终端的OUI和Wi-Fi指纹,构建Wi-Fi指纹库信息。
Wi-Fi指纹库构建单元具体用于:
收集品牌集B中各终端的OUI,建立终端品牌与OUI之间的对应关系;
对品牌集B中的每个品牌的不同型号的终端采集Wi-Fi指纹,具体地,采集Wi-Fi指纹步骤如下:
采集终端在与接入点产生关联前,也就是开启无线网络功能并未接入无线局域网时,所发出的probe request帧;
提取probe request帧中的信息元素部分,形成元素标识符和元素字段的键值对集合(提取的信息元素中不包括SSID信息元素)作为该型号终端的Wi-Fi指纹;
配合形成以品牌型号为索引的终端的Wi-Fi指纹信息库,具体地,将采集到的Wi-Fi指纹集和对应的终端型号建立对应关系;一个终端可能有多种不同的信息元素的组合,因此Wi-Fi指纹中可能有多个元素标识符和元素字段的键值对集合。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之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之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系统的系统架构图。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数据监听单元201与数据解析单元202设置于采集前端,指纹生成单元203、指纹查找单元204、指纹匹配单元205以及匹配结果处理单元206设置于后台服务器,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与Wi-Fi指纹库设置于数据服务器。如图3及图4所示,该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步骤如下:
1、构建Wi-Fi指纹库信息步骤:
(1)收集OUI,建立终端品牌与OUI之间的对应关系;
(2)对品牌集B中的每个品牌的不同型号的手机采集Wi-Fi指纹;
(3)配合形成以品牌型号为索引的终端Wi-Fi指纹信息库;
2、识别终端品牌型号步骤:
(1)监听终端发出的Probe Request帧F(i);
(2)提取Probe Request帧F(i)中的源MAC地址A(i)及其前24位得到该终端的OUIO(i);
(3)查找本地终端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如果该MAC地址A(i)已存在于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中,则进入第(1)步;若不存在于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中,则进入第(4)步;
(4)根据Probe Request帧中的信息元素生成终端的Wi-Fi指纹finger(i);
(5)在Wi-Fi指纹库中查找到O(i)所对应的Wi-Fi指纹Finger(i);
(6)将终端的Wi-Fi指纹finger(i)与指纹Finger(i)中的指纹进行匹配;
(7)根据匹配成功的指纹得到终端的具体品牌型号;
(8)将MAC地址A(i)和品牌型号加入终端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及系统通过采用数据链路层中的Probe Request帧中的信息元素结合OUI的方式,即能够实现一种不需要手机IMEI号,也不需要获取用户上网流量就能对手机的品牌及型号进行划分的技术,从实施的简易性,有效性,实时性,可行性上都远远超越现有的IMEI中TAC匹配的方式,从而为第三方带来可行的,更加精准的用户定位,为更有效的营销方式提供有力的依据,从而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相较于以前传统的通过IMEI中的TAC匹配的方式,在可行性上以及实施的方便性上更强,为非运营商的第三方提供了可行的手机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不用再依赖IMEI号,也不用截取终端上网产生的HTTP信令数据,就能识别终端的品牌型号,并且在当HTTP信令数据被加密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Claims (10)

1.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监听终端发出的Probe Request帧F(i);
步骤S2,提取所监听到的Probe Request帧F(i)中的源MAC地址A(i),并根据该源MAC地址A(i)获得该终端的OUI O(i);
步骤S3,根据监听到的该终端的Probe Request帧中的信息元素生成该终端的Wi-Fi指纹finger(i);
步骤S4,根据步骤S2获得的该终端的OUI O(i)于预先建立的Wi-Fi指纹库中查找OUI O(i)对应的Wi-Fi指纹Finger(i);
步骤S5,将步骤S4生成的该终端的Wi-Fi指纹finger(i)与于所述Wi-Fi指纹库中查找到的指纹Finger(i)中的指纹进行匹配;
步骤S6,若匹配成功,则根据所述Wi-Fi指纹库得到该终端的具体品牌型号,若匹配失败,则未能匹配到对应的品牌型号,返回匹配失败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1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并初始化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6中,于匹配成功时,还包括更新所述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将该终端的MAC地址A(i)和品牌型号加入所述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中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3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获得的该终端的源MAC地址A(i)查找所述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
若该MAC地址A(i)已存在于该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中,则获得该终端对应的品牌型号结果,并返回步骤S1进行下一个终端的监听;
若该MAC地址A(i)不存在于该MAC地址-品牌型号信息库中,则进入步骤S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1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通过收集各终端的OUI和Wi-Fi指纹,构建所述Wi-Fi指纹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进一步包括:
步骤S001,收集品牌集B中各终端的OUI,建立终端品牌与OUI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S002,对品牌集B中的每个品牌的不同型号的终端采集Wi-Fi指纹;
步骤S003,配合形成以品牌型号为索引的终端的所述Wi-Fi指纹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02进一步包括:
采集终端在与接入点产生关联前,也就是开启无线网络功能并未接入无线局域网时,所发出的probe request帧;
提取probe request帧中的信息元素部分,形成元素标识符和元素字段的键值对集合作为该型号终端的Wi-Fi指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003中,将采集到的Wi-Fi指纹集和对应的终端型号建立对应关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WiFi指纹库中,一个终端能有1种或多种不同的信息元素的组合。
10.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系统,包括:
数据监听单元,用于监听终端发出的Probe Request帧F(i);
数据解析单元,提取所监听到的Probe Request帧F(i)中的源MAC地址A(i),并根据该源MAC地址A(i)获得该终端的OUI O(i);
指纹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监听到的该终端的Probe Request帧中的信息元素生成该终端的Wi-Fi指纹finger(i);
指纹查找单元,用于根据数据解析单元202获得的该终端的OUI O(i)于预先建立的Wi-Fi指纹库中查找OUI O(i)对应的Wi-Fi指纹Finger(i);
指纹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指纹生成单元生成的该终端的Wi-Fi指纹finger(i)与所述指纹查找单元于Wi-Fi指纹库中查找到的指纹Finger(i)中的指纹进行匹配;
匹配结果处理单元,于所述指纹匹配单元匹配成功时根据所述Wi-Fi指纹库得到该终端的具体品牌型号,于所述指纹匹配单元匹配失败时,则表示未能匹配到对应的品牌型号,返回匹配失败结果。
CN201811306449.5A 2018-11-05 2018-11-05 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96403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06449.5A CN109640301A (zh) 2018-11-05 2018-11-05 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06449.5A CN109640301A (zh) 2018-11-05 2018-11-05 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40301A true CN109640301A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67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06449.5A Pending CN109640301A (zh) 2018-11-05 2018-11-05 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4030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2610A (zh) * 2020-09-29 2021-01-08 苏州迈科网络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mac地址的终端型号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9149A (zh) * 2015-03-02 2016-10-05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指纹的提取和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6302397A (zh) * 2016-07-29 2017-01-04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设备指纹的设备识别系统
US20170257820A1 (en) * 2016-03-01 2017-09-07 Sr Technologies, Inc. Identification of Access Points in WLAN Communications
US20180014245A1 (en) * 2016-03-02 2018-01-11 Sr Technologies, Inc. Identification of mobile nodes in wlan communications
CN108512852A (zh) * 2018-04-04 2018-09-07 中山大学 一种无线网络环境下终端身份信息保护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9149A (zh) * 2015-03-02 2016-10-05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指纹的提取和识别方法及系统
US20170257820A1 (en) * 2016-03-01 2017-09-07 Sr Technologies, Inc. Identification of Access Points in WLAN Communications
US20180014245A1 (en) * 2016-03-02 2018-01-11 Sr Technologies, Inc. Identification of mobile nodes in wlan communications
CN106302397A (zh) * 2016-07-29 2017-01-04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设备指纹的设备识别系统
CN108512852A (zh) * 2018-04-04 2018-09-07 中山大学 一种无线网络环境下终端身份信息保护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2610A (zh) * 2020-09-29 2021-01-08 苏州迈科网络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mac地址的终端型号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CN112202610B (zh) * 2020-09-29 2023-10-24 苏州迈科网络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mac地址的终端型号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3918B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终端类型获取方法及系统
ATE516652T1 (de) Identifizierungsdaten in netzwerkkommunikation benutzenden systemen und apparaten
CN107665710A (zh) 移动终端语音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320408A (zh) 一种WiFi热点的登录方法
CN102932775A (zh) 一种利用imei与ua结合进行终端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57764B (zh) 用户画像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200111A (zh) 资源配置信息更新方法、装置和资源接口设备
CN104469771A (zh) 接入蜂窝移动网络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623754A (zh) 基于真伪MAC识别的WiFi采集系统及其方法
CN109743745B (zh) 移动网络接入类型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131850A (zh) 一种伪基站识别方法及设备
CN110868436B (zh) 物联网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
CN108629196A (zh) 数据存储和查询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u et al. Efficient fingerprinting-based android device identification with zero-permission identifiers
WO2018010693A1 (zh) 识别伪基站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41405A (zh) 一种在无线局域网中终端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00928A (zh) 应用于数据中心的监控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640301A (zh) 一种基于Wi-Fi指纹的终端品牌型号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4053159B (zh) 一种多载波基站的频点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9309535A (zh) Ap设备无线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6454880B (zh) 信令跟踪任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347275A (zh) 应用于移动终端的网络性能测试方法
CN111949699A (zh) 一种基于多重验证的轨迹碰撞方法及系统
US10762238B2 (en) Ascertaining network devices used with anonymous identifiers
CN110457897A (zh) 一种基于通信协议与sql语法的数据库安全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