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39573A - 一种源过滤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源过滤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39573A CN109639573A CN201910081331.5A CN201910081331A CN109639573A CN 109639573 A CN109639573 A CN 109639573A CN 201910081331 A CN201910081331 A CN 201910081331A CN 109639573 A CN109639573 A CN 1096395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urce
- filtering
- message
- stacking
- filtering det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8—Association of routers
- H04L45/583—Stackable rou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2—Capturing of monitoring data
- H04L43/028—Capturing of monitoring data by filte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6—Multipoint rou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8—Loop-free ope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源过滤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检测请求;通过堆叠组播报文方式发送携带所述第一源ID的第一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接收所述环形堆叠系统中其他成员设备发送的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根据本地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一源ID的源过滤状态以及所述第一源过滤状态确定是否存在针对所述第一源ID的源过滤故障。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了环形堆叠系统内部源过滤故障的自动检测,降低源过滤故障检测的难度,提高源过滤故障检测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源过滤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堆叠是指将多台设备连接在一起,进行必要的配置后,虚拟化成一台设备。使用这种虚拟化技术可以集合多台设备的硬件资源和软件处理能力,实现多台设备的协同工作、统一管理和不间断维护。
在堆叠系统中,每台成员设备需要配置两个堆叠端口,分别为堆叠口1和堆叠口2,各堆叠成员设备按堆叠口1接堆叠口2的方式构成环形或链形堆叠。为了让BUM(Broadcast&Unknown-unicast&Multicast,广播、未知单播或组播)报文到达堆叠系统中的各成员设备,各堆叠成员设备的堆叠口都会转发BUM报文,在环形堆叠中,存在BUM报文内部成环的可能,因此需要在指定的位置对BUM基于源进行阻断。
目前,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通常通过源过滤表的方式实现基于源的报文过滤,其中,源过滤表是保存在成员设备的转发芯片中的一个二维表,由源ID(标识)与端口过滤位图组成,其格式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其中,在表1所示的源过滤表,若某一Port(端口)在出方向要对某源ID的报文进行出方向过滤,则该Port对应该源ID的端口过滤位图置位(即设置为1),否则,端口过滤位图的值设置为0。
例如,假设Port1需要对源ID为1的报文进行出方向过滤,则表1中第2行中(源ID为2的行)Port1对应的端口过滤位图的值为1;若Port2不需要对源ID为1的报文进行出方向过滤,则表1中第2行中Port2对应的端口过滤位图的值为0。
然而实践发现,在现有堆叠实现方案中,需要通过管理人员分别查看各成员设备的源过滤表的方式确定环形堆叠系统内部是否存在多播转发故障(也可以称为源过滤故障,即针对某个源ID,存在多个阻断点,或不存在阻断点),其实现难度较大,且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源过滤检测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源过滤检测方案发现源过滤故障的难度较大,效率较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源过滤检测方法,包括:
接收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检测请求;
通过堆叠组播报文方式发送携带所述第一源ID的第一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所述第一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源ID为第二源ID,所述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均不对所述第二源ID进行出方向过滤,所述第一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接收者包括所述环形堆叠系统中的全部其他成员设备;
接收所述环形堆叠系统中其他成员设备发送的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所述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携带有第二成员设备的第一源过滤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成员设备为发送所述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的其他成员设备,所述第一源过滤状态为所述第二成员设备的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一源ID的源过滤状态;
根据本地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一源ID的源过滤状态以及所述第一源过滤状态确定是否存在针对所述第一源ID的源过滤故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源过滤检测装置,应用于环形堆叠系统中的第一成员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检测请求;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堆叠组播报文方式发送携带所述第一源ID的第一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所述第一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源ID为第二源ID,所述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均不对所述第二源ID进行出方向过滤,所述第一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接收者包括所述环形堆叠系统中的全部其他成员设备;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环形堆叠系统中其他成员设备发送的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所述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携带有第二成员设备的第一源过滤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成员设备为发送所述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的其他成员设备,所述第一源过滤状态为所述第二成员设备的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一源ID的源过滤状态;
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本地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一源ID的源过滤状态以及所述第一源过滤状态确定是否存在针对所述第一源ID的源过滤故障。
应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检测时,通过第一成员设备构建携带该第一源ID的第一源过滤检测报文,该第一源过滤检测报文以各成员设备均不进行出方向过滤的第二源ID作为源ID,并以堆叠组播方式发送,接收者包括环形堆叠系统中的全部其他成员设备,以保证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均能接收该源过滤检测报文,并应答携带第一源过滤状态的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进而由第一成员设备根据第一源过滤状态以及本地堆叠口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状态以及所述第一源过滤状态确定是否存在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故障,实现了环形堆叠系统内部源过滤故障的自动检测,降低了源过滤故障检测的难度,提高了源过滤故障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过滤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源过滤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过滤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源过滤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过滤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源过滤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环形堆叠系统中的任一成员设备(本文中称为第一成员设备),如图1所示,该源过滤检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检测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需要进行针对某源ID(本文中称为第一源ID)的源过滤检测请求时,可以向第一成员设备发送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检测请求。
例如,可以在第一成员设备上运行的管理软件的指定功能界面中输入第一源ID,并点击该指定功能界面上的指定功能按钮向第一成员设备发送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检测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源ID可以为单个源ID,也可以包括多个源ID,如源ID范围。
其中,当第一源ID包括多个源ID时,针对每一个第一源ID,均可以按照本文中描述的源过滤检测方法进行源过滤检测。
步骤102、通过堆叠组播报文方式发送携带第一源ID的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源ID为第二源ID,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均不对第二源ID进行出方向过滤。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实现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检测,第一成员设备可以通过发送携带第一源ID的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方式,获取各其他成员设备的堆叠口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状态(本文中称为第一源过滤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错误的堆叠转发路由导致部分或全部其他成员设备无法接收到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并提高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发送效率,第一成员设备可以采用堆叠组播报文方式发送携带第一源ID的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而不采用指定单播方式发送。
其中,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接收者可以包括环形堆叠系统中的全部其他成员设备(除第一成员设备之后的其他成员设备)。
可选地,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接收者也可以包括第一成员设备。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由于源过滤故障导致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被错误阻断,进而导致部分或全部其他成员设备无法接收到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可以预先配置一个源ID(本文中称为第二源ID),第一成员设备所在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均不对第二源ID进行出方向过滤,并以该第二源ID作为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源ID,以便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均能接收到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
步骤103、接收环形堆叠系统中其他成员设备发送的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该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携带有第二成员设备的第一源过滤状态,该第二成员设备为发送该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的其他成员设备,该第一源过滤状态为该第二成员设备的堆叠口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环形堆叠系统中的任一其他成员设备通过堆叠口接收到第一成员设备发送的携带第一源ID的源过滤检测报文(本文中称为第一源过滤检测报文)时,该其他成员设备确定自身为该第一源过滤检测报文的接收者,此时,该其他成员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源过滤检测报文中携带的第一源ID,查询本地堆叠口针对第三源ID的源过滤状态(本文中称为第二源过滤状态),并根据查询到的第二源过滤状态应答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本文中称为第二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
其中,环形堆叠系统中的成员设备接收到其他成员设备发送的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时的源过滤状态查询以及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应答的具体实现将在下文中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104、根据本地堆叠口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状态以及第一源过滤状态确定是否存在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故障。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成员设备接收到环形堆叠系统中全部其他成员设备发送的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时,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中携带的第一源过滤状态,以及本地堆叠口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状态确定是否存在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故障。
其中,第一成员设备根据第一源过滤状态以及本地堆叠口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状态确定是否存在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故障的具体实现可以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可见,在图1所示方法流程中,当需要进行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检测时,通过第一成员设备构建携带该第一源ID的第一源过滤检测报文,该第一源过滤检测报文以各成员设备均不进行出方向过滤的第二源ID作为源ID,并以堆叠组播方式发送,接收者包括环形堆叠系统中的全部其他成员设备,以保证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均能接收该源过滤检测报文,并应答携带第一源过滤状态的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进而由第一成员设备根据第一源过滤状态以及本地堆叠口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状态以及所述第一源过滤状态确定是否存在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故障,实现了环形堆叠系统内部源过滤故障的自动检测,降低了源过滤故障检测的难度,提高了源过滤故障检测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便于管理,简化方案实现,可以指定环形堆叠系统中的某一个成员设备进行源过滤检测,例如,可以指定堆叠Master(主设备)进行源过滤检测,此时,可以通过向堆叠Master输入源ID,以发起源过滤检测;或者,当非堆叠Master接收到源过滤检测请求时,可以将该源过滤检测请求重定向至堆叠Master,由堆叠Master进行源过滤检测。当堆叠Master接收到源过滤检测请求(包括直接在堆叠Master上发起的源过滤检测请求或者非堆叠Master重定向至堆叠Master的源过滤检测请求)时,进行源过滤检测的具体实现流程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源过滤检测报文的源ID在各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上均不会进行出方向过滤,因此,需要避免源过滤检测报文在环形堆叠系统中形成环路。例如,可以由源过滤检测报文的发送方设备在入端口对该源过滤检测报文进行丢弃。
相应地,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成员设备的本地堆叠口下发有目标ACL(Access Control List,访问控制列表)表项,该目标ACL表项的匹配项为报文的入端口为该本地堆叠口,且报文的源ID为第二源ID,该目标ACL表项的动作项为丢弃与匹配项匹配的报文。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成员设备可以在本地堆叠口(包括堆叠口1和堆叠口2)分别下发目标ACL表项,用于对接收到的自身发送的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如上述第一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进行丢弃。
以堆叠口1下发的目标ACL表项为例,该目标ACL表项的匹配项为报文的入端口为堆叠口1,且报文的源ID为第二源ID,该目标ACL表项的动作项为丢弃与匹配项匹配的报文,进而,当第一成员设备通过堆叠口2发送的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如上述第一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从堆叠口1进入第一成员设备时,由于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入端口为堆叠口1,且源ID为第二源ID,因此,第一成员设备可以确定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与堆叠口1下发的目标ACL表项匹配,此时,第一成员设备会丢弃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从而,避免了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在环形堆叠系统中形成环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通过下发目标ACL表项的方式防止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形成环路,且各成员设备均可以按照上述步骤101~104中描述的方式进行源过滤检测时,各成员设备发送的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源ID(如上述第二源ID)不同,以避免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被目标ACL表项错误阻断;此外,当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也采用下发目标ACL表项方式进行防环路时,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的源ID需与对应的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源ID不同,例如,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的源ID与第一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源ID不同。
应该认识到,上述通过下发ACL表项的方式避免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在环形堆叠系统中形成环路的实现方式仅仅是一种具体示例,而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即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避免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在环形堆叠系统中形成环路。例如,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发送方设备可以根据环形堆叠中成员设备的数量以及环形堆叠系统拓扑确定自身发送的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需要被转发的次数(保证全部其他成员设备均能接收到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但不形成环路),并在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中携带一个特征值,该特征值的初始值为该次数,且每转发一次,该特征值减一,当该特征值为0时,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被丢弃,其具体实现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源过滤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接收到携带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且确定自身为该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接收者时,查询本地堆叠口针对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
向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发送方设备发送携带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第二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的源ID为第四源ID,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均不对第四源ID进行出方向过滤。
在该实施例中,第三源ID并不特指某一个或多个固定的源ID,而是可以指代任一或多个需要进行源过滤检测的源ID,本发明实施例后续不再复述。
在该实施例中,当第一成员设备接收到携带第三源ID的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本文中称为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时,第一成员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中的接收者信息确定自身是否为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接收者。
当第一成员设备确定自身为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接收者时,第一成员设备可以根据第三源ID查询本地源过滤表,以确定本地堆叠口针对第三源ID的源过滤状态(本文中称为第二源过滤状态)。
其中,该源过滤状态可以包括转发(即不进行出方向过滤,端口过滤位置的值为0)、阻断(即进行出方向过滤,端口过滤位置的值为1)或错误等。
在一个示例中,当第一成员设备的任一本地堆叠口为聚合口,且该聚合口的成员口针对第三源ID的源过滤状态不一致,则确定该本地堆叠口针对第三源ID的源过滤状态为错误状态。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成员设备的堆叠口1为由成员口port1和port2聚合而成的聚合口,第一成员设备通过查询源过滤表确定port1针对第三源ID的源过滤状态为转发,port2针对第三源ID的源过滤状态为阻断,此时,第一成员设备可以确定堆叠口1针对第三源ID的源过滤状态为错误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成员设备确定了本地堆叠口针对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之后,可以向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发送方设备发送携带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其中,该第二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的源ID为特定源ID(本文中称为第四源ID),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均不对第四源ID进行出方向过滤。
其中,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错误的堆叠转发路由导致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发送方设备无法接收到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该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可以通过堆叠组播方式发送,且其接收者可以仅包括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发送方设备。
其中,对于通过堆叠组播报文方式发送的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其防止环路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防环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源ID为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均不进行出方向过滤的特定源ID,因此,成员设备接收到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时,除了可以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应答之外,还可以对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进行转发,如通过接收到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堆叠口之外的另一堆叠转发。
此外,由于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通过堆叠组播方式发送,且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均不对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源ID进行出方向过滤,因此,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从两个堆叠口均会接收到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相应地,接收到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成员设备(非发送方设备)在应答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时,可以仅携带接收到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堆叠口对应的源过滤状态或接收到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堆叠口之外的另一堆叠口对应的源过滤状态(各成员设备协商一致),或者,也可以携带两个堆叠口对应的源过滤状态,其具体实现在此不做赘述。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的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该应用场景中,环形堆叠系统包括成员设备slot1~slot5,各成员设备分别通过堆叠口P1连接相邻成员设备的堆叠口P2的方式形成堆叠。
在该实施例中,以通过堆叠Master进行源过滤检测为例,假设堆叠Master为slot1。
基于图2所示应用场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源过滤检测方案实现如下,如图3所示,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slot1接收针对源ID1的源过滤检测请求。
在该实施例中,slot1接收到的源过滤检测请求可以包括通过slot1上运行的管理软件输入的源过滤检测请求,或者,其他成员设备(slot2~slot5中任一成员设备)接收到源过滤检测请求后重定向至slot1的源过滤检测请求。
在该实施例中,当slot1接收到针对源ID1的源过滤检测请求时,slot1可以先对源ID1的合法性进行判断,即判断源ID1是否为当前堆叠包括的源ID;若为当前堆叠包括的源ID,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否则,可以结束源过滤检测流程,并进行提示(即提示所输入的源ID不是当前堆叠包括的源ID)。
步骤302、slot1通过堆叠组播报文方式发送携带源ID1的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源ID为源ID100。
在该实施例中,slot1接收到针对源ID1的源过滤检测请求时,可以根据当前堆叠成员slot清单,构建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接收者包括当前堆叠的全部其他成员设备(slot2~slot5),并通过堆叠组播报文方式发送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
为了保证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均能接收到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采用无过滤源发送,即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源ID(以源ID100为例)在各成员设备上均不进行出方向过滤。
其中,各成员设备可以不在源过滤表中设置源ID100对应的表项,或者,将源过滤表中源ID100对应的表项中各端口对应的端口过滤位图的值均置为0(即不进行出方向过滤)。
为了防止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在堆叠系统中形成环路,slotl1可以分别在堆叠口P1和P2上下发如表2(下发至堆叠口P1)和表3(下发至堆叠口P2)所示的ACL表项:
表2
表3
匹配项 | 动作项 |
入端口为P2,且源ID为100 | 丢弃该报文 |
步骤303、slot2~slot5接收到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确定自身为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接收者,查询本地堆叠口针对源ID1的过滤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slot2~slot5接收到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时,可以根据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中的接收者信息确定自身是否为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接收者。
其中,当成员设备确定自身不是接收到的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接收者时,可以不响应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直接对该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进行转发。
在该实施例中,slot2~slot5可以确定自身为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接收者,此时,slot2~slot5可以根据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中携带的源ID(即1)查询本地堆叠口针对源ID1的源过滤状态。
以slot2为例,对于从堆叠口P1接收到的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slot2可以查询堆叠口P1针对源ID1的源过滤状态,或,查询堆叠口P2针对源ID1的源过滤状态,或,查询堆叠口P1和P2针对源ID1的源过滤状态。
以查询堆叠口P1针对源ID1的源过滤状态为例,若slot2的源过滤表中对应源ID1的表项中堆叠口P1的端口过滤位图的值为0,则slot2可以确定对应的源过滤状态为slot2-P1F(即slot2的堆叠口P1针对源ID1的源过滤状态为不进行源过滤);若slot2的源过滤表中对应源ID1的表项中堆叠口P1的端口过滤位图的值为1,则slot2可以确定对应的源过滤状态为slot2-P1B(即slot2的堆叠口P1针对源ID1的源过滤状态为进行源过滤,即对源ID1的多播报文进行阻断)。
其中,若堆叠口P1为聚合口,且各成员口针对源ID1的源过滤状态不一致,则slot2确定对应的源过滤状态为slot2-P1E(即源过滤状态错误)。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若任一成员设备接收到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且未查询到对应源过滤表项,则该成员设备可以向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发送方设备返回未查询到对应源过滤表项的应答消息,其具体实现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304、slot2~slot5通过堆叠组播报文方式发送携带本地堆叠口针对源ID1的源过滤状态的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
在该实施例中,步骤304中的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的接收者可以仅包括slot1。
其中,slot2发送的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的源ID为源ID为200,slot3发送的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的源ID为源ID为300,slot4发送的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的源ID为源ID为400,slot5发送的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的源ID为源ID为500;slot1~slot5均不对源ID200、300、400和500进行出方向过滤。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在堆叠系统中形成环路,slot2~slot5可以采用下发ACL表项的方式实现在入端口对自身发送的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进行丢弃,其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文中描述的slot1防止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在堆叠系统中形成环路的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305、slot1接收slot2~slot5发送的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
步骤306、slot1根据本地堆叠口针对源ID1的源过滤状态以及slot2~slot5的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中携带的源过滤状态确定是否存在针对源ID1的源过滤故障。
在该实施例中,slot1可以通过根据源ID1查询本地源过滤表的方式确定本地堆叠口针对源ID1的源过滤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slot1接收到slot2~slot5的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时,可以获取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中携带的源过滤状态,并根据本地堆叠口针对源ID1的源过滤状态以及slot2~slot5的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中携带的源过滤状态绘制源过滤状态拓扑图,并确定是否存在针对源ID1的源过滤故障。
举例来说,假设源ID1为slot1上配置的源ID。
实施例一
slot1根据本地堆叠口针对源ID1的源过滤状态以及slot2~slot5的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中携带的源过滤状态绘制的源过滤状态拓扑如下:
P2F-slot1-P1F<-->P2B-slot2-P1F<-->P2B-slot3-P1B<-->P2B-slot4-P1B<-->P2F-slot5-P1B<-->P2F-slot1-P1F
其中,根据上述源过滤状态拓扑,对于源ID为1的多播报文,slot1可以分别从堆叠口P1和堆叠口P2发送。
对于slot1从堆叠口P1发送的源ID为1的多播报文,slot2从堆叠口P2接收到该多播报文时,通过查询源ID1对应的源过滤表项,从堆叠口P1转发该多播报文;slot3从堆叠口P2接收到该多播报文时,通过查询源ID1对应的源过滤表项,确定需要在堆叠口P1和P2上对该多播报文进行出方向过滤,此时,slot3不会对该多播报文进行转发。
对于slot1从堆叠口P2发送的源ID为1的多播报文,slot5从堆叠口P1接收到该多播报文时,通过查询源ID1对应的源过滤表项,从堆叠口P2转发该多播报文;slot4从堆叠口P1接收到该多播报文时,通过查询源ID1对应的源过滤表项,确定需要在堆叠口P1和P2上对该多播报文进行出方向过滤,此时,slot4不会对该多播报文进行转发。
可见,slot1发送的源ID1的多播报文会到达环形堆叠系统的各其他成员设备(slot2~slot5),且slot2~slot5均接收到一份报文,即源过滤状态正常,未出现源过滤故障。
实施例二
slot1根据本地堆叠口针对源ID1的源过滤状态以及slot2~slot5的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中携带的源过滤状态绘制的源过滤状态拓扑如下:
P2F-slot1-P1F<-->P2B-slot2-P1F<-->P2B-slot3-P1F<-->P2B-slot4-P1F<-->P2F-slot5-P1F<-->P2F-slot1-P1F
对于源ID为1的多播报文,slot1可以分别从堆叠口P1和堆叠口P2发送。
对于slot1从堆叠口P1发送的源ID为1的多播报文,slot2从堆叠口P2接收到该多播报文时,通过查询源ID1对应的源过滤表项,从堆叠口P1转发该多播报文;slot3从堆叠口P2接收到该多播报文时,通过查询源ID1对应的源过滤表项,从堆叠口P1转发该多播报文;slot4从堆叠口P2接收到该多播报文时,通过查询源ID1对应的源过滤表项,从堆叠口P1转发该多播报文;slot5从堆叠口P2接收到该多播报文时,通过查询源ID1对应的源过滤表项,从堆叠口P1转发该多播报文,进而,该多播报文被转发至slot1。
可见,slot1发送的源ID1的多播报文会在环形堆叠系统中形成环路,即出现源过滤故障。
其中,当slot1确定出现源过滤故障时,可以进行提示,如输出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如管理员)确定环形堆叠中存在源过滤故障。
其中,slot1还可以展示上述源过滤状态拓扑,由用户根据该源过滤状态拓扑确定故障定位结果;或/和slot1可以根据上述源过滤状态拓扑进行故障定位,并给出故障定位结果,即源过滤状态存在故障的成员设备。
实施例三
slot1根据本地堆叠口针对源ID1的源过滤状态以及slot2~slot5的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中携带的源过滤状态绘制的源过滤状态拓扑如下:
P2F-slot1-P1F<-->P2B-slot2-P1B<-->P2B-slot3-P1B<-->P2B-slot4-P1B<-->P2F-slot5-P1B<-->P2F-slot1-P1F
对于源ID为1的多播报文,slot1可以分别从堆叠口P1和堆叠口P2发送。
对于slot1从堆叠口P1发送的源ID为1的多播报文,slot2从堆叠口P2接收到该多播报文时,通过查询源ID1对应的源过滤表项,确定需要在堆叠口P1和P2上对该多播报文进行出方向过滤,此时,slot2不会对该多播报文进行转发。
对于slot1从堆叠口P2发送的源ID为1的多播报文,slot5从堆叠口P1接收到该多播报文时,通过查询源ID1对应的源过滤表项,从堆叠口P2转发该多播报文;slot4从堆叠口P1接收到该多播报文时,通过查询源ID1对应的源过滤表项,确定需要在堆叠口P1和P2上对该多播报文进行出方向过滤,此时,slot4不会对该多播报文进行转发。
可见,slot1发送的源ID1的多播报文无法到达slot3,即出现源过滤故障。
实施例四
slot1根据本地堆叠口针对源ID1的源过滤状态以及slot2~slot5的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中携带的源过滤状态绘制的源过滤状态拓扑如下:
P2F-slot1-P1F<-->P2B-slot2-P1F<-->P2B-slot3-P1E
P1F-slot1-P2F<-->P1B-slot5-P2F<-->P1B-slot4-P2B<-->P1E-slot8-P2B
可见,slot3的堆叠口P1的源过滤状态错误,即出现源过滤故障。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需要进行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检测时,通过第一成员设备构建携带该第一源ID的第一源过滤检测报文,该第一源过滤检测报文以各成员设备均不进行出方向过滤的第二源ID作为源ID,并以堆叠组播方式发送,接收者包括环形堆叠系统中的全部其他成员设备,以保证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均能接收该源过滤检测报文,并应答携带第一源过滤状态的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进而由第一成员设备根据第一源过滤状态以及本地堆叠口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状态以及所述第一源过滤状态确定是否存在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故障,实现了环形堆叠系统内部源过滤故障的自动检测,降低了源过滤故障检测的难度,提高了源过滤故障检测的效率。
请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过滤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源过滤检测装置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成员设备,如图4所示,该源过滤检测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410,用于接收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检测请求;
发送单元420,用于通过堆叠组播报文方式发送携带第一源ID的第一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第一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源ID为第二源ID,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均不对第二源ID进行出方向过滤,第一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接收者包括环形堆叠系统中的全部其他成员设备;
接收单元410,还用于接收环形堆叠系统中其他成员设备发送的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携带有第二成员设备的第一源过滤状态,其中,第二成员设备为发送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的其他成员设备,第一源过滤状态为第二成员设备的堆叠口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状态;
检测单元430,用于根据本地堆叠口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状态以及第一源过滤状态确定是否存在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故障。
请一并参见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源过滤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图4所示源过滤装置的基础上,图5所示源过滤检测装置还包括:
查询单元440,用于当接收单元410接收到携带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且确定自身为该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接收者时,查询本地堆叠口针对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
发送单元420,还用于向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发送方设备发送携带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第二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的源ID为第四源ID,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均不对第四源ID进行出方向过滤。
在可选实施例中,查询单元440,具体用于当任一本地堆叠口为聚合口,且该聚合口的成员口针对第三源ID的源过滤状态不一致,则确定该本地堆叠口针对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为错误状态。
在可选实施例中,本地堆叠口针对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包括:
接收到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本地堆叠口针对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
或,
接收到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本地堆叠口之外的另一本地堆叠口针对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
或,
本地两个堆叠口针对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
在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成员设备的本地堆叠口下发有目标访问控制策略ACL表项,目标ACL表项的匹配项为报文的入端口为该本地堆叠口,且报文的源ID为第二源ID,目标ACL表项的动作项为丢弃与匹配项匹配的报文。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发明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当需要进行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检测时,通过第一成员设备构建携带该第一源ID的第一源过滤检测报文,该第一源过滤检测报文以各成员设备均不进行出方向过滤的第二源ID作为源ID,并以堆叠组播方式发送,接收者包括环形堆叠系统中的全部其他成员设备,以保证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均能接收该源过滤检测报文,并应答携带第一源过滤状态的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进而由第一成员设备根据第一源过滤状态以及本地堆叠口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状态以及所述第一源过滤状态确定是否存在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故障,实现了环形堆叠系统内部源过滤故障的自动检测,降低了源过滤故障检测的难度,提高了源过滤故障检测的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源过滤检测方法,应用于环形堆叠系统中的第一成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检测请求;
通过堆叠组播报文方式发送携带所述第一源ID的第一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所述第一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源ID为第二源ID,所述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均不对所述第二源ID进行出方向过滤,所述第一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接收者包括所述环形堆叠系统中的全部其他成员设备;
接收所述环形堆叠系统中其他成员设备发送的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所述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携带有第二成员设备的第一源过滤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成员设备为发送所述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的其他成员设备,所述第一源过滤状态为所述第二成员设备的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一源ID的源过滤状态;
根据本地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一源ID的源过滤状态以及所述第一源过滤状态确定是否存在针对所述第一源ID的源过滤故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携带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且确定自身为该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接收者时,查询本地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
向所述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发送方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所述第二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的源ID为第四源ID,所述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均不对所述第四源ID进行出方向过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本地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包括:
当任一所述本地堆叠口为聚合口,且所述聚合口的成员口针对所述第三源ID的源过滤状态不一致,则确定该本地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为错误状态。
4.根据权利里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包括:
接收到所述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本地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
或,
接收到所述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本地堆叠口之外的另一本地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
或,
本地两个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员设备的本地堆叠口下发有目标访问控制策略ACL表项,所述目标ACL表项的匹配项为报文的入端口为该本地堆叠口,且报文的源ID为所述第二源ID,所述目标ACL表项的动作项为丢弃与匹配项匹配的报文。
6.一种源过滤检测装置,应用于环形堆叠系统中的第一成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针对第一源ID的源过滤检测请求;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堆叠组播报文方式发送携带所述第一源ID的第一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所述第一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源ID为第二源ID,所述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均不对所述第二源ID进行出方向过滤,所述第一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接收者包括所述环形堆叠系统中的全部其他成员设备;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环形堆叠系统中其他成员设备发送的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所述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携带有第二成员设备的第一源过滤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成员设备为发送所述第一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的其他成员设备,所述第一源过滤状态为所述第二成员设备的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一源ID的源过滤状态;
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本地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一源ID的源过滤状态以及所述第一源过滤状态确定是否存在针对所述第一源ID的源过滤故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查询单元,用于当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携带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且确定自身为该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接收者时,查询本地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发送方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所述第二源过滤检测响应报文的源ID为第四源ID,所述环形堆叠系统中各成员设备均不对所述第四源ID进行出方向过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查询单元,具体用于当任一所述本地堆叠口为聚合口,且所述聚合口的成员口针对所述第三源ID的源过滤状态不一致,则确定该本地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为错误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地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包括:
接收到所述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本地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
或,
接收到所述第二源过滤检测请求报文的本地堆叠口之外的另一本地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
或,
本地两个堆叠口针对所述第三源ID的第二源过滤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员设备的本地堆叠口下发有目标访问控制策略ACL表项,所述目标ACL表项的匹配项为报文的入端口为该本地堆叠口,且报文的源ID为所述第二源ID,所述目标ACL表项的动作项为丢弃与匹配项匹配的报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81331.5A CN109639573B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一种源过滤检测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81331.5A CN109639573B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一种源过滤检测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39573A true CN109639573A (zh) | 2019-04-16 |
CN109639573B CN109639573B (zh) | 2021-05-25 |
Family
ID=66062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81331.5A Active CN109639573B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一种源过滤检测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63957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68596A (zh) * | 2021-12-23 | 2022-04-01 | 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交换芯片的堆叠系统破环保护的方法及应用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40153A1 (en) * | 1999-07-20 | 2003-07-24 | Thomas David Lawrence | Automatic initialization of a protocol stack |
CN101702678A (zh) * | 2009-11-19 | 2010-05-05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星形堆叠系统和方法 |
CN103441934A (zh) * | 2013-08-16 | 2013-12-11 |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拓扑的学习方法及装置 |
CN103731311A (zh) * | 2014-01-26 | 2014-04-16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环形堆叠链路故障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3795570A (zh) * | 2014-01-23 | 2014-05-14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环形拓扑的堆叠交换机系统的单播报文恢复方法及装置 |
CN107547372A (zh) * | 2017-08-30 | 2018-01-05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源过滤实现方法及装置 |
CN108737274A (zh) * | 2018-05-22 | 2018-11-02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08900440A (zh) * | 2018-06-27 | 2018-11-27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
-
2019
- 2019-01-28 CN CN201910081331.5A patent/CN10963957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40153A1 (en) * | 1999-07-20 | 2003-07-24 | Thomas David Lawrence | Automatic initialization of a protocol stack |
CN101702678A (zh) * | 2009-11-19 | 2010-05-05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星形堆叠系统和方法 |
CN103441934A (zh) * | 2013-08-16 | 2013-12-11 |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拓扑的学习方法及装置 |
CN103795570A (zh) * | 2014-01-23 | 2014-05-14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环形拓扑的堆叠交换机系统的单播报文恢复方法及装置 |
CN103731311A (zh) * | 2014-01-26 | 2014-04-16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环形堆叠链路故障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7547372A (zh) * | 2017-08-30 | 2018-01-05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源过滤实现方法及装置 |
CN108737274A (zh) * | 2018-05-22 | 2018-11-02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08900440A (zh) * | 2018-06-27 | 2018-11-27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68596A (zh) * | 2021-12-23 | 2022-04-01 | 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交换芯片的堆叠系统破环保护的方法及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39573B (zh) | 2021-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78434B (zh) | 一种配置堆叠端口的方法和交换设备 | |
JP5033856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構成の想定のための装置、システム | |
US10826821B2 (en) | Flow path detection | |
WO2015188579A1 (zh) | 分布式虚拟防火墙装置、方法及防火墙控制器 | |
US11075980B2 (en) | Method for operating a node cluster system in a network and node cluster system | |
CN101702656B (zh) | 一种基于snmp的mpls-vpn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及系统 | |
CN105024855A (zh) | 分布式集群管理系统和方法 | |
EP2731313A1 (en) | Distributed cluster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6060088A (zh) | 一种服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9547298A (zh) | 一种转发路径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4660449B (zh) | 防止堆叠分裂多主设备Master的方法和设备 | |
US9984028B2 (en) | Redundancy for port extender chains | |
CN107547372A (zh) | 一种源过滤实现方法及装置 | |
CN109639573A (zh) | 一种源过滤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6878190B (zh) | 自动堆叠方法和装置 | |
CN102215130A (zh) | 一种cfd协议配置方法及其装置 | |
WO2016061974A1 (zh) | San存储系统应用软件处理方法、服务器、主机及系统 | |
CN104317915B (zh) | 基于关联关系的数据抓取方法及装置 | |
CN106953750A (zh) | 一种检测路径建立方法及装置 | |
CN103441934B (zh) | 一种堆叠拓扑的学习方法及装置 | |
CN109120520A (zh) | 一种故障处理方法和设备 | |
CN103765837B (zh) | 多cpu的报文处理方法及系统、交换单元、单板 | |
CN112769849B (zh) | 一种病毒确诊与阻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6685861B (zh) |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系统及其报文转发控制方法 | |
CN112769653B (zh) | 一种基于网口绑定的网络检测与切换方法、系统及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