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36888B - 2d特效制作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2d特效制作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36888B
CN109636888B CN201811482714.5A CN201811482714A CN109636888B CN 109636888 B CN109636888 B CN 109636888B CN 201811482714 A CN201811482714 A CN 201811482714A CN 109636888 B CN109636888 B CN 1096368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pecial effect
dimensional coordinate
coordinate sequence
contour fe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827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36888A (zh
Inventor
杨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827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368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36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68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36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68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3/00Animation
    • G06T13/802D [Two Dimensional] animation, e.g. using spri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06Topological mapping of higher dimensional structures onto lower dimensional surfaces
    • G06T3/067Reshaping or unfolding 3D tree structures onto 2D pla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2D特效制作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2D特效的元素贴图;建立3D坐标系,确定所述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在所述3D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获取关于所述元素贴图的3D特效,所述3D特效包括所述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三维坐标序列。将所述时间‑三维坐标序列转换为所述轮廓特征点在预设平面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并根据所述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生成所述目标2D特效。本公开可以增强2D特效制作方法的灵活性,提高2D特效的精细度与美观度,并提高制作效率。

Description

2D特效制作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2D特效制作方法、2D特效制作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效制作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游戏开发、动画制作、视频处理等领域,2D或3D特效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美术元素,能够提高画面的美观度,带给用户更优质的体验。
现有的2D特效制作方法大多依赖于特效序列帧的制作,即首先绘制若干静态的特效图像,再将其按一定的顺序组成帧序列,以形成动态的特效效果。然而,该方法通常需要制作大量的特效图像,占用的资源率与人力成本较高,且特效图像的重复使用率较低,导致每次制作特效时需要重新绘制不同的特效图像,效率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2D特效制作方法、2D特效制作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现有2D特效制作效率较低、占用资源率与人力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2D特效制作方法,包括:获取目标2D特效的元素贴图;建立3D坐标系,确定所述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在所述3D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获取关于所述元素贴图的3D特效信息,所述3D特效信息包括所述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三维坐标序列。将所述时间-三维坐标序列转换为所述轮廓特征点在预设平面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并根据所述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生成所述目标2D特效。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目标2D特效的元素贴图包括:获取所述目标2D特效的预设特效贴图;将所述预设特效贴图进行拆分处理,得到所述元素贴图。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建立3D坐标系,确定所述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包括:建立3D坐标系,根据所述元素贴图的平面原型确定所述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的第一维坐标及第二维坐标;随机生成所述轮廓特征点的第三维坐标。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平面包括所述目标2D特效所确定的特征平面。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并根据所述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生成所述目标2D特效包括:获取虚拟角色的骨骼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根据所述骨骼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对所述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进行剪辑处理,以生成所述目标2D特效。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骨骼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对所述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进行剪辑处理包括:确定所述骨骼点与所述轮廓特征点的公共点;根据所述骨骼点中所述公共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对所述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进行剪辑处理,使所述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与所述骨骼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具有相同的公共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目标2D特效包括多个元素贴图,所述根据所述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生成所述目标2D特效包括:根据各所述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生成所述元素贴图的特效序列;将各所述元素贴图的特效序列进行组合,得到所述目标2D特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2D特效制作装置,包括:元素贴图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2D特效的元素贴图;三维坐标确定模块,用于建立3D坐标系,确定所述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在所述3D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3D特效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关于所述元素贴图的3D特效信息,所述3D特效信息包括所述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三维坐标序列。2D特效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时间-三维坐标序列转换为所述轮廓特征点在预设平面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并根据所述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生成所述目标2D特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3D坐标系中,确定目标2D特效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的三维坐标,获取关于元素贴图的3D特效信息,再将3D特效信息中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三维坐标序列转换为轮廓特征点在预设平面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从而生成目标2D特效。一方面,通过确定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的时间-坐标序列的方式生成目标2D特效,不需要人为制作大量特效图像,降低了特效制作方法所需的资源量与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在确定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后,可以通过改变轮廓特征点的时间-坐标序列,生成不同的2D特效,从而增强了特效制作方法的灵活性,且提高了制作效率;再一方面,基于3D特效在预设平面上转换的方式生成2D特效,使得2D特效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3D特效的细节,提高了2D特效的精细度与美观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2D特效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意性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2D特效制作方法的元素贴图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另一种2D特效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2D特效制作方法在三维坐标中生成元素贴图特效的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2D特效制作方法的子流程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一种2D特效制作方法中设置虚拟角色骨骼点的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组合特效的示意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2D特效场景的示意图;
图9示意性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2D特效制作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示意性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图11示意性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2D特效制作方法,可以应用于制作2D游戏或平面动画中的特效,例如游戏角色的技能特效,游戏场景中的环境特效,动画中卡通人物的动作特效等。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示例性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2D特效制作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10~S140:
步骤S110,获取目标2D特效的元素贴图。
其中,目标2D特效是指预期需要制作的2D特效,元素贴图为目标2D特效中的资源素材,例如目标2D特效为游戏角色的技能特效时,元素贴图可以是该技能所包括的刀、剑、枪等实体类素材,也可以是该技能所产生的光晕、烟雾等效果类素材。如图2所示,图中展示了游戏角色释放刀剑攻击的2D特效的元素贴图,包括刀光、爆炸、撞击等。元素贴图可以从已有的特效资源库中直接获取,也可以人为制作或者从外部导入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步骤S120,建立3D坐标系,确定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在3D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
其中,轮廓特征点用于确定元素贴图的轮廓形态,通常是元素贴图的轮廓上具有代表性的点,如果元素贴图为虚拟角色,则轮廓特征点可以是虚拟角色的骨骼点,例如可以在肢体关节、身体顶端等部位设置轮廓特征点;如果元素贴图为物品特效贴图,则轮廓特征点可以是该物品的某些特殊边界点,例如在剑锋、刀柄或光影边缘等地方设置轮廓特征点;考虑到元素贴图的多样性,本实施例对于轮廓特征点的位置及数量不做特别限定。
元素贴图为平面贴图,其轮廓特征点位于元素贴图所在的平面内。为了后续建立3D特效,在步骤S120中,可以将轮廓特征点转换为空间内的点,以将元素贴图进行“虚拟立体化”处理。具体而言,可以先建立3D坐标系,将元素贴图平面作为其中的一个基准平面,也可以以元素贴图平面为参照,重新构建三个基准平面。轮廓特征点在元素贴图平面中具有平面二维坐标,根据元素贴图平面与3D坐标系的关系,可以将二维坐标转换为3D坐标系的三维坐标。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元素贴图平面为3D坐标系中的一个基准平面,例如为XOY平面时,轮廓特征点在元素贴图平面中的第一维坐标(X坐标)与第二维坐标(Y坐标)可以直接作为其三维坐标中的第一维坐标与第二维坐标,然后对各轮廓特征点的第三维坐标进行赋值,例如赋值预设数值、在指定范围内随机赋值等,从而得到轮廓特征点的三维坐标。
步骤S130,获取关于元素贴图的3D特效信息,该3D特效信息包括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三维坐标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人为通过3D引擎制作3D特效,也可以从特效资源库中直接获取已有的3D特效。3D特效通常为一段特效动画,在数据层面表现为各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三维坐标序列。其中,时间-三维坐标序列是指在时间轴上确定轮廓特征点在各个时刻所对应的三维坐标,可以是轴线形式,也可以是表格形式(例如每一列代表一个时刻,每一行代表一个轮廓特征点,表格中记录三维坐标)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定。每个轮廓特征点具有一个时间-三维坐标序列,每个元素贴图包括多个轮廓特征点,每个3D特效包括一个或多个元素贴图,可视为各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三维坐标序列的集合。当然,由于不同元素贴图在特效动画中出现的时间不同,其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三维坐标序列长度也不同,例如一段刀光特效中,初始为刀移动的轨迹,然后才加入光影效果,则刀的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三维坐标序列与光影的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三维坐标序列的长度不同。当各轮廓特征点在每一时刻的三维坐标被确定以后,元素贴图的特效动作即被确定,3D特效动画也被确定。通过时间-三维坐标序列可以较为简洁且直观地体现出3D特效的基本形态。
步骤S140,将时间-三维坐标序列转换为轮廓特征点在预设平面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并根据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生成目标2D特效。
其中,时间-三维坐标序列表示3D特效,可以将3D特效投影到目标2D特效所在的预设平面上,以获得目标2D特效。特效投影的过程在数据层面上可以体现为时间-三维坐标序列到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的转换。时间-二维坐标序列是指在时间轴上确定轮廓特征点在各个时刻在预设平面中所对应的二维坐标。预设平面可以是3D坐标系内的任意平面,在确定预设平面后,可以在预设平面内建立2D坐标系,确定3D坐标系与2D坐标系的转换关系,从而完成上述转换过程。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预设平面可以是元素贴图平面,元素贴图平面可以是3D坐标系的一个基准平面,例如XOY平面,则元素贴图平面中的第一维坐标与第二维坐标为3D坐标系的第一维坐标与第二维坐标,则可以删除时间-三维坐标序列中的第三维坐标,得到时间-二维坐标序列。
在得到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后,可以确定各轮廓特征点在预设平面内的轨迹,将所有轮廓特征点的轨迹组合起来,即为目标2D特效。
基于上述说明,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在3D坐标系中,确定目标2D特效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的三维坐标,获取关于元素贴图的3D特效信息,再将3D特效信息中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三维坐标序列转换为轮廓特征点在预设平面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从而生成目标2D特效。一方面,通过确定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的时间-坐标序列的方式生成目标2D特效,不需要人为制作大量特效图像,降低了特效制作方法所需的资源量与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在确定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后,可以通过改变轮廓特征点的时间-坐标序列,生成不同的2D特效,从而增强了特效制作方法的灵活性,且提高了制作效率;再一方面,基于3D特效在预设平面上转换的方式生成2D特效,使得2D特效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3D特效的细节,提高了2D特效的精细度与美观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110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获取目标2D特效的预设特效贴图;
将预设特效贴图进行拆分处理,得到元素贴图。
通常在制作目标2D特效时,可以预先绘制出特效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图画,即预设特效贴图,预设特效贴图中包括目标2D特效的全部元素,例如在刀的击打特效中,预设特效贴图可以是刀击中目标而产生刀光、火花飞溅等视觉效果的图画,包含刀、刀光、火花等该特效中所能出现的全部元素。将预设特效贴图中的元素拆分出来,即可得到目标2D特效的元素贴图。在拆分处理时,可以将颜色、形状、边界等突变的位置作为拆分点,也可以基于特效资源库中已有的元素贴图,对预设特效贴图中的元素进行识别拆分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拆分的程度或精细度等参数,例如表现人物整体特效时,可以将人物作为一个元素拆分出来,表现人物的动作特效时,可以对人物的肢体或者服装进行拆分,表现人物的表情特效时,可以对人物面部的五官进行拆分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拆分处理也可以人为进行,根据人为拆分的结果确定元素贴图。
通过预设特效贴图拆分的形式确定目标2D特效的元素贴图,有利于获得更加丰富的元素贴图,以实现更加完整的2D目标特效。
图3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预设特效贴图的2D特效制作方法的流程图,通过“预设特效设计—预设特效拆分—元素贴图特效制作—3D特效转换2D特效—输出”的方法来实现2D特效的制作,本实施例通过生成3D特效转换2D特效的方法,制作2D特效,避免了制作大量不可复用的特效序列帧,降低了特效制作成本和资源占有率。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12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3D坐标系,根据元素贴图的平面原型确定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的第一维坐标及第二维坐标;
随机生成轮廓特征点的第三维坐标。
步骤S120中,需要在3D坐标系中确定元素贴图轮廓特征点在3D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而该三维坐标可以由第一维坐标、第二维坐标及第三维的坐标共同决定。考虑到二维平面的元素贴图中各个点都具有其对应的平面坐标,因此,第一维坐标及第二维坐标可以根据元素贴图本身的平面形态及尺寸确定,即根据元素贴图的平面原型确定其轮廓特征点的第一维坐标及第二维坐标。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维坐标可以辅助元素贴图在3D坐标系中生成3D特效,在步骤S240中,三维坐标将被转换为二维坐标,因此,第三维坐标的确定在此没有特殊含义,可以以随机生成的方式,确定轮廓特征点的第三维坐标。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预设平面可以包括目标2D特效所确定的特征平面。
其中,目标2D特效所确定的特征平面即目标2D特效主要所在的平面,通常为上述元素贴图平面。例如在3D坐标系中,如果平面贴图所在的平面为X、Y所确定的平面,则制作的2D特效即在XOY平面中,如果平面贴图所在的平面为X、Z所确定的平面,则制作的2D特效即在XOZ平面中。图4示出了在3D坐标系中生成元素贴图特效的示意图,可以预设目标2D特效位于正视平面内,即图4中的XOY平面,则后续可以将3D特效投影至该平面上,以确定目标2D特效。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参考图5所示,步骤S140中,根据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生成目标2D特效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0,获取虚拟角色的骨骼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
步骤S520,根据骨骼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对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进行剪辑处理,以生成目标2D特效。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生成独立目标2D特效,也可以生成组合目标2D特效。例如可以制作关于战斗中刀剑运动或碰撞的特效,也可以将刀剑特效的与虚拟角色特效结合制作组合特效。组合目标2D特效在制作时,可以先获取虚拟角色的骨骼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确定虚拟角色特效基本动作的大致轮廓。图6示出了一种设置虚拟角色骨骼点的示意图。例如在虚拟角色手腕、手肘及手指关节部位设置骨骼点,通过获取这些点在各个时刻的二维坐标,可以得到虚拟角色胳膊的基本运动状态。然后,通过剪切和拼接的方式,对虚拟角色骨骼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以及其他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进行处理,生成目标2D特效。例如可以将与虚拟角色特效有关的刀剑特效结合,得到虚拟角色使用刀剑进行运动的组合特效。图7示意性示出了一种虚拟角色特效与刀剑特效相结合的组合特效的示意图。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520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确定骨骼点与轮廓特征点的公共点;
根据骨骼点中公共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对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进行剪辑处理,使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与骨骼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具有相同的公共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
考虑到根据骨骼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对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进行剪辑处理时,骨骼点与轮廓特征点均有其各自的运动轨迹,无法较为准确的得到匹配后的2D特效。例如虚拟角色在进行攻击时手臂进行向前推进的行为时,刀剑的运动状态可能在虚拟角色上方或者刀柄未处于虚拟角色手中,造成特效分离的情形。因此,可以先确定骨骼点与轮廓特征点的公共点,其中,公共点可以是在骨骼点中与轮廓特征点相似或重合的点,例如虚拟角色手持刀剑时,手上的骨骼点与刀剑柄上的轮廓特征点可以近似认为是重合的,即公共点。然后确定公共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使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与骨骼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具有与其相同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获取将这些相同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生成目标2D特效。例如确定虚拟角色手部的骨骼点与刀剑柄的轮廓特征点为公共点,将虚拟角色手部骨骼点的时间-二维序列与刀剑柄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序列进行组合,使每一时刻虚拟角色手部的骨骼点与刀剑柄的轮廓特征点处于重合状态,得到虚拟角色在持刀剑运动时生成的2D特效。图8示意性示出了一种2D特效制作的效果示意图。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目标2D特效可以包括多个元素贴图,步骤S240中根据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生成目标2D特效可以包括:
根据各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生成元素贴图的特效序列;
将各元素贴图的特效序列进行组合,得到目标2D特效。
考虑到特效制作的多样性,目标2D特效可以包括多个元素贴图,共同实现2D特效。例如在刀剑击打水面的特效中,可能出现水花特效、刀剑特效与光影特效相结合的情况,则同时包括水花贴图、刀剑贴图、光影贴图;或者技能特效中,武器特效与技能特效结合的情形需要多个武器贴图与技能贴图等。根据多个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可以生成元素贴图的特效序列,例如刀剑的光影特效序列与水花特效序列等。再将这些特效序列进行组合,即可以得到目标2D特效。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2D特效制作装置。参照图9,该装置900可以包括,元素贴图获取模块910,三维坐标确定模块920,3D特效获取模块930及2D特效生成模块940。其中,元素贴图获取模块910用于获取目标2D特效的元素贴图;三维坐标确定模块920用于建立3D坐标系,确定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在3D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3D特效获取模块930用于获取关于元素贴图的3D特效信息,3D特效信息包括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三维坐标序列;2D特效生成模块940用于将时间-三维坐标序列转换为轮廓特征点在预设平面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并根据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生成目标2D特效。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元素贴图获取模块910可以包括:预设特效贴图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2D特效的预设特效贴图;预设特效贴图拆分单元,用于将预设特效贴图进行拆分处理,得到元素贴图。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三维坐标确定模块920可以包括:二维坐标确定单元,用于建立3D坐标系,根据元素贴图的平面原型确定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的第一维坐标及第二维坐标;第三维坐标生成单元,用于随机生成轮廓特征点的第三维坐标。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预设平面可以包括目标2D特效所确定的特征平面。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2D特效生成模块940可以包括:虚拟角色序列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虚拟角色的骨骼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序列剪辑单元,用于根据骨骼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对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进行剪辑处理,以生成目标2D特效。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序列剪辑单元可以包括:公共点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骨骼点与轮廓特征点的公共点,序列剪辑子单元,用于根据骨骼点中公共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对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进行剪辑处理,使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与骨骼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具有相同的公共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目标2D特效包括多个元素贴图,2D特效生成模块940可以包括:特效序列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各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生成元素贴图的特效序列;特效序列组合单元,用于将各元素贴图的特效序列进行组合,得到目标2D特效。
上述各模块/单元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方法部分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10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这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0。图10显示的电子设备10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0所示,电子设备10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0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0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0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1020和处理单元1010)的总线1030、显示单元1040。
其中,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以被处理单元1010执行,使得处理单元10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处理单元1010可以执行图1所示的步骤S110~S140。
存储单元10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10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10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1023。
存储单元10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025的程序/实用工具1024,这样的程序模块102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10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10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2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0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0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0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0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0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060通过总线1030与电子设备10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0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参考图11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11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公开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

Claims (10)

1.一种2D特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2D特效的元素贴图;
建立3D坐标系,确定所述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在所述3D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
获取关于所述元素贴图的3D特效信息,所述3D特效信息包括所述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三维坐标序列;
将所述时间-三维坐标序列转换为所述轮廓特征点在预设平面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并根据所述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生成所述目标2D特效;
所述将所述时间-三维坐标序列转换为所述轮廓特征点在预设平面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并根据所述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生成所述目标2D特效,包括:
将所述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三维坐标序列中的第一维坐标与第二维坐标作为所述预设平面中的第一维坐标与第二维坐标,并删除所述时间-三维坐标序列中的第三维坐标,以确定所述轮廓特征点在预设平面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
根据所述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确定所述轮廓特征点所述预设平面内的轨迹;
将所述轮廓特征点的轨迹进行组合,生成所述目标2D特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2D特效的元素贴图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2D特效的预设特效贴图;
将所述预设特效贴图进行拆分处理,得到所述元素贴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3D坐标系,确定所述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在所述3D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包括:
建立3D坐标系,根据所述元素贴图的平面原型确定所述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的第一维坐标及第二维坐标;
随机生成所述轮廓特征点的第三维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平面包括所述目标2D特效所确定的特征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根据所述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生成所述目标2D特效包括:
获取虚拟角色的骨骼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
根据所述骨骼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对所述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进行剪辑处理,以生成所述目标2D特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骨骼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对所述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进行剪辑处理包括:
确定所述骨骼点与所述轮廓特征点的公共点;
根据所述骨骼点中所述公共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对所述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进行剪辑处理,使所述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与所述骨骼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具有相同的公共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2D特效包括多个元素贴图,所述根据所述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生成所述目标2D特效包括:
根据各所述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生成所述元素贴图的特效序列;
将各所述元素贴图的特效序列进行组合,得到所述目标2D特效。
8.一种2D特效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元素贴图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2D特效的元素贴图;
三维坐标确定模块,用于建立3D坐标系,确定所述元素贴图的轮廓特征点在所述3D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
3D特效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关于所述元素贴图的3D特效信息,所述3D特效信息包括所述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三维坐标序列;
2D特效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时间-三维坐标序列转换为所述轮廓特征点在预设平面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并根据所述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生成所述目标2D特效;
2D特效生成模块,被配置为:
将所述轮廓特征点的时间-三维坐标序列中的第一维坐标与第二维坐标作为所述预设平面中的第一维坐标与第二维坐标,并删除所述时间-三维坐标序列中的第三维坐标,以确定所述轮廓特征点在预设平面的时间-二维坐标序列;根据所述时间-二维坐标序列,确定所述轮廓特征点所述预设平面内的轨迹;将所述轮廓特征点的轨迹进行组合,生成所述目标2D特效。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482714.5A 2018-12-05 2018-12-05 2d特效制作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6368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2714.5A CN109636888B (zh) 2018-12-05 2018-12-05 2d特效制作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2714.5A CN109636888B (zh) 2018-12-05 2018-12-05 2d特效制作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36888A CN109636888A (zh) 2019-04-16
CN109636888B true CN109636888B (zh) 2023-06-09

Family

ID=66071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82714.5A Active CN109636888B (zh) 2018-12-05 2018-12-05 2d特效制作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368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0318B (zh) * 2019-07-03 2022-10-0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特效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与终端
CN113359985A (zh) * 2021-06-03 2021-09-07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数据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6673A (zh) * 2008-03-18 2008-09-03 中国计量学院 用于在实时视频跟踪系统中跟踪手臂运动的方法
CN104766366B (zh) * 2015-03-31 2019-02-19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三维虚拟现实演示的建立方法
CN107909541B (zh) * 2017-11-13 2021-01-01 杭州电魂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图转换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36888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82861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thesizing figure of virtual object,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163942B (zh) 一种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JP2018537755A (ja) 中心窩ジオメトリテッセレーション
CN111294665B (zh) 视频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48189A (zh) 一种ar场景下的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6114930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gmented reality art creation
CN111368137A (zh) 视频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H10255081A (ja)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CN111583379B (zh) 虚拟模型的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2585647A (zh) 混合现实动画
CN112734896B (zh) 环境遮蔽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313832B (zh) 三维模型的语义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09636888B (zh) 2d特效制作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JP2016152586A (ja)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マッピング装置、映像投影制御装置、映像投影制御方法および映像投影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0544315B (zh) 虚拟对象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570357A (zh) 基于ue4引擎的镜像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78948B (zh) 3d模型重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178017A (zh) Ar数据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65735B (zh) 纹理贴图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US10754498B2 (en) Hybrid image rendering system
CN115131528A (zh) 虚拟现实场景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363860B (zh) 3d模型重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652807B (zh) 眼部的调整、直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180053494A (ko) 모바일 환경에서의 증강현실 게임공간 구축방법
CN115803782A (zh) 具有实时深度图的感受几何结构的增强现实效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