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35531A - 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35531A
CN109635531A CN201811469964.5A CN201811469964A CN109635531A CN 109635531 A CN109635531 A CN 109635531A CN 201811469964 A CN201811469964 A CN 201811469964A CN 109635531 A CN109635531 A CN 109635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ertified
active user
authentification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699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静
刘洪�
欧阳维良
胡驰飞
于霄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blu Hong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blu Hong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blu Hong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blu Hong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699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355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35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55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当前用户输入的待认证信息,并根据身份信息和待认证信息,在官方平台的数据库上比对当前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根据信息比对结果判断当前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若信息比对结果显示出待认证信息与官方平台上登记的当前用户信息一致,则判断出当前用户为合法用户,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过程成功。本发明的方案,实现了智能化的信息认证过程,不仅能够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证信息进行认证,还可以认证其余信息,避免了现有的信息认证过程过于繁琐,且受认证场所、行业、硬件的限制,提高了信息认证的认证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例如,现在的身份证的认证过程已经能够做到联网,这样,即使用户不在户口所在地工作或者学习,例如,用户跨省工作或者学习,还可以享受到身份证信息联网的便利。
现在身份证越来越与用户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例如,当用户因公出差入住宾馆,就需要用户随身携带身份证,如果用户的身份证件遗失,或者落在家里了,这样,用户就不能顺利入住宾馆,这就给用户带来了不便。此外,用户若遗失了身份证件,需要到户口所在地去办理临时身份证,这将是极其麻烦的事情,不仅需要用户返回至户口所在地,需要耗费往返出差地和户口所在地的路程时间,还需要选择办理临时身份证件的办公日。这样,仅仅因为用户忘记携带身份证,就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除了上述描述的应用场景之外,对用户的身份证信息的认证过程之外,人们日常生活中还会涉及到其它信息的信息认证过程,无论是哪一种信息认证过程均是极其繁琐的过程,且受认证场所、行业、设备的限制,需要用户到指定的管辖区域的指定办公场所、设备终端去进行认证。
如何简化上述信息认证过程,且不受认证场所、行业、设备的限制,是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信息认证过程过于繁琐、且受认证场所、行业、设备限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请求,并从所述信息认证请求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认证关键词信息;根据所述信息认证关键词信息匹配出对应的待接入的官方平台,并接入所述官方平台;接收当前用户输入的待认证信息,并从所述官方平台调取与所述待认证信息相关联的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待认证信息,在所述官方平台的数据库上比对当前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根据信息比对结果判断当前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若所述信息比对结果显示出所述待认证信息与所述官方平台上登记的当前用户信息一致,则判断出当前用户为合法用户,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过程成功,并向当前用户对应的客户端反馈信息认证成功。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反馈信息推送至用于进行实名业务登记的移动端、PC端、web端版企业软件平台上,其中,所述反馈信息至少包括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是否成功的反馈结果、当前用户的姓名信息、当前用户的身份证信息、与反馈结果对应的待认证项目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信息认证请求中提取当前用户的历史认证信息;若所述历史认证信息显示当前用户曾经通过信息认证,从所述历史认证信息中调取历史成功认证的记录信息,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过程成功,并向当前用户对应的客户端反馈信息认证成功;其中,所述历史成功认证的记录信息至少包括一项:历史成功认证的时间信息、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用户姓名信息、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用户身份证信息、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用户地址信息、真实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待认证信息。
可选地,所述待认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一项:驾驶证待认证信息、房产证待认证信息、结婚证待认证信息、护照待认证信息、港澳台通信证待认证信息、边防证待认证信息、记者证待认证信息、律师执业证待认证信息。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请求接收模块,接收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请求;提取模块,从所述请求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信息认证请求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认证关键词信息;匹配接入模块,根据所述请求接收模块提取出的所述信息认证关键词信息匹配出对应的待接入的官方平台,并接入所述官方平台;信息接收模块,接收当前用户输入的待认证信息;调取模块,从所述官方平台调取与所述信息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待认证信息相关联的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信息比对模块,根据所述调取模块调取到的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信息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待认证信息,在所述匹配接入模块接入的所述官方平台的数据库上比对当前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信息比对模块比对到的信息比对结果判断当前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若所述信息比对结果显示出所述待认证信息与所述官方平台上登记的当前用户信息一致,则判断出当前用户为合法用户,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过程成功,并向当前用户对应的客户端反馈信息认证成功。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推送模块,所述推送模块,将反馈信息推送至用于进行实名业务登记的移动端、PC端、web端版企业软件平台上,其中,所述反馈信息至少包括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是否成功的反馈结果、当前用户的姓名信息、当前用户的身份证信息、与反馈结果对应的待认证项目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历史认证信息提取模块,所述历史认证信息提取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请求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信息认证请求中提取当前用户的历史认证信息;若所述历史认证信息显示当前用户曾经通过信息认证,从所述历史认证信息中调取历史成功认证的记录信息,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过程成功,并向当前用户对应的客户端反馈信息认证成功;其中,所述历史成功认证的记录信息至少包括一项:历史成功认证的时间信息、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用户姓名信息、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用户身份证信息、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用户地址信息、真实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待认证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息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待认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一项:驾驶证待认证信息、房产证待认证信息、结婚证待认证信息、护照待认证信息、港澳台通信证待认证信息、边防证待认证信息、记者证待认证信息、律师执业证待认证信息。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方法及装置,实现了智能化的信息认证过程,不仅能够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证信息进行认证,还可以认证其余信息,避免了现有的信息认证过程过于繁琐,且受认证场所、行业、设备的限制,提高了信息认证的认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信息认证方法所采用的信息认证系统的结构框架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下的信息认证过程的信息交互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401-请求接收模块;402-提取模块;403-匹配接入模块;404-信息接收模块;405-调取模块;406-信息比对模块;407-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方法,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请求,并从信息认证请求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认证关键词信息;
S102,根据信息认证关键词信息匹配出对应的待接入的官方平台,并接入官方平台;
S103,接收当前用户输入的待认证信息,并从官方平台调取与待认证信息相关联的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
S104,根据身份信息和待认证信息,在官方平台的数据库上比对当前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
S105,根据信息比对结果判断当前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若信息比对结果显示出待认证信息与官方平台上登记的当前用户信息一致,则判断出当前用户为合法用户,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过程成功,并向当前用户对应的客户端反馈信息认证成功;这样,通过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信息认证方法,实现了智能化的信息认证过程,不仅能够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证信息进行认证,还可以认证其余信息,避免了现有的信息认证过程过于繁琐,且受认证场所、行业、设备的限制,提高了信息认证的认证效率。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反馈信息推送至用于进行实名业务登记的移动端、PC端、web端版企业软件平台上,其中,反馈信息至少包括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是否成功的反馈结果、当前用户的姓名信息、当前用户的身份证信息、与反馈结果对应的待认证项目信息;这样,对于不同的进行实名业务登记的应用场景,均可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信息认证方法,且信息认证的过程便捷,也便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查看,提高了信息认证的认证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信息认证请求中提取当前用户的历史认证信息;若历史认证信息显示当前用户曾经通过信息认证,从历史认证信息中调取历史成功认证的记录信息,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过程成功,并向当前用户对应的客户端反馈信息认证成功;其中,历史成功认证的记录信息至少包括一项:历史成功认证的时间信息、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用户姓名信息、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用户身份证信息、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用户地址信息、真实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待认证信息;这样,若当前用户之前进行过信息认证,则可以直接调取之前记录的认证记录信息,这样,避免了重复认证过程提高了认证效率,也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待认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一项:驾驶证待认证信息、房产证待认证信息、结婚证待认证信息、护照待认证信息、港澳台通信证待认证信息、边防证待认证信息、记者证待认证信息、律师执业证待认证信息;这样,可以拓宽本发明实施例1能够进行认证的应用场景。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能够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证信息进行认证,还可以对其它信息进行认证;这样,当前用户即使忘记随身携带身份证,也可以办理相关事宜的登记,提高了便捷度。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信息认证方法所采用的信息认证系统的结构框架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信息认证方法所采用的信息认证系统架构,正是通过如图2所示的各个硬件设备,以及相关的软件系统,实现了信息认证的过程。如图2所示的各个硬件设备为常规的硬件设备,各个硬件设备的功能,在此不再赘述,相关功能的描述,烦请参见相关科技文献和教科书。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下的信息认证过程的信息交互示意图。具体的描述,烦请参见前述相关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3的信息认证过程,除了采用扫描二维码的方式之外,为了提高信息认证的精确度,还可以结合人脸识别技术一起使用,这样,扫描二维码很方便,在需要提高信息认证精度的前提下,还可以结合人脸识别技术。
除了上述列出的人脸识别技术之外,还可以使用其它常规的精度比较高的识别技术,在此一一列举,其它常规的精度比较高的识别技术也均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上述提及到的人脸识别技术是常规的技术,烦请参见相关科技文献和教科书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方法,实现了智能化的信息认证过程,不仅能够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证信息进行认证,还可以认证其余信息,避免了现有的信息认证过程过于繁琐,且受认证场所、行业、设备的限制,提高了信息认证的认证效率。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还提供了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装置,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装置包括请求接收模块401、提取模块402、匹配接入模块403、信息接收模块404、调取模块405、信息比对模块406和处理模块407。
具体而言,请求接收模块401,接收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请求;
提取模块402,从请求接收模块401接收到的信息认证请求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认证关键词信息;
匹配接入模块403,根据请求接收模块401提取出的信息认证关键词信息匹配出对应的待接入的官方平台,并接入官方平台;
信息接收模块404,接收当前用户输入的待认证信息;
调取模块405,从官方平台调取与信息接收模块404接收到的待认证信息相关联的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
信息比对模块406,根据调取模块405调取到的身份信息和信息接收模块404接收到的待认证信息,在匹配接入模块403接入的官方平台的数据库上比对当前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
处理模块407,根据信息比对模块406比对到的信息比对结果判断当前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若信息比对结果显示出待认证信息与官方平台上登记的当前用户信息一致,则判断出当前用户为合法用户,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过程成功,并向当前用户对应的客户端反馈信息认证成功;这样,通过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信息认证装置,实现了智能化的信息认证过程,不仅能够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证信息进行认证,还可以认证其余信息,避免了现有的信息认证过程过于繁琐,且受认证场所、行业、设备的限制,提高了信息认证的认证效率。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推送模块(在图4中未示出),推送模块,将反馈信息推送至用于进行实名业务登记的移动端、PC端、web端版企业软件平台上,其中,反馈信息至少包括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是否成功的反馈结果、当前用户的姓名信息、当前用户的身份证信息、与反馈结果对应的待认证项目信息;这样,对于不同的进行实名业务登记的应用场景,均可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信息认证方法,且信息认证的过程便捷,也便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查看,提高了信息认证的认证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历史认证信息提取模块(在图4中未示出),历史认证信息提取模块具体用于:从请求接收模块401接收到的信息认证请求中提取当前用户的历史认证信息;若历史认证信息显示当前用户曾经通过信息认证,从历史认证信息中调取历史成功认证的记录信息,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过程成功,并向当前用户对应的客户端反馈信息认证成功;其中,历史成功认证的记录信息至少包括一项:历史成功认证的时间信息、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用户姓名信息、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用户身份证信息、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用户地址信息、真实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待认证信息;若当前用户之前进行过信息认证,则可以直接调取之前记录的认证记录信息,这样,避免了重复认证过程提高了认证效率,也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信息接收模块404接收到的待认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一项:驾驶证待认证信息、房产证待认证信息、结婚证待认证信息、护照待认证信息、港澳台通信证待认证信息、边防证待认证信息、记者证待认证信息、律师执业证待认证信息;这样,可以拓宽本发明实施例1能够进行认证的应用场景。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能够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证信息进行认证,还可以对其它信息进行认证;这样,当前用户即使忘记随身携带身份证,也可以办理相关事宜的登记,提高了便捷度。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方案中的部分内容与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方案中的部分内容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烦请参见针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相应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装置,实现了智能化的信息认证过程,不仅能够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证信息进行认证,还可以认证其余信息,避免了现有的信息认证过程过于繁琐,且受认证场所、行业、设备的限制,提高了信息认证的认证效率。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还提供了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下方法:接收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请求,并从信息认证请求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认证关键词信息;根据信息认证关键词信息匹配出对应的待接入的官方平台,并接入官方平台;接收当前用户输入的待认证信息,并从官方平台调取与待认证信息相关联的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身份信息和待认证信息,在官方平台的数据库上比对当前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根据信息比对结果判断当前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若信息比对结果显示出待认证信息与官方平台上登记的当前用户信息一致,则判断出当前用户为合法用户,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过程成功,并向当前用户对应的客户端反馈信息认证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方案中的部分内容与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方案中的部分内容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烦请参见针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相应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实现了智能化的信息认证过程,不仅能够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证信息进行认证,还可以认证其余信息,避免了现有的信息认证过程过于繁琐,且受认证场所、行业、设备的限制,提高了信息认证的认证效率。
实施例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方法:接收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请求,并从信息认证请求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认证关键词信息;根据信息认证关键词信息匹配出对应的待接入的官方平台,并接入官方平台;接收当前用户输入的待认证信息,并从官方平台调取与待认证信息相关联的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身份信息和待认证信息,在官方平台的数据库上比对当前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根据信息比对结果判断当前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若信息比对结果显示出待认证信息与官方平台上登记的当前用户信息一致,则判断出当前用户为合法用户,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过程成功,并向当前用户对应的客户端反馈信息认证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方案中的部分内容与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方案中的部分内容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烦请参见针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相应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实现了智能化的信息认证过程,不仅能够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证信息进行认证,还可以认证其余信息,避免了现有的信息认证过程过于繁琐,且受认证场所、行业、设备的限制,提高了信息认证的认证效率。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请求,并从所述信息认证请求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认证关键词信息;
根据所述信息认证关键词信息匹配出对应的待接入的官方平台,并接入所述官方平台;
接收当前用户输入的待认证信息,并从所述官方平台调取与所述待认证信息相关联的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待认证信息,在所述官方平台的数据库上比对当前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
根据信息比对结果判断当前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若所述信息比对结果显示出所述待认证信息与所述官方平台上登记的当前用户信息一致,则判断出当前用户为合法用户,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过程成功,并向当前用户对应的客户端反馈信息认证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反馈信息推送至用于进行实名业务登记的移动端、PC端、web端版企业软件平台上,其中,所述反馈信息至少包括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是否成功的反馈结果、当前用户的姓名信息、当前用户的身份证信息、与反馈结果对应的待认证项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信息认证请求中提取当前用户的历史认证信息;
若所述历史认证信息显示当前用户曾经通过信息认证,从所述历史认证信息中调取历史成功认证的记录信息,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过程成功,并向当前用户对应的客户端反馈信息认证成功;其中,所述历史成功认证的记录信息至少包括一项:历史成功认证的时间信息、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用户姓名信息、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用户身份证信息、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用户地址信息、真实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待认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认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一项:
驾驶证待认证信息、房产证待认证信息、结婚证待认证信息、护照待认证信息、港澳台通信证待认证信息、边防证待认证信息、记者证待认证信息、律师执业证待认证信息。
5.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接收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请求;
提取模块,从所述请求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信息认证请求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认证关键词信息;
匹配接入模块,根据所述请求接收模块提取出的所述信息认证关键词信息匹配出对应的待接入的官方平台,并接入所述官方平台;
信息接收模块,接收当前用户输入的待认证信息;
调取模块,从所述官方平台调取与所述信息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待认证信息相关联的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
信息比对模块,根据所述调取模块调取到的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信息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待认证信息,在所述匹配接入模块接入的所述官方平台的数据库上比对当前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
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信息比对模块比对到的信息比对结果判断当前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若所述信息比对结果显示出所述待认证信息与所述官方平台上登记的当前用户信息一致,则判断出当前用户为合法用户,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过程成功,并向当前用户对应的客户端反馈信息认证成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推送模块,
所述推送模块,将反馈信息推送至用于进行实名业务登记的移动端、PC端、web端版企业软件平台上,其中,所述反馈信息至少包括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是否成功的反馈结果、当前用户的姓名信息、当前用户的身份证信息、与反馈结果对应的待认证项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历史认证信息提取模块,
所述历史认证信息提取模块具体用于:
从所述请求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信息认证请求中提取当前用户的历史认证信息;
若所述历史认证信息显示当前用户曾经通过信息认证,从所述历史认证信息中调取历史成功认证的记录信息,当前用户的信息认证过程成功,并向当前用户对应的客户端反馈信息认证成功;其中,所述历史成功认证的记录信息至少包括一项:历史成功认证的时间信息、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用户姓名信息、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用户身份证信息、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用户地址信息、真实历史成功认证对应的待认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待认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一项:
驾驶证待认证信息、房产证待认证信息、结婚证待认证信息、护照待认证信息、港澳台通信证待认证信息、边防证待认证信息、记者证待认证信息、律师执业证待认证信息。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1469964.5A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96355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9964.5A CN109635531A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9964.5A CN109635531A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35531A true CN109635531A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70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69964.5A Pending CN109635531A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3553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6017A (zh) * 2020-04-29 2020-08-25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用户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189872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苏州工业园区东诚智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筛查方法、手持设备、后台服务器及系统
CN114944950A (zh) * 2019-10-31 2022-08-26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实名认证方法以及装置
CN116777447A (zh) * 2023-08-25 2023-09-1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市滨城区供电公司 一种快捷退费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944950B (zh) * 2019-10-31 2024-06-1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实名认证方法以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30035A1 (zh) * 2011-04-01 2012-10-04 Wang Dongmei 一种用户认证授权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
CN106204261A (zh) * 2016-06-27 2016-12-07 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和服务器
CN107172008A (zh) * 2017-04-01 2017-09-15 北京芯盾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移动设备中进行多系统认证及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CN108632271A (zh) * 2018-05-04 2018-10-0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30035A1 (zh) * 2011-04-01 2012-10-04 Wang Dongmei 一种用户认证授权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
CN106204261A (zh) * 2016-06-27 2016-12-07 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和服务器
CN107172008A (zh) * 2017-04-01 2017-09-15 北京芯盾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移动设备中进行多系统认证及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CN108632271A (zh) * 2018-05-04 2018-10-0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4950A (zh) * 2019-10-31 2022-08-26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实名认证方法以及装置
CN114944950B (zh) * 2019-10-31 2024-06-1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实名认证方法以及装置
WO2021189872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苏州工业园区东诚智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筛查方法、手持设备、后台服务器及系统
CN111586017A (zh) * 2020-04-29 2020-08-25 北京邮电大学 通信用户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16777447A (zh) * 2023-08-25 2023-09-1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市滨城区供电公司 一种快捷退费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777447B (zh) * 2023-08-25 2023-11-1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市滨城区供电公司 一种快捷退费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9723B (zh) 利用人脸识别的访客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RU2732507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гистрации личности
CN102819875A (zh) 基于人脸识别与gps的考勤系统及其方法
US20150047000A1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CN105279416A (zh) 基于多生物特征结合设备指纹的身份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CN111083220A (zh) 提供金融服务应用的方法
CN104618315B (zh) 一种验证信息推送和信息验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635531A (zh) 一种以身份信息认证为载体的信息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0322317B (zh) 一种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JP2011141785A (ja) 携帯端末を用いた会員登録システム及び認証システム
EP390517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henticating near-field informatio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JP2008047022A (ja) 携帯端末装置による情報共有システム
JP2013097650A (ja) 認証システム、認証方法及び認証サーバ
CN109245902A (zh) 即时通信信息验证码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11163467A (zh) 5g用户终端接入5g网络的方法、用户终端设备及介质
WO2018082232A1 (zh) 一种签名的识别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云端服务器
CN108600250A (zh) 认证方法
KR101282824B1 (ko) 만남 인증 시스템 및 그 제공방법
CN101917720A (zh) 一种手机用户身份认证系统和方法
JP2017102842A (ja) 本人認証システム、本人認証用情報出力システム、認証サーバー、本人認証方法、本人認証用情報出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5136728A1 (ja) 認証情報管理システム、認証情報管理装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認証情報管理方法
CN103138935B (zh) 一种基于电信运营商的身份认证系统
JP5073866B1 (ja) Icチップと通信可能な携帯情報端末
Opoku An automated biometric attendance management system with dual authentic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Bluetooth and NFC technologies
CN111581624B (zh) 一种智能终端用户身份认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Hong

Inventor after: Zhou Guanghui

Inventor before: Liu Jing

Inventor before: Liu Hong

Inventor before: Ouyang Weiliang

Inventor before: Hu Chifei

Inventor before: Yu Xiaoxue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