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18631B - 毛竹笋培育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毛竹笋培育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18631B
CN109618631B CN201910088247.6A CN201910088247A CN109618631B CN 109618631 B CN109618631 B CN 109618631B CN 201910088247 A CN201910088247 A CN 201910088247A CN 109618631 B CN109618631 B CN 1096186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mboo
planting
moso
moso bamboo
fert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882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18631A (zh
Inventor
张晓敏
刘毳
刘锐
朱治雨
罗俊武
王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Qifu Cloud Enterprise Manage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0882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186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18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8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18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86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毛竹笋的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毛竹笋高产培育的方法,步骤一:选择毛竹种植地,在翻耕时向种植地内施入复合肥;步骤二:在毛竹种植地上开垦长宽分别为5m的种植块,在种植块内开垦若干长度为3m~4m的种植沟,且相邻两条种植沟的间距为1m,种植沟的深度为20cm~30cm;步骤三:在每条种植沟内种植2~4根毛竹成竹;步骤四:在每根毛竹成竹的一侧埋设用于补充毛竹营养的营养器;步骤五:在毛竹成竹的发笋期,对毛竹成竹根系周围的土壤进行松土;步骤六:向所述营养器内加入营养液,以保证发笋期的毛竹成竹的营养充足。本发明方式简单,能够有效的提高毛竹笋的产量。

Description

毛竹笋培育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竹笋的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竹笋高产培育的方法。
背景技术
毛竹又称楠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植物,是生长最快、材质最好、经济价值最大、种植面积最大的竹种,主要分布于广西、湖南、浙江、福建等地。毛竹的笋(即毛竹笋)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须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公认的最佳绿色天然食品、传统的森林蔬菜之一,因此毛竹笋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但是,现在的毛竹笋的产量并不高,为了提高毛竹笋的产量,种植人员通过改良施肥方式以及毛竹笋的种植方式来提高毛竹笋的产量,通过施肥方式和种植方式的改良过后,毛竹笋的产量有所提高,但是与预期效果相差较大,施肥方式难以把控施肥的量,容易毛竹成竹根系腐烂,受到毛竹成竹根系的影响毛竹笋存活率不高,从而导致毛竹笋的产量不高,种植方式难以把控毛竹成竹的间距,从而使得一些毛竹成竹的营养不良,从而影响毛竹笋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毛竹笋高产培育的方法,以提高毛竹笋的产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毛竹笋高产培育的方法,步骤一:选择毛竹种植地,对毛竹种植地进行翻耕,在翻耕时向种植地内施入复合肥,复合肥每亩用量为40~50公斤;
步骤二:1~2个月之后,在毛竹种植地上开垦若干长宽分别为5m~7m的种植块,在每块种植块内开垦2~5条长度为3m~4m的种植沟,且相邻两条种植沟的间距为1m,种植沟的深度为20cm~30cm;
步骤三:在每条种植沟内种植2~4根毛竹成竹,且毛竹成竹间隔种植;
步骤四:在每根毛竹成竹的一侧埋设用于补充毛竹营养的营养器;
步骤五:毛竹成竹开始发笋时,对毛竹成竹的根系周围的土壤进行松土;
步骤六:向所述营养器内加入营养液,以保证发笋期的毛竹成竹的营养充足。
本发明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对种植地的土壤进行翻耕,可以有效的增加土壤的含氧量,有助于毛竹成竹的生长发育,在翻耕时向种植地的土壤内施入复合肥作为基肥。传统的基肥一般为单一的氮、磷、钾肥,如此会导致毛竹的营养不均衡,因此毛竹成竹仅能从土壤中吸收其他所需的营养成分,但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一般低于零界点,不足以供给毛竹成竹。本申请,通过复合肥以克服土壤营养不足的问题。
1~2个月之后再开垦种植块,为了复合肥能够充分浸入土壤内。通过种植块以及种植沟使得毛竹分隔开,如此降低毛竹根系争取营养的几率。本申请中,还特别设置了埋设在土壤内的营养器,营养器内装有营养液。毛竹成竹等长年生的植株,补充营养的方式通常是翻耕,而对于毛竹而言翻耕容易导致根系损坏,从而使得根系无法发出毛竹笋,导致毛竹笋的产量降低,一次性施肥,施肥的量过多时,还容易造成营养过剩而增大浓度,使得毛竹成竹根系的呼吸作用变弱,直至导致毛竹成竹的根系腐烂。本申请通过营养器,可以有效降低翻耕的次数,还能降低毛竹成竹的根系腐烂的几率。同时,营养器会对毛竹笋的根系进行引导,如此使得毛竹笋根系尽量朝向一个方向生长,从而毛竹笋生长在毛竹成竹的一侧,以便于毛竹笋的采摘。
由于毛竹的竹叶会掉落到种植块上,竹叶会将毛竹的根部覆盖,竹叶经过长时间的堆积以及雨水的浸泡会导致竹叶发酵腐烂,如此有害于毛竹的根系以及毛竹笋,从而对毛竹成竹根系周围的土壤进行松土并处理竹叶,避免竹叶发酵腐烂损还毛竹笋和毛竹成竹,如此提高毛竹成竹的生长,进而提高毛竹笋的发芽率,从而提高毛竹笋的产量。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的复合肥的质量份数组成包括2~4份无机肥和3~6份农家肥,无机肥的质量份数组成包括3~6份氮肥、2~4份磷肥和1~2份钾肥。农家肥与无机肥按照上述的质量份数混用,可以调节土壤酸碱性,改良土壤结构。农家肥是微生物生活的原料,化肥供给微生物生长发育的无机营养,两者混用就能促进微生物的活动,进而促进有机肥的分解。同时,无机肥中氮肥的质量组分最高有助于毛竹成竹根系生长,从而提高毛竹笋的发芽率。
进一步,所述营养器包括中空的本体,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本体空腔连通的液孔,且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封闭液孔的吸水纸,吸水纸由高分子吸水树脂制成。在营养器内放置农家肥的粪液以及无机肥的混合的营养液,农家肥的粪液的质量份数为2~3份,无机肥的质量份数为1~2份,无机肥的质量组分也包括3份氮肥、2份磷肥和1份钾肥。吸水纸可以对将混合物缓慢释放,从而能够长时间对毛竹成竹的根系进行营养补充。营养液释放过快,会导致营养过剩,从而导致浓度过高,从而导致根系腐烂。在毛竹发笋期时会对通过撒肥的方式对毛竹成竹进行营养补充,而此时,在种植地上养殖着鸡,将营养器埋入土壤可避免鸡误食无机肥。同时,通过吸水纸的阻隔,可以避免泥土进入到营养器内。
进一步,所述本体内竖直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上固定连接有中空的导杆,导杆的外侧壁设置有气孔,气孔与导杆的空腔连通,导杆上设置有刻度线。在营养器内的营养液减少时,由于滑板失去营养液的支撑会在重力下向下滑动,从而滑板带着导杆向下滑动,由于导杆上有刻度线,如此可以基本测定营养液减少的量,以提醒操作人员对营养液进行补充。同时,通过导杆以及气孔的配合,还能向土壤内进入一定的空气,如此有助于毛竹成竹进行呼吸作用,从而提高毛竹成竹对营养液的吸收效率。
进一步,所述农家肥在使用之前堆叠2m~2.5m,进行4~6个月的腐熟。将农家肥堆叠且进行腐熟,以充分杀死农家肥中的有害菌类,避免有害菌类对毛竹成竹根系造成损害。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毛竹的种植深度为30cm~40cm。毛竹种植深度小于30cm不利于毛竹的稳固,大于40cm深度过大,不利于毛竹吸收营养器内的营养液。
进一步,所述步骤五中,在毛竹的发笋期,使用竹篓将毛竹笋盖住,待毛竹笋的高度达到7cm~10cm将竹篓取下。毛竹成竹刚发出的笋,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容易被鸡啄食。通过竹篓来保护幼笋,以提高幼笋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毛竹成竹的种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营养器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种植地1、种植沟2、营养器3、滑板31、导杆311、气孔312、液孔32、毛竹成竹4、吸水纸5。
实施例一~四、对比例五、对比例六和对比例七中的营养液和复合肥的质量组份如下表:
表1
Figure 766293DEST_PATH_IMAGE001
实施例一~实施例四中的一种毛竹笋高产培育的方法,以实施例一为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毛竹种植地1,对毛竹种植地1进行翻耕,在翻耕时向种植地1内施入复合肥,复合肥每亩用量为40kg,复合肥包括24kg的农家肥,8kg的氮肥,5kg的磷肥,3kg的钾肥。农家肥在使用之前堆叠2m,并进行5个月的腐熟。
步骤二:1~2个月之后,在毛竹种植地1上开垦长宽分别为5m的种植块,在种植块内开垦三条长度为3m的种植沟2,且相邻两条种植沟2的间距为1m,种植沟2的深度为20cm;
步骤三:在每条种植沟2内种植3根毛竹成竹4,相邻两根毛竹成竹4相距80cm;
步骤四:如附图1所示,在每根毛竹成竹4的左侧埋设用于补充毛竹营养的营养器3,营养器3,基本如附图2所示,包括中空的本体且本体由竹子制成,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本体的空腔连通的液孔32,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封闭液孔32的吸水纸5,吸水纸5通过铁丝捆绑在本体上,且吸水纸5由高分子吸水树脂制成。本体的空腔内竖直滑动连接有滑板31,滑板31上固定连接有中空的导杆311,导杆3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当滑板31位于本体的底部时,刻度线的零刻度与本体的上表面齐平。导杆311为中空且导杆311的上部为开口,导杆311也由竹子制成,导杆31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导杆311空腔连通的气孔312,导杆311和本体均由竹子制成,方便取材,且与金属器皿相比价格更为便宜,且营养器3能够重复利用。营养器3的空腔内装有营养液,在营养液的浮力作用下,滑板31位于本体的上部,此时刻度线的20cm处与本体的上表面齐平且导杆311,营养器3埋设到土壤内时,将导杆311伸出土壤。营养液包括2kg的粪液,0.5kg的氮肥,0.3kg的磷肥,0.2kg的钾肥。如附图2所示,在使用时,吸水纸5会吸附本体内的部分营养液,吸水纸5饱和之后会将营养液缓慢释放到土壤内,从而达到保水、保肥的目的。由于导杆311伸出土壤,外部的空气会进入导杆311的空腔并通过气孔312进入到土壤内,如此势必增加土壤的氧气含量,促进毛竹成竹4的根系吸收营养液。当营养液减少时,滑板31失去营养液的支撑,滑板31会向下滑动,并且导杆311会随着滑板31向下滑动。当导杆311从土壤表面完全消失,则可提醒操作人员补充营养液。
导杆311伸入到本体内时,导杆311通过气孔312与本体的空腔连通,如此使得外部的空气可以进入到深层的土壤内,如此也能使得土壤增加氧气含量,促进毛竹成竹4的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尤为重要的,毛竹成竹4的根系具有趋向性,会朝着营养含量高的方向生长,这样营养器3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使得根系基本朝毛竹成竹的一侧生长。由于毛竹笋均由根系生长出,这样使得毛竹笋发出之后一般集中在毛竹成竹4的一侧,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对毛竹笋的切割,减少工作量,不必围着整根毛竹成竹4寻找毛竹笋(现有的毛竹成竹4根系四散,根系发出的毛竹笋不集中)。
步骤五:在毛竹成竹4的发笋期,在发出毛竹笋的位置,使用竹篓将毛竹笋覆盖,待到毛竹笋的高度达到7cm时将竹篓取下,如此通过竹篓将毛竹笋进行保护。对毛竹成竹1根系周围的土壤进行松土,并且对土壤上的竹叶进行处理,本实施中将竹叶运走。将根系周围的竹叶运走,可以避免竹叶发酵腐烂,产生有害物质,进而避免有害物质对毛竹成竹1和毛竹笋造成伤害,如此提高毛竹笋的存活量,进而提高毛竹笋的产量。
步骤六:毛竹成竹4的发笋期,需要较多的营养来达到发笋的目的,在种植块的土壤表面看不到导杆311时,及时向营养器3内加入营养液,达到对毛竹成竹4补充营养的目的。
对比例五:
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按照以上方式进行种植,但是未使用营养器3。
对比例六:
与实施例五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翻耕时,仅向土壤施入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混合肥作为基肥且毛竹成竹1以传统的密集种植方式种植,即毛竹成竹1相邻两根毛竹成竹1的间隔距离为30cm。其次,营养液以传统的播撒方式,即将营养液播撒到毛竹成竹4根系周围的土壤上。
对比例七:
与实施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翻耕时,仅向土壤施入农家肥作为基肥,且毛竹成竹1密集种植。其次,营养液以传统的播撒方式释放在毛竹成竹4的根系周围的土壤上。
实施例一~实施例七,选择一块土壤种植情况基本相同的种植基地,并且将种植基地开垦7块种植地1,每块种植地1种植9根毛竹成竹4, 7块种植地1内的毛竹成竹4的种植期为一年,在第二年的春季(3~4月)测定每块种植地1内每根毛竹成竹4的平均发笋根数,以及毛竹成竹4根系的平均状况(以根系粗壮为优良、根系细弱为中、根系有腐烂为差),如下表:
表2
笋数(个) 根部状况
实施例一 7 优良
实施例二 8 优良
实施例三 7 优良
实施例四 6
对比例五 4
对比例六 5
对比例七 4
根据表1结合表2可以明显的看出,实施例一~四中的种植方式毛竹成竹的发笋数量高于传统毛竹成竹种植方式的发笋数量。实施例四、对比例五和对比例六中的氮肥含量均高于实施例一~三,在未使用营养器3的情况下,对比例五和对比例六存在较高的腐烂情况,而实施例四中的毛竹成竹1的根系不存在腐烂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营养器可以有效的缓慢释放营养液且对根系通入一定量的氧气,有助于根系的呼吸作用。对比例六和对比例七可以看出,仅有无机肥或农家肥毛竹成竹的发笋率基本相同且相比于本方案的发芽率较低。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发明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7)

1.一种毛竹笋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毛竹种植地,对毛竹种植地进行翻耕,在翻耕时向种植地内施入复合肥,复合肥每亩用量为40~50公斤;
步骤二:1~2个月之后,在毛竹种植地上开垦若干长宽分别为5m~7m的种植块,在每块种植块内开垦2~5条长度为3m~4m的种植沟,且相邻两条种植沟的间距为1m,种植沟的深度为20cm~30cm;
步骤三:在每条种植沟内种植2~4根毛竹成竹,且毛竹成竹间隔种植;
步骤四:在每根毛竹成竹的一侧埋设用于补充毛竹营养的营养器;
步骤五:毛竹成竹开始发笋时,对毛竹成竹的根系周围的土壤进行松土;
步骤六:向所述营养器内加入营养液,以保证发笋期的毛竹成竹的营养充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竹笋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复合肥的质量份数组成包括2~4份无机肥和3~5份农家肥,无机肥的质量份数组成包括3~6份氮肥、2~4份磷肥和1~2份钾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竹笋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器包括中空的本体,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本体空腔连通的液孔,且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封闭液孔的吸水纸,吸水纸由高分子吸水树脂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毛竹笋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竖直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上固定连接有中空的导杆,导杆的外侧壁设置有气孔,气孔与导杆的空腔连通,导杆上设置有刻度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竹笋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家肥在使用之前堆叠2m~2.5m,进行4~6个月的腐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竹笋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毛竹的种植深度为30cm~4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竹笋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在毛竹成竹的发笋期,使用竹篓将毛竹笋盖住,待毛竹笋的高度达到7cm~10cm将竹篓取下。
CN201910088247.6A 2019-01-29 2019-01-29 毛竹笋培育的方法 Active CN1096186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8247.6A CN109618631B (zh) 2019-01-29 2019-01-29 毛竹笋培育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8247.6A CN109618631B (zh) 2019-01-29 2019-01-29 毛竹笋培育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8631A CN109618631A (zh) 2019-04-16
CN109618631B true CN109618631B (zh) 2020-11-27

Family

ID=66062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88247.6A Active CN109618631B (zh) 2019-01-29 2019-01-29 毛竹笋培育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1863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5643A (zh) * 2014-09-30 2015-01-21 邓天华 富硒竹笋的生产方法
CN106472210A (zh) * 2016-09-28 2017-03-08 紫云自治县紫香源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楠竹的种植方法
CN106804191A (zh) * 2015-11-28 2017-06-09 重庆上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便于插入的地下施肥装置
CN108040766A (zh) * 2017-12-13 2018-05-18 佛山市高明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种快速种植竹笋的方法
CN108605677A (zh) * 2016-12-28 2018-10-02 邹成加 毛竹笋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5643A (zh) * 2014-09-30 2015-01-21 邓天华 富硒竹笋的生产方法
CN106804191A (zh) * 2015-11-28 2017-06-09 重庆上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便于插入的地下施肥装置
CN106472210A (zh) * 2016-09-28 2017-03-08 紫云自治县紫香源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楠竹的种植方法
CN108605677A (zh) * 2016-12-28 2018-10-02 邹成加 毛竹笋种植方法
CN108040766A (zh) * 2017-12-13 2018-05-18 佛山市高明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种快速种植竹笋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8631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23976B (zh) 一种育苗钵及钵苗一体化育苗栽植方法
CN102498999B (zh) 水稻制种机插秧方法
CN104255400B (zh) 一种空气凤梨组培苗的栽培方法
CN104823804B (zh) 一种干旱石质阳坡油松育苗造林方法
CN106538196A (zh) 一种广豆根的培育方法
CN104054501A (zh) 一种闽楠扦插繁殖方法
CN104429850A (zh) 一种番茄无土栽培方法
CN103508788A (zh) 一种白芨组培苗驯化栽培基质
CN106508555A (zh) 一种李子种植方法
CN106561432A (zh) 蔬菜无土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TRC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SRI methods on the rice plant
CN107173060A (zh) 赤松茸的有机环保种植方法
CN111615996B (zh) 一种大球盖菇菌种繁育方法
CN109618631B (zh) 毛竹笋培育的方法
CN1031483C (zh) 一种水上种植水稻的方法
CN107821055A (zh) 一种提高小麦低氮耐受力的化控制剂及化控方法
CN108633897B (zh) 一种促进再生稻的根生长的生长调节剂及其施用方法
CN108293918A (zh) 一种水稻、莲藕和鱼虾的混合养殖方法
CN104885860A (zh) 山楂树的种植方法
CN102224787B (zh) 利用湿润-漂浮育苗方式生产菌根烟苗的方法
CN105453992A (zh) 一种铁尾矿库绿化造林方法
CN106612741A (zh) 一种橘树种子的催芽方法
KR20180062018A (ko) 배지묘삼의 재배방법
CN1031482C (zh) 一种水上种植植物的方法
CN106605583A (zh) 一种水培蔬菜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20

Address after: Floor 1, No. 232 Xilin Road, Chenghua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Qifu Cloud Enterprise Management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02460 no.589, middle section of Changzhou Avenue, Rongchang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Zhang Xiaomin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