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17678A - 智能锁系统及密码保存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能锁系统及密码保存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17678A
CN109617678A CN201811383261.0A CN201811383261A CN109617678A CN 109617678 A CN109617678 A CN 109617678A CN 201811383261 A CN201811383261 A CN 201811383261A CN 109617678 A CN109617678 A CN 109617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word
management system
smart lock
security
cloud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832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xchi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xchi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xchi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xchi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8326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176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17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76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61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16Key establishment, i.e. cryptographic processes or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whereby a shared secret becomes available to two or more parties, for subsequent use
    • H04L9/0819Key transport or distribution, i.e. key establishment techniques where one party creates or otherwise obtains a secret value, and securely transfers it to the other(s)
    • H04L9/0822Key transport or distribution, i.e. key establishment techniques where one party creates or otherwise obtains a secret value, and securely transfers it to the other(s) using key encryption key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07C2009/00412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the transmitted data signal being encryp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锁系统及密码保存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介质,该方法应用于智能锁中时包括:获取用于打开智能锁的安全密码;发送安全密码至与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云端管理系统保存安全密码。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智能锁获取安全密码后,并不是直接保存安全密码,而是发送安全密码至与自身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云端管理系统保存安全密码,也即安全密码保存在云端,而不是智能锁本地,使得不法分子获取智能锁后,并不能直接得到安全密码,提高了安全密码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智能锁的安全性。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及密码保存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解决了相应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智能锁系统及密码保存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锁密码保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智能锁系统及密码保存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更方便的实现锁具功能,智能锁越来越多的代替传统的机械锁等。现有的智能锁的应用过程如下:用户客户端生成能够打开智能锁的安全密码,发送安全密码至智能锁,智能锁保存安全密码;当需要开锁时,智能锁接收用户输入的实时密码,验证实时密码与保存在自身的安全密码是否一致,若是,则开锁,若否,则禁止开锁。
然而,现有的智能锁的应用中,安全密码保存在智能锁本身,不法分子获得智能锁后,便可以通过智能锁得到安全密码,从而使得智能锁的安全性较低。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智能锁的安全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护方法,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如何提高智能锁的安全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锁系统及密码保存装置、设备、计算机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应用于智能锁中,包括:
获取用于打开所述智能锁的安全密码;
发送所述安全密码至与所述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所述云端管理系统保存所述安全密码。
优选的,所述发送所述安全密码至与所述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所述云端管理系统保存所述安全密码,包括:
基于加密算法对所述安全密码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安全密码;
发送所述加密安全密码至与所述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所述云端管理系统保存所述加密安全密码。
优选的,所述基于加密算法对所述安全密码进行加密,包括:
基于安全密钥对所述安全密码进行加密;
其中,所述智能锁获取安全密钥的过程包括:
发送获取所述安全密钥的获取请求至所述云端管理系统;
接收所述云端管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安全密钥,所述安全密钥包括所述云端管理系统响应所述获取请求后生成的密钥。
优选的,所述基于安全密钥对所述安全密码进行加密之后,还包括:
删除所述安全密钥。
优选的,所述发送获取所述安全密钥的获取请求至所述云端管理系统,包括:
发送获取所述安全密钥的获取请求至所述云端管理系统,所述获取请求包括所述智能锁的标识信息;
所述接收所述云端管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安全密钥,所述安全密钥包括所述云端管理系统响应所述获取请求后生成的密钥,包括:
接收所述云端管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安全密钥,所述安全密钥包括所述云端管理系统响应所述获取请求后,基于所述智能锁的标识信息及接收所述获取请求的接收时刻生成的密钥。
优选的,所述发送所述加密安全密码至与所述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之后,还包括:
接收实时密码;
基于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实时密码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实时密码;
发送所述加密实时密码至所述云端管理系统;
接收处理结果,所述处理结果包括所述云端管理系统验证所述加密实时密码是否与所述加密安全密码一致的结果;
根据所述处理结果控制所述智能锁的锁器具的开关状态。
优选的,所述接收处理结果之后,所述根据所述处理结果控制所述智能锁的开关状态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处理结果是否安全,若判定所述处理结果安全,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处理结果控制所述智能锁的锁器具的开关状态的步骤,若判定所述处理结果不安全,则结束。
优选的,所述判断所述处理结果是否安全,包括:
判断所述处理结果的信息格式是否与预设格式一致,若是,则判定所述处理结果安全,若否,则判定所述处理结果不安全。
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装置,应用于智能锁中,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打开所述智能锁的安全密码;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安全密码至与所述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所述云端管理系统保存所述安全密码。
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设备,应用于智能锁中,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智能锁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的步骤。
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应用于与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中,包括:
接收所述智能锁发送的安全密码,所述安全密码包括用于打开所述智能锁的密码;
保存所述安全密码。
一种智能锁系统,包括:
获取并发送安全密码的智能锁,所述安全密码包括用于打开所述智能锁的密码;
与所述智能锁连接,接收并保存所述安全密码的云端管理系统。
优选的,还包括:
与所述智能锁和所述云端管理系统连接,管理所述安全密码的用户客户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应用于智能锁中,获取用于打开智能锁的安全密码;发送安全密码至与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云端管理系统保存安全密码。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智能锁获取安全密码后,并不是直接保存安全密码,而是发送安全密码至与自身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云端管理系统保存安全密码,也即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中,安全密码保存在云端,而不是智能锁本地,使得不法分子获取智能锁后,并不能直接得到安全密码,提高了安全密码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智能锁的安全性。此外,由于安全密码保存在云端,降低了智能锁的服务压力。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及密码保存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解决了相应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应用于智能锁时的第一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应用于智能锁时的第二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应用于云端管理系统时的第三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装置应用于智能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装置应用于云端管理系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100,可以包括:
获取并发送安全密码的智能锁101,安全密码包括用于打开智能锁101的密码;
与智能锁101连接,接收并保存安全密码的云端管理系统102。
不难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中包括智能锁以及云端管理系统,智能锁用于获取并发送安全密码至云端管理系统,云端管理系统用于接收并保存安全密码,这里所描述的安全密码指的是用于打开智能锁的密码。实际应用中,云端管理系统可以是部署在云端,用于管理云端的服务器等。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中,还可以包括部署在云端的数据库等。
为了进一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应用于智能锁时的第一流程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应用于智能锁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用于打开智能锁的安全密码。
实际应用中,智能锁可以先获取用于打开智能锁的安全密码。智能锁获取的安全密码可以是通过自身的密码输入界面接收的密码,密码输入界面可以为显示屏等;也可以是智能锁接收的自身上传端口传输的密码;还可以是智能锁接收的用户客户端传输的密码等。安全密码可以为数字、字符、字母等的组合等,也可以为单一变量,比如安全密码可以由6-12位的数字组成等。
步骤S202:发送安全密码至与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云端管理系统保存安全密码。
实际应用中,智能锁获取安全密码后,便可以将安全密码发送至与自身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云端管理系统保存安全密码。也即安全密码保存在云端,而不是智能锁本身。相应的,在验证实时密码正确性时,智能锁可以从云端请求安全密码,请求到安全密码后,根据安全密码验证实时密码是否正确,并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是否开锁;也可以是智能锁发送实时密码至云端,借助云端验证实时密码的正确性,之后接收云端的处理结果,根据云端的处理结果判定是否开锁。不难理解,在此过程中,智能锁需与云端管理系统建立通信连接,具体的,智能锁可以和云端管理系统通过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协议、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协议等进行通信。
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安全密码的安全性,避免安全密码在传输过程中被不法分子拦截,本申请中,智能锁发送安全密码至与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云端管理系统保存安全密码的步骤可以具体为:基于加密算法对安全密码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安全密码;发送加密安全密码至与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云端管理系统保存加密安全密码。对安全密码进行加密的算法可以是哈希算法、对称加密算法等,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应用场景中,为了实现对安全密码的加密,同时又尽可能的加快加密速度,本申请中,智能锁基于加密算法对安全密码进行加密的步骤可以具体为:基于安全密钥对安全密码进行加密;其中,智能锁获取安全密钥的过程包括:发送获取安全密钥的获取请求至云端管理系统;接收云端管理系统发送的安全密钥,安全密钥包括云端管理系统响应获取请求后生成的密钥。也即具体应用场景中,智能锁可以基于云端管理系统生成的安全密钥对安全密码进行加密。具体的,安全密钥可以是云端管理系统预先生成的,在响应获取请求后发送给智能锁的密钥;也可以是云端管理系统响应获取请求后直接生成的密钥等。具体的,云端管理系统可以根据智能锁的标识信息及时刻生成安全密钥,则本申请中,智能锁发送获取所述安全密钥的获取请求至所述云端管理系统的步骤可以具体为:发送获取安全密钥的获取请求至云端管理系统,获取请求包括智能锁的标识信息;相应的,接收云端管理系统发送的安全密钥,安全密钥包括云端管理系统响应获取请求后生成的密钥的过程可以具体为:接收云端管理系统发送的安全密钥,安全密钥包括云端管理系统响应获取请求后,基于智能锁的标识信息及接收获取请求的接收时刻生成的密钥。具体应用场景中,为了进一步保护安全密码的安全性,智能锁基于安全密钥对安全密码进行加密之后,可以删除安全密钥,避免安全密钥的泄露威胁智能锁的安全性。
实际应用中,智能锁在发送加密安全密码至云端管理系统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开锁功能,智能锁可以在发送加密安全密码至与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之后,接收实时密码;基于加密算法对实时密码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实时密码;发送加密实时密码至云端管理系统;接收处理结果,处理结果包括云端管理系统验证加密实时密码是否与加密安全密码一致的结果;根据处理结果控制智能锁的锁器具的开关状态。在此过程中,云端管理系统可以直接验证加密实时密码是否与加密安全密码一致,来判断实时密码是否与安全密码一致,若加密实时密码与加密安全密码一致,则云端管理系统可以生成允许开锁的处理结果,若加密实时密码与加密安全密码不一致,则云端管理系统可以生成禁止开锁的处理结果;相应的,若智能锁接收到允许开锁的处理结果,则可以执行开锁操作,若接收到禁止开锁的处理结果,则可以不执行开锁操作。
具体应用场景中,为了避免不法分子伪装成云端管理系统,发送伪装的处理结果至智能锁,智能锁接收处理结果之后,根据处理结果控制智能锁的开关状态之前,还可以先判断处理结果是否安全,若判定处理结果安全,则执行根据处理结果控制智能锁的锁器具的开关状态的步骤,若判定处理结果不安全,则结束。具体的,智能锁判断处理结果是否安全的过程可以具体为:判断处理结果的信息格式是否与预设格式一致,若是,则判定处理结果安全,若否,则判定处理结果不安全;预设格式可以是预先设定的格式,也可以是按照预设规则,云端管理系统应该返回的与智能锁的信息格式相对应的格式等。具体的,智能锁还可以直接对云端管理系统进行验证来判断处理结果是否安全,在此过程中,智能锁可以预先与云端管理系统约定验证信息,当需要验证时,智能锁可以发送获取验证信息的请求至云端管理系统,判断云端管理系统响应该请求后返回的验证信息是否为预先约定的验证信息,若是,则判定处理结果安全,若否,则验证处理结果不安全。当然还可以有其他判断处理结果是否安全的方法,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应用于智能锁中,获取用于打开智能锁的安全密码;发送安全密码至与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云端管理系统保存安全密码。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智能锁获取安全密码后,并不是直接保存安全密码,而是发送安全密码至与自身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云端管理系统保存安全密码,也即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中,安全密码保存在云端,而不是智能锁本地,使得不法分子获取智能锁后,并不能直接得到安全密码,提高了安全密码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智能锁的安全性。此外,由于安全密码保存在云端,降低了智能锁的服务压力。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应用于智能锁时的第二流程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获取用于打开智能锁的安全密码。
步骤S302:发送获取安全密钥的获取请求至云端管理系统,获取请求包括智能锁的标识信息。
步骤S303:接收云端管理系统发送的安全密钥,安全密钥包括云端管理系统响应获取请求后,基于智能锁的标识信息及接收获取请求的接收时刻生成的密钥。
步骤S304:基于安全密钥对安全密码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安全密码。
步骤S305:发送加密安全密码至与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云端管理系统保存加密安全密码。
步骤S306:接收实时密码,基于加密算法对实时密码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实时密码。
步骤S307:发送加密实时密码至云端管理系统。
步骤S308:接收处理结果,处理结果包括云端管理系统验证加密实时密码是否与加密安全密码一致的结果。
步骤S309:判断处理结果的信息格式是否与预设格式一致,若是,则执行步骤S310,若否,则执行步骤S311。
步骤S310:根据处理结果控制智能锁的锁器具的开关状态。
步骤S311:结束操作。
步骤S312:删除安全密钥。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应用于云端管理系统时的第三流程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应用于云端管理系统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接收智能锁发送的安全密码,安全密码包括用于打开智能锁的密码。
步骤S402:保存安全密码。
关于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中云端管理系统的功能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从软件上构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装置。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装置应用于智能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装置,应用于智能锁中,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用于打开智能锁的安全密码;
第一发送模块502,用于发送安全密码至与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云端管理系统保存安全密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装置,应用于智能锁中,第一发送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加密单元,用于基于加密算法对安全密码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安全密码;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加密安全密码至与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云端管理系统保存加密安全密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装置,应用于智能锁中,第一加密单元可以包括:
第一加密子单元,用于基于安全密钥对安全密码进行加密;
相应的,智能锁还可以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获取安全密钥的获取请求至云端管理系统;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云端管理系统发送的安全密钥,安全密钥包括云端管理系统响应获取请求后生成的密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装置,应用于智能锁中,还可以包括:
删除模块,用于第一加密子单元基于安全密钥对安全密码进行加密之后,删除安全密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装置,应用于智能锁中,第二获取模块可以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获取安全密钥的获取请求至云端管理系统,获取请求包括智能锁的标识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云端管理系统发送的安全密钥,安全密钥包括云端管理系统响应获取请求后,基于智能锁的标识信息及接收获取请求的接收时刻生成的密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装置,应用于智能锁中,还可以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第一发送单元发送加密安全密码至与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之后,接收实时密码;
第一加密模块,用于基于加密算法对实时密码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实时密码;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加密实时密码至云端管理系统;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处理结果,处理结果包括云端管理系统验证加密实时密码是否与加密安全密码一致的结果;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处理结果控制智能锁的开关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装置,应用于智能锁中,还可以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第三接收模块接收处理结果之后,根据处理结果控制智能锁的开关状态之前,判断处理结果是否安全,若判定处理结果安全,则执行根据处理结果控制智能锁的锁器具的开关状态的步骤,若判定处理结果不安全,则结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装置,应用于智能锁中,判断模块可以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处理结果的信息格式是否与预设格式一致,若是,则判定处理结果安全,若否,则判定处理结果不安全。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装置应用于云端管理系统时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装置,应用于云端管理系统中,可以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智能锁发送的安全密码,安全密码包括用于打开智能锁的密码;
保存模块602,用于保存安全密码。
关于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装置应用于云端管理系统时的具体功能模块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从硬件上构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设备。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设备,可以包括:
存储器7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702,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的步骤。
其中,当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设备应用于智能锁时,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为控制智能锁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中智能锁所执行的相应步骤的程序,相应的,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后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应用于智能锁时的步骤;当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设备应用于云端管理系统时,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为控制云端管理系统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中云端管理系统所执行的相应步骤的程序,相应的,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后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应用于云端管理系统时的步骤。
请参阅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设备中还可以包括:与处理器702连接的输入端口703,用于传输外界输入的命令至处理器702;与处理器702连接的显示单元704,用于显示处理器702的处理结果至外界;与处理器702连接的通信模块705,用于实现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设备与外界的通信。显示单元704可以为显示面板、激光扫描使显示器等;通信模块705所采用的通信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移动高清链接技术(HML)、通用串行总线(USB)、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无线连接:无线保真技术(WiFi)、蓝牙通信技术、低功耗蓝牙通信技术、基于IEEE802.11s的通信技术。
为了便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的传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具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具有的对应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智能锁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的步骤。
其中,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智能锁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为控制智能锁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中智能锁所执行的相应步骤的程序,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后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应用于智能锁时的步骤;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云端管理系统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为控制云端管理系统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中云端管理系统所执行的相应步骤的程序,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后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应用于云端管理系统时的步骤。
本申请所涉及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实际应用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100中还可以包括用户客户端103,用户客户端分别与智能锁和云端管理系统连接,用于管理安全密码。这里所说的管理安全密码包括生成安全密码、删除安全密码、设置安全密码的使用次数等,具体的管理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当用户客户端用于生成并发送安全密码至智能锁时;智能锁用于接收用户客户端发送的安全密码,并发送安全密码至云端管理系统;云端管理系统用于接收并保存安全密码。此时,用户客户端在生成安全密码后,可以对安全密码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安全密码,之后再发送加密安全密码至智能锁,此种情况下,智能锁不需对安全密码进行加密,智能锁服务压力小,为了进一步降低智能锁的服务压力,智能锁接收实时密码后,可以直接发送实时密码至云端管理系统,相应的,云端管理系统借助与用户客户端中相同的加密方法对实时密码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实时密码等,以便根据加密实时密码与加密安全密码判断是否开锁。
当用户客户端直接发送安全密码至云端管理系统时;云端管理系统用于直接接收并保存安全密码。此时,用户客户端在生成安全密码后,可以直接对安全密码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安全密码,之后发送加密安全密码至云端管理系统进行保存;还可以是用户客户端生成并直接发送安全密码至云端管理系统,由云端管理系统对安全密码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安全密码并进行保存;应当指出,这两种情况下,智能锁接收的实时密码可以由云端管理系统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实时密码,并由云端管理系统根据加密实时密码及加密安全密码判断是否需要开锁。
在上述两实施例中,无论用户客户端是直接发送安全密码至云端管理系统,还是通过智能锁发送安全密码至云端管理,用户客户端均可以直接在云端管理系统删除安全密码,或者在云端管理系统设置安全密码的使用次数。当用户客户端在云端管理系统中设置安全密码的使用次数后,云端管理系统在智能锁的开锁过程中需判断安全密码的实际使用次数是否大于用户客户端设置的使用次数,若是,则会禁止智能锁开锁,此时,即使智能锁接收的实时密码与安全密码一致,智能锁也不会开锁。
在上述实施例中,考虑到智能锁、用户客户端的多样性,为了各个用户客户端能够管理其对应的智能锁,可以在智能锁系统中设置智能锁、用户客户端及云端管理系统间的共识机制,比如可以采取绑定方式实现智能锁、用户客户端及云端管理系统间的共识,具体的,可以建立用户客户端的标识和智能锁的标识间的对应关系,使得根据该对应关系及用户客户端的标识即可确定出其对应的智能锁,或者根据该对应关系及智能锁的标识即可确定出其对应的用户客户端,此外,还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出智能锁对应的安全密码及实时密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及密码保存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相关部分的说明请参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中对应部分的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中对应技术方案实现原理一致的部分并未详细说明,以免过多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锁中,包括:
获取用于打开所述智能锁的安全密码;
发送所述安全密码至与所述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所述云端管理系统保存所述安全密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安全密码至与所述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所述云端管理系统保存所述安全密码,包括:
基于加密算法对所述安全密码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安全密码;
发送所述加密安全密码至与所述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所述云端管理系统保存所述加密安全密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加密算法对所述安全密码进行加密,包括:
基于安全密钥对所述安全密码进行加密;
其中,所述智能锁获取安全密钥的过程包括:
发送获取所述安全密钥的获取请求至所述云端管理系统;
接收所述云端管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安全密钥,所述安全密钥包括所述云端管理系统响应所述获取请求后生成的密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安全密钥对所述安全密码进行加密之后,还包括:
删除所述安全密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获取所述安全密钥的获取请求至所述云端管理系统,包括:
发送获取所述安全密钥的获取请求至所述云端管理系统,所述获取请求包括所述智能锁的标识信息;
所述接收所述云端管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安全密钥,所述安全密钥包括所述云端管理系统响应所述获取请求后生成的密钥,包括:
接收所述云端管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安全密钥,所述安全密钥包括所述云端管理系统响应所述获取请求后,基于所述智能锁的标识信息及接收所述获取请求的接收时刻生成的密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加密安全密码至与所述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之后,还包括:
接收实时密码;
基于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实时密码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实时密码;
发送所述加密实时密码至所述云端管理系统;
接收处理结果,所述处理结果包括所述云端管理系统验证所述加密实时密码是否与所述加密安全密码一致的结果;
根据所述处理结果控制所述智能锁的锁器具的开关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处理结果之后,所述根据所述处理结果控制所述智能锁的锁器具的开关状态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处理结果是否安全,若判定所述处理结果安全,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处理结果控制所述智能锁的锁器具的开关状态的步骤,若判定所述处理结果不安全,则结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处理结果是否安全,包括:
判断所述处理结果的信息格式是否与预设格式一致,若是,则判定所述处理结果安全,若否,则判定所述处理结果不安全。
9.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锁中,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打开所述智能锁的安全密码;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安全密码至与所述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以使所述云端管理系统保存所述安全密码。
10.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锁中,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锁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的步骤。
12.一种智能锁系统密码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与智能锁连接的云端管理系统中,包括:
接收所述智能锁发送的安全密码,所述安全密码包括用于打开所述智能锁的密码;
保存所述安全密码。
13.一种智能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并发送安全密码的智能锁,所述安全密码包括用于打开所述智能锁的密码;
与所述智能锁连接,接收并保存所述安全密码的云端管理系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智能锁和所述云端管理系统连接,管理所述安全密码的用户客户端。
CN201811383261.0A 2018-11-20 2018-11-20 智能锁系统及密码保存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介质 Pending CN1096176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3261.0A CN109617678A (zh) 2018-11-20 2018-11-20 智能锁系统及密码保存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3261.0A CN109617678A (zh) 2018-11-20 2018-11-20 智能锁系统及密码保存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7678A true CN109617678A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04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83261.0A Pending CN109617678A (zh) 2018-11-20 2018-11-20 智能锁系统及密码保存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1767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7377A (zh) * 2019-07-12 2019-11-29 移康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锁密码保存方法
CN112164157A (zh) * 2020-09-08 2021-01-01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带锁设备实时监管方法及系统
CN115171247A (zh) * 2022-06-24 2022-10-11 广东汇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存储方法、解密方法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0719A (zh) * 2015-03-20 2015-05-27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锁系统及其智能化管理实现方法
CN204904392U (zh) * 2015-07-07 2015-12-23 程国庆 云端加密智能门锁系统
CN105577680A (zh) * 2016-01-18 2016-05-11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密钥生成方法、解析加密数据方法、装置及密钥管理中心
CN108288315A (zh) * 2017-12-20 2018-07-17 广州畅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控制系统、开启方法及存储介质
US20180332472A1 (en) * 2014-12-29 2018-11-15 Feitian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 and system operating method for online activation of mobile terminal toke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332472A1 (en) * 2014-12-29 2018-11-15 Feitian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 and system operating method for online activation of mobile terminal token
CN104660719A (zh) * 2015-03-20 2015-05-27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锁系统及其智能化管理实现方法
CN204904392U (zh) * 2015-07-07 2015-12-23 程国庆 云端加密智能门锁系统
CN105577680A (zh) * 2016-01-18 2016-05-11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密钥生成方法、解析加密数据方法、装置及密钥管理中心
CN108288315A (zh) * 2017-12-20 2018-07-17 广州畅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控制系统、开启方法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树京, 同济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7377A (zh) * 2019-07-12 2019-11-29 移康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锁密码保存方法
CN112164157A (zh) * 2020-09-08 2021-01-01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带锁设备实时监管方法及系统
CN115171247A (zh) * 2022-06-24 2022-10-11 广东汇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存储方法、解密方法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5833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控制方法
CN105205898B (zh) 一种智能锁的电子密码权限管理系统
CN105141584B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设备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5376216B (zh) 一种远程访问方法、代理服务器及客户端
CN103595703B (zh) 一种基于OpenSSL的Linux安全文件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4167029B (zh) 一种智能锁具及其操作方法
CN109712278A (zh) 智能门锁身份认证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7833317A (zh) 蓝牙门禁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0291754A (zh) 使用移动设备的系统访问
CN106027250B (zh) 一种身份证信息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5488367B (zh) 一种sam装置的保护方法、后台及系统
CN106027457B (zh) 一种身份证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WO2009140663A1 (en) Mobile device assisted secure computer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N106027475B (zh) 一种密钥获取方法、身份证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3929306A (zh) 智能密钥设备和智能密钥设备的信息管理方法
CN101815091A (zh) 密码提供设备、密码认证系统和密码认证方法
CN109617678A (zh) 智能锁系统及密码保存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介质
CN106027467B (zh) 一种身份证读取响应系统
CN106789024B (zh) 一种远程解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156677B (zh) 身份证读卡方法和系统
CN106127888B (zh) 智能锁操作方法和智能锁操作系统
CN110868294B (zh) 一种密钥更新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166216A (zh) 一种智能蓝牙门锁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027249B (zh) 身份证读卡方法和系统
CN107124409A (zh) 一种接入认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