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00204B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00204B
CN109600204B CN201710917199.8A CN201710917199A CN109600204B CN 109600204 B CN109600204 B CN 109600204B CN 201710917199 A CN201710917199 A CN 201710917199A CN 109600204 B CN109600204 B CN 1096002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data
carrier
transmission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171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00204A (zh
Inventor
卓义斌
栗忠峰
彭金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171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0020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5564 priority patent/WO201906255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600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0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002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02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L1/1678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where the control information is for timing, e.g. time stam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降低传输包的传输时延,提供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载波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设备为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数据的接收设备,所述第一载波传输路径是指所述第一载波上用于从基站至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一条可用路径;当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时,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接收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通过中继传输后的数据的接收设备,所述第二数据包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是基于相同的原始数据生成的数据包。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使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时,接收端会使用检错码来检测接收到的数据包是否出错。如果无错,则接收端会发送一个确认应答消息(ACK)给发送端,发送端收到ACK后,会接着发送下一个数据包。如果出错,接收端会发送一个否定应答消息(NACK)给发送端,发送端接收到NACK后,会发起数据包重传。
在中继通信过程中,存在着三类网元节点,分别是基站、中继设备及用户设备。当使用HARQ传输中继通信过程中的数据时,对一个没有成功传输的数据包,会期望支持在另一个载波上进行快速重传,这样可以充分提高数据传输的性能。现有技术中,用户设备可以从基站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跨载波HARQ传输的控制信息,跨载波HARQ传输是指同一个HARQ过程的初次传输和重传能够在不同物理载波上进行。
但是,当同一个HARQ过程的初次传输和重传在不同物理载波上进行时,若使用频率较高的载波进行数据包的重传,则会因为高频覆盖受限而降低传输可靠性;若使用频率较低的载波进行数据包的重传,由于低频比高频在时域上具有更长的时隙周期,因此会导致重传具有更大的时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包传输时延大、数据传输可靠性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载波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第二设备为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第一设备的传输数据的接收设备,第一载波传输路径是指第一载波上用于从基站至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一条可用路径;当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时,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第三设备为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第二设备的数据接收设备或第二设备的数据通过中继传输后的数据的接收设备,第二数据包和第一数据包是基于相同的原始数据生成的数据包。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一设备在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向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时,则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和第一数据包是基于相同的原始数据生成的数据包,即通过跨载波跨跳的方式进行数据重传,从而可以降低数据包的传输时延,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包括: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否定应答消息NACK,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或者,第一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应答反馈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从而实现数据的重传,以降低数据包的传输时延。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跳数。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可以为中继设备,从而第一设备可以通过接收配置信息的方式确定第三设备,以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是第一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的重传数据包。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否定应答消息NACK时,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将第一接收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设备,第一接收数据包是第一数据包经过传输后第二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通过指示第二设备将第一接收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设备,可以提高第三设备解码数据的正确率,从而减小数据包的重传次数,降低数据包的传输时延。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包的HARQ进程标识与第二数据包的HARQ进程标识相同。或者,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确定发送第二数据包相对于发送第一数据包的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并将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发送给第三设备,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用于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的对应关系的确定。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HARQ进程标识或者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可以使第三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的对应关系,从而有助于提高数据包的检验成功率,进而降低数据包的传输时延,以及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三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发送的确认应答消息ACK,第一设备确定第二数据包传输完成;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三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发送的否定应答消息NACK,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第三数据包和第一数据包是基于相同的原始数据生成的数据包。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数据包传输失败时,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实现数据的重传。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设备接收第一接收数据包,第一接收数据包是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载波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经过传输后第二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当第二设备确定第一接收数据包为错误数据包时,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否定应答消息NACK;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将第一接收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设备,第二数据包和第一数据包是基于相同的原始数据生成的数据包;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接收数据包。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一设备在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向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时,第一设备指示第二设备将第一接收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设备,从而使第三设备根据第一接收数据包和第二接收数据包进行数据译码,从而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进而降低数据包的传输时延。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接收第一接收数据包的进程标识与发送第一接收数据包的进程标识相同:或者,该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确定发送第一接收数据包相对于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的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并将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发送给第三设备,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用于第一接收数据包和第一数据包的对应关系的确定。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HARQ进程标识或者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可以使第三设备确定第一接收数据包和第一数据包的对应关系,从而有助于提高数据包的检验成功率,进而降低数据包的传输时延,以及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三设备接收第二接收数据包,第二接收数据包是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发送的第二数据包经过传输后第三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和第一数据包是基于相同的原始数据生成的数据包,第一数据包是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载波发送给第二设备的数据包;第三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接收数据包,第一接收数据包是第一数据包经过传输后第二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第一接收数据包和第二接收数据包用于第三设备的数据解码。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一设备在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向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时,则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和第一数据包是基于相同的原始数据生成的数据包,即通过跨载波跨跳的方式进行数据重传,从而可以降低数据包的传输时延,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三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是第一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的重传数据包。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三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是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相对于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偏移量,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用于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的对应关系的确定。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三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是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接收数据包相对于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偏移量,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用于第一接收数据包和第一数据包的对应关系的确定。
上述可能的两种实现方式中,第三设备通过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和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可以确定第一接收数据包和第二接收数据包的对应关系,从而根据其进行数据解码,提高第三设备解码数据的正确率,从而减小数据包的重传次数,降低数据包的传输时延。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当第三设备确定第二接收数据包正确时,第三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一设备发送确认应答消息ACK,确认应答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传输完成;当第三设备确定第二接收数据包为错误数据包时,第三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一设备发送否定应答消息NACK,接收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发送的第三数据包,第三数据包和第一数据包是基于相同的原数据生成的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第一设备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代码和数据,该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用户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选的,第一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和总线,该通信接口通过总线与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
在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设备,第二设备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代码和数据,该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用户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选的,第二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和总线,该通信接口通过总线与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
在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三设备,第三设备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代码和数据,该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用户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选的,第三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和总线,该通信接口通过总线与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多个设备,该多个设备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其中,第一设备为上述各方面所提供的第一设备,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和/或,第二设备为上述各方面所提供的第二设备,用于支持第三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和/或,第三设备为上述各方面所提供的第三设备,用于支持第三设备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任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或者计算机程序产品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中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包的传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用户设备对数据传输的速率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LTE系统中通常使用高频载波进行通信,高频载波在通信过程中不稳定,容易因为遮挡造成覆盖空洞,导致数据传输失败,从而影响数据传输可靠性。但是,通过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机制,可以对LTE系统传输过程中丢失或者出错的数据进行重传,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当LTE系统使用HARQ机制传输数据包时,接收端(比如,中继设备或者用户设备)会使用检错码来检测接收到的数据包是否出错,比如,接收端通常可以通过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校验。如果数据包无错,则接收端会发送一个确认应答消息(ACK)给发送端(比如,基站或者中继设备),发送端接收到ACK后,会接着发送下一个数据包。如果数据包出错,则接收端会将接收到的错误数据包保存在一个HARQ缓存(buffer)中,并向发送端发送一个否定应答消息(NACK),发送端接收到NACK后,会发起数据包重传,从而接收端在接收到重传的数据包时,可以与HARQ buffer中数据包软合并,并通过译码获取数据。在LTE系统中,每个用户设备在每个载波单元上都有各自的HARQ实体,每个HARQ实体可以包括多个并行的HARQ进程,每个HARQ进程在接收端都有对应的HARQ buffer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软合并。由于LTE系统在通信过程中,数据包通常需要经过多个中继设备的传输,从而数据包的传输时延较大,当使用HARQ机制进行数据包重传时,如果一个数据包初次传输失败,且出现多次重传,则会进一步增加数据包的传输时延。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包括多个中继设备且使用HARQ机制进行数据包传输的通信系统中,例如,现有通信系统、第五代(5G)通信系统、以及未来演进系统或者多种通信融合系统等等。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01、中继设备102和用户设备103。其中,基站101可以是演进的节点B(eNodeB)、节点B(NodeB)、宏基站、接入点设备和收发节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等等,为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统称为基站。中继设备102可以是中继设备站、接入点设备、微基站和TRP等等,为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统称为中继设备。用户设备103可以是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移动站、移动台、无线通信设备和终端等等,为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统称为用户设备。
其中,基站101与中继设备102之间、以及中继设备102与中继设备102之间的链路可以称为回传链路(Backhual Link,BL),中继设备102与用户设备103之间的链路可以称为接入链路(Access Link,AL)。在基站101与用户设备103之间的传输路径上,方向与基站101至用户设备103方向相同的链路可以称为下行链路,方向与用户设备103至基站101方向相同的链路可以称为上行链路。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中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基站/中继设备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单元(Building Baseband Unit,BBU)201和远端射频模块(Remote Radio Unit,RRU)202,RRU 202和天馈系统203连接,BBU 201和RRU 202可以根据需要拆开使用。其中,图2所示的结构可以是基站的结构,也可以是中继设备的结构。BBU201用于实现整个基站或中继设备的操作维护,实现信令处理、无线资源管理、以及到分组核心网的传输接口,实现物理层、介质接入控制层、L3信令、操作维护主控功能。RRU 202用于实现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之间的转换,实现无线接收信号的解调和发送信号的调制和功率放大等。天馈系统203可包括多个天线,用于实现无线空口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本领域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基站/中继设备还可以采用其他通用的硬件结构,而并非仅仅局限于图2所示的硬件结构。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以用户设备是手机为例,手机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310、存储器320、其他输入设备330、显示屏340、传感器350、音频电路360、I/O子系统370、处理器380、以及电源390等部件。下面结合图3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其中,处理器380分别与RF电路310、存储器320、音频电路360、以及电源390均连接。I/O子系统370分别与其他输入设备330、显示屏340、传感器350均连接。其中,RF电路3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380处理。存储器3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3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其他输入设备3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显示屏3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还可以接受用户输入,显示屏34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341和触摸面板342。传感器350可以为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或者其他传感器。音频电路360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I/O子系统370用来控制输入输出的外部设备,外部设备可以包括其他设备输入控制器、传感器控制器、显示控制器。处理器3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电源390(比如电池)用于给上述各个部件供电,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3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功能模块或器件,在此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4,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401: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载波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第二设备为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第一设备的传输数据的接收设备,第一载波传输路径是指第一载波上用于从基站至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一条可用路径。
其中,载波是指具有一定频率范围的无线电波,单位赫兹(Hz)。一个载波可以通过中心频率和频带宽度进行描述,比如,中心频率为500Hz,频带宽度为100Hz的载波是指频率范围为450Hz~550Hz的无线电波。载波也可以称为载频、载波频率、载波单元或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
第一载波是指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用于数据传输的载波,第一载波可以由基站配置。第一载波传输路径是指第一载波上用于从基站至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一条可用路径。第二设备可以为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第一设备的传输数据的接收设备,即第一设备在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发送的数据由第二设备接收,这里第二设备可以简称为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下级节点或者下游节点,第一设备也称为第二设备的上一跳设备、上级节点或者上游节点。可选的,第一载波传输路径的起点和终点都可以是基站,或者第一载波传输路径的起点和终点都可以是用户设备,或者第一载波传输路径的起点和终点也可以是其他的通信设备,本申请实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另外,第一设备可以是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者中继设备,第二设备可以是中继设备。当第一设备是基站时,第一设备是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的第一个设备,且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中包括至少三个设备。当第一设备是中继设备时,第一设备可以是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位于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设备(比如,基站之后的第二个设备或者第三个设备等),且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中包括至少四个设备。
S402:当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时,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是基于相同的原始数据生成的数据包。
其中,第二载波是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用于承载传输数据的载波。第三设备为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的接收设备,即第二设备在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发送的数据直接由第三设备接收;或者第三设备为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第二设备的数据经过中继传输后的数据的接收设备,即第二设备在第一载波上发送的数据通过一个或者多个中继设备的传输后,由第三设备接收中继传输后的数据。这里第三设备可以称为第二设备的下N跳设备或者下N级节点,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三设备可以是中继设备、或者用户设备。
第二载波的频率低于第一载波的频率,是指第二载波所对应的频率范围低于第一载波所对应的频率范围。比如,第二载波的频率为1900~1920Hz,第一载波的频率为2300~2400Hz。
另外,第一数据包可以是初传数据包,也可以是重传数据包。当第一数据包是初传数据包时,第二数据包可以称为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数据包,重传数据包可以与初传数据包是相同的冗余版本,也可以是初传数据包的不同冗余版本。此外,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可以是LTE系统中的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码块(Code Block,CB)、或者是由多个CB组成的码块组(Code Block Group,CBG)等。
进一步的,第二数据包可以是第一数据包的部分数据。比如,第一数据包为多个CBG或CB组成的一个数据包,在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载波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过程中,当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时,第一数据包中仅是部分CBG或部分CB发生传输错误,剩余部分CBG或部分CB传输成功,因此在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时,第二数据包可以是仅仅传输上述发送错误的部分CBG或部分CB。
具体的,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即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否定应答消息NACK,则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或者,第一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应答反馈信息,则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
第一种、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否定应答消息NACK,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
在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载波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后,当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接收数据包时,第二设备可以对第一接收数据包进行信息比特校验,第一接收数据包是第一数据包经过传输后第二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比如,第二设备可以对第一接收数据包进行CRC校验或者其他校验方式校验。如果第一接收数据包校验通过,则表示第一数据包传输正确,第二设备可以向第一设备发送确认应答消息ACK,从而第一设备接收到ACK后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完成。如果第一接收数据包校验不通过,则表明第一数据包传输出错,第二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接收数据包为错误数据包,从而向第一设备发送否定应答消息NACK,在第一设备接收到NACK后,第一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
第二种、第一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应答反馈信息,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
在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载波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后,第一数据包可能在传输过程中丢失,第二设备没有接收到任何数据包,从而第二设备不会向第一设备发送任何应答反馈信息。因此,第一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应答反馈信息,第一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其中,预设时长可以是事先设置的,也可以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当第一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应答反馈信息,而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波束失败信息,或者第一设备连续多次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多个波束失败信息(通过连续多次表征链路失败)时,第一设备可以根据波束失败请求信息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较差,从而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或者,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链路失败信息,则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
S403:第三设备接收第二接收数据包,第二接收数据包是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发送的第二数据包经过传输后第三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
其中,当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时,第三设备接收到第二接收数据包,第二接收数据包是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包经过传输后第三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之后,第三设备可以对接收到的第二接收数据包进行信息比特校验,如果第二接收数据包校验无错,则第二数据包传输成功;如果第二接收数据包校验出错,则第二数据包传输失败。
进一步的,当第三设备对第二接收数据包校验无错时,第三设备可以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一设备发送ACK,第一设备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ACK,确定第二数据包传输完成。当第三设备对第二接收数据包校验出错时,第三设备可以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一设备发送NACK,第一设备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NACK,确定第二数据包传输失败,从而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第三数据包和第一数据包是基于相同的原始数据生成的数据包,从而通过数据包重传使第三设备接收到正确传输数据。
其中,第三数据包可以称为重传数据包,且第三数据包可以与初传数据包相同,或者是可以是初传数据包的不同冗余版本。此外,第三数据包也可以是LTE系统中的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码块(Code Block,CB)、或者是由多个CB组成的码块组(CodeBlock Group,CBG)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载波向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时,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第三设备接收到第二接收数据包,第二接收数据包是第二数据包经过传输后第三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与第一数据包是基于相同的原始数据生成的,由于第二设备是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第三设备是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第二设备的下N跳设备,从而在数据包传输失败时可以通过跨载波跨跳的方式进行数据重传,以减小数据包的传输时延,同时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在S402之前,即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之前,该方法还包括:S4011-S4012。
S4011: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和第三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该传输资源包括第二载波上的上行资源和/或下行资源。
其中,该资源指示信息可以是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第一设备发送给第三设备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的传输资源可以仅包括第二载波上的上行资源、或者仅包括第二载波上的下行资源、或者同时包括第二载波上的上行资源和下行资源。该上行资源用于第三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应答反馈信息、以及用于第一设备接收该应答反馈信息,比如,用于第三设备发送ACK或者NACK、以及用于第一设备接收ACK或者NACK。该下行资源用于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数据包、以及第三设备接收该数据包,比如,发送第二数据包或者第三数据包。
另外,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一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该资源指示信息,也可以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该资源指示信息。由于第二载波的频率低于第一载波的频率,第一载波是传输设备间用于数据传输的初始载波,第二载波是传输设备间用于传输的新载波,这里可以称将第一载波为原高频载波,第二载波称为重传低频载波。相应的,第一设备可以通过原高频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该资源指示信息,也可以通过重传低频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该资源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4012:第三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资源指示信息。
当第三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资源指示信息时,第三设备可以根据该资源指示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三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具体的,当该传输资源仅包括上行资源时,第三设备可以根据该资源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应答反馈信息的上行资源。当该传输资源仅包括下行资源时,第三设备可以根据该资源指示信息确定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的下行资源。当该传输资源同时包括下行资源时,第三设备可以根据该资源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应答反馈信息的上行资源、以及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的下行资源。
进一步的,在S402之前,即在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之前,当第一设备为中继设备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S4013。其中,S4013与S4011-S4012可以不分先后顺序,即配置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跳数的步骤、和配置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传输资源的步骤可以不分先后顺序。
S4013:第一设备接收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跳数。
其中,当第一设备为中继设备,即第一设备为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位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设备时,第一设备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可以是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MAC Control Element)信令、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和物理层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的任意一种信令发送给第一设备的。此外,第三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跳数也可以预定义,即事先设置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跳数。
另外,第三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跳数可以通过具体表示跳数的数值来指示,也可以通过中继设备的个数来指示,或者通过至少一个中继设备的标识来指示。当通过表示跳数的数值指示时,该数值可以是指第三设备距离第一设备的具体跳数,比如,三跳或者四跳等。当通过中继设备的个数指示时,该个数可以是指第三设备是距离第一设备的设备数量,比如,第三设备是距离第一设备的第二个设备,则该个数可以为2。当通过一个中继设备的标识指示时,该标识可以是第三设备的标识。当通过多个中继设备的标识指示时,该多个标识可以是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中继设备的标识,其中包括第三设备的标识。
具体的,第一设备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跳数,从而当第一设备在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时,第一设备可以根据该配置信息所指示的跳数确定第三设备,并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以通过跨跳的方式传输第二数据包。可选的,跨跳的方式可以通过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链路关系进行表征,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需要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中的至少两条链路(即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不相邻,链路是指相邻的两个传输设备之间的连接)相连接。比如,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链路数目可以表征第三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跳数。这里的链路可以是接入下行链路、回传下行链路、或者侧行链路(Sidelink)。
进一步的,参见图5,在S402之后,该方法还包括:S404-S406。其中,S404-S406与S402-S403可以不分先后顺序,即第三设备可以先接收到第一接收数据包、后接收到第二接收数据包,或者先接收到第二接收数据包、后接收到第一接收数据包,或者同时接收到第一接收数据包和第二接收数据包,图5中以第三设备先接收到第一接收数据包、后接收到第二接收数据包为例进行说明。
S404: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将第一接收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设备。
其中,当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否定应答消息NACK,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时,第一设备可以指示第二设备将第一接收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设备,即指示第二设备将接收到的错误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设备,从而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进一步的,当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否定应答消息NACK,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时,第一设备可以指示第二设备将第一接收数据包的部分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设备,即指示第二设备将接收到的错误数据包的部分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设备,第二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错误数据包的部分数据发送给第三设备。比如,在第一数据包为多个CBG或CB组成的一个数据包,在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载波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过程中,某些CBG/CB发送错误,但仍存在部分CBG/CB可正确解码,因此在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时,可以将正确解码的部分CBG/CB转发给第三设备。且基于部分CBG/CB转发的步骤可以与其他实施例解耦。
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第一设备通过MAC-CE信令、RRC信令、和物理层DCI中的任意一种信令发送给第二设备的。
S405:当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时,第二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将第一接收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设备。
S406:第三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接收数据包,第一接收数据包和第二接收数据包用于第三设备的数据解码。
其中,当第三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接收数据包时,第三设备可以合并第一接收数据包和第二接收数据包,之后再对合并得到的数据包进行信息比特校验。这里的合并也可以称为软合并,软合并方式可以包括增量冗余(Incremental Redundancy,IR)合并或者追逐结合(Chase Combining,CC)合并。第一接收数据包和第二接收数据包用于第三设备的数据解码,这里的数据解码可以是指将数据包中的数字序列转换成信息过程,比如,数据解码可以包括解调、译码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另外,第三设备可以通过预定义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软合并方式合并第一接收数据包和第二接收数据包,也可以通过默认的软合并方式进行合并。该高层信令可以是MAC-CE信令、RRC信令、和DCI中的任意一种信令。可选的,默认的软合并方式可以为CC合并。
示例性的,由于第一载波的频率大于第二载波的频率,这里将第一载波称为高频载波,第二载波称为低频载波。当第一数据包为初传数据包时,将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载波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的步骤称为高频初传,第二设备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向第一设备发送NCAK消息的步骤称为高频NACK反馈。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的步骤称为低频跨载波跨跳重传,第三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应答反馈信息的步骤称为低频跨跳反馈,则数据包的传输可以如图6所示。图6中的第四设备是指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中自基站至用户设备传输方向上第三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第三设备在确定第二数据包传输成功后,可以将其通过第一载波发送给第四设备。若第三设备向第四设备传输数据包成功,则第四设备继续通过第一载波传输路径向用户设备方向传输;若第三设备向第四设备传输数据包失败,则第三设备可以与第一设备类似,通过第二载波向第四设备的后N跳设备传输数据包。以此类推,直到数据包成功传输至用户设备。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第一接收数据包和第二接收数据包之间的合并,可以指示第一接收数据包与第二接收数据包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的指示方式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如下所述。
第一种方式、通过数据包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来指示第一接收数据包与第二接收数据包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发送一个数据包的HARQ进程标识与接收该数据包的HARQ进程标识相同,即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的HARQ进程标识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接收数据包的HARQ进程标识相同,以及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的HARQ进程标识与第三设备接收第二接收数据包的HARQ进程标识相同。因此,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时,可以相同的HARQ进程标识。同时第二设备在接收第一接收数据包和发送第一接收数据包时,也可以使用与接收第一接收数据包相同的HARQ进程标识。这样第三设备接收第一接收数据包与接收第二接收数据包的HARQ进程标识相同,从而第三设备可以将第一接收数据包和第二接收数据包存放在同一个HARQ buffer中,进而实现第一接收数据包和第二接收数据包之间的合并。
可选的,第一设备在发送第二数据包和发送第一数据包时使用不同的HARQ进程标识,同时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接收数据包时使用的HARQ进程标识与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使用的HARQ进程标识相同,这样第三设备接收第一接收数据包与接收第二接收数据包的HARQ进程标识也可以相同。
第二种方式、通过数据包对应的传输时间偏移量(Timing)来指示第一接收数据包与第二接收数据包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可以通过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相对于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的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以及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接收数据包相对于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的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来指示第一接收数据包与第二接收数据包之间的对应关系。
另外,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和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可以是相对时间偏移量,也可以是绝对时间偏移量。该相对时间偏移量可以是相对于子帧(Subframe)、时隙(Slot)、符号(Symbol)量级的偏移。该绝对时间偏移量的指示可以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时所在的具体帧、子帧、时隙或者符号。
具体的,第一设备可以确定发送第一数据包相对于发送第二数据包的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并将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发送给第三设备。第二设备可以确定发送第一接收数据包相对于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的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并将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发送给第三设备,从而第三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确定一个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以及根据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确定另一个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当两个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相同时,第三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接收数据包与第二接收数据包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第一接收数据包和第二接收数据包之间的合并。
进一步的,在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之后,第一设备还可以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是第一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的重传数据包。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MAC-CE信令、RRC信令、和物理层DCI中的任意一种信令发送。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时,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一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的,当第一设备通过DCI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时,第一设备可以复用DCI中的载波指示(Carrier Indicator)域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此外,还可以为第一载波预定义一个唯一标识(比如,编号),通过该标识指示第一载波。进一步的,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时,还可以通过第一数据包传输时所使用的HARQ实体标识进行指示。此外,还可以通过第一数据包传输时所使用的传输链路标识进行指示。
相应的,在第三设备对第一接收数据包和第二接收数据包进行软合并之后,第三设备可以对合并后的数据包进行信息比特校验,并根据校验结果向第一设备发送应答反馈信息。具体的,当合并后的数据包校验通过时,第三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一设备发送确认应答消息ACK,ACK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传输完成。当合并后的数据包校验不通过时,第三设备可以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一设备发送NACK,ACK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传输失败,从而第一设备在接收到NACK时,可以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即通过在第二载波上的数据包重传使第三设备接收到的正确的传输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通过指示第二设备将第一接收数据包发送给第三设备,从而使第三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接收数据包时,可以软合并第一接收数据包和第二接收数据包,并对合并之后的数据包进行信息比特校验,从而可以提高数据包的校验成功率,减少数据包重传次数,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网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7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设备包括:发送单元701、处理单元702和接收单元703。其中,发送单元701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图4中的S401-S402、图5中的步骤S401-S402和S404、以及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发送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的步骤;处理单元702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的步骤、或者确定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的步骤;接收单元703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接收配置信息的步骤、以及接收第二设备或第三设备发送的ACK或NACK的步骤。
在硬件实现上,上述处理单元702可以为处理器;发送单元701可以为发送器,接收单元703可以为接收器,接收器和发送器可以构成通信接口。
图8所示,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设备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第一设备包括:存储器801和处理器802,存储器801用于存储第一设备的代码和数据。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处理器802用于对该第一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器802用于支持第一设备执行确定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的步骤、或者确定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的步骤,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可选的,第一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803和总线804,处理器802、通信接口803以及存储器801通过总线804相互连接。其中,通信接口803用于支持该第一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处理器8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总线8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9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二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第二设备包括:接收单元901、发送单元902和处理单元903。其中,接收单元901用于支持第二设备接收图4或图5中的S401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步骤、接收图5中的S404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的步骤;发送单元902用于支持第二设备执行图5中的S405、以及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的步骤;处理单元903用于支持第二设备确定第一接收数据包传输正确或错误的步骤、以及确定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的步骤。
在硬件实现上,上述处理单元903可以为处理器;发送单元902可以为发送器,接收单元901可以为接收器,接收器和发送器可以构成通信接口。
图10所示,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二设备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第二设备包括:存储器1001和处理器1002,存储器1001用于存储第二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002用于对第二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器1002用于支持第二设备确定第一接收数据包传输正确或错误的步骤、以及确定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的步骤,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可选的,第二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003和总线1004,处理器1002、通信接口1003以及存储器1001通过总线1004相互连接。其中,通信接口1003用于支持第二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处理器10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总线10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0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1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三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第三设备包括:接收单元1101、发送单元1102和处理单元1103。其中,接收单元1101用于支持第三设备执行图4或图5中的S403、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步骤、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接收数据包的步骤、或者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和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的步骤;发送单元1102用于支持第三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ACK或者NACK的步骤;处理单元1103用于支持第三设备确定第二接收数据包传输正确或错误的步骤。
在硬件实现上,上述处理单元1103可以为处理器;接收单元1101可以为接收器,发送单元1102可以为发送器,接收器和发送器可以构成通信接口。
图12所示,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三设备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第三设备包括:存储器1201和处理器1202,存储器1201用于存储第三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202用于对第三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器1202用于支持第三设备确定第二接收数据包传输正确或错误的步骤,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可选的,第三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203和总线1204,处理器1202、通信接口1203以及存储器1201通过总线1204相互连接。其中,通信接口1203用于支持第三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处理器12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总线12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者处理器执行图4或者图5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或者第三设备的步骤。前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该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设备实施图4或者图5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或者第三设备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多个设备,该多个设备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其中,第一设备可以为图7或图8所提供的第一设备,且用于执行图4或者图5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第一设备的步骤;和/或,第二设备可以为图9或图10所提供的第二设备,且用于执行图4或者图5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第二设备的步骤;和/或,第三设备可以为图11或图12所提供的第三设备,且用于执行图4或者图5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第三设备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载波向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时,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第三设备接收到第二接收数据包,第二接收数据包是第二数据包经过传输后第三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与第一数据包是基于相同的原始数据生成的,由于第二设备是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第一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第三设备是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第二设备的下N跳设备,从而在数据包传输失败时可以通过跨载波跨跳的方式进行数据重传,以减小数据包的传输时延,同时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7)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载波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设备为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数据的接收设备,所述第一载波传输路径是指所述第一载波上用于从基站至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一条可用路径;
当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时,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接收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通过中继传输后的数据的接收设备,所述第二数据包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是基于相同的原始数据生成的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否定应答消息NACK,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应答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跳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是所述第一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的重传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否定应答消息NACK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将第一接收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三设备,所述第一接收数据包是所述第一数据包经过传输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HARQ进程标识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HARQ进程标识相同;或者,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相对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并将所述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发送给所述第三设备,所述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对应关系的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三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发送的确认应答消息ACK,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包传输完成;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三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发送的否定应答消息NACK,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是基于相同的原始数据生成的数据包。
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三设备接收第二接收数据包,所述第二接收数据包是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发送的第二数据包经过传输后所述第三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和第一数据包是基于相同的原始数据生成的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载波发送给第二设备的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是初传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是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数据包;
所述第三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接收数据包,所述第一接收数据包是第一数据包经过传输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所述第一接收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接收数据包用于所述第三设备的数据解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是所述第一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的重传数据包。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所述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是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相对于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偏移量,所述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对应关系的确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所述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是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接收数据包相对于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偏移量,所述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用于所述第一接收数据包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对应关系的确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三设备确定所述第二接收数据包正确时,所述第三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确认应答消息ACK,所述确认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传输完成;
当所述第三设备确定所述第二接收数据包为错误数据包时,所述第三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否定应答消息NACK,接收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发送的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是基于相同的原数据生成的数据包。
13.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第一载波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设备为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数据的接收设备,所述第一载波传输路径是指所述第一载波上用于从基站至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一条可用路径;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时,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载波传输路径上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接收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通过中继传输后的数据的接收设备,所述第二数据包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是基于相同的原始数据生成的数据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否定应答消息NACK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或者,
处理单元,用于所述第一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应答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传输失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跳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是所述第一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的重传数据包。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否定应答消息NACK时,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将第一接收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三设备,所述第一接收数据包是所述第一数据包经过传输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HARQ进程标识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HARQ进程标识相同;或者,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相对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发送给所述第三设备,所述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对应关系的确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发送的确认应答消息ACK时;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包传输完成;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发送的否定应答消息NACK;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是基于相同的原始数据生成的数据包。
20.一种第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接收数据包,所述第二接收数据包是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发送的第二数据包经过传输后所述第三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和第一数据包是基于相同的原始数据生成的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载波发送给第二设备的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是初传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是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数据包;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接收数据包,所述第一接收数据包是第一数据包经过传输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所述第一接收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接收数据包用于所述第三设备的数据解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第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是所述第一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的重传数据包。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第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所述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是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相对于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偏移量,所述第一传输时间偏移量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对应关系的确定。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第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所述第三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所述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是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接收数据包相对于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偏移量,所述第二传输时间偏移量用于所述第一接收数据包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对应关系的确定。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第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设备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设备确定所述第二接收数据包正确时,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确认应答消息ACK,所述确认应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传输完成;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三设备确定所述第二接收数据包为错误数据包时,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否定应答消息NACK;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载波发送的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和所述第一数据包是基于相同的原数据生成的数据包。
25.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代码和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使得所述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27.一种服务节点,所述服务节点用于执行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1710917199.8A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6002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17199.8A CN109600204B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CT/CN2018/105564 WO2019062555A1 (zh) 2017-09-30 2018-09-1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17199.8A CN109600204B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00204A CN109600204A (zh) 2019-04-09
CN109600204B true CN109600204B (zh) 2021-05-11

Family

ID=65900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17199.8A Active CN109600204B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00204B (zh)
WO (1) WO20190625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9622B (zh) * 2019-08-16 2022-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436972B (zh) * 2019-08-26 2022-08-05 丰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0642A (zh) * 2009-02-27 2010-09-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及用于其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1860900A (zh) * 2009-04-08 2010-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数据的下行和上行传输方法
CN102263623A (zh) * 2010-05-26 2011-11-3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数据的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6537979A (zh) * 2014-07-31 2017-03-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多载波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234B (zh) * 2009-12-28 2014-10-22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有效减小误码扩散的中继非选择性译码转发系统及方法
CN104080121B (zh) * 2013-03-26 2019-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04113400B (zh) * 2013-04-18 2017-07-28 上海交通大学 双路径d2d系统中的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和频率调度方法
CN105101301A (zh) * 2014-05-23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用户协作通信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334017B2 (en) * 2015-12-18 2019-06-25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Tracking a status of a file transfer using feedback files corresponding to file transfer event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0642A (zh) * 2009-02-27 2010-09-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及用于其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1860900A (zh) * 2009-04-08 2010-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数据的下行和上行传输方法
CN102263623A (zh) * 2010-05-26 2011-11-3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数据的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6537979A (zh) * 2014-07-31 2017-03-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多载波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62555A1 (zh) 2019-04-04
CN109600204A (zh) 2019-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8130B2 (en) Method for partial retransmission
CN110226341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相关设备以及系统
WO2018000841A1 (zh) 一种harq重传的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67369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3304789B1 (en)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sting using downlink and uplink transmissions between an access point and mobile terminals
EP3602889A1 (en) Methods of retransmission in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without explicit harq feedback
US20200162202A1 (en) Receiver, transmitter, system and method implementing a retransmission process responsive to an indication that encoded data on allocated resources is not decodable
WO2017215749A1 (en) Reallocation of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s for retransmission of data in wireless networks based on communications mode
CN114025388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相关设备以及系统
CN110214432B (zh) 通信网络中载波的激活或去活的方法和节点
WO2018123956A1 (ja)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信号受信方法
WO2013166689A1 (en) Harq-ack transmissions for dynamic tdd ul/dl configuration
US2021024378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exible transmission o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0960020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00295884A1 (en) A Network Node And A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Same
TW201801489A (zh) 資料傳輸的方法和裝置
US11191073B2 (en) UL scheduling timing in TDD with 1 MS TTI and reduced processing time
KR20230035102A (ko)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의 수신 방법, 구성 방법, 단말 및 네트워크 측 기기
WO2021234143A1 (en) Configured grant enhancements in unlicensed band
KR20220137962A (ko) 채널 수신 시점 및 통신 장치 결정 방법
WO2020194264A1 (en) Methods and nodes for downlink intra-ue pre-emption
WO2020151811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5991236B (zh)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24512631A (ja) 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の送信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KR20220162748A (ko) 다중 송수신 지점 아키텍처에서의 재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