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95483A - 一种手持照明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照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95483A
CN109595483A CN201811625382.1A CN201811625382A CN109595483A CN 109595483 A CN109595483 A CN 109595483A CN 201811625382 A CN201811625382 A CN 201811625382A CN 109595483 A CN109595483 A CN 1095954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shell
lid
button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253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95483B (zh
Inventor
魏畀智
肖士亮
庄俊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Dongang Electron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Dongang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Dongang Electronic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Dongang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2538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954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95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54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95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54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L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BEING PORTABLE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ATION
    • F21L4/00Electric lighting devices with self-contained electric batteries or ce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7/00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 F21V17/10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astening means or way of fastening
    • F21V17/104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astening means or way of fastening using feather joints, e.g. tongues and grooves, with or without fri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4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swi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1/00Gas-tight or water-tight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照明设备,包含照明单元以及沿横向连接于照明单元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含:壳体,包含一具有一第一开口且沿横向延展的第一容置腔;第一按钮、控制电路板、电源;控制单元还包含一配置有切换开关且电连接于控制电路板的切换调光开关,切换调光开关的沿纵向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按钮且沿其轴向的第二端支撑于壳体上;壳体还包含一沿纵向延展的限位部、第一腔室、第一限位槽;第一按钮包含滑配部,滑配部为沿纵向延展的柱状结构且在外力下相对第一限位槽周向转动;第一按钮受外力沿纵向活动时驱使切换调光开关控制照明单元开启或关闭,第一按钮沿受外力周向转动时驱使切换调光开关控制照明单元的照明亮度。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照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属于工具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在维修行业中,经常需要对部件间的狭缝进行照明,以检测狭缝内的部件的状况。在维修过程中,通常需要检查多处,这也就需要经常移动照明光源。因此市面上有了专门用以维修行业的手持照明设备。但由于不同的环境的空间大小不同,且周遭环境的明亮程度都是不同的,通常在不同的环境需要使用不同的光亮度。而现有的手持照明设备无法针对相应的环境进行调整照明的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现有的手持照明设备无法调整照明亮度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持照明设备,包含照明单元以及沿横向连接于所述照明单元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含:第一壳体,包含一具有一第一开口且沿横向延展的第一容置腔;第一按钮,配置于所述第一开口上以控制所述照明单元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按钮受来自第一壳体外部的力时接触并驱使配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切换开关实施切换动作;控制电路板,配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且电连接于所述照明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按钮的动作信号并控制所述照明单元工作;电源,配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单元还包含一配置有所述切换开关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切换调光开关,所述切换调光开关的沿其轴向的第一端可拆卸地固接于所述第一按钮且沿其轴向的第二端支撑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还包含一沿纵向延展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将所述容置槽分隔成容置有所述电源和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第一腔室、沿纵向延展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开口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的限位槽;所述第一按钮包含有一套设于所述限位槽内以限制其在外力下沿纵向往复活动的滑配部,所述滑配部为沿纵向延展的柱状结构且在外力下相对所述限位槽周向转动;所述第一按钮受外力沿纵向活动时驱使所述切换调光开关控制所述照明单元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按钮沿受外力周向转动时驱使所述切换调光开关控制所述照明单元的照明亮度。
较佳地,所述照明单元包含:具有一沿前后延展的第二容置腔的第二壳体、以及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包含第一发光组件的光源机构;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包含:沿前后延展的第一灯座、配置于所述第一灯座上的第一发光部;所述光源机构电连接于控制电路板和电源;所述第二壳体沿周向上的侧壁至少有一个具有一透明窗口的第一侧壁,所述光源机构的第一发光部面向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壳体包含:第三盖体,包含一第一侧壁;第四盖体,沿上下方向接合于所述第三盖体,所述第四盖体配合所述第三盖体形成所述第二容置腔;所述光源机构支撑于所述第三盖体或第四盖体上;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套设于所述手持单元内且配合所述手持单元相对所述手持照明设备的外部空间封闭所述第二容置腔。
较佳地,所述第三盖体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固接于所述第四盖体上以密封所述第二容置腔。
较佳地,所述第二壳体包含和所述第一侧壁沿对置的第二侧壁,所述光源机构包含对置配置的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第一发光部面向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发光组件的第二发光部面向所述第二侧壁。
较佳地,所述第二壳体的前端具有一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为透明结构,所述照明单元还包含配置于其前端的第三发光组件,所述第三发光组件的第三发光部面向所述第三侧壁。
较佳地,所述滑配部为沿纵向延展的圆柱状结构,其外周通过一密封圈滑配于所述限位槽以相对所述第一开口封闭所述第一容置腔。
较佳地,所述密封圈面向第一开口的一侧的表面具有沿周向延伸且开口方向面向所述第一开口的环形开槽,所述环形开槽将所述密封圈分隔为位于外圈的第一承压部和位于内圈的第二承压部;所述环形开槽受压时迫使所述第一承压部和/或所述第二承压部沿径向产生弹性形变。
较佳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壁具有一沉槽,所述第一按钮包含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并位于所述沉槽内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沿其轴向的最高点不高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壁。
较佳地,所述容纳腔包含有一沿纵向并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第二腔室、以及沿横向并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腔室的第一腔室。
较佳地,所述容纳腔包含一第三腔室以及以第四腔室,所述第三腔室、第一限位槽以及第一腔室沿横向依序布置并连通所述第四腔室,所述第四腔室沿纵向位于所述第三腔室、第一限位槽以及第一腔室的下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持照明设备,在第一按钮下方增加有一切换调光开关,通过按压第一按钮带动切换调光开关切换照明单元不同的照明部位,用以快速照亮不同方向上的区域。同时,通过旋转第一按钮带动切换调光开关控制照明单元的照明亮度,从而达到在可以满足快速切换照明方向的同时还可以调整其照明亮度的目的。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持照明设备,其上的照明单元的第二壳体通过第三盖体和第四盖体结合而成,他们之间是通过采用超声波焊接工艺接合在一起的,用以解决现有的手持照明设备采用螺丝锁紧或是用胶粘紧容易渗水的问题点,以达到使第二壳体内部的第二容置腔不会渗入水汽的目的。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持照明设备,其上的照明单元包含分别包覆于第二壳体左侧及其右侧的第一紧固件,该第一紧固件用以紧固第三盖体和第四盖体,使得第三盖体与第四盖体之间不会受到过大的力而导致其相互脱离。且该第一紧固件为铝合金材质制备,可以使得第一紧固件的扣紧力更强,同时达到使照明单元不易被折断的目的。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持照明设备,手持单元上的第一壳体的外周壁具有一沉槽,第一按钮包含穿过第一开口并容置于沉槽的按压部,按压部沿其轴向的最高点不高于第一壳体的外周壁。第一按钮的沿其轴向的高度不高出第一壳体的外周壁可以防止第一按钮在本申请的设备在平常收纳或放置时会碰触到桌面等支撑物品的表面,进而起到防止其不会出现在没有人为控制下切换照明单元的工作状态的情况。
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持照明设备,手持单元上的第一按钮的滑配部为沿纵向延展的圆柱状结构,其外周通过一密封圈滑配于限位槽以相对第一开口封闭第一容置腔,该密封圈可以防止水等液体会从该间隙流入第二腔室、第一腔室或是第四腔室内,以起到防止控制电路板或是切换调光开关等电子设备受潮的目的。
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持照明设备,第一壳体具有一容置腔,该容置腔包含有一位于限位部的第一限位槽和沿纵向位于第一限位槽下侧的第二限位槽,容置腔还包含有位于第二限位槽下侧的第二腔室,切换调光开关由下至上分别穿过第二腔室、第二限位槽以及第一限位槽;该容置腔还包含沿横向并置于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以及第二腔室的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以及位于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下侧的第四腔室。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1为本发明的一种手持照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手持照明设备的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的第一实施例在图2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剖面结构为图2中A-A处的剖面);
图6和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图2中B-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壳体在图2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和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第一壳体在图2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图2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图2中B-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12中P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至图16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7至图19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密封圈与滑配部和第一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2和图23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照明单元在图21中C-C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照明单元在图21中D-D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第一紧固件和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照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第三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第一发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前盖和第三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照明单元在图21中C-C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S1-照明单元、S2-控制单元、
1-第一壳体、11-第一盖体、12-第二盖体、13-限位部、14-第一开口、15-沉槽、151-槽底、152-第二倒角、2-第一按钮、21-第一端、22-滑配部、23-固定槽、24-旋帽、25-环形凹槽、3-切换调光开关、31-第一按钮、32-基座、4-密封圈、5-电源、6-控制电路板、 7-容置腔、71-第一限位槽、72-容纳腔、73-第一腔室、74-第二腔室、75-第三腔室、76- 第四腔室、77-第二限位槽、8-密封圈、81-第一承压部、82-第一承载面、83-第二承压部、 84-第二承载面、85-环形开槽、9-密封圈、91-第一承压部、92-第一承载面、93-第二承压部、94-第二承载面、95-环形开槽、96-第一倒角、97-外圈侧壁、98-下端面;
1A-第二壳体、2A-第三盖体、21A-第一侧壁、22A-连接壁、23A-限位部、24A-第一固定槽、25A-第二固定槽、26A-散射部、27A-隔离壁、28A-连接孔、29A-凸块、3A-第四盖体、31A-第二侧壁、4A-光源机构、41A-第一发光组件、411A-第一发光部、412A-第一灯座、413A-第一支撑件、42A-第二发光组件、421A-第二发光部、422A-第二灯座、423A-第二支撑件、43A-第三发光组件、5A-前盖、51A-照明部、52A-弹壁、6A-第一反光板、61A-第一内圈部、62A-第一外圈部、7A-第一紧固件、8A-第二反光板、81A-第二内圈部、82A-第二外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上端”、“下端”、“上段”、“下段”、“上侧”、“下侧”、“中间”、“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现结合图1至图31对本申请的方案的结构以及功能进行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至图8,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照明设备。参考图1,该设备包含照明单元以及沿横向连接于照明单元的控制单元。在本实施例中,照明单元可转动地连接于控制单元。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照明单元可固接于控制单元且相对其不可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至图7,控制单元包含第一壳体1、第一按钮2、控制电路板6、电源5以及一切换调光开关3。第一壳体1包含一具有一第一开口14且沿横向延展的第一容置腔7。第一按钮2配置于第一开口14上以控制照明单元的开启或关闭,第一按钮2受来自第一壳体1外部的力时接触并驱使配置于第一容置腔7内的切换开关实施切换动作,以使得照明单元的在照明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其中,照明状态包括不同的照明机构之间的切换,例如,不同位置或方向的照明灯的开启与关闭之间的切换。控制电路板6配置于第一容置腔7内且电连接于照明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按钮2的动作信号并控制照明单元切换工作状态。其中,控制电路板6为常规的用以控制照明灯的PCB电路板。电源5,配置于第一容置腔7内且电连接于控制电路板6,本实施例的电源5采用蓄电池,其中,该蓄电池可采用无线和有线两种方式进行充电。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还具有一电连接于蓄电池的充电口,可通过插入数据线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切换调光开关3配置有切换开关,且切换调光开关3电连接于控制电路板6。切换调光开关3的沿其轴向即纵向的第一端21可拆卸地固接于第一按钮2,且沿其轴向的第二端支撑于第一壳体1上。本实施例的切换调光开关3为一解码器,该解码器的结构及功能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6365091U的一种用于照明灯的调光控制器的专利文献。当然,本申请的切换调光开关3不限于授权公告号为CN206365091U所限制的范围,其可以用其它的解码器进行替代。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7和图8,第一壳体1还包含一沿纵向延展的限位部13,限位部13将容置槽分隔成容置有电源5和控制电路板6的容纳腔72、沿纵向延展的一端连通于第一开口14且另一端连通于容纳腔72的第一限位槽71。第一按钮2包含有一套设于第一限位槽71内以限制其在外力下沿纵向往复活动的滑配部22,滑配部22为沿纵向延展的柱状结构且在外力下可相对第一限位槽71周向转动。上述的切换调光开关3 沿其轴向具有一第二按钮31以及一连接于第二按钮31的基座32,第二按钮31受沿纵向的外力时可相对基座32沿纵向活动并使得其配置于基座32内的切换开关实施切换动作,进而使得照明单元内的各照明机构切换工作状态。第二按钮31受外力相对基座32 沿周向转动时通过控制电路板6控制照明单元的照明亮度。其控制照明亮度的结构及原理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6365091U的一种用于照明灯的调光控制器的专利文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按钮2的滑配部22的下端具有一沿纵向延展的固定槽23,第二按钮31 沿纵向插进固定槽23内,且该固定槽23沿其周向与第二按钮31的外周为过盈配合,以使切换调光开关3与第一按钮2固接在一起。
切换调光开关3的第二端固接且支撑于控制电路板6上。第一容置腔7包含有一沿纵向与第一限位槽71并置的第二腔室74,第二腔室74和第一限位槽71沿横向与第一腔室73并置,且第一腔室73沿横向位于控制单元的后端,电源5配置于第一腔室73 内且支撑于第一壳体1上。在本实施例中,切换调光开关3的基座32位于第二腔室74 内并支撑于控制电路板6上,控制电路板6固定于第一壳体1上。第二腔室74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限位槽71的径向尺寸以容置切换调光开关3的基座32。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切换调光开关3可通过基座32支撑于第一壳体1上,以防止切换调光开关3受来自第一按钮2的压力而导致控制电路板6会经常性的受力导致其使用寿命的降低。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第二按钮31即是第一端21、基座32即是第二端。
优选地,参考图8,第一容置腔7包含有一第三腔室75、以及一沿纵向方向位于第一腔室73、第二腔室74以及第三腔室75的下侧的第四腔室76。第三腔室75沿横向并置于第一限位槽71和第一腔室73,电连接于控制电路板6的指示灯位于第三腔室75 内,第一壳体1上开设有供指示灯光线射出的指示窗口。优选地,指示灯固定于控制电路板6上。即,控制电路板6沿横向依序分别穿过第一腔室72、第二腔室73以及第三腔室74的下侧并容置于第四第一容置腔76内。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图未示),控制电路板不限于完全位于第一腔室72、第二腔室73以及第三腔室74的下侧,其可只位于第一腔室72的下侧并容置于第四腔室76内,或是可以分为彼此间电连接的多部分且分别位于第一腔室、第二腔室或第三腔室的下侧。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5,第一壳体1外周壁具有一沉槽15,第一按钮2包含穿过第一开口14并容置于沉槽的按压部,按压部沿其轴向的最高点不高于第一壳体1的外周壁。第一按钮2的沿其轴向的高度不高出第一壳体1的外周壁可以防止第一按钮2 在本申请的设备在平常收纳或放置时会碰触到桌面等支撑物品的表面,进而起到防止其不会出现在没有人为控制下切换照明单元的工作状态的情况。
参考图5,第一按钮2包含一外径大于第一开口14且连接于按压部的旋帽24,旋帽24距沉槽15的槽底151具有预设的第一间距。其中,旋帽24沿第一按钮2的轴向的最高点不高于第一壳体1的外周壁。定义垂直于纵向与横向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本实施例的沉槽15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贯通第一壳体1沿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以确保有足够的空间供用户的手指伸入沉槽内对旋帽24的外周壁施压以使其沿周向旋转。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沉槽15通过在横向方向上对置的两个槽壁连接于第一壳体的外周壁,各槽壁与外周壁之间具有第二倒角152。该第二倒角152用于增加空间以供用户的手指对旋帽24的外周壁施压以使其沿周向旋转。外径大于第一开口14的旋帽24的下端距槽底151的第一间距可以限制第一按钮2以及第二按钮31受力沿纵向的活动行程,避免第二按钮31受的力过大。
结合图5和图7,第一壳体1包含有第一盖体11、与第一盖体11沿纵向接合以形成第一容置腔7的第二盖体12。其中,第一限位槽71、第一腔室72、第二腔室73 以及第三腔室74位于第一盖体11上,电源5容置于第一腔室72且其沿横向的两端分别抵接于限位部13的侧壁以及盖体沿其横向上的尾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沿其横向的尾端具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配置有一磁铁以及一可收入所述容置槽的挂钩。
不同于第一实施例,本申请另提供一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结合图10至图 13,所示滑配部22为沿纵向延展的圆柱状结构,其外周通过一密封圈4滑配于第一限位槽71以相对第一开口14封闭第一容置腔7。本实施例的密封圈4为O型密封圈。其中,滑配部22的外周面与第一限位槽71的内周面为间隙配合。该密封圈可以防止水等液体会从该间隙流入第二腔室74、第一腔室73内,以起到防止容纳腔72内的控制电路板6或是切换调光开关3受潮的目的。第二实施例未提及的其它特性可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且可采用的变形实施方式及其有益效果亦可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不同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本申请另提供一实施例,结合图14至图16,在第三实施例中,密封圈8面向第一开口14的一侧的表面具有沿周向延伸且开口方向面向第一开口14的环形开槽85,环形开槽85将密封圈8分隔成位于外圈的第一承压部81 和位于内圈的第二承压部83。环形开槽85受压时迫使第一承压部81和/或第二承压部 83沿径向产生弹性形变。
环形开槽85包含有位于第一承压部81上的第一承载面82、位于第二承压部83 上的第二承载面84。第一承载面82与第二承载面83于环形开槽85的底部交接以使得环形开槽85沿其周向的截面呈V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载面82沿环形开槽85的轴向延展且沿径向向外倾斜、第二承载面83沿环形开槽85的轴向延展且沿径向向内倾斜。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承载面85沿环形开槽85的轴向延展且沿径向向外倾斜、第二承载面83沿平行于环形开槽85的轴向方向延展,或者是,第二承载面83沿环形开槽85的轴向延展且沿径向向外倾斜、第一承载面82沿平行于环形开槽85的轴向方向延展。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结合图10至图16,在滑配部22的外周面与第一限位槽71 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因为工作因素会存留有间隙,在采用常规的密封圈8时,由于旋帽 24受力沿纵向向下活动,致使处于密封圈8与旋帽24之间水会对密封圈8施压以致其从密封圈8与第一限位槽71或是滑配部22接触处渗漏进第二腔室73和第一腔室72。本实施例的具有截面呈V型的环形开槽85在使用时,居于密封圈8与旋帽24之间的水会有部分处于环形开槽85内,水在受到旋帽24的压力时会施压于沿环形开槽85的轴向延展且沿径向向外倾斜的第一承载面82、以及施压于沿环形开槽85的轴向延展且沿径向向内倾斜的第二承载面83,以使得第一承载部沿径向向外变形、以及使得第二承载部沿径向向内变形,使得密封圈8的外圈贴紧于第一限位槽71、其内圈贴紧于滑配部22,进而使得密封圈8与第一限位槽71和滑配部22之间的压合力会更大,进一步减小水渗入第二腔室73和第一腔室72中。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只有第一承载面82沿径向向外倾斜或是只有第二承载面83沿径向向内倾斜,其亦可以达到相应的效果。第三实施例未提及的其它特性可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相同,且可采用的变形实施方式及其有益效果亦可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不同于第一、第二或第三实施例,本申请另提供一实施例,如图17至图20所示,在第四实施例中,密封圈9沿其延展方向的截面的外周为方形结构,在密封圈9的外圈侧壁97与下端面98之间具有一第一倒角96,该第一倒角96用于减小外圈侧壁97 与第一限位槽71的内周面的接触面积,以减小密封圈9在沿纵向活动时与第一限位槽 71的内周面之间的摩擦力。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9面向第一开口14的一侧的表面具有沿周向延伸且开口方向面向第一开口14的环形开槽95,环形开槽95将密封圈9分隔成位于外圈的第一承压部91和位于内圈的第二承压部93。环形开槽95受压时迫使第一承压部91和/或第二承压部93沿径向产生弹性形变。
环形开槽95包含有位于第一承压部91上的第一承载面92、位于第二承压部93 上的第二承载面94。第一承载面92与第二承载面93于环形开槽95的底部交接以使得环形开槽95沿其周向的面呈V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载面92沿环形开槽95的轴向延展且沿径向向外倾斜、第二承载面93沿环形开槽95的轴向延展且沿径向向内倾斜。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承载面92沿环形开槽95的轴向延展且沿径向向外倾斜、第二承载面93沿平行于环形开槽95的轴向方向延展,或者是,第二承载面93沿环形开槽95 的轴向延展且沿径向向外倾斜、第一承载面92沿平行于环形开槽95的轴向方向延展。第四实施例未提及的其它特性可与第一、第二或第三实施例相同,且可采用的变形实施方式及其有益效果亦可与第一、第二或第三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不同于第一至第四的任一实施例,本申请另提供一实施例。参考图9和图10,在第五实施例中,限位部还包含有一径向尺寸小于第一限位槽71的径向尺寸的第二限位槽77,第二限位槽77沿纵向夹于第一限位槽71与第二腔室74之间。优选地,第二限位槽77的中轴线与第一限位槽71的中轴线在同一线性上。在装配时,先将切换调光开关3的第一按钮31沿纵向右下往上穿过第二限位槽77进入第一限位槽71内,再将第一按钮31由上往下经第一开口14插入第一限位槽71内并将其与第二按钮31紧固连接。第二限位槽77用于在装配时作为基准孔对切换调光开关3的位置进行限制并控制其中心轴的位置。其中,第一限位槽71与第二限位槽77之间具有一环形的限位面78,该限位面78沿纵向距限位面78具有预设的第二间距,该第二间距用以限定第一按钮2 以及第二按钮31受力沿纵向的活动行程,避免第二按钮31受的力过大,损坏控制电路板6。第五实施例未提及的其它特性可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任一实施例相同,且可采用的变形实施方式及其有益效果亦可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任一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不同于第一至第五的任一实施例,本申请另提供一实施例。结合图21至图28,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照明设备。参考图21,该照明设备包含沿前后延展的照明单元S1以及沿前后方向可拆卸地连接于照明单元S1的手持单元S2。参考图 21至图25,照明单元S1包含:具有一沿前后方向延展的第二容置腔的第二壳体1A、以及容置于第二容置腔内的光源机构4A。参考图28,光源机构4A包含第一发光组件 41A,该第一发光组件41A包含第一灯座412A和第一发光部411A。第一灯座412A沿前后方向延展地配置于第二壳体1A内,第一发光部411A配置于第一灯座412A上。第二壳体1A沿其外周的周向上的侧壁至少有一个具有一透明窗口的第一侧壁21A,光源机构4A的第一发光部411A面向第一侧壁21A配置,第一发光部411A的光线由透明窗口射出。
参考图22至图25,第二壳体1A包含:第三盖体2A、沿上下方向接合于第三盖体2A的第四盖体3A。第四盖体3A配合第三盖体2A形成第二容置腔。第三盖体2A 包含有一第一侧壁21A,即第一发光部411A射出的光线可以从第三盖体2A处射出进行照明。在本实施例中,光源机构4A支撑于第四盖体3A上。可以理解的是,光源机构4A亦可以支撑于第三盖体2A上。第二壳体1A沿前后上的后端套设于手持单元S2 内,手持单元S2配合沿上下接合的第三盖体2A和第四盖体3A相对手持照明设备的外部空间封闭上述第二容置腔。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盖体2A通过超声波焊接固接于第四盖体3A,通过超声波焊接的第三盖体2A与第四盖体3A之间可以完全使它们之间的结合线完全粘合,并使之不会渗水。同时,采用超声波焊接可以使得第三盖体2A与第四盖体3A的连接不需再使用螺丝紧固,即第三盖体2A与第四盖体3A之间的紧固连接无需再设计用以螺丝连接紧固过孔或支撑锁紧螺丝的柱子,增大了第二容置腔的使用空间。可以理解的是,第三盖体2A与第四盖体3A为塑料材质制备。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三盖体2A与第四盖体3A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结合图24和图26,第三盖体2A的左右两端分别配置有一用以接合第四盖体3A 的连接壁22A,即第三盖体2A的左右两侧各具有一右上向下延展的连接壁22A。各连接壁22A包含分别位于第四盖体3A左右两侧的限位部23A,该限位部23A在第三盖体2A和第四盖体3A接合时位于第四盖体3A的左侧和右侧,用以限制第三盖体2A相对第四盖体3A沿左右方向的方位。其中,限位部23A位于连接壁22A的下端且与连接壁 22A一体成型。
参考图24和图25,照明单元S1包含分别包覆于第二壳体1A左侧及其右侧的第一紧固件7A,该第一紧固件7A用以紧固第三盖体2A和第四盖体3A,使得第三盖体 2A与第四盖体3A之间不会受到过大的力而导致其相互脱离。位于第三盖体2A左侧的连接壁22A与第一侧壁21A之间夹有沿前后方向延展的一第一固定槽24A,位于第四盖体3A左侧的限位部23A与第四盖体3A的左侧壁之间夹有一沿前后延展的第二固定槽25A;位于第三盖体2A右侧的连接壁22A与第一侧壁21A之间夹有沿前后方向延展的一第一固定槽24A,位于第四盖体3A右侧的限位部23A与第四盖体3A的右侧壁之间夹有一沿前后延展的第二固定槽25A。第三盖体2A上的第一固定槽24A和第四盖体 3A上的第二固定槽25A分别沿前后方向延展。所述第一紧固件7A的上端具有沿前后方向延展且用以卡接第一固定槽24A的第一卡扣部,所述第二紧固件的上端具有沿前后方向延展且用以卡接第二固定槽25A的第二卡扣部。其中,第二壳体1A左右两侧的第一紧固件7A可以以沿前后方向滑入的方式扣入第一固定槽24A和第二固定槽25A。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紧固件7A沿上下方向与第三盖体2A和第四盖体3A为紧配合。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其配合关系亦可以为间隙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7A为铝合金材质制备。铝合金材质制备的第一紧固件7A可以加强第一紧固件7A的扣紧力,且不易折断,从而可以起到防止照明单元S1 被折断的目的。非透明材质的第一紧固件7A可以遮挡透明材质的第三盖体2A,以免将整个光源机构4A内的线路暴露在外。同时,导热率较高的铝合金可以快速地对第二容置腔内的热量进行快速散热。
结合图26、图27和图29,第二壳体1A的前端具有一第三侧壁,第三侧壁为透明结构,照明单元S1还包含配置于其前端且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的第三发光组件 43A,第三发光组件43A上的第三发光部以面向第三侧壁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盖体2A与第三侧壁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侧壁具有一沿前方凸出的半球形结构的散射部26A,该散射部26A用以将第三发光部的光线以扩散的方式发散出去。第二壳体1A的前端配置有一配合第一紧固件7A以紧固第三盖体2A和第四盖体 3A的前盖5A,前盖5A上具有一供第三发光组件43A的第三发光部发出的光线射出的照明部51A。在本实施例中,照明部51A为一过孔,用于供第三发光部的发出的光线穿过。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照明部51A亦可以为透明材质制备,且配置于前盖5A上,或是由透明材质制备且与前盖5A一体成型。
参考图29,第三盖体2A的前端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凸块29A,前盖5A的两侧分别配置有一具有一弹壁52A,各弹壁52A上分别具有一卡扣,前盖5A通过两侧的卡扣扣接于第三盖体2A的凸块29A上,用以与第三盖体2A紧固连接,并沿前后方向紧固第二壳体1A两侧的第一紧固件7A。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1、图22、图27以及图29,第二壳体1A沿前后方向的后端具有一连接部,连接部包含有连接孔28A以及一隔离壁27A,连接孔28A沿上下分别贯穿第三盖体2A和第四盖体3A,该隔离壁27A沿上下方向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三盖体2A和第四盖体3A并将所述第二容置腔与连接孔28A相隔开。其中本实施例的隔离壁27A与第三盖体2A一体成型。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实施例中,隔离壁27A与二盖体一体成型。第二壳体1A上的连接部套设于手持单元S2内,一第二紧固件穿过连接孔28A一将手持单元S2与照明单元S1紧固连接。其中,该第二紧固件可以为螺丝、螺钉等连接件。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2至图24以及图26,照明单元S1配置有环绕于第一发光部411A外周的第一反光板6A,第一反光板6A具有支撑于第一灯座412A上的第一内圈部61A以及支撑于第三盖体2A上的第一外圈部62A。第一灯座412A上配置有抵接于第一外圈部62A的第一支撑件413A。第一反光板6A的第一外圈部62A支撑于第三盖体2A上。其中,第一内圈部61A与第一外圈部62A之间以一斜坡连接。第六实施例未提及的其它特性可与第一至第五的任一实施例相同,且可采用的变形实施方式及其有益效果亦可与第一至第五的任一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不同于前述第六实施例,本申请另提供一实施例,在第七实施例中,结合图21、图30以及图31,第二壳体1A包含有一第一侧壁21A,该第一侧壁21A配置于第三盖体2A上,第二壳体1A还包含有沿上下方向对置配置于第一侧壁21A的第二侧壁31A。参考图30,光源机构4A包含对置配置的第一发光组件41A和第二发光组件42A,第一发光组件41A的第一发光部411A面向位于其上侧的第一侧壁21A的方式配置,第二发光组件42A的第二发光部421A面向位于其下侧的第二侧壁31A的方式配置。第一发光组件41A包含一沿前后方向延展的第一灯座412A、第二发光组件42A具有一沿前后方向延展的第二灯座422A,第二发光部421A配置于第二灯座422A上。本实施例的第二壳体1A内的第二容置腔内配置有第一反光板6A和第二反光板8A。其中,第一反光板 6A的第一内圈部61AA支撑于与第一灯座412A上,第二反光板8A的第二内圈部81A 支撑于与第二灯座422A上,第一反光板6A的外圈支撑于第一侧壁21A即第三盖体2A 上,第二反光板8A的外圈支撑于第二侧壁31A即第四盖体3A上。其中,第二反光板的第二内圈部81A环绕于第二发光部421A的外周,第二灯座422A上配置有抵接于第二外圈部82A的第二支撑件423A。第二反光板8A的第二外圈部82A支撑于第四盖体 3A上。其中,第二内圈部81A与第二外圈部82A之间以一斜坡连接。第七实施例未提及的其它特性可与第一至第六任一实施例相同,且可采用的变形实施方式及其有益效果亦可与第一至第六任一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持照明设备,包含照明单元以及沿横向连接于所述照明单元的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包含:
第一壳体,包含一具有一第一开口且沿横向延展的第一容置腔;
第一按钮,配置于所述第一开口上以控制所述照明单元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按钮受来自第一壳体外部的力时接触并驱使配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切换开关实施切换动作;
控制电路板,配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且电连接于所述照明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按钮的动作信号并控制所述照明单元切换工作状态;
电源,配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包含一配置有所述切换开关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切换调光开关,所述切换调光开关的沿纵向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按钮且沿其轴向的第二端支撑于所述第一壳体上;
所述第一壳体还包含一沿纵向延展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将所述第一容置腔分隔成容置有所述电源和所述控制电路板的容纳腔、沿纵向延展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开口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限位槽;
所述第一按钮包含有一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以限制其在外力下沿纵向往复活动的滑配部,所述滑配部为沿纵向延展的柱状结构且在外力下相对所述第一限位槽周向转动;
所述第一按钮受外力沿纵向活动以驱使所述切换调光开关控制所述照明单元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按钮受外力沿周向转动以驱使所述切换调光开关控制所述照明单元的照明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单元包含:具有一沿前后延展的第二容置腔的第二壳体、以及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包含第一发光组件的光源机构;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包含:沿前后延展的第一灯座、配置于所述第一灯座上的第一发光部;所述光源机构电连接于控制电路板和电源;
所述第二壳体沿周向上的侧壁至少有一个具有一透明窗口的第一侧壁,所述光源机构的第一发光部面向所述第一侧壁;
所述第二壳体包含:
第三盖体,包含一第一侧壁;第四盖体,沿上下方向接合于所述第三盖体,所述第四盖体配合所述第三盖体形成所述第二容置腔;
所述光源机构支撑于所述第三盖体或第四盖体上;
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套设于所述手持单元内且配合所述手持单元相对所述手持照明设备的外部空间封闭所述第二容置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盖体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固接于所述第四盖体上以密封所述第二容置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含和所述第一侧壁沿对置的第二侧壁,所述光源机构包含对置配置的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第一发光部面向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发光组件的第二发光部面向所述第二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手持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前端具有一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为透明结构,所述照明单元还包含配置于其前端的第三发光组件,所述第三发光组件的第三发光部面向所述第三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配部为沿纵向延展的圆柱状结构,其外周通过一密封圈滑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以相对所述第一开口封闭所述第一容置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持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面向第一开口的一侧的表面具有沿周向延伸且开口方向面向所述第一开口的环形开槽,所述环形开槽将所述密封圈分隔为位于外圈的第一承压部和位于内圈的第二承压部;所述环形开槽受压时迫使所述第一承压部和/或所述第二承压部沿径向产生弹性形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壁具有一沉槽,所述第一按钮包含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并位于所述沉槽内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沿其轴向的最高点不高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包含有一沿纵向并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第二腔室、以及沿横向并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腔室的第一腔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包含一第三腔室以及以第四腔室,所述第三腔室、第一限位槽以及第一腔室沿横向依序布置并连通所述第四腔室,所述第四腔室沿纵向位于所述第三腔室、第一限位槽以及第一腔室的下侧。
CN201811625382.1A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手持照明设备 Active CN1095954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5382.1A CN109595483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手持照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5382.1A CN109595483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手持照明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5483A true CN109595483A (zh) 2019-04-09
CN109595483B CN109595483B (zh) 2024-03-15

Family

ID=65964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25382.1A Active CN109595483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手持照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9548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00693Y (zh) * 2004-04-22 2005-05-18 王新成 一种手电筒
CN101581403A (zh) * 2009-03-20 2009-11-18 北京中庆微数字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led手电
US20100157582A1 (en) * 2008-10-02 2010-06-24 Life+Gear, Inc. Multipurpose waterproof lighting device with electronic glow stick
CN201925739U (zh) * 2010-12-14 2011-08-10 宁波天瑞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灯
CN104534295A (zh) * 2015-01-19 2015-04-22 李文杰 一种可便捷调光的手电筒
CN205079073U (zh) * 2015-09-11 2016-03-09 陈贵生 通过旋转调光的led强光手电
CN105407615A (zh) * 2015-12-28 2016-03-16 浙江大学 随照射距离改变自动调节亮度的手电筒
CN209511647U (zh) * 2018-12-28 2019-10-18 厦门东昂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照明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00693Y (zh) * 2004-04-22 2005-05-18 王新成 一种手电筒
US20100157582A1 (en) * 2008-10-02 2010-06-24 Life+Gear, Inc. Multipurpose waterproof lighting device with electronic glow stick
CN101581403A (zh) * 2009-03-20 2009-11-18 北京中庆微数字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led手电
CN201925739U (zh) * 2010-12-14 2011-08-10 宁波天瑞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灯
CN104534295A (zh) * 2015-01-19 2015-04-22 李文杰 一种可便捷调光的手电筒
CN205079073U (zh) * 2015-09-11 2016-03-09 陈贵生 通过旋转调光的led强光手电
CN105407615A (zh) * 2015-12-28 2016-03-16 浙江大学 随照射距离改变自动调节亮度的手电筒
CN209511647U (zh) * 2018-12-28 2019-10-18 厦门东昂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照明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5483B (zh) 2024-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3240A (zh) 一种顶盖组件及空调柜机
US20100182781A1 (en) Lighting device
CN209511647U (zh) 一种手持照明设备
CN109185819B (zh) 一种可调色温的嵌入式灯具
CN109595483A (zh) 一种手持照明设备
KR20080000016U (ko) 엘이디 램프 및 열소산 모듈의 급속 결합 구조
CN209511646U (zh) 一种具有抗弯折灯体的照明设备
CN209484321U (zh) 一种具有防水灯体的照明设备
CN209511649U (zh) 一种旋钮调光的照明设备
CN106594578B (zh) 光栅镜片转动结构和镭射灯
CN209511939U (zh) 一种具有防水旋钮的照明设备
CN103672808A (zh) 发光二极管灯
CN109210436A (zh) 一种固定式ffu龙骨灯具
CN201606787U (zh) 一种led室内装饰灯
CN215259308U (zh) 一种多功能工具灯
KR101045575B1 (ko) 조명장치를 포함하는 화장품 용기
CN110715214B (zh) 一种指示灯组件及显示装置
CN205877833U (zh) 一种防水led面板灯
KR200472239Y1 (ko) Led랜턴
KR20120103167A (ko) 싱크대 장식용 프로파일
CN217875564U (zh) 一种两面发光的照明灯具
CN208670755U (zh) 一种紧凑型窗台灯
CN211853947U (zh) 一种防水型led灯
CN210601425U (zh) 一种基于三基色调色板的多彩节能灯控制装置
CN220958133U (zh) 指示灯组件、门体组件以及洗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61012 No. 100, Liantang Road, Jime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iamen dong'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0 Liantang Road, Jimei District, Xiamen, Fujian Province, No. 96-100

Applicant before: XIAMEN DONG'ANG ILLUMINATION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61012 No.100 Liantang Road, Jime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iamen Dong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12 No.100 Liantang Road, Jime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Xiamen dong'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