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9552B - 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9552B
CN109589552B CN201811553110.5A CN201811553110A CN109589552B CN 109589552 B CN109589552 B CN 109589552B CN 201811553110 A CN201811553110 A CN 201811553110A CN 109589552 B CN109589552 B CN 1095895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pring
slide bar
rod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531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89552A (zh
Inventor
肖庆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 Songping
Original Assignee
Yang Songp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 Songping filed Critical Yang Songping
Priority to CN20181155311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95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89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9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89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95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2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head or the ne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0181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comprising additional means assisting the user to overcome part of the resisting force, i.e. assisted-active exercis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炼器,尤其涉及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劳动强度、能够提高锻炼效率的颈部肌力锻炼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包括有支板、座椅、空心滑杆、第一滑套、第一弹簧、踏板、连接杆、第一滑杆、第二滑套、第二弹簧、挡板、第二滑杆等;支板的顶部固定有座椅,支板顶部的右侧设置有空心滑杆,空心滑杆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套的底部与空心滑杆内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本发明通过向下踩动踏板使第一滑套向下移动,如此能够通过头套使用户向下低头,从而不需用户晃动颈部进行锻炼,进而能够提高颈部锻炼效率,且能够降低用户的劳动强度,通过导向装置能够对第一支杆向右摆动进行限位。

Description

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炼器,尤其涉及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为了防止颈椎病,为此人们会进行颈部锻炼,目前人们在进行颈部锻炼时,通常是用手对颈部进行按摩,同时人们摆动颈部进行锻炼,如此人们的劳动强度较大,从而会降低锻炼效率,为了提高锻炼效率,人们会根据颈部上的穴位进行按摩,但会增加人们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用手对颈部进行按摩,同时人们摆动颈部进行锻炼,如此人们的劳动强度较大,从而会降低锻炼效率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劳动强度、能够提高锻炼效率的颈部肌力锻炼器。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包括有支板、座椅、空心滑杆、第一滑套、第一弹簧、踏板、连接杆、第一滑杆、第二滑套、第二弹簧、挡板、第二滑杆、第一滑管、第三弹簧、第一支杆、导向装置、滑动杆、第一螺杆、第一固定座和头套,支板的顶部固定有座椅,支板顶部的右侧设置有空心滑杆,空心滑杆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套的底部与空心滑杆内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滑套的左侧面固定有踏板,连接杆安装在第一滑套的顶部,第一滑杆固定于空心滑杆的顶端,第一滑杆上套有第二滑套,第二滑套的右侧面与连接杆的顶端固接,第一滑杆的顶端固接有挡板,第一滑杆上绕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底端与第二滑套的顶部固接,第二弹簧的顶端与挡板的底部连接,第二滑杆设置于第二滑套的左侧面,第一滑管滑动式套在第二滑杆上,第二滑杆的左端与第一滑管内的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一支杆转动式连接在第一滑管前侧面的左部,导向装置安装在第一支杆与第一滑管之间,第一支杆上开有滑孔,第一支杆左右两侧的上部均开有螺纹孔,滑动杆滑动式位于滑孔内,滑动杆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多个凹槽,螺纹孔内设有可对滑动杆限位的第一螺杆,第一固定座设置于滑动杆的顶端,头套安装在第一固定座的后侧面。
可选地,导向装置包括有弧形滑套、弧形滑杆和第四弹簧,弧形滑套的底部与第一滑管顶部的左侧固接,弧形滑杆的左端与第一支杆右侧面的下部固接,弧形滑杆的右端滑动式位于弧形滑套内,弧形滑杆上套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左端与第一支杆的右侧面连接,第四弹簧的右端与弧形滑套的左侧面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有第二固定座、转盘、第二滑管、第五弹簧、第三滑杆、第三固定座、圆形套和支撑垫,第二固定座安装在第一滑管底部的左侧,第二固定座后侧面的下部转动式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圆周壁上铰接有多个第二滑管,圆形套的内侧面连接有多个第三固定座,第三固定座上铰接有第三滑杆,第三滑杆位于第二滑管内,第三滑杆与第二滑管的内侧面连接有起缓冲作用的第五弹簧,圆形套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垫。
可选地,还包括有第二支杆、定向轮、拉绳和重物块,第二支杆固定于连接杆右侧面的上部,第二支杆的顶端安装有定向轮,头套的右侧面连接有拉绳,拉绳绕过定向轮,拉绳的底端固定有重物块。
可选地,还包括有螺套、第二螺杆和转柄,螺套嵌在第一滑管顶部的右侧,螺套内设有可固定第二滑杆的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顶端固定有转柄。
当需要对颈部进行锻炼时,用户转动左右两侧的第一螺杆移出凹槽内,如此能够解除对滑动杆的固定,随后用户上下移动滑动杆,滑动杆上下移动通过第一固定座使头套上下移动至合适位置,然后用户转动第一螺杆插入对应的凹槽内,如此能够对滑动杆固定,用户坐在座椅上,且使头部位于头套内,随后用脚向下踩动踏板使第一滑套向下移动,第一弹簧随之压缩,第一滑套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杆向下移动,连接杆向下移动带动第二滑套向下移动,第二弹簧随之伸张,第二滑套向下移动带动其上的部分向下移动,如此能够使头套向下移动,从而能够使用户向下低头并使第一支杆向右摆动,且通过导向装置能够对第一支杆向右摆动进行限位,同时第三弹簧能够防止第一滑管向右移动过位,随后用户松开踏板,在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踏板向上移动复位,在第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头套向上移动复位,如此不断的踩动踏板即可对用户的颈部进行锻炼,从而不需用户晃动颈部进行锻炼,进而能够提高颈部锻炼效率,且能够降低用户的劳动强度。
第一支杆向右摆动带动弧形滑杆向下摆动,第四弹簧随之压缩,当用户松开踏板时,在第四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第一支杆向左摆动复位,通过弧形滑套和弧形滑杆的配合能够对第一支杆向右摆动进行导向,如此能够方便用户进行颈部锻炼。
当需要进行颈部锻炼时,用户向下踩动踏板,第一弹簧随之压缩,第二滑套向下移动能够使第二固定座向下移动,第二固定座向下移动带动其下的部分向下移动,如此能够使圆形套向下移动,圆形套向下移动带动支撑垫向下压在肩膀上,通过第二滑管、第五弹簧和第三滑杆能够减缓对用户肩膀的压力,如此通过用户肩膀对支撑垫和其上的部分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增强颈部锻炼效果。
第一支杆向右摆动带动能够使头套向右摆动,在重物块的重力作用下能够通过拉绳向右拉动头套,如此能够使用户更加顺畅的向下低头,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颈部锻炼效果。
用户转动转柄使第二螺杆向下移动,如此能够对第一滑管进行固定,当不需要对第一滑管进行固定时,用户转动转柄使第二螺杆向上移动,如此能够对第一滑管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方便用户进行颈部锻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向下踩动踏板使第一滑套向下移动,如此能够通过头套使用户向下低头,从而不需用户晃动颈部进行锻炼,进而能够提高颈部锻炼效率,且能够降低用户的劳动强度,通过导向装置能够对第一支杆向右摆动进行限位;通过用户肩膀对支撑垫和其上的部分进行支撑,重物块能够使用户更加顺畅的向下低头,从而能够增强颈部锻炼效果;第二螺杆向下移动能够对第一滑管进行固定,如此能够对第一滑管的位置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导向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板,2:座椅,3:空心滑杆,4:第一滑套,5:第一弹簧,6:踏板,7:连接杆,8:第一滑杆,9:第二滑套,10:第二弹簧,11:挡板,12:第二滑杆,13:第一滑管,14:第三弹簧,15:第一支杆,16:导向装置,161:弧形滑套,162:弧形滑杆,163:第四弹簧,17:滑孔,18:螺纹孔,19:滑动杆,20:凹槽,21:第一螺杆,22:第一固定座,23:头套,24:第二固定座,25:转盘,26:第二滑管,27:第五弹簧,28:第三滑杆,29:第三固定座,30:圆形套,31:支撑垫,32:第二支杆,33:定向轮,34:拉绳,35:重物块,36:螺套,37:第二螺杆,38:转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如图1-5所示,包括有支板1、座椅2、空心滑杆3、第一滑套4、第一弹簧5、踏板6、连接杆7、第一滑杆8、第二滑套9、第二弹簧10、挡板11、第二滑杆12、第一滑管13、第三弹簧14、第一支杆15、导向装置16、滑动杆19、第一螺杆21、第一固定座22和头套23,支板1的顶部固定有座椅2,支板1顶部的右侧设置有空心滑杆3,空心滑杆3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套4,第一滑套4的底部与空心滑杆3内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第一滑套4的左侧面固定有踏板6,连接杆7安装在第一滑套4的顶部,第一滑杆8固定于空心滑杆3的顶端,第一滑杆8上套有第二滑套9,第二滑套9的右侧面与连接杆7的顶端固接,第一滑杆8的顶端固接有挡板11,第一滑杆8上绕有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10的底端与第二滑套9的顶部固接,第二弹簧10的顶端与挡板11的底部连接,第二滑杆12设置于第二滑套9的左侧面,第一滑管13滑动式套在第二滑杆12上,第二滑杆12的左端与第一滑管13内的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4,第一支杆15转动式连接在第一滑管13前侧面的左部,导向装置16安装在第一支杆15与第一滑管13之间,第一支杆15上开有滑孔17,第一支杆15左右两侧的上部均开有螺纹孔18,滑动杆19滑动式位于滑孔17内,滑动杆19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多个凹槽20,螺纹孔18内设有可对滑动杆19限位的第一螺杆21,第一固定座22设置于滑动杆19的顶端,头套23安装在第一固定座22的后侧面。
实施例2
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如图1-5所示,包括有支板1、座椅2、空心滑杆3、第一滑套4、第一弹簧5、踏板6、连接杆7、第一滑杆8、第二滑套9、第二弹簧10、挡板11、第二滑杆12、第一滑管13、第三弹簧14、第一支杆15、导向装置16、滑动杆19、第一螺杆21、第一固定座22和头套23,支板1的顶部固定有座椅2,支板1顶部的右侧设置有空心滑杆3,空心滑杆3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套4,第一滑套4的底部与空心滑杆3内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第一滑套4的左侧面固定有踏板6,连接杆7安装在第一滑套4的顶部,第一滑杆8固定于空心滑杆3的顶端,第一滑杆8上套有第二滑套9,第二滑套9的右侧面与连接杆7的顶端固接,第一滑杆8的顶端固接有挡板11,第一滑杆8上绕有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10的底端与第二滑套9的顶部固接,第二弹簧10的顶端与挡板11的底部连接,第二滑杆12设置于第二滑套9的左侧面,第一滑管13滑动式套在第二滑杆12上,第二滑杆12的左端与第一滑管13内的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4,第一支杆15转动式连接在第一滑管13前侧面的左部,导向装置16安装在第一支杆15与第一滑管13之间,第一支杆15上开有滑孔17,第一支杆15左右两侧的上部均开有螺纹孔18,滑动杆19滑动式位于滑孔17内,滑动杆19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多个凹槽20,螺纹孔18内设有可对滑动杆19限位的第一螺杆21,第一固定座22设置于滑动杆19的顶端,头套23安装在第一固定座22的后侧面。
导向装置16包括有弧形滑套161、弧形滑杆162和第四弹簧163,弧形滑套161的底部与第一滑管13顶部的左侧固接,弧形滑杆162的左端与第一支杆15右侧面的下部固接,弧形滑杆162的右端滑动式位于弧形滑套161内,弧形滑杆162上套有第四弹簧163,第四弹簧163的左端与第一支杆15的右侧面连接,第四弹簧163的右端与弧形滑套161的左侧面连接。
实施例3
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如图1-5所示,包括有支板1、座椅2、空心滑杆3、第一滑套4、第一弹簧5、踏板6、连接杆7、第一滑杆8、第二滑套9、第二弹簧10、挡板11、第二滑杆12、第一滑管13、第三弹簧14、第一支杆15、导向装置16、滑动杆19、第一螺杆21、第一固定座22和头套23,支板1的顶部固定有座椅2,支板1顶部的右侧设置有空心滑杆3,空心滑杆3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套4,第一滑套4的底部与空心滑杆3内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第一滑套4的左侧面固定有踏板6,连接杆7安装在第一滑套4的顶部,第一滑杆8固定于空心滑杆3的顶端,第一滑杆8上套有第二滑套9,第二滑套9的右侧面与连接杆7的顶端固接,第一滑杆8的顶端固接有挡板11,第一滑杆8上绕有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10的底端与第二滑套9的顶部固接,第二弹簧10的顶端与挡板11的底部连接,第二滑杆12设置于第二滑套9的左侧面,第一滑管13滑动式套在第二滑杆12上,第二滑杆12的左端与第一滑管13内的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4,第一支杆15转动式连接在第一滑管13前侧面的左部,导向装置16安装在第一支杆15与第一滑管13之间,第一支杆15上开有滑孔17,第一支杆15左右两侧的上部均开有螺纹孔18,滑动杆19滑动式位于滑孔17内,滑动杆19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多个凹槽20,螺纹孔18内设有可对滑动杆19限位的第一螺杆21,第一固定座22设置于滑动杆19的顶端,头套23安装在第一固定座22的后侧面。
导向装置16包括有弧形滑套161、弧形滑杆162和第四弹簧163,弧形滑套161的底部与第一滑管13顶部的左侧固接,弧形滑杆162的左端与第一支杆15右侧面的下部固接,弧形滑杆162的右端滑动式位于弧形滑套161内,弧形滑杆162上套有第四弹簧163,第四弹簧163的左端与第一支杆15的右侧面连接,第四弹簧163的右端与弧形滑套161的左侧面连接。
还包括有第二固定座24、转盘25、第二滑管26、第五弹簧27、第三滑杆28、第三固定座29、圆形套30和支撑垫31,第二固定座24安装在第一滑管13底部的左侧,第二固定座24后侧面的下部转动式连接有转盘25,转盘25的圆周壁上铰接有多个第二滑管26,圆形套30的内侧面连接有多个第三固定座29,第三固定座29上铰接有第三滑杆28,第三滑杆28位于第二滑管26内,第三滑杆28与第二滑管26的内侧面连接有起缓冲作用的第五弹簧27,圆形套30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垫31。
实施例4
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如图1-5所示,包括有支板1、座椅2、空心滑杆3、第一滑套4、第一弹簧5、踏板6、连接杆7、第一滑杆8、第二滑套9、第二弹簧10、挡板11、第二滑杆12、第一滑管13、第三弹簧14、第一支杆15、导向装置16、滑动杆19、第一螺杆21、第一固定座22和头套23,支板1的顶部固定有座椅2,支板1顶部的右侧设置有空心滑杆3,空心滑杆3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套4,第一滑套4的底部与空心滑杆3内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第一滑套4的左侧面固定有踏板6,连接杆7安装在第一滑套4的顶部,第一滑杆8固定于空心滑杆3的顶端,第一滑杆8上套有第二滑套9,第二滑套9的右侧面与连接杆7的顶端固接,第一滑杆8的顶端固接有挡板11,第一滑杆8上绕有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10的底端与第二滑套9的顶部固接,第二弹簧10的顶端与挡板11的底部连接,第二滑杆12设置于第二滑套9的左侧面,第一滑管13滑动式套在第二滑杆12上,第二滑杆12的左端与第一滑管13内的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4,第一支杆15转动式连接在第一滑管13前侧面的左部,导向装置16安装在第一支杆15与第一滑管13之间,第一支杆15上开有滑孔17,第一支杆15左右两侧的上部均开有螺纹孔18,滑动杆19滑动式位于滑孔17内,滑动杆19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多个凹槽20,螺纹孔18内设有可对滑动杆19限位的第一螺杆21,第一固定座22设置于滑动杆19的顶端,头套23安装在第一固定座22的后侧面。
导向装置16包括有弧形滑套161、弧形滑杆162和第四弹簧163,弧形滑套161的底部与第一滑管13顶部的左侧固接,弧形滑杆162的左端与第一支杆15右侧面的下部固接,弧形滑杆162的右端滑动式位于弧形滑套161内,弧形滑杆162上套有第四弹簧163,第四弹簧163的左端与第一支杆15的右侧面连接,第四弹簧163的右端与弧形滑套161的左侧面连接。
还包括有第二固定座24、转盘25、第二滑管26、第五弹簧27、第三滑杆28、第三固定座29、圆形套30和支撑垫31,第二固定座24安装在第一滑管13底部的左侧,第二固定座24后侧面的下部转动式连接有转盘25,转盘25的圆周壁上铰接有多个第二滑管26,圆形套30的内侧面连接有多个第三固定座29,第三固定座29上铰接有第三滑杆28,第三滑杆28位于第二滑管26内,第三滑杆28与第二滑管26的内侧面连接有起缓冲作用的第五弹簧27,圆形套30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垫31。
还包括有第二支杆32、定向轮33、拉绳34和重物块35,第二支杆32固定于连接杆7右侧面的上部,第二支杆32的顶端安装有定向轮33,头套23的右侧面连接有拉绳34,拉绳34绕过定向轮33,拉绳34的底端固定有重物块35。
实施例5
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如图1-5所示,包括有支板1、座椅2、空心滑杆3、第一滑套4、第一弹簧5、踏板6、连接杆7、第一滑杆8、第二滑套9、第二弹簧10、挡板11、第二滑杆12、第一滑管13、第三弹簧14、第一支杆15、导向装置16、滑动杆19、第一螺杆21、第一固定座22和头套23,支板1的顶部固定有座椅2,支板1顶部的右侧设置有空心滑杆3,空心滑杆3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套4,第一滑套4的底部与空心滑杆3内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第一滑套4的左侧面固定有踏板6,连接杆7安装在第一滑套4的顶部,第一滑杆8固定于空心滑杆3的顶端,第一滑杆8上套有第二滑套9,第二滑套9的右侧面与连接杆7的顶端固接,第一滑杆8的顶端固接有挡板11,第一滑杆8上绕有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10的底端与第二滑套9的顶部固接,第二弹簧10的顶端与挡板11的底部连接,第二滑杆12设置于第二滑套9的左侧面,第一滑管13滑动式套在第二滑杆12上,第二滑杆12的左端与第一滑管13内的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4,第一支杆15转动式连接在第一滑管13前侧面的左部,导向装置16安装在第一支杆15与第一滑管13之间,第一支杆15上开有滑孔17,第一支杆15左右两侧的上部均开有螺纹孔18,滑动杆19滑动式位于滑孔17内,滑动杆19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多个凹槽20,螺纹孔18内设有可对滑动杆19限位的第一螺杆21,第一固定座22设置于滑动杆19的顶端,头套23安装在第一固定座22的后侧面。
导向装置16包括有弧形滑套161、弧形滑杆162和第四弹簧163,弧形滑套161的底部与第一滑管13顶部的左侧固接,弧形滑杆162的左端与第一支杆15右侧面的下部固接,弧形滑杆162的右端滑动式位于弧形滑套161内,弧形滑杆162上套有第四弹簧163,第四弹簧163的左端与第一支杆15的右侧面连接,第四弹簧163的右端与弧形滑套161的左侧面连接。
还包括有第二固定座24、转盘25、第二滑管26、第五弹簧27、第三滑杆28、第三固定座29、圆形套30和支撑垫31,第二固定座24安装在第一滑管13底部的左侧,第二固定座24后侧面的下部转动式连接有转盘25,转盘25的圆周壁上铰接有多个第二滑管26,圆形套30的内侧面连接有多个第三固定座29,第三固定座29上铰接有第三滑杆28,第三滑杆28位于第二滑管26内,第三滑杆28与第二滑管26的内侧面连接有起缓冲作用的第五弹簧27,圆形套30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垫31。
还包括有第二支杆32、定向轮33、拉绳34和重物块35,第二支杆32固定于连接杆7右侧面的上部,第二支杆32的顶端安装有定向轮33,头套23的右侧面连接有拉绳34,拉绳34绕过定向轮33,拉绳34的底端固定有重物块35。
还包括有螺套36、第二螺杆37和转柄38,螺套36嵌在第一滑管13顶部的右侧,螺套36内设有可固定第二滑杆12的第二螺杆37,第二螺杆37的顶端固定有转柄38。
当需要对颈部进行锻炼时,用户转动左右两侧的第一螺杆21移出凹槽20内,如此能够解除对滑动杆19的固定,随后用户上下移动滑动杆19,滑动杆19上下移动通过第一固定座22使头套23上下移动至合适位置,然后用户转动第一螺杆21插入对应的凹槽20内,如此能够对滑动杆19固定,用户坐在座椅2上,且使头部位于头套23内,随后用脚向下踩动踏板6使第一滑套4向下移动,第一弹簧5随之压缩,第一滑套4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杆7向下移动,连接杆7向下移动带动第二滑套9向下移动,第二弹簧10随之伸张,第二滑套9向下移动带动其上的部分向下移动,如此能够使头套23向下移动,从而能够使用户向下低头并使第一支杆15向右摆动,且通过导向装置16能够对第一支杆15向右摆动进行限位,同时第三弹簧14能够防止第一滑管13向右移动过位,随后用户松开踏板6,在第一弹簧5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踏板6向上移动复位,在第二弹簧10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头套23向上移动复位,如此不断的踩动踏板6即可对用户的颈部进行锻炼,从而不需用户晃动颈部进行锻炼,进而能够提高颈部锻炼效率,且能够降低用户的劳动强度。
第一支杆15向右摆动带动弧形滑杆162向下摆动,第四弹簧163随之压缩,当用户松开踏板6时,在第四弹簧163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第一支杆15向左摆动复位,通过弧形滑套161和弧形滑杆162的配合能够对第一支杆15向右摆动进行导向,如此能够方便用户进行颈部锻炼。
当需要进行颈部锻炼时,用户向下踩动踏板6,第一弹簧5随之压缩,第二滑套9向下移动能够使第二固定座24向下移动,第二固定座24向下移动带动其下的部分向下移动,如此能够使圆形套30向下移动,圆形套30向下移动带动支撑垫31向下压在肩膀上,通过第二滑管26、第五弹簧27和第三滑杆28能够减缓对用户肩膀的压力,如此通过用户肩膀对支撑垫31和其上的部分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增强颈部锻炼效果。
第一支杆15向右摆动带动能够使头套23向右摆动,在重物块35的重力作用下能够通过拉绳34向右拉动头套23,如此能够使用户更加顺畅的向下低头,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颈部锻炼效果。
用户转动转柄38使第二螺杆37向下移动,如此能够对第一滑管13进行固定,当不需要对第一滑管13进行固定时,用户转动转柄38使第二螺杆37向上移动,如此能够对第一滑管13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方便用户进行颈部锻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包括有支板、座椅、空心滑杆、第一滑套、第一弹簧和踏板,支板的顶部固定有座椅,支板顶部的右侧设置有空心滑杆,空心滑杆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套的底部与空心滑杆内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滑套的左侧面固定有踏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接杆、第一滑杆、第二滑套、第二弹簧、挡板、第二滑杆、第一滑管、第三弹簧、第一支杆、导向装置、滑动杆、第一螺杆、第一固定座和头套,连接杆安装在第一滑套的顶部,第一滑杆固定于空心滑杆的顶端,第一滑杆上套有第二滑套,第二滑套的右侧面与连接杆的顶端固接,第一滑杆的顶端固接有挡板,第一滑杆上绕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底端与第二滑套的顶部固接,第二弹簧的顶端与挡板的底部连接,第二滑杆设置于第二滑套的左侧面,第一滑管滑动式套在第二滑杆上,第二滑杆的左端与第一滑管内的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一支杆转动式连接在第一滑管前侧面的左部,导向装置安装在第一支杆与第一滑管之间,第一支杆上开有滑孔,第一支杆左右两侧的上部均开有螺纹孔,滑动杆滑动式位于滑孔内,滑动杆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多个凹槽,螺纹孔内设有可对滑动杆限位的第一螺杆,第一固定座设置于滑动杆的顶端,头套安装在第一固定座的后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导向装置包括有弧形滑套、弧形滑杆和第四弹簧,弧形滑套的底部与第一滑管顶部的左侧固接,弧形滑杆的左端与第一支杆右侧面的下部固接,弧形滑杆的右端滑动式位于弧形滑套内,弧形滑杆上套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左端与第一支杆的右侧面连接,第四弹簧的右端与弧形滑套的左侧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固定座、转盘、第二滑管、第五弹簧、第三滑杆、第三固定座、圆形套和支撑垫,第二固定座安装在第一滑管底部的左侧,第二固定座后侧面的下部转动式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圆周壁上铰接有多个第二滑管,圆形套的内侧面连接有多个第三固定座,第三固定座上铰接有第三滑杆,第三滑杆位于第二滑管内,第三滑杆与第二滑管的内侧面连接有起缓冲作用的第五弹簧,圆形套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支杆、定向轮、拉绳和重物块,第二支杆固定于连接杆右侧面的上部,第二支杆的顶端安装有定向轮,头套的右侧面连接有拉绳,拉绳绕过定向轮,拉绳的底端固定有重物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螺套、第二螺杆和转柄,螺套嵌在第一滑管顶部的右侧,螺套内设有可固定第二滑杆的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顶端固定有转柄。
CN201811553110.5A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 Active CN1095895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3110.5A CN109589552B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3110.5A CN109589552B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9552A CN109589552A (zh) 2019-04-09
CN109589552B true CN109589552B (zh) 2020-06-09

Family

ID=65963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53110.5A Active CN109589552B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8955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42050U (zh) * 2010-02-26 2010-11-24 任凯 多维颈椎康复测试仪
KR20110028936A (ko) * 2009-09-14 2011-03-22 황인철 목 운동기구
CN207614257U (zh) * 2017-11-16 2018-07-17 陈宗良 一种颈部综合锻炼器材
CN207679953U (zh) * 2017-12-12 2018-08-03 抚州市中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颈椎训练器
CN207708423U (zh) * 2017-12-20 2018-08-10 成都体育学院 一种颈部肌力训练器
CN108578969A (zh) * 2018-07-04 2018-09-28 李峰 一种颈部肌肉锻炼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28936A (ko) * 2009-09-14 2011-03-22 황인철 목 운동기구
CN201642050U (zh) * 2010-02-26 2010-11-24 任凯 多维颈椎康复测试仪
CN207614257U (zh) * 2017-11-16 2018-07-17 陈宗良 一种颈部综合锻炼器材
CN207679953U (zh) * 2017-12-12 2018-08-03 抚州市中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颈椎训练器
CN207708423U (zh) * 2017-12-20 2018-08-10 成都体育学院 一种颈部肌力训练器
CN108578969A (zh) * 2018-07-04 2018-09-28 李峰 一种颈部肌肉锻炼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9552A (zh) 2019-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9418B (zh) 一种体育腿部肌肉锻炼器
CN208525741U (zh) 一种体育舞蹈训练用的腿部训练装置
CN205759430U (zh) 一种多功能按摩椅
CN208611693U (zh) 体育健美操多功能练习装置
CN209048971U (zh) 一种体育锻炼用多功能训练装置
CN203183582U (zh) 健身器
CN208611677U (zh) 一种新型腹肌锻炼设备
CN111643852B (zh) 一种腰部锻炼器
CN215839984U (zh) 一种新型康复科用腿部康复装置
CN112807621B (zh) 一种体育舞蹈用腰部训练装置
CN109589552B (zh) 一种颈部肌力锻炼器
CN211328065U (zh) 一种健美操训练架
CN112774126A (zh) 一种体育用腿部锻炼装置
CN205730148U (zh) 多功能健身架
CN108325172A (zh) 一种高位拉背健身器械
CN212593801U (zh) 一种竞技健美操训练拉伸装置
CN109718509B (zh) 一种体育脚踝锻炼器
CN205412082U (zh) 一种多功能综合健身按摩椅
CN204684625U (zh) 一种具有骑马功能的健身车
CN109944402B (zh) 一种步梯锻炼器
CN209865134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CN206518815U (zh) 一种便携式健身器材
CN206642246U (zh) 一种体育训练用可调节单杠
CN204864730U (zh) 一种液压健身器
CN110141835B (zh) 一种体育腰部锻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12

Address after: 325000 room 105, building 4, Dongbao community, Fudong Road, Lucheng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Yang Songping

Address before: 511490 Room 210, Building 3, No. 6 Jiapin Third Street, Shatou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Xiao Qinghu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