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7687A - 基站侧设备及其组网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侧设备及其组网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87687A CN109587687A CN201811470714.3A CN201811470714A CN109587687A CN 109587687 A CN109587687 A CN 109587687A CN 201811470714 A CN201811470714 A CN 201811470714A CN 109587687 A CN109587687 A CN 1095876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equipment
- base station
- station side
- data information
-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6 process contro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侧设备及其组网方法。其中,所述组网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检测本地是否存有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若没有存储,向远端管理中心获取并存储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获得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的验证结果,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是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验证的;在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通过验证的情况下,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无线资源;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附着成功的消息。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出现大量移动设备通过核心网处理控制信令时,核心网负担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侧设备及其组网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通常有控制面和用户面之分,其中,控制面主要负责控制信令的传输,例如,控制一个呼叫流程建立、维护及释放;用户面主要负责业务数据的传输,例如,语音数据或分组业务数据等。
移动通信网络由基站和核心网组成。现有技术中,控制面和用户面的部署有如下两种情形:
一种情形是控制面和用户面都集中在核心网,即当移动设备使用移动通信网络访问互联网时,所需的所有控制信令和业务数据传输都要经过远端的核心网。
另一种情形是控制面集中在核心网,用户面分布式部署,即当移动设备与核心网进行所有控制信令交互后,业务数据可以在本地处理,不必通过核心网集中处理。
但是,无论是只有控制面集中在核心网还是控制面和用户面都集中在核心网的情形,当核心网出现问题时,会导致其所管控下的所有基站都无法为移动设备的用户提供服务。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物联网设备会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当这些物联网设备的所有的控制信令都经过核心网时,会造成信令风暴,对移动通信网络造成很大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侧设备及其组网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出现大量移动设备通过核心网处理控制信令时,核心网负担较大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侧设备的组网方法,所述基站侧设备聚集了核心网功能,所述组网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检测本地是否存有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若没有存储,向远端管理中心获取并存储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获得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的验证结果,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是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验证的;在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通过验证的情况下,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无线资源;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附着成功的消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用户设备完成附着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请求;处理所述数据业务请求以使所述用户设备连接至互联网。
可选的,所述用户设备的验证结果包括:基站侧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的验证结果;或者,所述远端管理中心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的验证结果。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用户设备完成附着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请求;将所述数据业务请求发送至服务网关,经由所述服务网关做汇聚处理后以使所述用户设备连接至互联网。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与目标用户设备建立会话连接的请求消息;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至服务网关,经由所述服务网关根据所述请求消息确定目标用户设备所属的基站侧设备,并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设备所属的基站侧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建立会话连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建立会话连接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是所述基站侧设备覆盖区域内或基站侧设备覆盖区域外的用户设备发送至所述服务网关的;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找到所述基站侧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目标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目标用户设备与发送所述请求消息的用户设备建立会话连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通过验证的情况下,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全球唯一临时用户设备标识GUTI和IP地址。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侧设备,所述基站侧设备聚集了核心网功能,包括:接收器、发送器、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用于检测本地是否存有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在所述签约数据检测装置检测到本地没有存储的情况下,向远端管理中心获取并存储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获得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的验证结果,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是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验证的;以及在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通过验证的情况下,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无线资源;所述发送器,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附着成功的消息。
可选的,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完成附着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请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用于处理所述数据业务请求以使所述用户设备连接至互联网。
可选的,所述用户设备的验证结果包括:基站侧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的验证结果;或者,所述远端管理中心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的验证结果。
可选的,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完成附着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请求;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将所述数据业务请求发送至服务网关,经由所述服务网关做汇聚处理后以使所述用户设备连接至互联网。
可选的,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与目标用户设备建立会话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用于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至服务网关,经由所述服务网关根据所述请求消息确定目标用户设备所属的基站侧设备,并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设备所属的基站侧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建立会话连接。
可选的,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建立会话连接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是所述基站侧设备覆盖区域内或基站侧设备覆盖区域外的用户设备发送给所述服务网关的;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找到所述基站侧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目标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目标用户设备与发送所述请求消息的用户设备建立会话连接。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通过验证的情况下,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无线资源之后,向所述用户设备分配全球唯一临时用户设备标识GUTI和IP地址。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组网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侧设备的组网方法,该基站侧设备除了具备基站的功能外,还聚集了核心网的功能,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存储在远端管理中心。基站侧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后,如果在本地没有存储该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则向远端管理中心获取并存储,这样当该用户设备再次发起附着请求时,则可以直接从本地(即基站侧设备)获取签约数据信息。然后,基于签约数据信息对用户设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为用户设备分配无线资源(例如空口资源、带宽及信道资源等)并向该用户设备发送附着成功的消息。
通过基站侧设备处理部分原先由核心网处理的控制面,极大地减轻了核心网处理信令的负担,而且在核心网出现故障时,基站侧设备仍然可以继续为已附着的用户设备或者已存储签约数据信息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使这些用户不受影响,提高网络的鲁棒性。
进一步,在用户设备完成附着后,接收并处理该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请求以使所述用户设备连接至互联网,也就是通过基站侧设备处理用户面(即分布用户面);基站侧设备还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业务请求发送至服务网关,经由服务网关汇聚处理后使所述用户设备连接至互联网,也就是由服务网关处理用户面(即集中用户面)。由于将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简称EPC)部署到基站,把基站与EPC间的S1接口的控制面和用户面的交互变成内部实现,因此降低了因S1接口引起的通信失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基站侧设备的组网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移动通信网络的一种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基站侧设备的组网方法的一种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移动通信网络的另一种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基站侧设备的组网方法的另一种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种基站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基站侧设备的组网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请参考图1,所述组网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
步骤102:检测本地是否存有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
步骤103:若没有存储,向远端管理中心获取并存储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
步骤104:获得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的验证结果;
步骤105:在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通过验证的情况下,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无线资源;
步骤106: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附着成功的消息。
本实施例所述的组网方法适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简称LTE)、5G网络等),但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结构与现有技术不同。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LTE网络为例描述,但实际应用中不限于LTE网络,还可以应用于5G网络。
具体地,图2是本申请的移动通信网络的一种组网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2,包括:用户设备21、基站侧设备22、远端管理中心23、互联网服务24以及监控服务25。其中,所述远端管理中心23包括运营支撑系统(Business Operation SupportSystem,简称BOSS)和操作维护中心(Operation Maintenance Center,简称OMC),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储存在所述远端管理中心23。所述基站侧设备22与互联网服务24通过SGi接口(即LTE网络中分组数据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简称PGW)与外部互联网之间的接口)连接。
所述基站侧设备22是聚集了核心网能力的基站,提供除了基站的能力外,还提供必要的核心网能力,如用户设备的附着、信令传输和控制等。由于将EPC部署在基站侧设备中,因此LTE网络中的基站与EPC间的S1接口(连接演进型NodeB(Evolved Node B,简称eNB)与移动管理实体(Mobile Management Entity,MME)的接口)的控制面和用户面的交互变成内部实现(即在基站侧设备内实现)。
继续参考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组网方法是基于图2所示的组网结构示意图,各个步骤是以基站侧设备为执行主体。
在步骤101中,用户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中包括该用户设备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IMSI),基站侧设备根据IMSI来区分不同的用户设备。
在步骤102中,基站侧设备以IMSI为标识检测本地是否存有与该IMSI对应的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其中,所述签约数据信息包括:用户标识(例如IMSI)、签约业务接入点(Access Point Name,简称APN)、服务等级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接入限制ARD、用户位置、漫游限制等信息。
在步骤103中,如果本地没有存储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从远端管理中心获取,获取后在本地存储。这样当所述用户设备再次向基站侧设备发送附着请求时,基站侧设备可以直接从本地获取签约数据信息。
在步骤104中,获得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的验证结果包括:基站侧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的验证结果;或者所述远端管理中心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的验证结果。
也就是说,基站侧设备可以在本地对签约数据信息进行验证以得到验证结果,也可以在向远端管理中心获取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时由远端管理中心进行验证,基站侧设备可以获得该验证结果。
在步骤105中,所述无线资源包括空口资源、带宽及信道资源等,无线资源可供用户设备在完成附着后处理数据业务时使用。
进一步,在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通过验证的情况下,还包括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全球唯一临时用户设备标识(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UE Identity,GUTI)和IP地址。其中,GUTI与IMSI都是用于在网络中唯一标识用户设备的,由于IMSI是用户设备的私有参数,因此使用GUTI可以减少IMSI暴露在网络传输中,而对于一个用户设备而言,其GUTI与IMSI是相对应的。IP地址是用户设备在附着成功后,PDN网关(PDN Gateway,PGW)分配的一个动态的标识。
实际应用中,在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通过验证的情况下,还可以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其他标识。
例如,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fier,简称C-RNTI),用于唯一标识一个小区空口下的用户设备,只有处于连接态下的用户设备,C-RNTI才有效。
又例如,临时移动用户标识(Serving-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简称S-TMSI),S-TMSI是GUTI的一种缩短格式,以保证能够对无线信令进行更有效的处理(如寻呼及服务请求)。
本实施例所述的组网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用户设备完成附着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请求;
处理所述数据业务请求以使所述用户设备连接至互联网。
具体来说,在用户设备完成附着后,用户设备可以向附着的基站侧设备发起数据业务请求,以实现与互联网进行数据业务通信(即用户面)。在本实施例中,用户面由基站侧设备处理(即分布用户面)。
图3是本申请的基站侧设备的组网方法的一种信令流程示意图。
参考图3,在信令流程图中包括如下执行主体:用户设备、基站侧设备、远端管理中心以及互联网服务。
步骤301、发送附着请求。
用户设备发送附着请求给基站侧设备,其中携带用户设备的用户标识。例如该用户标识可以是IMSI或者私有的标识等。
步骤302、检测是否存储有此用户标识相关的签约数据信息。
基站侧设备检测是否存储有此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相关的签约数据信息。
步骤303、获取签约数据信息。
基站侧设备中没有存储该用户设备的签约信息,向远端管理中心发送获取该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的消息。
步骤304、验证用户设备的合法性。
远端管理中心基于签约数据信息对用户设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此步骤为可选)
步骤305、将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发送至基站侧设备。
远端管理中心收到获取该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的消息后,将此用户标识对应的签约数据信息发送给基站侧设备。
步骤306、存储签约数据信息。
基站侧设备存储该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
步骤307、验证用户设备的合法性。
基站侧设备根据签约数据信息,验证此用户设备的合法性。(此步骤为可选,但步骤307与步骤304需至少任选其一执行,或者也可以都执行)。
步骤308、分配无线资源、GUTI和IP地址。
验证成功后,为用户设备分配无线资源、GUTI和IP地址等,可选的建立虚拟隧道等。
步骤309、发送附着成功的消息。
向用户设备发送附着成功的消息。
步骤310、处理数据业务请求。
用户设备将数据业务请求发送至基站侧设备,通过基站侧设备发送至互联网服务。
图4是本申请的移动通信网络的另一种组网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4,包括:用户设备41、基站侧设备42、远端管理中心43、互联网服务44、监控服务45以及服务网关46。
与上述图2所示的组网结构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增加了服务网关46,所述基站侧设备42与所述服务网关46通过S1-U接口(用于用户面数据的隧道传输)连接,所述服务网关46与互联网服务44通过SGi接口连接。所述服务网关46用于对基站侧设备42发送的数据业务请求做汇聚处理,然后再发送至互联网服务44(即集中式用户面)。
本实施例中,基站侧设备42处理用户设备41的附着请求流程与上述图1所述的组网方法中的步骤101~步骤106相同。
在用户设备42附着成功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用户设备完成附着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请求;
将所述数据业务请求发送至服务网关,经由所述服务网关做汇聚处理后以使所述用户设备连接至互联网。
具体地,服务网关对应一个或多个基站侧设备,基站侧设备接收到已完成附着的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业务请求后,可以将所述数据业务请求发送至对应的服务网关,所述服务网关将对接收到数据业务请求做汇聚处理后再发送至互联网服务。
另一方面,若两个用户设备之间需要建立会话连接,可以通过基站侧设备以及服务网关处理建立会话连接的过程。
具体来说,例如,用户设备A需要与用户设备B(目标用户设备)建立会话连接。
对于用户设备A对应的基站侧设备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用户设备A发送的与目标用户设备建立会话连接的请求消息;
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至服务网关,经由所述服务网关根据所述请求消息确定目标用户设备所属的基站侧设备,并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设备所属的基站侧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建立会话连接。
对于用户设备B对应的基站侧设备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建立会话连接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是由基站侧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A发送至服务网关的;
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找到所述基站侧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目标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目标用户设备与发送所述请求消息的用户设备建立会话连接。
上述用户设备A和用户设备B都是在基站侧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A和用户设备B可能是同一基站侧设备覆盖区域的用户设备,也可能是不同基站侧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
在其他实施例中,建立会话连接的请求消息也可能是外网(即基站侧设备覆盖区域外的网络)的用户设备发送至服务网关的。
图5是本申请的基站侧设备的组网方法的另一种信令流程示意图。
参考图5,在信令流程图中包括如下执行主体: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第一基站侧设备和第二基站侧设备、服务网关、远端管理中心以及互联网服务。
步骤501、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分别向第一基站侧设备和第二基站侧设备发送附着请求消息。其中,携带用户设备的用户标识,例如该用户标识可以是IMSI或者私有的标识等。
步骤502、检测是否存储有此用户标识相关的签约数据信息。
第一基站侧设备和第二基站侧设备分别检测本地是否存储有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用户标识相关的签约数据信息。
步骤503、获取签约数据信息。
第一基站侧设备和第二基站侧设备中没有存储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则分别将获取签约数据信息的请求发送至服务网关;
步骤504、汇聚获取签约数据信息
服务网关将第一基站侧设备和第二基站侧设备发送的获取签约数据信息的请求做汇聚处理后发送至远端管理中心以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
步骤505、验证用户设备的合法性。(此步骤为可选)
远端管理中心分别对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
步骤506、将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经由服务网关发送至基站侧设备。
远端管理中心将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签约数据信息和第二用户设备对应的签约数据信息发送至服务网关,并经由服务网关再分发至第一基站侧设备和第二基站侧设备。
步骤507、存储签约数据信息。
第一基站侧设备和第二基站侧设备分别存储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签约数据信息和第二用户设备对应的签约数据信息。
步骤508、验证用户设备的合法性。(此步骤为可选,但步骤505和步骤507需至少任选其一执行,或者也可以都执行)。
第一基站侧设备和第二基站侧设备根据签约数据信息分别验证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合法性。
步骤509、分配无线资源、GUTI和IP地址。
验证成功后,第一基站侧设备和第二基站侧设备分别为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分配无线资源、GUTI和IP地址等,可选的建立虚拟隧道等。
步骤510、发送附着成功的消息。
第一基站侧设备和第二基站侧设备分别向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发送附着成功的消息。
步骤511、处理数据业务请求。
当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业务时,分别将数据业务请求发送给各自所属的第一基站侧设备和第二基站侧设备,第一基站侧设备和第二基站侧设备将数据业务请求发送至服务网关。
步骤512、汇聚处理数据业务请求发送至互联网服务。
将第一基站侧设备和第二基站侧设备发送的数据业务请求做汇聚处理后再发送至互联网服务。
步骤513、发起与第二用户设备建立会话连接的请求消息。
当第一用户设备需要与第二用户设备建立会话连接时,第一用户设备将建立会话连接的请求消息发送到第一基站侧设备,第一基站侧设备将请求消息发送至服务网关。
步骤514、根据请求消息找到第二用户设备所属的基站侧设备,连接至第二基站侧设备。
服务网关根据请求消息确定第二用户设备所属于第二基站侧设备,则将请求消息发送至第二基站侧设备,第二基站侧设备再将请求消息下发至第二用户设备,以完成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建立会话连接。
基于上述基站侧设备的组网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侧设备,所述基站侧设备聚集了核心网的功能。
图6是本申请的一种基站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6,所述基站侧设备6包括:接收器601、处理器602、发送器603、存储器604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04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6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具体地,所述接收器601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所述处理器6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用于检测本地是否存有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在所述签约数据检测装置检测到本地没有存储的情况下,向远端管理中心获取并存储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获得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的验证结果,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是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验证的;以及在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通过验证的情况下,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无线资源;所述发送器603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附着成功的消息。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的验证结果包括:基站侧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的验证结果;或者,所述远端管理中心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的验证结果。
所述接收器601还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完成附着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请求;所述处理器6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用于处理所述数据业务请求以使所述用户设备连接至互联网。
所述接收器601还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完成附着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请求;所述发送器603还用于将所述数据业务请求发送至服务网关,经由所述服务网关做汇聚处理后以使所述用户设备连接至互联网。
所述接收器601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与目标用户设备建立会话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处理器6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用于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至服务网关,经由所述服务网关根据所述请求消息确定目标用户设备所属的基站侧设备,并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设备所属的基站侧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建立会话连接。
所述接收器601还用于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建立会话连接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是所述基站侧设备覆盖区域内或基站侧设备覆盖区域外的用户设备发送给所述服务网关的;所述处理器6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找到所述基站侧设备覆盖区域内的目标用户设备,以使所述目标用户设备与发送所述请求消息的用户设备建立会话连接。
所述处理器6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通过验证的情况下,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无线资源之后,向所述用户设备分配全球唯一临时用户设备标识GUTI和IP地址。
本实施例所述的基站侧设备中接收器601、处理器602以及发送器603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考上文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采集移动终端信息的方法。
上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以下简称: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站侧设备的组网方法,所述基站侧设备聚集了核心网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网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
检测本地是否存有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
若没有存储,向远端管理中心获取并存储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
获得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的验证结果,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是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验证的;
在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通过验证的情况下,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无线资源;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附着成功的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完成附着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请求;
处理所述数据业务请求以使所述用户设备连接至互联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验证结果包括:
基站侧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的验证结果;或者,
所述远端管理中心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的验证结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完成附着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请求;
将所述数据业务请求发送至服务网关,经由所述服务网关做汇聚处理后以使所述用户设备连接至互联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与目标用户设备建立会话连接的请求消息;
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至服务网关,经由所述服务网关根据所述请求消息确定目标用户设备所属的基站侧设备,并将所述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设备所属的基站侧设备,以使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用户设备建立会话连接。
6.一种基站侧设备,所述基站侧设备聚集了核心网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器、发送器、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用于检测本地是否存有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在所述签约数据检测装置检测到本地没有存储的情况下,向远端管理中心获取并存储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获得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的验证结果,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是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验证的;以及在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通过验证的情况下,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无线资源;
所述发送器,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附着成功的消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完成附着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请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用于处理所述数据业务请求以使所述用户设备连接至互联网。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验证结果包括:
基站侧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的验证结果;或者,
所述远端管理中心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签约数据信息,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的验证结果。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完成附着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业务请求;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将所述数据业务请求发送至服务网关,经由所述服务网关做汇聚处理后以使所述用户设备连接至互联网。
10.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组网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70714.3A CN109587687A (zh) | 2018-12-04 | 2018-12-04 | 基站侧设备及其组网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70714.3A CN109587687A (zh) | 2018-12-04 | 2018-12-04 | 基站侧设备及其组网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87687A true CN109587687A (zh) | 2019-04-05 |
Family
ID=65927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70714.3A Pending CN109587687A (zh) | 2018-12-04 | 2018-12-04 | 基站侧设备及其组网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587687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46913A1 (zh) * | 2020-01-21 | 2021-07-29 |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备份信息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CN114071606A (zh) * | 2020-08-06 | 2022-02-18 | 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装置及控制设备 |
CN114079980A (zh) * | 2020-08-06 | 2022-02-22 | 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及HaloB设备 |
CN114079981A (zh) * | 2020-08-06 | 2022-02-22 | 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设备切换方法及网络设备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30102A (zh) * | 2009-05-15 | 2010-06-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家用基站用户实施鉴权的系统及方法 |
CN102647704A (zh) * | 2012-04-23 | 2012-08-2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基站和系统 |
CN103096311A (zh) * | 2011-10-31 | 2013-05-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家庭基站安全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476150A (zh) * | 2013-08-23 | 2013-12-25 | 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体化基站 |
US8769615B2 (en) * | 2011-12-19 | 2014-07-0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Key storage and retrieval in a breakout component at the edge of a mobile data network |
CN106304061A (zh) * | 2015-05-26 | 2017-01-04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故障弱化状态下的用户鉴权方法 |
CN107809776A (zh) * | 2016-09-09 | 2018-03-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网络系统 |
-
2018
- 2018-12-04 CN CN201811470714.3A patent/CN10958768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30102A (zh) * | 2009-05-15 | 2010-06-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家用基站用户实施鉴权的系统及方法 |
CN103096311A (zh) * | 2011-10-31 | 2013-05-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家庭基站安全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
US8769615B2 (en) * | 2011-12-19 | 2014-07-0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Key storage and retrieval in a breakout component at the edge of a mobile data network |
CN102647704A (zh) * | 2012-04-23 | 2012-08-2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基站和系统 |
CN103476150A (zh) * | 2013-08-23 | 2013-12-25 | 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体化基站 |
CN106304061A (zh) * | 2015-05-26 | 2017-01-04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故障弱化状态下的用户鉴权方法 |
CN107809776A (zh) * | 2016-09-09 | 2018-03-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网络系统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46913A1 (zh) * | 2020-01-21 | 2021-07-29 |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备份信息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CN114071606A (zh) * | 2020-08-06 | 2022-02-18 | 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装置及控制设备 |
CN114079980A (zh) * | 2020-08-06 | 2022-02-22 | 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及HaloB设备 |
CN114079981A (zh) * | 2020-08-06 | 2022-02-22 | 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设备切换方法及网络设备 |
CN114071606B (zh) * | 2020-08-06 | 2023-10-27 | 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装置及控制设备 |
CN114079980B (zh) * | 2020-08-06 | 2023-11-03 | 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及基站设备 |
CN114079981B (zh) * | 2020-08-06 | 2024-02-02 | 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设备切换方法及网络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23245B (zh) | 一种注册及会话建立的方法、终端和amf实体 | |
US927122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ccess to machine to machine (M2M) core network | |
US971318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initial entry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1832215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between core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2768272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 |
US20160373183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5460650A (zh) | 基站、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及其方法 | |
CN109587687A (zh) | 基站侧设备及其组网方法 | |
WO2014146474A1 (zh) | 终端注册方法、终端发现方法、终端及装置 | |
CN110324246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US2013013609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ervices at termina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9246708B (zh)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 |
KR102444040B1 (ko) | 차량 인터넷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WO2019091307A1 (zh)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
JP2021503199A (ja) | 通信端末、接続を要求する方法、ネットワーク構成要素および通信端末に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方法 | |
US9713176B2 (en) | Tele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5359573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卸载数据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3132334A (zh) | 授权结果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
KR102112610B1 (ko) | 장치 간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1182542B (zh) | 临近业务的建立方法、系统、基站和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0232576A1 (zh) | 单播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2348176B (zh) | 短消息发送方法及设备 | |
CN103621158B (zh) | 网络接入方法、网络设备接入点装置以及移动性管理实体装置 | |
WO2023077381A1 (en) | Methods for session identifier management | |
CN118138116A (zh) | 通信方法、背包式卫星基站、装置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