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7659A -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7659A
CN109587659A CN201710910986.XA CN201710910986A CN109587659A CN 109587659 A CN109587659 A CN 109587659A CN 201710910986 A CN201710910986 A CN 201710910986A CN 109587659 A CN109587659 A CN 1095876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mbols
sub
occupies
frequency resource
carrier ind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109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87659B (zh
Inventor
刘锟
戴博
陈宪明
杨维维
方惠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7109109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7659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708252.4A priority patent/CN11503758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0324 priority patent/WO2019062357A1/zh
Priority to KR1020207012688A priority patent/KR102528709B1/ko
Priority to CA3077242A priority patent/CA3077242C/en
Priority to EP18862023.1A priority patent/EP3691341A4/en
Publication of CN109587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7659A/zh
Priority to US16/833,601 priority patent/US11115252B2/en
Priority to US17/410,945 priority patent/US1168933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87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76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节点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至少一个第一结构;至少一个第二结构;所述第一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符号组,所述第一结构的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和至少一个符号,或,包括循环前缀、至少一个符号和保护时间;其中,所述第一结构的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相同的子载波或占用相同的频率资,所述第二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符号组,所述第二结构的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和至少一个符号,或,包括循环前缀、至少一个符号和保护时间;其中,所述第二结构的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相同的子载波或占用相同的频率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的用户终端(UserEquipment,UE)(以下简称为MTC UE),又称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的用户终端,是现阶段物联网的主要应用形式。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报告TR45.820中公开了几种适用于蜂窝级物联网的技术,其中,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技术最为引人注目。
目前,NB-IoT技术主要工作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模式,对于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模式下NB-IoT技术的资源配置,目前还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通过采用时分双工模式实现窄带物联网。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至少一个第一结构;
至少一个第二结构;
所述第一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符号组,
所述第一结构的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和至少一个符号,或,包括循环前缀、至少一个符号和保护时间;
其中,所述第一结构的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相同的子载波或占用相同的频率资;
所述第二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符号组,
所述第二结构的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和至少一个符号,或,包括循环前缀、至少一个符号和保护时间;
其中,所述第二结构的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相同的子载波或占用相同的频率资源。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3个符号组,其中,第1个与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1个子载波,第2个与第3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1个子载波;其中,K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3个符号组,其中,第1个与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1赫兹;第2个与第3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1赫兹;其中,M1为大于0的实数。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3个符号组,其中,第1个与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2个子载波,第2个与第3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3个子载波。其中,K2为不等于0的整数,K3为不等于0的整数;
3个符号组,其中,第1个与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2赫兹;第2个与第3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3赫兹;其中,M2为不等于0的实数,M3为不等于0的实数。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构中的3个符号组的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确定第2个和第3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
根据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确定第2个和第3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多个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相同;
多个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独立配置;
多个所述第一结构中,至少根据第一个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确定后续的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
相邻的2个所述第一结构中,至少根据第一个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确定第二个的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2个符号组,其中,第1个与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4个子载波,其中,K4为不等于0的整数;
2个符号组,其中,第1个与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4赫兹,其中,M4为不等于0的实数。
优选地,所述第二结构中的2个符号组的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确定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
根据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确定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多个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相同;
多个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独立配置;
多个所述第二结构中,至少根据第一个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确定后续的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
相邻的2个所述第二结构中,至少根据第一个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确定第二个的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中第一结构和/或第二结构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结构和/或第二结构的数量;
循环前缀长度;
符号组内符号的数量;
保护时间长度;
相邻的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的差值;
相邻的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的差值。
优选地,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中第一结构和/或第二结构的配置信息:
连续的上行资源的时域长度;
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为以下至少之一:
调度请求SR信号;
随机接入信号;
定位参考信号。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信号的发送系统,包括:第一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至少一个第一结构;
至少一个第二结构;
所述第一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符号组,
所述第一结构的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和至少一个符号,或,包括循环前缀、至少一个符号和保护时间;
其中,所述第一结构的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相同的子载波或占用相同的频率资;
所述第二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符号组,
所述第二结构的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和至少一个符号,或,包括循环前缀、至少一个符号和保护时间;
其中,所述第二结构的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相同的子载波或占用相同的频率资源。
优选地,所述第一节点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中第一结构和/或第二结构的配置:
连续的上行资源的时域长度;
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时分双工模式实现窄带物联网,提高信号的检测性能,节省为信号分配的资源,降低资源开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符号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符号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符号组子载波索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符号组频率资源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符号组子载波索引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符号组频率资源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符号组子载波索引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符号组频率资源位置示意图;
图9为实例1的1个Frame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分布图;
图10为实例1的随机接入信号结构以及资源配置图;
图11为实例2的随机接入信号结构以及资源配置图;
图12为实例3的1个Frame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分布图;
图13为实例3的随机接入信号结构以及资源配置图;
图14为实例4的1个Frame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分布图;
图15为实例4的随机接入信号结构以及资源配置图;
图16为实例5的随机接入信号结构以及资源配置图;
图17为实例6的1个Frame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分布图;
图18为实例6的随机接入信号结构以及资源配置图;
图19为实例7的随机接入信号结构以及资源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至少一个第一结构;
至少一个第二结构;
所述第一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符号组,
所述第一结构的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和至少一个符号,或,包括循环前缀、至少一个符号和保护时间;
其中,所述第一结构的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相同的子载波或占用相同的频率资;
所述第二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符号组,
所述第二结构的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和至少一个符号,或,包括循环前缀、至少一个符号和保护时间;
其中,所述第二结构的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相同的子载波或占用相同的频率资源。
所述第一结构和/或所述第二结构的符号组,如图1所示,所述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和至少一个符号,或,如图2所示,所述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至少一个符号和保护时间;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信号支持重复发送。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1个子载波。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如图3所示,3个符号组,其中,第1个与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1个子载波,第2个与第3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1个子载波;其中,K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如图4所示,3个符号组,其中,第1个与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1赫兹;第2个与第3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1赫兹;其中,M1为大于0的实数。
配置1: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2,子载波间隔为3750Hz,K1为1,CP长度为266.7us或66.7us。
配置2: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2,子载波间隔为3750Hz,K1为6,CP长度为266.7us或66.7us;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1个配置1和1个配置2,且配置1和配置2中CP长度取值相同。
配置3: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2,子载波间隔为3750Hz,M1为3750Hz,CP长度为266.7us或66.7us。
配置4: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2,子载波间隔为3750Hz,M1为22500Hz,CP长度为266.7us或66.7us;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1个配置3和1个配置4,且配置3和配置4中CP长度取值相同。
配置5: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3,子载波间隔为3750Hz,K1为1,CP长度为66.7us。
配置6: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3,子载波间隔为3750Hz,K1为6,CP长度为66.7us;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1个配置5和1个配置6。
配置7: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3,子载波间隔为3750Hz,M1为3750Hz,CP长度为66.7us。
配置8: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3,子载波间隔为3750Hz,M1为22500Hz,CP长度为66.7us。
第一信号包括多个第一结构时,每个第一结构可以独立配置,每个第一结构可以从上述配置1-配置8中选择,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至少包括1个配置7和1个配置8。
本实施例中配置1到4占用连续3个上行子帧,即用在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0,配置3,配置6中连续3个上行子帧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如图5所示,3个符号组,其中,第1个与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2个子载波,第2个与第3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3个子载波。其中,K2为不等于0的整数,K3为不等于0的整数;
如图6所示,3个符号组,其中,第1个与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2赫兹;第2个与第3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3赫兹;其中,M2为不等于0的实数,M3为不等于0的实数。
配置1: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2,子载波间隔为3750Hz,K2为1或-1,K3为6或-6,CP长度为266.7us或66.7us;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2个配置1,2个配置1中K2和K3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2个配置1中K2和K3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第一个配置1中K2和K3分别等于1和6,则第二个配置1中K2和K3分别等于-1和-6。
配置2: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2,子载波间隔为3750Hz,M2为3750Hz或-3750Hz,M3为22500Hz或-22500Hz,CP长度为266.7us或66.7us;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2个配置2,2个配置2中M2和M3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2个配置2中M2和M3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第一个配置2中M2和M3分别等于3750Hz和22500Hz,则第二个配置2中M2和M3分别等于-3750Hz和-22500Hz。
配置3: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3,子载波间隔为3750Hz,K2为1或-1,K3为6或-6,CP长度为66.7us;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2个配置3,2个配置3中K2和K3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2个配置1中K2和K3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第一个配置3中K2和K3分别等于1和6,则第二个配置3中K2和K3分别等于-1和-6。
配置4: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3,子载波间隔为3750Hz,M2为3750Hz或-3750Hz,M3为22500Hz或-22500Hz,CP长度为66.7us;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2个配置4,2个配置4中M2和M3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2个配置4中M2和M3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第一个配置4中M2和M3分别等于3750Hz和22500Hz,则第二个配置4中M2和M3分别等于-3750Hz和-22500Hz。
第一信号包括多个第一结构时,每个第一结构可以独立配置,每个第一结构可以从上述配置1-配置4中选择,优选地,配置1到4占用连续3个上行子帧,即用在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0,配置3,配置6中连续3个上行子帧中。
所述第一结构中的3个符号组的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确定第2个和第3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
根据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确定第2个和第3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相同;
多个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独立配置;
多个所述第一结构中,至少根据第一个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确定后续的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
相邻的2个所述第一结构中,至少根据第一个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确定第二个的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独立配置可以包括:
每个第一结构中的第一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在一个子载波集合内随机选择;
每个第一结构中的第一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在一个频率资源位置集合内随机选择。
根据第一个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确定后续的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可以包括:
步骤11:第一个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由基站配置或者在一个子载波集合内随机选择或者在一个频率资源位置集合内随机选择;
步骤12:后续的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与第一个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相差Delta1。其中,Delta1是一个固定值或者一个可变值。
其中,Delta1的取值可以由以下至少之一确定:
小区索引(Cell ID);
所述后续的第一结构的时域起始位置,例如帧索引、子帧索引等。
根据第一个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确定第二个的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包括:
步骤21:第一个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由基站配置或者在一个子载波集合内随机选择或者在一个频率资源位置集合内随机选择;
步骤22:第二个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与第一个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相差Delta2。其中,Delta2是一个固定值或者一个可变值。
其中,Delta2的取值可以由以下至少之一确定:
小区索引(Cell ID);
第二个所述第一结构的时域起始位置,例如帧索引、子帧索引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如图7所示,2个符号组,其中,第1个与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4个子载波,其中,K4为不等于0的整数;
如图8所示,2个符号组,其中,第1个与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4赫兹,其中,M4为不等于0的实数。
配置1: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4,子载波间隔为3750Hz,K4为1或-1或6或-6,CP长度为266.7us或66.7us;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2个配置1,2个配置1中K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2个配置1中K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第一个配置1中K4取值为1或-1,第二个配置1中K4取值为6或-6;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4个配置1,4个配置1中K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4个配置1中K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4个配置1中K4分别等于1,-1,6和-6。
配置2: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5,子载波间隔为3750Hz,K4为1或-1或6或-6,CP长度为66.7us;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2个配置2,2个配置2中K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2个配置2中K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第一个配置2中K4取值为1或-1,第二个配置2中K4取值为6或-6;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4个配置2,4个配置2中K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4个配置2中K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4个配置2中K4分别等于1,-1,6和-6。
配置3: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2,子载波间隔为3750Hz,K4为1或-1或6或-6,CP长度为266.7us或66.7us;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2个配置3,2个配置3中K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2个配置3中K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第一个配置3中K4取值为1或-1,第二个配置3中K4取值为6或-6;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4个配置3,4个配置3中K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4个配置3中K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4个配置3中K4分别等于1,-1,6和-6。
配置4: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3,子载波间隔为3750Hz,K4为1或-1或6或-6,CP长度为66.7us;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2个配置4,2个配置4中K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2个配置4中K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第一个配置4中K4取值为1或-1,第二个配置4中K4取值为6或-6;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4个配置4,4个配置4中K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4个配置4中K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4个配置4中K4分别等于1,-1,6和-6。
配置5: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1,子载波间隔为3750Hz,K4为1或-1或6或-6,CP长度为266.7us或66.7us;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2个配置5,2个配置5中K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2个配置5中K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第一个配置5中K4取值为1或-1,第二个配置5中K4取值为6或-6;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4个配置5,4个配置5中K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4个配置5中K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4个配置5中K4分别等于1,-1,6和-6。
配置6: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2,子载波间隔为3750Hz,K4为1或-1或6或-6,CP长度为66.7us;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2个配置6,2个配置6中K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2个配置6中K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第一个配置6中K4取值为1或-1,第二个配置6中K4取值为6或-6;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4个配置6,4个配置6中K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4个配置6中K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4个配置6中K4分别等于1,-1,6和-6。
配置7: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4,子载波间隔为3750Hz,M4为3750Hz或-3750Hz或22500Hz或-22500Hz,CP长度为266.7us或66.7us;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2个配置7,2个配置7中M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2个配置7中M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第一个配置7中M4取值为3750Hz或-3750Hz,第二个配置7中M4取值为22500Hz或-22500Hz;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4个配置7,4个配置7中M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4个配置7中M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4个配置7中M4分别等于3750Hz,-3750Hz,22500Hz和-22500Hz。
配置8: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5,子载波间隔为3750Hz,M4为3750Hz或-3750Hz或22500Hz或-22500Hz,CP长度为66.7us;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2个配置8,2个配置8中M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2个配置8中M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第一个配置8中M4取值为3750Hz或-3750Hz,第二个配置8中M4取值为22500Hz或-22500Hz;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4个配置8,4个配置8中M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4个配置8中M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4个配置8中M4分别等于3750Hz,-3750Hz,22500Hz和-22500Hz。
配置9: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2,子载波间隔为3750Hz,M4为3750Hz或-3750Hz或22500Hz或-22500Hz,CP长度为266.7us或66.7us;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2个配置9,2个配置9中M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2个配置9中M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第一个配置9中M4取值为3750Hz或-3750Hz,第二个配置9中M4取值为22500Hz或-22500Hz;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4个配置9,4个配置9中M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4个配置9中M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4个配置9中M4分别等于3750Hz,-3750Hz,22500Hz和-22500Hz。
配置10: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3,子载波间隔为3750Hz,M4为3750Hz或-3750Hz或22500Hz或-22500Hz,CP长度为66.7us;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2个配置10,2个配置10中M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2个配置10中M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第一个配置10中M4取值为3750Hz或-3750Hz,第二个配置10中M4取值为22500Hz或-22500Hz;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4个配置10,4个配置10中M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4个配置10中M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4个配置10中M4分别等于3750Hz,-3750Hz,22500Hz和-22500Hz。
配置11: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1,子载波间隔为3750Hz,M4为3750Hz或-3750Hz或22500Hz或-22500Hz,CP长度为266.7us或66.7us;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2个配置11,2个配置11中M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2个配置11中M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第一个配置11中M4取值为3750Hz或-3750Hz,第二个配置11中M4取值为22500Hz或-22500Hz;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4个配置11,4个配置11中M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4个配置11中M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4个配置11中M4分别等于3750Hz,-3750Hz,22500Hz和-22500Hz。
配置12:一个符号组中符号数量为2,子载波间隔为3750Hz,M4为3750Hz或-3750Hz或22500Hz或-22500Hz,CP长度为66.7us;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2个配置12,2个配置12中M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2个配置12中M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第一个配置12中M4取值为3750Hz或-3750Hz,第二个配置12中M4取值为22500Hz或-22500Hz;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至少包括4个配置12,4个配置12中M4的取值可以不同;优选4个配置12中M4的取值都不相同,例如4个配置12中M4分别等于3750Hz,-3750Hz,22500Hz和-22500Hz。
第一信号包括多个第二结构时,每个第二结构可以独立配置,每个第二结构可以从配置1-配置12中选择,优选地,配置1到2占用连续3个上行子帧,即用在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0,配置3,配置6中连续3个上行子帧中;
配置3到4占用连续2个上行子帧,即用在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1,配置4,配置6中连续2个上行子帧中;
配置5到6占用1个上行子帧以及特殊子帧中上行导频时隙(Uplink Pilot TimeSlot,UpPTS)中一部分资源,即用在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2,配置5中的上行子帧以及特殊子帧中;
配置7到8占用连续3个上行子帧,即用在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0,配置3,配置6中连续3个上行子帧中;
配置9到10占用连续2个上行子帧,即用在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1,配置4,配置6中连续2个上行子帧中;
配置11到12占用1个上行子帧以及特殊子帧中上行导频时隙(Uplink Pilot TimeSlot,UpPTS)中一部分资源,即用在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2,配置5中的上行子帧以及特殊子帧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结构中的2个符号组的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确定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
根据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确定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
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多个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相同;
多个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独立配置;
多个所述第二结构中,至少根据第一个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确定后续的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
相邻的2个所述第二结构中,至少根据第一个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确定第二个的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独立配置可以包括:
每个第一结构中的第一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在一个子载波集合内随机选择;
每个第一结构中的第一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在一个频率资源位置集合内随机选择。
根据第一个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确定后续的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可以包括:
步骤31:第一个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由基站配置或者在一个子载波集合内随机选择或者在一个频率资源位置集合内随机选择;
步骤32:后续的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与第一个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相差Delta3。其中,Delta3是一个固定值或者一个可变值。
其中,Delta3的取值可以由以下至少之一确定:
小区索引(Cell ID);
所述后续的第二结构的时域起始位置,例如帧索引、子帧索引等。
根据第一个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确定第二个的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可以包括:
步骤41:第一个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由基站配置或者在一个子载波集合内随机选择或者在一个频率资源位置集合内随机选择;
步骤42:第二个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与第一个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相差Delta4。其中,Delta4是一个固定值或者一个可变值。
其中,Delta4的取值可以由以下至少之一确定:
小区索引(Cell ID);
第二个所述第二结构的时域起始位置,例如帧索引、子帧索引等。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中第一结构和/或第二结构的配置:
连续的上行资源的时域长度;
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资源可以为上行子帧(Uplink subframe);
其中,连续的上行资源的时域长度是在一个时间窗内统计的,进一步的,所述时间窗长度可以为5ms或10ms。
所述第一信号中第一结构和/或第二结构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结构和/或第二结构的数量;
循环前缀长度;
符号组内符号的数量;
保护时间长度;
相邻的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的差值;
相邻的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的差值。
所述第一信号为以下至少之一:
调度请求SR信号;
随机接入信号;
定位参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的发送系统,包括:第一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至少一个第一结构;
至少一个第二结构;
所述第一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符号组,
所述第一结构的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和至少一个符号,或,包括循环前缀、至少一个符号和保护时间;
其中,所述第一结构的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相同的子载波或占用相同的频率资;
所述第二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符号组,
所述第二结构的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和至少一个符号,或,包括循环前缀、至少一个符号和保护时间;
其中,所述第二结构的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相同的子载波或占用相同的频率资源。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中第一结构和/或第二结构的配置:
连续的上行资源的时域长度;
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8个符号组;
所述8个符号组配置在4个时频资源中,其中,2个符号组配置在同一个时频资源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信号支持重复发送。
优选地,一个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和至少一个符号,或,一个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至少一个符号和保护时间;
其中,一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相同的子载波或占用相同的频率资源。
优选地,所述4个时频资源中,
第1时频资源中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1个子载波;
第2时频资源中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1个子载波;
第3时频资源中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2个子载波;
第4时频资源中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2个子载波;
其中,k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k2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或,
第1时频资源中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1赫兹;
第2时频资源中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1赫兹;
第3时频资源中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2赫兹;
第4时频资源中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2赫兹;
其中,M1为大于0的实数,M2为大于0的实数。
本实施例中的4个时频资源中第1、第2等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时频资源与另一个时频资源区分开来,不要求和暗示这些时频资源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顺序。
其中,k1优选1,k2优选6,M1优选3750Hz,M2优选22500Hz。
优选地,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为4个,且子载波间隔为3750Hz;
循环前缀长度为66.7us时,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为5个,且子载波间隔为3750Hz;
所述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为2个,且子载波间隔为3750Hz;
循环前缀长度为66.7us时,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为3个,且子载波间隔为3750Hz;
循环前缀长度为66.7us时,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为1个,且子载波间隔为3750Hz。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为4个时,循环前缀长度为266.7us或66.7us,这种配置的应用场景为:配置3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场景,对应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索引0,配置索引3以及配置索引6中的3个连续的上行子帧。
当循环前缀长度为66.7us,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为5个时,这种配置的应用场景为:配置3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场景,对应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索引0,配置索引3以及配置索引6中的3个连续的上行子帧。
当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为2个时,循环前缀长度为266.7us或66.7us,这种配置的应用场景为:配置2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场景,对应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索引1,配置索引4以及配置索引6中的2个连续的上行子帧。
当循环前缀长度为66.7us,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为3个时,这种配置的应用场景为:配置2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场景,对应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索引1,配置索引4以及配置索引6中的2个连续的上行子帧。
当循环前缀长度为66.7us,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为1个时,这种配置的应用场景为:配置1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场景,对应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索引2,配置索引5。
优选地,所述符号组对应的时频资源配置在上行子帧中。
优选地,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循环前缀长度为266.7us时,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为1个,且子载波间隔为3750Hz;
循环前缀长度为66.7us时,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为2个,且子载波间隔为3750Hz。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循环前缀长度为266.7us,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为1个时,这种配置的应用场景为:配置1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场景,对应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索引2,配置索引5。
当循环前缀长度为66.7us,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为2个时,这种配置的应用场景为:配置1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场景,对应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索引2,配置索引5。
优选地,所述符号组对应的时频资源配置在上行子帧和特殊子帧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为以下至少之一:
调度请求SR信号;
随机接入信号;
定位参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含至少6个符号组;
所述6个符号组配置在2个时频资源中,其中,3个符号组配置在同一个时频资源中;
所述2个时频资源在时域上离散分布。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支持重复发送。
优选地,一个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和至少一个符号,或,一个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至少一个符号和保护时间;
其中,一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相同的子载波或占用相同的频率资源。
优选地,所述2个时频资源中,
第1时频资源的3个符号组中,第1、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1个子载波;
第1时频资源的3个符号组中,第2、3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1个子载波;
第2时频资源的3个符号组中,第1、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2个子载波;
第2时频资源的3个符号组中,第2、3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2个子载波;
其中,k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k2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或,
第1时频资源的3个符号组中,第1、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1赫兹;
第1时频资源的3个符号组中,第2、3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1赫兹;
第2时频资源的3个符号组中,第1、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2赫兹;
第2时频资源的3个符号组中,第2、3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2赫兹;
其中,M1为大于0的实数,M2为大于0实数。
本实施例中的2个时频资源中第1、第2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时频资源与另一个时频资源区分开来,不要求和暗示这些时频资源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顺序。
优选地,k1优选1,k2优选6,M1优选3750Hz,M2优选22500Hz。
优选地,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为2个,且子载波间隔为3750Hz;
循环前缀长度为66.7us时,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为3个,且子载波间隔为3750Hz。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为2时,循环前缀长度为266.7us或66.7us,这种配置的应用场景为:配置3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场景,对应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索引0,配置索引3以及配置索引6中的3个连续的上行子帧。
当循环前缀长度为66.7us,符号组中符号的数量为3个时,这种配置的应用场景为:配置3个连续的上行子帧的场景,对应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索引0,配置索引3以及配置索引6中的3个连续的上行子帧。
优选地,所述符号组对应的时频资源配置在上行子帧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为以下至少之一:
调度请求SR信号;
随机接入信号;
定位参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消息的发送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的发射功率至少由第一消息的目标接收功率、第一消息占用的资源数量、路径损耗值确定。
其中,资源数量优选为频域资源数量,或者频域子载波数量。路径损耗值为UE估计的路径损耗值,或者基站发送给UE的路径损耗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功率控制表达式:
其中,PCMAX,c索引为c的服务小区或者索引为c的载频资源上的最大发射功率.
MPUSCH,c为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占用的资源数量,当PUSCH的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时,MPUSCH,c为1/4,当PUSCH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MPUSCH,c取值为{1,3,6,12};
P0_PUSCH,c为目标接收功率,且P0_PUSCH,c=PO_NOMINAL_NPUSCH,c+PO_UE_NPUSCH,c,其中,PO_NOMINAL_NPUSCH,c为小区统一的参数(同一小区使用相同的配置参数),PO_UE_NPUSCH,c为针对确定的UE的参数(该参数只针对确定的UE,不同的UE都是独立配置的);
αc为一个系数,针对索引为c的服务小区或者索引为c的载频资源;
PLc是索引为c的服务小区或者索引为c的载频资源上的路径损耗值。
优选地,第一消息的目标接收功率至少由第二消息的目标接收功率确定,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消息的目标接收功率=第二消息的目标接收功率;
第一消息的目标接收功率=第二消息的目标接收功率+功率偏置量;
其中,第二消息的目标接收功率为第一消息发送之前,最近一次的第二消息的目标接收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功率偏置量用来描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目标接收功率的偏差。
优选地,第二消息的目标接收功率=第二消息的初次接收目标功率+功率攀升步长*(第二消息尝试次数-1)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信号可以支持多次重复发送,但只记作一次尝试。只有当第二信号或第二信号的多次重复再次发送时,尝试次数才+1。
优选地,以下参数中至少之一是针对确定波束方向或波束方向组的参数或针对相同的波束方向或波束方向组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
第一消息的目标接收功率;
第二消息的目标接收功率;
第二消息的初次接收目标功率;
功率偏置量;
功率攀升步长。
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的波束方向或波束方向组是独立配置的。
优选地,第一消息的目标接收功率至少由第一消息的初次接收目标功率确定,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消息的目标接收功率=第一消息的初次接收目标功率+功率攀升步长*(第一消息尝试次数-1)。
优选地,第一消息的初次接收目标功率为针对确定终端或终端组的参数;或,第一消息的初次接收目标功率为小区统一的参数或小区组统一的参数。
优选地,功率攀升步长为针对确定终端或终端组的参数;或,功率攀升步长为小区统一的参数或小区组统一的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针对确定终端或终端组的参数,该参数只针对确定的UE或UE组,不同的UE或UE组是独立配置的。所述的小区统一的参数同一小区使用相同的配置参数。
优选地,以下参数中至少之一是针对确定波束方向或波束方向组的参数或针对相同的波束方向或波束方向组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
第一消息的目标接收功率;
第一消息的初次接收目标功率;
功率攀升步长。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波束方向或波束方向组的参数不同的波束方向或波束方向组是独立配置的。
优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为终端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之后在上行信道上发送的消息。
优选地,所述第二消息为随机接入消息。
实例1
无线通信系统采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的工作模式,即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采用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相同的频谱资源,上行信道配置在上行子帧中,下行信道配置在下行子帧中。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如表1所示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表1
其中,无线通信系统的时域资源由多个帧(Frame)组成,每个帧由10个子帧(Subframe)组成,子帧索引号为0~9。一个subframe的时域长度为1ms,对应30720个时域采样间隔,其中时域采样间隔Ts=32.55ns。下行到上行的切换周期为5ms,即表示10ms或1个Frame内存在2次从下行子帧到上行子帧的切换;下行到上行的切换周期为10ms,即表示10ms或1个Frame内存在1次从下行子帧到上行子帧的切换。D表示下行子帧,U表示上行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特殊子帧由3部分构成,下行导频时隙(Down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保护周期(Guard Period,GP)、上行导频时隙(Uplink Pilot Time Slot,UpPTS)。
本实施例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0,则1个Frame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分布如图9所示,即Subframe#0,#5为下行子帧,Subframe#2,#3,#4,#7,#8,#9为上行子帧,Subframe#1,#6为特殊子帧。
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基站,随机接入信号结构以及资源配置如图10所示。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占用8个符号组(Symbol Group,SG),分别为SG 0~SG 7。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子载波索引相同的一个子载波。每个符号组在时域上包含有一个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和4个符号(symbol)。本实施例中,子载波间隔Δf=3.75kHz,一个符号的长度为T=1/Δf=0.2667ms=8192×Ts,这里,Ts为时域采样间隔,本实施例中Ts=32.55ns。符号组支持两种格式,其中,一种格式对应的CP长度为8192×Ts=0.2667ms,另一种格式对应的CP长度为2048×Ts=0.0667ms。本实施例中,CP长度为8192×Ts=0.2667ms。
SG 0、SG 1配置在Frame N的Subframe#2,#3,#4中,且SG 0与SG 1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1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3750Hz);
SG 2、SG 3配置在Frame N的Subframe#7,#8,#9中,且SG 2与SG 3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1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3750Hz);
SG 4、SG 5配置在Frame N+1的Subframe#2,#3,#4中,且SG 4与SG 5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6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22500Hz);
SG 6、SG 7配置在Frame N+1的Subframe#7,#8,#9中;且SG 6与SG 7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6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22500Hz);
SG2、SG4、SG6占用的子载波索引与SG0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同,或者SG2、SG4、SG6占用的子载波索引与SG0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Delta。其中,SG2、SG4、SG6对应的Delta取值可变。Delta的取值可以由以下至少之一确定:
小区索引(Cell ID);
SG2、SG4、SG6的时域起始位置,例如帧索引、子帧索引等;
除本实施例外,当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支持重复发送时,例如随机接入信号采用重复2次发送时,占用16个符号组(Symbol Group,SG),分别为SG 0~SG 15,且以8个SG为一组进行重复发送,即SG 0~SG 7和SG 8~SG 15都采用实施例1中描述的SG 0~SG 7的结构以及子载波选择方法。
实例2
无线通信系统采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的工作模式,即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采用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相同的频谱资源,上行信道配置在上行子帧中,下行信道配置在下行子帧中。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如表2所示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表2
其中,无线通信系统的时域由多个帧(Frame)组成,每个帧由10个子帧(Subframe)组成,子帧索引号为0~9。一个subframe的时域长度为1ms,对应30720个时域采样间隔,其中时域采样间隔Ts=32.55ns。下行到上行的切换周期为5ms,即表示10ms或1个Frame内存在2次从下行子帧到上行子帧的切换;下行到上行的切换周期为10ms,即表示10ms或1个Frame内存在1次从下行子帧到上行子帧的切换。D表示下行子帧,U表示上行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特殊子帧由3部分构成,下行导频时隙(Down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保护周期(Guard Period,GP)、上行导频时隙(Uplink Pilot Time Slot,UpPTS)。
本实施例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0,则1个Frame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分布如图9所示,即Subframe#0,#5为下行子帧,Subframe#2,#3,#4,#7,#8,#9为上行子帧,Subframe#1,#6为特殊子帧。
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基站,随机接入信号结构以及资源配置如图11所示。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占用6个符号组(Symbol Group,SG),分别为SG 0~SG 5。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子载波索引相同的一个子载波。每个符号组在时域上包含有一个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和2个符号(symbol)。本实施例中,子载波间隔Δf=3.75kHz,一个符号的长度为T=1/Δf=0.2667ms=8192×Ts,这里,Ts为时域采样间隔,本实施例中Ts=32.55ns。符号组支持两种格式,其中,一种格式对应的CP长度为8192×Ts=0.2667ms,另一种格式对应的CP长度为2048×Ts=0.0667ms。本实施例中,CP长度为8192×Ts=0.2667ms。
SG 0、SG 1、SG2配置在Subframe#2,#3,#4中,且SG 0与SG 1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1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3750Hz),SG 1与SG 2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1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3750Hz);
SG 3、SG 4、SG5配置在Subframe#7,#8,#9中,且SG 3与SG 4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6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22500Hz),SG 4与SG 5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6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22500Hz);
SG3占用的子载波索引与SG0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同,或者SG3占用的子载波索引与SG0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Delta。Delta的取值可以由以下至少之一确定:
小区索引(Cell ID);
SG3的时域起始位置,例如帧索引、子帧索引等;
所述随机接入信号支持重复发送,当随机接入信号采用重复2次发送时,占用12个符号组(Symbol Group,SG),分别为SG 0~SG 11,且以6个SG为一组进行重复发送,即SG 0~SG 5和SG 6~SG 11都采用实施例2中描述的SG 0~SG 5的结构以及子载波选择方法。
实例3
无线通信系统采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的工作模式,即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采用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相同的频谱资源,上行信道配置在上行子帧中,下行信道配置在下行子帧中。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如表3所示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表3
其中,无线通信系统的时域资源由多个帧(Frame)组成,每个帧由10个子帧(Subframe)组成,子帧索引号为0~9。一个subframe的时域长度为1ms,对应30720个时域采样间隔,其中时域采样间隔Ts=32.55ns。下行到上行的切换周期为5ms,即表示10ms或1个Frame内存在2次从下行子帧到上行子帧的切换;下行到上行的切换周期为10ms,即表示10ms或1个Frame内存在1次从下行子帧到上行子帧的切换。D表示下行子帧,U表示上行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特殊子帧由3部分构成,下行导频时隙(Down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保护周期(Guard Period,GP)、上行导频时隙(Uplink Pilot Time Slot,UpPTS)。
本实施例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1,则1个Frame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分布如图12所示,即Subframe#0,#4,#5,#9为下行子帧,Subframe#2,#3,#7,#8为上行子帧,Subframe#1,#6为特殊子帧。
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基站,随机接入信号结构以及资源配置如图13所示。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占用8个符号组(Symbol Group,SG),分别为SG 0~SG 7。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子载波索引相同的一个子载波。每个符号组在时域上包含有一个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和2个符号(symbol)。本实施例中,子载波间隔Δf=3.75kHz,一个符号的长度为T=1/Δf=0.2667ms=8192×Ts,这里,Ts为时域采样间隔,本实施例中Ts=32.55ns。符号组支持两种格式,其中,一种格式对应的CP长度为8192×Ts=0.2667ms,另一种格式对应的CP长度为2048×Ts=0.0667ms。本实施例中,CP长度为8192×Ts=0.2667ms。
SG 0、SG 1配置在Frame N的Subframe#2,#3中,且SG 0与SG 1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1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3750Hz);
SG 2、SG 3配置在Frame N的Subframe#7,#8中,且SG 2与SG 3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1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3750Hz);
SG 4、SG 5配置在Frame N+1的Subframe#2,#3中,且SG 4与SG 5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6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22500Hz);
SG 6、SG 7配置在Frame N+1的Subframe#7,#8中;且SG 6与SG 7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6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22500Hz);
SG2、SG4、SG6占用的子载波索引与SG0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同,或者SG2、SG4、SG6占用的子载波索引与SG0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Delta。其中,SG2、SG4、SG6对应的Delta取值可变。Delta的取值可以由以下至少之一确定:
小区索引(Cell ID);
SG2、SG4、SG6的时域起始位置,例如帧索引、子帧索引等。
实例4
无线通信系统采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的工作模式,即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采用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相同的频谱资源,上行信道配置在上行子帧中,下行信道配置在下行子帧中。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如表4所示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表4
其中,无线通信系统的时域资源由多个帧(Frame)组成,每个帧由10个子帧(Subframe)组成,子帧索引号为0~9。一个subframe的时域长度为1ms,对应30720个时域采样间隔,其中时域采样间隔Ts=32.55ns。下行到上行的切换周期为5ms,即表示10ms或1个Frame内存在2次从下行子帧到上行子帧的切换;下行到上行的切换周期为10ms,即表示10ms或1个Frame内存在1次从下行子帧到上行子帧的切换。D表示下行子帧,U表示上行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特殊子帧由3部分构成,下行导频时隙(Down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保护周期(Guard Period,GP)、上行导频时隙(Uplink Pilot Time Slot,UpPTS)。
本实施例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2,则1个Frame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分布如图14所示,即Subframe#0,#3,#4,#5,#8,#9为下行子帧,Subframe#2,#7为上行子帧,Subframe#1,#6为特殊子帧。
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基站,随机接入信号结构以及资源配置如图15所示。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占用8个符号组(Symbol Group,SG),分别为SG 0~SG 7。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子载波索引相同的一个子载波。每个符号组在时域上包含有一个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和1个符号(symbol)。本实施例中,子载波间隔Δf=3.75kHz,一个符号的长度为T=1/Δf=0.2667ms=8192×Ts,这里,Ts为时域采样间隔,本实施例中Ts=32.55ns。符号组支持两种格式,其中,一种格式对应的CP长度为8192×Ts=0.2667ms,另一种格式对应的CP长度为2048×Ts=0.0667ms。本实施例中,CP长度为2048×Ts=0.0667ms。
SG 0、SG 1配置在Frame N的Subframe#2中,且SG 0与SG 1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1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3750Hz);
SG 2、SG 3配置在Frame N的Subframe#7中,且SG 2与SG 3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1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3750Hz);
SG 4、SG 5配置在Frame N+1的Subframe#2中,且SG 4与SG 5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6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22500Hz);
SG 6、SG 7配置在Frame N+1的Subframe#7中;且SG 6与SG 7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6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22500Hz);
SG2、SG4、SG6占用的子载波索引与SG0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同,或者SG2、SG4、SG6占用的子载波索引与SG0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Delta。其中,SG2、SG4、SG6对应的Delta取值可变。Delta的取值可以由以下至少之一确定:
小区索引(Cell ID);
SG2、SG4、SG6的时域起始位置,例如帧索引、子帧索引等。
实例5
无线通信系统采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的工作模式,即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采用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相同的频谱资源,上行信道配置在上行子帧中,下行信道配置在下行子帧中。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如表5所示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表5
其中,无线通信系统的时域资源由多个帧(Frame)组成,每个帧由10个子帧(Subframe)组成,子帧索引号为0~9。一个subframe的时域长度为1ms,对应30720个时域采样间隔,其中时域采样间隔Ts=32.55ns。下行到上行的切换周期为5ms,即表示10ms或1个Frame内存在2次从下行子帧到上行子帧的切换;下行到上行的切换周期为10ms,即表示10ms或1个Frame内存在1次从下行子帧到上行子帧的切换。D表示下行子帧,U表示上行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特殊子帧由3部分构成,下行导频时隙(Down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保护周期(Guard Period,GP)、上行导频时隙(Uplink Pilot Time Slot,UpPTS)。
本实施例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2,则1个Frame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分布如图14所示,即Subframe#0,#3,#4,#5,#8,#9为下行子帧,Subframe#2,#7为上行子帧,Subframe#1,#6为特殊子帧。
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基站,随机接入信号结构以及资源配置如图16所示。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占用8个符号组(Symbol Group,SG),分别为SG 0~SG 7。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子载波索引相同的一个子载波。每个符号组在时域上包含有一个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和1个符号(symbol)。本实施例中,子载波间隔Δf=3.75kHz,一个符号的长度为T=1/Δf=0.2667ms=8192×Ts,这里,Ts为时域采样间隔,本实施例中Ts=32.55ns。符号组支持两种格式,其中,一种格式对应的CP长度为8192×Ts=0.2667ms,另一种格式对应的CP长度为2048×Ts=0.0667ms。本实施例中,CP长度为8192×Ts=0.2667ms
SG 0、SG 1配置在Frame N的Subframe#1,Subframe#2中,且SG 0与SG 1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1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3750Hz);
SG 2、SG 3配置在Frame N的Subframe#6,Subframe#7中,且SG 2与SG 3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1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3750Hz);
SG 4、SG 5配置在Frame N+1的Subframe#1,Subframe#2中,且SG 4与SG 5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6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22500Hz);
SG 6、SG 7配置在Frame N+1的Subframe#6,Subframe#7中;且SG 6与SG 7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6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22500Hz);
SG2、SG4、SG6占用的子载波索引与SG0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同,或者SG2、SG4、SG6占用的子载波索引与SG0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Delta。其中,SG2、SG4、SG6对应的Delta取值可变。Delta的取值可以由以下至少之一确定:
小区索引(Cell ID);
SG2、SG4、SG6的时域起始位置,例如帧索引、子帧索引等。
实例6
无线通信系统采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的工作模式,即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采用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相同的频谱资源,上行信道配置在上行子帧中,下行信道配置在下行子帧中。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如表6所示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表6
其中,无线通信系统的时域资源由多个帧(Frame)组成,每个帧由10个子帧(Subframe)组成,子帧索引号为0~9。一个subframe的时域长度为1ms,对应30720个时域采样间隔,其中时域采样间隔Ts=32.55ns。下行到上行的切换周期为5ms,即表示10ms或1个Frame内存在2次从下行子帧到上行子帧的切换;下行到上行的切换周期为10ms,即表示10ms或1个Frame内存在1次从下行子帧到上行子帧的切换。D表示下行子帧,U表示上行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特殊子帧由3部分构成,下行导频时隙(Down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保护周期(Guard Period,GP)、上行导频时隙(Uplink Pilot Time Slot,UpPTS)。
本实施例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6,则1个Frame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分布如图17所示,即Subframe#0,#5,#9为下行子帧,Subframe#2,#3,#4,#7,#8为上行子帧,Subframe#1,#6为特殊子帧。
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基站,随机接入信号结构以及资源配置如图18所示。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占用8个符号组(Symbol Group,SG),分别为SG 0~SG 7。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子载波索引相同的一个子载波。每个符号组在时域上包含有一个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和4个或2个符号(symbol)。本实施例中,子载波间隔Δf=3.75kHz,一个符号的长度为T=1/Δf=0.2667ms=8192×Ts,这里,Ts为时域采样间隔,本实施例中Ts=32.55ns。符号组支持两种格式,其中,一种格式对应的CP长度为8192×Ts=0.2667ms,另一种格式对应的CP长度为2048×Ts=0.0667ms。本实施例中,CP长度为8192×Ts=0.2667ms。
SG 0、SG 1配置在Frame N的Subframe#2,#3,#4中,每个符号组在时域上包含4个符号(symbol),且SG 0与SG 1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1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3750Hz);
SG 2、SG 3配置在Frame N的Subframe#7,#8中,每个符号组在时域上包含2个符号(symbol),且SG 2与SG 3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6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22500Hz);
SG 4、SG 5配置在Frame N+1的Subframe#2,#3,#4中,每个符号组在时域上包含4个符号(symbol),且SG 4与SG 5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1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3750Hz);
SG 6、SG 7配置在Frame N+1的Subframe#7,#8中,每个符号组在时域上包含2个符号(symbol),且SG 6与SG 7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6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22500Hz);
SG2、SG4、SG6占用的子载波索引与SG0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同,或者SG2、SG4、SG6占用的子载波索引与SG0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Delta。其中,SG2、SG4、SG6对应的Delta取值可变。Delta的取值可以由以下至少之一确定:
小区索引(Cell ID);
SG2、SG4、SG6的时域起始位置,例如帧索引、子帧索引等。
实例7
无线通信系统采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的工作模式,即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采用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相同的频谱资源,上行信道配置在上行子帧中,下行信道配置在下行子帧中。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如表7所示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表7
其中,无线通信系统的时域资源由多个帧(Frame)组成,每个帧由10个子帧(Subframe)组成,子帧索引号为0~9。一个subframe的时域长度为1ms,对应30720个时域采样间隔,其中时域采样间隔Ts=32.55ns。下行到上行的切换周期为5ms,即表示10ms或1个Frame内存在2次从下行子帧到上行子帧的切换;下行到上行的切换周期为10ms,即表示10ms或1个Frame内存在1次从下行子帧到上行子帧的切换。D表示下行子帧,U表示上行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特殊子帧由3部分构成,下行导频时隙(Down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保护周期(Guard Period,GP)、上行导频时隙(Uplink Pilot Time Slot,UpPTS)。
本实施例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为配置6,则1个Frame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分布如图17所示,即Subframe#0,#5,#9为下行子帧,Subframe#2,#3,#4,#7,#8为上行子帧,Subframe#1,#6为特殊子帧。
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基站,随机接入信号结构以及资源配置如图19所示。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号占用8个符号组(Symbol Group,SG),分别为SG 0~SG 7。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子载波索引相同的一个子载波。每个符号组在时域上包含有一个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和4个或2个符号(symbol)。本实施例中,子载波间隔Δf=3.75kHz,一个符号的长度为T=1/Δf=0.2667ms=8192×Ts,这里,Ts为时域采样间隔,本实施例中Ts=32.55ns。符号组支持两种格式,其中,一种格式对应的CP长度为8192×Ts=0.2667ms,另一种格式对应的CP长度为2048×Ts=0.0667ms。本实施例中,CP长度为8192×Ts=0.2667ms。
SG 0、SG 1配置在Frame N的Subframe#2,#3,#4中,每个符号组在时域上包含4个符号(symbol),且SG 0与SG 1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6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22500Hz);
SG 2、SG 3配置在Frame N的Subframe#7,#8中,每个符号组在时域上包含2个符号(symbol),且SG 2与SG 3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1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3750Hz);
SG 4、SG 5配置在Frame N+1的Subframe#2,#3,#4中,每个符号组在时域上包含4个符号(symbol),且SG 4与SG 5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6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22500Hz);
SG 6、SG 7配置在Frame N+1的Subframe#7,#8中,每个符号组在时域上包含2个符号(symbol),且SG 6与SG 7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1个子载波间隔(换算成Hz,即-3750Hz);
SG2、SG4、SG6占用的子载波索引与SG0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同,或者SG2、SG4、SG6占用的子载波索引与SG0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Delta。其中,SG2、SG4、SG6对应的Delta取值可变。Delta的取值可以由以下至少之一确定:
小区索引(Cell ID);
SG2、SG4、SG6的时域起始位置,例如帧索引、子帧索引等。
实例8
在一个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接入流程中,当基站成功检测到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消息(定义为消息1)后,会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定义为消息2)给终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会携带一个上行信道资源的调度信息。终端获得了所述调度信息后,会用这个上行信道资源用发送消息(定义为消息3)。
本实施例中,消息3用的上行信道为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且PUSCH的功率控制表达式:
其中,
PCMAX,c索引为c的服务小区配置的最大发射功率;
MPUSCH,c为PUSCH占用的资源块的数量;
P0_PUSCH,c为消息3目标接收功率,且P0_PUSCH,c=PO_NOMINAL_NPUSCH,c,其中,
PO_NOMINAL_NPUSCH,c为小区统一的参数;
αc为一个系数,针对索引为c的服务小区或者索引为c的载频资源;
PLc是索引为c的服务小区或者索引为c的载频资源上的路径损耗值。
本实施例中,消息3的目标接收功率=消息1的目标接收功率+功率偏置量;
其中,消息1的目标接收功率为消息3发送之前,最近一次的消息1的目标接收功率;
其中,消息1的目标接收功率=消息1的初次接收目标功率+功率攀升步长*(消息1尝试次数-1)
除本实施例外,所述以下参数中至少之一是针对确定波束方向或波束方向组的参数或针对相同的波束方向或波束方向组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
消息3的目标接收功率;
消息1的目标接收功率;
消息1的初次接收目标功率;
功率偏置量
功率攀升步长。
虽然本发明所揭示的实施方式如上,但其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核心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和细节上做任何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节点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至少一个第一结构;
至少一个第二结构;
所述第一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符号组,
所述第一结构的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和至少一个符号,或,包括循环前缀、至少一个符号和保护时间;
其中,所述第一结构的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相同的子载波或占用相同的频率资;
所述第二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符号组,
所述第二结构的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和至少一个符号,或,包括循环前缀、至少一个符号和保护时间;
其中,所述第二结构的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相同的子载波或占用相同的频率资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3个符号组,其中,第1个与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1个子载波,第2个与第3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1个子载波;其中,K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3个符号组,其中,第1个与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1赫兹;第2个与第3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1赫兹;其中,M1为大于0的实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3个符号组,其中,第1个与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2个子载波,第2个与第3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3个子载波;其中,K2为不等于0的整数,K3为不等于0的整数;
3个符号组,其中,第1个与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2赫兹;第2个与第3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3赫兹;其中,M2为不等于0的实数,M3为不等于0的实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中的3个符号组的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确定第2个和第3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
根据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确定第2个和第3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多个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相同;
多个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独立配置;
多个所述第一结构中,至少根据第一个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确定后续的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
相邻的2个所述第一结构中,至少根据第一个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确定第二个的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2个符号组,其中,第1个与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相差K4个子载波,其中,K4为不等于0的整数;
2个符号组,其中,第1个与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相差M4赫兹,其中,M4为不等于0的实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中的2个符号组的关系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确定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
根据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确定第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多个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相同;
多个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独立配置;
多个所述第二结构中,至少根据第一个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确定后续的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
相邻的2个所述第二结构中,至少根据第一个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确定第二个的所述第二结构中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或频率资源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2、3、6或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中第一结构和/或第二结构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结构和/或第二结构的数量;
循环前缀长度;
符号组内符号的数量;
保护时间长度;
相邻的2个符号组占用的子载波索引的差值;
相邻的2个符号组占用的频率资源位置的差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中第一结构和/或第二结构的配置信息:
连续的上行资源的时域长度;
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为以下至少之一:
调度请求SR信号;
随机接入信号;
定位参考信号。
12.一种信号的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至少一个第一结构;
至少一个第二结构;
所述第一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符号组,
所述第一结构的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和至少一个符号,或,包括循环前缀、至少一个符号和保护时间;
其中,所述第一结构的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相同的子载波或占用相同的频率资;
所述第二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符号组,
所述第二结构的符号组包括循环前缀和至少一个符号,或,包括循环前缀、至少一个符号和保护时间;
其中,所述第二结构的每个符号组在频域上占用相同的子载波或占用相同的频率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中第一结构和/或第二结构的配置:
连续的上行资源的时域长度;
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配置信息。
CN201710910986.XA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95876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8252.4A CN115037586A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CN201710910986.XA CN109587659B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KR1020207012688A KR102528709B1 (ko) 2017-09-29 2018-08-14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CA3077242A CA3077242C (en) 2017-09-29 2018-08-14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PCT/CN2018/100324 WO2019062357A1 (zh) 2017-09-29 2018-08-14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EP18862023.1A EP3691341A4 (en) 2017-09-29 2018-08-14 SIGNAL E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6/833,601 US11115252B2 (en) 2017-09-29 2020-03-28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US17/410,945 US11689333B2 (en) 2017-09-29 2021-08-24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10986.XA CN109587659B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08252.4A Division CN115037586A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7659A true CN109587659A (zh) 2019-04-05
CN109587659B CN109587659B (zh) 2022-05-27

Family

ID=6590054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10986.XA Active CN109587659B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CN202210708252.4A Pending CN115037586A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08252.4A Pending CN115037586A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115252B2 (zh)
EP (1) EP3691341A4 (zh)
KR (1) KR102528709B1 (zh)
CN (2) CN109587659B (zh)
CA (1) CA3077242C (zh)
WO (1) WO201906235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14689A1 (zh) * 2018-05-10 2019-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EP3713139A4 (en) * 2017-11-17 2021-08-18 ZTE Corpor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660186A (zh) * 2020-05-12 2021-11-1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号产生方法、信号接收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4365529A (zh) * 2019-07-08 2022-04-15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确定iab节点的链路可用性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节点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7984A (zh) * 2015-12-10 2017-06-20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无线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61709A (zh) * 2016-01-11 2017-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信号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29642B1 (fr) * 2001-09-12 2004-01-16 Eads Defence & Security Ntwk Signal multiporteuses, procede de poursuite d'un canal de transmission a partir d'un tel signal et dispositif pour sa mise en oeuvre
KR100739511B1 (ko) * 2004-06-25 2007-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방식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파일럿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1286787A (zh) * 2007-04-11 2008-10-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同步信道的设备和方法
CN102244558B (zh) * 2010-05-12 2014-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004634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for enb, ue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JP2018527768A (ja) * 2015-07-17 2018-09-20 インテル アイピー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セルラIoTのためのNB−PRACH送信及び受信技術(狭帯域物理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チャネル技術)
CN106559162B (zh) 2015-09-24 2020-03-06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基站侧和用户设备侧的装置及方法
EP3565363B1 (en) * 2015-09-28 2023-08-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ndom access preamble for minimizing pa backoff
US10118528B2 (en) * 2015-12-07 2018-11-06 Glenn L. GORDON Material dispersal blade for a bottom dump trailer
US10454657B2 (en) * 2017-02-28 2019-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band time-division duplex frame structure for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s
CN116437465A (zh) * 2017-03-24 2023-07-1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窄带物联网系统中调度请求上报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95984A1 (zh) * 2017-04-28 2018-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8832965B (zh) * 2017-05-04 2019-11-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上行同步定时偏差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7984A (zh) * 2015-12-10 2017-06-20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无线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61709A (zh) * 2016-01-11 2017-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信号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R2-1710487"", 《3GPP TSG_RAN\WG2_RL2》 *
IITH 等: ""R1-1713779"", 《3GPP TSG_RAN\WG1_RL1》 *
SAMSUNG: ""R1-1713550"", 《3GPP TSG_RAN\WG1_RL1》 *
ZTE: ""R1-1713012 Considerations on uplink aspects to support NB-IoT TDD"", 《3GPP TSG_RAN\WG1_RL1》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13139A4 (en) * 2017-11-17 2021-08-18 ZTE Corpor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US11381434B2 (en) 2017-11-17 2022-07-05 Zte Corporation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US11924012B2 (en) 2017-11-17 2024-03-05 Zte Corporation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9214689A1 (zh) * 2018-05-10 2019-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US11552772B2 (en) 2018-05-10 2023-01-10 Zte Corpor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4365529A (zh) * 2019-07-08 2022-04-15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确定iab节点的链路可用性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节点
CN114365529B (zh) * 2019-07-08 2023-11-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确定iab节点的链路可用性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节点
CN113660186A (zh) * 2020-05-12 2021-11-1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号产生方法、信号接收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7659B (zh) 2022-05-27
US20200382352A1 (en) 2020-12-03
CA3077242A1 (en) 2019-04-04
CN115037586A (zh) 2022-09-09
EP3691341A4 (en) 2021-06-23
US11689333B2 (en) 2023-06-27
US11115252B2 (en) 2021-09-07
CA3077242C (en) 2022-08-09
KR20200065035A (ko) 2020-06-08
EP3691341A1 (en) 2020-08-05
KR102528709B1 (ko) 2023-05-03
WO2019062357A1 (zh) 2019-04-04
US20220045891A1 (en) 2022-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8602B (zh) 一种混合双工通信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4081862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4685955B (zh) 上行链路传输方法和上行链路传输装置
CN103532688B (zh) 一种跨频带载波聚合下的dci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891184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的方法及其终端
CN103947144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获得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4904150B (zh) 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3460627B (zh) 用于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969488B (zh) 用于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设置用于d2d(设备对设备)通信的循环前缀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5027481B (zh) 在epdcch上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
CN103733586B (zh)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接收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CN102202415B (zh) 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606335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11508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576343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无线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6688295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165510A (zh) 在支持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6797530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传输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CN109587659A (zh)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CN10989180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用于v2x通信的harq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58446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606315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202409A (zh) 一种参考符号的确定方法
CN104094659A (zh) 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6059740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