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7040A - 邮件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邮件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7040A
CN109587040A CN201811558003.1A CN201811558003A CN109587040A CN 109587040 A CN109587040 A CN 109587040A CN 201811558003 A CN201811558003 A CN 201811558003A CN 109587040 A CN109587040 A CN 109587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l
user
contents
rule
us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580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87040B (zh
Inventor
郑彬
李廷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aij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Infini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aijia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 ltd
Guangzhou Yaola Network Co ltd
Guangdong Infini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aijia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 ltd, Guangzhou Yaola Network Co ltd, Guangdong Infini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aijia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5800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70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87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7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87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7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2Mailbox-related aspects, e.g. synchronisation of mailbox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04L51/063Content adaptation, e.g. replacement of unsuitable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7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lusion of specific contents
    • H04L51/18Commands or executable cod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邮件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第三方服务器从邮件管理服务器中获取邮件管理服务器生成的邮件分发规则,调用预设的邮件模板和各邮件素材,生成第一邮件内容,并发送给用户端,以触发用户端在打开第一邮件内容时生成邮件查看请求,规则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邮件查看请求和邮件分发规则,获取目标分发规则;第三方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目标分发规则生成第二邮件内容并发送给用户端,以使用户端展示第二邮件内容;规则服务器还接收用户端根据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根据用户行为数据更新邮件分发规则,并在下一次接收到新的邮件查看请求时,根据更新后的邮件分发规则生成邮件内容,提高了邮件的发送效率。

Description

邮件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邮件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邮件成为了信息化社会中最主要的通讯手段之一,常用于信息交互。通常人们在发送电子邮件时,为了使得电子邮件的内容更加符合邮件接收者的需要,常常需要使不同的用户看到不同内容的电子邮件。
传统的电子邮件发送方式,是通过邮件服务器接收、转发、提交及存储邮件,因此,电子邮件一旦发出之后,其要显示的内容已经确定。在批量发送电子邮件的情况下,为了实现针对不同用户端发送不同的邮件内容,且用户端在不同场景下展现不同内容,常用的方式是针对同一个用户端的不同场景发送不同的邮件内容。那么,邮件分发者需要针对不同的用户端的不同场景专门编辑不同内容的邮件,并针对不同的用户端分别发送不同的邮件,或者针对相同的用户端多次发送不同内容的邮件。
然而,这种方式导致发送端的工作量很大,且发送邮件的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邮件发送效率的邮件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邮件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三方服务器从邮件管理服务器中获取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生成的邮件分发规则;其中,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中包括各邮件素材,所述各邮件素材上标注了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调用预设的邮件模板和各邮件素材,生成第一邮件内容,并将所述第一邮件内容发送给用户端,以触发用户端在打开第一邮件内容时生成邮件查看请求;
规则服务器接收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并根据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和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从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中获取目标分发规则;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目标分发规则生成第二邮件内容,并将所述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端,以使所述用户端展示所述第二邮件内容;
所述规则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
所述规则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更新所述邮件分发规则,并在下一次接收到新的邮件查看请求时,根据更新后的邮件分发规则生成邮件内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获取多个邮件素材;
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获取多个用户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
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特征信息和/或所述场景特征信息,采用预设的标注算法对各所述邮件素材进行标注,生成所述邮件分发规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特征信息和/或所述场景特征信息,采用预设的标注算法对各所述邮件素材进行标注,生成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之前,还包括:
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设置各所述邮件素材在所述邮件模板中的展示位置和尺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调用预设的邮件模板和各邮件素材,生成第一邮件内容,包括: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根据所述邮件分发规则、待分发邮件的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确定目标邮件模板和目标邮件素材;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调用所述目标邮件模板和所述目标邮件素材,生成所述第一邮件内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包括所述用户端信息;所述用户端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类型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特征信息包括用户的属性信息、地理位置和偏好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场景特征信息包括用户端的位置信息、当前时间信息和用户端类型中的至少一个。
一种邮件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邮件管理服务器、规则服务器、第三方服务器和用户端;
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用于生成的邮件分发规则,其中,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中包括各邮件素材,所述各邮件素材上标注了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用于从邮件管理服务器中获取所述邮件分发规则;并调用预设的邮件模板和各邮件素材,生成第一邮件内容,并将所述第一邮件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端;
所述用户端用于在打开第一邮件内容时生成邮件查看请求;
所述规则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并根据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和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从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中获取目标分发规则;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目标分发规则生成第二邮件内容,并将所述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端;
所述用户端还用于展示所述第二邮件内容;
所述规则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更新所述邮件分发规则,并在下一次接收到新的邮件查看请求时,根据更新后的邮件分发规则生成邮件内容。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从邮件管理服务器中获取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生成的邮件分发规则;其中,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中包括各邮件素材,所述各邮件素材上标注了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
调用预设的邮件模板和各邮件素材,生成第一邮件内容,并将所述第一邮件内容发送给用户端,以触发用户端在打开第一邮件内容时生成邮件查看请求;
接收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并根据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和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从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中获取目标分发规则;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目标分发规则生成第二邮件内容,并将所述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端,以使所述用户端展示所述第二邮件内容;
接收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更新所述邮件分发规则,并在下一次接收到新的邮件查看请求时,根据更新后的邮件分发规则生成邮件内容。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从邮件管理服务器中获取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生成的邮件分发规则;其中,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中包括各邮件素材,所述各邮件素材上标注了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
调用预设的邮件模板和各邮件素材,生成第一邮件内容,并将所述第一邮件内容发送给用户端,以触发用户端在打开第一邮件内容时生成邮件查看请求;
接收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并根据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和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从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中获取目标分发规则;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目标分发规则生成第二邮件内容,并将所述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端,以使所述用户端展示所述第二邮件内容;
接收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更新所述邮件分发规则,并在下一次接收到新的邮件查看请求时,根据更新后的邮件分发规则生成邮件内容。
上述邮件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第三方服务器从邮件管理服务器中获取邮件管理服务器生成的邮件分发规则,调用预设的邮件模板和各邮件素材,生成第一邮件内容,并将第一邮件内容发送给用户端,以触发用户端在打开第一邮件内容时生成邮件查看请求,规则服务器接收邮件查看请求,并根据邮件查看请求和邮件分发规则,从邮件分发规则中获取目标分发规则;第三方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目标分发规则生成第二邮件内容,并将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给用户端,以使用户端展示第二邮件内容;规则服务器还接收用户端根据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根据用户行为数据更新邮件分发规则,并在下一次接收到新的邮件查看请求时,根据更新后的邮件分发规则生成邮件内容,由于邮件分发规则中标注了各邮件素材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发送端无需针对每个用户设计专门的邮件,各服务器可以在接收到用户端返回的邮件查看请求时,自动根据该邮件分发规则为不同的用户端在不同的场景下分发不同的邮件内容,使得不同的用户、以及同一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可以看到差异化的邮件,提高了邮件的发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邮件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邮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邮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邮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邮件处理方法的实例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邮件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邮件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其中,第三方服务器100、邮件管理服务器200、规则服务器300和用户端400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其中,用户端4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第三方服务器100、邮件管理服务器200和规则服务器300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邮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第三方服务器从邮件管理服务器中获取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生成的邮件分发规则;其中,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中包括各邮件素材,所述各邮件素材上标注了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
具体的,第三方服务器可以从邮件管理服务器中读取邮件管理服务器所生成的邮件分发规则。可选地,上述邮件分发规则可以是预先生成的存储在邮件管理服务器上。其中,上述邮件分发规则中可以包括需要发送邮件的邮件素材,这些邮件素材上都标注了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该邮件素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图片、文字、音乐和链接等,例如一张粉红色背景的图片上标注了用户特征信息为女性,一张蓝色背景的图片上标注了用户特征信息为男性;再如,转发链接可以标注场景特征信息为微信用户或者QQ用户。可选地,每个邮件素材可以同时标注一个或多个用户特征信息,也可以同时标注一个或多个场景特征信息,对此本实施例并不做限定。
S102、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调用预设的邮件模板和各邮件素材,生成第一邮件内容,并将所述第一邮件内容发送给用户端,以触发用户端在打开第一邮件内容时生成邮件查看请求。
具体的,第三方服务器调用预设的邮件模板和各个邮件素材,并根据邮件模板和各邮件素材,从而生成第一邮件内容,然后将所生成的第一邮件内容发送给用户端。当用户端接收到该第一邮件内容时,可以基于这个第一邮件内容发出邮件查看请求,例如用户点击该第一邮件内容对应的第一邮件的标题,从而发出邮件查看请求。
S103、规则服务器接收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并根据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和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从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中获取目标分发规则。
具体的,规则服务器可以接收上述用户端发送的邮件查看请求,并根据这个邮件查看请求和邮件分发规则,从该邮件分发规则中获取目标分发规则。例如,规则服务器可以依据邮件查看请求中的用户端的IP地址,在邮件分发规则中查找该IP地址所属的地区对应的分发规则,并将该邮件素材和邮件模板作为目标分发规则,例如,该目标分发规则可以包括IP地址所属的地区对应的邮件素材、邮件模板等。或者,根据该IP地址可以获取到用户的偏好信息,查询邮件分发规则确定该用户的偏好信息对应的目标分发规则等。又或者,根据该IP地址可以获取到用户的偏好信息,在获取当前时间为10:00,则场景为上午,查询邮件分发规则,确定用户的偏好信息和上午这一场景对应的目标分发规则。
S104、所述第三方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目标分发规则生成第二邮件内容,并将所述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端,以使所述用户端展示所述第二邮件内容。
具体的,第三方服务器可以接收规则服务器所获取的目标分发规则,并根据该目标分发规则生成第二邮件内容,然后将该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给上述客户端,客户端在接收到该第二邮件内容时,对该第二邮件内容进行展示。例如,第三方服务器接收到的目标分发规则中包括邮件素材标识和邮件模板标识,第三方服务器可以根据邮件素材标识和邮件模板标识,从邮件管理服务器中获取对应的邮件素材和邮件模板,然后生成第二邮件内容。
S105、所述规则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
具体的,规则服务器还可以接收用户端基于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的用行为数据,该用行为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点击次数和浏览时长等数据。例如用户端对第二邮件内容的一条链接执行点击操作,并浏览了十分钟之后才关闭,则规则服务器就可以接收到用户针对这条链接执行的点击操作和浏览十分钟时长的用户行为数据。
S106、所述规则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更新所述邮件分发规则,并在下一次接收到新的邮件查看请求时,根据更新后的邮件分发规则生成邮件内容。
具体的,规则服务器可以根据上述用户行为数据更新上述邮件分发规则,并且在下一次接收到新的邮件查看请求时,根据更新后的邮件分发规则生成邮件内容以使得用户端能够展示结合了用户行为数据的邮件内容。例如,规则服务器接收到用户针对一条链接执行的点击操作和浏览十分钟时长的用户行为数据,则确定该用户端对这条链接的内容感兴趣,因此则对该用户或者该类用户的邮件内容可以匹配与该链接内容相关的图片等素材。
下面以用户在不同地区为例,描述本方案的具体实现方式,预先统计用户X的所在地区为地区a,且该用户为女性,当需要给用户X发送邮件时,可以根据邮件分发规则,生成针对地区a和女性用户的第一邮件内容,当用户X在用户户端点击第一邮件内容的标题时,用户端向规则服务器发送邮件查看请求,规则服务器根据该邮件查看请求中的IP地址,确定用户X当前在地区b,则查询邮件分发规则,确定针对地区b和女性用户对应的目标分发规则,第三方服务器根据该目标分发规则生成适合地区b和女性用户的第二邮件内容,在用户端向用户X呈现第二邮件内容。
本实施例中,第三方服务器从邮件管理服务器中获取邮件管理服务器生成的邮件分发规则,调用预设的邮件模板和各邮件素材,生成第一邮件内容,并将第一邮件内容发送给用户端,以触发用户端在打开第一邮件内容时生成邮件查看请求,规则服务器接收邮件查看请求,并根据邮件查看请求和邮件分发规则,从邮件分发规则中获取目标分发规则;第三方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目标分发规则生成第二邮件内容,并将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给用户端,以使用户端展示第二邮件内容;规则服务器还接收用户端根据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根据用户行为数据更新邮件分发规则,并在下一次接收到新的邮件查看请求时,根据更新后的邮件分发规则生成邮件内容,由于邮件分发规则中标注了各邮件素材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发送端无需针对每个用户设计专门的邮件,各服务器可以在接收到用户端返回的邮件查看请求时,自动根据该邮件分发规则为不同的用户端在不同的场景下分发不同的邮件内容,使得不同的用户、以及同一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可以看到差异化的邮件,提高了邮件的发送效率。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包括所述用户端信息;所述用户端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类型信息。具体的,上述邮件查看请求可以包括用户端信息,该用户端信息包括用户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类型信息,其中,该用户端的位置信息可以通过所获取的IP地址确定该IP所述的区域从而获取用户端的位置信息;其中,类型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端的设备类型,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邮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1、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获取多个邮件素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邮件管理服务器还可以获取邮件管理员上传的多个邮件素材,该邮件素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多个图片、多个文字、多个链接、多个音频、多个视频。
S202、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获取多个用户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
邮件管理服务器还可以获取多个用户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这多个用户可以为当前待分发邮件的用户,也可以为后续可能需要分发邮件的用户,例如目标客户群。
可选地,上述用户特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属性信息、地理位置和偏好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可以是用户的属性信息、地理位置和偏好特征信息中的其中一个,也可以是用户的属性信息、地理位置和偏好特征信息中的任意多个的组合。可选地,上述用户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性别、用户的年龄、用户的职业。可选地,用户的偏好特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以及用户的浏览习惯。上述场景特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端的位置信息、当前时间信息和用户端类型,可选地,还可以包括请求次数。可选地,用户端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多个IP地址所述的区域,客户端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或者台式机等。
S203、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获根据所述用户特征信息和/或所述场景特征信息,采用预设的标注算法对各所述邮件素材进行标注,生成所述邮件分发规则。
具体的,邮件管理服务器可以根据上述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采用预设的标注算法对各所述邮件素材进行标注。该邮件分发规则可以表征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与邮件素材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选地,该对应关系可以是列表对应或索引对应,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标注算法可以是预先设置的邮件素材和对应关系,例如可以是根据聚类的方法对于同类邮件素材进行归类,然后对该类型的邮件素材赋予标注其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例如,邮件管理服务器可以在邮件素材中A图片标注用户特征信息为IP地址在广州的用户,B图片标注IP地址为深圳的用户,使得广州的客户查看该邮件的时候,可以显示A图片,深圳的客户查看该邮件的时候,可以显示B图片;邮件管理服务器还可以在C图片标注微信客户端的场景特征,在D图片标注网页客户端的特征场景,在用户采用使用手机通过微信客户端浏览的时候显示C图片,以及使用网页客户端浏览的时候显示D图片。
基于此,邮件管理服务器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属性信息、地理位置和偏好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和/或,用户端的位置信息、当前时间信息和用户端类型中的至少一个,生成邮件分发规则,从而使得邮件内容能够依据用户的属性信息、地理位置和偏好特征信息,用户端的位置信息、当前时间信息和用户端类型生成匹配的邮件内容,使得邮件内容的显示更为符合用户的需求,更为合理,进而使得通过邮件所推送的信息更为精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更高。
本实施例中,邮件管理服务器获取多个邮件素材,以及获取多个用户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并根据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采用预设的标注算法对各邮件素材进行标注,生成邮件分发规则。由于邮件分发规则中标注了各邮件素材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因此邮件的发送端无需针对每个用户设计专门的邮件,而各服务器可以自动根据该邮件分发规则为不同的用户端在不同的场景下分发不同的邮件内容,使得不同的用户、以及同一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可以看到差异化的邮件,提高了邮件的发送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3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设置各所述邮件素材在所述邮件模板中的展示位置和尺寸。具体的,邮件管理服务器可以设置各个邮件素材在上述邮件模板中的展示位置和尺寸。例如上述邮件模板为左图右字,则邮件管理服务器可以依据该邮件模板和邮件素材中的图片和文字,将文字对应的显示在邮件模板的右侧,并可以根据邮件模板中文字的区域大小设置文字的大小,例如全区域显示或者上下留白等;以及,邮件管理服务器还可以根据邮件模板设置显示的图片位置在左侧,并根据邮件模板中左边图片的区域大小设置需要显示的图片的大小,例如图片原尺寸居中显示或者全区域显示等。本实施例中,邮件管理服务器设置各邮件素材在邮件模板中的展示位置和尺寸,从而使得各个邮件素材能够显示在邮件模板中的设定区域,并以合理的尺寸进行展示,从而使得邮件内容的显示更加合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S102中“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调用预设的邮件模板和各邮件素材,生成第一邮件内容”具体可以参见图4所示,包括:
S301、所述第三方服务器根据所述邮件分发规则、待分发邮件的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确定目标邮件模板和目标邮件素材。
具体的,第三方服务器可以获取待分发邮件的客户端所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并在邮件分发规则中进行查找,确定出邮件分发规则中带有待分发邮件的客户端所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标注的邮件素材,作为目标邮件素材,以及确定待分发邮件的客户端所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所对应的邮件模板,作为目标邮件模板。
S302、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调用所述目标邮件模板和所述目标邮件素材,生成所述第一邮件内容。
具体的,第三方服务器根据所确定的目标邮件模板和目标邮件素材,将目标邮件素材按照目标邮件模板进行填充,例如将目标邮件素材中的文字填充在目标邮件模板的文字区域,将目标邮件素材中的图片填充在目标邮件模板中的图片区域,可选地,还可以将目标邮件素材中的链接填充在目标邮件模板中的链接的区域,从而生成上述第一邮件内容。
本实施例中,第三方服务器根据邮件分发规则、待分发邮件的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确定目标邮件模板和目标邮件素材,并调用目标邮件模板和目标邮件素材,生成第一邮件内容。采用该方法,第三方服务器就可以根据待分发邮件的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确定出与待分发邮件的客户端匹配的目标邮件模板和目标邮件素材,进而生成与待分发邮件的客户端匹配的第一邮件内容,从而使得第一邮件内容能够依据上述待分发邮件的客户端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进行显示,使得不同的用户、以及同一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可以看到差异化的邮件,丰富了邮件的显示内容,以及提高了邮件的发送效率。
例如,如图5所示,邮件制作者通过邮件管理服务器上传多个邮件素材,该邮件素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多个图片、文字、链接等,邮件管理服务器对这多个邮件素材按照性别、年龄、所在IP地理位置、职业、用户偏好等标签,以及QQ邮箱客户端、网页客户端、手机操作系统等场景进行标注,从而设定邮件分发规则,该邮件分发规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IP地理位置规则、时间规则、人群规则、场景规则以及其他规则,将邮件分发规则保存在规则服务器中。邮件管理服务器还可以设定每个邮件素材在邮件模板中的展示位置,第三方服务器根据待发送用户的性别、年龄、所在IP地理位置、职业、用户偏好等用户特征信息、邮件模板生成第一邮件内容发送至客户端。客户端接收到该邮件之后,对其执行点击操作,以此向规则服务器发送包含其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的邮件查看请求。规则服务器根据邮件查看请求,按照邮件分发规则确定出目标分发规则,第三方服务器根据所确定的目标分发规则生成需要展示给用户看的最终的第二邮件内容,从而使得不同用户查看到不同的邮件内容。上述规则服务器还可以对上述分发规则进行修改,例如增加或者修改邮件素材或者标注,从而实现展示给用户的邮件内容及时变化。当用户浏览邮件内容的时候,用户端还可以向规则服务器反馈其浏览时长和点击信息,从而更新上述分发规则,以使得该用户在后续查看该邮件内容的时候能够根据用户的习惯或者偏好向该用户展示其感兴趣的内容。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4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4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邮件处理系统,包括:邮件管理服务器200、规则服务器300、第三方服务器100和用户端400;
邮件管理服务器200用于生成的邮件分发规则,其中,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中包括各邮件素材,所述各邮件素材上标注了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
第三方服务器100用于从邮件管理服务器中获取所述邮件分发规则;并调用预设的邮件模板和各邮件素材,生成第一邮件内容,并将所述第一邮件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端;
用户端400用于在打开第一邮件内容时生成邮件查看请求;
规则服务器300还用于接收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并根据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和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从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中获取目标分发规则;
第三方服务器100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目标分发规则生成第二邮件内容,并将所述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端;
用户端400还用于展示所述第二邮件内容;
规则服务器300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更新所述邮件分发规则,并在下一次接收到新的邮件查看请求时,根据更新后的邮件分发规则生成邮件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邮件管理服务器200还用于获取多个邮件素材以及多个用户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特征信息和/或所述场景特征信息,采用预设的标注算法对各所述邮件素材进行标注,生成所述邮件分发规则。
在一个实施例中,邮件管理服务器200还用于设置各所述邮件素材在所述邮件模板中的展示位置和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方服务器10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邮件分发规则、待分发邮件的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确定目标邮件模板和目标邮件素材;并调用所述目标邮件模板和所述目标邮件素材,生成所述第一邮件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包括所述用户端信息;所述用户端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类型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属性信息、地理位置和偏好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场景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端的位置信息、当前时间信息和用户端类型中的至少一个。
关于邮件处理系统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邮件处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邮件处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可选地,该服务器可以作为上述第三方服务器、规则服务器、邮件管理服务器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邮件分发规则。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邮件处理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可选地,该终端可以作为上述实施例的用户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邮件处理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和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第三方服务器从邮件管理服务器中获取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生成的邮件分发规则;其中,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中包括各邮件素材,所述各邮件素材上标注了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调用预设的邮件模板和各邮件素材,生成第一邮件内容,并将所述第一邮件内容发送给用户端,以触发用户端在打开第一邮件内容时生成邮件查看请求;
规则服务器接收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并根据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和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从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中获取目标分发规则;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目标分发规则生成第二邮件内容,并将所述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端,以使所述用户端展示所述第二邮件内容;
所述规则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
所述规则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更新所述邮件分发规则,并在下一次接收到新的邮件查看请求时,根据更新后的邮件分发规则生成邮件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获取多个邮件素材;
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获取多个用户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
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特征信息和/或所述场景特征信息,采用预设的标注算法对各所述邮件素材进行标注,生成所述邮件分发规则。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设置各所述邮件素材在所述邮件模板中的展示位置和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根据所述邮件分发规则、待分发邮件的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确定目标邮件模板和目标邮件素材;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调用所述目标邮件模板和所述目标邮件素材,生成所述第一邮件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包括所述用户端信息;所述用户端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类型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属性信息、地理位置和偏好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场景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端的位置信息、当前时间信息和用户端类型中的至少一个。
上述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的过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第三方服务器从邮件管理服务器中获取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生成的邮件分发规则;其中,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中包括各邮件素材,所述各邮件素材上标注了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调用预设的邮件模板和各邮件素材,生成第一邮件内容,并将所述第一邮件内容发送给用户端,以触发用户端在打开第一邮件内容时生成邮件查看请求;
规则服务器接收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并根据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和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从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中获取目标分发规则;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目标分发规则生成第二邮件内容,并将所述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端,以使所述用户端展示所述第二邮件内容;
所述规则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
所述规则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更新所述邮件分发规则,并在下一次接收到新的邮件查看请求时,根据更新后的邮件分发规则生成邮件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获取多个邮件素材;
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获取多个用户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
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特征信息和/或所述场景特征信息,采用预设的标注算法对各所述邮件素材进行标注,生成所述邮件分发规则。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设置各所述邮件素材在所述邮件模板中的展示位置和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根据所述邮件分发规则、待分发邮件的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确定目标邮件模板和目标邮件素材;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调用所述目标邮件模板和所述目标邮件素材,生成所述第一邮件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包括所述用户端信息;所述用户端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类型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属性信息、地理位置和偏好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场景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端的位置信息、当前时间信息和用户端类型中的至少一个。
上述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的过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邮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三方服务器从邮件管理服务器中获取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生成的邮件分发规则;其中,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中包括各邮件素材,所述各邮件素材上标注了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调用预设的邮件模板和各邮件素材,生成第一邮件内容,并将所述第一邮件内容发送给用户端,以触发用户端在打开第一邮件内容时生成邮件查看请求;
规则服务器接收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并根据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和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从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中获取目标分发规则;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目标分发规则生成第二邮件内容,并将所述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端,以使所述用户端展示所述第二邮件内容;
所述规则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
所述规则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更新所述邮件分发规则,并在下一次接收到新的邮件查看请求时,根据更新后的邮件分发规则生成邮件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获取多个邮件素材;
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获取多个用户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
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特征信息和/或所述场景特征信息,采用预设的标注算法对各所述邮件素材进行标注,生成所述邮件分发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特征信息和/或所述场景特征信息,采用预设的标注算法对各所述邮件素材进行标注,生成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之前,还包括:
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设置各所述邮件素材在所述邮件模板中的展示位置和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调用预设的邮件模板和各邮件素材,生成第一邮件内容,包括: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根据所述邮件分发规则、待分发邮件的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确定目标邮件模板和目标邮件素材;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调用所述目标邮件模板和所述目标邮件素材,生成所述第一邮件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包括所述用户端信息;所述用户端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类型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属性信息、地理位置和偏好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景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端的位置信息、当前时间信息和用户端类型中的至少一个。
8.一种邮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邮件管理服务器、规则服务器、第三方服务器和用户端;
所述邮件管理服务器用于生成的邮件分发规则,其中,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中包括各邮件素材,所述各邮件素材上标注了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场景特征信息;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用于从邮件管理服务器中获取所述邮件分发规则;并调用预设的邮件模板和各邮件素材,生成第一邮件内容,并将所述第一邮件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端;
所述用户端用于在打开第一邮件内容时生成邮件查看请求;
所述规则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并根据所述邮件查看请求和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从所述邮件分发规则中获取目标分发规则;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目标分发规则生成第二邮件内容,并将所述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给所述用户端;
所述用户端还用于展示所述第二邮件内容;
所述规则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第二邮件内容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更新所述邮件分发规则,并在下一次接收到新的邮件查看请求时,根据更新后的邮件分发规则生成邮件内容。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1558003.1A 2018-12-19 2018-12-19 邮件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5870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8003.1A CN109587040B (zh) 2018-12-19 2018-12-19 邮件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8003.1A CN109587040B (zh) 2018-12-19 2018-12-19 邮件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7040A true CN109587040A (zh) 2019-04-05
CN109587040B CN109587040B (zh) 2021-06-29

Family

ID=65931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58003.1A Active CN109587040B (zh) 2018-12-19 2018-12-19 邮件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8704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5754A (zh) * 2019-07-02 2019-11-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Windows域账号处理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21517A (zh) * 2021-07-08 2021-08-06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邮件编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151668A (zh) * 2023-10-30 2023-12-01 太平金融科技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邮件自动清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54078A1 (en) * 2000-06-19 2001-12-20 Jan Buckner Electronic databas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process an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same
JP2008090497A (ja) * 2006-09-29 2008-04-17 Canon Inc メッセージ送信装置、メッセージ受信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3457763A (zh) * 2013-08-15 2013-12-18 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 基于策略的多通道信息分发方法和系统及自动化运维平台
CN103814374A (zh) * 2011-06-30 2014-05-21 阿科尼克斯有限公司 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839150A (zh) * 2012-11-20 2014-06-04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Erp业务邮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372237A (zh) * 2016-09-13 2017-02-01 新浪(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欺诈邮件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533921A (zh) * 2016-12-02 2017-03-22 深圳市小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电子邮件信息的快速建档方法及系统
CN106549853A (zh) * 2015-09-23 2017-03-29 九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邮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039870A (zh) * 2018-08-20 2018-12-1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邮件发送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54078A1 (en) * 2000-06-19 2001-12-20 Jan Buckner Electronic databas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process an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same
JP2008090497A (ja) * 2006-09-29 2008-04-17 Canon Inc メッセージ送信装置、メッセージ受信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3814374A (zh) * 2011-06-30 2014-05-21 阿科尼克斯有限公司 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839150A (zh) * 2012-11-20 2014-06-04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Erp业务邮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457763A (zh) * 2013-08-15 2013-12-18 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 基于策略的多通道信息分发方法和系统及自动化运维平台
CN106549853A (zh) * 2015-09-23 2017-03-29 九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邮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372237A (zh) * 2016-09-13 2017-02-01 新浪(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欺诈邮件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533921A (zh) * 2016-12-02 2017-03-22 深圳市小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电子邮件信息的快速建档方法及系统
CN109039870A (zh) * 2018-08-20 2018-12-1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邮件发送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ATRIK EMANUEL MEZO等: "HMail: A hybrid mailing system based on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Peer-to-Peer mailing architectures", 《 2012 7TH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ED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FORMATICS (SACI)》 *
郑小艺: "基于内容分发网络的邮件加速系统设计", 《万方学位论文》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5754A (zh) * 2019-07-02 2019-11-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Windows域账号处理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45754B (zh) * 2019-07-02 2023-04-2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Windows域账号处理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21517A (zh) * 2021-07-08 2021-08-06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邮件编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151668A (zh) * 2023-10-30 2023-12-01 太平金融科技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邮件自动清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151668B (zh) * 2023-10-30 2024-01-19 太平金融科技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邮件自动清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7040B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16676B2 (en) Using text messages to interact with spreadsheets
CN110377851A (zh) 多级联动下拉框的实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8874926A (zh) 海量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601724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isplaying comment information
CN109587040A (zh) 邮件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396448B2 (en) Distributed and open schema interactions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8563958A (zh) 角色权限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0028705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An Ad Banner With A Calling Application
CN109788031A (zh) 业务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992715B (zh) 信息展示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US10747728B2 (en) Edit and share unsupported files through instantly generated preview
CN110290487A (zh) 短信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83978B (zh) 事件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11177613A (zh) 页面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404242B (zh) 一种用户信息更新装置、电子设备及用户信息更新方法
CN109829123A (zh)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8140176A (zh) 从对通信的本地搜索和远程搜索中并行地识别搜索结果
US20130080914A1 (en) Storage and exposure of unified contacts based on match criteria
US2022033597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diting object,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20290913A1 (en) Computerized to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access to a computer program
CN107872483B (zh) 媒体内容的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269098A1 (en) Large data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through multiple mailboxes
CN103365874B (zh) 一种基于联系信息提供应用记录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09218272A (zh) 媒体内容推送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488986A (zh) 基于事件驱动的消息触达方法、系统及装置、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0 Room 901, 9th Floor, 20 Keyu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INFINI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Baij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Youla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0 Room 901, 9th Floor, 20 Keyu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INFINI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BAIJIA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YAOLA NETWORK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1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901, floor 9, No. 20, Keyu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use only)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INFINI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Baij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0 Room 901, 9th Floor, 20 Keyu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INFINI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Baij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Youla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