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6929A - 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6929A
CN109586929A CN201710898867.7A CN201710898867A CN109586929A CN 109586929 A CN109586929 A CN 109586929A CN 201710898867 A CN201710898867 A CN 201710898867A CN 109586929 A CN109586929 A CN 109586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eting
conference terminal
place
conferenc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988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86929B (zh
Inventor
张永军
郭晓亮
杨阳
郑双喜
王岳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988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692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6979 priority patent/WO201906266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586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6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86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6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04N7/152Multipoint control unit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可以包括: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且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移动终端之间建立近场投屏通道;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近场投屏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显示内容;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投屏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Description

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会议”通常指多个参会人员在同一地点进行协商等活动。为了提升会议效率,可以向参会人员进行内容的投屏展示和讲解。而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议”已经由单个地点延伸扩展至多个地点,使得不同地点的用户均可以作为同一会议的参会人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包括:
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且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移动终端之间建立近场投屏通道;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近场投屏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显示内容;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投屏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包括:
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数据通道,且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移动终端之间建立近场数据通道;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近场数据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显示内容;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数据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装置,包括:
投屏通道建立单元,使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且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移动终端之间建立近场投屏通道;
投屏内容接收单元,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近场投屏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显示内容;
投屏内容传输单元,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投屏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装置,包括:
数据通道建立单元,使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数据通道,且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移动终端之间建立近场数据通道;
投屏内容接收单元,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近场数据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显示内容;
投屏内容传输单元,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数据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包括:
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且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近场投屏通道;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近场投屏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屏幕显示内容;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投屏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包括:
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数据通道,且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近场数据通道;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近场数据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屏幕显示内容;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数据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出了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装置,包括:
投屏通道建立单元,使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且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近场投屏通道;
投屏内容接收单元,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近场投屏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屏幕显示内容;
投屏内容传输单元,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投屏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出了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装置,包括:
数据通道建立单元,使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数据通道,且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近场数据通道;
投屏内容接收单元,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近场数据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屏幕显示内容;
投屏内容传输单元,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数据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场景示意图。
图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7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一定按照本说明书示出和描述的顺序来执行相应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其方法所包括的步骤可以比本说明书所描述的更多或更少。此外,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单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能被分解为多个步骤进行描述;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多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能被合并为单个步骤进行描述。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服务器11、网络12、会议终端13,以及手机131、PC132等用户设备14。
服务器11可以为包含一独立主机的物理服务器,或者该服务器11可以为主机集群承载的虚拟服务器,或者该服务器11可以为云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服务器11可以运行某一应用的服务器侧的程序,以实现该应用的相关业务功能,比如当该服务器11运行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程序时,可以实现为该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服务端。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不仅可以实现通讯功能,还可以作为诸多其他功能的集成化功能平台,比如对于审批事件(如请假、办公物品申领、财务等审批事件)、考勤事件、任务事件、日志事件等团体内部事件的处理,再比如订餐、采购等团体外部事件的处理,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在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中,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可以实现会议功能,并基于该会议功能实现对投屏内容、会议语音等的传输,以满足参会人员的投屏、讲解等需求。
较为具体地,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可以承载于相关技术中的即时通讯应用,比如企业即时通讯(Enterprise Instant Messaging,EIM)应用,例如Skype ForMicrosoft 等。当然,即时通讯功能仅为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支持的通讯功能之一,该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还能够实现更多诸如上述的其他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会议终端13可以被配置于多种类型的电子设备,比如智能投影仪、智能电视盒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在运行过程中,该会议终端13可以运行某一应用的客户端侧的程序,以实现该应用的相关业务功能,比如当该会议终端13运行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程序时,可以实现为该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
手机141、PC142等只是可以使用的部分类型的用户设备14。实际上,用户显然还可以使用诸如下述类型的电子设备:平板设备、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PDAs,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s)、可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智能电视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在运行过程中,该用户设备14可以运行某一应用的客户端侧的程序,以实现该应用的相关业务功能,比如当该用户设备14运行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程序时,可以实现为该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
需要指出的是: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的应用程序可以被预先安装在会议终端13或用户设备14上,使得该客户端可以在该会议终端13或用户设备14上被启动并运行;当然,当采用诸如HTML5技术的在线“客户端”时,无需在会议终端13或用户设备14上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即可获得并运行该客户端。
而对于会议终端13、用户设备14与服务器11之间进行交互的网络12,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在一实施例中,该网络12可以包括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和因特网。
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比如上述的服务器1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且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近场投屏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可以包括移动终端,比如手机、平板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可以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二会议终端的远程投屏通道建立指令;然后,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响应于所述远程投屏通道建立指令,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其中,服务器可以根据收到的来自发起方的会议发起请求,向第一会议终端发送远程投屏通道建立指令,从而在第一会议终端与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在各个会议终端上运行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这些会议终端可以通过客户端连接至服务器上运行的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服务端,从而通过该服务端与各个客户端之间的配合,在第一会议终端与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当任一参会人员需要实施投屏时,该任一参会人员所处的地点可以被作为上述的第一地点,而该地点处设置的会议终端被作为上述的第一会议终端;相应地,其他参会人员所处的区别于该第一地点的其他地点,均可以被作为上述的第二地点,且相应地点处设置的会议终端被作为上述的第二会议终端。因此,第一地点与第二地点、第一会议终端与第二会议终端,都只是相对概念,而并非绝对概念,即并非某一地点被固定为第一地点或第二地点。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地点与第二地点之间可以一一对应。在另一实施例中,单个第一地点可以对应于多个第二地点,即“第二地点”可以作为一种类型的地点的统称,使得多个第二地点的参会人员均可以对第一会议终端传输的投屏内容予以查看、对第一会议终端传输的会议语音进行收听、将自身发出的会议语音传输至第一会议终端等。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地点可以设置一台或多台会议终端,至少一台会议终端可以参与到与该地点相关的会议中,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例如,可以仅通过单台会议终端参与相关会议;或者,可以通过多台会议终端同时参与相关会议,以形成冗余配置;或者,可以通过多台会议终端同时参与相关会议,这些会议终端可以对相关会议的数据传输、处理等实现负载分担。
步骤204,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近场投屏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屏幕显示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在用户设备、第一会议终端上分别运行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使得用户设备与第一会议终端可以创建上述的近场投屏通道;其中,上述的投屏内容包含用户设备的屏幕显示内容,表明投屏内容不限于用户设备上运行的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的界面内容,也不限于用户设备上运行的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客户端所打开的文档内容,还可以包括诸如用户设备的操作系统的界面内容、其他应用程序的界面内容等,以便于向其他参会人员进行相关展示操作(比如演示某一应用程序的新功能等)。
步骤206,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投屏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会议终端、第二会议终端上分别运行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使得第一会议终端与第二会议终端可以创建上述的远程投屏通道,并且第一会议终端可以将来自用户设备的投屏内容传输至第二会议终端进行展示,从而使得参会人员可以通过用户设备向其他地点的其他参会人员进行远程的内容展示,尤其是针对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之外的其他应用程序的界面内容进行展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可以获取所述会议的会议预约信息,比如该第一会议终端可以从服务器处获取会议预约信息;当所述会议预约信息指示的会议地点包括所述第二地点时,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换言之,通过预先在各个地点(如会议室等)处设置会议终端,并记录各个地点与会议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使得第一会议终端确定出会议预约信息指示的第二地点后,可以查询该第二地点对应的绑定关系、并自动确定出设于该第二地点处的第二会议终端,从而在第一会议终端与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其中,当上述的绑定关系存储于服务器时,第一会议终端可以向服务器发起询问,以由服务器确定出与第二地点绑定的第二会议终端;或者,当上述的绑定关系存储于第一会议终端时,该第一会议终端可以自行确定出与第二地点绑定的第二会议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会议终端获取所述会议的会议预约信息指示的参会对象;当所述参会对象使用的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第二地点处时,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通过确定参会对象使用的用户设备,可以将该用户设备所处的地点作为该参会对象所处的地点;其中,可以预先记录各个用户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绑定关系,从而根据该绑定关系确定出与参会对象绑定的用户设备,或者可以将登录有参会对象的用户账号的电子设备确定为该参会对象使用的用户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地点处未设置会议终端时,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可以确定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以作为所述第二会议终端;然后,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其中,所述参会对象使用的用户设备可以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例如,当参会对象处于出差状态时,虽然该参会对象所处的地点未设置会议终端,但该参会对象仍然能够将使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用户设备作为个人的“会议终端”、与其他地点的会议终端建立远程投屏通道,以使得这些参会对象能够顺利参与到同一会议中,并获得相同的投屏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参会对象与参会人员可以完全一致;在另一实施例中,参会对象与参会人员可以存在差异,比如部分参会对象可以不参与会议、即这些参会并非参会人员,再比如部分非参会对象可以临时参与会议、即这些非参会对象属于参会人员。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会议终端接收任一用户针对所述会议发起的参与请求时,如果判定所述任一用户属于所述会议对应的会议预约信息指定的参会对象,第一会议终端可以确定所述任一用户对应的会议终端,以作为上述的第二会议终端,使其能够与第一会议终端建立远程投屏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会议终端接收任一用户针对所述会议发起的参与请求时,如果判定所述任一用户不属于所述会议对应的会议预约信息指定的参会对象,可以向所述会议的管理方发起询问;当所述管理方返回的询问结果为同意时,第一会议终端可以确定所述任一用户对应的会议终端,以作为上述的第二会议终端,使其能够与第一会议终端建立远程投屏通道,使得非参会对象也可以主动发起针对会议的参与请求,并在会议的管理方同意的情况下,无缝地参与到会议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可以建立远程语音通道,以传输会议语音;其中,针对远程语音通道的建立过程,可以参考上述的远程投屏通道的建立过程,此处不再赘述。因此,第一会议终端与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可以通过远程投屏通道实现远程的投屏内容传输,以及通过远程语音通道实现远程的会议语音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可以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近场语音通道,以传输会议语音。例如,当第一会议终端的拾音效果较差时,可以通过参会人员的用户设备实现更近距离的拾音,并通过近场语音通道传输至第一会议终端,以提升拾音效果;或者,当第一地点的会议场所较大时,第一会议终端可以通过近场语音通道将会议语音传输至各个用户设备,以供参会人员通过用户设备收听会议语音,以提升收听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多台用户设备建立近场语音通道时,确定所述多台用户设备中的链路最优设备(即该多台用户设备分别与该第一会议终端之间建立通讯链路,以实现相应的近场语音通道;其中,将这些通讯链路中的最优通讯链路对应的用户设备,作为该链路最优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会议终端通过所述近场语音通道与所述链路最优设备之间传输会议语音、避免与所述多台用户设备中的其他用户设备之间传输会议语音,以由所述链路最优设备向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会议语音的播放或采集,从而实现最优的音频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会议终端可以同时支持显示功能和音频功能,比如该会议终端被配置于智能电视时,该智能电视可以对投屏内容进行投影展示、对会议语音进行采集和播放。在另一实施例中,会议终端可以仅支持显示功能或音频功能,比如该会议终端被配置于智能投影仪时,该智能投影仪仅支持显示功能、不支持音频功能,可由该智能投影仪与会议电话等音频设备建立近场语音通道,通过将会议语音经由该近场语音通道发送至会议电话、由会议电话进行播放,以及由会议电话进行会议语音的采集;再比如该会议终端被配置于智能会议电话时,该智能会议电话仅支持音频功能、不支持显示功能,可由该智能会议电话与投影仪等显示设备建立近场投屏通道,通过将投屏内容经由该近场投屏通道发送至投影仪、由投影仪进行展示。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任意方式在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和远程语音通道,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举例而言,可以基于会议终端之间的对等网络,建立所述远程投屏通道和所述远程语音通道中至少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在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和远程语音通道,即便参会人员分布在多个地点,也可以采用相应的会议终端参与到会议中,可以极大地降低会议实现所受的限制。
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比如上述的服务器1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2,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数据通道,且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近场数据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可以包括移动终端,比如手机、平板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可以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二会议终端的远程数据通道建立指令;然后,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响应于所述远程数据通道建立指令,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数据通道。其中,服务器可以根据收到的来自发起方的会议发起请求,向第一会议终端发送远程数据通道建立指令,从而在第一会议终端与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数据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在各个会议终端上运行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这些会议终端可以通过客户端连接至服务器上运行的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服务端,从而通过该服务端与各个客户端之间的配合,在第一会议终端与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数据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当任一参会人员需要实施投屏时,该任一参会人员所处的地点可以被作为上述的第一地点,而该地点处设置的会议终端被作为上述的第一会议终端;相应地,其他参会人员所处的区别于该第一地点的其他地点,均可以被作为上述的第二地点,且相应地点处设置的会议终端被作为上述的第二会议终端。因此,第一地点与第二地点、第一会议终端与第二会议终端,都只是相对概念,而并非绝对概念,即并非某一地点被固定为第一地点或第二地点。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地点与第二地点之间可以一一对应。在另一实施例中,单个第一地点可以对应于多个第二地点,即“第二地点”可以作为一种类型的地点的统称,使得多个第二地点的参会人员均可以对第一会议终端传输的投屏内容予以查看、对第一会议终端传输的会议语音进行收听、将自身发出的会议语音传输至第一会议终端等。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地点可以设置一台或多台会议终端,至少一台会议终端可以参与到与该地点相关的会议中,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例如,可以仅通过单台会议终端参与相关会议;或者,可以通过多台会议终端同时参与相关会议,以形成冗余配置;或者,可以通过多台会议终端同时参与相关会议,这些会议终端可以对相关会议的数据传输、处理等实现负载分担。
步骤304,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近场数据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屏幕显示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在用户设备、第一会议终端上分别运行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使得用户设备与第一会议终端可以创建上述的近场数据通道;其中,上述的投屏内容包含用户设备的屏幕显示内容,表明投屏内容不限于用户设备上运行的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的界面内容,也不限于用户设备上运行的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客户端所打开的文档内容,还可以包括诸如用户设备的操作系统的界面内容、其他应用程序的界面内容等,以便于向其他参会人员进行相关展示操作(比如演示某一应用程序的新功能等)。
步骤306,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数据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会议终端、第二会议终端上分别运行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使得第一会议终端与第二会议终端可以创建上述的远程数据通道,并且第一会议终端可以将来自用户设备的投屏内容传输至第二会议终端进行展示,从而使得参会人员可以通过用户设备向其他地点的其他参会人员进行远程的内容展示,尤其是针对移动化团体办公平台的客户端之外的其他应用程序的界面内容进行展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可以获取所述会议的会议预约信息,比如该第一会议终端可以从服务器处获取会议预约信息;当所述会议预约信息指示的会议地点包括所述第二地点时,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数据通道。换言之,通过预先在各个地点(如会议室等)处设置会议终端,并记录各个地点与会议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使得第一会议终端确定出会议预约信息指示的第二地点后,可以查询该第二地点对应的绑定关系、并自动确定出设于该第二地点处的第二会议终端,从而在第一会议终端与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数据通道。其中,当上述的绑定关系存储于服务器时,第一会议终端可以向服务器发起询问,以由服务器确定出与第二地点绑定的第二会议终端;或者,当上述的绑定关系存储于第一会议终端时,该第一会议终端可以自行确定出与第二地点绑定的第二会议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会议终端获取所述会议的会议预约信息指示的参会对象;当所述参会对象使用的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第二地点处时,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数据通道。通过确定参会对象使用的用户设备,可以将该用户设备所处的地点作为该参会对象所处的地点;其中,可以预先记录各个用户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绑定关系,从而根据该绑定关系确定出与参会对象绑定的用户设备,或者可以将登录有参会对象的用户账号的电子设备确定为该参会对象使用的用户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地点处未设置会议终端时,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可以确定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以作为所述第二会议终端;然后,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远程数据通道。其中,所述参会对象使用的用户设备可以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例如,当参会对象处于出差状态时,虽然该参会对象所处的地点未设置会议终端,但该参会对象仍然能够将使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用户设备作为个人的“会议终端”、与其他地点的会议终端建立远程数据通道,以使得这些参会对象能够顺利参与到同一会议中,并获得相同的投屏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参会对象与参会人员可以完全一致;在另一实施例中,参会对象与参会人员可以存在差异,比如部分参会对象可以不参与会议、即这些参会并非参会人员,再比如部分非参会对象可以临时参与会议、即这些非参会对象属于参会人员。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会议终端接收任一用户针对所述会议发起的参与请求时,如果判定所述任一用户属于所述会议对应的会议预约信息指定的参会对象,第一会议终端可以确定所述任一用户对应的会议终端,以作为上述的第二会议终端,使其能够与第一会议终端建立远程数据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会议终端接收任一用户针对所述会议发起的参与请求时,如果判定所述任一用户不属于所述会议对应的会议预约信息指定的参会对象,可以向所述会议的管理方发起询问;当所述管理方返回的询问结果为同意时,第一会议终端可以确定所述任一用户对应的会议终端,以作为上述的第二会议终端,使其能够与第一会议终端建立远程数据通道,使得非参会对象也可以主动发起针对会议的参与请求,并在会议的管理方同意的情况下,无缝地参与到会议中。
在一实施例中,会议终端之间的远程数据通道还可以用于传输会议语音。因此,第一会议终端与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可以通过远程数据通道实现远程的投屏内容传输,以及远程的会议语音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之间的近场数据通道还可以传输会议语音。例如,当第一会议终端的拾音效果较差时,可以通过参会人员的用户设备实现更近距离的拾音,并通过近场数据通道传输至第一会议终端,以提升拾音效果;或者,当第一地点的会议场所较大时,第一会议终端可以通过近场数据通道将会议语音传输至各个用户设备,以供参会人员通过用户设备收听会议语音,以提升收听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多台用户设备建立近场数据通道时,可以确定所述多台用户设备中的链路最优设备(即该多台用户设备分别与该第一会议终端之间建立通讯链路,以实现相应的近场数据通道;其中,将这些通讯链路中的最优通讯链路对应的用户设备,作为该链路最优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会议终端通过所述近场数据通道与所述链路最优设备之间传输会议语音、避免与所述多台用户设备中的其他用户设备之间传输会议语音,以由所述链路最优设备向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会议语音的播放或采集,从而实现最优的音频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会议终端可以同时支持显示功能和音频功能,比如该会议终端被配置于智能电视时,该智能电视可以对投屏内容进行投影展示、对会议语音进行采集和播放。在另一实施例中,会议终端可以仅支持显示功能或音频功能,比如该会议终端被配置于智能投影仪时,该智能投影仪仅支持显示功能、不支持音频功能,可由该智能投影仪与会议电话等音频设备建立近场数据通道,通过将会议语音经由该近场数据通道发送至会议电话、由会议电话进行播放,以及由会议电话进行会议语音的采集;再比如该会议终端被配置于智能会议电话时,该智能会议电话仅支持音频功能、不支持显示功能,可由该智能会议电话与投影仪等显示设备建立近场数据通道,通过将投屏内容经由该近场数据通道发送至投影仪、由投影仪进行展示。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任意方式在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数据通道,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举例而言,可以基于会议终端之间的对等网络建立所述远程数据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在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数据通道,即便参会人员分布在多个地点,也可以采用相应的会议终端参与到会议中,可以极大地降低会议实现所受的限制。
为了便于理解,以企业即时通讯应用“企业微信”为例,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场景示意图。如图4所示,假定参会人员包括位于地点P1的用户A~用户F、位于地点P2的用户G和用户H、位于地点P3的用户L等,基于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可使上述参会人员均能够通过对应的设备查看投屏内容、收听会议语音。
在地点P1处,用户A使用手机41、用户E使用笔记本电脑44,且该地点P1处设有作为会议终端的智能会议电话43、作为投屏设备的智能电视42,其中手机41上运行有企业微信客户端1、笔记本电脑44上运行有企业微信客户端3,而智能电视42上运行有企业微信客户端21、智能会议电话43上运行有企业微信客户端22。由于在会议过程中,涉及到投屏内容的展示和会议语音的播放,但智能会议电话43通常仅支持音频功能、不具备显示功能,因而通过智能电视42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21与智能会议电话43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22,使得智能会议电话43可与智能电视42建立近场投屏通道,智能会议电话43可将投屏发送至智能电视42,从而由该智能电视42对投屏内容进行展示、满足投屏需求。
在地点P2处,设有作为会议终端的智能投影仪45,该智能投影仪45上运行有企业微信客户端4,可以通过该智能投影仪45向用户G和用户H实现展示投屏内容和播放会议语音等功能。在地点P3处,用户L使用手机46,由于地点P3处并未设置会议电话、智能投影仪等会议终端,可以将该手机46作为用户L对应的会议终端,与地点P1、地点P2处的会议终端建立远程投屏通道和远程语音通道;其中,该手机46上运行有企业微信客户端5,使得该手机46可以实现展示投屏内容和播放会议语音等功能。
假定用户A向其他参会人员进行投屏演示和讲解,该过程分别涉及到地点P1处的用户B~用户F等参会人员的近场会议场景,以及地点P2处的用户G和用户H、地点P3处的用户L等参会人员的远程会议场景,下面将分别进行描述。
针对近场会议场景:
由于用户A与用户B~用户F均处于同一地点P1,使得用户B~用户F通常能够直接听到用户A的讲解,因而通常仅涉及到对于投屏内容的展示。
在一实施例中,用户A使用手机41,该手机41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1与智能会议电话43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22之间建立近场投屏通道,并通过该近场投屏通道实现数据交互,则投屏内容可从手机41发送至智能会议电话43,而智能会议电话43进一步将投屏内容传输至智能电视42,使得智能电视42可以对投屏内容进行投屏展示,以供地点P1处的用户B~用户F等参会人员进行观看。
其中,手机41传输的投屏内容可以包括任何屏幕显示内容;换言之,手机41的屏幕上显示的任何内容,均可以作为投屏内容传输至智能会议电话43,并进而传输至智能投影仪45、手机46等,以向所有参会人员予以展示。具体的,手机41的屏幕显示内容可以包括:企业微信客户端1展示的界面内容、企业微信客户端1打开的文档的界面内容、手机41上运行的除了企业微信客户端1之外的其他应用程序展示的界面内容、该其他应用程序打开的文档的界面内容、手机41的操作系统的界面内容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当用户E距离智能电视42的距离较远时,用户E使用的笔记本电脑44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3可以与上述的企业微信客户端1或企业微信客户端22之间建立近场投屏通道,使得该企业微信客户端3可以获得手机41上的投屏内容,则用户E可以在笔记本电脑44上观看该投屏内容。
其中,由于手机41、笔记本电脑44、智能会议电话43等均位于同一地点P1,这些设备之间可以基于蓝牙等近场通讯协议建立上述的近场投屏通道;当然,这些设备之间也可以基于远程通讯协议建立远程投屏通道,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其中基于远程通讯协议建立远程投屏通道的过程详见下文,此处暂不赘述。
针对远程会议场景:
由于地点P2处的用户G和用户H、地点P3处的用户L等,与地点P1处的用户A处于不同地点,因而涉及到对于投屏内容的展示和会议语音的播放。
在投影内容的展示过程中,需要由用户A将投屏内容分别提供至地点P2处的用户G和用户H、地点P3处的用户L等。以地点P2处的用户G和用户H为例,智能会议电话43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22与智能投影仪45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4之间可以建立远程的远程投屏通道,智能会议电话43可以通过该远程投屏通道将投屏内容发送至智能投影仪45、由智能投影仪45将该投屏内容向用户G和用户H进行展示;类似地,对于地点P3处的用户L,智能会议电话43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22与手机46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5之间可以建立远程的远程投屏通道,智能会议电话43可以通过该远程投屏通道将投屏内容发送至手机46、由手机46将该投屏内容向用户L进行展示。
在建立远程的远程投屏通道的过程中,用户A可以通过企业微信客户端1向企业微信服务端发起投屏请求,使得企业微信服务端确定出地点P1处的智能会议电话43、用户G和用户H对应的智能投影仪45、用户L对应的手机46,从而通过该智能会议电话43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22、智能投影仪45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4、手机46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5,在智能会议电话43、智能投影仪45、手机46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其中,用户A可以向企业微信服务端指明希望建立远程投屏通道的设备为智能会议电话43、智能投影仪45和手机46,或者用户A可以向企业微信服务端指明自己希望与用户G、用户H和用户L实现投屏,并由企业微信服务端确定相应的设备为智能会议电话43、智能投影仪45和手机46,或者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出智能会议电话43、智能投影仪45和手机46,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用户A可以通过手机41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1向企业微信服务端发起投屏请求,该投屏请求中可以包括智能会议电话43、智能投影仪45、手机46的ID信息,使得企业微信服务端通过该智能会议电话43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22、该智能投影仪45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4、手机46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5,在智能会议电话43、智能投影仪45、手机46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并由智能会议电话43将投屏内容发送至智能投影仪45、手机46。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投屏请求中也可以仅提供智能会议电话43的ID信息,而由企业微信服务端通过其他方式确定出用户G和用户H对应的智能投影仪45、用户L对应的手机46,比如仅在投屏请求中提供用户G、用户H和用户L的身份信息,而由企业微信服务端根据该身份信息确定出用户G和用户H对应的智能投影仪45、用户L对应的手机46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有参会人员对应的会议终端之间均可以相互建立远程投屏通道,使得会议过程中如果需要更换投屏内容,比如在用户A完成讲解、更换为用户G来实施讲解,使得投屏内容的来源(对于地点P2处的智能投影仪45、地点P3处的手机46等会议终端而言)需要由智能会议电话43替换为智能投影仪45,基于各个会议终端之间相互建立的远程投屏通道,可以确保投屏内容的无缝切换,有助于提升会议效率和连续性。
在建立远程的远程语音通道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参会人员都可能在会议中发言,因而需要确保可以采集到每个参会人员的会议语音、并提供至其他参会人员。在一实施例中,对于每一地点处的会议终端,比如地点P1处的智能会议电话43、地点P2处的智能投影仪45、地点P3处的手机46等,可以基于智能会议电话43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22、智能投影仪45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4、手机46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5,在智能会议电话43、智能投影仪45和手机46之间建立远程语音通道,使得地点P1、地点P2、地点P3处的所有参会人员均能够通过该远程语音通道在相互之间实现音频传输,完成会议讨论。其中,远程语音通道的建立方式可以参考上述的远程投屏通道,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当同一地点存在多台支持音频功能的设备时,比如地点P1处除了作为会议终端的智能会议电话43之外,还可以包括手机41、笔记本电脑44等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可以与智能会议电话43之间建立近场语音通道;然后,当地点P1处的用户A~用户F发言时,可以选用这些电子设备中拾音效果最优的设备采集相应的音频内容,并通过近场语音通道传输至智能会议电话43,从而由智能会议电话43进一步通过远程语音通道传输至智能投影仪45、手机46等进行播放。类似地,当地点P2、地点P3等处的参会人员发言时,可以选用地点P1处的播放效果最优的电子设备播放相应的音频内容。通过对拾音效果或播放效果最优的电子设备(拾音效果最优的设备与播放效果最优的电子设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进行选择,可以保障会议语音具有更高的清晰度,以提升会议质量。当然,如果上述电子设备的拾音效果或播放效果劣于会议终端,可以直接通过会议终端实现音频功能。
其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选取拾音效果最优或播放效果最优的电子设备,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例如,在一种情况下,企业微信服务端可以控制各个电子设备上运行的企业微信客户端实施音频的试采样或试播放,并对相应的尝试结果进行参数分析,比如失真参数、频响参数等,以确定出拾音效果最优或播放效果最优的电子设备。在另一种情况下,企业微信服务端可以检测各个电子设备建立的近场语音通道的链路质量,并将链路最优的电子设备确定为拾音效果最优或播放效果最优的电子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本说明书中的远程投屏通道和远程语音通道可以基于任意通讯协议来建立,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举例而言,多台会议终端之间可以基于对等网络建立远程投屏通道和远程语音通道。
综上所述,通过在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与该第一地点处的第一会议终端建立近场投屏通道,以及在该第一会议终端与第二地点处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使得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可以对该用户设备上的屏幕显示内容予以查看。
图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5,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502、内部总线504、网络接口506、内存5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5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5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508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会议内容的传输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6,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会议内容的传输装置可以包括:
投屏通道建立单元61,使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且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近场投屏通道;
投屏内容接收单元62,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近场投屏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屏幕显示内容;
投屏内容传输单元63,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投屏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可选的,所述投屏通道建立单元61具体用于:
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二会议终端的远程投屏通道建立指令;
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响应于所述远程投屏通道建立指令,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
可选的,所述投屏通道建立单元61具体用于:
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获取所述会议的会议预约信息;
当所述会议预约信息指示的会议地点包括所述第二地点时,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
可选的,所述投屏通道建立单元61具体用于:
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获取所述会议的会议预约信息指示的参会对象;
当所述参会对象使用的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第二地点处时,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
可选的,所述投屏通道建立单元61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二地点处未设置会议终端时,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确定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以作为所述第二会议终端;
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
可选的,所述投屏通道建立单元61具体用于:
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基于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的对等网络,建立所述远程投屏通道。
可选的,还包括:
远程语音通道建立单元64,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语音通道,以传输会议语音。
可选的,还包括:
近场语音通道建立单元65,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近场语音通道,以传输会议语音。
可选的,还包括:
设备确定单元66,当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多台用户设备建立近场语音通道时,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确定所述多台用户设备中的链路最优设备;
近场传输单元67,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通过所述近场语音通道与所述链路最优设备之间传输会议语音、避免与所述多台用户设备中的其他用户设备之间传输会议语音,以由所述链路最优设备向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会议语音的播放或采集。
可选的,所述用户设备可以包括移动终端,比如手机、平板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请参考图7,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会议内容的传输装置可以包括:
数据通道建立单元71,使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数据通道,且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近场数据通道;
投屏内容接收单元72,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近场数据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屏幕显示内容;
投屏内容传输单元73,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数据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可选的,所述用户设备可以包括移动终端,比如手机、平板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机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盘存储、量子存储器、基于石墨烯的存储介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且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移动终端之间建立近场投屏通道;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近场投屏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显示内容;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投屏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包括: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二会议终端的远程投屏通道建立指令;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响应于所述远程投屏通道建立指令,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包括: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获取所述会议的会议预约信息;
当所述会议预约信息指示的会议地点包括所述第二地点时,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包括: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获取所述会议的会议预约信息指示的参会对象;
当所述参会对象使用的移动终端位于所述第二地点处时,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包括:
当所述第二地点处未设置会议终端时,所述第一会议终端确定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移动终端,以作为所述第二会议终端;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移动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包括: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基于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的对等网络,建立所述远程投屏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语音通道,以传输会议语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移动终端之间建立近场语音通道,以传输会议语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多台移动终端建立近场语音通道时,确定所述多台移动终端中的链路最优设备;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通过所述近场语音通道与所述链路最优设备之间传输会议语音、避免与所述多台移动终端中的其他移动终端之间传输会议语音,以由所述链路最优设备向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会议语音的播放或采集。
10.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数据通道,且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移动终端之间建立近场数据通道;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近场数据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显示内容;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数据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11.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投屏通道建立单元,使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且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移动终端之间建立近场投屏通道;
投屏内容接收单元,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近场投屏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显示内容;
投屏内容传输单元,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投屏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通道建立单元具体用于:
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二会议终端的远程投屏通道建立指令;
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响应于所述远程投屏通道建立指令,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通道建立单元具体用于:
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获取所述会议的会议预约信息;
当所述会议预约信息指示的会议地点包括所述第二地点时,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通道建立单元具体用于:
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获取所述会议的会议预约信息指示的参会对象;
当所述参会对象使用的移动终端位于所述第二地点处时,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通道建立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二地点处未设置会议终端时,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确定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移动终端,以作为所述第二会议终端;
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移动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通道建立单元具体用于:
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基于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的对等网络,建立所述远程投屏通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远程语音通道建立单元,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语音通道,以传输会议语音。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近场语音通道建立单元,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移动终端之间建立近场语音通道,以传输会议语音。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备确定单元,当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多台移动终端建立近场语音通道时,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确定所述多台移动终端中的链路最优设备;
近场传输单元,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通过所述近场语音通道与所述链路最优设备之间传输会议语音、避免与所述多台移动终端中的其他移动终端之间传输会议语音,以由所述链路最优设备向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会议语音的播放或采集。
20.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通道建立单元,使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数据通道,且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移动终端之间建立近场数据通道;
投屏内容接收单元,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近场数据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显示内容;
投屏内容传输单元,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数据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21.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且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近场投屏通道;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近场投屏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屏幕显示内容;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投屏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22.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数据通道,且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近场数据通道;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近场数据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屏幕显示内容;
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数据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23.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投屏通道建立单元,使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远程投屏通道,且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近场投屏通道;
投屏内容接收单元,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近场投屏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屏幕显示内容;
投屏内容传输单元,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投屏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24.一种会议内容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通道建立单元,使会议的第一地点处设置的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会议的第二地点处设置的第二会议终端之间建立数据通道,且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与所述第一地点处的参会人员使用的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近场数据通道;
投屏内容接收单元,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近场数据通道传输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屏幕显示内容;
投屏内容传输单元,使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通过所述远程数据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会议终端,以向所述第二地点处的参会人员进行展示。
CN201710898867.7A 2017-09-28 2017-09-28 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586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98867.7A CN109586929B (zh) 2017-09-28 2017-09-28 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CT/CN2018/106979 WO2019062667A1 (zh) 2017-09-28 2018-09-21 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98867.7A CN109586929B (zh) 2017-09-28 2017-09-28 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6929A true CN109586929A (zh) 2019-04-05
CN109586929B CN109586929B (zh) 2022-04-12

Family

ID=65900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98867.7A Active CN109586929B (zh) 2017-09-28 2017-09-28 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86929B (zh)
WO (1) WO201906266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9738A (zh) * 2019-06-27 2019-10-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460506A (zh) * 2019-08-08 2019-11-15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Led投屏联网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556276A (zh) * 2020-04-29 2020-08-18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会议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12331202A (zh) * 2020-11-04 2021-02-05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投屏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1429B (zh) * 2022-01-14 2024-02-2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投屏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34115A (ja) * 2006-06-16 2007-12-27 Sky Kk プロジェクター連携会議支援システム
CN105991962A (zh) * 2015-02-03 2016-10-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5666900U (zh) * 2016-06-14 2016-10-26 广州市兴视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安卓的便携式智能会议系统
CN206226634U (zh) * 2016-10-13 2017-06-06 上海分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实时投屏系统
CN107168675A (zh) * 2017-07-04 2017-09-15 微鲸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浏览器Web的远程同屏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34115A (ja) * 2006-06-16 2007-12-27 Sky Kk プロジェクター連携会議支援システム
CN105991962A (zh) * 2015-02-03 2016-10-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5666900U (zh) * 2016-06-14 2016-10-26 广州市兴视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安卓的便携式智能会议系统
CN206226634U (zh) * 2016-10-13 2017-06-06 上海分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实时投屏系统
CN107168675A (zh) * 2017-07-04 2017-09-15 微鲸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浏览器Web的远程同屏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9738A (zh) * 2019-06-27 2019-10-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389738B (zh) * 2019-06-27 2022-11-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460506A (zh) * 2019-08-08 2019-11-15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Led投屏联网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556276A (zh) * 2020-04-29 2020-08-18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会议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12331202A (zh) * 2020-11-04 2021-02-05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投屏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31202B (zh) * 2020-11-04 2024-03-01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投屏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62667A1 (zh) 2019-04-04
CN109586929B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86929A (zh) 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8605132B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program products for managing resource distribution among a plurality of server applications
US8219616B2 (en) Use of information channels to provide communications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CN104363476B (zh) 一种基于在线直播的组队活动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9562296A (zh) 云游戏设备交接
CN106385603B (zh) 媒体文件的消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326290A (zh) 实况内容和录制的内容的同时观看
CN104901815B (zh) 一种用户终端的分组方法、会议服务器、会议系统
CN105338287B (zh) 一种视频会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Huang et al. The convergenc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gains momentum
CN104468845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811423A (zh) 位置信息的共享方法和装置
CN107301028B (zh) 一种基于多人远程通话的音频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847316A (zh) 一种信息共享方法和系统、一种客户端及一种服务器
US9235552B1 (en) Collaborative audio recording of an event by multiple mobile devices
CN114500130A (zh) 音频数据推送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295014A1 (en) Multi-group virtual event system
CN104348700B (zh) 用于发布微博的方法和系统
CN108337556B (zh) 用于播放影音文件的方法和装置
Paravati et al. An open and scalable architecture for delivering 3D shared visualization services to heterogeneous devices
WO2023229748A1 (en) Automation of audio and viewing perspectives for bringing focus to relevant activity of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CN105897867A (zh) 交互信息的共享处理方法、车载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9408757A (zh) 问答内容分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066520A (zh) 基于区块链的营销活动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05472299B (zh) 视频互动方法、系统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