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5193A - 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5193A
CN109585193A CN201811530342.9A CN201811530342A CN109585193A CN 109585193 A CN109585193 A CN 109585193A CN 201811530342 A CN201811530342 A CN 201811530342A CN 109585193 A CN109585193 A CN 109585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oving contact
arc
switching device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303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85193B (zh
Inventor
南添
陆春香
沈迪
刘万里
姚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Glory (tianjin)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Glory (tianjin)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Glory (tianjin)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rst Glory (tianjin)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303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51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85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5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85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5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2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01H9/0264Protective covers f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8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4Stationary parts for restricting or subdividing the arc, e.g. barrier pl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8Auxiliary contacts on to which the arc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main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2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01H2009/0285Casings overmoulded over assembled switch or rela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装置,包括:绝缘外壳,其内能移动地设有绝缘梁,所述绝缘梁上设有至少一个灭弧结构;至少一组触头部,所述触头部包括能相接触或分离的静触头和至少一个动触头,所述静触头连接在所述绝缘外壳上,所述至少一个动触头连接在所述绝缘梁上。本发明的开关装置,将灭弧结构设置在绝缘梁内,不仅可使该开关装置实现较好的灭弧效果,而且有效减小了开关装置的体积。

Description

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对电气产品逐渐提出小型化、高参数的要求。所以就要求隔离开关小型化而且又能满足交直流接通和分断的能力,并始终满足温升的要求。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隔离开关及其触头系统,通过双断点进行接通和分断电流,在有限空间内,电弧熄灭比较困难,从而触头接触面不可避免的会烧损,甚至会导致产品无法正常分合而引起短路。在产品应用中,低压塑壳断路器和低压隔离开关共同使用为构成低压配电网络元件的主要形式,传统的使用方法:塑壳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之间连接必须分别使用连接母排或者连接导线,这样需要较大空间,从而增大配电柜的体积和成本。
另外,目前市场上常用隔离开关的触头系统中,其动触头的结构只设置一组供导电使用的接触触头,该结构形成的隔离开关如果在接通或分断不同性质的负载电流时,产生的电弧将严重地烧损接触触头的外表面或者触头本体。待隔离开关再次接通电流时,其动触头与静触头的接触面将产生极大的电阻乃至两触头根本无法导通电流,因此,会使隔离开关因在分断或接通不同性质负载后造成产品温升高,降低导电性能和损坏的严重后果。另外,为了保证产品具有可靠的动、热稳定性,只能采取增加触头压力的方法,但过大的触头压力又会增加产品的操作力,从而给使用者造成不便。
再有,目前市场上公开的动触头,往往是单片设置,或者是厚度较薄,动触头在使用过程中反复与静触头碰撞,当触头分断时会产生电弧,若触头接触表面被电弧烧蚀,则会导致隔离开关无法正常工作,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配电系统的要求也更高,对隔离开关而言,需要其能承受一段时间的高电流而不熔焊,这样尽可能使损失限制在局部范围内,因此,提高短时耐受电流也是隔离开关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
现有的隔离开关存在以下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1、现有的隔离开关没有专门的灭弧装置,不能切断负荷电流及短路电流,在使用时无法避免触头接触表面被电弧烧蚀,接触质量无法保证。
2、有些隔离开关虽然设置了灭弧装置,但灭弧装置设置在隔离开关的基座内,这种设置方式导致相间距离较大,进而导致隔离开关的整体体积较大,此外,隔离开关在连接塑壳断路器时需要转接母线,和其配套使用的配电柜柜体相应的安装空间也随之增大,造成安装使用的不便。
3、隔离开关的动静触头分离时产生的电弧会烧损触头表面,导致隔离开关无法正常工作;
4、现有的隔离开关短时耐受电流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关装置,采用将灭弧结构设置在绝缘梁内,不仅可使该开关装置实现较好的灭弧效果,而且有效减小了开关装置的体积。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关装置,包括:
绝缘外壳,其内能移动地设有绝缘梁,所述绝缘梁上设有至少一个灭弧结构;
至少一组触头部,所述触头部包括能相接触或分离的静触头和至少一个动触头,所述静触头连接在所述绝缘外壳上,所述至少一个动触头连接在所述绝缘梁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触头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在所述触头部的所述至少一个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相靠近的状态下,所述动触头能通过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先接触;在所述触头部的所述至少一个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相远离的状态下,所述动触头能通过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后分离。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动触头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动触头的长度,所述静触头具有弧区部和主接触区部,所述弧区部能与所述第二动触头接触,所述主接触区部能与所述第一动触头接触。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接触区部的中心与所述弧区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第一动触头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动触头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b,则有a<b。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动触头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动触头的长度,所述静触头具有能与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相接触的接触区部。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动触头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动触头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凸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凸台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凸台相抵触。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均为圆柱体或环形凸台。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灭弧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梁上的灭弧室及设置在所述灭弧室内的多个灭弧栅片。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灭弧室相连通。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灭弧室内设有挡弧板,所述挡弧板位于所述多个灭弧栅片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所述挡弧板上设有多个通孔。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外壳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设置。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外壳内设有多个磁性体,所述触头部的所述至少一个动触头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磁性体。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体为磁铁或磁钢。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头部的所述至少一个动触头的一侧设有所述至少一个灭弧结构,所述触头部的所述至少一个动触头的另一侧设有隔弧板,所述隔弧板设置在所述绝缘梁上。
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特点及优点是:
1、通过将多个灭弧栅片装配在绝缘梁内构成有效灭弧结构,并对应在绝缘梁底部的第一通孔和绝缘外壳的第二通孔对应,使电弧气体形成顺畅的通道,排气和散热比较容易,电弧熄灭容易,从而提高产品的分断能力。
2、动触头和静触头分断点接近灭弧室,使电弧比较容易进入灭弧室,电弧能快速熄灭,提高产品分断能力。
3、采用在绝缘外壳内增加磁钢或者导磁体,利用磁场改变电弧粒子方向,使电弧更容易进入灭弧室,通过灭弧室灭弧,从而更快的熄灭电弧,提高产品在直流情况下的分断能力。
4、该开关装置和断路器能直接连接,节省了产品在柜内的空间。
5、触头部的各动触头由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组合而成,当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可对电流进行分流,从而在同样的触头压力下,可提高开关装置的短耐能力。另外,当第二动触头被烧损后,不影响第一动触头与静触头的良好接触,从而保证开关装置的有效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去掉上外壳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与断路器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另一视角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动触头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一实施例的静触头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静触头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绝缘梁的俯视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绝缘梁的仰视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绝缘梁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仰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部分机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绝缘外壳;11、容纳槽;12、第二通孔;2、触头部;21、静触头;211、弧区部;211’、接触区部;212、主接触区部;213、引弧点;213’、引弧点;22、动触头;22’、动触头;221、第一动触头;221’、第一动触头;2211、第一凸台;222、第二动触头;222’、第二动触头;2222、第二凸台;223、弹性件;3、绝缘梁;31、灭弧结构;311、灭弧室;312、灭弧栅片;32、通槽;33、第一通孔;34、凸台;4、隔弧板;5、挡弧板;51、通孔;6、磁性体;7、断路器;10、开关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上”、“下”、“左”、“右”等方位用语以图1中所示位置为准。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关装置10,包括绝缘外壳1和至少一组触头部2,其中:绝缘外壳1内能移动地设有绝缘梁3,所述绝缘梁3上设有至少一个灭弧结构31;所述触头部2包括能相接触或分离的静触头21和至少一个动触头22,所述静触头21连接在所述绝缘外壳1上,所述至少一个动触头22连接在所述绝缘梁3上。本发明采用将灭弧结构31设置在绝缘梁3内的结构,不仅能使该开关装置实现较好的灭弧效果,而且有效减小了开关装置的体积。
具体的,绝缘外壳1可由上外壳和下外壳对扣组成,图1为去掉上外壳后的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绝缘外壳1的中部设有能容纳绝缘梁3的容纳槽11,该绝缘梁3能在容纳槽11中左右移动。在本发明中,根据开关装置的相数,该绝缘梁3上可设有一个灭弧结构31、两个灭弧结构31或更多数量的灭弧结构31,在此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该绝缘梁3上设有四个灭弧结构31,四个灭弧结构31沿绝缘梁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开关装置的相数,该开关装置可设有一个触头部2、两个触头部2或更多数量的触头部2,在本实施例中,该开关装置具有四个触头部2。在本发明中,各触头部2均包括静触头21和至少一个动触头22,其中,静触头21连接在绝缘外壳1上,至少一个动触头22连接在绝缘梁3上。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静触头21固设在绝缘外壳1上,其一端位于绝缘外壳1内,其另一端伸出绝缘外壳1与其他配套电器(例如断路器7)电连接,如图2所示。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当触头部2具有两个静触头21时,两个静触头21呈对称布置于绝缘外壳1的两侧,至少一个动触头22的两端分别自绝缘梁3的两侧伸出,以与对应的静触头21接触或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各触头部2具有两个动触头22,如图3和图4所示,当两个动触头22与静触头21接触时,静触头21被夹设在两个动触头22之间。具体的,如图10所示,在绝缘梁3上设有前后贯通的多个通槽32,各通槽32内用于放置各触头部2的两个动触头22;其中,位于通槽32上方的动触头22与通槽32的顶壁之间、以及位于通槽32下方的动触头22与通槽32的底壁之间分别夹设有弹性件223,通过弹性件223对动触头22施加压力,以将动触头22固定在绝缘梁3内。当绝缘梁3在绝缘外壳1内左右滑动时,各动触头22能随绝缘梁3一起运动,各动触头22的两端能分别与对应的静触头21闭合或断开,从而实现电路的闭合或断开。
在另一可行的实施例中,该触头部2可设有一个动触头22,该一个动触头22连接在绝缘梁3上,并能随绝缘梁3的移动实现与静触头21的接触或分离,该动触头22可与静触头21的上侧面接触或与静触头21的下侧面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该动触头22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动触头221和第二动触头222,在触头部2的至少一个动触头22与静触头21相靠近的状态下,该动触头22能通过该第二动触头222与静触头21先接触;在触头部2的至少一个动触头22与静触头21相远离的状态下,该动触头22能通过该第二动触头222与静触头21后分离。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该第一动触头221的长度大于第二动触头222的长度,如图7所示,该静触头21具有弧区部211和主接触区部212,该弧区部211能与第二动触头222接触,该主接触区部212能与第一动触头221接触。
具体的,第一动触头221和第二动触头222沿绝缘梁3的滑动方向平行设置,在第一动触头221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台2211,在第二动触头22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凸台2222,第一凸台2211和第二凸台2222相抵触,第一凸台2211和第二凸台2222除了具有定位作用外,还保证第一动触头221和第二动触头22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从而实现分流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凸台2211和第二凸台2222均为圆柱体或环形凸台。
该静触头21的一端设有与动触头22分合的接触区,其另一端设有接线端,通过该接线端与外部用电设备连接,当动触头22和静触头21接触时,能实现整个电路的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静触头21的接触区包括弧区部211和主接触区部212,该主接触区部212的宽度小于弧区部211的宽度,其中,该弧区部211和第二动触头222接触,该主接触区部212和第一动触头221接触,如图5和图7所示,该主接触区部212的中心与弧区部21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a,该第一动触头221的中心和第二动触头22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b,则有a<b,采用此种结构,可以保证当第一动触头221和静触头21完全分开时,该第二动触头222仍然和静触头21处于接触状态。
请参阅图1所示,在合闸时,绝缘梁3带动各触头部2的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动触头22向靠近对应的静触头21的方向滑动,该第二动触头222首先接触到静触头21的弧区部211,此时电路接通,随后绝缘梁3继续带动动触头22滑动,该第一动触头221与静触头21的主接触区部212接触,直到静触头21完全位于上下两个动触头22之间,如图3和图4所示。
在分闸时,绝缘梁3带动各触头部2的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动触头22向远离对应的静触头21的方向滑动,第一动触头221与静触头21的主接触区部212首先分离,第二动触头222和静触头21的弧区部211还处于相接触的状态,此时电路仍处于接通状态,然后绝缘梁3继续带动动触头22滑动,直到第二动触头222和弧区部211分离,此时电路被切断,该第二动触头222和弧区部211之间产生电弧,如图7所示,此时静触头21的引弧点213位于主接触区部212和弧区部211相交的区域,当第二动触头222和弧区部211产生的电弧烧损静触头21时,会在此区域产生堆料,待下个接触周期内,该区域产生的堆料不会影响第一动触头221和静触头21的接触,从而不影响电路的分断。
由上述运动过程可知,该动触头22由第一动触头221和第二动触头222组成,第一动触头221和第二动触头222分别与静触头21的不同区域接触,第二动触头222作为弧触头最先和静触头21接触,最后和静触头21分开,即使第二动触头222烧损,也不会影响第一动触头221和静触头21的接触,从而保证开关装置的正常工作。
此外,由于将动触头22设为由第一动触头221和第二动触头222的组合式结构,当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组合式的动触头22有分流的作用,因此在同样的弹性件223的压力下,该动触头22的短时耐受电流得到提高。
在另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该动触头22’的第一动触头221’的长度等于第二动触头222’的长度,如图9所示,该静触头21’具有能与第一动触头221’和第二动触头222’相接触的接触区部211’。
具体的,该实施例中的动触头22’具有两个长度相等的第一动触头221’和第二动触头222’,对应的,静触头21’的弧区部和主接触区部为同一区域,也即接触区部211’。该实施例的运动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运动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该实施例中,静触头21’的引弧点213’位于接触区部211’的端点位置,当动触头22’和接触区部211’产生的电弧烧损静触头21’时,会在此区域产生堆料,待下个接触周期内,该区域产生的堆料将会对第二动触头222’和静触头21’的接触产生影响,从而对电路的分断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影响第一动触头221’与静触头21’的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该灭弧结构31包括设置在绝缘梁3上的灭弧室311及设置在灭弧室311内的多个灭弧栅片312。
具体的,如图10所示,在绝缘梁3上设有前后贯通的多个灭弧室311,多个灭弧室311间隔设置,两两相邻的灭弧室311之间为通槽32,在每个灭弧室311内均设有多个灭弧栅片312,该些灭弧栅片312沿绝缘梁3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其可随绝缘梁3一起运动。在本发明中,绝缘梁3的两侧还分别间隔设有多个隔弧板4,两两相邻的隔弧板4之间为一个灭弧结构31和一个通槽32。该隔弧板4的一端设于绝缘梁3上,并可和绝缘梁3一起运动,实现相与相之间的绝缘。
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该绝缘梁3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33,该第一通孔33与灭弧室311相连通。具体的,在绝缘梁3靠近绝缘外壳1的下外壳的一面(也即,绝缘梁3的底面)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3,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个第一通孔33的一侧设有凸台34,凸台34连接在绝缘梁3的下底面上,该第一通孔33设于灭弧室311内的多个灭弧栅片312的下方,电弧产生的气体可以从第一通孔33内排出,有利于灭弧,该第一通孔33用来排放灭弧后的气体。该些凸台34的作用与隔弧板4的作用相同,和隔弧板4共同实现该开关装置的相间绝缘。
更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灭弧室311内设有挡弧板5,该挡弧板5位于多个灭弧栅片312与第一通孔33之间,该挡弧板5上设有多个通孔51。具体的,在绝缘梁3的每个灭弧室311内,位于多个灭弧栅片312的下方设有该挡弧板5,该挡弧板5位于多个灭弧栅片312和第一通孔33之间;在挡弧板5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通孔51,该挡弧板5一方面可以用来固定灭弧栅片312,另一方面设在挡弧板5上的多个通孔51可以用来排放灭弧后的气体。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该绝缘外壳1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2,该第二通孔12与第一通孔33相对设置。也即,在绝缘外壳1的下外壳上相对于绝缘梁3底部的多个第一通孔33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2,以满足更好的灭弧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该绝缘外壳1内设有多个磁性体6,该触头部2的至少一个动触头2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该磁性体6。如图14所示,该些磁性体6分别对称设置在绝缘外壳1的上外壳和下外壳内,并设置在靠近静触头21的两侧,对应动触头22运动的区域范围。该开关装置在交直流分断过程中,该些磁性体6起到辅助灭弧作用,从而提高开关装置的接通分断性能。
当开关装置用在直流场合时,该些磁性体6为磁铁或磁钢;当开关装置用在交流场合时,该些磁性体6为导磁体。在具体的应用中,可在磁性体6上设置盖体,盖体通过螺丝等方式与绝缘外壳1固定在一起,以达到固定磁性体6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相数为一个以上的实施例中,该灭弧结构31的数量和触头部2的数量分别与开关装置的相数相同,且位于绝缘梁3上的各触头部2的至少一个动触头22的一侧设有该灭弧结构31,该触头部2的至少一个动触头22的另一侧设有隔弧板4。
该开关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灭弧结构31分布在动触头22的一侧,隔弧板4分布在动触头22的另一侧,相邻两极隔弧板4与绝缘外壳1对应的空间形成腔体,绝缘梁3在绝缘外壳1内左右滑动,从而带动多个动触头22和多个灭弧结构31随其一起运动。当各动触头22和对应的静触头21接触时,电路接通,当各动触头22和对应的静触头21分开时,第二动触头222和弧区部211之间产生电弧,如图7所示,此时引弧点213位于主接触区部212和弧区部211相交的区域,形成电弧束能量高,热量大容易烧损触头。如图15所示,区域B为电弧区域,与此同时多个灭弧栅片312也进入弧区,从而吸引电弧进入灭弧室。当电弧进入灭弧室311后,经过灭弧栅片312的层层过滤,电弧大大减弱,起到快速灭弧效果,灭弧后的气体通过设置在挡弧板5上的通孔51、设置在绝缘梁3底部的第一通孔33及设置在绝缘外壳1底部的第二通孔12排放到空气中,使电弧气体形成顺畅的通道,排气和散热比较容易,电弧熄灭容易,从而提高产品分断能力。
本发明的开关装置,通过采用将灭弧栅片312设置在绝缘梁3内的结构方式,有效缩小了相间距离,在此基础上,可将开关装置接线排的外形宽度尺寸以及接线螺钉孔位尺寸设计为与断路器相同,在不影响断路器喷弧的情况下,用母排直接连接,因为断路器和开关装置直接需要用隔弧板4阻挡,所以母排长度不需要很长,从而缩小了开关装置和断路器在柜体里占用的空间。此外,通过设置在静触头21附近的磁性体6,可有效改变电弧束中电原子的方向,从而使电弧束往不同方向扩散,电弧能量得到消弱,从而减小电弧对触头的烧损,提高隔离开关的分断能力。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外壳,其内能移动地设有绝缘梁,所述绝缘梁上设有至少一个灭弧结构;
至少一组触头部,所述触头部包括能相接触或分离的静触头和至少一个动触头,所述静触头连接在所述绝缘外壳上,所述至少一个动触头连接在所述绝缘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在所述触头部的所述至少一个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相靠近的状态下,所述动触头能通过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先接触;在所述触头部的所述至少一个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相远离的状态下,所述动触头能通过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后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触头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动触头的长度,所述静触头具有弧区部和主接触区部,所述弧区部能与所述第二动触头接触,所述主接触区部能与所述第一动触头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接触区部的中心与所述弧区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第一动触头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动触头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b,则有a<b。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触头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动触头的长度,所述静触头具有能与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相接触的接触区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触头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动触头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凸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凸台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凸台相抵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均为圆柱体或环形凸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梁上的灭弧室及设置在所述灭弧室内的多个灭弧栅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灭弧室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内设有挡弧板,所述挡弧板位于所述多个灭弧栅片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所述挡弧板上设有多个通孔。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内设有多个磁性体,所述触头部的所述至少一个动触头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磁性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为磁铁或磁钢。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部的所述至少一个动触头的一侧设有所述至少一个灭弧结构,所述触头部的所述至少一个动触头的另一侧设有隔弧板,所述隔弧板设置在所述绝缘梁上。
CN201811530342.9A 2018-12-14 2018-12-14 开关装置 Active CN1095851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0342.9A CN109585193B (zh) 2018-12-14 2018-12-14 开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0342.9A CN109585193B (zh) 2018-12-14 2018-12-14 开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5193A true CN109585193A (zh) 2019-04-05
CN109585193B CN109585193B (zh) 2020-05-01

Family

ID=65928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30342.9A Active CN109585193B (zh) 2018-12-14 2018-12-14 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8519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0175A (zh) * 2020-04-02 2020-07-17 宝鸡同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对称结构的低压大电流选相开关
CN113949012A (zh) * 2021-10-14 2022-01-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导线自动隔离固定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97420Y (zh) * 2001-07-13 2002-06-26 刘刚 组合式变压器用负荷开关
JP3660158B2 (ja) * 1999-05-17 2005-06-15 エナジーサポート株式会社 開閉器
CN201229891Y (zh) * 2008-04-03 2009-04-29 黄勤飞 一种智能高压双电源切换开关
CN201655650U (zh) * 2010-01-25 2010-11-24 刘坚钢 高压负荷开关
CN203085442U (zh) * 2013-01-25 2013-07-24 上海华通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直流隔离开关的永磁吹弧结构
CN203596311U (zh) * 2013-12-11 2014-05-14 浙江电器开关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开关的灭弧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60158B2 (ja) * 1999-05-17 2005-06-15 エナジーサポート株式会社 開閉器
CN2497420Y (zh) * 2001-07-13 2002-06-26 刘刚 组合式变压器用负荷开关
CN201229891Y (zh) * 2008-04-03 2009-04-29 黄勤飞 一种智能高压双电源切换开关
CN201655650U (zh) * 2010-01-25 2010-11-24 刘坚钢 高压负荷开关
CN203085442U (zh) * 2013-01-25 2013-07-24 上海华通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直流隔离开关的永磁吹弧结构
CN203596311U (zh) * 2013-12-11 2014-05-14 浙江电器开关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开关的灭弧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0175A (zh) * 2020-04-02 2020-07-17 宝鸡同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对称结构的低压大电流选相开关
CN111430175B (zh) * 2020-04-02 2022-04-29 宝鸡同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对称结构的低压大电流选相开关
CN113949012A (zh) * 2021-10-14 2022-01-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导线自动隔离固定装置
CN113949012B (zh) * 2021-10-14 2023-08-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导线自动隔离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5193B (zh) 2020-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7374A (zh) 一种利于电弧快速移动和拉长的断路器
CN109585193A (zh) 开关装置
CN101625934A (zh) 电路断路器
CN204215989U (zh) 一种利于电弧快速移动和拉长的断路器
CN107546072A (zh) 一种便于安装和接线的漏电保护器
CN103000465B (zh) 一种新型大容量中压直流断路器触头系统
CN115799014A (zh) 多室灭弧装置和断路器
CN207425733U (zh) 一种电机驱动桥式触点负荷开关
CN102005322B (zh) 开关电器灭弧室
CN105304423B (zh) 断路器
CN220829908U (zh) 一种高性能电器开关灭弧室
CN103021755A (zh) 短飞弧装置灭弧效果高的塑壳断路器
MX2014010191A (es) Puente para conectar electricamente polos de aparatos interruptores electricos, y aparato interruptor electrico que lo incluye.
CN201532898U (zh) 高压负荷开关的灭弧装置
CN203300582U (zh) 断路器
CN102496505A (zh) 防电弧开关及具有其的直流供电设备
CN2415444Y (zh) 交流接触器触头灭弧装置
CN107946152B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用灭弧室
CN202678160U (zh) 矿用千伏级双刀单断点空气式隔离换向开关
CN209591955U (zh) 一种引弧静触头及其塑壳断路器
CN206931530U (zh) 一种带接地刀的高压真空开关
EP2603924B1 (en) Method of extinguishing an electric arc in a low or high voltage switchgear by pulse discharge
CN202996746U (zh) 具有短飞弧装置的塑壳断路器
CN107045964B (zh) 一种多极断路器回路结构
CN207852499U (zh) 一种插拔式电接触的导电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