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8761A - 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睡眠诱导仪 - Google Patents

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睡眠诱导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8761A
CN109568761A CN201811331835.XA CN201811331835A CN109568761A CN 109568761 A CN109568761 A CN 109568761A CN 201811331835 A CN201811331835 A CN 201811331835A CN 109568761 A CN109568761 A CN 109568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p
state
instrument
derivation instrument
mon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318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屈狄
王法雄
韩振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st Sleepi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st Sleepi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st Sleepi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st Sleepi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3183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687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68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87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1/00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 A61M21/02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for inducing sleep or relaxation, e.g. by direct nerve stimulation, hypnosis, analges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1/00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 A61M2021/0005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 A61M2021/0055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with electr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Psyc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装置、睡眠诱导仪和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若所述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则所述睡眠诱导仪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其中,所述应用状态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用户睡眠状况,所述睡眠监测仪与所述睡眠诱导仪连接。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智能化控制睡眠诱导仪停止输出的效果,既可改善用户体验,又可提高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睡眠诱导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睡眠诱导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装置、睡眠诱导仪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失眠障碍患者越来越多,各类睡眠问题也日益凸显。睡眠市场容量的逐渐增加,催生出大量睡眠相关的产品,促进睡眠产业朝气蓬勃地发展。
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睡眠相关的产品,都是手动或定时方式关闭的。这两种方式,不仅给用户的体验感较差,而且不能因人而异地关启设备,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这两种方式会引起能效低,甚至导致可能的过温、过流等问题。
总之,无论是手动关闭方式还是定时关闭方式,均存在不够智能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化的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装置、睡眠诱导仪和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一种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
若所述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则所述睡眠诱导仪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
其中,所述应用状态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用户睡眠状况,所述睡眠监测仪与所述睡眠诱导仪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状态包括所述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所述获取所述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包括:
接收所述睡眠监测仪发送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
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睡眠监测仪的佩戴状态、所述睡眠监测仪的工作模式、所述睡眠监测仪的电量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睡眠监测仪处于未佩戴状态、所述睡眠监测仪处于独立工作模式、所述睡眠监测仪的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状态包括所述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所述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睡眠诱导仪处于未承载状态、所述睡眠诱导仪的持续工作时长大于预设持续时长阈值、所述睡眠诱导仪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累计工作时长大于预设累计工作时长阈值、所述睡眠诱导仪的电学参数大于预设电学参数阈值、所述睡眠诱导仪的预设位置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所述睡眠诱导仪处于充电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睡眠监测仪发送的关闭指令;所述关闭指令为所述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关闭条件时发出的;
根据所述关闭指令,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获取所述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睡眠监测仪发送的启动指令;所述启动指令为所述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启动条件时发出的;
根据所述启动指令,启动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
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启动条件,包括:
所述睡眠监测仪处于佩戴状态、所述睡眠监测仪处于监测工作模式、所述睡眠监测仪的电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量阈值,且所述用户睡眠状况为清醒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启动指令,启动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包括:
根据所述启动指令,获取所述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
若所述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满足预设启动条件,则启动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
其中,所述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满足预设启动条件,包括:
所述睡眠诱导仪处于承载状态,所述睡眠诱导仪的持续工作时长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持续时长阈值,所述睡眠诱导仪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累计工作时长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累计工作时长阈值,所述睡眠诱导仪的电学参数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电学参数阈值,所述睡眠诱导仪的预设位置温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所述睡眠诱导仪处于未充电状态。
第二方面,一种睡眠诱导仪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应用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
第一控制关闭模块,用于若所述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则所述睡眠诱导仪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
其中,所述应用状态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用户睡眠状况,所述睡眠监测仪与所述睡眠诱导仪连接。
第三方面,一种睡眠诱导仪,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
若所述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则所述睡眠诱导仪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
其中,所述应用状态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用户睡眠状况,所述睡眠监测仪与所述睡眠诱导仪连接。
第四方面,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
若所述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则所述睡眠诱导仪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
其中,所述应用状态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用户睡眠状况,所述睡眠监测仪与所述睡眠诱导仪连接。
上述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装置、睡眠诱导仪和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在该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时,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以实现智能化控制睡眠诱导仪停止输出的效果,既可改善用户体验,又可提高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避免了可能的安全隐患,并降低了能量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睡眠监测仪控制睡眠诱导仪停止输出磁场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睡眠监测仪的工作流程以及睡眠诱导仪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睡眠诱导仪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睡眠诱导仪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睡眠诱导仪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该应用环境包括:睡眠诱导仪101与睡眠监测仪102,其中,睡眠诱导仪101与睡眠监测仪102连接,可以是蓝牙连接、网络连接等方式;睡眠诱导仪可以作为枕头或者位于枕头下方,可以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该脉冲磁场可以在用户大脑内部产生感应电流,影响神经细胞的电化学活动,促进睡眠相关的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的释放,实现辅助或诱导睡眠的作用。其中,睡眠监测仪可以是但不限于是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以采集与分析肌电信号、体动信号、脉率信号等用户生理信号,可以根据用户生理信号和预设模型确定用户的睡眠状况,以及确定睡眠诱导仪输出的脉冲磁场的频率,该预设模型可以是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确定睡眠诱导仪输出的脉冲磁场的频率的过程,也可以但并不限于是由睡眠诱导仪接收睡眠监测仪发送的用户生理信号,并根据预设模型计算得到的。此外,睡眠监测仪102还可以与终端设备103连接,可以是蓝牙连接、网络连接等方式,终端设备103中可以安装有睡眠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客户端,睡眠监测仪可以将用户生理信号数据、用户睡眠状况数据等睡眠数据、睡眠日志发送给该睡眠APP客户端。进一步地,终端设备103还可以与该APP的后台,即云端服务器104连接,可以上传上述睡眠数据、睡眠日志等,以作为用户睡眠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通过获取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在该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时,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以实现智能化控制睡眠诱导仪停止输出;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睡眠诱导仪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
应用状态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用户睡眠状况,睡眠监测仪与睡眠诱导仪连接。
睡眠诱导仪可以获取上述应用状态,以智能控制睡眠诱导仪,尤其是控制睡眠诱导仪是否停止输出。可以理解的是,睡眠诱导仪可以通过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以辅助或诱导用户睡眠,因此根据用户的睡眠状况,可以智能控制睡眠诱导仪是否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甚至脉冲磁场的频率等参数;同样地,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为睡眠监测仪的工作状态,睡眠监测仪可以获取用户生理信号,可以监测用户睡眠状况,还可以控制睡眠监测仪的开启、关闭、以及输出的脉冲磁场的参数,因此根据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主要是确定睡眠监测仪是否可以正常工作,以智能控制睡眠诱导仪;同样地,睡眠诱导仪作为脉冲磁场的输出端,可以根据其自身工作状态,即第二工作状态,智能控制睡眠诱导仪。
一种实施方式中,睡眠诱导仪可以通过监测自身状态获取上述第二工作状态,可以通过与上述睡眠监测仪的连接获取上述第一工作状态,还可以通过睡眠监测仪或其它传感器获取用户睡眠状况。示例性地,睡眠诱导仪的枕面(与头部的接触面或者与枕头的接触面)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通过检测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变化可以确定用户的睡眠状况;因为当用户处于非清醒状态,即睡眠状态时,压力值会大于预设压力阈值,且预设时间段内较为平稳,即方差值小于预设方差阈值;当用户处于清醒状态,且用户头部承载于睡眠诱导仪上时,压力值会大于预设压力阈值,且预设时间段内波动较大,即方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方差阈值;其中,预设压力阈值与头部重量相关,连同预设方差阈值等参数,均可以通过实验数据确定。需要说明的是,非承载状态包括用户头部离枕、头部偏位等多种非承载状态,其中,头部偏位可以通过多个压力传感器检测得到。
S202,若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则睡眠诱导仪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
综上所述,在上述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时,可以是因为用户处于非清醒状态,无需脉冲磁场辅助睡眠;也可以是因为睡眠监测仪处于或者即将处于异常工作状态,无法监测用户睡眠状况以控制睡眠诱导仪,存在安全隐患,或者是睡眠监测仪未处于睡眠的应用环境下,无需脉冲磁场辅助睡眠;也可以是睡眠诱导仪处于或者即将处于异常工作状态,存在安全隐患等,或者是睡眠诱导仪未处于睡眠的应用环境下,无需脉冲磁场辅助睡眠;总之,此时睡眠诱导仪不宜输出脉冲磁场,因此睡眠诱导仪可以通过上述应用状态是否满足预设关闭条件的判断,可以智能化地确定是否停止输出脉冲磁场。当睡眠诱导仪停止输出脉冲磁场时,睡眠诱导仪的能量消耗随之降低。
上述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中,睡眠诱导仪通过获取应用状态,在该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时,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以实现智能化控制睡眠诱导仪停止输出的效果,既可改善用户体验,又可提高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避免了可能的安全隐患,并降低了能量消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当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启动条件时,睡眠监测仪可以向睡眠诱导仪发送启动指令;睡眠监测仪可以根据启动指令,启动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并在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时,停止输出,以实现智能化控制睡眠诱导仪的启动输出或停止输出;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睡眠诱导仪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301,接收睡眠监测仪发送的启动指令;启动指令为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启动条件时发出的。
第一工作状态和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启动条件,可以包括:睡眠监测仪处于佩戴状态、睡眠监测仪处于监测工作模式、睡眠监测仪的电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量阈值,且用户睡眠状况为清醒状态。其中,清醒状态包括难以入睡状态等不同程度的清醒状态,还可以包括头部离枕、头部偏位等等同于清醒状态的状况。
其中,睡眠监测仪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来检测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具体地,睡眠监测仪可以为腕戴型,可以通过电压传感器检测睡眠监测仪相对应的两个电极之间的开路电压(OC,Open circuit voltage);当睡眠监测仪处于佩戴状态时,两个电极之间为手腕区域;当睡眠监测仪处于非佩戴状态时,两个电极之间为空气区域;在佩戴状态和非佩戴状态下,二者的开路电压相差较大,因此可以通过电压传感器检测佩戴状态。同样地,可以将红外距离传感器设置在睡眠监测仪相对于腕部的内侧,可以通过检测发射出去的红外射线的反射信号的强度来检测佩戴状态;当睡眠监测仪处于佩戴状态时,手腕作为反射物,反射信号偏强;当睡眠监测仪处于非佩戴状态时,反射信号偏低。此外,睡眠监测仪可以通过电压传感器和红外距离传感器等多个传感器,协同判断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示例性地,当连续4次检测到上述电压传感器的电压信号大于预设电压阈值时,且连续5次检测到上述红外传感器的反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强度阈值时,可以确定睡眠监测仪处于佩戴状态;其中,电压传感器的检测周期可以为1秒,红外距离传感器的检测周期可以为600毫秒。
此外,睡眠监测仪存在至少两种工作模式:监测工作模式和独立工作模式(即非监测工作模式);用户可以直接操作睡眠监测仪设置工作模式或者在上述终端设备的睡眠APP上进行设置;当用户没有睡眠需求时,可以设置独立工作模式,即睡眠监测仪仅采集和分析用户生理信号,而和睡眠诱导仪之间没有数据交互,可以省电;当用户没有睡眠需求时,可以设置监测工作模式,即睡眠监测仪不仅采集和分析用户生理信号,而且和睡眠诱导仪之间存在数据交互。
当睡眠监测仪的电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量阈值时,意味着睡眠监测仪电量充足,避免了因为电量不足导致可能无法正常工作的隐患。因此,当睡眠监测仪的电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量阈值,且当睡眠监测仪处于佩戴状态、睡眠监测仪处于监测工作模式时,意味着睡眠监测仪处于正常的睡眠诱导工作状态,而用户处于清醒状态(即难以入睡状态),意味着用户存在睡眠诱导需求,因此睡眠监测仪向睡眠诱导仪发送启动指令,指示睡眠诱导仪输出脉冲磁场。
S302,根据启动指令,启动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睡眠诱导仪可以根据上述启动指令,启动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具体地,可以根据预设脉冲磁场参数输出脉冲磁场。
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S302可以包括:根据启动指令,获取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若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满足预设启动条件,则启动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其中,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满足预设启动条件,可以包括:睡眠诱导仪处于承载状态,睡眠诱导仪的持续工作时长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持续时长阈值,睡眠诱导仪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累计工作时长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累计工作时长阈值,睡眠诱导仪的电学参数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电学参数阈值,睡眠诱导仪的预设位置温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阈值,睡眠诱导仪处于未充电状态。
具体地,睡眠诱导仪处于承载状态,即用户头部位于睡眠诱导仪上,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红外距离传感器等检测;睡眠诱导仪的电学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睡眠诱导仪的各主、支路的最大电流参数、最大电压参数,以及电池电量等,可以通过各电学参数传感器获得;预设位置可以为睡眠诱导仪的温度较高区域,如电路板的各芯片区域等,相应地可以设置温度传感器;睡眠诱导仪处于未充电状态,可以通过充电接口检测是否插入适配器来判断。
可以理解的是,当睡眠诱导仪处于承载状态时,意味着用户可能处于躺下状态,即处于睡眠应用环境下;睡眠诱导仪的持续工作时长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持续时长阈值,睡眠诱导仪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累计工作时长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累计工作时长阈值,可以避免睡眠诱导仪工作时间过长出现稳定性等安全隐患;睡眠诱导仪的电学参数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电学参数阈值,可以避免睡眠诱导仪电学参数过高导致的安全隐患;睡眠诱导仪的预设位置温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阈值,则可以避免睡眠诱导仪工作温度过高导致的安全隐患;睡眠诱导仪处于未充电状态时,则可以避免睡眠诱导仪边工作边充电导致的安全隐患。示例性地,预设电池电量阈值可以为10%,预设单通道电流阈值可以为2.8A,预设温度阈值可以为62℃,预设持续时长阈值可以为45分钟,预设时间段为一天,则预设累计工作时长阈值可以为1.5小时。
S303,获取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
其中,应用状态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用户睡眠状况,睡眠监测仪与睡眠诱导仪连接。
具体地,应用状态可以包括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获取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可以包括:接收睡眠监测仪发送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其中,第一工作状态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监测仪的佩戴状态、睡眠监测仪的工作模式、睡眠监测仪的电量状态。睡眠监测仪可以通过监测自身状态获得第一工作状态,以及可以通过监测用户生理信号获得用户睡眠状况,具体过程上面已经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S304,若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则睡眠诱导仪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
可以理解的是,当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不同时,相应地,预设关闭条件也不同。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应用状态可以包括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时,相应地,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监测仪处于未佩戴状态、睡眠监测仪处于独立工作模式、睡眠监测仪的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应用状态可以包括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相应地,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诱导仪处于未承载状态、睡眠诱导仪的持续工作时长大于预设持续时长阈值、睡眠诱导仪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累计工作时长大于预设累计工作时长阈值、睡眠诱导仪的电学参数大于预设电学参数阈值、睡眠诱导仪的预设位置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睡眠诱导仪处于充电状态。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应用状态可以包括用户睡眠状况,相应地,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可以包括用户睡眠状况为非清醒状态,非清醒状态可以包括浅睡、深睡等不同程度的睡眠状态,可以由睡眠监测仪获得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预设关闭条件的内容中的任一项满足时,即可关闭睡眠诱导仪;具体地,预设关闭条件中各参数的检测方法可以参照上述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参照图4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401,接收睡眠监测仪发送的关闭指令;关闭指令为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关闭条件时发出的。
上述睡眠监测仪可以获取上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并在上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关闭条件时,向睡眠诱导仪发送关闭指令,睡眠诱导仪可以接收上述关闭指令。
S402,根据关闭指令,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
上述睡眠诱导仪可以接收上述关闭指令,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在这个过程中,相当于睡眠监测仪可以通过对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的判断,在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关闭条件时,发送关闭指令,间接地实现对睡眠诱导仪的智能化关闭,可以在睡眠诱导仪无法智能化关闭时,提供额外的逻辑判断路径,丰富了睡眠诱导仪地智能化控制方式,提高了智能化控制的稳健性。
上述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中,当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启动条件时,睡眠监测仪可以向睡眠诱导仪发送启动指令;睡眠监测仪可以根据启动指令,启动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并在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时,停止输出,以实现智能化控制睡眠诱导仪的启动输出或停止输出的效果,既可改善用户体验,又可提高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避免了可能的安全隐患,并降低了能量消耗;同时,通过在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关闭条件时,睡眠监测仪向睡眠诱导仪发送关闭指令,丰富了睡眠诱导仪地智能化控制方式,提高了智能化控制的稳健性。
参照图5所示的睡眠监测仪的工作流程,以及睡眠诱导仪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在此详细说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501,睡眠监测仪检测睡眠监测仪是否为未佩戴状态;若是,则进入S508,若否,则进入S502;
S502,睡眠监测仪检测睡眠监测仪是否为独立工作模式;若是,则进入S508,若否,则进入S503;
S503,睡眠监测仪检测用户睡眠状况是否为清醒状态;若是,则进入S504,若否,则进入S508;
S504,睡眠监测仪检测睡眠诱导仪是否未工作;若是,则进入S505,若否,则进入S506;
S505,睡眠监测仪向睡眠诱导仪发送启动指令,然后进入S506;
S506,睡眠监测仪检测睡眠监测仪电量是否不足;若是,则进入S509,若否,则进入S507;
S507,睡眠监测仪检测睡眠监测仪是否为独立工作模式;若是,则进入S509,若否,则进入S501,开始下一周期的检测;
S508,睡眠监测仪检测睡眠诱导仪是否处于工作中;若是,则进入S509,若否,则进入S501,开始下一周期的检测;
S509,睡眠监测仪向睡眠诱导仪发送关闭指令,然后进入S501,开始下一周期的检测;
S510,睡眠诱导仪可以通过轮询获取睡眠监测仪发送的指令,并判断指令是否为启动指令;若是关闭指令,则进入S520,若是启动指令,则进入S511;
S511,睡眠诱导仪判断睡眠诱导仪是否处于未承载状态,若是,则进入S520,若否,则进入S512;
S512,睡眠诱导仪判断睡眠诱导仪的电池电量是否小于10%;若是,则进入S520,若否,则进入S513;
S513,睡眠诱导仪判断睡眠诱导仪的单通道电流是否大于2.8A;若是,则进入S520,若否,则进入S514;单通道电流是指从睡眠诱导仪中选取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路或支路的电流值,一般为最大的电流值;
S514,睡眠诱导仪判断睡眠诱导仪的核心温度是否大于62℃;若是,则进入S520,若否,则进入S515;核心温度一般为睡眠诱导仪的各种芯片周围的温度;
S515,睡眠诱导仪判断睡眠诱导仪的单次模式持续时长是否大于45分钟;若是,则进入S520,若否,则进入S516;
S516,睡眠诱导仪判断睡眠诱导仪的当天累计工作时长是否大于1.5小时;若是,则进入S520,若否,则进入S517;
S517,睡眠诱导仪判断睡眠诱导仪是否处于工作中;若是,则进入S519,若否,则进入S518;
S518,睡眠诱导仪启动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然后进入S519;
S519,睡眠诱导仪判断睡眠诱导仪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若是,则进入S520,若否,则进入S511,开始下一周期的检测;
S520,睡眠诱导仪判断睡眠诱导仪是否处于工作中;若是,则进入S521,若否,则进入S510,继续轮询;
S521,睡眠诱导仪关闭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然后进入S510,继续轮询。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5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5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睡眠诱导仪的控制装置60,可以包括:应用状态获取模块601和第一控制关闭模块602,其中:
应用状态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
第一控制关闭模块602,用于若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则睡眠诱导仪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
其中,应用状态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用户睡眠状况,睡眠监测仪与睡眠诱导仪连接。
可选地,参照图7所示,在上述图6的基础上,应用状态包括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应用状态获取模块601,可以包括:第一应用状态获取单元6011,用于接收睡眠监测仪发送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其中,第一工作状态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监测仪的佩戴状态、睡眠监测仪的工作模式、睡眠监测仪的电量状态。
可选地,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监测仪处于未佩戴状态、睡眠监测仪处于独立工作模式、睡眠监测仪的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
可选地,应用状态包括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诱导仪处于未承载状态、睡眠诱导仪的持续工作时长大于预设持续时长阈值、睡眠诱导仪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累计工作时长大于预设累计工作时长阈值、睡眠诱导仪的电学参数大于预设电学参数阈值、睡眠诱导仪的预设位置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睡眠诱导仪处于充电状态。
可选地,参照图7所示,装置60还可以包括:关闭指令接收模块603,用于接收睡眠监测仪发送的关闭指令;关闭指令为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关闭条件时发出的;第二控制关闭模块604,用于根据关闭指令,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
可选地,参照图7所示,装置60还可以包括:启动指令接收模块605,用于接收睡眠监测仪发送的启动指令;启动指令为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启动条件时发出的;控制启动模块606,用于根据启动指令,启动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其中,第一工作状态和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启动条件,包括:睡眠监测仪处于佩戴状态、睡眠监测仪处于监测工作模式、睡眠监测仪的电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量阈值,且用户睡眠状况为清醒状态。
可选地,参照图7所示,控制启动模块606,可以包括:
第二应用状态获取单元6061,用于根据启动指令,获取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控制启动单元6062,用于若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满足预设启动条件,则启动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其中,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满足预设启动条件,包括:睡眠诱导仪处于承载状态,睡眠诱导仪的持续工作时长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持续时长阈值,睡眠诱导仪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累计工作时长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累计工作时长阈值,睡眠诱导仪的电学参数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电学参数阈值,睡眠诱导仪的预设位置温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阈值,睡眠诱导仪处于未充电状态。
上述睡眠诱导仪的控制装置中,睡眠诱导仪通过获取应用状态,在该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时,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以实现智能化控制睡眠诱导仪停止输出的效果,既可改善用户体验,又可提高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避免了可能的安全隐患,并降低了能量消耗。
关于睡眠诱导仪的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睡眠诱导仪的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睡眠诱导仪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睡眠诱导仪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睡眠诱导仪,该睡眠诱导仪的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该睡眠设备可以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显示屏、蓝牙模块、电路板。其中,该睡眠诱导仪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睡眠诱导仪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睡眠诱导仪的蓝牙模块用于与外部的睡眠监测仪通过蓝牙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该睡眠诱导仪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电路板包括天线,可以通过天线将产生的脉冲磁场发射出去。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睡眠诱导仪的限定,具体的睡眠诱导仪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睡眠诱导仪,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若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则睡眠诱导仪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其中,应用状态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用户睡眠状况,睡眠监测仪与睡眠诱导仪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状态包括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睡眠监测仪发送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其中,第一工作状态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监测仪的佩戴状态、睡眠监测仪的工作模式、睡眠监测仪的电量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监测仪处于未佩戴状态、睡眠监测仪处于独立工作模式、睡眠监测仪的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状态包括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诱导仪处于未承载状态、睡眠诱导仪的持续工作时长大于预设持续时长阈值、睡眠诱导仪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累计工作时长大于预设累计工作时长阈值、睡眠诱导仪的电学参数大于预设电学参数阈值、睡眠诱导仪的预设位置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睡眠诱导仪处于充电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睡眠监测仪发送的关闭指令;关闭指令为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关闭条件时发出的;根据关闭指令,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睡眠监测仪发送的启动指令;启动指令为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启动条件时发出的;根据启动指令,启动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其中,第一工作状态和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启动条件,包括:睡眠监测仪处于佩戴状态、睡眠监测仪处于监测工作模式、睡眠监测仪的电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量阈值,且用户睡眠状况为清醒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启动指令,获取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若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满足预设启动条件,则启动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其中,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满足预设启动条件,包括:睡眠诱导仪处于承载状态,睡眠诱导仪的持续工作时长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持续时长阈值,睡眠诱导仪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累计工作时长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累计工作时长阈值,睡眠诱导仪的电学参数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电学参数阈值,睡眠诱导仪的预设位置温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阈值,睡眠诱导仪处于未充电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若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则睡眠诱导仪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其中,应用状态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用户睡眠状况,睡眠监测仪与睡眠诱导仪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状态包括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睡眠监测仪发送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其中,第一工作状态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监测仪的佩戴状态、睡眠监测仪的工作模式、睡眠监测仪的电量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监测仪处于未佩戴状态、睡眠监测仪处于独立工作模式、睡眠监测仪的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状态包括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诱导仪处于未承载状态、睡眠诱导仪的持续工作时长大于预设持续时长阈值、睡眠诱导仪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累计工作时长大于预设累计工作时长阈值、睡眠诱导仪的电学参数大于预设电学参数阈值、睡眠诱导仪的预设位置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睡眠诱导仪处于充电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睡眠监测仪发送的关闭指令;关闭指令为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关闭条件时发出的;根据关闭指令,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睡眠监测仪发送的启动指令;启动指令为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启动条件时发出的;根据启动指令,启动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其中,第一工作状态和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启动条件,包括:睡眠监测仪处于佩戴状态、睡眠监测仪处于监测工作模式、睡眠监测仪的电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量阈值,且用户睡眠状况为清醒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启动指令,获取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若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满足预设启动条件,则启动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其中,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满足预设启动条件,包括:睡眠诱导仪处于承载状态,睡眠诱导仪的持续工作时长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持续时长阈值,睡眠诱导仪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累计工作时长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累计工作时长阈值,睡眠诱导仪的电学参数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电学参数阈值,睡眠诱导仪的预设位置温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阈值,睡眠诱导仪处于未充电状态。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
若所述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则所述睡眠诱导仪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
其中,所述应用状态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用户睡眠状况,所述睡眠监测仪与所述睡眠诱导仪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状态包括所述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所述获取所述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包括:
接收所述睡眠监测仪发送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
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睡眠监测仪的佩戴状态、所述睡眠监测仪的工作模式、所述睡眠监测仪的电量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睡眠监测仪处于未佩戴状态、所述睡眠监测仪处于独立工作模式、所述睡眠监测仪的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状态包括所述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所述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睡眠诱导仪处于未承载状态、所述睡眠诱导仪的持续工作时长大于预设持续时长阈值、所述睡眠诱导仪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累计工作时长大于预设累计工作时长阈值、所述睡眠诱导仪的电学参数大于预设电学参数阈值、所述睡眠诱导仪的预设位置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所述睡眠诱导仪处于充电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睡眠监测仪发送的关闭指令;所述关闭指令为所述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或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关闭条件时发出的;
根据所述关闭指令,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睡眠监测仪发送的启动指令;所述启动指令为所述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和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启动条件时发出的;
根据所述启动指令,启动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
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用户睡眠状况满足预设启动条件,包括:
所述睡眠监测仪处于佩戴状态、所述睡眠监测仪处于监测工作模式、所述睡眠监测仪的电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电量阈值,且所述用户睡眠状况为清醒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启动指令,启动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包括:
根据所述启动指令,获取所述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
若所述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满足预设启动条件,则启动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
其中,所述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满足预设启动条件,包括:
所述睡眠诱导仪处于承载状态,所述睡眠诱导仪的持续工作时长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持续时长阈值,所述睡眠诱导仪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累计工作时长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累计工作时长阈值,所述睡眠诱导仪的电学参数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电学参数阈值,所述睡眠诱导仪的预设位置温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所述睡眠诱导仪处于未充电状态。
8.一种睡眠诱导仪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应用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睡眠诱导仪的应用状态;
第一控制关闭模块,用于若所述应用状态满足预设关闭条件,则所述睡眠诱导仪停止输出辅助睡眠的脉冲磁场;
其中,所述应用状态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睡眠监测仪的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睡眠诱导仪的第二工作状态、用户睡眠状况,所述睡眠监测仪与所述睡眠诱导仪连接。
9.一种睡眠诱导仪,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1331835.XA 2018-11-09 2018-11-09 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睡眠诱导仪 Pending CN1095687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31835.XA CN109568761A (zh) 2018-11-09 2018-11-09 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睡眠诱导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31835.XA CN109568761A (zh) 2018-11-09 2018-11-09 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睡眠诱导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8761A true CN109568761A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22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31835.XA Pending CN109568761A (zh) 2018-11-09 2018-11-09 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睡眠诱导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6876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1170A (zh) * 2021-03-17 2021-10-29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启动按摩仪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588473A (zh) * 2022-05-09 2022-06-07 深圳市心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睡眠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9670A (zh) * 2007-06-15 2008-01-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失眠的神经反馈治疗装置
CN103893915A (zh) * 2014-03-13 2014-07-02 天津大学 一种生物自反馈的睡眠监护磁疗仪
CN107545134A (zh) * 2017-07-25 2018-01-05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与睡眠相关的特征数据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7583168A (zh) * 2017-09-26 2018-01-16 绵眠(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线性电机的催眠方法
CN108742639A (zh) * 2018-06-29 2018-11-06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睡眠的方法、眼罩以计算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9670A (zh) * 2007-06-15 2008-01-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失眠的神经反馈治疗装置
CN103893915A (zh) * 2014-03-13 2014-07-02 天津大学 一种生物自反馈的睡眠监护磁疗仪
CN107545134A (zh) * 2017-07-25 2018-01-05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与睡眠相关的特征数据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7583168A (zh) * 2017-09-26 2018-01-16 绵眠(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线性电机的催眠方法
CN108742639A (zh) * 2018-06-29 2018-11-06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睡眠的方法、眼罩以计算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1170A (zh) * 2021-03-17 2021-10-29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启动按摩仪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588473A (zh) * 2022-05-09 2022-06-07 深圳市心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睡眠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4065B (zh) 电子烟控制系统、方法、电子烟及可穿戴电子设备
US11202325B2 (en) Managing dynamic connection intervals for implantable and external devices
CN110536718A (zh) 具有用于可植入医疗系统中植入物到植入物通信的偏移量校正的始终开启接收器
US20140371814A1 (en) Stimu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US20170304622A1 (en) Optimization of cranial nerve stimulation to treat seizure disorders during sleep
EP213192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iti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home monitoring device and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US2007025012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aking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from a sleep state
CN109568761A (zh) 睡眠诱导仪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睡眠诱导仪
CN105249948A (zh) 基于睡眠监测的电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635938A (zh) 智能鞋、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终端
CN208387591U (zh) 一种带液晶显示屏且具有多重保护宠物功能的自动止吠器
CN104035370A (zh) 睡眠监护系统和监护方法
CN106787133A (zh) 一种植入装置电池管理系统
CN215841213U (zh) 一种按摩设备
CN109171663A (zh) 一种基于皮电的睡眠监测手环
KR200466616Y1 (ko) 저주파 자극을 이용한 오심 및 구토 제어장치
CN117175773A (zh) 一种断电后持续供电的智能灯镜系统
CN106730336A (zh) 一种癫痫睡眠窒息预防系统
CN110860041A (zh) 一种除颤器主动唤醒装置及方法
CN206120908U (zh) 一种睡眠改善装置
CN205568920U (zh) 一种压敏传感式人体监测系统控制的播放设备
CN115191938A (zh) 一种智能手表的睡眠监测、报警提示系统
CN111450415B (zh) 一种带心率监测的眼波治疗仪
CN109908479A (zh) 一种植入式医疗控制系统
US11213679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ENS fun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