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6206A - 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6206A
CN109566206A CN201910035652.1A CN201910035652A CN109566206A CN 109566206 A CN109566206 A CN 109566206A CN 201910035652 A CN201910035652 A CN 201910035652A CN 109566206 A CN109566206 A CN 1095662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hedge net
plant hedge
net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356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cao Chongq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Qianzho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Qianzho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Qianzho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356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662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66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62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体加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活体植物幼苗编织成网状植物篱网;步骤二、将植物篱网放置到固土区域,对植物篱网进行浅埋掩埋;步骤三、组成植物篱网的植物幼苗长成后,形成固土植物篱网。该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运用活体植物编织植物篱网,其适应水淹、冲刷、耐受干旱、适应动态水位变化等条件,从而实现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区域生态修复护坡固坡增绿及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目的,解决河库岸护坡水土流失、洪水冲刷淹没与高温干旱交替影响等生态修复技术难题。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护坡土体加固稳定增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河库岸陡坡,尤其是蓄水后具有水位变动的水库库岸消落区,形成了大量植被难以恢复、稳定性差的河库岸边坡。传统的边坡工程加固措施,大多采用砌石及喷混泥土等灰色工程,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和谐。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护坡固土技术逐渐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固土技术有以下几种:
1.渗水土工布江岸、护坡固土技术,应用于江岸、公路旁护坡固土,因该项技术施工工艺不易把控,后期管护力度较大,土工布难以降解不够环保,现今已经逐渐被取缔;不适宜使用在长江主干道护坡之上运用;
2.植物纤维固土防护技术,该项技术模仿农村常见土胚房,将植物根茎机械绞碎与需要加固的护坡土壤搅拌混合,从而达到固土效果。不适宜使用高流速、深水淹没河岸或江岸使用易冲走,该项技术工艺繁杂、成本高,加固的土壤板结不易长出植物,没有突出生态效益;不适宜使用在长江主干道护坡之上运用;
3.麻椰固土毯固土技术,现今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在江岸、护坡固土,但是该项技术不适宜在大江、大河流域河漫滩或护坡使用,水流速较大易被冲走且造价较高,麻椰固土毯是厂家机械生产,出厂价格较高,整体成本高。
4.新型生态袋固土方式,本固土方式多运用于道路两侧斜坡及河岸护坡,没有较强洪水冲刷播撒草种即可,植物栽种单一、防冲击力度小、水淹时间较长容易倒塌。
综上,目前对生态护坡固土的要求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活体植物幼苗编织成网状植物篱网;
步骤二、将植物篱网放置到固土区域,对植物篱网进行浅埋掩埋;
步骤三、组成植物篱网的植物幼苗生长萌发长成后,形成固土植物篱网。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物根系生长,形成根系网络从而达到固土效果,同时丰富了地下生态空间。根系生长也能改善土壤结构层,植物残体为土壤中微生物提供营养,增加地下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植物篱网活植物根系成为微生物的庇护场所,形成地下生物链,随着植物生长形成很坚固的固土植物篱网,从而达到固土、保湿、过滤、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营造良好微生态环境等作用。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还包括:在掩埋后对植物篱网未与固土区域土层贴合的节点进行压实。
优选地,所述植物幼苗为耐水淹、耐水冲、有韧性并能生长出不定根的植物幼苗。
优选地,所述植物幼苗为中华蚊母、小叶蚊母、秋华柳、桑树、小梾木、杞柳或地瓜藤的幼苗。
优选地,所述固土区域为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河库岸斜坡。
优选地,所述植物篱网的网格形状为平行四边形,例如菱形、长方形或正方形。
优选地,所述植物幼苗的长度为2.5-3.5mm,植株直径为1.5mm-2.5mm。
优选地,所述植物幼苗编织成的植物篱网与固土区域的形状匹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符合生态要求,不产生污染,将成为国内江、河、库区及河库岸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重要的技术措施;
2.提升使用技术地生物多样性、改善微生态环境、改善土壤、提升山地城市滨水景观及乡野景观品质;
3.固土护坡、防止泥石流、滑坡、水土流失等;
4.植物耐淹、抗旱、耐瘠能力强、根系发达;
5.适应高低动态水位变化区域生长,尤其对大型蓄水水库(如三峡水库)消落带常年水位变化较为适应;
6.植物篱网的植物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强大的植物根系不仅可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水分和养分,而且对于改良土壤的结构和成分,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和抗剪切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更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7.植物的活根提供分泌物,死根提供有机质,作为土壤团粒的胶结剂,同时配合须根的穿插挤压和缠绕的作用,对提高土壤的抗侵蚀性能提供了很好的保证;
8.利用植物来改良整治污泥,将污泥中过量的重金属及很多污染元素移出土体,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达到综合整治污泥的效果;
9.由于土壤和植物根系的交互作用,形成根与土界面特定的微生态环境,它直接决定着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物质的形态、数量、迁移和转化等多种过程;
10.编织活的植物篱网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城市、道路两旁的护坡边种植该植物篱网还有过滤尘埃、减噪、吸收有毒物质的效果;
11.能较好的提高现今存在的大量硬质护坡的景观效果;
12.该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能较好的修复因人类活动而破坏的自然生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植物篱网种植在固土区域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植物篱网的立面图。
图3是本发明植物篱网的根系示意图。
图中:1-植物篱网;11-植物;12-根系;2-固土区域;3-护坡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筛选出长度为2.5-3.5mm,植株直径为1.5mm-2.5mm的秋华柳幼苗(带根),采用常规的篱笆编织技术将秋华柳幼苗编织成网状的植物篱网,植物篱网与固土区域的形状匹配。
步骤二、固土区域的边界设有硬质的护坡网格3,将植物篱网1放置到固土区域2,对植物篱网进行浅埋掩埋;在掩埋后检查植物篱网是否与固土区域土层贴合,对植物篱网未与固土区域土层贴合的节点进行压实。
步骤三、组成植物篱网的秋华柳幼苗长成后,形成固土植物篱网。在植物11(秋华柳)生长过程中植物的根系12生长,形成根系网络从而达到固土效果。根系生长也能改善土壤结构层,植物残体为土壤中微生物提供营养,增加地下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植物篱网活植物根系成为微生物的庇护场所,形成地下生物链,随着植物生长形成很坚固的固土植物篱网,从而达到固土、保湿、过滤、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营造良好微生态环境等作用。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筛选出长度为2.5-3.5mm,植株直径为1.5mm-2.5mm的中华蚊母幼苗(带根),采用常规的篱笆编织技术将中华蚊母幼苗编织成网状的植物篱网,植物篱网与固土区域的形状匹配。
步骤二、固土区域的边界设有硬质的护坡网格3,将植物篱网1放置到固土区域2,对植物篱网进行浅埋掩埋;在掩埋后检查植物篱网是否与固土区域土层贴合,对植物篱网未与固土区域土层贴合的节点进行压实。
步骤三、组成植物篱网的中华蚊母幼苗长成后,形成固土植物篱网。在中华蚊母生长过程中中华蚊母的根系12生长,形成根系网络从而达到固土效果。根系生长也能改善土壤结构层,植物残体为土壤中微生物提供营养,增加地下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植物篱网活植物根系成为微生物的庇护场所,形成地下生物链,随着植物生长形成很坚固的固土植物篱网,从而达到固土、保湿、过滤、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营造良好微生态环境等作用。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筛选出长度为2.5-3.5mm,植株直径为1.5mm-2.5mm的小叶蚊母幼苗(带根),采用常规的篱笆编织技术将小叶蚊母幼苗编织成网状的植物篱网,植物篱网与固土区域的形状匹配。
步骤二、固土区域的边界设有硬质的护坡网格3,将植物篱网1放置到固土区域2,对植物篱网进行浅埋掩埋;在掩埋后检查植物篱网是否与固土区域土层贴合,对植物篱网未与固土区域土层贴合的节点进行压实。
步骤三、组成植物篱网的小叶蚊母幼苗长成后,形成固土植物篱网。在小叶蚊母生长过程中小叶蚊母的根系12生长,形成根系网络从而达到固土效果。根系生长也能改善土壤结构层,植物残体为土壤中微生物提供营养,增加地下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植物篱网活植物根系成为微生物的庇护场所,形成地下生物链,随着植物生长形成很坚固的固土植物篱网,从而达到固土、保湿、过滤、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营造良好微生态环境等作用。
实施例4: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筛选出长度为2.5-3.5mm,植株直径为1.5mm-2.5mm的桑树幼苗(带根),采用常规的篱笆编织技术将桑树幼苗编织成网状的植物篱网,植物篱网与固土区域的形状匹配。
步骤二、固土区域的边界设有硬质的护坡网格3,将植物篱网1放置到固土区域2,对植物篱网进行浅埋掩埋;在掩埋后检查植物篱网是否与固土区域土层贴合,对植物篱网未与固土区域土层贴合的节点进行压实。
步骤三、组成植物篱网的桑树幼苗长成后,形成固土植物篱网。在桑树生长过程中桑树的根系12生长,形成根系网络从而达到固土效果。根系生长也能改善土壤结构层,植物残体为土壤中微生物提供营养,增加地下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植物篱网活植物根系成为微生物的庇护场所,形成地下生物链,随着植物生长形成很坚固的固土植物篱网,从而达到固土、保湿、过滤、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营造良好微生态环境等作用。
实施例5: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筛选出长度为2.5-3.5mm,植株直径为1.5mm-2.5mm的小梾木幼苗(带根),采用常规的篱笆编织技术将小梾木幼苗编织成网状的植物篱网,植物篱网与固土区域的形状匹配。
步骤二、固土区域的边界设有硬质的护坡网格3,将植物篱网1放置到固土区域2,对植物篱网进行浅埋掩埋;在掩埋后检查植物篱网是否与固土区域土层贴合,对植物篱网未与固土区域土层贴合的节点进行压实。
步骤三、组成植物篱网的小梾木幼苗长成后,形成固土植物篱网。在小梾木生长过程中小梾木的根系12生长,形成根系网络从而达到固土效果。根系生长也能改善土壤结构层,植物残体为土壤中微生物提供营养,增加地下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植物篱网活植物根系成为微生物的庇护场所,形成地下生物链,随着植物生长形成很坚固的固土植物篱网,从而达到固土、保湿、过滤、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营造良好微生态环境等作用。
实施例6: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筛选出长度为2.5-3.5mm,植株直径为1.5mm-2.5mm的杞柳幼苗(带根),采用常规的篱笆编织技术将杞柳幼苗编织成网状的植物篱网,植物篱网与固土区域的形状匹配。
步骤二、固土区域的边界设有硬质的护坡网格3,将植物篱网1放置到固土区域2,对植物篱网进行浅埋掩埋;在掩埋后检查植物篱网是否与固土区域土层贴合,对植物篱网未与固土区域土层贴合的节点进行压实。
步骤三、组成植物篱网的杞柳幼苗长成后,形成固土植物篱网。在杞柳生长过程中杞柳的根系12生长,形成根系网络从而达到固土效果。根系生长也能改善土壤结构层,植物残体为土壤中微生物提供营养,增加地下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植物篱网活植物根系成为微生物的庇护场所,形成地下生物链,随着植物生长形成很坚固的固土植物篱网,从而达到固土、保湿、过滤、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营造良好微生态环境等作用。
实施例7: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筛选出长度为2.5-3.5mm,植株直径为1.5mm-2.5mm的地瓜藤幼苗(带根),采用常规的篱笆编织技术将地瓜藤幼苗编织成网状的植物篱网,植物篱网与固土区域的形状匹配。
步骤二、固土区域的边界设有硬质的护坡网格3,将植物篱网1放置到固土区域2,对植物篱网进行浅埋掩埋;在掩埋后检查植物篱网是否与固土区域土层贴合,对植物篱网未与固土区域土层贴合的节点进行压实。
步骤三、组成植物篱网的地瓜藤幼苗长成后,形成固土植物篱网。在地瓜藤生长过程中地瓜藤的根系12生长,形成根系网络从而达到固土效果。根系生长也能改善土壤结构层,植物残体为土壤中微生物提供营养,增加地下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植物篱网活植物根系成为微生物的庇护场所,形成地下生物链,随着植物生长形成很坚固的固土植物篱网,从而达到固土、保湿、过滤、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营造良好微生态环境等作用。
综上,该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运用活体植物编织植物篱网,其适应水淹、冲刷、耐受干旱、适应动态水位变化等条件,从而实现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区域生态修复护坡固坡增绿及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目的,解决河库岸护坡水土流失、洪水冲刷淹没与高温干旱交替影响等生态修复技术难题。
该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符合生态要求,不产生污染,将成为国内江、河、库区及河库岸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重要的技术措施;提升使用技术地生物多样性、改善微生态环境、改善土壤、提升山地城市滨水景观及乡野景观品质;固土护坡、防止泥石流、滑坡、水土流失等;植物耐淹、抗旱、耐瘠能力强、根系发达;适应高低动态水位变化区域生长,尤其对大型蓄水水库(如三峡水库)消落带常年水位变化较为适应;植物篱网的植物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强大的植物根系不仅可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水分和养分,而且对于改良土壤的结构和成分,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和抗剪切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更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植物的活根提供分泌物,死根提供有机质,作为土壤团粒的胶结剂,同时配合须根的穿插挤压和缠绕的作用,对提高土壤的抗侵蚀性能提供了很好的保证;利用植物来改良整治污泥,将污泥中过量的重金属及很多污染元素移出土体,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达到综合整治污泥的效果;由于土壤和植物根系的交互作用,形成根与土界面特定的微生态环境,它直接决定着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物质的形态、数量、迁移和转化等多种过程;编织活的植物篱网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城市、道路两旁的护坡边种植该植物篱网还有过滤尘埃、减噪、吸收有毒物质的效果;能较好的提高现今存在的大量硬质护坡的景观效果;该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能较好的修复因人类活动而破坏的自然生态。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8)

1.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植物幼苗编织成网状植物篱网;
步骤二、将植物篱网放置到固土区域,对植物篱网进行浅埋掩埋;
步骤三、组成植物篱网的植物幼苗长成后,形成固土植物篱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还包括:在掩埋后对植物篱网未与固土区域土层贴合的节点进行压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幼苗为耐水淹、有韧性并能生长出不定根的植物幼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幼苗为中华蚊母、小叶蚊母、秋华柳、桑树、小梾木、杞柳或地瓜藤的幼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土区域为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河库岸斜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篱网的网格形状为平行四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幼苗的长度为2.5-3.5mm,植株直径为1.5mm-2.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幼苗编织成的植物篱网与固土区域的形状匹配。
CN201910035652.1A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 Pending CN1095662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5652.1A CN109566206A (zh)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5652.1A CN109566206A (zh)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6206A true CN109566206A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16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5652.1A Pending CN109566206A (zh)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6620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3666A (zh) * 2021-07-06 2021-09-14 重庆千洲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多功能生态固土固灌结构
CN115024042A (zh) * 2022-07-04 2022-09-09 滁州学院 一种土地整理绿化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0529A (zh) * 1997-10-20 1998-08-19 何宝玉 网状植苗方法及其网状育苗板
CN2420837Y (zh) * 1999-11-05 2001-02-28 包家兵 植被护坡网
CN1973600A (zh) * 2006-08-23 2007-06-06 郭占有 快速治理荒漠化的新方法
CN206090521U (zh) * 2016-08-09 2017-04-12 广东浚丰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固沙生态毯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0529A (zh) * 1997-10-20 1998-08-19 何宝玉 网状植苗方法及其网状育苗板
CN2420837Y (zh) * 1999-11-05 2001-02-28 包家兵 植被护坡网
CN1973600A (zh) * 2006-08-23 2007-06-06 郭占有 快速治理荒漠化的新方法
CN206090521U (zh) * 2016-08-09 2017-04-12 广东浚丰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固沙生态毯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3666A (zh) * 2021-07-06 2021-09-14 重庆千洲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多功能生态固土固灌结构
CN115024042A (zh) * 2022-07-04 2022-09-09 滁州学院 一种土地整理绿化方法
CN115024042B (zh) * 2022-07-04 2023-12-08 滁州学院 一种土地整理绿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9274B (zh) 一种大规模沿海新围垦滩涂农地生态化开发的集成方法
CN101790931B (zh) 一种水库消落带陡坡地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方法
CN106337394A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河流特点的河岸生态修复装置及方法
CN103643654B (zh) 植物篱河堤护坡生态治理的方法
WO2014161108A1 (zh) 通过速生草本植物的种植、收割和填埋实现固碳的方法
CN201694895U (zh) 一种立体耦合净化水体的装置
CN106223265B (zh) 一种用于迎风面堤岸的基底改善与生态修复方法
CN105210619A (zh) 用于边坡、驳岸植被修复的微生物基质毯及安装方法
CN105502666A (zh) 一种具有净化水体功能的水陆两生植物群落构建方法
CN107237334B (zh) 一种道路路基挖方边坡框格梁护坡码砌植生袋绿化的施工方法
CN110374054A (zh) 一种生态护坡固土结构及方法
CN109566206A (zh) 一种多功能生态植物篱网固土方法
CN102612967B (zh) 在潮汐湿地种植茳芏的方法
CN109328680B (zh) 一种土质生态沟渠建造方法
Kumarasinghe A review on new technologies in soil erosion management
CN104213537A (zh) 一种适用于护坡生态化改造的基质组合设计及其施工方法
Mishra et al. Water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innovations for doubling farmers’ income
CN203361090U (zh) 一种用于河湖边坡生态治理的生态袋系统
CN106922344A (zh) 在潮汐湿地应用短叶茳芏开展生态修复的方法
CN208273687U (zh) 一种生态环境修复系统
CN106717878A (zh) 一种湿地生态修复方法
CN105756015B (zh) 一种生物多样性动态景观生态复合系统修复的方法
CN208387441U (zh) 一种河流消落带植被栽培系统
CN217438821U (zh) 一种用于治理滨水农田径流污染的生态护岸
CN213390174U (zh) 一种绿色边坡防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24

Address after: 400,000 Shapingba District, Chongqing, No. 130 Xiazhongdukou International Passenger Port Park, No. 8-24 on the second floor of Building 6

Applicant after: PUCAO (CHONGQ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00,000 Chongqing Jiulongpo District, 26 Yangjiaping Zhengjie, No. 4, 29-1

Applicant before: CHONGQING QIANZHO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