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5369A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 - Google Patents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5369A
CN109565369A CN201680088545.XA CN201680088545A CN109565369A CN 109565369 A CN109565369 A CN 109565369A CN 201680088545 A CN201680088545 A CN 201680088545A CN 109565369 A CN109565369 A CN 109565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atic repeat
hybrid automatic
request response
feedback resource
available feed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85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5369B (zh
Inventor
颜智
喻晓冬
朱晨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Innovations Co ltd Hong Kong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Innovations Co ltd Hong K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Innovations Co ltd Hong Kong filed Critical Lenovo Innovations Co ltd Hong Kong
Publication of CN109565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5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5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53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1Group acknowledgement,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defining a range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的装置、方法和系统。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生成用于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的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在这样的装置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包括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中的第一数量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并且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数量小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所述装置还包括发射器,所述发射器在所述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发射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

Description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
技术领域
本文所公开的主题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
背景技术
这里定义了以下缩写形式,其中的至少部分一些缩写在以下描述中被提及: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肯定应答(ACK)、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空闲信道评估(CCA)、循环前缀(CP)、信道状态信息(CSI)、码分多址(CDMA)、共用搜索空间(CSS)、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下行链路(DL)、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增强空闲信道评估(eCCA)、演进型节点B(eNB)、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进一步增强MTC(FeMTC)、基于帧结构的设备(FBE)、频分双工(FDD)、频分多址(FDMA)、保护时段(GP)、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授权辅助接入(LAA)、基于负载的设备(LBE)、先听后说(LBT)、长期演进(LTE)、机器类型通信(MTC)、多输入多输出(MIMO)、多用户共享接入(MUSA)、否定应答(NACK)或(NAK)、正交频分复用(OFDM)、主小区(PCell)、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模式分割多址(PDMA)、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资源块(PRB)、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服务质量(QoS)、正交相移键控(QPSK)、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随机接入过程(RACH)、资源分布多址(RSMA)、往返时间(RTT)、接收(RX)、稀疏码多址(SCMA)、调度请求(SR)、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辅小区(SCell)、共享信道(SCH)、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系统信息块(SIB)、传输块(TB)、传输块大小(TBS)、时分(TD)、时分双工(TDD)、时分复用(TDM)、传输时间间隔(TTI)、发射(TX)、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用户实体/设备(移动终端)(UE)、上行链路(UL)、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超可靠低延时通信(URLLC)和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如本文所使用的,HARQ-ACK可以共同地表示肯定应答(ACK)和否定应答(NAK)。ACK意味着TB被正确接收,而NAK则意味着TB被错误接收。
在某些无线通信网络中,可以使用HARQ。FDD系统和TD-LTE中的HART实施方式之间存在各种差异。例如,在FDD系统中,针对子帧N上的传输,在子帧N+4上发送HARQ-ACK消息。在HARQ-ACK消息的传输中的4子帧延迟可以是因为在接收器处的约3ms的处理延迟。如果HARQ-ACK消息是NAK,则可以在用于UL传输的子帧N+8上调度重传,而DL重传可以不同步。
在TD-LTE中,数据传输和HARQ-ACK之间的时间关联可能由于存在于帧中的DL和UL子帧的可变数量而不被保留。特别地,数据和HARQ-ACK之间的UL和DL延迟取决于所选择的TDD配置。因此,在TD-LTE中不可能存在传输和HARQ-ACK之间的固定延迟。在TDD中,传输和HARQ-ACK之间的延迟取决于TDD配置和在其中发射数据的子帧。因为子帧根据配置而被分配给DL和UL,所以固定延迟无法得到确保。例如,在TDD配置1中,存在一些其最接近的UL子帧(大于4个或更多子帧的间隔)距离7个子帧远的DL子帧。
在TD-LTE中,帧中的DL子帧的数量并不一定等于帧中的UL子帧的数量。例如,配置0-5具有比UL子帧更多的DL子帧。因此,来自多个DL子帧的数据传输需要在某个UL子帧中得到应答,对于某些UL数据传输的情形反之亦然。因此,UL或DL子帧中的多个HARQ-ACK消息的传输是与FDD相比TD-LTE的独有特征。例如,在TDD配置1中,子帧0和子帧1中的DL数据在子帧7中得到应答以避免进一步的延迟。在某些配置中,可以使用HARQ-ACK捆绑和/或HARQ-ACK复用;然而,某些HARQ-ACK捆绑和/或HARQ-ACK复用可能并非是高效和/或最优的。
发明内容
公开了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的装置。还公开了实行所述装置的功能的方法和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生成用于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的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包括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中的第一数量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并且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数量小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所述装置还包括发射器,所述发射器在所述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发射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用反馈资源被预定义或者通过信令配置。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被预定义或者通过信令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在操作期间动态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包括与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之前的阈值持续时间所接收的数据相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在各个实施例中,所述阈值持续时间被预定义或者通过信令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包括与在所述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之前所接收的数据相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的方法包括生成用于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的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在这样的方法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包括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中的第一数量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并且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数量小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发射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包括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第一数量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并且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数量小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发射指示所述第一可用反馈资源的信息的发射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器接收指示所述第一可用反馈资源的信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发射指示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的信息的发射器。在各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器接收指示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包括与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之前的阈值持续时间所发射的数据相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发射指示所述阈值持续时间的信息的发射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包括与在所述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之前所接收的数据相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的方法包括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包括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中的第一数量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并且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数量小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
附图说明
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被图示的具体实施例给出以上简要描述的实施例的更为具体的描述。所要理解的是,这些示图仅描绘了一些实施例并且因此并不被理解为对范围有所限制,实施例将通过使用附图利用附加的特性和细节加以描述和解释。
图1是图示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图示可以被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图示可以被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4图示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的通信的一个实施例;
图5图示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的一个实施例;
图6图示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的另一个实施;
图7图示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的另外的实施例;
图8是图示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的方法的一个实施的示意性流程图;和
图9是图示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的是,可以将实施例的多个方案具体实施为系统、设备、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实施例可以采取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组合软件和硬件方案的实施例的形式,在本文中通常称之为“电路”、“模块”或“系统”。此外,实施例可以采取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中具体实施的程序产品的形式,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存储机器可读代码、计算机可读代码和/或程序代码,下面称为代码。存储设备可以是有形的、非暂时性的和/或非传输性的。存储设备可以不包含信号。在某个实施例中,存储设备仅采用用于访问代码的信号。
为了更加特别地强调其实施独立性,可以将本说明书所述的某些功能单元标记为模块。例如,可以将模块实施为包括定制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或其他分立组件的现成半导体的硬件电路。模块也可以以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装置等的可编程硬件装置来实施。
模块也可以以用于通过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的代码和/或软件来实施。例如,所识别的代码模块可包括可执行代码的一个或多个物理块或逻辑块,例如可以将其组织为对象、程序或函数。尽管如此,所识别模块的可执行文件并不需要在物理上一起放置,而是可包括存储在不同位置的不同指令,这些指令在逻辑上连接在一起时包括模块并实现模块的所述目的。
实际上,代码模块可以是单个指令或很多指令,甚至可以分布于若干个不同的代码段,分布在不同的程序之中,并且跨越若干个存储器装置。类似地,操作数据可以在模块内识别和说明,并且可以按照任意适当的形式具体实施并在任意适当类型的数据结构内组织。操作数据可以作为单个数据集收集,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位置,包括在不同的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在以软件实施模块或部分模块的情况下,软件部分存储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
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任何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存储代码的存储设备。存储设备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子、磁性、光学、电磁、红外、全息、微机械,或者半导体系统、设备或装置,或者前述的任意适当组合。
存储设备的更具体示例(非穷举性列举)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者前述的任意适当组合。在本文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包含或存储由指令执行系统、设备,或者装置使用或与其结合的程序的任何有形介质。
用于执行实施例的操作的代码可以是任意数量的行,并且可以按照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Python、Ruby、Java、Smalltalk、C++等、程序性编程语言——诸如“C”编程语言等、和/或机器语言——诸如汇编语言。代码可以完全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作为独立的软件包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并且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后一情况下,可通过任何类型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来将远程计算机连接到用户的计算机,或者可以与外部计算机(例如,通过使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互联网)进行连接。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或类似语言的引用表示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中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以及类似的语言可以但不一定都表示相同的实施例,而是表示“一个或多个但并非全部实施例”,除非另外明确指定。除非另外明确指定,否则术语“包括(including)”、“包含(comprising)”、“具有(having)”及其变体表示“包括但不限于”。列举项目列表不表示任何项目或所有项目是互斥的,除非另外明确指定。除非另外明确指定,否则术语“一(a)”,“一个(an)”和“该(the)”也表示“一个或多个”。
此外,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按照任意适当方式组合。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很多具体细节,诸如编程、软件模块、用户选择、网络交易、数据库查询、数据库结构、硬件模块、硬件电路、硬件芯片等的示例,以提供对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一个或多个特定细节的情况下或通过其他方法、组件、材料等来实践实施例。在其他实例中,未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操作,以避免模糊实施例的方案。
下面参照根据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程序产品的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来描述实施例的多个方案。应当理解,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中的每个框以及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中框的组合可通过代码来实施。可以将这些代码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者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机器,而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创建出手段,用于实施在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
此外,可以将代码存储在存储设备中,存储设备可以引导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者其他设备按照特定方式工作,而使得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指令产生制造物品,包括实施在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指令。
此外,可以将代码加载到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或者其他设备上,导致要在计算机、其他可编程装置或其他设备上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步骤产生计算机实施的处理,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代码提供处理,用于实施在流程图和/或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示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设备、系统、方法和程序产品的可能实施方式的架构、功能和操作。就此而言,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中的每个框可以代表模块、片段,或者部分代码,其包括用于实施(一个或多个)指定逻辑功能的代码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
还应当注意的是,在一些替代性实施方式中,框中指出的功能可以不按照附图所示顺序发生。例如,根据所涉及的功能,连续示出的两个框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有时候可以按照相反顺序执行。可以构思其他步骤和方法,其在功能、逻辑或效果上等同于所示附图的一个或多个块或者它们的一部分。
虽然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可以采用各种箭头类型和线型,但是将它们理解为不限制对应实施例的范围。实际上,可以将一些箭头或其他连接符仅用于指示所示实施例的逻辑流程。例如,箭头可以指示所示实施例的列举步骤之间的未指定持续时间的等待或监视时段。还应当注意,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框的组合可以通过执行指定功能或动作的基于专用硬件的系统或者专用硬件与代码的组合来实施。
每个附图中元素的描述可以指代前面附图的元素。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的元素,包括相同元素的替代性实施例。
图1描绘了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远程单元102和基站单元104。虽然在图1中描绘了具体数量的远程单元102和基站单元104,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远程单元102和基站单元104。
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包括计算设备,诸如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智能电话、智能电视(例如连接互联网的电视)、机顶盒、游戏机、安全系统(包括安全相机)、车载计算机、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包括可穿戴装置,诸如智能手表、健身带、光学头戴式显示器等。此外,可以将远程单元102称为订户单元、移动装置、移动站、用户、终端、移动终端、固定终端、订户站、UE、用户终端、设备,或者本领域中使用的其他术语。远程单元102可经由UL通信信号与一个或多个基站单元104直接通信。
基站单元104可以分布在地理区域上。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基站单元104称为接入点、接入终端、基点、基站、节点B、eNB、家庭节点B、中继节点、设备、或者本领域使用的任何其他术语。基站单元104通常是无线电接入网络的一部分,无线电接入网络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器,控制器可通信地连接一个或多个对应的基站单元104。无线电接入网络通常可通信地连接一个或多个核心网络,核心网络可以耦合到其他网络,比如互联网和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等。未示出无线电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的这些和其他元件,但通常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系统100符合3GPP协议的LTE,其中基站单元104使用OFDM调制方案在DL上进行传输,并且远程单元102使用SC-FDMA方案在UL上进行传输。然而更一般而言,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实施一些其他开放通信协议或专有通信协议,例如WiMAX。本公开并非意在被局限于任何特定无线通信系统架构或协议的实施方式。
基站单元104可以经由无线通信链路服务于服务区域——例如小区或小区分段——内的多个远程单元102。基站单元104在时域、频域和/或空域中传输DL通信信号以服务远程单元102。
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生成用于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例如,子帧)中的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可以包括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中的第一数量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并且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数量可以小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可用反馈资源可以是能够响应于所接收的数据来发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第一反馈资源。远程单元102可以在该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发射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因此,远程单元102可以发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基站单元104可以生成用于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例如,子帧)中的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可以包括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中的第一数量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并且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数量可以小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可用反馈资源可以是能够响应于所接收的数据来发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第一反馈资源。基站单元104可以在该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发射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因此,基站单元104可以发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例如,子帧)中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可以包括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中的第一数量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并且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数量可以小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可用反馈资源可以是能够响应于所接收的数据发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第一反馈资源。因此,远程单元102可以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基站单元104可以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例如,子帧)中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可以包括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中的第一数量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并且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数量可以小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可用反馈资源可以是能够响应于所接收的数据来发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第一反馈资源。因此,基站单元104可以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
图2描绘了可以被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的装置200的一个实施例。装置200包括远程单元102的一个实施例。此外,远程单元102可以包括处理器202、存储器204、输入设备206、显示器208、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输入设备206和显示器208组合成单个设备,例如触摸屏。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不包括任何输入设备206和/或显示器208。在各种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包括处理器202、存储器204、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中的一个或多个,并且可以不包括输入设备206和/或显示器208。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202可以包括能够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和/或能够进行逻辑操作的任何公知控制器。例如,处理器202可以是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辅助处理单元、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类似的可编程控制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2执行存储器204中存储的指令,以实行本文所述的方法和例程。处理器202可通信地耦合到存储器204、输入设备206、显示器208、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2可以生成用于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的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
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204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包括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204可包括RAM,RAM包括动态RAM(DRAM)、同步动态RAM(SDRAM)和/或静态RAM(SRAM)。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204可以包括硬盘驱动器、闪存、或者任何其他适当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包括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两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存储与要提供给另一设备的指示有关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还存储程序代码和相关数据,诸如在远程单元102上操作的操作系统或其他控制器算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可以包括任何已知的计算机输入装置,包括触摸板、按钮、键盘、手写笔、麦克风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可以与显示器208集成,例如集成为触摸屏或类似的触敏显示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包括触摸屏,使得可以使用在触摸屏上显示的虚拟键盘和/或通过在触摸屏上手写来输入文本。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不同设备,诸如键盘和触摸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可以包括任何已知的可电子控制的显示器或显示设备。可以将显示器208设计为输出视觉、听觉和/或触觉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包括能够向用户输出视觉数据的电子显示器。例如,显示器208可以包括但不限于LCD显示器、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投影仪、或能够向用户输出图像、文本等的类似的显示设备。作为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显示器208可以包括可穿戴显示器,诸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抬头显示器等。此外,显示器208可以是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电视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膝上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车辆仪表板等的组件。
在某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包括用于产生声音的一个或多个扬声器。例如,显示器208可以产生可听警报或通知(例如蜂鸣或钟声)。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包括用于产生振动、运动、或其他触觉反馈的一个或多个触觉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与输入设备206集成。例如,输入设备206和显示器208可以形成触摸屏或类似的触敏显示器。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可以位于输入设备206附近。
发射器210用于向基站单元104提供UL通信信号,并且接收器212用于从基站单元104接收DL通信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器210被用来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发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在某些实施例中,接收器212可以被用来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虽然仅示出了一个发射器210和一个接收器212,但是远程单元102可具有任意适当数量的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可以是任意适当类型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可以是收发器的一部分。
图3描绘了可以被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的装置300的一个实施例。装置300包括基站单元104的一个实施例。此外,基站单元104包括处理器302、存储器304、输入设备306、显示器308、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如可以意识到的,处理器302、存储器304、输入设备306和显示器308可以分别基本上类似于远程单元102的处理器202、存储器204、输入设备206和显示器208。
处理器302可以被用来生成用于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的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发射器310可以被用来发射用于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的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接收器312可以被用来接收用于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的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虽然仅图示了一个发射器310和一个接收312,但是基站单元104可具有任意适当数量的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可以是任意适当类型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可以是收发器的一部分。
图4图示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的通信400的一个实施例。特别地,图示了UE 402和eNB 404之间的通信400。第一通信406可以是从eNB 404发射并且被UE 402接收的数据。第二通信408可以包括响应于第一通信406而发送的HARQ-ACK。第二通信408可以从UE402被发射至eNB 404。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信406可以是从UE 402发射并且被eNB 404所接收的数据,并且第二通信408可以包括响应于第一通信406而从eNB 404向UE 402发射的HARQ-ACK。
图5是图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500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循环时段内的HARQ-ACK反馈子帧模式可以由信令(例如,RRC信令)所定义。在另一个实施中,循环时段内的HARQ-ACK反馈子帧模式可以由规范所配置和/或可以被预先配置。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HARQ-ACK反馈子帧模式包括子帧#11和2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能够在下一个可用HARQ-ACK反馈子帧中发射的HARQ-ACK的组合小于或等于HARQ-ACK数量阈值M,则用于对应数据的HARQ-ACK在下一个可用HARQ-ACK反馈子帧中发射。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HARQ-ACK数量阈值M为8,而在其他实施例中,HARQ-ACK数量阈值M可以是任意适当数值(例如,1、2、3、4、5、6、7、8、9、10、11、12,或者更大)。在一个实施例中,HARQ-ACK数量阈值M可以由信令(例如,RRC信令)所定义。在另一个实施例中,HARQ-ACK数量阈值M可以由规范所配置和/或可以被预先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HARQ-ACK数量阈值M可以在操作期间基于通信链路性能进行修改。例如,如果通信链路具有优良的性能,则HARQ-ACK数量阈值M可以为8;如果通信链路具有中等性能,则HARQ-ACK数量阈值M可以为4;并且如果通信链路具有不良的性能,则HARQ-ACK数量阈值M可以为1。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HARQ-ACK反馈子帧可以具有不同的HARQ-ACK数量阈值M。
如果能够在下一个可用HARQ-ACK反馈子帧中发射的HARQ-ACK的组合大于预定义的数量M,则在跟随该下一个可用HARQ-ACK反馈子帧之后的可用HARQ-ACK反馈子帧中发射过多的HARQ-ACK。如可以意识到的,下一个可用HARQ-ACK反馈子帧可以是作为相对应数据被发射之后的子帧阈值数量N(即,阈值持续时间)的子帧。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子帧阈值数量为4,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子帧阈值数量N可以是任意适当数值(例如,1、2、3、4、5、6、7、8,或者更大)。在一个实施例中,子帧数量阈值N可以由信令(例如,RRC信令)所定义。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子帧数量阈值N可以由规范所配置和/或可以预先配置。
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子帧#11是用于PDSCH数据D1、D2、D3、D4、D5和D6的第一可用反馈子帧,这是因为子帧#11处于D1、D2、D3、D4、D5和D6每一个之后至少子帧阈值数量N(4个子帧)的首个。子帧#11并不是用于PDSCH数据D7和D8的第一可用反馈子帧,这是因为子帧#11在D7和D8之后小于子帧数量阈值N。子帧#24是用于PDSCH数据D7和D8的第一可用反馈子帧。因为仅6个HARQ-ACK可用于在子帧#11中发射,并且6小于或等于预定义数量M(M=8),所以所有6个HARQ-ACK可以被捆绑在一起并且在子帧#11中发射。
此外,子帧#24是用于PDSCH数据D7、D8、D9、D10、D11、D12、D13和D14的第一可用反馈子帧。因为仅8个HARQ-ACK可用于在子帧#24中发射,并且6小于或等于预定义数量M(M=8),并且6小于或等于预定义数量M(M=8),所以所有6个HARQ-ACK可以被捆绑在一起并且在子帧#24中发射。
图6图示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600的另一个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循环时段内的HARQ-ACK反馈子帧模式可以由信令(例如,RRC信令)所定义。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循环时段内的HARQ-ACK反馈子帧模式可以由规范所配置和/或可以预先配置。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HARQ-ACK反馈子帧模式包括子帧#11、12、25和26。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能够在下一个可用HARQ-ACK反馈子帧中发射的HARQ-ACK的组合小于或等于预定义的数量M,则用于对应数据的HARQ-ACK在下一个可用HARQ-ACK反馈子帧中发射。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HARQ-ACK阈值数量M为4,而在其他实施例中,HARQ-ACK阈值数量M可以是任意适当数值(例如,1、2、3、4、5、6、7、8、9、10、11、12,或者更大)。在一个实施例中,HARQ-ACK数量阈值M可以由信令(例如,RRC信令)所定义。在另一个实施例中,HARQ-ACK数量阈值M可以由规范所配置和/或可以预先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HARQ-ACK数量阈值M可以在操作期间基于通信链路性能进行修改。例如,如果通信链路具有优良的性能,则HARQ-ACK数量阈值M可以为8;如果通信链路具有中等性能,则HARQ-ACK数量阈值M可以为4;并且如果通信链路具有不良的性能,则HARQ-ACK数量阈值M可以为1。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HARQ-ACK反馈子帧可以具有不同的HARQ-ACK数量阈值M。
如果能够在下一个可用HARQ-ACK反馈子帧中发射的HARQ-ACK的组合大于预定义的数量M,则在跟随该下一个可用HARQ-ACK反馈子帧之后的可用HARQ-ACK反馈子帧中发射过多的HARQ-ACK。如可以意识到的,下一个可用HARQ-ACK反馈子帧可以是作为对应数据被发射之后的子帧阈值数量N的子帧。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子帧阈值数量为4,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子帧阈值数量N可以是任意适当数值(例如,1、2、3、4、5、6、7、8,或者更大)。在一个实施例中,子帧数量阈值N可以由信令(例如,RRC信令)所定义。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子帧数量阈值N可以由规范所配置和/或可以预先配置。
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子帧#11是用于PDSCH数据D1、D2、D3、D4、D5和D6的第一可用反馈子帧,这是因为子帧#11处于D1、D2、D3、D4、D5和D6每一个之后至少子帧阈值数量N(4个子帧)。子帧#11并不是用于PDSCH数据D7和D8的第一可用反馈子帧,这是因为子帧#11在D7和D8之后小于子帧阈值数量N。子帧#12是用于PDSCH数据D7的第一可用反馈子帧,并且子帧#25是用于PDSCH数据D8的第一可用反馈子帧。因为有6个HARQ-ACK可用于在子帧#11中发射,并且6大于预定义数量M(M=4),所以仅前四个HARQ-ACK(例如,对应于D1、D2、D3和D4的HARQ-ACK)可以被捆绑在一起并且在子帧#11中发射。此外,由于有3个剩余HARQ-ACK可用于在子帧#12中发射,并且3小于预定义数量M(M=4),所以该3个剩余HARQ-ACK(例如,对应于D5、D6和D7的HARQ-ACK)可以被捆绑在一起并且在子帧#12中发射。
此外,子帧#25是用于PDSCH数据D8、D9、D10、D11、D12、D13和D14的第一可用反馈子帧。因为有7个HARQ-ACK可用于在子帧#25中发射,并且7大于预定义数量M(M=4),所以仅前四个HARQ-ACK(例如,对应于D8、D9、D10和D11的HARQ-ACK)可以被捆绑在一起并且在子帧#25中发射。此外,由于有4个剩余HARQ-ACK可用于在子帧#26中发射,并且4小于或等于预定义数量M(M=4),则该4个剩余HARQ-ACK(例如,对应于D12、D13、D14和D15的HARQ-ACK)可以被捆绑在一起并且在子帧#25中发射。
图7是图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700的另外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循环时段内的HARQ-ACK反馈子帧模式可以由信令(例如,RRC信令)所定义。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循环时段内的HARQ-ACK反馈子帧模式可以由规范所配置和/或可以预先配置。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HARQ-ACK反馈子帧模式包括子帧#6、7和8。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能够在下一个可用HARQ-ACK反馈子帧中发射的HARQ-ACK的组合小于或等于预定义的数量M,则用于对应数据的HARQ-ACK在下一个可用HARQ-ACK反馈子帧中发射。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HARQ-ACK阈值数量M为1,而在其他实施例中,HARQ-ACK阈值数量M可以是任意适当数值(例如,1、2、3、4、5、6、7、8、9、10、11、12,或者更大)。在一个实施例中,HARQ-ACK数量阈值M可以由信令(例如,RRC信令)所定义。在另一个实施例中,HARQ-ACK数量阈值M可以由规范所配置和/或可以被预先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HARQ-ACK数量阈值M可以在操作期间基于通信链路性能进行修改。例如,如果通信链路具有优良的性能,则HARQ-ACK数量阈值M可以为8;如果通信链路具有中等性能,则HARQ-ACK数量阈值M可以为4;并且如果通信链路具有不良的性能,则HARQ-ACK数量阈值M可以为1。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HARQ-ACK反馈子帧可以具有不同的HARQ-ACK阈值数量M。
如果能够在下一个可用HARQ-ACK反馈子帧中发射的HARQ-ACK的组合大于预定义的数量M,则在跟随该下一个可用HARQ-ACK反馈子帧之后的可用HARQ-ACK反馈子帧中发射过多的HARQ-ACK。如可以意识到的,下一个可用HARQ-ACK反馈子帧可以是作为对应数据被发射之后的子帧数量阈值N的子帧。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子帧数量阈值为4,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子帧数量阈值N可以是任意适当数值(例如,1、2、3、4、5、6、7、8,或者更大)。在一个实施例中,子帧数量阈值N可以由信令(例如,RRC信令)所定义。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子帧数量阈值N可以由规范所配置和/或可以预先配置。
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子帧#6是用于PDSCH数据D1的第一可用反馈子帧,这是因为子帧#6处于D1之后的至少子帧数量阈值N(4个子帧)。子帧#6并不是用于PDSCH数据D2和D3的第一可用反馈子帧,这是因为子帧#6在D2和D3之后小于子帧数量阈值N。子帧#7是用于PDSCH数据D2的第一可用反馈子帧,并且子帧#8是用于PDSCH数据D3的第一可用反馈子帧。因为仅1个HARQ-ACK可用于在子帧#6中发射,并且1小于或等于预定义数量M(M=4),所以仅一个HARQ-ACK(例如,对应于D1的HARQ-ACK)可以在子帧#6中发射。因为仅1个HARQ-ACK可用于在子帧#7中发射,并且1小于或等于预定义数量M(M=4),所以仅一个HARQ-ACK(例如,对应于D2的HARQ-ACK)可以在子帧#7中发射。因为仅1个HARQ-ACK可用于在子帧#8中发射,并且1小于或等于预定义数量M(M=4),所以仅一个HARQ-ACK(例如,对应于D3的HARQ-ACK)可以在子帧#8中发射。
图8是图示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的方法800的一个实施的示意性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800由诸如远程单元102或基站单元104的装置所执行。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800可由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执行,该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CPU、GPU、辅助处理单元、FPGA等。
方法800可以包括生成802用于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的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在这样的方法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包括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中的第一数量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并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数量小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方法800还包括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发射804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可用反馈资源被预定义或者通过信令配置。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被预定义或者通过信令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在操作期间动态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包括与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之前的阈值持续时间所接收的数据相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在各个实施例中,阈值持续时间被预定义或者通过信令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包括与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之前所接收的数据相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
图9是图示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的方法900的另一个实施的示意性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900由诸如远程单元102或基站单元104的装置所执行。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900可由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执行,该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CPU、GPU、辅助处理单元、FPGA等。
方法900可以包括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接收902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在这样的方法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包括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中的第一数量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并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数量小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900包括发射指示第一可用反馈资源的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方法900包括接收指示第一可用反馈资源的信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方法900包括发射指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的信息。在各个实施例中,方法900包括接收指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包括与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之前的阈值持续时间所发射的数据相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900包括发射指示阈值持续时间的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包括与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之前所接收的数据相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
实施例可以以其他具体形式来实践。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仅被视为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前面的描述来指定。在权利要求等同形式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涵盖于其范围内。

Claims (30)

1.一种装置,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生成用于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的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包括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中的一数量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并且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所述数量小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和
发射器,所述发射器在所述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发射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可用反馈资源被预定义或者通过信令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被预定义或者通过信令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在操作期间动态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包括与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之前的阈值持续时间所接收的数据相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阈值持续时间被预定义或者通过信令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包括与在所述第一可用反馈资源子帧之前所接收的数据相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
8.一种方法,包括:
生成用于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的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包括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中的第一数量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并且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数量小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并且
在所述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发射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可用反馈资源被预定义或者通过信令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被预定义或者通过信令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在操作期间动态变化。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包括与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之前的阈值持续时间所接收的数据相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阈值持续时间被预定义或者通过信令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包括与在所述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之前所接收的数据相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
15.一种装置,包括:
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包括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中的第一数量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并且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数量小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指示所述第一可用反馈资源的信息的发射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器接收指示所述第一可用反馈资源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指示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的信息的发射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接收指示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的信息的接收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包括与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之前的阈值持续时间所发射的数据相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指示所述阈值持续时间的信息的发射器。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包括与在所述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之前所接收的数据相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
23.一种方法,包括:
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中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包括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中的第一数量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并且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数量小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发射指示所述第一可用反馈资源的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指示所述第一可用反馈资源的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发射指示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的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指示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的阈值数量的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包括与在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之前的阈值持续时间所发射的数据相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发射指示所述阈值持续时间的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包括与在所述第一可用反馈资源之前所接收的数据相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
CN201680088545.XA 2016-09-23 2016-09-23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 Active CN1095653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99837 WO2018053790A1 (en) 2016-09-23 2016-09-23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ment bundl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5369A true CN109565369A (zh) 2019-04-02
CN109565369B CN109565369B (zh) 2022-06-10

Family

ID=61690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8545.XA Active CN109565369B (zh) 2016-09-23 2016-09-23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9180B2 (zh)
EP (1) EP3488548B1 (zh)
CN (1) CN109565369B (zh)
WO (1) WO20180537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33099B1 (ko) * 2017-06-27 2022-08-16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피드백 신호전송 포맷 선택
CN111164922B (zh) * 2017-09-29 2022-04-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指示与数据块相对应的反馈信息的序列的反馈消息的装置及其方法
CA3096401A1 (en) 2018-04-12 2019-10-17 Kite Pharma, Inc. Chimeric receptor t cell treatment us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262A (zh) * 2006-08-21 2008-02-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dd系统同步harq的实现及数据传输的方法
US20130176920A1 (en) * 2010-09-17 2013-07-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plurality of pieces of receipt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30272157A1 (en) * 2010-11-22 2013-10-17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CN103546973A (zh) * 2013-11-01 2014-01-2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VoIP数据的传输方法和基站
CN104756430A (zh) * 2013-09-26 2015-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的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53697B2 (en) * 2010-04-05 2017-0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RQ ACK/NACK transmission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WO2012018193A2 (en) * 2010-08-05 2012-0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xing control and data information from a user equipment
CN102904698B (zh) * 2011-05-31 2017-06-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3095432A (zh) * 2011-11-07 2013-05-0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3188061B (zh) 2011-12-31 2017-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4135353B (zh) * 2012-01-09 2016-03-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用户设备
CN103684705A (zh) 2012-09-10 2014-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harq应答信息以及csi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6105173A1 (en) 2014-12-26 2016-06-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
US10219256B2 (en) * 2015-01-13 2019-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information feedback for eCC on PCell
WO2016122243A1 (en) 2015-01-29 2016-08-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rq-ack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447459B2 (en) * 2016-03-10 2019-10-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HD-FDD communication having improved peak data rat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262A (zh) * 2006-08-21 2008-02-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dd系统同步harq的实现及数据传输的方法
US20130176920A1 (en) * 2010-09-17 2013-07-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plurality of pieces of receipt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30272157A1 (en) * 2010-11-22 2013-10-17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CN104756430A (zh) * 2013-09-26 2015-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的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3546973A (zh) * 2013-11-01 2014-01-2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VoIP数据的传输方法和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88548A4 (en) 2020-03-18
WO2018053790A1 (en) 2018-03-29
EP3488548A1 (en) 2019-05-29
CN109565369B (zh) 2022-06-10
EP3488548B1 (en) 2023-12-06
EP3488548C0 (en) 2023-12-06
US20190222359A1 (en) 2019-07-18
US10979180B2 (en)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72555A1 (en) Downlink assignments for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US11711706B2 (en) Communication configuration selection
CN108370533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竞争窗口大小调整
CN111264084B (zh) 确定传输方案
CN108463963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确认
CN110115082A (zh) 调度请求指示
US11595958B2 (en) Determining a beam for preamble transmission
US20220322451A1 (en) Transmission beam indicating
US20220046636A1 (en) Resource reservation
CN110622532B (zh) 响应于接收到消息而发送消息
CN10907591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确认
CN110073688A (zh) 间隙时段配置
CN109644086A (zh) 重新发送指示
CN109565369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
CN109565383A (zh) 装置到装置传输
CN111108790A (zh) 免许可资源分配
CN109479192A (zh) 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基于前导的接入
CN110463106A (zh) 确定承载反馈信息的资源字段
CN110463302A (zh) 确定用于探测参考信号传输的符号的数目
CN111108705B (zh) 具有符号重复的信息
CN110786073A (zh) 执行多个随机接入过程
CN110121917B (zh) 上行链路传输消隐
CN110603884A (zh) 使用系统参数确定时频资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