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57974A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57974A
CN109557974A CN201810494252.2A CN201810494252A CN109557974A CN 109557974 A CN109557974 A CN 109557974A CN 201810494252 A CN201810494252 A CN 201810494252A CN 109557974 A CN109557974 A CN 109557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accommodation groove
housing
fin
magnetic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942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巧翌
陈泊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ga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ega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ga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Pega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557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579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机体以及一磁性元件。机体包括一容置槽。容置槽设置于机体的一边缘区域并包括多个凸肋,其凸出于容置槽的一侧壁。磁性元件设置于容置槽内并抵靠各凸肋的一脊部,其中磁性元件的一第一尺寸小于容置槽的一第二尺寸。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固定磁性元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产业日益发达,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notebook,NB)、平板电脑(tablet PC)与智能手机(smart phone)等电子产品已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电子装置的型态与使用功能越来越多元,便利性与实用性让这些电子装置更为普及,其可依据使用者需求而用于不同用途。
一般而言,电子装置可具有上下机体,且上下机体以旋转组件彼此枢接在一起。如此,上机体可通过旋转组件相对于下机体旋转而展开,以暴露出位于上机体的显示面。并且,为了能固定上机体与下机体于闭合状态的相对位置,通常会在上机体与下机体内设置多个磁铁。目前固定磁铁的作法多是在壳体上设置特殊的卡勾等固定元件或是在磁铁上贴附背胶以进行贴覆。然而,上述的作法不仅会使电子装置上的元件更加繁复,提高模具的制作困难度,更会增加电子装置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可轻易固定磁性元件,简化元件及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以及磁性元件。第一机体包括容置槽。容置槽设置于第一机体并包括多个凸肋,多个凸肋凸出于容置槽的侧壁。磁性元件设置于容置槽内并抵靠各凸肋的脊部,其中磁性元件的第一尺寸小于容置槽的第二尺寸。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尺寸包括磁性元件的外径,第二尺寸包括容置槽的直径,且该第二尺寸与该第一尺寸的差值的一半小于各该凸肋的最大厚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凸肋的一截面形状包括三角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最大厚度为三角形的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最大厚度与差值的一半相距0.1毫米(mm)至0.15毫米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凸肋沿着容置槽的侧壁延伸并包括一顶端,顶端相对于容置槽的一底面并具有朝向容置槽的底面倾斜的一导角。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角的角度等于或小于45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第二机体,第二机体包括彼此相对的一枢接端以及一开阖端,枢接端枢接第一机体,以使第二机体能够相对第一机体开阖,边缘区域对应开阖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的一机壳与凸肋为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的一机壳与凸肋的材料为塑料。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设置有容置槽,其内设置有凸肋,磁性元件设置于容置槽内以与凸肋形成结构干涉。详细而言,容置槽的尺寸与磁性元件的尺寸的差值的一半约小于各凸肋的最大厚度。也就是说,凸肋的最大厚度足以在磁性元件设置于容置槽内时与磁性元件进行结构干涉,以将磁性元件固定于容置槽内。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可无须另外设置卡勾结构来固定磁性元件,亦无须在磁性元件上贴覆背胶,因而可降低电子装置的生产成本。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容置槽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磁性元件欲设置于容置槽的情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附图的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并且,以下说明中将第一特征形成于第二特征“上”可包括其中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被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包括其中所述第一特征与所述第二特征之间可形成有附加特征进而使得所述第一特征与所述第二特征可能不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并且,在下列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将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这种重复是出于简洁及清晰的目的,而不是自身表示所论述的各种实施例及/或配置之间的关系。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包括一第一机体110以及一磁性元件120。第一机体110包括一容置槽112。容置槽112如图1所示的设置于第一机体110的一边缘区域,而磁性元件120则设置于容置槽112内。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可如图1所示的笔记本电脑,其包括上述的第一机体110以及一第二机体130,其中,第二机体130可包括彼此相对的一枢接端132以及一开阖端134,枢接端132枢接第一机体110,以使第二机体130适于相对第一机体110开阖,且第一机体110也适于相对第二机体130开阖。如此配置,容置槽112所设置的边缘区域对应于第二机体130的开阖端134,以在电子装置100呈闭阖状态时可利用磁性元件120来固定第一机体110以及第二机体130的相对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体110可包括显示面板,而第二机体130可包括输入界面,例如:键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亦可为具有第一机体110的平板电脑等可携式电子装置,其适于利用磁性元件120来固定附加配件于第一机体110。附加配件可例如包括保护套或是具有键盘的扩充基座等。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制电子装置100的种类。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容置槽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2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容置槽112可如图2及图3所示的包括多个凸肋114。所述凸肋114如图3所示的凸出于容置槽112的开口的侧壁。磁性元件120设置于容置槽112内并抵靠各凸肋114的一脊部,以与各凸肋114形成结构干涉。进一步而言,磁性元件120的一第一尺寸D1小于容置槽112的开口的一第二尺寸D2,且容置槽112的开口的第二尺寸D2与磁性元件120的第一尺寸D1的差值d1的一半(即,(D2-D1)/2)实质上小于各凸肋的最大厚度T1。也就是说,凸肋114的最大厚度T1足以在磁性元件120设置于容置槽112内时与磁性元件120进行结构干涉,以将磁性元件120固定于容置槽112内。
在本实施例中,磁性元件120的形状可为圆形,而容置槽112的形状也可对应为圆形。凸肋114的截面形状可如图3所示的为三角形,如此,凸肋114的最大厚度T1可为此三角形的高。在这样的结构配置下,第一尺寸D1可为磁性元件120的外径,第二尺寸D2可为容置槽112的直径,上述的最大厚度T1为三角形的高而凸肋114的最大厚度T1会大于两者的差值d1的一半。在本实施例中,凸肋114的最大厚度T1与差值d1的一半约相距0.1毫米(mm)至0.15毫米之间。也就是说,凸肋114的顶部约有0.1毫米至0.15毫米的厚度会与磁性元件120进行结构干涉。
当然,本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磁性元件120以及容置槽112的形状可为矩形或其他形状,而第一尺寸D1及第二尺寸D2可分别为磁性元件120及容置槽112的边长或对角线长等尺寸,凸肋114的截面也可为其他各种适合的形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只要凸肋114的最大厚度T1足以在磁性元件120设置于容置槽112内时与磁性元件120进行结构干涉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体110的一机壳110a与凸肋114为一体成型,此外,第一机体110的机壳110a与凸肋114的材料可皆为塑料,并可例如利用射出成形的方式而形成。在这样的结构配置下,由于机壳110a的用以固定磁性元件120的机构(例如容置槽112及凸肋114)在结构上较为简单,因而可降低模具的复杂度,更可省去在磁性元件120上贴附背胶的成本。
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磁性元件欲设置于容置槽的情境示意图。请参照图2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凸肋114可如图2所示的沿着容置槽112的侧壁延伸,并且,凸肋114包括彼此相对的一顶端114b以及一底端114c,其中,底端144c连接容置槽112的底面112a,顶端114b则相对于容置槽112的底面112a。在本实施例中,顶端114b具有朝向容置槽112的底面112a倾斜的一导角114a。在这样的结构配置下,磁性元件120在被放置于容置槽112内时,可经由凸肋114的导角114a的导引而顺利地放置于容置槽112内,并与各凸肋114形成结构干涉。在本实施例中,凸肋114的导角114a的角度实质上等于或小于45度。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中,第一机体的容置槽内具有凸肋,磁性元件设置于容置槽内以与凸肋形成结构干涉。详细而言,容置槽的尺寸与磁性元件的尺寸的差值的一半约小于各凸肋的最大厚度。也就是说,凸肋的最大厚度足以在磁性元件设置于容置槽内时与磁性元件进行结构干涉,以将磁性元件固定于容置槽内。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可无须另外设置卡勾结构来固定磁性元件,亦无须在磁性元件上贴覆背胶,因而可降低电子装置的生产成本。并且,第一机体的机壳与凸肋可为一体成型,因而可降低制作模具以及电子装置的元件复杂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机体,包括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机体的一边缘区域并包括多个凸肋,所述多个凸肋凸出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以及
磁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并抵靠各所述凸肋的脊部,其中所述磁性元件的第一尺寸小于所述容置槽的第二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尺寸包括所述磁性元件的外径,所述第二尺寸包括所述容置槽的直径,且所述第二尺寸与所述第一尺寸的差值的一半小于各所述凸肋的最大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凸肋的截面形状包括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厚度为所述三角形的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厚度与所述差值的一半相距0.1毫米至0.15毫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凸肋沿着所述容置槽的所述侧壁延伸并包括顶端,所述顶端相对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并具有朝向所述容置槽的所述底面倾斜的导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角的角度等于或小于45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机体,所述第二机体包括彼此相对的枢接端以及开阖端,所述枢接端枢接所述第一机体,以使所述第二机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机体开阖,所述边缘区域对应所述开阖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体的机壳与所述多个凸肋为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体的机壳与所述多个凸肋的材料为塑料。
CN201810494252.2A 2017-09-27 2018-05-22 电子装置 Pending CN1095579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3060 2017-09-27
TW106133060A TW201916778A (zh) 2017-09-27 2017-09-27 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57974A true CN109557974A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64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94252.2A Pending CN109557974A (zh) 2017-09-27 2018-05-22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57974A (zh)
TW (1) TW20191677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36889U (zh) * 2009-07-31 2010-04-14 王桂生 磁性锁扣
CN102968157A (zh) * 2011-08-31 2013-03-13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结构与掀盖式电子装置
TWM449869U (zh) * 2012-07-31 2013-04-01 wen-hao Zhuang 具高度平衡之風扇結構
TWI435005B (zh) * 2011-04-22 2014-04-21 Wistron Corp 固定機構及具有該固定機構的電子裝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36889U (zh) * 2009-07-31 2010-04-14 王桂生 磁性锁扣
TWI435005B (zh) * 2011-04-22 2014-04-21 Wistron Corp 固定機構及具有該固定機構的電子裝置
CN102968157A (zh) * 2011-08-31 2013-03-13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结构与掀盖式电子装置
TWM449869U (zh) * 2012-07-31 2013-04-01 wen-hao Zhuang 具高度平衡之風扇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6778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4198B (zh) 用於可折疊顯示裝置藉由具有滑動件的齒輪組的樞紐機構
CN105900037B (zh) 具有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TWI704296B (zh) 用於電子裝置之微鉸鏈(四)
US9348362B2 (en) Flexible portable terminal
TWI608328B (zh) 電子裝置
US2014036250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etachable tablet computer
US20150293606A1 (en) Collapsible Shell Cover for Computing Device
US9668556B2 (en) Adjustable display housing assembly
CN104516518B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键盘
US10203729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BR212016000904Y1 (pt) Aparelho eletrônico portátil
US20140375194A1 (en) Inform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US20120188700A1 (en) Docking sta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10606318B1 (en) Hinge mechanism and mode detector for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US1000181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first body and separable second body
US8654522B2 (en) Support device and a slidable portable device supported thereon
US10595604B1 (en) Folio including magnetic hinge for computing device
CN109557974A (zh) 电子装置
US9541954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004311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01327601Y (zh) 掀盖式电子装置及其铰链
JP6803580B2 (ja) 電子機器
JP6368038B2 (ja) 電子機器
US968154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1714459B2 (en) Storage medium tray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