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57616A - 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 - Google Patents
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57616A CN109557616A CN201910086660.9A CN201910086660A CN109557616A CN 109557616 A CN109557616 A CN 109557616A CN 201910086660 A CN201910086660 A CN 201910086660A CN 109557616 A CN109557616 A CN 1095576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 microcavity
- coupler
- optical microcavity
- coupl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262—Optical details of coupling light into, or out of, or between fibre ends, e.g. special fibre end shapes or associated optic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分案申请涉及光延时器领域,现有的芯片可集成型的光延时器系统复杂度高,多个微腔耦合状态同步调节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本分案公开了一种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包括光信号输入端、光信号输出端和光学微腔、2个耦合器件和耦合器,光信号输入端和耦合器的端口A通过其中一个耦合器件在光学微腔的一侧与光学微腔耦合,光信号输出端和耦合器的端口C通过另一个耦合器件在光学微腔的另一侧与光学微腔耦合。本分案利用反馈机制将出射光反馈并注入光学微腔的腔内,增加了光信号传输的有效路径以及额外色散的可调延时,系统复杂度低,延时效果好,可通过对反馈条件的控制,进一步调节延时效果,从而达到延时可调。
Description
本申请为申请号201610255740.9、申请日2016年4月20日、发明名称“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方法及延时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延时器领域,具体为一种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
背景技术
光延时器作为一种光无源器件在通讯领域和相控阵雷达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光通讯时分复用系统中,光延时器用于产生高比特率的复用信号和实现光缓冲区,减少分组丢失,提高通讯系统的性能;在相控阵雷达中,光延时器在减少天线阵列重量,提高雷达分辨率、识别能力、解决多目标成像、抗电磁干扰、简化结构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光延时器的传统光路一般采用增加光路长度的方式得到合适的延时,以获得预期的延时效果。
近年来,随着现代通讯系统和相控阵雷达系统对系统尺寸、功耗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芯片可集成型的光延时器成为了目前光延时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但是,光延时器的尺寸直接限制了延时器中所能获得的光路长度,导致芯片可集成型的光延时器除了利用传统光路的延时方式外还需进一步利用额外色散造成的延时。这种类型的光延时器通常集成光学微谐振腔(简称光学微腔),利用其对光波的谐振效应,使光波在环形腔内往返多次传输从而对光波产生一定的延时,此外,芯片的延时器件要求在微小的频率范围内需产生较大的相位突变,才能获得较好的延时效果,因此高品质系数(Q)的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成为目前芯片可集成型光延时器的首选。但是传统光路下单个光学微腔Q值有限,因此研究者逐步发展采用串联光学微腔或者耦合光学微腔波导的形式来获得更长的延时,通常通过合理设计微环腔结构和级联一定数目的微环腔就可以达到对延时量的良好控制,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881859A和CN101576634的发明专利申请所描述的设计,但是无论光延时器采用何种级联方案必然带来光延时器的复杂程度的急剧增加,均进一步提高了延时系统对光源的功率要求,并且需要面临对多个微腔耦合状态进行同步调节和控制的技术难题,同时必然大幅度增加光延时器的封装难度,影响光延时器在工业界的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须级联多个光学微腔的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方法及延时器。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方法,光信号通过耦合器件注入光学微腔并从光学微腔耦合输出,输出的光信号再次通过耦合器件重新注入光学微腔后并从光学微腔最终输出,从而实现对光信号的延时。
该延时方法具备以下优点:
利用反馈机制将出射光反馈并注入光学微腔腔内,增加了光信号传输的有效路径以及额外色散的可调延时,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情况下改善了光学微腔延时器的效果;同时能够通过对反馈条件的控制,进一步调节光学微腔延时器的延时效果,从而达到光学微腔延时器的可调。
作为优选,所述光信号两次注入光学微腔从光学微腔的同一位置注入;同一位置耦合,耦合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光信号两次注入光学微腔从光学微腔的不同位置注入;不同位置耦合,耦合部分调节更加灵活多变。
为实现上述延时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技术方案包括两种:
第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包括光信号输入端、光信号输出端和光学微腔,还包括耦合器件、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端口A与光信号输入端相连,端口B通过耦合器件与光学微腔耦合,端口C与第二耦合器的端口C相连,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端口A通过耦合器件与光学微腔耦合,端口B与光信号输出端相连。
该延时器具备以下优点:
利用反馈机制将出射光反馈并注入光学微腔腔内,增加了光信号传输的有效路径以及额外色散的可调延时,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情况下改善了光学微腔延时器的效果;同时能够通过对反馈条件的控制,进一步调节光学微腔延时器的延时效果,从而达到光学微腔延时器的可调。
第二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包括光信号输入端、光信号输出端和光学微腔,还包括2个耦合器件和耦合器,所述光信号输入端和耦合器的端口A通过其中一个耦合器件在光学微腔的一侧与光学微腔耦合,所述光信号输出端和耦合器的端口C通过另一个耦合器件在光学微腔的另一侧与光学微腔耦合。
该延时器具备以下优点:除具有第一种技术方案的优点外,与第一种技术方案相比:结构更为简单,光学微腔耦合位置有两个,耦合部分调节更加灵活多变。
上述两种技术方案中:
作为优选,所述光学微腔的结构为微环、微球、微盘、微柱、微芯圆环和变形腔的任意一种;光学微腔多种结构可选,根据不同结构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场合应用。
作为优选,所述光学微腔的制成材料为二氧化硅、聚合物、半导体和氟化钙的任意一种;根据不同制成材料各自的优点,选择适合的场合应用。
作为优选,所述耦合器件为光纤锥、一端斜抛光的光纤、波导和棱镜的任意一种;多种耦合器件可选,根据不同耦合器件各自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场合应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耦合器为光纤型耦合器、微器件型耦合器、平面波导耦合器和倏逝波导耦合器的任意一种;根据不同类型耦合器各自的优点,选择适合的场合应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耦合器为光纤型耦合器、微器件型耦合器、平面波导耦合器的任意一种;根据不同类型耦合器各自的优点,选择适合的场合应用。
作为优选,所述耦合器为光纤型耦合器、微器件型耦合器、平面波导耦合器的任意一种;根据不同类型耦合器各自的优点,选择适合的场合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光场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光场示意图;
附图标记:1.光信号输入端、2.光信号输出端、3.光学微腔、4.耦合器件、5.第一耦合器、6.第二耦合器、7.耦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但不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包括光信号输入端1、光信号输出端2、光学微腔3、耦合器件4、第一耦合器5和第二耦合器6;第一耦合器5的端口A与光信号输入端1相连,端口B通过耦合器件4与光学微腔3耦合,端口C与第二耦合器6的端口C相连;第二耦合器6的端口A通过耦合器件4与光学微腔3耦合,端口B与光信号输出端2相连。
其中,光学微腔3采用微环结构,耦合器件4采用光纤锥。
工作时,光信号的传输过程为:
1.光信号输入端1的光信号由第一耦合器5的端口A输入到第一耦合器5,然后从端口B输出;
2.第一耦合器5端口B输出的光信号通过耦合器件4注入到光学微腔3,然后再通过耦合器件4耦合输出到第二耦合器6的端口A;
3.进入第二耦合器6的光信号一部分通过端口B直接输出到光信号输出端2,另一部分通过与第一耦合器5相连的端口C重新注入到第一耦合器5;
4.达到稳定输出的总延时后的光信号由光信号输出端2输出。
光信号的延时效果,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如图2所示,为实施例1的光场示意图。
设Ein1为光信号输入光场,Ein2为输入光场与反馈光通过第一耦合器耦合的光场,Es为光学微腔内的光场,Eout1为光学微腔耦合的输出光场,Eout2为整个系统的输出光场。
设p、k为对光场Ein2输入到光学微腔的透射系数和耦合系数,p′、k′为光场Es输入到光学微腔的透射系数和耦合系数,有p=p′,k=k′且p2+k2=1。α0为光学微腔的线性衰减因子,光学微腔半径长度为α,L0=2πα为腔的长度,ns为腔内折射率,c为光速,光学微腔的延时传播过程中额外获取的相位δc为由于耦合模式引起的损耗,δ0为腔内的本征损耗,ω为输入光的频率,ω0为光学微腔内的共振频率,Δω为光学微腔中心频率的失谐,Δω=ω0-ω。
对于外反馈的情况,设n为光纤中的折射率,α1为外反馈部分线性衰减因子,为外反馈部分附加相移,L1为Eout1到Ein2的总长度,τ1为L1段光纤延时,满足为Eout1到第二耦合器附加相移,L2为Eout1到第二耦合器的长度,τ2为L2段光纤延时,满足η1为输入光与第一耦合器的耦合系数,η2为第二耦合器与输出光的耦合系数。
光场基本方程有:
Eout1(t)=pEin2(t)+jk′Es(t)
经过对上述光场基本方程的推导,可以得到基于此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的总延时τ的表达式为:
其中:
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耦合器耦合比η1和η2、光纤延时τ1、τ2等参数来实现对延时效果的调节,以满足我们对延时大小调节的需求。
结合图3和图4,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但不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如图3所示,一种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包括光信号输入端1、光信号输出端2、光学微腔3、2个耦合器件4和耦合器7;光信号输入端1和耦合器7的端口A通过其中一个耦合器件4在光学微腔3的一侧与光学微腔3耦合,光信号输出端2和耦合器7的端口C通过另一个耦合器件4在光学微腔3的另一侧与光学微腔3耦合。
其中,光学微腔3采用微环结构,耦合器件4采用光纤锥。
工作时,光信号的传输过程为:
1.光信号输入端1的光信号通过一个耦合器件4注入到光学微腔3;
2.注入到光学微腔3的光信号通过2个耦合器件4分别从光学微腔3的两侧耦合输出,两条输出路径分别为:A.与耦合器7的端口A相连的一侧,光信号进入耦合器7,然后一部分从端口B直接输出,另一部分从端口C输出然后通过耦合器件4重新注入到光学微腔3;B.与光信号输出端2相连的一侧,光信号直接输出到光信号输出端2;
3.达到稳定输出的总延时后的光信号由光信号输出端2输出。
光信号的延时效果,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如图4所示,为实施例2的光场示意图。
设Ein为光信号输入光场,透过光纤锥与光学微腔耦合,E11为输入光场与光学微腔耦合的光场,E21为光场E11经过半周长光学微腔损耗后的光场,E22为透过光纤锥光场E32与光学微腔内光场E21耦合的光场,E12为光场E22经过半周长光学微腔损耗后的光场,E13为光学微腔上端口的输出光场,E31为光场E13经过一段长为L13的光纤损耗后的光场,Eout1为光场E31经过耦合器输出的光场,E32为光场E31经过耦合器耦合至光纤锥再经过另一段长为L32的光纤损耗后的光场,Eout2为最终的输出光场。
设p1、k1为光场Ein输入到光学微腔的透射系数和耦合系数,p′1、k′1为光场E12输入到光学微腔的透射系数和耦合系数,p2、k2为光场E32输入到光学微腔的透射系数和耦合系数,p′2、k′2为光场E21输入到光学微腔的透射系数和耦合系数,且有p1=p′1,k1=k′1且p2=p′2,k2=k′2且c为光速,光学微腔内部折射率为ns,周长为2L12,损耗系数为αs,相移为延时为2τ12,ω为输入光的频率,ω0为光学微腔共振频率,Δω为光学微腔中心频率的失谐,满足:τ12=2nsL12/c,光纤折射率为n,损耗系数为α,L13为E13到E31的总长度,长为L13的相移为传输用时为τ13,满足L32为E31到E32的总长度,长为L32的相移为传输用时为τ32,满足τ为最终输出光场Eout2相对输入光场Ein的总延时,η为耦合器的耦合系数。
光场基本方程有:
经过对上述光场基本方程的推导,可以得到基于此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的总延时τ的表达式为:
其中:
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耦合器的耦合系数η以及光纤延时τ13、τ32等参数来实现对延时效果的调节,以满足我们对延时大小调节的需求。
上述两个实施例,具体实施时:
1.光学微腔3的结构也可采用除微环外的其他结构,例如微球、微盘、微柱、微芯圆环和变形腔等结构;
2.光学微腔3的制成材料可采用二氧化硅、聚合物、半导体和氟化钙的任意一种;
3.耦合器件4除可选用光纤锥外,也可选用一端斜抛光的光纤、棱镜和波导等其他光学微腔近场耦合器件;
4.第一耦合器5、第二耦合器6和耦合器7可选用各种类型的耦合器,如光纤型耦合器、微器件型耦合器、平面波导耦合器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利用反馈机制将出射光反馈并注入光学微腔腔内,增加了光传输的有效路径以及额外色散的可调延时,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情况下改善了光学微腔延时器的效果;同时能够通过对反馈条件的控制,进一步调节光学微腔延时器的延时效果,从而达到光学微腔延时器的可调。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包括光信号输入端(1)、光信号输出端(2)和光学微腔(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2个耦合器件(4)和耦合器(7),所述光信号输入端(1)和耦合器(7)的端口A通过其中一个耦合器件(4)在光学微腔(3)的一侧与光学微腔(3)耦合,所述光信号输出端(2)和耦合器(7)的端口C通过另一个耦合器件(4)在光学微腔(3)的另一侧与光学微腔(3)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微腔(3)的结构为微环、微球、微盘、微柱、微芯圆环和变形腔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微腔(3)的制成材料为二氧化硅、聚合物、半导体和氟化钙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件(4)为光纤锥、一端斜抛光的光纤、波导和棱镜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7)为光纤型耦合器、微器件型耦合器、平面波导耦合器的任意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86660.9A CN109557616B (zh) | 2016-04-20 | 2016-04-20 | 异侧耦合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55740.9A CN105676367B (zh) | 2016-04-20 | 2016-04-20 | 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方法 |
CN201910086660.9A CN109557616B (zh) | 2016-04-20 | 2016-04-20 | 异侧耦合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55740.9A Division CN105676367B (zh) | 2016-04-20 | 2016-04-20 | 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57616A true CN109557616A (zh) | 2019-04-02 |
CN109557616B CN109557616B (zh) | 2021-03-30 |
Family
ID=5621600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55740.9A Active CN105676367B (zh) | 2016-04-20 | 2016-04-20 | 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方法 |
CN20191008666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557616B (zh) | 2016-04-20 | 2016-04-20 | 异侧耦合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 |
CN20191008599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581595B (zh) | 2016-04-20 | 2016-04-20 | 同侧耦合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55740.9A Active CN105676367B (zh) | 2016-04-20 | 2016-04-20 | 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8599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581595B (zh) | 2016-04-20 | 2016-04-20 | 同侧耦合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3) | CN10567636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65554A (zh) * | 2019-05-07 | 2019-08-23 | 太原理工大学 | 基于微环波导结构的集成混沌信号发生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34118A2 (en) * | 2006-09-15 | 2008-03-20 |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easurements using pump-probe spectroscopy in high-q microcavities |
CN101576634A (zh) * | 2009-06-12 | 2009-11-1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用于1550nm光通信的耦合谐振器光学波导可控信号延迟器 |
CN102393550A (zh) * | 2011-11-17 | 2012-03-28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硅基延时可调光延迟线及其制作方法 |
US20130259420A1 (en) * | 2012-03-29 | 2013-10-03 | Haruhiko Yoshida | Optical transmission-reception system and light-receiving unit |
CN104076441A (zh) * | 2014-04-22 | 2014-10-01 | 上海大学 | 用于光学延迟线的串联分形拓扑结构微环阵列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02239549A1 (en) * | 2000-11-09 | 2002-06-03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Dual-wavelength hybrid waveguide coupler |
CN101387763A (zh) * | 2008-10-22 | 2009-03-18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基于光子晶体结构的光信号延迟器件 |
CN101800607B (zh) * | 2010-01-12 | 2013-04-17 | 浙江大学 | 一种高阶动态可调的色散补偿设备及色散补偿方法 |
CN102361211A (zh) * | 2011-10-08 | 2012-02-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基于微腔控制反馈效应的光纤激光器 |
CN103915750A (zh) * | 2012-12-28 | 2014-07-09 | 清华大学 | 光纤激光器 |
CN203466821U (zh) * | 2013-09-23 | 2014-03-05 | 电子科技大学 | 可调谐光混沌信号发生装置 |
CN103838055A (zh) * | 2014-03-03 | 2014-06-0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梳齿反馈调控的光学微腔光频梳产生系统 |
CN104634369B (zh) * | 2015-02-10 | 2017-05-31 | 深圳大学 | 一种环形激光器传感器 |
-
2016
- 2016-04-20 CN CN201610255740.9A patent/CN105676367B/zh active Active
- 2016-04-20 CN CN201910086660.9A patent/CN10955761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04-20 CN CN201910085992.5A patent/CN10958159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34118A2 (en) * | 2006-09-15 | 2008-03-20 |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easurements using pump-probe spectroscopy in high-q microcavities |
CN101576634A (zh) * | 2009-06-12 | 2009-11-1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用于1550nm光通信的耦合谐振器光学波导可控信号延迟器 |
CN102393550A (zh) * | 2011-11-17 | 2012-03-28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硅基延时可调光延迟线及其制作方法 |
US20130259420A1 (en) * | 2012-03-29 | 2013-10-03 | Haruhiko Yoshida | Optical transmission-reception system and light-receiving unit |
CN104076441A (zh) * | 2014-04-22 | 2014-10-01 | 上海大学 | 用于光学延迟线的串联分形拓扑结构微环阵列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李志全 等: "《自由光谱范围加倍的单微环谐振滤波器》", 《光学学报》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65554A (zh) * | 2019-05-07 | 2019-08-23 | 太原理工大学 | 基于微环波导结构的集成混沌信号发生器 |
CN110165554B (zh) * | 2019-05-07 | 2020-12-25 | 太原理工大学 | 基于微环波导结构的集成混沌信号发生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81595A (zh) | 2019-04-05 |
CN109557616B (zh) | 2021-03-30 |
CN109581595B (zh) | 2021-06-15 |
CN105676367A (zh) | 2016-06-15 |
CN105676367B (zh) | 2019-04-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22549B2 (en) | Mode multiplexer/demultiplexer and switching node | |
CN106249355B (zh) | 基于硅基光波导模式匹配的模式复用解复用器 | |
JP2003500689A (ja) | M×nの光クロスコネクト | |
CN114879305B (zh) | 一种硅基分模器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542950A (zh) | 一种基于空间三维波导的简并模式组的模式解复用器 | |
CN104122621A (zh) | 复合光合波器 | |
CN105911646B (zh) | 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波分模分混合复用解复用器及方法 | |
CN115494586A (zh) | 一种双波导绝热耦合器 | |
CN105676367B (zh) | 反馈式可调光学微腔延时方法 | |
CN108594364B (zh) | 基于狭缝波导的超宽带宽3dB分合束器及方法 | |
US10890717B2 (en) | Optical delay method and system | |
CN112612076B (zh) | 一种少模多芯微结构光纤及少模光纤放大器 | |
US6731841B1 (en) | Folded waveguide optical devices | |
CN104597570B (zh) | 集成可调衰减器 | |
CN114924357B (zh) | 一种基于级联马赫-曾德干涉仪结构的波分复用光延时线 | |
CN109709643A (zh) | 一种基于单片集成的双偏振模式复用-解复用芯片 | |
CN111740786B (zh) | 一种集成光波导波束赋形装置 | |
US10911148B2 (en) | Optic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optical element | |
CN215067407U (zh) | 基于soi平台的光分束器 | |
CN203084362U (zh) | 基于有源光纤光栅耦合器的时延可调器 | |
Suzuki et al. | Polarization-diversity 4× 4 Si-wire optical switch | |
CN103424811B (zh) | 光合分波器 | |
CN105204121A (zh) | 一种基于双环干涉仪可调谐光滤波器 | |
JP2016180867A (ja) | 光学素子、マッハツェンダ型波長フィルタ及びリング共振器 | |
CN109194439A (zh) | 一种基于弱导环形结构光纤的模式复用通信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