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26843A - 水生动物养殖系统及其池塘溢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生动物养殖系统及其池塘溢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26843A
CN109526843A CN201811501190.XA CN201811501190A CN109526843A CN 109526843 A CN109526843 A CN 109526843A CN 201811501190 A CN201811501190 A CN 201811501190A CN 109526843 A CN109526843 A CN 1095268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let
pond
water
outer sleeve
overflow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11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光中
舒鸣
王湘
杨旭
罗世民
胡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hu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uaihu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hu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uaihu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8115011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268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26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68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上述水生动物养殖系统及其池塘溢水装置,水生动物养殖系统包括池塘及池塘溢水装置。池塘溢水装置包括异径直通接头、出水管、进水外套管及进水内套管。进水外套管远离异径直通接头一端伸出池塘的水面,故池水只能从下端的滤水孔进入进水外套管,再由进水内套管远离异径直通接头的一端进入进水内套管内,最后通过出水管排出。由于异径直通接头靠近池底设置,故最终排出的是靠近池底的池水,而上层池水则得以保留。经过不断循环,溶氧低、有机质过多的池水不断排出。因此,上述水生动物养殖系统及其池塘溢水装置可有效地改良水体。

Description

水生动物养殖系统及其池塘溢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生动物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生动物养殖系统及其池塘溢水装置。
背景技术
水生经济动物养殖池塘需要进行水循环,故需要设置溢水装置,以使水深维持在合适的深度。目前,常见的溢水方式是采用一定规格的软质PVC管作溢水管,用水泥等建材构筑稳固。向池外的一端通向排水沟,向池内的一端游离池底约2至3米,近末端用聚乙烯、尼龙等材质绳索系好,末端安装过滤网。
但是,上述溢水方式只能溢出上层池水。然而,上层池水恰好是溶氧较高、水质较好的表层水,而池塘底部溶氧低、有机质过多的水体则不能溢出。因此,现有溢水方式会导致池内水体变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溢水方式导致池内水体变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限改良水体的水生动物养殖系统及其池塘溢水装置。
一种池塘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异径直通接头,具有相对设置的大头及小头;
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小头连通;
进水外套管,一端与所述大头连通,且所述进水外套管靠近所述异径直通接头一端的侧壁开设有滤水孔;
进水内套管,收容于所述进水外套管内且所述进水内套管的外壁与所述进水外套管的内壁之间形成过水间隙,所述进水内套管一端的侧壁与所述小头的内壁卡持,另一端位于所述进水外套管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异径直通接头的一端连接有弯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外套管及所述进水内套管均为圆形PVC直管,且所述进水外套管的管径大于所述进水内套管的管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水孔为多个,且沿所述进水外套管的周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内套管可拆卸地收容于所述进水外套管内,所述进水内套管包括多个型号,且每个型号的所述进水内套管具有对应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内套管为长度可调的伸缩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过滤笼,所述过滤笼框架及覆设于所述框架上的过滤网,所述异径直通接头及所述进水外套管开设有所述滤水孔的一端收容于所述过滤笼内。
一种水生动物养殖系统,包括:
池塘,具有池堤及埋设于池底并穿过所述池堤的排水管;及
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池塘溢水装置,所述出水管安装于所述池底并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进水外套管远离所述异径直通接头一端伸出所述池塘的水面。。
上述水生动物养殖系统及其池塘溢水装置,进水外套管远离异径直通接头一端伸出池塘的水面,故池水只能从下端的滤水孔进入进水外套管,再由进水内套管远离异径直通接头的一端进入进水内套管内,最后通过出水管排出。由于异径直通接头靠近池底设置,故最终排出的是靠近池底的池水,而上层池水则得以保留。经过不断循环,溶氧低、有机质过多的池水不断排出。因此,上述水生动物养殖系统及其池塘溢水装置可有效地改良水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水生动物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水生动物养殖系统中池塘溢水装置的进水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生动物养殖系统10及池塘溢水装置100。其中,水生动物养殖系统10包括池塘溢水装置100及池塘101。
池塘101具有池堤102及排水管103,排水管103埋设于池塘101的池底并穿过池堤102,以与外部的排水沟连通。池塘101内蓄有一定深度的池水,池塘溢水装置100则安装于池塘101内。
请一并参阅图2,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池塘溢水装置100包括异径直通接头110、出水管120、进水外套管130及进水内套管140。
异径直通接头110包括相对设置的大头及小头。异径直通接头110一般为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材质,具有较好的抗腐蚀特性。出水管120一般选取为PVC圆管。其中,出水管120的一端与异径直通接头110的小头连通。在水生动物养殖系统10中,出水管120插入池底,且出水管120远离异径直通接头110的另一端与排水管103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出水管120远离异径直通接头110的一端连接有弯头150。弯头150便于将出水管120与排水管103连通。
进水外套管130一般选取为PVC圆管,且其管径与异径直通接头110的大头匹配。进水外套管130的一端与大头连通。而且,进水外套管130的长度一般大于池塘101内的水深。因此,可使进水外套管130远离异径直通接头110一端伸出池塘101的水面。
此外,进水外套管130靠近异径直通接头110一端的侧壁开设有滤水孔131。滤水孔131可以是圆孔、方孔条、形孔等形状。由于滤水孔131靠近池塘101的底部,故底层池水便可经滤水孔131进入进水外套管130内。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滤水孔131为多个,且沿进水外套管130的周向间隔设置。因此,底层池水可从四周向从进水外套管130内流入,能有效地避免堵塞。
进水内套管140一般选取为PVC圆管,其长度小于进水外套管130的长度。进水内套管140收容于进水外套管130内且进水内套管140的外壁与进水外套管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插入进水内套管140并不会阻止池水从滤水孔131流入。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外套管130及进水内套管140均为圆形PVC直管,且进水外套管130的管径大于进水内套管140的管径。此时,两者之间形成的间隙较为均匀。
进一步的,进水内套管140一端的侧壁与异径直通接头110小头的内壁卡持,另一端位于进水外套管130内。
进入进水外套管130内的池水会从进水内套管140远离异径直通接头110一端的开口进入进水内套管140内,并最后通过出水管120排出,直至池塘101的水面与进水内套管140的开口平齐,实现溢水。
而且,由于进水外套管130远离异径直通接头110一端伸出池塘101的水面,故池水只能从下端的滤水孔131进入进水外套管130。因此,最终排出的是靠近池底的底层池水,而上层池水则得以保留。经过不断循环,溶氧低、有机质过多的池水不断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内套管140可拆卸地收容于进水外套管130内。将进水内套管140拆卸后,进水外套管130与出水管120直接连通。因此,池塘溢水装置100还可起到排水的作用。
进一步的,进水内套管140包括多个型号,且每个型号的进水内套管140具有对应的长度。型号不同,则进水内套管140的长度不同。根据对池塘101水深的不同要求,可更换适配的进水内套管140,从而使得池塘溢水装置100的应用范围更广。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进水内套管140为长度可调的伸缩管。进水内套管140通过伸缩可调节长度,从而适用于不同的水深。因此,不用反复拆装进水内套管140,也能满足池塘101对水深的不同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池塘溢水装置100还包括过滤笼160,过滤笼框架(图未示)及覆设于框架上的过滤网(图未示)。异径直通接头110及进水外套管130开设有滤水孔131的一端收容于过滤笼160内。
具体的,过滤笼160承载于池塘101的池底,其框架可用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做成。框架的高度可大于水深,其侧壁再附上尼龙筛绢等网格件,便可起到过滤大型杂质及防止水生动物随水流逃走的作用。
上述水生动物养殖系统10及其池塘溢水装置100,进水外套管130远离异径直通接头110一端伸出池塘101的水面,故池水只能从下端的滤水孔131进入进水外套管130,再由进水内套管140远离异径直通接头110的一端进入进水内套管140内,最后通过通过出水管120排出。由于异径直通接头110靠近池底设置,故最终排出的是靠近池底的池水,而上层池水则得以保留。经过不断循环,溶氧低、有机质过多的池水不断排出。因此,上述水生动物养殖系统10及其池塘溢水装置100可有效地改良水体。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池塘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异径直通接头,具有相对设置的大头及小头;
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小头连通;
进水外套管,一端与所述大头连通,且所述进水外套管靠近所述异径直通接头一端的侧壁开设有滤水孔;
进水内套管,收容于所述进水外套管内且所述进水内套管的外壁与所述进水外套管的内壁之间形成过水间隙,所述进水内套管一端的侧壁与所述小头的内壁卡持,另一端位于所述进水外套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异径直通接头的一端连接有弯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外套管及所述进水内套管均为圆形PVC直管,且所述进水外套管的管径大于所述进水内套管的管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孔为多个,且沿所述进水外套管的周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内套管可拆卸地收容于所述进水外套管内,所述进水内套管包括多个型号,且每个型号的所述进水内套管具有对应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内套管为长度可调的伸缩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笼,所述过滤笼框架及覆设于所述框架上的过滤网,所述异径直通接头及所述进水外套管开设有所述滤水孔的一端收容于所述过滤笼内。
8.一种水生动物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池塘,具有池堤及埋设于池底并穿过所述池堤的排水管;及
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池塘溢水装置,所述出水管安装于所述池底并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进水外套管远离所述异径直通接头一端伸出所述池塘的水面。
CN201811501190.XA 2018-12-10 2018-12-10 水生动物养殖系统及其池塘溢水装置 Pending CN1095268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1190.XA CN109526843A (zh) 2018-12-10 2018-12-10 水生动物养殖系统及其池塘溢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1190.XA CN109526843A (zh) 2018-12-10 2018-12-10 水生动物养殖系统及其池塘溢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6843A true CN109526843A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53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1190.XA Pending CN109526843A (zh) 2018-12-10 2018-12-10 水生动物养殖系统及其池塘溢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2684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8968A (zh) * 2021-10-14 2021-12-03 深圳市澳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淡水渔业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及该系统的养殖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2799A (zh) * 2009-09-29 2010-04-1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一种多功能养殖水体排水闸门
CN204599035U (zh) * 2015-01-29 2015-09-02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海水养殖塘的排水装置
CN205052536U (zh) * 2015-03-09 2016-03-02 广州市诚一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鱼塘排水装置
WO2018015987A1 (ja) * 2016-07-18 2018-01-25 憲司 久木野 自然エネルギーを熱源として飼育水温を調整する活魚水槽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2799A (zh) * 2009-09-29 2010-04-1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一种多功能养殖水体排水闸门
CN204599035U (zh) * 2015-01-29 2015-09-02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海水养殖塘的排水装置
CN205052536U (zh) * 2015-03-09 2016-03-02 广州市诚一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鱼塘排水装置
WO2018015987A1 (ja) * 2016-07-18 2018-01-25 憲司 久木野 自然エネルギーを熱源として飼育水温を調整する活魚水槽システ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8968A (zh) * 2021-10-14 2021-12-03 深圳市澳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淡水渔业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及该系统的养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40616U (zh) 养殖池曝气净水组合装置
CN105432547B (zh) 一种间歇抽水恒流吸气式养鱼增氧装置
CN109526843A (zh) 水生动物养殖系统及其池塘溢水装置
CN205511712U (zh) 水泥池套管排水装置
CN108671602A (zh) 一种固液过滤装置
CN104996344B (zh) 一种鲍鱼育苗方法
CN206744284U (zh) 培养装置及培养仪
NO335337B1 (no) Sikkerhetsnett for en lukket merd
CN107410119A (zh) 培养装置及培养仪
CN103785207B (zh) 用于高压清洁设备的滤水器和具有滤水器的高压清洁设备
CN211793754U (zh) 一种丰年虫培育装置
CN208191893U (zh) 一种养鱼跑道排污装置及养鱼跑道
SE408564B (sv) Tetningskapa
KR101725956B1 (ko) 해수용 취수구
CN207811291U (zh) 一种双桶蛋白质分离装置
CN209646011U (zh) 水处理机、用于水处理机的固定装置和用于固定水处理机的滤芯的固定件
CN205648744U (zh) 鱼缸过滤器
CN205786018U (zh) 一种线虫分离装置
CN210265300U (zh) 一种水产养殖潜水泵防污除杂装置
CN212937423U (zh) 一种便携式水产养殖育苗用虹吸排水装置
CN204860589U (zh) 一种新型养殖池
CN215712467U (zh) 景观缸过滤装置
CN207135981U (zh) 一种用于鲟鱼模拟养殖的催产池
CN210519844U (zh) 一种岩原鲤鱼苗室外养殖系统
CN208183682U (zh) 一种新型农业进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