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25451A - 一种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25451A
CN109525451A CN201811070379.8A CN201811070379A CN109525451A CN 109525451 A CN109525451 A CN 109525451A CN 201811070379 A CN201811070379 A CN 201811070379A CN 109525451 A CN109525451 A CN 1095254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service message
information
detection
test o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703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25451B (zh
Inventor
詹双平
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0703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254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25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545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8427 priority patent/WO202005227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25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54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29Packet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04L43/106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using time related information in packets, e.g. by adding timestam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5Involving tunnels, e.g. MP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域中的节点确定检测对象的信息和检测任务,其中,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包括对象标识;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在所述业务报文的MPLS标签中加入所述对象标识,转发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或中间节点、或尾节点时,按照所述检测任务,对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在MPLS标签中加入对象标识,实现了不同层次的检测对象采用通用的标识,降低了中间节点的解析深度,可以实现逐点性能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一种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装置、网络设备、控制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联协议)/MPLS是一种层网络模型,简单来看可以分为业务(L3VPN(Layer 3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三层虚拟私有网络)等)和管道(隧道、LSP(Label Switching Path,标记交换路径)等)两个层次,针对不同的层次对象的性能检测,采用的检测方法也是不同的。如管道的检测一般通过RFC6374或G.8113.1定义的LM(Loss Measure,损失测量)和DM(Delay Measure,延迟测量)功能来实现,业务这个层次的检测可以通过TWAMP(Two-Way Active Measurement Protocol,双向主动测量协议)来实现。
针对不同检测对象,目前检测机制的标识的方法也不相同。例如,对于隧道,一般通过MPLS标签来标识需要统计的隧道。对于业务流,一般通过流的特征信息(例如IP五元组)来标识需要统计的流。
但是,某些隧道类型无法通过MPLS标签来进行区分,IP五元组在MPLS标签栈层数较多的时候,有时也无法识别,导致MPLS网络检测部署和实现困难。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装置、网络设备、控制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包括:
检测域中的节点确定检测对象的信息和检测任务,其中,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包括对象标识;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在所述业务报文的MPLS标签中加入所述对象标识,转发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或中间节点、或尾节点时,按照所述检测任务,对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包括:
控制器为MPLS网络中检测对象分配对象标识;
所述控制器将检测任务和包含对象标识的检测对象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检测对象对应的检测域中每个节点,以使所述节点按照所述检测任务,根据所述对象标识对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包括:
控制器为MPLS网络中检测对象分配对象标识,将检测任务和包含对象标识的检测对象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检测对象对应的检测域中每个节点;
所述检测域中的节点确定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和所述检测任务;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在所述业务报文的MPLS标签中加入所述对象标识,转发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或中间节点、或尾节点时,按照所述检测任务,对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检测对象的信息和检测任务,其中,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包括对象标识;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装置位于检测域的头节点时,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在所述业务报文的MPLS标签中加入所述对象标识,转发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以及,
检测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检测任务,对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装置,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为MPLS网络中检测对象分配对象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将包含对象标识的检测对象的信息和检测任务发送至所述检测对象对应的检测域中每个节点,以使所述节点按照所述检测任务,根据所述对象标识对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器,包括: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所述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检测域中的节点确定检测对象的信息和检测任务,其中,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包括对象标识;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在所述业务报文的MPLS标签中加入所述对象标识,转发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或中间节点、或尾节点时,按照所述检测任务,对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在MPLS标签中加入对象标识,实现了不同层次的检测对象采用通用的标识,降低了中间节点的解析深度,可以实现逐点性能检测。
在阅读并理解了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特殊用途标签来表示对象标识的帧格式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扩展标签和扩展特殊用途标签的组合来表示对象标识的帧格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流程图(控制器侧);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流程图(控制器侧);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流程图(节点侧);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流程图(节点侧);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对象标签部署模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应用实例一中业务报文采用的帧格式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应用实例二SR网络路径跟踪场景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应用实例二中业务报文采用的帧格式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应用实例三中业务报文采用的帧格式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四中业务报文采用的帧格式示意图;
图15是TWAMP测量原理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应用实例五中业务报文采用的帧格式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应用实例五中TWAMP报文采用的帧格式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六中伪线报文采用的帧格式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装置示意图(应用于检测域中的节点);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装置示意图(应用于控制器);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目前检测机制的标识的方法存在的如下情况:
有些隧道类型无法通过MPLS标签来进行区分,比如SR(Segment Routing,分段路由)隧道,还需要额外的标签来表示;中间点识别IP五元组需要消耗更多的硬件资源,特别是在MPLS标签栈层数较多的时候,有时甚至无法识别,造成大部分网络无法部署逐点性能测量。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通过为每一个检测对象添加一个通用的对象标识(Object ID),使得检测域中的节点只需根据对象标识进行识别和统计即可,此标识方法需要具有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包括:
步骤101,控制器将检测任务发送至检测对象对应的检测域中每个节点。
其中,所述检测对象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隧道、业务流、PW(Pseudo-Wire,伪线)。也就是说,所述对象标识为通用的对象标识,即可以表示业务流,也可以表示隧道、PW等。其中,隧道包括SR隧道、LDP(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标签分发协议)隧道等。
控制器可以通过配置命令将检测任务下发给检测域中每个节点。
所述检测任务可以包括:对业务报文进行计数、隧道路径跟踪、通过交替着色标记进行带内的性能统计、TWAMP(Two-Way Active Measurement Protocol,主动双向检测)报文测量等。
步骤102,所述检测域中的节点确定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和所述检测任务。
其中,所述节点可以是检测域的头节点、或中间节点、或尾节点。
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包括对象标识,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还可以包括隧道标识、业务流的特征信息(例如IP五元组)、PW标识等。
其中,可以由控制器为检测对象分配对象标识,包含对象标识的检测对象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检测域中的每个节点。
所述对象标识可以是全局唯一或者节点唯一,在全局唯一的情况下,通过对象标识的方式标识所述检测对象;在节点唯一的情况下,通过头节点标识和对象标识的二元组的方式标识所述检测对象。
在通过头节点标识和对象标识的二元组的方式标识所述检测对象的情况下,可以由检测域中的头节点分配所述对象标识。
步骤103,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在所述业务报文的MPLS标签中加入所述对象标识,转发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
其中,所述头节点可以根据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例如:
所述检测对象包括隧道时,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还包括隧道标识,所述头节点根据所述隧道标识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
所述检测对象包括业务流时,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还包括业务流的特征信息,所述头节点根据所述业务流的特征信息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
所述检测对象包括PW时,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还包括PW标识,所述头节点根据所述PW标识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节点标识和对象标识的二元组的方式标识所述检测对象,本步骤中,在所述业务报文的MPLS标签中加入头节点标识和对象标识的二元组,转发包含所述二元组的业务报文。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检测对象确定所述对象标识在所述MPLS标签中的位置,按照所述位置,在所述MPLS标签中加入所述对象标识。
也就是说,对象标识在MPLS标签栈中的位置根据其检测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例如,所述检测对象包括隧道时,对象标识放置在隧道标签之后,业务标签之前;所述检测对象包括业务流时,对象标识放置在业务标签之后,即MPLS标签栈底的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MPLS标签中加入预设的引导标签和所述对象标识,所述引导标签位于所述对象标识之前,用于指示所述对象标识在所述MPLS标签的位置。
在MPLS标签栈中,为了不与MPLS其他标签发生冲突,可以采用引导标签来指示跟随的是对象标识,这样对象标识就可以放在标签栈的任意位置,而且对象标识的取值范围独立于MPLS标签空间,可以与其他MPLS转发标签重复。所述引导标签可以有两种表示方式:
方式一,采用特殊用途标签来表示
RFC3032定义了0-15的保留标签作为特殊用途,目前还有部分标签值未分配,以未分配的标签值12为例,来表示对象标识的引导标签。其帧格式如图2所示。其中,TC表示优先级(Traffic Class),S为栈底位置的标识,当S=1时表示处于MPLS标签的栈底,TTL表示过期时间(Time To Live)。
方式二,采用扩展标签和扩展特殊用途标签的组合来表示
RFC7274定义了一种扩展的特殊用途标签表示方法,标签值15表示扩展标签,后面的扩展特殊用途标签为具体的扩展类型,这里以标签值100为例表示对象标识的引导标签,其帧格式如图3所示。
使用哪一种引导标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象标识中包含标记域,所述在所述业务报文的MPLS标签中加入所述对象标识,包括:
按照预设的标记规则设置所述标记域,在所述MPLS标签中加入包含所述标记域的对象标识。
通过设置标记域,对象标识可以扩展以支持携带指令,以满足更灵活和可扩展性的要求。
例如,所述检测任务包括通过交替着色标记进行带内的性能统计,所述标记域包括交替着色标记,通过交替着色标记实现交替着色。
例如,所述述检测任务包括TWAMP报文测量,在所述业务流中插入TWAMP报文,所述TWAMP报文的MPLS标签中携带包含所述标记域的对象标识,通过所述标记域指示报文类型为TWAMP报文。针对TWAMP报文和业务报文,标记域的值不同。
步骤104,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或中间节点、或尾节点时,按照所述检测任务,对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
其中,根据检测任务不同,以及每个节点所处的位置不同,执行的操作也有所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任务包括:对业务报文进行计数,所述步骤104包括: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对发出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中间节点时,对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报文和发出的所述业务报文分别进行计数统计;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尾节点时,对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任务包括:隧道路径跟踪,所述步骤104包括: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将自身节点信息、所述业务报文的出接口信息与所述对象标识相关联,对相关联的信息进行记录;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中间节点时,将自身节点信息、所述业务报文的入接口信息与所述对象标识相关联,以及,将自身节点信息、所述业务报文的出接口信息与所述对象标识相关联,对相关联的信息进行记录;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尾节点时,将自身节点信息、所述业务报文的入接口信息与所述对象标识相关联,对相关联的信息进行记录。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任务包括:进行带内的性能统计,所述标记域包括交替着色标记,所述步骤104包括: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按照所述交替着色标记的信息,对发出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中间节点时,按照所述交替着色标记的信息,对接收到的和发出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尾节点时,按照所述交替着色标记的信息,对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任务包括:进行带内的性能统计,所述标记域包括时延测量标记,所述步骤104包括: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按照所述时延测量标记的信息对所述业务报文进行时戳标记,记录所述业务报文发送时的时戳;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中间节点时,按照所述时延测量标记的信息对所述业务报文进行时戳标记,记录所述业务报文到达时和发送时的时戳;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尾节点时,按照所述时延测量标记的信息对所述业务报文进行时戳标记,记录所述业务报文到达时的时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节点按照所述检测任务,对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包括: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对发出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将计数统计的值携带在所述TWAMP报文中发送出去;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尾节点时,对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将接收到的所述TWAMP报文中携带的计数统计的值与自身计数统计的值进行比较,得到TWAMP测量结果。
另外,对于检测域的尾节点,还将对象标识和MPLS标签栈中的其他标签弹出,恢复原始业务报文。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04之后,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步骤105,所述节点将执行检测操作得到的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器。
其中,所述检测结果可以是业务报文的计数值、业务报文时间戳的值、隧道路径信息等。
步骤106,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节点发送的检测结果,对所述检测结果进行统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任务包括:对业务报文进行计数,所述步骤106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进行流量统计、端到端的丢包统计、逐点丢包统计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任务包括:隧道路径跟踪,所述步骤106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统计完整隧道路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任务包括:进行带内的性能统计,所述步骤106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进行流量统计、端到端的丢包统计、逐点丢包统计、端到端时延统计、逐点时延统计中的至少之一。
如果检测任务是TWAMP报文测量,则检测在头节点和尾节点之间进行,无需步骤105~106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在MPLS标签中加入对象标识,实现了不同层次的检测对象采用通用的标识,降低了中间节点的解析深度,可以实现逐点性能检测。另外,对象标识可以扩展加入标记域,该标记域可以携带一种或多种信息,起到了指令的作用,可以满足更灵活和可扩展性的要求。
针对控制器侧,以控制器分配对象标识为例,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包括:
步骤201,控制器为MPLS网络中检测对象分配对象标识。
其中,所述检测对象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隧道、业务流、PW。也就是说,所述对象标识为通用的对象标识,即可以表示业务流,也可以表示隧道、PW等。
步骤202,所述控制器将检测任务和包含对象标识的检测对象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检测对象对应的检测域中每个节点,以使所述节点按照所述检测任务,根据所述对象标识对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
其中,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中,除了对象标识,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还可以包括隧道标识、业务流的特征信息(例如IP五元组)、PW标识等。
所述检测任务可以包括:对业务报文进行计数、隧道路径跟踪、通过交替着色标记进行带内的性能统计、TWAMP报文测量等。
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02之后,还包括:
步骤203,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节点发送的检测结果,对所述检测结果进行统计。
其中,所述检测结果可以是业务报文的计数值、业务报文时间戳的值、隧道路径信息等。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任务包括:对业务报文进行计数,所述步骤203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进行流量统计、端到端的丢包统计、逐点丢包统计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任务包括:隧道路径跟踪,所述步骤203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统计完整隧道路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任务包括:进行带内的性能统计,所述步骤203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进行流量统计、端到端的丢包统计、逐点丢包统计、端到端时延统计、逐点时延统计中的至少之一。
如果检测任务是TWAMP报文测量,则检测在头节点和尾节点之间进行,无需步骤203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在MPLS标签中加入对象标识,实现了不同层次的检测对象采用通用的标识,可以实现逐点性能检测。
针对节点侧,可分为头节点、中间节点和尾节点。控制器会向检测域中的节点下发路由信息,节点根据所述路由信息获知自身为头节点、中间节点还是尾节点。
检测域的头节点(Ingress PE,Ingress Provider Edge,运营商边缘输入设备)在报文进入时识别业务流,并为业务流添加相应的对象标识;
检测域的中间节点(P,Provider,核心设备)根据MPLS标签栈中的对象标识来实现业务流的识别并完成性能统计,而无需进一步解析到净荷内的IP五元组,降低了报文解析的深度。
检测域的尾节点(Egress PE,运营商边缘输出设备)将对象标识和标签栈中的其他标签弹出,恢复原始业务报文。
针对节点侧,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包括:
步骤301,检测域中的节点确定检测对象的信息和检测任务,其中,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包括对象标识。
其中,所述检测对象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隧道、业务流、PW。也就是说,所述对象标识为通用的对象标识,即可以表示业务流,也可以表示隧道、PW等。
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中,除了对象标识,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还可以包括隧道标识、业务流的特征信息(例如IP五元组)、PW标识等。
所述对象标识可以是全局唯一或者节点唯一,在全局唯一的情况下,通过对象标识的方式标识所述检测对象;在节点唯一的情况下,通过头节点标识和对象标识的二元组的方式标识所述检测对象。
检测域中的节点可以通过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检测任务和包含对象标识的检测对象的信息,确定所述检测任务和检测对象的信息。
在通过头节点标识和对象标识的二元组的方式标识所述检测对象的情况下,也可以由检测域中的头节点分配所述对象标识,无需控制器分配。所述检测任务可以包括:对业务报文进行计数、隧道路径跟踪、通过交替着色标记进行带内的性能统计、TWAMP报文测量等。
步骤302,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在所述业务报文的MPLS标签中加入所述对象标识,转发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
其中,所述头节点可以根据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例如:
所述检测对象包括隧道时,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还包括隧道标识,所述头节点根据所述隧道标识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
所述检测对象包括业务流时,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还包括业务流的特征信息,所述头节点根据所述业务流的特征信息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
所述检测对象包括PW时,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还包括PW标识,所述头节点根据所述PW标识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节点标识和对象标识的二元组的方式标识所述检测对象,本步骤中,在所述业务报文的MPLS标签中加入头节点标识和对象标识的二元组,转发包含所述二元组的业务报文。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检测对象确定所述对象标识在所述MPLS标签中的位置,按照所述位置,在所述MPLS标签中加入所述对象标识。
也就是说,对象标识在MPLS标签栈中的位置根据其检测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例如,所述检测对象包括隧道时,对象标识放置在隧道标签之后,业务标签之前;所述检测对象包括业务流时,对象标识放置在业务标签之后,即MPLS标签栈底的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MPLS标签中加入预设的引导标签和所述对象标识,所述引导标签位于所述对象标识之前,用于指示所述对象标识在所述MPLS标签的位置。
在MPLS标签栈中,为了不与MPLS其他标签发生冲突,可以采用引导标签来指示跟随的是对象标识,这样对象标识就可以放在标签栈的任意位置,而且对象标识的取值范围独立于MPLS标签空间,可以与其他MPLS转发标签重复。所述引导标签可以有两种表示方式:
方式一,采用特殊用途标签来表示
RFC3032定义了0-15的保留标签作为特殊用途,目前还有部分标签值未分配,以未分配的标签值12为例,来表示对象标识的引导标签。其帧格式如图2所示。
方式二,采用扩展标签和扩展特殊用途标签的组合来表示
RFC7274定义了一种扩展的特殊用途标签表示方法,标签值15表示扩展标签,后面的扩展特殊用途标签为具体的扩展类型,这里以标签值100为例表示对象标识的引导标签,其帧格式如图3所示。
使用哪一种引导标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象标识中包含标记域,所述在所述业务报文的MPLS标签中加入所述对象标识,包括:
按照预设的标记规则设置所述标记域,在所述MPLS标签中加入包含所述标记域的对象标识。
通过设置标记域,对象标识可以扩展以支持携带指令,以满足更灵活和可扩展性的要求,以及满足更多场景的需求。
例如,所述检测任务包括通过交替着色标记进行带内的性能统计,所述标记域包括交替着色标记,通过交替着色标记实现交替着色。
例如,所述述检测任务包括TWAMP报文测量,在所述业务流中插入TWAMP报文,所述TWAMP报文的MPLS标签中携带包含所述标记域的对象标识。针对TWAMP报文和业务报文,标记的值不同。
步骤303,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或中间节点、或尾节点时,按照所述检测任务,对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
其中,根据检测任务不同,以及每个节点所处的位置不同,执行的操作也有所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任务包括:对业务报文进行计数,所述步骤303包括: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对发出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中间节点时,对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报文和发出的所述业务报文分别进行计数统计;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尾节点时,对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任务包括:隧道路径跟踪,所述步骤303包括: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将自身节点信息、所述业务报文的出接口信息与所述对象标识相关联,对相关联的信息进行记录;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中间节点时,将自身节点信息、所述业务报文的入接口信息与所述对象标识相关联,以及,将自身节点信息、所述业务报文的出接口信息与所述对象标识相关联,对相关联的信息进行记录;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尾节点时,将自身节点信息、所述业务报文的入接口信息与所述对象标识相关联,对相关联的信息进行记录。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任务包括:进行带内的性能统计,所述标记域包括交替着色标记,所述步骤303包括: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按照所述交替着色标记的信息,对发出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中间节点时,按照所述交替着色标记的信息,对接收到的和发出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尾节点时,按照所述交替着色标记的信息,对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任务包括:进行带内的性能统计,所述标记域包括时延测量标记,所述步骤303包括: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按照所述时延测量标记的信息对所述业务报文进行时戳标记,记录所述业务报文发送时的时戳;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中间节点时,按照所述时延测量标记的信息对所述业务报文进行时戳标记,记录所述业务报文到达时和发送时的时戳;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尾节点时,按照所述时延测量标记的信息对所述业务报文进行时戳标记,记录所述业务报文到达时的时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节点按照所述检测任务,对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包括: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对发出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将计数统计的值携带在所述TWAMP报文中发送出去;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尾节点时,对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将接收到的所述TWAMP报文中携带的计数统计的值与自身计数统计的值进行比较,得到TWAMP测量结果。
另外,对于检测域的尾节点,还将对象标识和MPLS标签栈中的其他标签弹出,恢复原始业务报文。
如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步骤303之后,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步骤304,所述节点将执行检测操作得到的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进行统计。
其中,所述检测结果可以是业务报文的计数值、业务报文时间戳的值、隧道路径信息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在MPLS标签中加入对象标识,实现了不同层次的检测对象采用通用的标识,降低了中间节点的解析深度,可以实现逐点性能检测。另外,对象标识可以扩展加入标记域,该标记域可以携带一种或多种信息,起到了指令的作用,可以满足更灵活和可扩展性的要求。
下面以一些应用实例进行说明。在应用实例中,将用户标识称为Object ID。
应用实例一:在SR场景携带Object ID实现SR隧道的流量统计和丢包统计
以图9为例,A、B、C为SR域的网络节点,部署了控制器对网络进行集中控制。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配置阶段,为需要测量的SR-TE(Traffic Engineering,流量工程)隧道分配对应的Object ID。将Object ID压入MPLS标签栈中传递。如图9所示,Object ID可以设置在MPLS标签栈的任意位置,可能是VPN标签之前也可能是之后。Object ID可以是全局唯一也可以节点唯一,如果采用全局唯一的方式,通过Object ID即可唯一标识一条特定的检测对象,如果采用节点唯一的方式,通过{头节点ID、Object ID}的二元组唯一标识一条特定的检测对象,在此应用实例中,采用全局唯一的Object ID。过程如下:
控制器为A->C的SR-TE隧道分配全局唯一的Object ID。在SR域中,SR-TE隧道由一系列表示节点或者链路的分段(Segment)组成,即分段列表(Segment list)。Object ID用于标识一个唯一的SR-TE隧道,在此实施例中相当于路径标识(Path ID)。
控制器将需要检测的对象的信息下发到隧道路径上的各个设备,这些信息包括SR隧道信息,如隧道标识(tunnel ID)及为这个隧道分配的全局唯一的Object ID。
A节点对进入的报文进行识别,对匹配到需要进入此SR-TE隧道的业务报文添加相应的Object ID,由于检测的对象是隧道,Object ID放置在SR隧道标签之后,业务标签之前,这里以特殊用途标签作为引导标签为例,完整的帧格式如图10所示。
A节点依据外层的SR标签将报文从相应的端口发送出去,同时基于Object ID进行计数,生成A节点发送计数器A_Tx_Cnt。
B节点收到业务报文后,检索MPLS标签栈,提取标签栈中的Object ID,并基于Object ID进行计数,生成B节点的接收计数器B_Rx_Cnt。
B节点依据外层的SR标签将报文从相应的端口发送出去,同时基于Object ID进行计数,生成B节点发送计数器B_Tx_Cnt。
C节点收到业务报文后,检索MPLS标签栈,提取标签栈中的Object ID,并基于Object ID进行计数,生成C节点的接收计数器C_Rx_Cnt。
C节点剥离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私有网络)标签和Object ID,还原业务报文,发送给客户设备。
控制器搜集各节点的计数器统计结果,实现SR隧道流量统计。
控制器比较各点的计数器统计结果,实现SR隧道的端到端丢包测量或者逐点丢包测量。
应用实例二:在SR场景携带Object ID实现SR隧道的路径跟踪
SR隧道通过Segment list实现业务路径的约束,但在约束节点之间的路径完全依靠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内部网关协议)最短路径原则实现选路,由于拓扑变化等原因导致IGP选路结果也会随之变化,因此需要一种实时获取业务实际路径的方法,路径跟踪可用于实现此方法。
以图11为例,A、B、C、D、E、F为SR域的网络节点,部署了一条从节点A到节点F的SR-TE隧道,采用的Segment list为{C,F}。网络中存在多条路径到达节点C和节点F,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实现路径跟踪。在配置阶段,为{C,F}的SR-TE隧道分配对应的Object ID。将Object ID压入MPLS标签栈中传递。Object ID可以是全局唯一也可以节点唯一,如果采用全局唯一的方式,通过Object ID即可唯一标识一条特定的检测对象,如果采用节点唯一的方式,通过{头节点ID、Object ID}的二元组唯一标识一条特定的检测对象,在此实施例中,采用节点唯一的Object ID。过程如下:
节点A为A->F的SR-TE隧道分配节点唯一的Object ID。在SR域中,SR-TE隧道由一系列表示节点或者链路的Segment组成,即Segment list,在此应用实例中Segment list就是{C,F}。Object ID用于标识{C,F}的这条SR-TE隧道,在此应用实例中相当于Path ID。
控制器将需要跟踪的对象的信息下发到SR域上的各个设备,这些信息包括SR隧道信息,如tunnel ID。
A节点对进入的报文进行识别,对匹配到需要进入此SR-TE隧道的业务报文添加相应的{头节点ID、Object ID}的二元组(本应用实例中,此二元组中头节点ID为节点A ID),由于检测的对象是隧道,Object ID放置在SR隧道标签之后,业务标签之前,这里以特殊用途标签作为引导标签为例,完整的帧格式如图12所示。
A节点依据外层的SR标签将报文从相应的端口发送出去,同时将节点和出接口信息记录下来,并与Object ID进行关联,记录的信息为{{节点A ID、Object ID},Node A,Txinterface}。
B节点收到业务报文后,检索MPLS标签栈,提取标签栈中的{节点A ID、Object ID}的二元组,同时将节点和入接口信息记录下来,并与二元组进行关联,记录的信息为{{节点A ID、Object ID},Node B,Rx interface}。
B节点依据外层的SR标签将报文从相应的端口发送出去,同时将节点和出接口信息记录下来,并与{节点A ID、Object ID}的二元组进行关联,记录的信息为{{节点A ID、Object ID},Node B,Tx interface}。
C节点收到业务报文后,检索MPLS标签栈,提取标签栈中的{节点A ID、Object ID}的二元组,同时将节点和入接口信息记录下来,并与二元组进行关联,记录的信息为{{节点A ID、Object ID},Node C,Rx interface}。
C节点弹出最外层的Node C标签,查找下一层SR标签将报文从相应的端口发送出去,同时将节点和出接口信息记录下来,并与{节点A ID、Object ID}的二元组进行关联,记录的信息为{{节A点ID、Object ID},Node C,Tx interface}。
E节点收到业务报文后,检索MPLS标签栈,提取标签栈中的{节点A ID、Object ID}的二元组,同时将节点和入接口信息记录下来,并与二元组进行关联,记录的信息为{{节点A ID、Object ID},Node E,Rx interface}。
E节点依据外层的SR标签将报文从相应的端口发送出去,同时将节点和出接口信息记录下来,并与{节点A ID、Object ID}的二元组进行关联,记录的信息为{{节点A ID、Object ID},Node E,Tx interface}。
F节点收到业务报文后,检索MPLS标签栈,提取标签栈中的{节点A ID、Object ID}的二元组,同时将节点和入接口信息记录下来,并与二元组进行关联,记录的信息为{{节点A ID、Object ID},Node F,Rx interface}。
F节点依据外层的SR标签将报文从相应的端口发送出去,同时将节点和出接口信息记录下来,并与{节点A ID、Object ID}的二元组进行关联,记录的信息为{{节点A ID、Object ID},Node F,Tx interface}。
F节点剥离VPN标签和{节点A ID、Object ID}的二元组,还原业务报文,发送给客户设备。
所有节点将记录的路径跟踪信息上报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汇总实现完整隧道路径信息的统计。
应用实例三:在MPLS场景携带Object ID实现业务流的流量统计和丢包测量
以图9为例,A、B、C为MPLS域的网络节点,部署了控制器对网络进行集中控制。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配置阶段,为需要测量的业务流分配对应的Object ID。将ObjectID压入MPLS标签栈中传递。Object ID可以是全局唯一也可以节点唯一,如果采用全局唯一的方式,通过Object ID即可唯一标识一条特定的检测对象,如果采用节点唯一的方式,通过{头节点ID、Object ID}的二元组唯一标识一条特定的检测对象,在此实施例中,采用全局唯一的Object ID。过程如下:
控制器为需要测量的A->C的某一条业务流分配全局唯一的Object ID。业务流以IP五元组进行识别,Object ID用于标识一条唯一的业务流。
控制器将需要检测的对象的信息下发到隧道路径上的各个设备,这些信息包括业务流的特征信息,如IP五元组及为这条业务流分配的全局唯一的Object ID。
A节点对进入的报文进行识别,对匹配到这些特性信息的业务流添加相应的Object ID,由于检测的对象是业务流,Object ID放置在业务标签之后,即栈底的位置,这里以特殊用途标签作为引导标签为例,完整的帧格式如图13所示。
A节点依据外层的MPLS标签将报文从相应的端口发送出去,同时基于Object ID进行计数,生成A节点发送计数器A_Tx_Cnt。
B节点收到业务报文后,检索MPLS标签栈,提取标签栈中的Object ID,并基于Object ID进行计数,生成B节点的接收计数器B_Rx_Cnt,无需识别用户净荷中的IP五元组。
B节点依据外层的MPLS标签将报文从相应的端口发送出去,同时基于Object ID进行计数,生成B节点发送计数器B_Tx_Cnt。
C节点收到业务报文后,检索MPLS标签栈,提取标签栈中的Object ID,并基于Object ID进行计数,生成C节点的接收计数器C_Rx_Cnt。
C节点剥离VPN标签和Object ID,还原业务报文,发送给客户设备。
控制器搜集各节点的计数器统计结果,实现业务流的流量统计。
控制器比较各点的计数器统计结果,实现业务流的端到端丢包测量或者逐点丢包测量。
应用实例四:扩展Object ID实现交替着色标记功能
交替着色标记是一种带内的性能统计方法,通过交替着色标记可以实现丢包、时延等性能测量。针对IP业务其标记域一般位于IP头部,IPv4采用保留比特,IPv6采用扩展头,不适用于MPLS网络。在MPLS场景可通过扩展Object ID实现着色标记功能。
以图9为例,A、B、C为MPLS域的网络节点,部署了控制器对网络进行集中控制。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配置阶段,为需要测量的业务流分配对应的Object ID,同时扩展Object ID携带标记域,实现丢包和时延的测量。Object ID可以是全局唯一也可以节点唯一,如果采用全局唯一的方式,通过Object ID即可唯一标识一条特定的检测对象,如果采用节点唯一的方式,通过{头节点ID、Object ID}的二元组唯一标识一条特定的检测对象,在此应用实例中,采用全局唯一的Object ID。过程如下:
控制器为需要测量的A->C的某一条业务流分配全局唯一的Object ID。业务流以IP五元组进行识别,Object ID用于标识一条唯一的业务流。
在用于表示Object ID的20bit中预留2bit作为标记域,这样可用于表示测量对象的标识还剩下18bit。交替着色方案一般使用双标记法,采用C bit和D bit两个标记域,其中C bit表示交替着色标记,D bit表示时延测量标记。
控制器将需要检测的对象的信息下发到隧道路径上的各个设备,这些信息包括业务流的特征信息,如IP五元组及为这条业务流分配的全局唯一的Object ID。
A节点对进入的报文进行识别,对匹配到这些特性信息的业务流添加相应的Object ID,由于检测的对象是业务流,Object ID应该放置在业务标签之后,即栈底的位置,这里以特殊用途标签作为引导标签为例,完整的帧格式如图14所示。
A节点根据设置的规则定期翻转C比特,如第一个周期设置C=0,第二个周期设置C=1,第三个周期设置C=0。。。。。。实现交替着色功能。同时定期对报文采样,对采样的报文设置D=1,表示需要测量时延,其他报文缺省设置D=0,表示无需测量时延。
A节点依据外层的MPLS标签将报文从相应的端口发送出去,同时基于Object ID以及C比特的颜色信息进行计数,如报文C=0就采用Cnt0完成计数,C=1就采用Cnt1完成计数,生成A节点发送计数器A_Tx_Cnt0和A_Tx_Cnt1。
A节点基于Object ID以及D比特的信息进行时戳标记,对于D=1的报文记录报文发送时的时戳,记录为A_Tx_Timestamp。
B节点收到业务报文后,检索MPLS标签栈,提取标签栈中的Object ID,并基于Object ID以及携带的颜色信息进行计数,生成B节点的接收计数器B_Rx_Cnt0和B_Rx_Cnt1,而无需识别用户净荷中的IP五元组。
B节点基于Object ID以及D比特的信息进行时戳标记,对于D=1的报文记录报文到达和离开时候的时戳,记录为B_Rx_Timestamp和B_Tx_Timestamp。
B节点依据外层的MPLS标签将报文从相应的端口发送出去,同时基于Object ID及携带的颜色信息进行计数,生成B节点发送计数器B_Tx_Cnt0和B_Tx_Cnt1。
C节点收到业务报文后,检索MPLS标签栈,提取标签栈中的Object ID,并基于Object ID以及携带的颜色信息进行计数,生成C节点的接收计数器C_Rx_Cnt0和C_Rx_Cnt1。
C节点基于Object ID以及D比特的信息进行时戳标记,对于D=1的报文记录报文到达时的时戳,记录为C_Rx_Timestamp。
C节点剥离VPN标签和Object ID,还原业务报文,发送给客户设备。
控制器比较各点的计数器统计结果和记录的时戳,实现业务流的端到端丢包测量、逐点丢包测量、端到端时延测量、逐点时延测量等功能。
应用实例五:扩展Object ID实现业务报文和TWAMP报文的区分
TWAMP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主动测量方式,但其测量的是TWAMP报文的丢包和时延,无法真实的反应业务的性能,因此TWAMP提出了一种扩展来实现直接的业务测量。其原理如图15所示,通过在业务报文中插入一系列的TWAMP报文进行作为统计定界帧,头节点通过识别业务报文进行报文计数,并将计数值携带在TWAMP报文中传递到尾节点。尾节点就可以获得头节点的发送报文计数,并与本点的接收报文计数值比较,即可实现端到端的丢包测量。此方式无需控制器进行集中性能分析,部署更灵活。
TWAMP直接测量方式需要网元能识别并区分要统计的业务流以及其对应的TWAMP报文,传统方法是通过IP报文中的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端口号识别业务报文还是TWAMP报文,但此方法要求网元具有很深的报文解析能力。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通过扩展Obeject ID来区分业务报文和TWAMP报文,网元在MPLS标签栈中即可进行识别,大大降低了解析的深度。
以图9为例,A、B、C为MPLS域的网络节点,部署了控制器对网络进行集中控制。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配置阶段,为需要测量的业务流分配对应的Object ID,同时扩展Object ID携带标记域,实现丢包和时延的测量。
控制器为需要测量的A->C的某一条业务流分配全局唯一的Object ID。业务流以IP五元组进行识别,Object ID用于标识一条唯一的业务流。
在用于表示Object ID的20bit中预留1bit作为标记域,这样可用于表示测量对象的标识还剩下19bit。TWAMP直接测量方案预留一个T bit用于标记业务和TWAMP报文。
控制器将需要检测的对象的信息下发到隧道路径上的各个设备,这些信息包括业务流的特征信息,如IP五元组及为这条业务流分配的全局唯一的Object ID。
A节点对进入的报文进行识别,对匹配到这些特性信息的业务流添加相应的Object ID,由于检测的对象是业务流,Object ID应该放置在业务标签之后,即栈底的位置,这里以特殊用途标签作为引导标签为例,完整的帧格式如图16所示。标记业务流的Tbit=0。
A节点根据一定的周期生成TWAMP报文,并插入到业务流中。为了与需要检测的业务报文对应,TWAMP报文需要与业务报文具有一样的Object ID,但标记域T bit=1。其完整的帧格式如图17所示。
A节点依据外层的MPLS标签将报文从相应的端口发送出去,同时基于Object ID进行计数,生成A节点发送计数器A_Tx_Cnt,并将此计数值携带在TWAMP报文中发送。
B节点依据MPLS标签进行转发。
C节点收到业务报文后,检索MPLS标签栈,提取标签栈中的Object ID,并基于Object ID进行计数,生成C节点的接收计数器C_Rx_Cnt。
C节点剥离VPN标签和Object ID,还原业务报文,发送给客户设备。
C节点识别T bit=1的报文为TWAMP报文,将TWAMP报文中携带的A_Tx_Cnt计数值取出与C_Rx_Cnt比较,完成端到端的丢包统计。
应用实例六:在MPLS场景携带Object ID实现伪线的逐点流量统计和丢包测量
在MPLS场景中,伪线可以由伪线标签来表示,但伪线标签只在节点内唯一,并不是全局唯一。因此传统的基于伪线标签来进行流量统计和丢包测量的机制只能实现端到端的测量,而无法支持逐点测量。通过使用Object ID可以实现伪线的逐点测量功能。
以图9为例,A、B、C为MPLS域的网络节点,部署了控制器对网络进行集中控制。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配置阶段,为需要测量的伪线分配对应的Object ID。将Object ID压入MPLS标签栈中传递。Object ID可以是全局唯一也可以节点唯一,如果采用全局唯一的方式,通过Object ID即可唯一标识一条特定的检测对象,如果采用节点唯一的方式,通过{头节点ID、Object ID}的二元组唯一标识一条特定的检测对象,在此实施例中,采用全局唯一的Object ID。过程如下:
控制器为需要测量的A->C的某一条伪线分配全局唯一的Object ID。伪线以伪线ID进行识别,Object ID用于标识一条唯一的伪线。
控制器将需要检测的对象的信息下发到隧道路径上的各个设备,这些信息包括伪线的特征信息,如伪线标识(PW ID)及为这条伪线分配的全局唯一的Object ID。
A节点对进入的报文进行识别,对匹配到需要进入此伪线的业务报文添加相应的Object ID,由于检测的对象是伪线,Object ID放置在PW标签之后,这里以扩展标签+扩展特殊用途标签作为引导标签为例,完整的帧格式如图18所示。
A节点依据外层的MPLS标签将报文从相应的端口发送出去,同时基于Object ID进行计数,生成A节点发送计数器A_Tx_Cnt。
B节点收到业务报文后,检索MPLS标签栈,提取标签栈中的Object ID,并基于Object ID进行计数,生成B节点的接收计数器B_Rx_Cnt。
B节点依据外层的MPLS标签将报文从相应的端口发送出去,同时基于Object ID进行计数,生成B节点发送计数器B_Tx_Cnt。
C节点收到业务报文后,检索MPLS标签栈,提取标签栈中的Object ID,并基于Object ID进行计数,生成C节点的接收计数器C_Rx_Cnt。
C节点剥离PW标签和Object ID,还原业务报文,发送给客户设备。
控制器搜集各节点的计数器统计结果,实现业务流的流量统计。
控制器比较各点的计数器统计结果,实现伪线的端到端丢包测量或者逐点丢包测量。
如图1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装置,应用于检测域中的节点,包括:
确定模块41,用于确定检测对象的信息和检测任务,其中,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包括对象标识;
处理模块42,用于在所述装置位于检测域的头节点时,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在所述业务报文的MPLS标签中加入所述对象标识,转发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以及,
检测模块43,用于按照所述检测任务,对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
如图2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装置,应用于控制器,包括:
分配模块51,用于为MPLS网络中检测对象分配对象标识;
发送模块52,用于将包含对象标识的检测对象的信息和检测任务发送至所述检测对象对应的检测域中每个节点,以使所述节点按照所述检测任务,根据所述对象标识对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
如图2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包括存储器61、处理器62及存储在存储器61上并可在处理器6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63,所述处理器6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图7的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
如图2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器,包括:包括存储器71、处理器72及存储在存储器71上并可在处理器7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73,所述处理器7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图5的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的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Claims (27)

1.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包括:
检测域中的节点确定检测对象的信息和检测任务,其中,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包括对象标识;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在所述业务报文的MPLS标签中加入所述对象标识,转发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或中间节点、或尾节点时,按照所述检测任务,对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对象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隧道、业务流、伪线PW。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所述检测对象包括隧道时,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还包括隧道标识,所述头节点根据所述隧道标识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
所述检测对象包括业务流时,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还包括业务流的特征信息,所述头节点根据所述业务流的特征信息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
所述检测对象包括PW时,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还包括PW标识,所述头节点根据所述PW标识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节点标识和对象标识的二元组的方式标识所述检测对象,所述检测域中的节点确定检测对象的信息和检测任务,包括:
所述检测域中的头节点分配所述对象标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节点标识和对象标识的二元组的方式标识所述检测对象,所述在所述业务报文的MPLS标签中加入所述对象标识,转发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包括:
在所述业务报文的MPLS标签中加入头节点标识和对象标识的二元组,转发包含所述二元组的业务报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业务报文的MPLS标签中加入所述对象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对象确定所述对象标识在所述MPLS标签中的位置,按照所述位置,在所述MPLS标签中加入所述对象标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业务报文的MPLS标签中加入所述对象标识,包括:
在所述MPLS标签中加入预设的引导标签和所述对象标识,所述引导标签位于所述对象标识之前,用于指示所述对象标识在所述MPLS标签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引导标签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特殊用途标签;
扩展标签和扩展特殊用途标签的组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标识中包含标记域,所述在所述业务报文的MPLS标签中加入所述对象标识,包括:
按照预设的标记规则设置所述标记域,在所述MPLS标签中加入包含所述标记域的对象标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述检测任务包括主动双向检测TWAMP报文测量,所述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业务流中插入TWAMP报文,所述TWAMP报文的MPLS标签中携带包含所述标记域的对象标识,通过所述标记域指示报文类型为TWAMP报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按照所述检测任务,对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包括: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对发出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将计数统计的值携带在所述TWAMP报文中发送出去;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尾节点时,对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将接收到的所述TWAMP报文中携带的计数统计的值与自身计数统计的值进行比较,得到TWAMP测量结果。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任务包括:进行带内的性能统计,所述标记域包括交替着色标记,所述节点按照所述检测任务,对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包括: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按照所述交替着色标记的信息,对发出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中间节点时,按照所述交替着色标记的信息,对接收到的和发出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尾节点时,按照所述交替着色标记的信息,对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任务包括:进行带内的性能统计,所述标记域包括时延测量标记,所述节点按照所述检测任务,对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包括: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按照所述时延测量标记的信息对所述业务报文进行时戳标记,记录所述业务报文发送时的时戳;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中间节点时,按照所述时延测量标记的信息对所述业务报文进行时戳标记,记录所述业务报文到达时和发送时的时戳;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尾节点时,按照所述时延测量标记的信息对所述业务报文进行时戳标记,记录所述业务报文到达时的时戳。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任务包括:对业务报文进行计数,所述节点按照所述检测任务,对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包括: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对发出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中间节点时,对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报文和发出的所述业务报文分别进行计数统计;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尾节点时,对接收到的所述业务报文进行计数统计。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任务包括:隧道路径跟踪,所述节点按照所述检测任务,对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包括: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将自身节点信息、所述业务报文的出接口信息与所述对象标识相关联,对相关联的信息进行记录;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中间节点时,将自身节点信息、所述业务报文的入接口信息与所述对象标识相关联,以及,将自身节点信息、所述业务报文的出接口信息与所述对象标识相关联,对相关联的信息进行记录;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尾节点时,将自身节点信息、所述业务报文的入接口信息与所述对象标识相关联,对相关联的信息进行记录。
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按照所述检测任务,对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节点将执行检测操作得到的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进行统计。
17.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包括:
控制器为MPLS网络中检测对象分配对象标识;
所述控制器将检测任务和包含对象标识的检测对象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检测对象对应的检测域中每个节点,以使所述节点按照所述检测任务,根据所述对象标识对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将包含对象标识的检测对象的信息和检测任务发送至所述检测对象对应的检测域中每个节点之后,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节点发送的检测结果,对所述检测结果进行统计。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任务包括:对业务报文进行计数,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节点发送的检测结果,对所述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进行流量统计、端到端的丢包统计、逐点丢包统计中的至少之一。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任务包括:隧道路径跟踪,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节点发送的检测结果,对所述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统计完整隧道路径信息。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任务包括:进行带内的性能统计,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节点发送的检测结果,对所述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进行流量统计、端到端的丢包统计、逐点丢包统计、端到端时延统计、逐点时延统计中的至少之一。
22.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包括:
控制器为MPLS网络中检测对象分配对象标识,将检测任务和包含对象标识的检测对象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检测对象对应的检测域中每个节点;
所述检测域中的节点确定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和所述检测任务;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时,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在所述业务报文的MPLS标签中加入所述对象标识,转发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
所述节点为所述检测域的头节点、或中间节点、或尾节点时,按照所述检测任务,对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
23.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检测对象的信息和检测任务,其中,所述检测对象的信息包括对象标识;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装置位于检测域的头节点时,在接收到的业务流中识别出与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在所述业务报文的MPLS标签中加入所述对象标识,转发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以及,
检测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检测任务,对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
24.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为MPLS网络中检测对象分配对象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将包含对象标识的检测对象的信息和检测任务发送至所述检测对象对应的检测域中每个节点,以使所述节点按照所述检测任务,根据所述对象标识对所述检测对象匹配的业务报文执行检测操作。
25.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
26.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21中任意一项所述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22中任意一项所述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
CN201811070379.8A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控制器 Active CN1095254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0379.8A CN109525451B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控制器
PCT/CN2019/088427 WO2020052274A1 (zh) 2018-09-13 2019-05-24 一种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0379.8A CN109525451B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控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5451A true CN109525451A (zh) 2019-03-26
CN109525451B CN109525451B (zh) 2021-06-01

Family

ID=65770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70379.8A Active CN109525451B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25451B (zh)
WO (1) WO2020052274A1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1022A (zh) * 2019-05-30 2019-08-3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质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20052274A1 (zh) * 2018-09-13 2020-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控制器
CN111162962A (zh) * 2019-12-06 2020-05-15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状网络通道类业务隧道状态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1585842A (zh) * 2020-04-30 2020-08-2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质量监控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11786859A (zh) * 2020-07-17 2020-10-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丢包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259113A1 (zh) * 2019-06-27 2020-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性能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2291093A (zh) * 2020-10-29 2021-01-2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12994961A (zh) * 2019-12-02 2021-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质量检测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CN113132226A (zh) * 2019-12-30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报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169256A1 (zh) * 2020-02-29 2021-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性能检测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3708985A (zh) * 2020-05-20 2021-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973063A (zh) * 2020-07-22 2022-01-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带内测量方法、装置及节点
CN114006846A (zh) * 2020-07-13 2022-02-0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IPv6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567541A (zh) * 2020-11-27 2022-05-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激活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79395A (zh) * 2022-05-27 2022-06-28 鹏城实验室 异构网络的数据传输探测方法及系统
CN115460118A (zh) * 2021-05-19 2022-12-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网络性能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37341B1 (ko) * 2005-12-08 2007-07-0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Mpls lsp에 대한 성능 측정방법
US7773611B2 (en) * 2005-06-15 2010-08-10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loss detection
CN101960799A (zh) * 2008-02-27 2011-01-26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应用认知mpls隧道选择
CN102118277A (zh) * 2009-12-30 2011-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丢包检测方法和装置及路由器
CN102185780A (zh) * 2011-05-12 2011-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am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273136A (zh) * 2009-09-01 2011-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隧道多业务性能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5991338A (zh) * 2015-03-05 2016-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运维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81663A (zh) * 2017-06-28 2017-09-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1288B (zh) * 2012-10-16 2017-04-1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CN105429841B (zh) * 2014-09-15 2020-0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Nni ping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9525451B (zh) * 2018-09-13 2021-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控制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73611B2 (en) * 2005-06-15 2010-08-10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loss detection
KR100737341B1 (ko) * 2005-12-08 2007-07-0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Mpls lsp에 대한 성능 측정방법
CN101960799A (zh) * 2008-02-27 2011-01-26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应用认知mpls隧道选择
CN102273136A (zh) * 2009-09-01 2011-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隧道多业务性能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2118277A (zh) * 2009-12-30 2011-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丢包检测方法和装置及路由器
CN102185780A (zh) * 2011-05-12 2011-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am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991338A (zh) * 2015-03-05 2016-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运维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81663A (zh) * 2017-06-28 2017-09-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52274A1 (zh) * 2018-09-13 2020-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控制器
CN110191022A (zh) * 2019-05-30 2019-08-3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质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20259113A1 (zh) * 2019-06-27 2020-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性能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2994961A (zh) * 2019-12-02 2021-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质量检测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CN112994961B (zh) * 2019-12-02 2023-0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质量检测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CN111162962A (zh) * 2019-12-06 2020-05-15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状网络通道类业务隧道状态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132226A (zh) * 2019-12-30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报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169256A1 (zh) * 2020-02-29 2021-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性能检测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1585842B (zh) * 2020-04-30 2021-08-2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质量监控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11585842A (zh) * 2020-04-30 2020-08-2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质量监控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13708985B (zh) * 2020-05-20 2023-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08985A (zh) * 2020-05-20 2021-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582156B2 (en) 2020-05-20 2023-02-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ffic det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4006846A (zh) * 2020-07-13 2022-02-0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IPv6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006846B (zh) * 2020-07-13 2023-07-2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IPv6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786859A (zh) * 2020-07-17 2020-10-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丢包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973063A (zh) * 2020-07-22 2022-01-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带内测量方法、装置及节点
CN112291093A (zh) * 2020-10-29 2021-01-2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14567541A (zh) * 2020-11-27 2022-05-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激活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60118A (zh) * 2021-05-19 2022-12-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网络性能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79395B (zh) * 2022-05-27 2022-08-09 鹏城实验室 异构网络的数据传输探测方法及系统
CN114679395A (zh) * 2022-05-27 2022-06-28 鹏城实验室 异构网络的数据传输探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52274A1 (zh) 2020-03-19
CN109525451B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25451A (zh) 一种mpls网络检测的实现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控制器
CN109743340B (zh) 报文处理的方法和网络装置
CN107431657B (zh) 跨网络域的用于流分析的数据分组标记的方法和装置
US10432512B2 (en) Packet marking for L4-7 advanced counting and monitoring
CN105765911B (zh) 一种网络丢包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5072629B (zh) 测量终端上运行的业务的质量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953604B (zh) 一种为业务流提供业务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006906A1 (en) In-situ flow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437931B (zh) 一种业务路径的探测方法及设备
USRE49806E1 (en) Timestamping packets in a network
US10999173B2 (en) Active targeted data plane traffic monitoring for wired networks
WO2009064651A1 (en) Instrumenting packet flows
WO2022078293A1 (zh) 组播业务流的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7078963A (zh) 虚拟可扩展局域网中的路由追踪
WO2016177120A1 (zh) 链路报文丢包测量方法、系统及目标节点、发起端节点
CN113973063B (zh) 带内测量方法、装置及节点
CN108650154A (zh) 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808005B (zh) 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752169B (zh) 传输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5634839B (zh) 一种用于获得网络可达地址空间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41236A (zh) 转发信息库表项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4045605A1 (zh) 传输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737874B (zh) 报文的丢包统计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8075939B (zh) 网络质量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17155820A (zh) 网络传输质量检测方法以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