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23423B - 一种应用系统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系统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23423B
CN109523423B CN201811435784.5A CN201811435784A CN109523423B CN 109523423 B CN109523423 B CN 109523423B CN 201811435784 A CN201811435784 A CN 201811435784A CN 109523423 B CN109523423 B CN 1095234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service
business
data
analy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357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23423A (zh
Inventor
夏如君
吴刚
林鹤鸣
赵晖
蔡军
涂强
廖爱明
郑凯洲
彭涛
熊方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to CN2018114357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234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23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3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23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34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系统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元数据库中存储的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应用系统,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为数据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进而解决现有平台的缺点。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系统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系统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油田企业是一个业务复杂、技术密集型的企业,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众多的信息系统,而传统“烟囱式”的建设模式客观上形成了众多的信息孤岛,系统间数据共享困难,业务协同应用难以实现。为了改变此现状,国内外油田企业相继开展了数据中心建设工作,重点工作包括数据资源整合与数据服务平台建设。
作为数据整合与应用整合的核心,数据服务平台需要解决下述问题:
(1)分布式数据资源的标准统一与服务接口统一问题;
(2)标准统一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与数据管理问题;
(3)现行勘探开发体数据(地震数据、测录井曲线、分析化验曲线、地质模型网格化数据等)的格式标准化与转换问题;
(4)跨平台跨语言的数据服务二次开发接口(SDK)的生成、扩展升级与调度问题;
(5)勘探开发新技术不断涌现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系统升级与平滑过渡问题。
国际上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了数据资源的整合工作,如挪威、俄罗斯、委内瑞拉、巴西等国家已建成国家级石油勘探开发数据库,BP、TEXACO、SCHLUMBERGER、BAKERHUGE等油气公司和油气服务公司也都建立起了自己庞大的勘探开发数据库,实现了数据资源的统一采集、统一管理和统一服务,大大提高了公司内部信息共享能力和对专业应用无缝支持的能力。
国际上完整的数据服务平台是斯伦贝谢公司(Schlumberger)的ProSource,它是一个集成平台,基于一体化勘探开发数据模型Seabed实现了各种数据源(Finder、LogDB、GeoFrame、OpenWorks等)多种数据类型(结构化、测井、地震等)的集成。
国内中国石化从2009年开展勘探开发数据中心建设,在统一的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模型SPDM基础上建立了数据服务平台(Data Service Platform),实现了结构化、文档、图形、体数据等四种数据类型的集中统一管理与服务。
Schlumberger ProSource平台是一个集成平台,它通过Seabed模型实现了对分布式数据资源的集成,可以为前端的集成展示、数据分析等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但还存在着以下缺点:
1)基于一个既定的模型进行集成,支撑新的数据类型与新的业务扩展必须进行新的编码与平台的升级;
2)只支持现有的国外比较主流的几类软件(Finder、LogDB、GeoFrame、OpenWorks等)的项目库数据集成,对国内的勘探开发数据库系统目前不支持;
3)缺乏数据的采集与一体化存储解决方案;
4)缺乏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编目;
5)缺乏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统一的全文搜索。
中国石化数据服务平台(Data Service Platform)实现了基于统一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模型SPDM的数据服务,可以提供业务人员综合查询、综合研究软件支持及WEBService接口等服务模式,但存在以下缺点:
1)数据标准没有进行版本控制与分级管理,不能实现数据标准的平滑升级;
2)数据标准没有在数据采集体系中实施,其实质就是数据标准没有完全落地;
3)模型驱动架构没有完全实现,不能实现零代码维护,模型升级成本高;
4)数据资源扫描算法效率不高,齐全率计算方法不能客观反映数据资源情况;
5)没有建立数据质量持续提升的闭环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系统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为数据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进而解决现有平台的上述缺点。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系统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元数据库中存储的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应用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通过业务描述建立了业务分析到业务模型的转换;
通过业务单元模型建立了业务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
通过投影规则建立了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
进一步的,获取元数据库中存储的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之前,还包括:
于获取业务变化请求时,根据所述业务变化请求更新业务模型;
根据更新后的业务模板调整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进一步的,根据更新后的业务模板调整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根据更新后的业务模板调整业务模型与逻辑模型的映射关系以及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之间的投影关系。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系统生成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元数据库中存储的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应用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通过业务描述建立了业务分析到业务模型的转换;
通过业务单元模型建立了业务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
通过投影规则建立了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
进一步的,还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于获取业务变化请求时,根据所述业务变化请求更新业务模型;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更新后的业务模板调整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更新后的业务模板调整业务模型与逻辑模型的映射关系以及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之间的投影关系。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应用系统生成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应用系统生成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元数据库中存储的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应用系统,以实现为数据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进而解决现有平台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应用系统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数据管理与服务实现机理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数据标准版本升级驱动服务平台升级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数据采集系统升级示意图;
图2D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数据存储系统升级示意图;
图2E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对新增业务数据的适应示意图;
图2F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数据质量闭环管理示意图;
图2G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数据服务定制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应用系统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应用系统生成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应用系统生成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应用系统生成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获取元数据库中存储的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业务分析为建立业务模型的基础,所述业务分析包括:业务领域的分析,通过对业务领域的分析实现业务模型的建立,例如可以是,若需要建立勘探开发业务模型,则需要预先以油田企业数据资源管理的视觉实现对业务的分析,进而建立勘探开发业务模型。
具体的,获取元数据库中存储的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可选的,所述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通过业务描述建立了业务分析到业务模型的转换;
通过业务单元模型建立了业务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
通过投影规则建立了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
其中,所述业务描述为对业务的属性的描述。具体的,通过业务描述进行业务分析,进而建立业务模型。
S120,根据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通过引入模型驱动架构技术,建立了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通过业务单元模型与投影规则建立了业务模型到逻辑模型、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并把这些模型及其转换通过元数据库管理起来,为数据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S130,根据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应用系统。
具体的,根据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均可以生成应用系统,进而实现应用需求。
可选的,获取元数据库中存储的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之前,还包括:
于获取业务变化请求时,根据所述业务变化请求更新业务模型;
根据更新后的业务模板调整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具体的,在新的业务需求提出以后,数据标准管理系统通过业务建模过程,实现数据标准的升级,同时驱动数据模型的升级,最后发布新的数据模型标准。数据标准管理系统的应用,为数据服务平台快捷满足业务数据新需求提供了支持。数据模型标准是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服务平台的核心,通过模型驱动架构,数据标准的版本升级为后续的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存储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数据服务系统的升级提供了模型支撑。
可选的,根据更新后的业务模板调整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根据更新后的业务模板调整业务模型与逻辑模型的映射关系以及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之间的投影关系。
具体的,由于业务变化需求提出,根据业务变化需求实现对业务建模的更新,进而使得数据标准升级,根据数据标准升级进行新版本发布,采集模型调整,采集系统升级,模型映射调整,存储系统升级,质量规则调整,数据资源系统升级,数据服务元数据调整,数据服务系统升级,数据标准的升级将同步驱动数据模型的升级,同时也驱动对模型映射的调整,从而保障了对新业务数据内容的存储支持。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元数据库中存储的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应用系统,以实现为数据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进而解决现有平台的缺点。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以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为例,通过引入模型驱动(MDA,Model DrivenArchitecture)架构技术,如图2A所示,建立了中海油业务模型OOBPM、逻辑模型OODM和物理模型PDM,并通过业务单元模型与投影规则建立了业务模型到逻辑模型、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并把这些模型及其转换关通过元数据库管理起来,为数据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服务平台包含数据标准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存储系统、数据资源管理系统、数据服务系统五大部分组成。
数据标准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模型的版本控制与分级管理,通过模型元数据的调整便捷支撑新业务与新数据的扩展。
在新的业务需求提出以后,通过数据标准管理系统通过业务建模过程,实现数据标准的升级,同时驱动数据模型的升级,最后发布新的数据模型标准。数据标准管理系统的应用,为数据服务平台快捷满足业务数据新需求提供了支持。
如图2B所示,数据模型标准是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服务平台的核心,通过模型驱动架构,数据标准的版本升级为后续的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存储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数据服务系统的升级提供了模型支撑。
数据采集系统是基于数据标准建立的对无应用系统支撑的业务成果数据的采集软件,是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完整性保障的重要一环。油田企业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产,这些资产除有应用数据库支撑的部分业务外,大部分散落在研究人员个人或非结构化文档中,造成了综合研究数据收集的困难,数据采集系统对历史数据的补建及补充采集(现阶段无应用系统支撑的业务数据采集)提供工具支持。
如图2C所示,数据采集系统根据数据标准定制采集模板,系统加载采集模板自动生成采集界面,无需编程就能实现对数据标准的适应,并能通过调整采集岗位、审核岗位实现对业务的支持。
数据存储系统是基于数据标准与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模型建立的勘探开发一体化存储,实现了结构化、文档、图形、体数据等数据类型的一体化管理。数据标准的升级能够驱动数据模型的同步升级,从而保障了一体化数据库对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标准的全面支持。
如图2D所示,一体化数据库的数据来源通过ETL工具实现对数据的收集、清洗转换与加载,数据标准的升级将同步驱动数据模型的升级,同时也驱动对模型映射的调整,从而保障了对新业务数据内容的存储支持。
数据资源管理系统是基于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标准建立的企业级数据资源管理软件,实现了对数据的来源、缺失情况、质量、及时性等几方面的管理。该系统通过定时的调度任务对数据的齐全性、规范性与及时性进行扫描登记,并通过组织机构、对象、业务等几个维度进行发布,为企业对数据资源的补建、数据质量管理及数据资源建设考核提供了依据,同时通过对数据补建任务与数据修订任务的下发,实现了与数据采集系统的关联,建立了数据质量管理闭环,为企业数据质量的持续提升创造了条件。
如图2E所示,数据资源管理系统的齐全性、规范性与及时性扫描通过由元数据管理的齐全性规则、规范性规则和及时性规则实现驱动,数据标准的升级会同步驱动这些规则的调整,从而实现该系统对新增业务数据的适应性。
如图2F所示,数据资源管理系统扫描出的缺失数据清单、不规范数据清单和不及时数据清单会以采集任务的形式下发到数据采集系统,形成补录与数据修订任务由相关岗位进行数据的录入与修订,审核后加载到数据中心,再由数据资源管理系统重新检测其齐全性、规范性与及时性,从而形成了数据质量持续提升的闭环管理。
应用模型驱动架构,数据服务系统提供了数据查询搜索下载服务、对第三方软件数据服务、基于ETL的数据交换服务、数据集市投影服务以及二次开发服务五种数据服务模式,将促成信息系统从“分散、独立、封闭”向“集成、统一、共享”转变。提供服务定制工具实现对数据个性化需求的数据服务进行定义,通过数据服务驱动引擎自动包装成数据服务提供给各类人员使用。
如图2G所示,服务定制工具支持对业务模型、逻辑模型或物理模型的服务定制,对目前面向对象的中心库模型、关系型的专业库物理模型都能很好支持,从而可以建立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统一的数据服务体系。数据服务的定制与生成全程通过工具与服务驱动引擎实现,能感知数据标准与数据模型的变化,实现数据服务的及时升级,满足对数据服务需求的及时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实现MDA架构的元模型结构和实现版本控制与分级管理的数据标准管理系统;零代码维护的模型驱动架构技术;基于数据标准与采集模板定制的数据采集系统;基于数据标准版本升级的一体化模型增量投影技术;基于规则元数据驱动的数据资源扫描技术和数据质量闭环管理技术;数据服务驱动引擎与数据服务定制技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模型驱动架构,能够实现全程零代码维护,快速支撑业务变化,升级成本低;建立数据标准管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资源管理、数据服务于一体的数据资源管理与服务体系;实现数据标准版本控制与分级管理,能够实现数据标准的平滑升级;实现分布式数据库的统一数据服务,并建立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统一的全文搜索;实现对数据资源的三率管理,建立数据质量持续提升的闭环管理;服务定制的实现能够快速满足数据服务需求,五种数据服务模式能够满足不同人员的数据服务需求。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中海油勘探开发数据标准的统一与持续升级,建立集数据标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服务于一体的数据服务平台,实现数据标准与数据模型的版本控制与分级管理、采集界面的按需定制、数据资源的有效管理、数据质量的持续提升、多种模式的数据服务,并能实现数据采、存、管、用及数据标准五大体系的全程零代码维护,从而快速响应应用需求。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应用系统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应用系统生成的情况,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装置可集成在任何提供应用系统生成的功能的设备中,如图3所示,所述应用系统生成装置具体包括:获取模块310、第一生成模块320和第二生成模块330。
其中,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元数据库中存储的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第一生成模块320,用于根据所述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生成模块330,用于根据所述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应用系统。
可选的,所述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通过业务描述建立了业务分析到业务模型的转换;
通过业务单元模型建立了业务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
通过投影规则建立了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
可选的,还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于获取业务变化请求时,根据所述业务变化请求更新业务模型;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更新后的业务模板调整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可选的,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更新后的业务模板调整业务模型与逻辑模型的映射关系以及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之间的投影关系。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元数据库中存储的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应用系统,以实现为数据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进而解决现有平台的缺点。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12的框图。图4显示的计算机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计算机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计算机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计算机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4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4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设备12,显示器24不是作为独立个体存在,而是嵌入镜面中,在显示器24的显示面不予显示时,显示器24的显示面与镜面从视觉上融为一体。并且,计算机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计算机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系统生成方法:获取元数据库中存储的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应用系统。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所有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系统生成方法:获取元数据库中存储的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应用系统。
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8)

1.一种应用系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元数据库中存储的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业务分析包括业务领域的分析,通过对业务领域的分析实现业务模型的建立;
获取元数据库中存储的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之前,包括:
于获取业务变化请求时,根据所述业务变化请求更新业务模型;
根据更新后的业务模板调整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具体的,在新的业务需求提出以后,数据标准管理系统通过所述业务建模过程,实现数据标准的升级,同时驱动数据模型的升级,最后发布新的数据模型标准;
根据所述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应用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通过业务描述建立了业务分析到业务模型的转换;
通过业务单元模型建立了业务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
通过投影规则建立了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更新后的业务模板调整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根据更新后的业务模板调整业务模型与逻辑模型的映射关系以及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之间的投影关系。
4.一种应用系统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元数据库中存储的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业务分析包括业务领域的分析,通过对业务领域的分析实现业务模型的建立;
更新模块,用于于获取业务变化请求时,根据所述业务变化请求更新业务模型;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更新后的业务模板调整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具体的,获取到新的业务需求之后,数据标准管理系统通过业务建模过程升级数据标准,同时驱动数据模型升级,最后发布新的数据模型标准;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组件、业务单元组件、类库接口以及数据操作接口中的至少一种生成应用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分析、业务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通过业务描述建立了业务分析到业务模型的转换;
通过业务单元模型建立了业务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
通过投影规则建立了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更新后的业务模板调整业务模型与逻辑模型的映射关系以及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之间的投影关系。
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811435784.5A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应用系统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5234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35784.5A CN109523423B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应用系统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35784.5A CN109523423B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应用系统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3423A CN109523423A (zh) 2019-03-26
CN109523423B true CN109523423B (zh) 2022-04-19

Family

ID=65793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3578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523423B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应用系统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234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9395B (zh) * 2019-05-27 2023-09-15 普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大数据治理中基于元数据实现数据标准与数据质量关联处理的方法
CN111143449B (zh) * 2019-12-12 2023-05-30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统一数据模型的数据服务方法及装置
CN111221921B (zh) * 2019-12-27 2023-11-14 苏州数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型间数据传输方法与装置
CN112463789A (zh) * 2020-10-28 2021-03-09 北京仿真中心 一种面向数据处理领域的数据接入集成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CN112579563B (zh) * 2020-11-18 2022-01-2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一种基于电网大数据的数仓可视化建模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2798A (zh) * 2009-11-11 2010-05-05 南京联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业务驱动共享框架模型设计方法
CN102375743A (zh) * 2011-10-20 2012-03-14 北京金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型和模板开发soa系统的方法
CN103729460A (zh) * 2014-01-10 2014-04-1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元数据的图形化数据模型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6406906A (zh) * 2016-10-10 2017-02-15 云南大学 一种基于特定领域建模的模型驱动开发方法
CN107506462A (zh) * 2017-08-30 2017-12-22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级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2798A (zh) * 2009-11-11 2010-05-05 南京联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业务驱动共享框架模型设计方法
CN102375743A (zh) * 2011-10-20 2012-03-14 北京金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型和模板开发soa系统的方法
CN103729460A (zh) * 2014-01-10 2014-04-1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元数据的图形化数据模型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6406906A (zh) * 2016-10-10 2017-02-15 云南大学 一种基于特定领域建模的模型驱动开发方法
CN107506462A (zh) * 2017-08-30 2017-12-22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级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3423A (zh) 2019-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23423B (zh) 一种应用系统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292592B2 (en) Object-based modeling using composite model object having independently updatable component objects
US8954480B2 (en) End-to-end interoperability and workflows from building architecture design to one or more simulations
US9105006B2 (en) Generating floating desktop representation of extracted model object
US11789964B2 (en) Load plan generation
US8712965B2 (en) Dynamic report mapping apparatus to physical data source when creating report definition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management reporting for peruse of report definition transparency and reuse
CN109558393B (zh) 一种数据模型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1005485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dimensionally altered model objects
US9298787B2 (en) Star and snowflake schemas in extract, transform, load processes
US2010030625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tracting data cell transformable to model object
US2010030627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ject-based modeling using hierarchical model objects
US7505991B2 (en) Semantic model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US2010030628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tracting database dimensions as data modeling object
US2010030634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ject-based modeling using model objects exportable to external modeling tools
JP2008511928A (ja) メタデータの管理
US888112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automatically generate classes from API source code
CN105359141A (zh) 支持基于流的etl和基于实体关系的etl的组合
BRPI0609335A2 (pt) aplicações modulares para sistema móvel de dados
WO201205138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veloping data integration applications with reusable semantic types to represent and process application data
EP2201449A2 (en) A system,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workflow generation, deployment and/or execution
US8688626B2 (en) Software tool for generating technical business data requirements
CN109558127A (zh) 一种代码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41104A (zh) 决策型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aisql的解析器及其实现方法
CN116383193A (zh)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62597A (zh) 一种数据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