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22619A - 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22619A
CN109522619A CN201811267292.XA CN201811267292A CN109522619A CN 109522619 A CN109522619 A CN 109522619A CN 201811267292 A CN201811267292 A CN 201811267292A CN 109522619 A CN109522619 A CN 1095226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well
period
implementation
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672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22619B (zh
Inventor
李建霆
李永平
李健
马振昌
余强
李小军
张春辉
程国栋
王胜华
唐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672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226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22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26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226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26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判断选择实施周期采油的油井;步骤2)通过步骤)1选择油井后,确定采油周期:根据步骤1)中选择的油井进行试井解释结果确定关井时间和根据示功图变化特征确定开井时间;步骤3)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采油周期进行采油。其中,通过矿场实验或数值模拟确定实施周期采油的油井。本发明通过探索合理的生产周期,改变生产制度,降低生产时率,提高了生产能力。产油量增加,节约电费,检泵周期将明显延长、抽油泵效显著提高,节约管杆维护作业费用,提高采收率,同时有效降低岗位员工劳动强度,减少抽油机、电机等设备磨损。

Description

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采油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
背景技术
鄂尔多斯盆地处于长7生油岩附近,但受北部、东北、西部、西南四大物源控制,沉积体系复杂,位于混源区地带,表现出储量品味低、低产井比例高、原始气油比高等特征。特低渗、超低渗、致密油储量比重越来越大,低产井数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地层供液和抽油系统供排关系不匹配,未达到油井单井产能、抽油泵泵效、生产成本的最有效组合。
对于低产低效井来说,油井产液量都较低,即使调整到最小抽汲参数后仍存在“空抽”现象,造成无功损耗大、抽油设备、管、杆磨损大、油井检泵周期短等问题,增加了设备维护及井下作业费用,不利于油井的高效开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低产低效井,油井产液量都较低,即使调整到最小抽汲参数后仍存在“空抽”现象,造成无功损耗大、抽油设备、管、杆磨损大、油井检泵周期短,增加了设备维护及井下作业费用,不利于油井的高效开发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本发明确定油井在一个周期内合理的关井天数、开井天数,实现产量基本保持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本发明通过探索合理的生产周期,改变生产制度,降低生产时率,提高了生产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本发明的产油量增加,节约电费,检泵周期将明显延长、抽油泵效显著提高,节约管杆维护作业费用,提高采收率,同时有效降低岗位员工劳动强度,减少抽油机、电机等设备磨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判断选择实施周期采油的油井;
步骤2)通过步骤)1选择油井后,确定采油周期:根据步骤1)中选择的油井进行试井解释结果确定关井时间和根据示功图变化特征确定开井时间;
步骤3)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采油周期进行采油。
所述步骤1)中判断选择实施周期采油的油井通过矿场实验或数值模拟确定。
通过矿场实验确定的实施周期采油油井要满足以下条件:
(1)日产液在2m3以下;
(2)原油含水率60%以下;
(3)裂缝渗流井;
(4)流压/饱和压力百分比在70%以下。
通过数值模拟确定实施周期采油的油井过程如下:
步骤(1)在设定采油周期内,模拟不同含水率的周期采油与采收率提高值的相关性,采收率提高大于1.5%对应的含水率油井为初选实施井;
步骤(2)在初选实施井中选择至少5个设定含水率的油井,分别模拟日产液量在1m3、2m3、3m3、4m3、5m3下的采收率,采收率大于1.5%的油井为二选实施井;
步骤3)在二选实施井中模拟裂缝渗流与基质渗流两种不同渗流特征下实施周期采油的效果,实施后采收率提高1.0%以上的渗流类型油井为三选实施井;
步骤4)对三选实施井模拟不同气油比实施周期采油的效果,实施后采收率提高1.0%以上的气油比对应的油井为实施周期采油的油井。
所述关井时间,其中k为渗透率, 试井解释结果求得;φ为电测孔隙 度;μ为原油粘度;c t 为地层压缩系数;s为表皮系数,试井解释结果求得;c为井储,试井解释 结果求得;r w 为井径。
所述开井时间通过开井示功图形态变化确定,当开井一段时间后的示功图形态与实施周期采油前的示功图形态相同时,则开井时间结束。
渗油田包括特低渗油田、超低渗油田及水平井,其中特低渗油田的渗透率为1-10md,超低渗油田的渗透率为0.3-1md。
通过矿场实验确定的实施周期采油油井产量保持率在90%以上,所述产量保持率为实施周期采油周期内实产油与周期内应产油的百分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探索合理的生产周期,改变生产制度,降低生产时率,提高了生产能力。产油量增加,节约电费,检泵周期将明显延长、抽油泵效显著提高,节约管杆维护作业费用,提高采收率,同时有效降低岗位员工劳动强度,减少抽油机、电机等设备磨损。
下面将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不同含水率周期采油采收率变化曲线。
图2是不同日产液量油井周期采油采收率变化曲线。
图3是不同渗流特征(油藏类型)下周期采油采收率变化曲线。
图4是不同气油比下周期采油采收率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了克服现有低产低效井,油井产液量都较低,即使调整到最小抽汲参数后仍存在“空抽”现象,造成无功损耗大、抽油设备、管、杆磨损大、油井检泵周期短,增加了设备维护及井下作业费用,不利于油井的高效开发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如图1-4所示的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本发明确定油井在一个周期内合理的关井天数、开井天数,实现产量基本保持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本发明通过探索合理的生产周期,改变生产制度,降低生产时率,提高了生产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本发明的产油量增加,节约电费,检泵周期将明显延长、抽油泵效显著提高,节约管杆维护作业费用,提高采收率,同时有效降低岗位员工劳动强度,减少抽油机、电机等设备磨损。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判断选择实施周期采油的油井;
步骤2)通过步骤)1选择油井后,确定采油周期:根据步骤1)中选择的油井进行试井解释结果确定关井时间和根据示功图变化特征确定开井时间;
步骤3)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采油周期进行采油。
本发明过探索合理的生产周期,改变生产制度,降低生产时率,提高了生产能力。本发明的产油量增加,节约电费,检泵周期将明显延长、抽油泵效显著提高,节约管杆维护作业费用,提高采收率,同时有效降低岗位员工劳动强度,减少抽油机、电机等设备磨损。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所述步骤1)中判断选择实施周期采油的油井通过矿场实验确定。
通过矿场实验确定的实施周期采油油井要满足以下条件:
(1)日产液在2m3以下;
(2)原油含水率60%以下;
(3)裂缝渗流井;
(4)流压/饱和压力百分比在70%以下。
通过矿场实验确定的实施周期采油油井产量保持率在90%以上,所述产量保持率为实施周期采油周期内实产油与周期内应产油的百分比。
本实施例在2016-2017年对595口油井现场实施周期采油,平均周期在10天,从实施前的不同日产液量、实施前的不同含水率、油藏渗流特征、流压/饱和压力的比值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最有利的实施对象。产量保持率定义为实施周期采油周期内实产油与周期内应产油的百分比,有效井定义为产量保持率在90%以上的井,定义有效率为有效井数与实施井数的比值。
本发明中的渗油田包括特低渗油田、超低渗油田及水平井,其中特低渗油田的渗透率为1-10md,超低渗油田的渗透率为0.3-1md。
一是周期采油实施效果与实施前日产液量的相关性。从矿场试验统计分析,见表1,日产液在2m3以下时,产量保持率在90%以上,有效率在80%以上;当液量在2m3以上时,液量越高,产量保持率及有效率急剧下降,实施效果明显减弱。
表1 周期采油液量分级实施效果统计表
二是周期采油实施效果与实施前含水率的相关性。从矿场试验统计分析,见表2,含水60%以下,产量保持率大于90%,有效率大于60%;含水大于60%时,产量保持率及有效率大幅下降,产量保持率不足70%,有效率低于50%。
表2 周期采油含水分级实施效果统计表
三是周期采油实施效果与储层渗流特征的相关性。从矿场试验统计分析,一个周期内裂缝渗流井的产量保持率达到112.2%,有效率在87.2%;孔隙渗流井的产量保持率仅75.5%,损失油量24.5%,有效率仅56.5%。结果见表3。
表3 周期采油渗流特征分级实施效果统计表
四是周期采油实施效果与实施前流压/饱和压力的相关性。将矿场试验井实施前的流压/饱和压力分为四个级别,从统计分析看,流压/饱和压力百分比在70%以下,实施周期采油的产量保持率90%以上,有效率80%以上;流压/饱和压力百分比在70%以上时,周期采油的产量保持率及有效率下降明显。结果见表4。
表4 周期采油流压/饱和压力实施效果统计表
最终确定实施周期采油油井要满足以下条件:
(1)日产液在2m3以下;
(2)原油含水率60%以下;
(3)裂缝渗流井;
(4)流压/饱和压力百分比在70%以下。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所述步骤1)中判断选择实施周期采油的油井通过数值模拟法确定。
通过数值模拟确定实施周期采油的油井过程如下:
步骤(1)在设定采油周期内,模拟不同含水率的周期采油与采收率提高值的相关性,采收率提高大于1.5%对应的含水率油井为初选实施井;
步骤(2)在初选实施井中选择至少5个设定含水率的油井,分别模拟日产液量在1m3、2m3、3m3、4m3、5m3下的采收率,采收率大于1.5%的油井为二选实施井;
步骤3)在二选实施井中模拟裂缝渗流与基质渗流两种不同渗流特征下实施周期采油的效果,实施后采收率提高1.0%以上的渗流类型油井为三选实施井;
步骤4)对三选实施井模拟不同气油比实施周期采油的效果,实施后采收率提高1.0%以上的气油比对应的油井为实施周期采油的油井。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周期设置为10天,其中停5.5天、开4.5天,模拟实施10年采收率的提高值,寻找最佳的实施对象。
一是模拟不同含水阶段周期采油与采收率提高值的相关性。如图1所示,含水在40%、60%开始实施周期采油,10年后采收率分别提高1.64%、1.50%左右;实施前含水70%、80%时,实施周期采油后采收率的提高值不明显,采收率分别提高0.39%、0.26%,因此中低含水实施效果好。
二是模拟含水在60%时,实施井液量分别在1m3、2m3、3m3、4m3、5m3等条件下进行模拟。如图2所示,液量在1方、2方时,采收率的提高值分别为1.81%、1.50%;当液量在3m3、4m3、5m3时,采收率的提高值分别为0.55%、0.45%、0.30%,提高幅度明显低于液量在2m3以下的实施效果。
三是模拟裂缝与基质两种不同渗流特征下实施周期采油的效果。如图3所示,裂缝渗流为主的油藏,实施后采收率提高2.0%,基质渗流为主的油藏,实施后采收率提高0.9%,因此,以裂缝渗流为主的油藏更适合实施周期采油。
四是模拟不同气油比实施周期采油的效果。如图4所示,气油比在60m3/t、70m3/t时,实施周期采油对采收率的提高值仅0.22%、0.33%;当气油比在80m3/t、100m3/t、120m3/t时,实施周期采油后采收率的提高值分别在1.03%、1.38%、1.80%,因此气油比较高的油藏,越有利于实施周期采油。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所述关井时间,其中k为渗透率, 试井解释结果求得;φ为电测孔隙度;μ为原油粘度;c t 为地层压缩系数;s为表皮系数,试井解释结果求得;c为井储,试井解释结果求得;r w 为井 径。
将表皮系数、井储系数、地层渗透率等相关参数组合并无因次化,获得合理关井周期的计算参数,该时间就是油井关停后液面快速上升的临界点。合理的关井时间,通过试井解释结果确定。通常关井测压周期要达到地层信息作用段,此时井储和表皮的影响消失,相应的在试井曲线中,半对数曲线会出现直线段,双对数曲线出现水平线,利用油井测压同步确定油井合理关井时间。
,其中,c D 为无因次井储。
所述开井时间通过开井示功图形态变化确定,当开井一段时间后的示功图形态与实施周期采油前的生产施工图形态相同时,则开井时间结束。
即当示功图形态从饱满变化到实施前正常生产的功图时,此时油井开井时间结束。低产井在正常开井生产过程中,随着井筒采出状况的变化,流压下降,地层压力保持恒定的情况下,生产压差增加;当流压下降到低于饱和压力的80%以后,地层开始脱气,如何保障流压在饱和压力之上、生产压差还能保持在一个较高值,如正常生产时的泵效32.2%,测压停井8天后,开井生产后的前10天泵效保持在46%,生产能力提高30%。
本实施例没有具体描述的部分都属于本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和公知技术,此处不再一一详细说明。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判断选择实施周期采油的油井;
步骤2)通过步骤)1选择油井后,确定采油周期:根据步骤1)中选择的油井进行试井解释结果确定关井时间和根据示功图变化特征确定开井时间;
步骤3)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采油周期进行采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判断选择实施周期采油的油井通过矿场实验或数值模拟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矿场实验确定的实施周期采油油井要满足以下条件:
(1)日产液在2m3以下;
(2)原油含水率60%以下;
(3)裂缝渗流井;
(4)流压/饱和压力百分比在7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数值模拟确定实施周期采油的油井过程如下:
步骤(1)在设定采油周期内,模拟不同含水率的周期采油与采收率提高值的相关性,采收率提高大于1.5%对应的含水率油井为初选实施井;
步骤(2)在初选实施井中选择至少5个设定含水率的油井,分别模拟日产液量在1m3、2m3、3m3、4m3、5m3下的采收率,采收率大于1.5%的油井为二选实施井;
步骤3)在二选实施井中模拟裂缝渗流与基质渗流两种不同渗流特征下实施周期采油的效果,实施后采收率提高1.0%以上的渗流类型油井为三选实施井;
步骤4)对三选实施井模拟不同气油比实施周期采油的效果,实施后采收率提高1.0%以上的气油比对应的油井为实施周期采油的油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井时间,其中k为渗透率, 试井解释结果求得;φ为电测孔隙度;μ为原油粘度;c t 为 地层压缩系数;s为表皮系数,试井解释结果求得;c为井储,试井解释结果求得;r w 为井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井时间通过开井示功图形态变化确定,当开井一段时间后的示功图形态与实施周期采油前的示功图形态相同时,则开井时间结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低渗油田包括特低渗油田、超低渗油田及水平井,其中特低渗油田的渗透率为1-10md,超低渗油田的渗透率为0.3-1md。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矿场实验确定的实施周期采油油井产量保持率在90%以上,所述产量保持率为实施周期采油周期内实产油与周期内应产油的百分比。
CN201811267292.XA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 Active CN1095226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67292.XA CN109522619B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67292.XA CN109522619B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2619A true CN109522619A (zh) 2019-03-26
CN109522619B CN109522619B (zh) 2022-03-01

Family

ID=65773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67292.XA Active CN109522619B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2261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0051A (zh) * 2020-10-26 2021-01-26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碳纤维抽油杆杆柱优化及工况诊断方法
CN113107439A (zh) * 2020-01-10 2021-07-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井的捞油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837632A (zh) * 2022-04-14 2022-08-02 吕远 控水聚油开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4156A (en) * 1988-08-15 1989-07-04 Frank Hesh Method of secondary extraction of oil from a well
CN104100241A (zh) * 2014-08-07 2014-10-1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一种确定低渗透油井合理间抽制度的方法
CN105404735A (zh) * 2015-11-10 2016-03-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裂缝与基质对超低渗透油藏单井产量贡献率的定量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4156A (en) * 1988-08-15 1989-07-04 Frank Hesh Method of secondary extraction of oil from a well
CN104100241A (zh) * 2014-08-07 2014-10-15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一种确定低渗透油井合理间抽制度的方法
CN105404735A (zh) * 2015-11-10 2016-03-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裂缝与基质对超低渗透油藏单井产量贡献率的定量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松岑: "低产低效油井流入动态及合理间开工作制度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樊平天: "低渗透油藏间采周期确定方法研究及应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 *
计洪图: "抽油机井示功图监控诊断计量系统的创建与应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7439A (zh) * 2020-01-10 2021-07-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井的捞油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107439B (zh) * 2020-01-10 2023-02-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井的捞油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270051A (zh) * 2020-10-26 2021-01-26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碳纤维抽油杆杆柱优化及工况诊断方法
CN112270051B (zh) * 2020-10-26 2023-06-23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碳纤维抽油杆杆柱优化及工况诊断方法
CN114837632A (zh) * 2022-04-14 2022-08-02 吕远 控水聚油开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2619B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88630B (zh) 一种致密油压裂水平井吞吐采油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He et al. Waterflood direction and front characterization with four-step work flow: a case study in changqing oil field China
Zhongxing et al. Development modes of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Chang 7 member tight oil in Ordos Basin, NW China
CN105626036B (zh) 一种确定油藏合理产液量油藏工程计算方法
CN104265281B (zh) 封闭未饱和油藏弹性驱动注水开发油井产量的预测方法
CN106246150B (zh) 一种油田压裂改造方法
CN104234677B (zh) 一种注气垂直驱替提高凝析气藏凝析油采收率方法
CN107630686B (zh) 水平井段间交错驱替和渗吸驱油的致密油能量补充方法
CN109594959A (zh) 一种提高老油田薄差储层采收经济效率的压裂驱油方法
CN104965979A (zh) 一种致密砂岩有效储层识别方法
CN106437674A (zh) 仿水平井注水开发井网适配方法
CN109522619A (zh) 一种低渗油田周期采油方法
CN105673001B (zh) 一种碳酸盐岩单井地层压力降低处理方法
CN104632158B (zh) 二氧化碳混相驱条件下油井受效阶段划分及判别方法
CN104915512A (zh) 一种预测油田采出程度与含水率的方法
CN105317407B (zh) 一种特高含水期表外储层的开发方法
CN103670350B (zh) 一种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变强度注水开采方法
CN105089585A (zh) 中高渗油藏特高含水后期低成本等效水驱方法
CN105952427A (zh) 一种低渗透油藏注水诱导裂缝的预测与评价方法
CN110259421B (zh) 一种裂缝性的致密油藏注水补充能量方法
CN205025459U (zh) 一种分段压裂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管柱
CN109707373A (zh) 一种基于产液剖面测试和井间示踪的水平井-直井双向示踪方法
CN106545319A (zh) 断块油藏水驱后转人工气顶-边水双向驱提高采收率方法
CN106779229A (zh) 一种高含水水平井堵水潜力预测方法
CN109190218A (zh) 一种致密储层有效缝网的动态识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