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13733B - 一种土壤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壤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13733B
CN109513733B CN201710857034.6A CN201710857034A CN109513733B CN 109513733 B CN109513733 B CN 109513733B CN 201710857034 A CN201710857034 A CN 201710857034A CN 109513733 B CN109513733 B CN 1095137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content
plant
plants
repai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570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13733A (zh
Inventor
林晓燕
熊云武
李诗刚
吴启堂
周巍
梁鹏
彭文宇
黄雷
裴东辉
许建新
王丽
李树
李红艳
刘延利
任国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cep Tieh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echan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echan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echan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570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137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13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3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13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37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1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 B09C1/105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using fungi or pl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8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chemicall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yc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待修复土壤的污染情况选择土壤修复用植物;采用改良剂改良待修复土壤;然后,将土壤修复用植物栽种于改良后的土壤中;其中,当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0.5wt%,且Zn含量大于500mg/kg;或者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0.5wt%,且Mn含量大于5000mg/kg;或者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0.5wt%,Zn含量大于500mg/kg,且Mn含量大于5000mg/kg的情况下,土壤修复用植物选择鹤望兰、一品红、泓森槐、罗汉松、杜英、四季桂、红花檵木、含笑花、叶子花或棉叶膏桐;步骤S2、养护土壤修复用植物;本发明的土壤修复方法可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有效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总量,经济效益好。

Description

一种土壤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生态修复以其低成本、绿色环保等特点得到大力发展。生态修复是以植物修复为主,但在修复时,植物的生长常受到土壤环境(如土壤中盐含量、重金属含量以及土壤板结情况)的影响。因此,在种植植物时须对土壤进行改良,筛选并种植具有耐性的植物,以保证植物可以生长。此外,对于植物修复,还存在超富集植物生物量较小,提取率低的不足,这些问题会造成植物修复的时间较长。就该问题,申请人采用超富集植物与具有景观效果且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一起套种,达到提高重金属提取率的效果。在这里,不同种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种类和剂量、生长过程中所分泌的物质都会有所差别,这就会导致不同植物生长过程在套种情况下会相互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套种用植物以及施放合适的有利于植物套种的药剂也是本申请的关键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土壤修复方法。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待修复土壤的污染情况选择土壤修复用植物;采用改良剂改良待修复土壤;然后,将土壤修复用植物栽种于改良后的土壤中;
其中,当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0.5wt%,且Zn含量大于500mg/kg;或者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0.5wt%,且Mn含量大于5000mg/kg;或者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0.5wt%,Zn含量大于500mg/kg,且Mn含量大于5000mg/kg的情况下,土壤修复用植物选择鹤望兰、一品红、泓森槐、罗汉松、杜英、四季桂、红花檵木、含笑花、叶子花或棉叶膏桐;
步骤S2、养护土壤修复用植物;
步骤S3、待土壤修复用植物种植2-3个月后,当改良后的土壤中Zn含量小于2000mg/kg且Mn含量小于10000mg/kg时,向改良后的土壤中施加包括有柠檬酸、亚氨基二琥珀酸和皂苷的活化剂。
本发明上述的土壤修复方法中,在步骤S1中,当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1.0wt%,且Zn含量大于2000mg/kg;或者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1.0wt%,且Mn含量大于10000mg/kg;或者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1.0wt%,Zn含量大于2000mg/kg且Mn含量大于10000mg/kg的情况下,土壤修复用植物选择鹤望兰或一品红。
本发明上述的土壤修复方法中,当土壤修复用植物采用鹤望兰或一品红时,改良剂包括有机肥;该有机肥为植物废弃物堆肥腐熟得到的有机肥、培养食用菌后剩余的料渣或甘蔗渣。
本发明上述的土壤修复方法中,当土壤修复用植物采用泓森槐、罗汉松、杜英、四季桂、红花檵木、含笑花、叶子花或棉叶膏桐时,改良剂包括调理剂和有机肥;
调理剂包括10wt%-60wt%氧化钙、8wt%-20wt%硫酸钙、8wt%-12wt%沸石、8%-16%蛭石、8wt%-16wt%腐殖酸、0.1wt%-30wt%珍珠岩和3wt%-10wt%钙镁磷肥;
有机肥为植物废弃物堆肥腐熟得到的有机肥、培养食用菌后剩余的料渣或甘蔗渣。
本发明上述的土壤修复方法中,调理剂占表层0-20cm待修复土壤的体积分数为0.5V%-5V%;
有机肥占表层0-20cm待修复土壤的体积分数大于10V%。
本发明上述的土壤修复方法中,步骤S1还包括:
当土壤修复用植物选择泓森槐或棉叶膏桐时,在土壤修复用植物之间撒播超富集草本植物种子或者栽种超富集草本植物种苗。
本发明上述的土壤修复方法中,超富集草本植物种子或者栽种超富集草本植物种苗选择青葙和/或东南景天。
本发明上述的土壤修复方法中,在步骤S3中,活化剂由柠檬酸、亚氨基二琥珀酸和皂苷以重量比例为(4~6):(2~4):(1~3)组配而成;活化剂以100g/m2~300g/m2的剂量溶于水后均匀洒施于土壤。
本发明上述的土壤修复方法中,泓森槐采用株高40cm-100cm的裸根苗或袋苗,按照1.5m-2m的株距、1.5m-2m的行距种植;
棉叶膏桐采用株高40cm-60cm的裸根苗或袋苗,按照40cm-60cm的株距、40cm-60cm的行距种植;
青葙采用种子形式以0.5g/m2-1.5g/m2的密度进行播种;
东南景天按照8cm-15cm的株距、8cm-15cm的行距种植。
本发明上述的土壤修复方法中,步骤S2还包括:
每隔2-4个月收割青葙或东南景天,再进行干燥、焚烧,最后进行灰分安全填埋。
本发明根据土壤盐和重金属污染程度,选择对盐和重金属污染有耐性的植物,并根据耐性程度,向土壤添加改良剂,有效改善土壤环境,使其适应于植物生长;待植物生长2-3个月后,已基本适应土壤环境时,根据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适当地施加活化剂,以提高植物提取重金属效率,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在这里,当土壤被重度重金属污染时,不用施加活化剂。本发明还通过收割植物地上部并进行合理处置,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总量。此外,本发明还根据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选择超富集草本植物套种于乔木苗间或灌木苗间,构建“修复+景观+经济效益”模式,不仅可利用超富集草本植物快速覆盖修复表层土壤,而且附加值高;乔木苗或灌木苗优选采用泓森槐或棉叶膏桐,其中,泓森槐种植7年即可成材,棉叶膏桐可生产生物柴油,经济效益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关键在于:针对待修复土壤特性,选择合适的土壤修复用植物、套种用植物以及有利于套种植物的药剂。
具体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待修复土壤的污染情况选择土壤修复用植物;采用改良剂改良待修复土壤;然后,将土壤修复用植物栽种于改良后的土壤中;
其中,当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0.5wt%,且Zn含量大于500mg/kg;或者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0.5wt%,且Mn含量大于5000mg/kg;或者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0.5wt%,Zn含量大于500mg/kg,且Mn含量大于5000mg/kg的情况下,土壤修复用植物选择鹤望兰、一品红、泓森槐、罗汉松、杜英、四季桂、红花檵木、含笑花、叶子花或棉叶膏桐;
步骤S2、养护土壤修复用植物;
步骤S3、待土壤修复用植物种植2-3个月后,根据待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选择是否添加活化剂,具体地,当改良后的土壤中Zn含量小于2000mg/kg且Mn含量小于10000mg/kg时,向改良后的土壤中施加包括有柠檬酸、亚氨基二琥珀酸和皂苷的活化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鹤望兰和一品红具有较强的耐盐和耐重金属能力,在盐和重金属复合重度污染的土壤上,只需添加有机肥植物即可生长。优选地,当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1.0wt%,且Zn含量大于500mg/kg;或者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1.0wt%,且Mn含量大于5000mg/kg;或者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1.0wt%,Zn含量大于500mg/kg且Mn含量大于5000mg/kg的情况下,土壤修复用植物也可选择鹤望兰或一品红。在这里,当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1.0wt%,且Zn含量大于2000mg/kg;或者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1.0wt%,且Mn含量大于10000mg/kg;或者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1.0wt%,Zn含量大于2000mg/kg且Mn含量大于10000mg/kg时,土壤修复用植物仍然可选择鹤望兰或一品红。当土壤修复用植物采用鹤望兰或一品红时,改良剂包括有机肥;该有机肥为植物废弃物堆肥腐熟得到的有机肥、培养食用菌后剩余的料渣或甘蔗渣。在这里,有机肥占表层0-20cm待修复土壤的体积分数大于10V%。优选地,改良剂和表层0-20cm待修复土壤均匀混合。鹤望兰花型优美,景观效果好,栽培后收获切花,可供应人们艺术插花之用;一品红花色鲜艳,景观效果也较好,因此,在盐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可优先使用。
泓森槐、罗汉松、杜英、四季桂、红花檵木、含笑花、叶子花、棉叶膏桐8种植物的盐和重金属耐性中等,在盐和重金属重度污染的土壤上添加包括有调理剂和有机肥的改良剂时可以生长,但在只添加有机肥进行改良的土壤上,无法生存,其成活率均为0。就此,申请人对改良剂进行调整,当土壤修复用植物采用泓森槐、罗汉松、杜英、四季桂、红花檵木、含笑花、叶子花或棉叶膏桐时,改良剂包括调理剂和有机肥;调理剂包括10wt%-60wt%氧化钙、8wt%-20wt%硫酸钙、8wt%-12wt%沸石、8%-16%蛭石、8wt%-16wt%腐殖酸、0.1wt%-30wt%珍珠岩和3wt%-10wt%钙镁磷肥;有机肥为植物废弃物堆肥腐熟得到的有机肥、培养食用菌后剩余的料渣或甘蔗渣。优选地,调理剂占表层0-20cm待修复土壤的体积分数为0.5V%-5V%;有机肥占表层0-20cm待修复土壤的体积分数大于10V%。优选地,改良剂和表层0-20cm待修复土壤均匀混合。
进一步地,当土壤修复用植物选择泓森槐或棉叶膏桐时,在土壤修复用植物之间撒播超富集草本植物种子或者栽种超富集草本植物种苗。优选地,超富集草本植物种子或者栽种超富集草本植物种苗选择青葙和/或东南景天。在这里,青葙或东南景天不仅可以吸收土壤中的Zn,还可以吸收土壤中的Mn;同时,对比青葙和东南景天,青葙吸收Mn能力强,而东南景天吸收Zn能力强。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活化剂由柠檬酸、亚氨基二琥珀酸和皂苷以(4~6):(2~4):(1~3)的重量比例组配而成;活化剂以100g/m2~300g/m2的剂量溶于水后均匀洒施于土壤。活化剂可以有效地提高泓森槐、青葙、东南景天地上部重金属含量,且不会抑制植物生长,可以有效地提高植物提取重金属的效率,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
进一步地,基于植物生长所需要达到的要求(光照、温度、空气环境等),泓森槐采用株高40cm-100cm的裸根苗或袋苗,按照1.5m-2m的株距、1.5m-2m的行距种植;棉叶膏桐采用株高40cm-60cm的裸根苗或袋苗,按照40cm-60cm的株距、40cm-60cm的行距种植;青葙采用种子形式以0.5g/m2-1.5g/m2的密度进行播种;东南景天按照8cm-15cm的株距、8cm-15cm的行距种植。
进一步地,当栽种有棉叶膏桐时,可以待棉叶膏桐的种子成熟时进行采收,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当栽种有青葙或东南景天时,每隔2-4个月可收割青葙或东南景天,再进行干燥、焚烧,最后进行灰分安全填埋。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更为清楚,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采用一锰化厂污染土壤作为待修复土壤,其中,待修复土壤中Zn含量、Mn含量分别为4105.11mg/kg、27369.42mg/kg,且含盐总量高达24.09g/kg。在本实施例中,分别栽种鹤望兰、泓森槐、罗汉松、杜英、四季桂、一品红、红花檵木、含笑花、叶子花、棉叶膏桐、香樟、红枝蒲桃以及流苏树。具体地,3株同种植物种植于一规格为70.5cm×45cm×17.5cm的可漏水塑料盆中;每种植物栽种6盆,且这6塑料盆所用土壤采用2种不同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其中一种土壤由待修复土壤与10V%有机肥混合而成,记为“有机肥”;另一种土壤由待修复土壤与10V%有机肥、3V%调理剂混合而成,记为“有机肥+调理剂”,每一种处理方式有3盆;其中,调理剂为氧化钙、硫酸钙、沸石、蛭石、腐殖酸、珍珠岩和钙镁磷肥按3:3:2:3:3:5: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待准备好土壤后,浇水养护7天,然后,移栽植物。在这里,所采用的鹤望兰、泓森槐、四季桂、一品红、棉叶膏桐株高约50cm,所采用的罗汉松、杜英、红枝浦桃、流苏树株高约65cm,所采用的红花檵木、香樟株高约30cm,所采用的含笑花、叶子花株高约40cm。在植物种植期间,根据土壤水分适时浇水管理。种植3个月后,施复合肥一次,施肥量为9.5g/pot。待植物生长6个月后,调查植物成活率、株高和冠幅,并测定鹤望兰地上部生物量,其结果见表1。在种植3个月时,取土壤样品分析其pH值、全盐量和Zn有效态含量、Mn有效态含量(DTPA提取),其结果见表2。
表1种植6个月后植物生长指标
Figure BDA0001410331480000071
Figure BDA0001410331480000081
注:数据均为平均值,下同;“-”表示植物死亡,无测量数据。
表2种植3个月后土壤性质
Figure BDA0001410331480000082
Figure BDA0001410331480000091
从表1可知,鹤望兰和一品红具有较强的耐盐和耐重金属能力,在盐和重金属复合重度污染的土壤上,只需添加有机肥植物即可生长。泓森槐、罗汉松、杜英、四季桂、红花檵木、含笑花、叶子花、棉叶膏桐8种植物的盐和重金属耐性中等,在盐和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添加包括有调理剂和有机肥的改良剂时可以生长,但在只添加有机肥进行改良的土壤上,无法生存。香樟、红枝浦桃、流苏树盐和重金属耐性低,不适宜在盐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上种植。
从表2可知,当采用调理剂时,可有效提高土壤pH值并降低土壤全盐量,还可有效降低土壤DTPA-Zn、DTPA-Mn含量;DTPA-Mn的降低尤其显著,达到90.65%。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采用另一锰化厂污染土壤作为待修复土壤,其中,待修复土壤中Zn含量、Mn含量分别为5997.21mg/kg、29503mg/kg,且含盐总量高达22.49g/kg。在本实施例中,分别采用了6种种植方法,第一种采用单独栽种泓森槐,记为“泓森槐”;第二种采用泓森槐和青葙套种,记为“泓森槐-青葙”;第三种采用泓森槐和东南景天套种,记为“泓森槐-东南景天”;第四种采用泓森槐、青葙和东南景天套种,记为“泓森槐-青葙-东南景天”;第五种采用单独栽种棉叶膏桐,记为“棉叶膏桐”;第六种采用棉叶膏桐和青葙套种,记为“棉叶膏桐-青葙”;每种种植方法均会在2m×3.5m规格的小区实施,并分别在3个小区进行试验。这样,6种种植方法会采用18个小区,该18个小区阳光均一、污染均匀。小区之间间隔1m,每个小区取20V%有机肥、4V%调理剂与表层0-20cm待修复土壤充分混匀,以作为小区的土壤,其中,调理剂为氧化钙、硫酸钙、沸石、蛭石、腐殖酸、珍珠岩和钙镁磷肥按5:5:3:3:3:7: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待准备好土壤后,浇水养护7天,然后,移栽植物。在这里,泓森槐采用泓森槐裸根苗,棉叶膏桐采用棉叶膏桐裸根苗,株高均约50cm,无冠幅,泓森槐苗株行距为1.5m×1.5m,棉叶膏桐株行距为0.5m×0.5m。青葙采用种子形式进行撒播,在“泓森槐-青葙-东南景天”中,青葙种子以0.5g/m2的密度进行播撒;在“泓森槐-青葙”和“棉叶膏桐-青葙”中,青葙种子以1.0g/m2的密度进行播撒。在“泓森槐-东南景天”和“泓森槐-青葙-东南景天”中,东南景天的株行距采用10cm×10cm。待植物种植3个月后,调查各小区植物覆盖度,并采集土壤进行分析测定,其结果见表3。在棉叶膏桐种子成熟后,可采收种子,以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在植物种植3个月后,可收割青葙、东南景天地上部,并干燥、焚烧,最后将灰分安全填埋。
表3植物配置中各小区覆盖度和土壤性质
Figure BDA0001410331480000111
从表3可知,泓森槐或棉叶膏桐中套种草本植物,可有效提高小区的植物覆盖度,并降低土壤全盐量,且在泓森槐或棉叶膏桐中套种青葙可有效降低土壤Mn含量,套种东南景天可有效降低土壤Zn含量。
泓森槐生长快,具有速生、窄冠、干直、脱刺、硬料的五大特性,7年可成材,是一种可代替桉树、杨树的速生优良品种。而棉叶膏桐属于大戟科麻疯树属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除具有景观效果外,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叶、皮和种子可以入药,种子含油量在40%-60%之间,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生物柴油原料树种。按年亩产220-260kg干果计算,可生产生物柴油167-198L,其潜在经济价值为1254-1482元/亩/年。因此,在盐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时,将泓森槐或棉叶膏桐与超富集草本植物配置,不仅可以有效修复污染土壤,且可获得经济效益,实现“植物修复+景观构建+经济效益”。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采用又一锰化厂污染土壤作为待修复土壤,其中,待修复土壤中Zn含量、Mn含量分别为805.4mg/kg、6600.5mg/kg,全盐量为9.82g/kg。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6个2m×3.5m规格的小区,6个小区阳光均一、污染均匀,小区之间间隔1m。每个小区取20V%有机肥、1V%调理剂与表层0-20cm待修复土壤充分混匀,以作为小区的土壤,其中,调理剂为氧化钙、硫酸钙、沸石、蛭石、腐殖酸和钙镁磷肥按7:1:1:1:1: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待准备好土壤后,浇水养护7天,然后,分别给每个小区移栽泓森槐裸根苗,并在泓森槐苗间套种东南景天苗和撒播青葙种子;在这里,泓森槐裸根苗株高约50cm,无冠幅,株行距为1.5m×1.5m;东南景天种植密度为株行距12cm×12cm,青葙播种密度为0.5g/m2。待植株种植2个月后,将6个小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施以活化剂,另一组不施加活化剂,以作为空白对照组。具体地,在施加活化剂的一组中,采用980g活化剂溶于28L水中,配置成供一个小区使用的活化剂溶液;然后,再将该活化剂溶液均匀喷洒于一个小区。在这里,活化剂为柠檬酸、亚氨基二琥珀酸(IDS)、皂苷按5:3:2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待植株种植3个月后,向土壤中第二次洒施活化剂溶液,添加量与第一次相同。第二次洒施活化剂溶液后的第25天,调查植物生长状况,其结果见表4;并采集植物样品和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其结果见表5和表6。
表4活化剂添加植物生长状况
Figure BDA0001410331480000121
Figure BDA0001410331480000131
表5活化剂添加植物重金属含量(mg/kg DW)
Figure BDA0001410331480000132
表6活化剂添加土壤重金属全量(mg/kg DW)
Figure BDA0001410331480000133
从表4可知,施加活化剂不会抑制植物生长,相反,活化剂的施加可以促进泓森槐生长,经施加活化剂后的泓森槐株高、冠幅、地径均比无施加活化剂处理时高。从表5和表6可知,添加活化剂有利于泓森槐、青葙、东南景天地上部吸收土壤中的Zn、Mn,经施加活化剂后的植物体内Zn、Mn含量均比对照处理时高。与对照处理相比,添加活化剂可有效降低土壤Zn、Mn含量,降低率为7.72%、17.47%。与种植前相比,采用超富集植物套种于乔木间,并添加活化剂,种植4个月,土壤Zn、Mn含量明显降低,降低率分别为23.71%、26.76%。
本发明根据土壤盐和重金属污染程度,选择对盐和重金属污染有耐性的植物,并根据耐性程度,向土壤添加改良剂,有效改善土壤环境,使其适应于植物生长;待植物生长2-3个月后,已基本适应土壤环境时,根据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适当地施加活化剂,以提高植物提取重金属效率,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在这里,当土壤被重度重金属污染时,不用施加活化剂。本发明还通过收割植物地上部并进行合理处置,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总量。此外,本发明还根据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选择超富集草本植物套种于乔木苗间或灌木苗间,构建“修复+景观+经济效益”模式,不仅可利用超富集草本植物快速覆盖修复表层土壤,而且附加值高;乔木苗或灌木苗优选采用泓森槐或棉叶膏桐,其中,泓森槐种植7年即可成材,棉叶膏桐可生产生物柴油,经济效益好。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待修复土壤的污染情况选择土壤修复用植物;采用改良剂改良待修复土壤;然后,将土壤修复用植物栽种于改良后的土壤中;
其中,当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0.5wt%,且Zn含量大于500mg/kg;或者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0.5wt%,且Mn含量大于5000mg/kg;或者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0.5wt%,Zn含量大于500mg/kg,且Mn含量大于5000mg/kg的情况下,土壤修复用植物选择鹤望兰、一品红、泓森槐、罗汉松、杜英、四季桂、红花檵木、含笑花、叶子花或棉叶膏桐;
在步骤S1中,当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1.0wt%,且Zn含量大于2000mg/kg;或者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1.0wt%,且Mn含量大于10000mg/kg;或者待修复土壤的含盐总量大于1.0wt%,Zn含量大于2000mg/kg且Mn含量大于10000mg/kg的情况下,土壤修复用植物选择鹤望兰或一品红,改良剂包括有机肥,该有机肥为植物废弃物堆肥腐熟得到的有机肥、培养食用菌后剩余的料渣或甘蔗渣;
当土壤修复用植物采用泓森槐、罗汉松、杜英、四季桂、红花檵木、含笑花、叶子花或棉叶膏桐时,改良剂包括调理剂和有机肥;
调理剂包括10wt%-60wt%氧化钙、8wt%-20wt%硫酸钙、8wt%-12wt%沸石、8%-16%蛭石、8wt%-16wt%腐殖酸、0.1wt%-30wt%珍珠岩和3wt%-10wt%钙镁磷肥;
步骤S2、养护土壤修复用植物;
步骤S3、待土壤修复用植物种植2-3个月后,当改良后的土壤中Zn含量小于2000mg/kg且Mn含量小于10000mg/kg时,向改良后的土壤中施加包括有柠檬酸、亚氨基二琥珀酸和皂苷的活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调理剂占表层0-20cm待修复土壤的体积分数为0.5V%-5V%;
有机肥占表层0-20cm待修复土壤的体积分数大于10V%。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还包括:
当土壤修复用植物选择泓森槐或棉叶膏桐时,在土壤修复用植物之间撒播超富集草本植物种子或者栽种超富集草本植物种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富集草本植物种子或者栽种超富集草本植物种苗选择青葙和/或东南景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活化剂由柠檬酸、亚氨基二琥珀酸和皂苷以重量比例为(4~6):(2~4):(1~3)组配而成;活化剂以100g/m2~300g/m2的剂量溶于水后均匀洒施于土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泓森槐采用株高40cm-100cm的裸根苗或袋苗,按照1.5m-2m的株距、1.5m-2m的行距种植;
棉叶膏桐采用株高40cm-60cm的裸根苗或袋苗,按照40cm-60cm的株距、40cm-60cm的行距种植;
青葙采用种子形式以0.5g/m2-1.5g/m2的密度进行播种;
东南景天按照8cm-15cm的株距、8cm-15cm的行距种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
每隔2-4个月收割青葙或东南景天,再进行干燥、焚烧,最后进行灰分安全填埋。
CN201710857034.6A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土壤修复方法 Active CN1095137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57034.6A CN109513733B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土壤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57034.6A CN109513733B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土壤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3733A CN109513733A (zh) 2019-03-26
CN109513733B true CN109513733B (zh) 2021-03-02

Family

ID=65767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57034.6A Active CN109513733B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土壤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137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4071A (zh) * 2019-12-26 2020-05-01 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铅、镉污染土壤的种植基质
CN111438175A (zh) * 2020-04-13 2020-07-2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改良剂和植物联合修复锰矿渣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32661A1 (de) * 1986-09-26 1988-04-07 Kupczik Guenter Verfahren zur aufbereitung von kontaminiertem schlick und anlage zur durchfuehrung dieses verfahrens
CN101724404B (zh) * 2009-11-06 2012-06-27 华南农业大学 重金属污染土壤改良剂及植物和化学联合修复方法
CN101722177B (zh) * 2009-11-06 2011-12-28 华南农业大学 废弃矿山矿场污染源土壤中污染物质的固定方法及应用
CN104289506B (zh) * 2014-10-21 2016-07-06 大连地拓重工有限公司 镉、锌、铅、铜离子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
CN104984987A (zh) * 2015-06-23 2015-10-21 沈阳大学 从金属冶炼区筛选用于铅/镉修复耐性植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3733A (zh) 2019-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7472B (zh) 喀斯特地区苏木栽培的方法
CN107442566B (zh) 一种利用景天修复土壤镉污染的方法
CN109513733B (zh) 一种土壤修复方法
CN106577137A (zh) 一种香樟树的栽培方法
CN108271650B (zh) 一种含蘑菇渣的树状月季用环保型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15266B (zh) 黄金桧柏扦插繁殖方法
Claassens et al. The fertilizer requirements of cactus pear (Opuntia ficus-indica) under summer rainfall conditions in South Africa
CN114145212A (zh) 一种应用于郁金香栽培的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6605566A (zh) 一种化橘红的育苗方法
CN108617300A (zh) 一种番石榴树的嫁接育苗方法
CN107409900A (zh) 一种石漠化红裸土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
CN111670702B (zh) 一种桃金娘硬枝扦插方法
CN105210819B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吸水棒的制备方法
CN110899325B (zh) 一种污染土壤上柑橘增产保质的边生产边修复方法
Messier et al. Nutritional stress in ficea sitchensis plantations in coastal British columbia: The effects of gaultheria shallon and declining site fertility
CN110012769B (zh) 一种柚木菌根化轻基质容器育苗方法
CN113796217A (zh) 一种火龙果高成活率扦插定植方法
CN106358914A (zh) 一种火棘的扦插繁育方法
CN106386342A (zh) 利用容器育苗基质对砂糖橘进行育苗的方法
CN110915445A (zh) 一种提高乌饭树扦插育苗成活率的方法
CN111296227A (zh) 一种有机种植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45258A (zh) 一种环保型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14494A (zh) 一种盐碱地土壤的快速修复方法
H El-Naggar et al. Effect of Mineral and Bio-Fertilization on Vegetative Growth and Flowering of Anthurium andreanum L. Plants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
CN111357548B (zh) 一种预防改善五角枫叶片焦边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40 unit 2002, 20 / F, block B, phase I, Tianan cloud Valley Industrial Park, 2018 Xuegang Road,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ecep Tieh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40 unit 2002, 20 / F, block B, phase I, Tianan cloud Valley Industrial Park, 2018 Xuegang Road,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ECH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Ltd.